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谋略全本-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曹『操』曰:安不忘危,常设备也。〕曹『操』说:要居安思危,经常戒备。

    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也;〔曹『操』曰:勇而无虑,必欲死斗,不可曲挠,可以奇伏中之。〕地之利矣;治兵不知九变之术,虽知五利,不能得人之用矣。

    〔曹『操』曰:谓下五事也。九变,一云五变。〕曹『操』说:说的是“有的道路不能经过”以下的五件事。“九变”也有人说是五变。

    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

    〔曹『操』曰:在利思害,在害思利,当难行权也。〕曹『操』说:形势对自己有利时,要考虑到不利的一面,形势对自己不利时,要考虑到有利的一面,而不应当草率地使用这种计谋。

    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曹『操』曰:计敌不能依五地为我害,所务可信也。〕曹『操』说:估计敌情时不能单纯地把“五地”看成对我军有害,而应该看到对敌人也同样有害。这样就可以增强胜利的信心。

    杂于害,故患可解也。

    〔曹『操』曰:既参于利,则亦计于害;虽有患,可解也。〕曹『操』说:遇事既考虑到有利的一面又考虑到有害的一面,即使有灾难,也可以得到解除。

    是故屈诸侯者以害,〔曹『操』曰:害其所恶也。〕曹『操』说:要打击敌人最怕打击的地方。

    役诸侯者以业,〔曹『操』曰:业,事也,使其烦劳,若彼入我出,彼出我入也。〕曹『操』说:“业”就是事情。使敌人筋疲力尽,就像采取敌来我走,敌走我来的方法那样。

    趋诸侯者以利。

    〔曹『操』曰:令自来也。〕曹『操』说:设法使敌人自己来送死。

    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曹『操』曰:安不忘危,常设备也。〕曹『操』说:要居安思危,经常戒备。

    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也;〔曹『操』曰:勇而无虑,必欲死斗,不可曲挠,可以奇伏中之。〕曹『操』说:勇敢而没有谋略,只知道一味死拼的将帅,不容易使他屈服,要设伏兵捉住他。

    必生,可虏也;〔曹『操』曰:见利畏怯不进也。〕曹『操』说:因为怕死,就算遇上有利的战机也不敢前进。

    忿速,可侮也;〔曹『操』曰:疾急之人,可愤怒侮而致之也。〕曹『操』说:对于那些『性』情急躁、容易发怒的将帅,可以采用轻视怠慢的手段激他发火上当。

    廉洁,可辱也;〔曹『操』曰:廉洁之人,可污辱致之也。〕曹『操』说:对于那些重视个人名誉的将帅,可以采用各种手段侮辱他,使他中计。

    爱民,可烦也。

    〔曹『操』曰:出其所必趋,爱民者,则必倍道兼行以救之;救之则烦劳也。〕曹『操』说:出兵攻打他必然会救护的地方,怜爱百姓的将帅必然会率领军队日夜兼程赶来营救,那么他的军队就会疲惫不堪。

    凡此五者,将之过也,用兵之灾也。覆军杀将,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

    〔曹『操』曰:择便利而行也。〕曹『操』说:选择便于军队行动和作战的地形行军。

    孙子曰:凡处军、相敌,绝山依谷,〔曹『操』曰:近水草利便也。〕曹『操』说:靠近水草,对行军作战有利。

    视生处高,〔曹『操』曰:生者,阳也。〕曹『操』说:“生”就是阳。

    行军篇第九

    战隆无登,〔曹『操』曰:无迎高也。〕曹『操』说:不要仰攻占据高地的敌人。

    此处山之军也。绝水必远水;〔曹『操』曰:引敌使渡。〕曹『操』说:引诱敌人过河。

    客绝水而来,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济而击之,利;欲战者,无附于水而迎客;〔曹『操』曰:附,近也。〕曹『操』说:“附”就是靠近的意思。

    视生处高,〔曹『操』曰:水上当处其高也;前向水,后当依高而处之。〕曹『操』说:在近水地带行军打仗也应该在高处驻扎,前边向水,后边靠山。

    无迎水流,〔曹『操』曰:恐溉我也。〕曹『操』说:防备敌人决水来淹我们。

    此处水上之军也。绝斥泽,惟亟去无留;若交军于斥泽之中,必依水草,而背众树,〔曹『操』曰:不得已与敌会于斥泽之中。〕曹『操』说: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与敌人在盐碱地带作战。

    此处斥泽之军也。平陆处易,〔曹『操』曰:车骑之利也。〕曹『操』说:便于战车、骑兵行动。

    而右背高,前死后生,〔曹『操』曰:战便也。〕曹『操』说:这样,对战斗有利。

    此处平陆之军也。凡比四军之利,黄帝之所以胜四帝也。

    〔曹『操』曰:黄帝始立,四方诸侯无不称帝,以此四地胜之也。〕曹『操』说:黄帝刚称帝时,各地的部落首领也纷纷称帝,黄帝就是用这四种带兵的原则战胜了他们。

    凡军好高而恶下,贵阳而贱阴,养生而处实,〔曹『操』曰:恃满实也。养生向水草,可放牧养畜乘。实,犹高也。〕战隆无登,〔曹『操』曰:无迎高也。〕曹『操』说:不要仰攻占据高地的敌人。

    此处山之军也。绝水必远水;〔曹『操』曰:引敌使渡。〕曹『操』说:引诱敌人过河。

    客绝水而来,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济而击之,利;欲战者,无附于水而迎客;〔曹『操』曰:附,近也。〕曹『操』说:“附”就是靠近的意思。

    视生处高,〔曹『操』曰:水上当处其高也;前向水,后当依高而处之。〕曹『操』说:在近水地带行军打仗也应该在高处驻扎,前边向水,后边靠山。

    无迎水流,〔曹『操』曰:恐溉我也。〕曹『操』说:防备敌人决水来淹我们。

    此处水上之军也。绝斥泽,惟亟去无留;若交军于斥泽之中,必依水草,而背众树,〔曹『操』曰:不得已与敌会于斥泽之中。〕曹『操』说: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与敌人在盐碱地带作战。

    此处斥泽之军也。平陆处易,〔曹『操』曰:车骑之利也。〕曹『操』说:便于战车、骑兵行动。

    而右背高,前死后生,〔曹『操』曰:战便也。〕曹『操』说:这样,对战斗有利。

    此处平陆之军也。凡比四军之利,黄帝之所以胜四帝也。

    〔曹『操』曰:黄帝始立,四方诸侯无不称帝,以此四地胜之也。〕曹『操』说:黄帝刚称帝时,各地的部落首领也纷纷称帝,黄帝就是用这四种带兵的原则战胜了他们。

    凡军好高而恶下,贵阳而贱阴,养生而处实,〔曹『操』曰:恃满实也。养生向水草,可放牧养畜乘。实,犹高也。〕曹『操』说:依靠给养的充足和向阳的高地。“养生”是说驻扎在有水草的地方,这样可以放牧、喂养战马。“实”就是高的意思。

    军无百疾,是谓必胜。丘陵堤防,必处其阳,而右背之。此兵之利,地之助也。上雨,水沫至,欲涉者,待其定也。

    〔曹『操』曰:恐半渡而水遽涨也。〕曹『操』说:唯恐走到河心的时候河水暴涨。

    凡地有绝涧、天井、天牢、天罗、天陷、天隙,必亟去之,勿近也。

    〔曹『操』曰:山深水大者为绝涧,四方高、中央下者为天井,深山所过,若蒙笼者为天牢,可以罗绝人者为天罗,地形陷者为天陷,山涧道迫狭、地形深数尺长数丈者为天隙。〕曹『操』说:山深水大的是绝涧,四面高峻中间低洼的是天井,深山中烟雾弥漫的是天牢,可以网罗隔绝人行的是天罗,地势低洼的是天陷,山涧中的道路狭窄,地形如同深数尺、长数丈的裂缝的是天隙。

    吾远之,敌近之;吾迎之,敌背之。

    〔曹『操』曰:用兵常远六害,令敌近背之,则我利敌凶。〕曹『操』说:一般行军打仗的时候,都要远离这六种有害的地形,让敌人靠近它,这样做对我们有利而对敌人有害。

    军行有险阻、潢井、葭苇、林木、翳荟者,必谨复索之,此伏『奸』之所处也。

    〔曹『操』曰:险者,一高一下之地。阻者,多水也。潢者,池也。井者,下也。

    葭苇者,众草所聚。山林者,众木所居也。蹋к稣撸善帘沃σ病4艘陨下鄣匦我玻韵孪嗟星橐病!巢堋翰佟凰担骸跋铡保且幻嬗懈呱剑幻嬗猩罟鹊南找匦危弧白琛保呛恿鹘徊娴乃弧颁辍保腔沙氐暮螅弧熬保堑拖鲁鏊耐莸兀弧拜缥保锹陨牟莸兀弧吧搅帧保鞘髂驹映碌纳降兀弧棒柢觥保遣菽久⒖梢哉谝醯牡厍U庖陨下凼龅亩际堑匦危韵侣凼龅氖枪鄄斓星椤

    敌近而静者,恃其险也;远而挑战者,欲人之进也;其所居易者,利也。

    〔曹『操』曰:所居利也。〕曹『操』说:占据的地形有利。

    众树动者,来也;〔曹『操』曰:斩伐树木,除道进来,故动。〕曹『操』说:依靠给养的充足和向阳的高地。“养生”是说驻扎在有水草的地方,这样可以放牧、喂养战马。“实”就是高的意思。

    军无百疾,是谓必胜。丘陵堤防,必处其阳,而右背之。此兵之利,地之助也。上雨,水沫至,欲涉者,待其定也。

    〔曹『操』曰:恐半渡而水遽涨也。〕曹『操』说:唯恐走到河心的时候河水暴涨。

    凡地有绝涧、天井、天牢、天罗、天陷、天隙,必亟去之,勿近也。

    〔曹『操』曰:山深水大者为绝涧,四方高、中央下者为天井,深山所过,若蒙笼者为天牢,可以罗绝人者为天罗,地形陷者为天陷,山涧道迫狭、地形深数尺长数丈者为天隙。〕曹『操』说:山深水大的是绝涧,四面高峻中间低洼的是天井,深山中烟雾弥漫的是天牢,可以网罗隔绝人行的是天罗,地势低洼的是天陷,山涧中的道路狭窄,地形如同深数尺、长数丈的裂缝的是天隙。

    吾远之,敌近之;吾迎之,敌背之。

    〔曹『操』曰:用兵常远六害,令敌近背之,则我利敌凶。〕曹『操』说:一般行军打仗的时候,都要远离这六种有害的地形,让敌人靠近它,这样做对我们有利而对敌人有害。

    军行有险阻、潢井、葭苇、林木、翳荟者,必谨复索之,此伏『奸』之所处也。

    〔曹『操』曰:险者,一高一下之地。阻者,多水也。潢者,池也。井者,下也。

    葭苇者,众草所聚。山林者,众木所居也。蹋к稣撸善帘沃σ病4艘陨下鄣匦我玻韵孪嗟星橐病!巢堋翰佟凰担骸跋铡保且幻嬗懈呱剑幻嬗猩罟鹊南找匦危弧白琛保呛恿鹘徊娴乃弧颁辍保腔沙氐暮螅弧熬保堑拖鲁鏊耐莸兀弧拜缥保锹陨牟莸兀弧吧搅帧保鞘髂驹映碌纳降兀弧棒柢觥保遣菽久⒖梢哉谝醯牡厍U庖陨下凼龅亩际堑匦危韵侣凼龅氖枪鄄斓星椤

    敌近而静者,恃其险也;远而挑战者,欲人之进也;其所居易者,利也。

    〔曹『操』曰:所居利也。〕曹『操』说:占据的地形有利。

    众树动者,来也;〔曹『操』曰:斩伐树木,除道进来,故动。〕曹『操』说:砍伐树木,开道前来,所以摇动。

    众草多障者,疑也;〔曹『操』曰:结草为障,欲使我疑也。〕曹『操』说:敌人在草丛中设障碍,是想让我们疑虑不定。

    鸟起者,伏也;〔曹『操』曰:鸟起其上,下有伏兵。〕曹『操』说:鸟飞起来的地方,下面一定会有埋伏。

    兽骇者,覆也。

    〔曹『操』曰:敌广陈张翼,来覆我也。〕曹『操』说:敌人摆开阵势,张开两翼,是想从两翼包抄、偷袭我们。

    尘高而锐者,车来也;卑而广者,徒来也;散而条达者,樵采也;少而往来者,营军也。辞卑而益备者,进也;〔曹『操』曰:其使来卑辞,使间视之,敌人增备也。〕曹『操』说:敌军的使者言词卑恭,是想刺探我方的动向,实际上是在背后积极备战。

    辞强而进驱者,退也;〔曹『操』曰:诡诈也。〕曹『操』说:这是诡诈。

    轻车先出居其侧者,陈也;〔曹『操』曰:陈兵欲战也。〕曹『操』说:摆阵是准备交战。

    无约而请和者,谋也;奔走而陈兵者,期也;半进半退者,诱也。杖而立者,饥也;汲而先饮者,渴也;见利而不进者,劳也;〔曹『操』曰:士卒之疲劳也。〕曹『操』说:士卒疲劳了。

第73章 曹操批注《孙子兵法》 (7)() 
鸟集者,虚也;夜呼者,恐也;〔曹『操』曰:军士夜呼,将不勇也。〕曹『操』说:士兵夜里咋呼,说明他们的将帅不够勇敢。

    军扰者,将不重也;旌旗动者,『乱』也;吏怒者,倦也;粟马肉食,军无悬缻,不返其舍者,穷寇也;谆谆翕翕,徐与人言者,失众也;〔曹『操』曰:谆谆,语貌。翕翕,失志貌。〕曹『操』说:“谆谆”是指说话的表情;“翕翕”是失意的样子。

    众草多障者,疑也;〔曹『操』曰:结草为障,欲使我疑也。〕曹『操』说:敌人在草丛中设障碍,是想让我们疑虑不定。

    鸟起者,伏也;〔曹『操』曰:鸟起其上,下有伏兵。〕曹『操』说:鸟飞起来的地方,下面一定会有埋伏。

    兽骇者,覆也。

    〔曹『操』曰:敌广陈张翼,来覆我也。〕曹『操』说:敌人摆开阵势,张开两翼,是想从两翼包抄、偷袭我们。

    尘高而锐者,车来也;卑而广者,徒来也;散而条达者,樵采也;少而往来者,营军也。辞卑而益备者,进也;〔曹『操』曰:其使来卑辞,使间视之,敌人增备也。〕曹『操』说:敌军的使者言词卑恭,是想刺探我方的动向,实际上是在背后积极备战。

    辞强而进驱者,退也;〔曹『操』曰:诡诈也。〕曹『操』说:这是诡诈。

    轻车先出居其侧者,陈也;〔曹『操』曰:陈兵欲战也。〕曹『操』说:摆阵是准备交战。

    无约而请和者,谋也;奔走而陈兵者,期也;半进半退者,诱也。杖而立者,饥也;汲而先饮者,渴也;见利而不进者,劳也;〔曹『操』曰:士卒之疲劳也。〕曹『操』说:士卒疲劳了。

    鸟集者,虚也;夜呼者,恐也;〔曹『操』曰:军士夜呼,将不勇也。〕曹『操』说:士兵夜里咋呼,说明他们的将帅不够勇敢。

    军扰者,将不重也;旌旗动者,『乱』也;吏怒者,倦也;粟马肉食,军无悬缻,不返其舍者,穷寇也;谆谆翕翕,徐与人言者,失众也;〔曹『操』曰:谆谆,语貌。翕翕,失志貌。〕曹『操』说:“谆谆”是指说话的表情;“翕翕”是失意的样子。

    数赏者,窘也;数罚者,困也;先暴而后畏其众者,不精之至也;〔曹『操』曰:先轻敌,后闻其众,则心恶之也。〕曹『操』说:开始的时候轻敌,后来听说敌人的兵力多,又害怕与敌人交战。

    来委谢者,欲休息也。兵怒而相近,久而不合,又不相去,必谨察之。

    〔曹『操』曰:备奇伏也。〕曹『操』说:防备敌人有伏兵袭击我们。

    兵非贵益多也,〔曹『操』曰:权力均也。一云:兵非贵益多。〕曹『操』说:估计敌我的兵力差不多就可以了。另一种说法是,兵并不以多为贵。

    惟无武进,〔曹『操』曰:未见便也。〕曹『操』说:没有发现有利的战机之前不要前进。

    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

    〔曹『操』曰:厮养足也。〕曹『操』说:给养要充足。

    夫惟无虑而易敌者,必擒于人。卒未亲附而罚之,则不服,不服则难用也。卒已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也。

    〔曹『操』曰:恩信已洽,若无刑罚,则骄惰难用也。〕曹『操』说:将帅与士兵要相互爱护、相互信任,如果没有赏罚制度,士兵就会骄横懒惰,难以指挥。

    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令素行以教其民,则民服;令素不行以教其民,则民不服。令素行者,与众相得也。

    〔曹『操』曰:文,仁也。武,法也。〕曹『操』说:“文”指恩惠,“武”指法令。

    地形篇第十〔曹『操』曰:欲战,审地形以立胜也。〕曹『操』说:要作战的话,必须认真勘察地形,以创造胜利的条件。

    数赏者,窘也;数罚者,困也;先暴而后畏其众者,不精之至也;〔曹『操』曰:先轻敌,后闻其众,则心恶之也。〕曹『操』说:开始的时候轻敌,后来听说敌人的兵力多,又害怕与敌人交战。

    来委谢者,欲休息也。兵怒而相近,久而不合,又不相去,必谨察之。

    〔曹『操』曰:备奇伏也。〕曹『操』说:防备敌人有伏兵袭击我们。

    兵非贵益多也,〔曹『操』曰:权力均也。一云:兵非贵益多。〕曹『操』说:估计敌我的兵力差不多就可以了。另一种说法是,兵并不以多为贵。

    惟无武进,〔曹『操』曰:未见便也。〕曹『操』说:没有发现有利的战机之前不要前进。

    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

    〔曹『操』曰:厮养足也。〕曹『操』说:给养要充足。

    夫惟无虑而易敌者,必擒于人。卒未亲附而罚之,则不服,不服则难用也。卒已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也。

    〔曹『操』曰:恩信已洽,若无刑罚,则骄惰难用也。〕曹『操』说:将帅与士兵要相互爱护、相互信任,如果没有赏罚制度,士兵就会骄横懒惰,难以指挥。

    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令素行以教其民,则民服;令素不行以教其民,则民不服。令素行者,与众相得也。

    〔曹『操』曰:文,仁也。武,法也。〕曹『操』说:“文”指恩惠,“武”指法令。

    地形篇第十〔曹『操』曰:欲战,审地形以立胜也。〕曹『操』说:要作战的话,必须认真勘察地形,以创造胜利的条件。

    孙子曰:地形有“通”者,有“挂”者,有“支”者,有“隘”者,有“险”者,有“远”者。

    〔曹『操』曰:此六者,地之形也。〕曹『操』说:这六种是讲地的形貌。

    我可以往,彼可以来,曰“通”;“通”形者,先居高阳,利粮道,以战则利。

    〔曹『操』曰:宁致人,无致于人。〕曹『操』说:在这种地形上作战,宁可牵制敌人也不要被敌人所牵制。

    可以往,难以返,曰“挂”;“挂”形者,敌无备,出而胜之;敌若有备,出而不胜,难以返,不利。我出而不利,彼出而不利,曰“支”;“支”形者,敌虽利我,我无出也;引而去之,令敌半出而击之,利。“隘”形者,我先居之,必盈之以待敌;若敌先居之,盈而勿从,不盈而从之。

    〔曹『操』曰:隘形者,两山之间通谷也,敌势不得挠我也。我先居之,必前齐隘口,陈而守之,以出奇也。敌若先居此地,齐口陈,勿从也。即半隘陈者从之,而与敌共此利也。〕曹『操』说:“隘”形是指两山之间的峡谷地带,在这里敌人不能阻挠我们。如果我们占据这种地形,必须迅速占领隘口,摆开阵势扼守,然后出奇兵攻击敌人。如果敌人先占据了隘口,并在隘口摆开阵势,就不能打。如果敌人只占据了隘口的一半,尽管他们摆开了阵势我们也要攻打。为的是跟敌人抢占这里的有利地形。

    “险”形者,我先居之,必居高阳以待敌;若敌先居之,引而去之,勿从也。

    〔曹『操』曰:地形险隘,尤不可致于人。〕曹『操』说:在地形险要狭隘的地方,更不能被敌人所牵制。

    “远”形者,势均,难以挑战,战而不利。

    〔曹『操』曰:挑战者,延敌也。〕曹『操』说:挑战,就是诱敌深入。

    凡此六者,地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

    故兵有“走”者,有“弛”者,有“陷”者,有“崩”者,有“『乱』”者,有“北”者。凡此六者,非天之灾,将之过也。夫势均,以一击十,曰“走”;〔曹『操』曰:不料力。〕曹『操』说:这是不自量力。

    卒强吏弱,曰“弛”;孙子曰:地形有“通”者,有“挂”者,有“支”者,有“隘”者,有“险”者,有“远”者。

    〔曹『操』曰:此六者,地之形也。〕曹『操』说:这六种是讲地的形貌。

    我可以往,彼可以来,曰“通”;“通”形者,先居高阳,利粮道,以战则利。

    〔曹『操』曰:宁致人,无致于人。〕曹『操』说:在这种地形上作战,宁可牵制敌人也不要被敌人所牵制。

    可以往,难以返,曰“挂”;“挂”形者,敌无备,出而胜之;敌若有备,出而不胜,难以返,不利。我出而不利,彼出而不利,曰“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