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下纵横·鬼谷子的局 卷九-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

    “这就是了。高与低是相对的。如此类推,没有绝对的日中,也没有绝对的日睨,生与死也是一样,生即死,死即生。”

    “你到山里观天,是山顶的地高,还是山谷的天高呢?”

    “这个……是哩,山谷的天,当然要比山顶的地低。”

    “这就是了。高与低是相对的。如此类推,没有绝对的日中,也没有绝对的日睨,生与死也是一样,生即死,死即生。”

    “这这这……生就是生,死就是死,怎能一样呢?”

    “譬如说你吧,你出生这日,是最小的数,零岁,你死那日,是最大的数,譬如说八十岁。在零岁与八十岁之间,你活一岁,就少一岁,换言之,就死去一岁。你今年三十五岁,离死还有四十五岁,因而你可以说,我已活过三十五岁,还能再活四十五岁,同时,你也可以说,我已死去三十五岁,还能再死四十五岁。”

    “真还是这个理呢。”公子疾『摸』『摸』头皮,恍然有悟,“那……南方有穷而无穷,这个何解?”

    “四方无限,是不?”

    “是哩。”

    “魏王若是开心了,不定会重用此人?当初惠施……”

    “四方既无限,何处是南方?譬如以此地为准,南方之地称作南方,可到南方之后,你还会遇到南方,因而南方是无穷的。但南方也是有穷的,因为南方永远是相对的,无论怎样的南方,相对于它的北面,它就是有穷的。”

    “是是是,”公子疾拍拍脑门,交口赞道,“真是大道理嗬!今日适越而昔来,这个何解?今日才适越,怎能昨天就到了呢?”

    “这话是你理解错了。日即为时,今日即为今时,因为今与昔是对应的。什么是今呢?今就是现在。什么是昔呢?昔就是现在之前。现在永远是瞬时的,可以短到不能再短,你刚说现在,现在就成过去了。你说现在适越,话音尚未落地,它就成过去了,成为昔了。”

    “乖乖,”公子疾又是一拍脑门,“他这不是钻牛角尖吗?连环可解呢?这个最让在下想不通了。”

    “你若换个说法,‘环方连方解’,或就悟开了。”

    “环方连方解?”公子疾陷入沉思,有顷,猛地睁眼,兴奋道,“就是说,这环在初连时,就是它的解时!”

    “哈哈哈哈,”张仪伸出拇指,笑应道,“若是你光顾惠门,就凭此语,该当不会被他扫地出门了。”

    “说起惠门,”公子疾亦笑一下,切入正事,“大人此去,可否见到庄先生了?”

    “还没有。庄先生这在王宫里正哄魏王开心呢。”

    “魏王若是开心了,不定会重用此人?当初惠施……”

    “呵呵呵,你就甭『操』这个心了。”张仪笑过几声,扬手打断他,“庄先生不是笼中鸟,圈不过三日,必会飞走。在下给惠相国留下话了,两日之后再去拜访。”

    真让张仪说着了。庄周被惠王圈到第三日,就对二百余亩大小的御花园玩腻味了,连说话的姿态也渐渐怠倦起来。

    魏惠王却是不同,自从听过庖丁解牛的事,对庄周的养生之道大感兴趣,扯住他问个没完没了。

    是的,魏惠王有理由这么做,因为他的身子骨大不如前。尤其在函谷战后,惠王的霸业之梦渐成泡影,一向雄健的身体一如其雄心,无时无处不显『露』出败象。但惠王不想死。生命于他而言,也不是死与不死的事,是他眼下真的还不能死。太子申仍旧立不起来,其他公子论贤不及太子申,论能不及公子卬,没有一个让他放心,惠王实在不敢设想一个没有他的魏国,至少是现在。

    然而,养生是个大且玄的话题。庄周左论右譬,从入门到玄妙,惠王越听越觉得高深。庄周急了,决定不再讲道理,直接带他实修,从斋心修起。

    “好好好,”惠王连声应诺,“请问先生,斋心从何做起?”

    “斋心就如这般,”庄周坐定,两手抱在丹田上,闭目息气,“口舌不可说话,身体不可动作。”

    “这个容易。”惠王亦如庄周坐定,手抱丹田。

    “气须沉,息须缓,意不可游,驻守丹田,神不可走,驻守心田。”

    “这个也不难,”惠王急不可待了,“先生,斋多久为好?”

    “是哩。”

    “斋心自是越久越好,只是,就你而言,若能斋上两个时辰,在下就肃然起敬了。”

    “如何方能顺天应人?”

    “两个时辰?”惠王大是不屑,长吸一口气,转对毗人,“毗人,什么时辰了?”

    “刚入申时。”

    “好。”惠王朗声吩咐,“寡人与庄先生这就比赛斋心,以一昼一夜为限,你作裁夺,至明日申时,先起身者为输。”

    “王上?”毗人急道。

    “这个是总纲,所以排在第一。无外的至大,是不能再大,也就是无边之大;无内的至小,是不能再小,也就是无边之小。无边之大与无边之小即最大的大和最小的小,这是两个不可定的数,但在这两个不可定的数字之间,其他所有数字都是可定的。既是可定的,就是相对的,后面所有答案,全部缘于这个相对。”

    惠王却不睬他,转对庄周,抱拳:“先生,请吧。”

    见惠王逞强比试,庄周朝他笑笑,站起身,帮他摆正姿势,而后大襟一摆,在离他不远处潇洒坐定。

    接后几个时辰,庄周渐入佳境,端坐如钟,纹丝不动,状若枯木,惠王却如同受刑。

    惠王原也有些修炼功夫的,只是近来心绪不宁,这又遇到庄周,免不得相形见绌。前面两个时辰,惠王尚能坚持,到第三个时辰上,惠王眉须皆动,指节屈伸,龇牙咧嘴,小动作越来越多。熬到后半夜,惠王挠耳抓腮,呼吸不匀,显出各种不自在来。

    守在一边的毗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琢磨良久,认定是夜寒袭人,吩咐宫女取来两块毯子,一块搭在惠王肩上,另一块搭在庄周肩上。几乎是出于本能,庄周肩膀一抖,毯子落地。惠王见状,只好也抖肩膀,连抖几下,毯子非但没落,反而搭得更踏实了。惠王不由得看向毗人,原本请他取掉毯子,不想毗人干脆拾起庄周的毯子,轻轻搭在惠王的两条老腿上。

    惠王轻叹一声,闭眼作罢。

    一日一夜只为斋心,惠王之心却一时一刻儿也未落定,只如猿马般肆意奔腾。心累身亦累,惠王再也吃不消了。勉强撑到第二日午时,爱逞强的惠王终于放弃抗拒,身子一沉,头一歪,倚在树干上呼呼睡去。

    庄周却如算计过一般,恰好在申时出定。

    见惠王呼噜打得山响,涎水顺嘴角流出,庄周苦笑一下,起身绕花园悠悠漫步。

    惠王醒时,天『色』已近黄昏。

    毗人伺候惠王洗漱过,用过便餐,惠王自觉不好意思,朝庄周拱手:“魏罃算是明白了,这看似容易之事,其实真正难呢。我观先生立马入静,而魏罃之心却如猿马奔腾,总是想东想西。敢问先生是何缘故?”

    “你心绪不宁,心窍不开,是以心不能静。”

    “魏王若是开心了,不定会重用此人?当初惠施……”

    “先生可有宁心、开窍之道?”

    “无他,顺天应人即可。”

    “如何方能顺天应人?”

    “抱元守一。”

    “这……”惠王紧皱眉头,“如何方能抱元守一?”

    “凝神于心,用志不分。”

    然而,养生是个大且玄的话题。庄周左论右譬,从入门到玄妙,惠王越听越觉得高深。庄周急了,决定不再讲道理,直接带他实修,从斋心修起。

    “凝神用志,先生可有妙方?”

    “这个也不难,”惠王急不可待了,“先生,斋多久为好?”

    “大王听说过楚人承蜩之事吗?”

    守在一边的毗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琢磨良久,认定是夜寒袭人,吩咐宫女取来两块毯子,一块搭在惠王肩上,另一块搭在庄周肩上。几乎是出于本能,庄周肩膀一抖,毯子落地。惠王见状,只好也抖肩膀,连抖几下,毯子非但没落,反而搭得更踏实了。惠王不由得看向毗人,原本请他取掉毯子,不想毗人干脆拾起庄周的毯子,轻轻搭在惠王的两条老腿上。

    “楚人承蜩?”惠王摇头,“魏罃未曾听闻。”

    “昔年仲尼至楚,见一佝偻人在林中用蛛丝承蜩,出手必有所得,从无失手。仲尼看得呆了,近前问道:‘老先生好功夫。敢问先生,你这般功夫是如何修来的?’佝偻人应道:‘没什么,此功是用累丸之法练出来的。头半年,当我在承竿顶部摞叠二丸而丸不坠时,收获就已不少了。摞三丸而不坠时,少有失手。当我达到摞五丸而不坠时,自然也就得心应手了。你看我,在承蜩时,身如枯木,持竿之臂如枯木之枝。天地虽大,万物虽多,但我断然不为所动,一意只在蜩翼,从不左右顾盼,这般承蜩,想失手也是难的。’”

    惠王长吸一口气,良久,微微点头:“谢先生指点,魏罃晓得如何凝神用志了。”

第086章  呈舌功张仪横魏 辩是非长舌受挫(5)() 
“晓得是一码事,做到却是另一码事。”

    “对对对,”惠王大是赞同,“佝偻人摞丸之事,可望而不可求,先生可有易行之方?”

    坡上并无一人。

    “佝偻人若不可求,可求梓庆。”

    “梓庆?”惠王目光诧异,“梓庆为谁?”

    “非也,”张仪沉声应对,“恩师有恩师之道,先生有先生之道。恩师之道晚生已有领略,先生之道,晚生却少有听闻,今朝有幸得遇先生,还望先生不吝赐教。”

    “梓庆是鲁人,善于削木为,所制之精美绝伦,见者惊为鬼神天工。鲁公奇之,召他问道:‘你是怎么做出这种的呢?’梓庆应道:‘无他,斋心而已。要做时,我就不去空耗心神,而是斋心以待。斋至第三日,我不再去想富贵爵禄,斋至第五日,我不再去想褒贬毁誉,斋至第七日,我连自己的形体也全然忘记,自然也把公室、朝廷等抛诸脑后,心中只存。此时,我就持锐器进山,观林木之天『性』,以其天『性』成就我。’”

    “好好好,”惠王大有感悟,拱手应道,“魏罃就从为做起。从今日起,以先生为师,苦练斋心,可否?”

    “好是好,”庄周看一眼周围的雕琢景『色』、远处戏耍的宫娥美女,最后将目光落在一直候守一侧的毗人身上,“只有一点不妥。”

    “先生请讲。”

    “梓庆是在野外林中削木为的。大王若是守在此园,内有公子王孙、嫔妃宫女,外有文武百官、王亲国戚,莫说是七日,纵使七月、七年,怕也难成一!”

    “依先生之见,魏罃当去何处为?”

    “离开此宫,到广袤的天地去。”

    “那……”惠王微微皱眉,“请问先生,魏罃寝于何处?”

    “天地我庐,何处不是寝处?”

    “好!”惠王沉思良久,牙关一咬,“咚”一拳砸在腿上,“魏罃这就随先生出宫。”

    “王上……”惠王的话音尚未落地,毗人“扑通”一声跪下,号啕大哭。

    “你你你……你这哭个什么呢?”惠王已站起来,不耐烦地看向毗人,有顷,摆手,“是了是了,寡人晓得你是舍不下。好吧,你这也跟在后面。待寡人为时,也好有个照应,有个观瞻。”言讫,拔腿即走。

    “你讲讲看,鬼谷老头子是如何引用在下之语启迪尔等的?”

    “万万不可呀,王上!”毗人扑前几步,一把抱住他的大腿。

    “哈哈哈哈!”庄周望着这对君臣,听着二人煞是有趣的对话,长笑数声,大步远去。

    “先生,等等我……”惠王急了,扬手大喊,拔腿就追。

    不料,此时的毗人就如发疯一般,连小命也豁出去了,不顾一切地将惠王的两条粗腿死死抱住。

    第三日头上,张仪再访惠施府,意外得知,相国和庄周一大早就外出赏游去了。

    张仪问明去处,驱车寻去,果在大梁城外郊野分界处的一个土坡下觅到一辆驷马轺车。车中空无一人,马已卸套,四马悠然自得地在草地上寻食,驭手蹲在地上,正眯缝两眼欣赏它们。

    “梓庆是鲁人,善于削木为,所制之精美绝伦,见者惊为鬼神天工。鲁公奇之,召他问道:‘你是怎么做出这种的呢?’梓庆应道:‘无他,斋心而已。要做时,我就不去空耗心神,而是斋心以待。斋至第三日,我不再去想富贵爵禄,斋至第五日,我不再去想褒贬毁誉,斋至第七日,我连自己的形体也全然忘记,自然也把公室、朝廷等抛诸脑后,心中只存。此时,我就持锐器进山,观林木之天『性』,以其天『性』成就我。’”

    张仪无须多问,单看车篷即知是相府的,遂跳下车,自报家门。那驭手似是晓得他来,拱手还过礼,朝坡上略略一指,说主公正在那儿恭候呢。

    张仪大喜,拱手谢过,吩咐驭手也在此处牧马,蹽起两腿健步登坡。

    坡上并无一人。

    张仪登上坡顶,极目望去,但见逢泽之水无边无际,清波『荡』漾,岸边百花竞艳,鸟语蝶飞,唯独不见人影。

    张仪疾走几步,换角度重新搜寻,终于看到坡下的水岸边有几棵柳树,树下似有人形,急急寻路近前,果是二人,各倚树干,背山面水,无语而坐。

    张仪直走过去,垂首拱手:“晚生张仪拜见二位先生。”

    “非也,”张仪沉声应对,“恩师有恩师之道,先生有先生之道。恩师之道晚生已有领略,先生之道,晚生却少有听闻,今朝有幸得遇先生,还望先生不吝赐教。”

    二人似是没听见,仍旧神情专注地凝视面前的浩渺水波。

    张仪吸口长气,眼珠子一转,瞥见二人中间有棵树,刚好与惠子、庄子的两棵呈“品”字形,晓得是为他备下的,遂走过去,毫不客气地倚树坐定,但不是面水背山,而是背水面山,正对二人。

    这种坐法显然不为赏景,亦不为冥想,一看就是论战架势。

    惠施的眼睛睁开一道缝,斜他一下,微微拱手:“老朽恭候多时了。”又指向庄周,“这位就是庄周,你不是说做梦都想拜见他吗?”

    “正是,”张仪改坐为跪,扑地拜叩,“先生在上,请受晚生张仪三拜!”

    “呵呵呵,”庄周笑过几声,也睁开眼,“惠施说你舌功厉害,其他人也都这么说,庄周尚未领教,你这低头就拜却为哪般?是先礼后兵吗?”

    “在先生面前,晚生不敢弄舌!晚生所以叩拜先生,是因为一篇妙文。”

    “哦?”

    “晚生在鬼谷之时,有缘得读先生论剑妙作,深为之『迷』。出谷之后,晚生以此文为锋,琅琊台上力克越王无疆,助楚灭越,成就出山首功。”

    “在先生面前,晚生不敢弄舌!晚生所以叩拜先生,是因为一篇妙文。”

    “哈哈哈哈!”庄周长笑数声,敛笑沉声,屈指数落,“庄周论道之语,被你这般谬用,一可叹也。吴越之地,十万生灵,一朝葬送你手,二可叹也。以他人鲜血成就己功而不自省,三可叹也。有三叹而不自知,在庄周跟前夸功,四可叹也。”

    张仪原想以此文为缘,以奉承引见,不料庄周并不承情,照头几斧劈下,斧斧见血,任凭他有过修炼,一时也是蒙了,尚余一拜三叩之礼未行呢,整个身体却似僵在那里,既拜不动,亦叩不下。

    场上尴尬气氛,犹如凝结。

    惠施斜睨张仪,嘴角嚅动几下,似要说句什么,却又打住,眼睛眯起,视线移向湖面。

    “多谢先生评判。”张仪总算回过神来,硬起头皮完成大礼,礼毕起身,小心翼翼地拍拍两手,拂袖坐下,拱手应道,“鬼谷之时,尝听恩师论起先生。承蒙上天所赐,晚生今朝有幸得遇先生,诚望先生不吝赐教。”

    见张仪如此“谦卑”,庄周不好用强,语气有所缓和:“庄周一向独来独往,与世人无涉,你那恩师何以平白无故地议论起庄周来呢?”

    “非也,”张仪沉声应对,“恩师有恩师之道,先生有先生之道。恩师之道晚生已有领略,先生之道,晚生却少有听闻,今朝有幸得遇先生,还望先生不吝赐教。”

    “非平白无故,”张仪应道,“恩师是以先生论道之语,启迪我等徒子修身悟道。”

    “你讲讲看,鬼谷老头子是如何引用在下之语启迪尔等的?”

    “回先生的话,”见话投机了,张仪倾身应道,“听恩师说,有人曾问先生道在何处,先生以‘道在蝼蚁’‘道在稊(ti)稗’‘道在瓦甓’‘道在屎溺’应对,每况愈下,让人瞠目结舌。先生论道,用譬精准,开塞通窍,晚生大是叹服,每每思之,回味无穷呢。”

    看到张仪愈加恭维,庄周微皱眉头:“听惠施说,你甚想见我。你来见我,难道就为说出这几句奉承话吗?”

    “不不不,”张仪急了,“晚生此来,是向先生问道,还望先生指点『迷』津。”

    “哈哈哈哈,”庄周长笑几声,“若为问道,你下山何为?听闻鬼谷子道行深厚,你舍近求远,岂不荒唐?”话锋一转,一字一顿,“可见,问道并非你心。”

    “非也,”张仪沉声应对,“恩师有恩师之道,先生有先生之道。恩师之道晚生已有领略,先生之道,晚生却少有听闻,今朝有幸得遇先生,还望先生不吝赐教。”

    “只怕你听闻我道,还得返回谷中,从鬼谷子重新修起。”

    “这倒未必。”张仪微微一笑,甩几下袖子,做出论争架势,两手夸张地在耳朵上『揉』搓几下,拱手道,“晚生已洗耳矣,请先生赐教!”

    “子桑户、孟子反、子琴张三人为莫逆之交,子桑户死,孔子使子贡往吊。见孟子反、子琴张鼓琴『操』瑟,围尸唱咏,子贡愕然,责怪二人失礼,反遭二人嗤笑,回告孔子,孔子慨然叹道:‘彼,逍遥于游方之外,丘,拘泥于游方之内,内外不相及,丘却使你前往吊唁,何其浅陋呀。’你与我,亦为方里方外之人,内外既不相及,你这舍近求远,向庄周求道,岂不是荒唐吗?”

    “在先生面前,晚生不敢弄舌!晚生所以叩拜先生,是因为一篇妙文。”

    庄周出口讲出这个故事,显然是在告诉张仪,道不同不相为谋,大有话不投机半句多之意。

    “谢先生教诲。”张仪听得明白,微微一笑,“晚生愚昧,敢问方里方外之别?”

    “方外之人,一如那莫逆之三子,与天共生,与地同体,以生为附痈,以死为决溃,外托于万物,内忘其形体,彷徨于尘垢之外,逍遥于无为之境。方内之人,一如那孔丘,忧其心,劳其形,外逆于天,内逆于『性』,为其所不能为,行其所不能行,碌碌乎奔走列国,凄凄乎呼吁仁义,惶惶乎如丧家之犬,恓(xi)恓乎如漂泊之萍。”

    “呵呵呵,”张仪连笑数声,“先生有所不知,仪既非孔丘,亦非彼三子。仪既能逍遥于方外,也可彷徨于方内,是一脚踏三江呢。”

    “哈哈哈哈,”庄周爆出几声长笑,转对惠施,“老惠子,听到了吧,这就是从鬼谷里走出来的大秦相国!”眯起眼睛,“据周所知,鬼谷子也算是方今世上的有道之人,竟然教出这等弟子,真正让人想不透呢。”说毕,动作夸张地连连摇头。

    “你呀,”庄周扫他一眼,重重摇头,“不过是一心想三江而已。想不是踏。天道阴阳,非阴即阳,非阳即阴。人道游方,非方里即方外,非方外即方里。你只有两只脚,如何就能踏三江呢?”

    “这个,”张仪无话说了,咂吧几下嘴皮,“就算晚生踏在方里吧。若依先生之见,万事皆可无为而治。方今『乱』世,若是也以无为应之,岂不是战『乱』频仍、永无宁日了吗?”

    “哈哈哈哈,”庄周爆出几声长笑,转对惠施,“老惠子,听到了吧,这就是从鬼谷里走出来的大秦相国!”眯起眼睛,“据周所知,鬼谷子也算是方今世上的有道之人,竟然教出这等弟子,真正让人想不透呢。”说毕,动作夸张地连连摇头。

    眼见辱及师门,张仪脸『色』涨红了,二目『逼』视,语调加重,不再具足恭敬心:“敢问庄先生,张仪错在何处?”

    “非也,”张仪沉声应对,“恩师有恩师之道,先生有先生之道。恩师之道晚生已有领略,先生之道,晚生却少有听闻,今朝有幸得遇先生,还望先生不吝赐教。”

    “你什么也没有错,不过是不知道而已。”庄周回转头来,二目如炬,嘴角溢出不可意会的哂笑。

    “王上……”惠王的话音尚未落地,毗人“扑通”一声跪下,号啕大哭。

    鬼谷中从先生修道五年,吃过不知几多苦楚,竟被人判为不知道,一向好胜的张仪挂不住面皮,凝起眉头,嘴角撇出一声冷笑,声音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