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极品赘婿-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有两人,一个决定留下来,还有一个人决定是留下来试试看,至于另外的三个恩,杨元良赠与一人五百两银子的路费钱,让他们滚蛋了,这个学堂不需要他们这样的人。
胡文举待在这里三天后,绝得自己来对地方了,杨元良所教导的东西,他几乎全部都不知道,但是杨元良教导的东西,他想起来都后怕。
什么化学剧毒炸弹,什么铁甲战车,铁甲舰,大规模杀伤武器,细菌武器,生物武器,核弹,这些东西让胡文举觉得自己生活在了梦中。
他私下里面和另外三个老师交流过,姓姚的一听胡文举开腔,立刻就走了,转身就告诉杨元良去了,他可是想要留在这里,一年两千两银子的工作对于他那个只有几亩薄田,指望他有出息的家来说太重要了。
他也知道被抓到北寒肯定没有好事,住在牛棚中的时候也曾经想过真的投靠北寒,可是人家不要,人家北寒就是来瞎折腾的,让大辰不好受。
失望的他只有苟且的活着,活到一群朋友凑钱把他们给赎回去,回到大辰之后,得到一个消息,永不录用,回家务农。
对于别人来说,这是一个好的事情,老皇帝宽大仁慈不追究这些书生的责任了,但是对于只有几亩地的他来说,无疑是一个天大的灾难。
在家乡,他去教书别人不要,去做工拉不下脸面,每日只能靠着帮着比人抄书生活,生活可是要多清苦有多清苦,这个时候大胖写信来了,说杨元良在广州开办一个义学,需要教书的先生,一年两千银子。
当时姚劲就兴奋了,杨元良可是大辰皇朝的第一才子,他要是开办学堂,那没有几千两的银子,孩子也送不过去,虽然不知道杨元良怎么跑到广州去了,既然杨元良给钱要帮忙,那就去呗。
告别的家中父老妻儿之后,这人与朋友在约定的地方会面,不远来投奔杨元良,一来到这里姚劲可是傻眼了,杨元良这都开办的什么玩意。
但是转念一想,杨元良可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弄一个肥皂厂,日进斗金,想来这个广州的工厂也不会差,寻思在这里呆久了一点,可能会混进工厂,到时候讨要一个肥差,岂不美哉。
杨元良从姚劲口中得知其他的几位老师很有意见,只是点头笑笑没有多说什么,在这几个老师来之前,杨元良从本地也找到一些代课老师,都是被杨元良给吓到了,不肯在这里教书。
没过多久,胡文举就找到了杨元良,把这次留下来的人都叫来了,胡文举也是直接了当,就问杨元良:“元良兄,你教导这些孩子恐怕不是只办工厂那么简单把,要是只办工厂我们帮你的忙,要是你有其他的企图,我们可不帮你。”
杨元良听完后点了点头:“你们可以走了!和他们一样,五百两银子,待会我给你们钱,我们也算是好聚好散。”
“这……”胡文举没有想到杨元良回答的这么干脆,一点都不拖泥带水,只得双拳一抱:“那元良兄,告辞了!”
来了这么多人,最后只有姚劲留了下来,杨元良需要姚劲这样的人,胡文举是因为好奇才留下来,以后办不办的了事情,天知道,姚劲虽然没有什么理想抱负和本事,却很听话。
这天杨元良又跑到了知州那里,准备再买一块地盖砖厂,知州也是狮子大开口,甭管赚钱不赚钱,凡是杨元良要开厂一律一年三十万两白银,少一分的钱都免谈。
这个钱杨元良很不想给,可不给不行,要炼铁制钢首先要建造厂房,一般的红砖不行,需要耐火砖,就必须先要建耐火砖厂,以及各种配套的设施。
高铝砖,莫来石这种耐火材料,杨元良依靠手撮是撮不出来,就算是有整套的工业体系升级方案也要按部就班的来。
现在杨元良唯一能做的就是带着孩子们去烧红转,红转很好烧,黄泥掺杂炭沫放进窑中烧就可以了。
烧砖头的窑怎么建是一个技术活,好在杨元良有现成的图纸,主要就是窑中的高温环境怎么保证,这个也不真太难,起初一次烧的少一点,几百块还是能搞定了,等到红转多了,建立一个几万块的大窑也就好了。
众人拾柴火焰高,杨元良请了几个烧陶瓷的老窑厂的工人,帮忙建立砖窑,瓷窑的温度顶天了也就是一千三百度,和红砖的温度差不多,但是瓷窑的温度一般达不到这个温度。
杨元良购买了大量的煤炭,让学生们土法炼焦,从准备砖窑厂,到建设砖窑厂,再到出砖,没有一年半载不行。
杨元良交代吩咐好了事情之后,让姚劲顶着工程的进度,杨元良抽空从广州回了一趟绍兴城外的老家。
路上坐船耽误了差不多一个多月,回到绍兴老家之后,两个孩子都会顺地跑着玩了,王秋萍,武兰香,鱼英颜看见杨元良回来后很开心。
一家人把家中发生的事情先说了一下,家中这两年过的也还安慰,和老太常做官的时候一样,就是有一个叫做芳芳的姑娘老是写信到家中,杨元良一直都不在,这信都给杨元良留着能。
忙好了家里的事情之后,杨元良拆开了这个叫做芳芳的女孩写的信,这个女孩就是长公主,当年太子动了杀心,在封建王朝中,杀官就是造反。
这件事情让长公主知道了,为了保下杨元良,长公主自愿嫁给司马凯,太子觉得这样很好,杨元良的一条狗命不值钱,就让人告诉杨元良,假装家人被绑架。
这才有了后面的所有事情,长公主出嫁之后,当天就死了驸马,这件事情影响很大,现在长公主既不能改嫁,又不能住在司马家中,像是一只笼中鸟一样,被关在了驸马府。
每天能做的事情就是看杨元良写的红楼梦,和十天一次的科技文章,闲暇的时候会写信寄给杨元良,信中也就是说一说家长,重要的事情不敢说。
王老太常知道这个人是谁,就让家中把这些信件给扣下来了,驸马案没有着落,杨元良早就去广东反而是一个好事,自己回家养老也是一个好事。
杨元良看完信后是感慨良多,玲珑报社杨元良还在贴钱在办,已经把文章写到了开采露天煤矿上面,杨元良通过彭大力,找了一些北寒的商人,让他们大肆的开采煤矿,自己从广东这边收购,一吨煤的运费比成倍还要贵。
这个事情一点办法都没有,煤矿的开采技术不是一朝一夕能提高的,现在露天煤都在山西那边,安徽也有几大煤田,可惜深度太高,没有办法开采。
“相公这次回来了还走吗?”王秋萍三女都十分难得关心,杨元良安慰道:“还要去一趟苏家,我估计五年之内就不走了。”
“相公要是缺人手,我们家中也有不少的人,你看着用就行了,你孤身在外的我真的为你的安全担心。”王秋萍说的并无道理,杨元良现在外出都雇佣镖师,山匪水匪的这个时代很猖獗。
特别是很多的自耕农和小手工业者失业后,世道变的不怎么太平,再加上今年农民都去种桑麻,造成的粮食减产,据说已经出现了流民潮。
杨元良安慰三女:“我自然有镖师保护,就算是真的被人给绑了去,我也有办法脱身。”
留在家中的几天,杨元良把四个女人给伺候好了,就立刻去了苏家,商量大事情去了。
第六十二章二皇子的心思()
杨元良去苏家商量蒸汽织布机的事情,这个事情差不多要落实了,杨元良收了江南七家的纺织大户钱财,这个事情要办了。
来到苏家后,苏阿四很是热情的接待了师傅,因为有了新的机器,苏家的地盘扩大的一倍有余,要不是杨元良提醒不可以太猖狂,免得被朝廷开刀,苏家有实力吃下江南所有的织造地盘。
晃荡了两天之后,杨元良终于见到了苏家制作好的机器,这个蒸汽机十分的简陋,也就是锅炉加蒸汽燃烧室,和传动杠杆,不过这个东西是纯钢打造,钢材的质量不算是太好,带动机器足够了。
正真让织布机运转起来的是织布机和齿轮箱加上无数超强与这个时代的杠杆,这才是机械的关键地方。
苏老太爷,坐在饭桌上面,面带喜色的说到:“一台这样的机器就能卖两百多万两白银,杨元良你可真会做生意,要不是你牵线,我可不准备把这种好东西给卖出去。”
杨元良吃着菜,回答道:“你就算不卖,不到三年兵部那边肯定能够拿到零件,或者要不了三年,左相那边就会让你把这个东西拿出去,与其到时候拿出去,不如现在给他们。”
“你说的在理,这东西我一个人吃不下,要是多拖两年就好了,这样我苏家也就稳了,现在我觉得有点玄,不过既然你开口了,这个面子我还是要给你的!”苏老太爷说的轻松。
那是因为杨元良已经把新的蒸汽机的图纸给递过去了,“现在的纺织机已经到头了,这个是新一代的蒸汽机,很难做,估计三年能出成品,到时候功效提高一倍,就算用老的纺织机,也能提高一倍的产能。”
苏老爷两个眼睛笑的眯起了一条缝,“杨元良,你说你,为什么这么的聪明,这个纺织机蒸汽机,别人怎么都搞不出来?”
“这些东西很简单,我和你老说玄学,我是天上派下来的你相信不?”杨元良说的非常的认真,苏老太爷,呵呵一笑:“我相信,状元郎不都是文曲星下凡吗?你从天上下来没有什么好奇怪的。”
“我的砖窑厂需要很多的材料,您老能帮我联系一下漕帮吗?”杨元良此行的真正目的是大肆的囤积资源,出售机器的事情,他拿两成,苏家拿八成,这两成可不好拿,还要送上一张新式的蒸汽机图纸。
大辰皇朝一股不可轻视的力量槽帮,这个帮派由来已久,虽然大辰皇朝没有大运河,但是指望漕运吃饭的人也有大概一百多万,这差不多占据大辰皇朝人口的千分之一了。
苏家老太爷介绍的这个漕帮老大叫做余虎,五十多岁五大三粗,穿的是绫罗绸缎,后面跟着八个彪形大汉作为保镖。
“煤炭,各种金属矿石,还有黑油,你们槽帮运多少我要多少,钱货两清!”饭局上,杨元良开出了自己的条件。
漕帮的这个余虎好像是很看不起杨元良,轻蔑的说到:“杨公子你好大的口气,我们漕帮做这些生意,一年可都是万万两的银子,要多少你吃多少,恐怕不行吧?”
“六百万,一年最少六百万,你要是给的多我们再谈,这总该行了把!”杨元良算是听出来了,这漕帮的老大,怕是杨元良嘴上没有毛,办事不牢,故意这样探听底价的。
“六百万不少了,铜矿,金矿,银矿,铁矿,这四种东西我们漕帮不碰,你要的那种什么铝矿,钨矿之类的,没有问题。”这个余虎也不知道铝矿和钨矿是什么玩意,反正杨元良会派人来弄,他只管收货运输就好了。
“要是船不够用,你优先给我运黑油!”杨元良口中的黑油就是石油,石油是宋代沈括给起的名字,现在没有这个名字,但是石油已经被开采出来,只是现在的人不知道这玩意怎么用。
杨元良可是知道这玩意怎么用,基础工业冶金、石油、煤炭、电力、化学、机械,这几个东西搞好之后,不愁时代得不到发展。
谈好之后,苏老太爷陪着杨元良回去,走在路上,苏老太爷就问:“你的橡胶厂也不怎么赚钱啊,一年六百万的银子你拿的出来吗?”
苏老太爷只给了杨元良二十万两银子,连送给卢知州的贿赂都不够,自然是担心杨元良的钱财了,杨元良微微一笑,“还算可以把,我又做了一点别的生意。”
苏老太爷不再过问,杨元良又三艘海船在跑商物,估计那边赚了一点,其实钱杨元良一分都没有,上次那夜明珠诈骗之后,觉得来钱慢。
杨元良想到了一个损招,那就是印刷假银票和各大钱庄的票号,银票杨元良手中现在有大把,这个时代的票号那么的简单,上面的防伪印章对于杨元良来说都是狗屎。
拿到一张票号之后,杨元良就能防治,杨元良自己弄了一个小机器,自己印刷,印刷最多的就是四海钱庄的票号,这家商行信誉好,票子好用,杨元良这比打开了大辰皇朝的国库还要厉害。
只有杨元良知道自己手中拿的是假银票,可这假银票做的比真银票还要真,拿出去别人都当这个是真银票,杨元良送给卢知州的六十万两全是他自己印刷的,敢吹比有多少货收多少,杨元良也是仗着这个底气。
“什么苏家把蒸汽织布机卖给了孙家?”二皇子在福建听见这个消息后,简直不敢相信,福建的孙家也算是他的老朋友了,得知这个消息之后,二皇子立刻带人去了孙家。
就在孙家的祖地上,苏家的人帮忙安装调试蒸汽机和蒸汽织布机,二皇子看见这庞然大物后,不明白这个东西怎么玩,就问他旁边的胡先生:“先生可知此物如何运作?”
胡先生也是一脸的蒙逼,但他不能装作不知道,而是回答:“此物乃是机关术的延伸,乃是春秋战国时代,公输班的后人一脉研究,三国时期的木牛流马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杨元良想必是墨家的传人,才会此术,才不愿意入朝为官。
墨家爱民如子,讲究非攻怜爱,所以杨元良才会在报纸上面,写出农商之事,由此可见,这个锅炉和蒸汽机的来历。”
二皇子一听点头道:“原来是墨家之术,我看过《三国演义》,也读过《春秋》不知道杨元良能不能造出来木牛流马,要是能就太好了。”
二皇子这样一说,旁边的有心人就记下来了,过了几天后,二皇子又来孙家了,看见通红的炉火,咆哮的蒸汽轰鸣,织布机嘎嘎的作响,布匹像是流水一样从生产线上流出来,二皇子心中畅然了。
什么都没有说,回去找他的心腹七八人,躲在漆黑的屋子中,开始商量事情了,二皇子看人到齐了,首先说到:“蒸汽织布机,你们也看见了,这个东西要是弄几台去了东桑,我们手中的钱粮也有了保证。”
“二殿下,这个东西虽好,可只有苏家有,虽然现在孙家也有了,但要弄去东桑还是很困难的。”这个谋士说了一半,二皇子说到:“有什么困难你提出来,大家想办法解决。”
“首先,这个机器怎么造,只有苏家和杨元良才知道,我去孙家打听过,杨元良大方的给了图纸,所有的人都看不懂不说,这个机器制造需要一年左右,轮到我们的时候恐怕已经迟了。
第二,机器需呀苏家的人安装,这个是一个大问题,安装的时候我去看过,需要好几十人拖拽,要是在大辰安装还好说,一旦弄去东桑找谁安装?”
第三,这事情不是小事情,那么大的机器,整个大辰的眼睛都在看着,我们怎么给弄到东桑,天子那边恐怕瞒不住!“
这三个问起提出来之后,这群人开始想办法了,说什么的都有,最后大家一致认为不现实,这个蒸汽织布机弄不到东桑去。
二皇子心里着急的像是猫抓一样,最后问了一次:“真的不行吗?我东桑也有军械库,有图纸真的造不出来吗?”
“拿来!”一个谋士,让人把图纸给拿来了,这个图纸不是完整的图纸,而是苏阿四随手画的图纸,被别人弄来的。
这谋士指着图纸说到:“二殿下,这就是杨元良的徒弟苏阿四画的图纸,这种图纸只有墨家的人能看懂,这张图纸的真实性,我可以拿项上人头保证。”
二皇子一看,这个图纸的确是看不懂,心里十分的着急,就把图纸给留下了,把这些人也给遣散了。
晚上睡觉的时候,二皇子满是心事,对着烛台看着那张苏阿四的图纸,木塔塔公主,西灰公主,也是二皇子联姻的妻子,看见二皇子睡不着对着一张图纸唉声叹气的,就走了过去。
她为二皇子披上了衣服,关切的问道:“殿下为何如此烦心?”二皇子把图纸放在桌子上,幽怨一声:“孙家的蒸汽织布机你知道把?那是一个好东西,我想要把这个东西弄去东桑,可惜弄不过去。”
木塔塔就问怎么回事,二皇子就把今天和谋士的一番话说给了木塔塔听,木塔塔笑道:“你为何不让杨元良一个人去东桑能,这样虽然耗费一点时间,我想两年之内这种机械也能做的出来吧?”
二皇子一拍脑袋:“对啊!我让人带他去东桑,这不就行了吗?”于是二皇子让自己手下最得力的胡先生带着几个功夫好的兵丁,就朝着广州去了。
广州距离福建走水路要比绍兴近很多,杨元良这回刚从绍兴回到广州,准备造砖,铺路囤仓库,那边胡先生就带着人到了。
第六十三章时代的制约()
“在下胡令文,是一个海商想请杨公子去一趟我的家乡,造一台蒸汽织布机。”胡先生装作是一个海商来请杨元良,他认为用钱就能把杨元良给摆平了。
“不去,要机器可以,拿两百万个给我,跟着后面排队去,江南的四大家族都没有那全机器,七大织造家族只有孙家拿到了机器,这个队我可不给你插!”杨元良一句话就把胡先生给噎回去了。
胡先生也是笑了,用手中的折扇打了打自己的手心,笑眯眯的说到:“我给杨元良两千万白银,恳请公子去一趟如何?”
“不去!要是没有别的事情,您请回吧,我怪忙的,还要给孩子们上课。”胡先生笑着点了点头:“那是自然,买卖不成仁义在,胡某我也好学,不知道可否观课?”
“站在一边不要出声!”来看杨元良上课的人很多,不是从义学第一天开始,或者杨元良开小灶补课的人,根本就听不懂杨元良在说什么。
光是一堆英文的化学方程式,这些人就蒙逼了,还有抛物线之类的东西,如果这个胡先生能够看懂,杨元良也是服了他。
胡先生就站在教室外面看杨元良给这些孩子上课,杨元良这堂课讲述的是抛物线定弹道,这种词汇分开来说,胡先生知道,放在一起胡先生也懵比了,胡先生自认才华不是卧龙也是雏凤,今天看见杨元良上课才知道,自己和杨元良不是一路人。
胡先生本来准备晚上绑票杨元良的,他留了一个心眼,散学的时候,偶遇了一个杨元良的学生,拿出图纸就问他:“小兄弟,我和你的老师杨元良是朋友,我来考考你,你看这个是什么?”
这小孩一看图纸,不屑的说到:“切制齿轮而已!”说完就走了,胡先生赶忙追上去,又问道:“你别急着走啊!我问你,蒸汽织布机你会不会造?”
这小孩看了看胡先生,很是不屑的回到:“你是第三百七十六个问我的人,我还是那句话,能造,但我不会冶铁炼钢,要买机器找我师傅去!”
打这群小孩主意的不是胡先生一个人,造蒸汽织布机不难,难的是钢铁这种管制品从那里搞,民间的铁匠是有一些,要是指望他们一锤子一锤子的敲,那就不要做生意了。
苏家可是占了左相的便宜,用的是这个时代最高级的军工,还有杨元良这厮为他们作弊,才弄出了蒸汽织布机。
“你们几个先回去,告诉主上幸不辱命,我在这里多呆几天。”胡先生这几天再剩余的保镖兵丁陪同下,去了砖厂的外面看看,也去了橡胶厂的外面看看。
橡胶厂中根本就没有人,实验室有护卫,别人也进不去,砖厂中到处都是人,随便进出,这些人都在挖黄泥,造烧砖需要大量的黄泥,现在窑也建的差不多了,杨元良就雇佣农民来挖黄泥囤积。
胡先生不知道这些人在干嘛,就找了一个乡下的老大哥询问,“挖黄泥啊!杨公子在这里建一个窑厂,需要大量的黄泥。”
胡先生纳闷了,烧陶瓷也好瓷器也罢,根本不需要黄泥啊!又问了一下老大哥,才知道烧的是红砖。
胡先生看了看摆放在砖厂里面的红砖,问旁边的护卫能不能拿起来看一下,护卫说别摔坏了,胡先生就拿起来研究了。
砖头拿在手中很沉,胡先生用牙齿咬了一下,觉得很硬,红砖并不光华,很磨手,他又问了一下周围的人,这些人告诉他,这个东西是盖房子铺路用的,他自然是不相信。
这些疑惑,他决定还是去找杨元良解答,这个胡先生是一个广州本地的族长介绍来的,杨元良还是很给面子的,见了他第二次。
胡先生还是笑眯眯的说到:“我这次来看见红砖很是稀奇,别人告诉我是铺路盖房用的,我觉得很不可思议,想问杨公子,这个到底是干嘛用的,要是好的话,我准备运回家乡贩卖。”
“恐怕让你失望了,我烧的这个和青砖一样,还没有青砖好!”杨元良的回答还是那么的苍白。
这个时代已经有青砖了,技术也很成熟,杨元良要烧红砖不是没事找事干,是要囤积材料,为以后烧耐火砖打下基础,或者说是为了烧水泥打下基础。
胡先生还是不相信杨元良的话,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