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太平江山-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他们清楚这种关系不能维持太久的,一来满清随时可能会对他们出手,维持满清满人的统治,二来随着满清局势越发严峻,他们也不可能继续任由僧格林沁这个胡虏兼莽夫在他们头上指手画脚,双方的关系迟早要破裂,所以他们才会悍然引曾国荃部深入战场,给僧格林沁来一招狠的。

    中原之战大胜,可以说大部分都是中原汉军的功劳!

    不过作为中原新附军,张之万等人也是有很深重的危机意识的,中原乃天下之中,也是天下之重,太平军肯定要将它牢牢掌握在手中的,而他们不过是新附军,根本不可能那么快就得到洪天的信任。

    驻守中原这样重要的职责不可能落在他们头上,那样退出中原就是必然之举了。

    虽然留恋,但是张之万等人也只能忍痛离开,而捻军喜欢在中原,那就任他们胡来吧,张之万等人带着亲信部众开赴北上。

    山东是他们第一个目标,当然并不是最后一个,他们的真正目标其实是直隶,是北京城!

    攻破北京,覆灭满清,这绝对是盖世功勋,张之万等人为了日后的好前程,拼命北赶,一路杀到济南城,几乎没有休息过,仅是在破入济南后,停留了几天整合一下济南和山东的势力而已,不日就准备启程北上的。

    可就是这几天的功夫,北方就传来了刘长佑大破北京城,覆灭满清的消息!

    这对他们而言,当真是晴天霹雳!

    他们自诩聪明,在曾国荃部固步自封,停驻皖北,捻军目光短浅,妄图中原,西北太平军急需建功,好光荣重返天国,征伐兵力薄弱的苏北和苏中的时候,他们选择了看似艰巨,其实极其轻松,而功绩也是最大的路线。

    北伐北京,覆灭满清,这绝对是会载入史册的大功绩!

    可偏偏被人抢先了,他们心中都不知道暗骂了刘长佑多少次了,当然骂得更多的则是满清。

    刘长佑的为人处事他们都清楚,他们能反,刘长佑也能反,但是北京怎么都是满清的首都,里面有十数万八旗兵驻守,虽然腐朽之极,但是这么多人起码也守一、两个月吧!

    可是几天时间就被打破了,还被屠戮一空!

    这让张之万等人计划落空,不禁大失所望,心中痛骂:满清真废物也!

    “刘子默果真英雄,轻取北京,杀尽胡虏,当真是扬我汉人雄风!”张之万心中再不满,但是对于刘长佑依旧相当佩服。

    子默,是刘长佑的字。

    “覆灭满清,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傅振邦道。

    “没错!数百年汉耻一朝洗雪,无尽之罪孽一日回报,我汉家江山终于可以恢复了。”张曜也道。

    商业才华比起官场技巧更胜一筹的阎敬铭则道:“北京已经被破,刘子默决定北征辽东,看来是想建立更大的功勋了,千里沃土如果被他收复,那他的功劳恐怕真要盖世了,我们难道就弱于他?”

    “山西仍在满清手中,我们身为汉家军人,怎么能坐视不理。”张之万拍案道,显然是在得知北京被刘长佑收复后,就有了新的打算。

    “没错!满清虽然覆灭,但是满清余孽众多,不将他们一一剿除,如何能让天下恢复安稳,百姓如何能安居乐业,大丈夫当为此而奋斗。”傅振邦也道。

    “我们虽然刚刚归附天国,但也已经是太平军了,杀尽清妖,捍卫太平江山,乃是我们的职责所在,收复山西我们义不容辞。”张曜道。

    阎敬铭看着这三人,露出微笑道:“三位既然有此大志,阎某人恭祝各位旗开得胜,我就在山东为尔等筹军粮,定然让你们无后顾之忧。”

    张之万三人点头,对于阎敬铭的识趣十分满意的,山东毕竟是阎敬铭的地盘,虽然现在自己大军驻守在这里,但是阎敬铭也不少部曲在的,而对方是自主开城,客客气气的让他们进来的,他们也没有夺取对方地盘的籍口,这样他们三人在山东就客不客,主不主的,身份显得相当尴尬。

    为太平天国夺取山东,他们虽然是有功劳的,但是更大的功劳是在阎敬铭的身上,所以离开山东是必然的了。

    原本他们是打算北伐北京的,但此时北京已经被刘长佑攻破了,他们北上也没有什么用处,跟着刘长佑北征辽东,那不是成了跟班了吗?张之万三人是万万不愿的。

    那南方的苏北和苏中,被陈得才等西北太平军攻略着,据传来的消息,苏北已经尽数落入西北太平军手中,西北太平军已经进入苏中,至于是否攻下江都,此时还未有消息传过来。

    虽然张之万等中原新附军,此时也算是太平军,但是和西北太平军之间可是没什么交情的,即便在中原决战的时候他们帮衬过西北太平军,算是他们的救命恩人,但是之前西北太平军在中原流窜的时候,中原汉军可没有少和西北太平军征战,双方之间仇怨颇深。

    所以现在他们双方虽然处在同一战线,但是互相之间都不怎么沟通的,关系处在不冷不热当中。

    至于返回河南,张之万等人更加不愿意,河南在捻军的攻势下,清军早就土崩瓦解,而且听闻南方太平军主力已经进入河南,并且进驻开封城,正在收编降卒和捻军部众,可以说河南正在慢慢融入洪天嫡系圈子中。

    捻军算是完了!

    这是张之万等人得到这些消息后,第一时间的反应。

    他们为自己离开河南感到庆幸的同时,又有所忧虑的,虽然说被南方太平军同化的命运,可能避免不了,但是他们也希望自己能展现出价值来,听闻捻军被整合得可是有些惨的,不少不服从命令的还被当场格杀。

    太平军名义上说是整合捻军,统一革命势力,其实更多的实在驯服捻军,常年的听封不听调用,让捻军有一股桀骜的性子,而且当大王当惯了,自然不肯轻易重新当小弟,做喽啰了,所以太平军毫不犹豫的使出强势手段,将捻军的坏脾性给削去,让他们成为惟命是从的新太平军。

    张之万等人不想和捻军有同样的命运,那就必须让太平军尊重他们,而想要得到别人尊重,自然就要做出值得他人尊重的事情来。

    让出河南,夺取山东后,收复山西不失为一个好主意。

    所以,当日张之万等人就决定进攻山西,名义上是响应刘长佑北伐,其实是不想让刘长佑独领风、骚。

第109章 太平天国时代到来() 
河南开封大营,营中一片欢腾。

    韦志俊、李世贤和王诩等都满脸喜色,就连近来神色不虞的张宗禹、陈大喜、张宗爵、任华邦、李蕴泰等原捻军旧将都忍不住露出欣喜之色。

    满清覆灭了!

    他们起义反清为的不就是如此吗?想不到真有成功的一天。

    革命从来都不是请客吃饭,揭竿而起闹革命随时都会掉脑袋的,虽然历朝历代这样的人从来不缺,但是可以说能成功之人万中无一。

    绝大部分的起义都会被覆灭,无论是太平军,还是捻军将士,如果不是走投无路又岂会参加义军呢?这几乎是十死无生的路啊!

    没有当朝惊人的压迫,让他们衣食无着,绝对不会有那么人愿意铤而走险,走上这条不归路的。

    此时满清覆灭了,他们不论是之前的太平军,还是刚刚被整编入太平军中的捻军将士,都不自禁的松了一口大气来,满清灭掉后,太平天国就是正统了,他们就是当朝之人,当朝之军。

    可以说他们从原来的义军,一下子就成了政府军,整个中华唯一的政府军,至于清军,不过胡虏部队而已。

    韦志俊和张宗禹等首领眼光更是深邃,这一刻他们说不出的激动,满清覆灭了,他们太平天国一统中华的可能性大为增加,他们未来的前途变得不可限量。

    初初闹革命的时候,大部分起义军都是为了生存,但是当革命有所成就的时候,自然想着如何往上爬了,没有哪个人愿意永远当弱者的,当随时会被剿灭的叛军将领,整天提心吊胆的日子,他们早就厌倦了,未来他们将会以政府军的身份征战天下,高官厚禄和荣华富贵并不遥远。

    韦志俊、李世贤和王诩这些太平军巨头级别的人物就不用说了,未来在太平天国中也会是举足轻重的人物,心中都十分兴奋。

    就连张宗禹和陈大喜等原捻军将领,也感到愉快和庆幸,在不久之前他们还为捻军被太平军粗暴的强行整编而感动不悦,但此时这种心思已经荡然无存了。

    在之前,捻军虽然也名义上接受了太平天国的封号,但是从来都只是听封不听调用的,保持着极大的自主性,就算不久前的发捻联军也是如此,联军就是双方联合军队的意思,可见双方虽然有主次之分,但是关系基本上还算是平等的。

    可是现在大不相同的,太平军主力北上后兵力和实力都远胜于捻军,而且之前在捻军统治下拼死抵抗和虚以委蛇的各地团练势力,皆纷纷归附太平军,让太平军一方的势力暴涨起来,远超捻军。

    当时太平军兵临开封城下,用大炮对准了开封城中的捻军,可以说是用武力威胁他们答应整编的。

    所以虽然张宗禹他们最终答应了太平军的要求,将捻军整编融入太平军中,但是心中是有怨气的,自由自在惯了的捻军,突然失去的自由,他们都觉得太平军有些欺人太甚,有背板盟友的嫌疑。

    张宗禹等人曾力争过保持捻军的旧编制,连韦志俊和李世贤都有些意动了,可最终还是被王诩一力反驳了。

    虽然韦志俊和李世贤是太平军的正副统帅,但是王诩这位总参谋长的权势是在他们两人之上的,而且更为得到洪天信任和倚重,当日洪天和大军分开的时候,特意嘱咐过韦志俊和李世贤两人,军中一切事务是以王诩所言为准的。

    因此张宗禹等捻军将领的努力化作了泡影,在王诩坚持下,所有捻军都被打散整编入太平军中,捻军彻底的融入了太平军,从此这个世界再也没有捻军,捻军从此成为了历史,张宗禹等身为捻军将领,自然不会高兴的。

    不过,现在看来似乎也不是太坏的结果,毕竟满清已经覆灭了,太平天国成为了正统,他们投入了太平天国当中,自然就成了从龙功臣了。

    这个时候,张宗禹等人已经不再将捻军和太平军看在同一条线上的了,双方的差距极大的,如果他们现在还是捻军,恐怕不会再受到太平军的待见。

    就像他们现在一样,他们是太平军,当今中华正统皇朝太平天国的政府军,其他一切部队都不过是地方武装而已。

    太平天国的时代已经到来了!

    太平军的时代已经到来了!

    整个中华将会成为太平天国的领土,所有的敌对势力都会成为太平军征伐的对象。

    如果捻军不是先一步融入太平军中的话,恐怕也会如其他势力般,在太平军的铁蹄下颤栗而亡。

    “我们太平天国已经成为天下正统,一统中华的日子不远了。”韦志俊道,他心情有些唏嘘,当年他可是曾经被逼投降过满清的,对于满清的力量之大可是有所了解,当日在天京城外他重投天国完全是被洪天感人肺腑的话语和行为感动所至,当时他可是抱着必死的信念重归天国的。

    他真想不到满清竟然会这样就覆灭了,他想一想就有些后怕,如果自己此时还留在满清,恐怕结局将会极其悲惨,不过他似乎忽略的一点,如果不是他当年毅然重投天国,洪天恐怕就要遭劫了,岂会有太平天国此时的辉煌呢!

    “这都是上帝的保佑,旧天王在天之灵保佑啊!”李世贤眼中含泪道。

    这位是此时太平天国中为数不多的旧式人物,对于拜上帝会有盲目的信仰,口中自然离不开上帝了,虽然他可能根本就不清楚上帝是什么玩意。

    而最高兴的莫过于王诩了,他早就热泪盈眶,口中不断的大笑,喊道:“满清亡了!满清终于亡了!父亲,你可以安息了!”

    这位为了不忘父仇,誓要覆灭满清,而立誓满清一日不灭,他就每日自割一刀的家伙,可以说是在场最希望看到满清覆灭的一个人,虽然满清不是他亲手覆灭,但是这也足够他感到欣慰了,毕竟如果没有他帮助洪天重振太平天国,创下不朽的战绩,让满清局势崩坏,满清也不可能如此轻易就覆灭的。

    中原太平军诸将都十分激动,他们为满清覆灭而高兴,为太平天国时代的到来感到期待。

    他们在接下来的日子中,加紧了整编和训练部队,满清才刚刚覆灭,太平天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他们只有训练出一直强大无匹的军队,才能帮助洪天打下一片太平江山。

第110章 八爪金龙旗() 
苏中扬州府江都城,清军军旗早就已经被取下,现在插在上面的是太平天国的军旗,正确的说应该是洪天修改后的军旗。

    一条黄金巨龙腾云驾雾,一只负有侵略性的龙爪露在云外,龙爪上有八条龙指,分别伸向八方,据说是代表着八方攻略。

    这就是太平天国的新军旗,一股难以言喻的霸气显露于世间,极其负有侵略性,充分的显露了新太平天国,以及洪天本人的心态。

    这在后世也被人诟病,说这和洪天大慈大悲的心态不符,曾有不少人要求修改军旗,但是当保守派说这是洪天亲自制定的,所有反对的声音都消失了,因为洪天太过强势和伟大了,就算千百年后依旧无人敢真正挑战他的权威。

    很多人转向说,这代表着太平天国初期的艰辛,是为了让后辈子孙永远铭记太平江山是由无数先辈征伐而来,得之不易,要好生捍卫,至于修改军旗一事,自然不了了之了。

    这是后话,我们暂且不提。

    既然此时的江都城,已经插满了八爪金龙旗,此时的江都城自然是处在太平军控制之下了,而且其中还有南方太平军的存在,否则八爪金龙旗是不会出现在此处,最多也就是西北太平军的旧军旗而已。

    江都城是西北太平军和南方太平军联手攻下的。

    余溪口决议之后,西北太平军就和中原诸军分别,陈得才等人率部征伐苏北,因为苏北地区的兵力之前已经大量抽调到中原战场,并在中原决战中惨败,不是投降,就是覆灭了,所以苏北的兵力极其薄弱。

    这样薄弱的兵力,原本对上西北太平军就没有优势,再加上中原清军惨败,僧格林沁这位满清战神级别的人物陨落,让苏北清军的斗志锐减,而西北太平军则在大胜后士气高涨,兼且为了能光荣回归天国,变得更为悍勇。

    此消彼长的情况下,结局就不难预测了,苏北清军轻易就被西北太平军击溃,整个苏北很快就完全落入西北太平军的手中,而西北太平军随后挥军南下,开始进军苏中地区,直逼江都城,江宁将军都兴阿的临时驻地而去。

    都兴阿心惊胆颤,西北太平军太过强势了,仅凭他这支久疏战阵的八旗兵,根本就难以抵挡,而且此时苏中地区的清军陷入的危机并不止于此的。

    原本镇守天京的李秀成部也开始行动,命令一直在六合的谭体元部北上支援西北太平军。

    这个命令是经过洪天点头同意的,当西北太平军进攻苏北的时候,洪天就料到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所以特意命人前去通报李秀成,让他接应西北太平军。

    对于西北太平军,洪天比起对待捻军的态度,要好得多。

    虽说在当时因为要攻取湖北和湖南两省,他将西北太平军晾在了一边,仅是派出曾国荃部北上,算是将他们半抛弃掉,但是他对于这支部队依旧是很看重的。

    太平军旧部中的大部队并不多,仍未重归天国的就只剩下这么一支了,他们的统帅能率部在满清腹地转战万里,自然是极其悍勇的将领了,陈得才、赖文光和蓝成春等都是大将之才。

    而且让他们重归他太平天国,对于太平军旧部来说也是一个强力的补充,对于严重失衡的太平军各派实力,也是一个很好的维稳手段。

    湘军太过强势了,洪天必须要对他们加以制衡,所以对于捻军他才会如此的强势,王诩对于捻军的行动虽然很多时候都是自主的行为,但是这也与其和洪天分别前的一场讨论有关。

    对于捻军,两人皆一致的认为要将其削弱,消去其身上的匪气,否则对于太平军而言,捻军恐怕不是肥肉,反而是可能引发动乱的**,一旦被他们那种桀骜的情绪感染太平军,那样太平军的军规恐怕就成了空文了。

    而且太平军也急需快速的吸纳捻军,这对于平衡太平军内部势力同样有很大帮助,太平军旧部、湘军旧部、淮军旧部之外,再添加捻军旧部,这就成了四足鼎立了,这对于太平军的稳定而言,是十分有利的。

    正是洪天和王诩两人抱着这些打算,中原的局势才会变成如此。

    这次谭体元部支援西北太平军的行动,比起曾国荃部之前的那一次救援,更加顺利。

    几乎没有怎么战斗,南方太平军和西北太平军就攻下了江都城,简直就是摧毁拉朽。

    此时的江都城中,陈得才、赖文光和蓝成春的西北太平军和谭体元部的南方太平军欢聚一堂,大家都是太平军旧部,在现在太平天国中降将比起旧部多得多的情况下,双方自然十分友善了。

    当然,陈得才、赖文光和蓝成春等人,心中是有些异样的,毕竟谭体元当年的级别比起他们来可是低得多,现在竟然深得洪天信任,可以独领一军,虽然兵力略显不足,也就万把人,但是实力却极其强悍,火炮数量更是惊人。

    这让他们感到有些落寞,远离天国核心,前往西北之地招兵买马,现在回来了却发现天国无比强大,远非以前可比了,他们这些当年赫赫有名之辈,竟然比不上那些当年籍籍无名之人。

    幸亏谭体元相当得体,并没有因为自己得到洪天看重而恃宠生娇,飞扬跋扈,一副对老前辈十分恭敬的样子,这才让陈得才等人略微感到欢慰。

    另外,除了这些太平军旧将之外,场中还有一个异类,那就是原都兴阿的旧部,富明阿!

    新剪掉辫子的头发,显得有些怪异,堆满了笑容的面上尽是阿谀奉承,口中一个马屁一个马屁的出口,仿佛没完没了一般,将场中的太平军旧将吹捧得飘飘然。

    江都能如此快攻下,可以说富明阿是功不可没的,他暗中策动了城中的汉人,响应城外的太平军,方才让太平军轻易取得江都城。

    富明阿为何要策应攻城的太平军,当然是因为他不希望和都兴阿一样,为满清殉葬了,明知必死的蠢事,他这个聪明人自然是不会干的。

    富明阿是聪明人?这是毫无疑问的。

    当年那位只懂得冲锋陷阵,杀敌报国的富明阿,那个愚蠢至极不知道变通的富明阿,已经死掉了。

    在得知满清的真正面目,知道当年自己被撤换下来的真相后,富明阿就渐渐转变的聪明起来,懂得了变通,不再如当年那样愚蠢了。

    富明阿变得聪明了,心中自然豁然开朗,明白按照当前的局势,跟着都兴阿只有死路一条。

    他不想死,当然要想法子了。

    潜逃自然也是求生之道,不过已经变成聪明人的富明阿并不想抛掉权势,所以他毅然的选择了反出满清,投降太平天国。

    这不是痴人说梦,因为富明阿虽然和都兴阿一样是旗人,但是和都兴阿不同,都兴阿是满洲旗人,而富明阿则是汉军旗人,是旗人的同时,也是汉人。

    而且他还不是一般的汉人,他的祖先是当年大名鼎鼎的袁崇焕袁督师,当然这是不是真的连富明阿本人都不知晓了,总之他听父亲就是如此说的,至于是不是什么政治因素造成的那就不得而知了。

    袁督师可是大人物,听说连**哈赤都曾在他手中吃瘪,虽然后来被崇祯皇帝凌迟处死,连肉都被百姓争相分食,但是早就被满清皇帝给洗白了,所以可以说是抗清英雄,他的子孙反清那自然是继承了祖辈的遗志。

    至于袁督师的后人为何当了满清的旗人,那还用问吗?袁督师死得那么惨,就是因为满清的反间计造成的,为了报复满清,袁督师的后人不惜以身侍贼,潜伏在满清中,等待着满清衰弱,而对满清进行致命一击。

    而现在就是这个时候了,深明大义的袁督师后人富明阿,终于等到这个时候,准备举起义旗反清了。

    所以,富明阿因为这些特殊的身份,可以两边逢源,一边继续忽悠都兴阿,一边则已经准备好接应太平军,将江都城作为自己的晋见之礼了。

    策动城中汉人,富明阿进展十分顺利,其实这项行动他早就在进行了,当他得知僧格林沁的死讯,感到满清已经没有前途后,就马上着手准备了,显然他赌对了。

    说实话,当日都兴阿临死的时候,都不愿意相信这一切,而顺利入城的太平军自然也是目瞪口呆。

    谁能想到这座有八旗兵控制的江都城,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