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荒唐小道士-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本章完………………………………

第一百三十八章 忽悠老国王() 
第一百三十八章  忽悠老国王

    老国王自然是跪谢。然后就让人安排饭,没什么满汉全席,生猛海鲜、热带水果倒是摆了一桌子。

    吃饭的时候还有两个年轻男女陪客,老国王介绍说那是他的儿子兼王储小马苏德和小女儿莎莎。

    席上老国王非常诚恳地询问了一些大宋的情况,山山回答了他,当然要往好了说了。

    然后老国王又嚅嚅道:“我身上有病,经不得大风浪的,能否派王储去大宋朝见呢?”

    山山道长装模作样犹豫了半天,最后还是答应了,其实他宁可和王储打交道,因为王储年轻、还能活好多年。

    酒足饭饱之后山山道长说:“这里丑话说在前面,大宋如果派兵来保护你,你们要给提供泊船居住的地方,最好是给单独划出块地方来,省的这帮丘八到处乱跑。”

    “那是那是”

    “再有,军费方面也要你出。”山山道长自然要提条件。

    老国王的笑容有些担心的意思,怕他狮子大开口,比海盗更加黑。

    找个小棍子削尖了剔剔牙,顺便在心里鄙视一下这乡下土王,山山继续说:“大宋不会在乎你一点钱的,都是给士卒的赏钱,毕竟是离乡背井的。”

    老国王连连称是。

    “这样啊,军费是一大笔钱呢,我知道你现在困难,不过我给你指两条财路,你岛上不是有燕窝、鱼翅、虎皮、鳄鱼皮、犀角、香料、宝石、象牙、木棉什么的吗?虽然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但是多找些卖给大宋的话也比没有强。还有锡矿、铁矿、火油矿、橡胶之类,可以和大宋合作开采。”

    (老头想,怎么我岛上有什么他比我还清楚?初中地理)

    “再有,大宋以后来的商人还会有不少,你可以找几个交通方便的岛子,和他们合作做生意,当然这个见钱慢;要是你把岛子直接卖给他或是租给他,钱就多了,让他们出一部分军费应该不太成问题的。”

    这老国王听起来有点不太对:怎么这一会儿我好几块地就没了。

    看出他情绪有点不好,山山也就不再说了,老国王自己在那沉思。

    山山在这继续大吃大喝了一会儿,起身就要走,国王连忙非常诚意地留客,结果道长貌似十分不乐意地留在了宫内居住。

    当天晚上,国王还给送来了八个女子侍寝,山山道长客气地笑纳了。当地的女子多半黑黑的,不过宫里的女人还好些,黑得不太严重,其它该有的都有,除了身材矮小些,和大宋美女没甚区别,还带着热带女人特有的味道。

    而且,当地的女子十分热情开放,山山爵爷很喜欢,整整享受了一晚。

    第二天老国王找来了:“张爵爷,我乐意接受您说的方案。另外,我还想买一批武器。”这老头也想开了,保住国家和王位才是最重要的,大宋不过是要钱,海盗是要钱兼要命啊。

    “没问题!(山山家就是卖军火的)只要你出钱,别说武器,我还能给你提供教官帮你训练军队,让你成为这一带的霸主!”

    老头子这可高兴了,跟着的王储更加是两眼放光。

    然后他们商定,把马六甲海峡南口几个岛屿(包括新加坡)和苏门答腊南面的两个岛和一个港口(临巽他海峡)送给大宋使用,具体使用由山山道长安排;另外每年还提供一些物资,换取大宋对他们的军事保护。当然,武器和教官要另算钱。

    其实山山道长还惦记着马六甲北口的安达曼群岛,不过那现在还在亚齐国手里,等灭了亚齐国再说。还有几个要点:马尼拉、金兰湾、帝汶岛等,控制了这些要点,就等于控制了两大洋的通道,控制了东西方贸易。

    当天晚上饭局上,老国王稍稍迟疑了下,眼神有些暧昧,道:“张爵爷,您看小女莎莎如何啊?”

    这个道长还真的没太注意,身边美女太多,对这个不敏感。转头仔细看了看莎莎小公主:她娇小身材、皮肤稍有点黑、凸凹明显、大眼睛双眼皮、圆圆脸有些婴儿肥。

    这丫头15岁,看来挺活泼的样子,而且也会点汉话。

    “呃,挺漂亮的,美女。”山山自然要夸一夸啦,其实他心里说“一般般”。

    “我欲将小女嫁给爵爷,不知爵爷肯赏脸否?”

    这个山山道长还真没料到,因为他是来赚钱的不是来娶老婆的,也没特意装b宣传自己。

    且不知这老国王也算是活了几十年,所谓人老精马老滑,从他们的行藏大概看出了山山在大宋的影响力和财富(单就这二十艘大船和货物就老钱了);而且老国王也不是一无所知,南北交流虽然很少,但并不是没有,有心人从中还是能了解一些信息的。

    这老头是这么想的:你要是成了王国驸马,可不好意思坑老丈人了吧。

    抬头看了看老国王,山山道长稍稍露出一点笑意:这老头还真精,怕我坑他非要把女儿嫁给我。

    不过对山山来说也不见得是坏事,成了亲家以后更方便霸占这个国家不是,更方便在这个地区行事,毕竟代理人也要可靠些的好。

    “哦,这样啊,不过我已经有不少老婆了啊!怕委屈了公主。”山山道长装着推辞。

    “没关系的,大丈夫三妻四妾很正常,小女只要做个侧室妾室也行啊。”老国王还非要送。

    最后还是勉为其难地答应了,不过山山道长并不是随便的人,决定带公主去大宋见识一下,上上学培养培养,一年后再结婚。

    莎莎小公主本来挺活泼的,一听这个话题就有些害羞,偷偷的看山山道长。不过看山山相貌不错、气质不凡,又是大宋的高级贵族,特别是很有钱,也就挺乐意的,到了筵席结束,严重的秋波已经开始轰炸了。

    (当时大宋的国际地位还是很高的,以富裕、文化先进著称,比现在的美国地位更高 。)

    …………………………………本章完…………………………………

第一百三十九章 忽必烈的烦恼() 
第一百三十九章 忽必烈的烦恼

    正当山山船长在热带战无不胜,同时大发横财、顺便风流快活之时,他的便宜安答,蒙古大汗忽必烈正在烦恼中。

    蒙古大汗忽必烈现在好烦,因为有人找他要工钱。

    “大汗,以前跟随蒙古各位大汗东征西讨,我等部族伤亡数万也从未说过半个不字可是上两次征讨宋国,我们的人死伤无数,却没有什么收获,这样下去恐怕族人不服啊!大蒙古有的是钱,出征之前随便赏两个就好了”

    “是啊是啊,大蒙古有的是钱”

    “族人没有钱不干那”

    “去年遭了白灾”

    下面的人是哈萨克、吉尔吉斯、高加索等地区的一些大部族的高级使臣,听说又快征讨宋国,纷纷在那里叫苦叫穷,虽然表面态度仍然谦卑,可是涉及到要钱的环节都不乐意让步,伸出的手一直就没放下。

    这些部族原来都是蒙古的附庸,以前每次蒙古军出征(特别是大战)都要征召一些他们的人,就是所谓仆从军的那些。仆从军是不给军饷的,收获要靠他们自己去抢。

    这倒不是故意虐待他们,因为早期蒙古军出征也是不给钱的,都是大汗张罗、各自出人出力,回头缴获的财物再按照贡献分赃。

    不过在分赃这个问题上,仆从军这边享受不了蒙古人的待遇,比如打下一个城市,府库和大户就都归了蒙古人,仆从军就只能去抢劫老百姓和小商贩了。不过抢劫毕竟是无本生意,尤其是中土这边比较富裕,随便抢抢就够这帮边远小族活好几年了。

    在前几年蒙古军纵横天下、百战百胜的时候,跟着蒙古军喝口汤也算不错了;可是这几年蒙古军战绩不咋样,特别是两战大宋、大败亏输,不但没抢到什么,还亏了本,这帮小族就开始起了异心。

    忽必烈强忍着要破口大骂的冲动,脸上一片平静,心里却在风暴泛滥:要是十几年前,这几个家伙哪里敢冒犯蒙古大汗的虎须?不过是些狗而已,稍有不敬,恐怕我们就要出动大军,灭了这些部族。可是现在该死的宋国!该死的张山山!

    远在万里之外的东南亚游泳的山山君打了个喷嚏,暗想这是谁在惦记哥呢。

    蒙古人似乎真的有理由仇恨宋国,就是因为征伐大宋失败,搭上了几十万大军和蒙古皇帝,接着又引起了大汗之位的争夺并发生内乱,国力大大衰弱、无暇他顾,这些小族看出了蒙古国的衰落,才开始“各怀心腹事”。

    目前蒙古国的战略形势的确不妙,西方波斯人、土耳其人不断和蒙古军发生摩擦,连远在欧洲的罗马人也来掺和一脚, 各地也动乱连连,这时候就暴露了蒙古人“跑马占荒”的坏处了:占的地方太大而军队太少(人口就少)管不过来。事实上蒙古人已经开始收缩了。

    原来蒙古国对这些普通部族都是予取予求的(没灭了你的部族已经是照顾你),现在也不敢盘剥过甚,否则闹起来也挺讨厌的,问题是周围还有不少强敌环顾呢!

    于是忽必烈强忍下想要杀人的强烈欲望,摆出一副憨厚的笑容,一面比划一面说:“哈姆尔汗,你不是老是说草场不够用吗,这次打下来大宋,把鄱阳湖西面给你划出来一大片地放牧,都是水草丰美之地,可以四季放牧的!

    “萨拉耶夫,你们部族不是缺钱吗,这次给你个大城看南昌怎么样,你们可以进去抢七天,蒙古人绝不干涉!”

    “热买买提,你不是喜欢女人嘛,等打到杭州,找100个最漂亮的女人给你!”

    这几个刚一听还挺高兴,可是傻笑了一会儿才回过味来,这些好东东都在长江以南,你小子给我们画大饼呢!

    最后忽必烈又是哄又是骗,没办法也答应了一些财物,才算是把这帮人糊弄走了。

    等这帮人走了,忽必烈大发雷霆,把桌子都踹飞了,好酒好菜洒了一地。

    发过了火,忽必烈想起来了兵器司沙米粒还在侧殿候见呢,还是挺重要的事。于是就喊道:“沙米粒,过来!”

    没有反应;又喊了一遍,还是没有反应。

    忽必烈有些奇怪,明明看着他进去的,难道走了?没自己的话他应该不敢走的。

    心里纳闷之下,也想走走散心,就没用下入去找,而是自己走过去看。

    走到侧殿一看又把他气了一下:沙米粒这小子抱个羊腿、趴桌子上睡得正香,哈喇子流了一桌子。

    一时间大汗想杀他的心都有,不过这这小子是他一个表弟,又不好说杀就杀。

    上前一脚踢飞了羊腿和这小子,傻小子顺着墙壁滑下来,总算是醒了,清醒清醒发现了大汗正在面前,而且横眉立目眼睛通红,小子连忙磕头不止,道:“大汗。沙米粒昨晚去拉铁料一晚没睡”。

    大汗没工夫听他解释,气哼哼回了大殿,沙米粒也在后面跟着。

    等平复下呼吸,忽必烈问沙米粒:“火器造得怎么样了?”

    这小子有点支支吾吾,一看就没好事:“500斤炮造了100门,1000斤炮造了80门,3000斤炮造了70门。。”

    “什么?怎么这么少?”忽必烈当时就急眼了,大炮他等着用呢,打开张山山搞的水泥城就靠它了。

    “工匠实在是不够,好的大多跑南方去了,现在这些烂工匠造的炮好多不合格的;铁料也总是供不上,铁厂出来的铁还需要锻打,慢得很,听说他们那里也缺铁匠再说也没钱了,欠着铁厂不少钱,工匠也有一个月没发薪了。”

    忽必烈捂着头,感觉头疼。

    缺工匠,缺钱。

    蒙古人自认为对汉人工匠很好了,至少还是发薪的嘛!不过只要是稍有点良心的汉人工匠,也不愿意给蒙古人造武器打同胞啊。再说,南面的收入高多了,这还得感谢山山道长搞的“大炼钢铁”活动。

    (作者新浪微博:网络作家蓝吹雪。欢迎光临。)

    …………………………本章完……………………………

第一百四十章 北地谍影1() 
第一百四十章  北地谍影1

    抢掠是蒙古人的第一副业(后来变了主业),干得都是无本的买卖,而且相当长一段时间“战绩”都不错(抢宋人、金人、西域人、土耳其人、欧洲人。。。,自然没感觉过缺钱。不过后来占的地方大了,许多他们以前行抢的地方都变了自家的土地(好多地方都分封出去了),也不方便抢了;再说这几年形势不好,不抢都要反你了!

    原本蒙古人要么以放牧为生,要么到处抢掠,本不善经营国家,特别这几年在战争方面烧了巨量金钱,又没有回报,国库已经没多少钱了。

    别说有些部族还要工钱,连蒙古兵自己内部也有这个呼声。

    既然经营不行,抢劫有些困难,那盘剥老百姓吧,最后搞得各地老百姓造反的造反,逃跑的逃跑,有好些土地都没人耕种、放牧了。逃跑的人多数到了南方,大宋正好求之不得(军队、工厂、种地都需要大量人力)。

    。

    琢磨了半天,蒙古大汗忽必烈慢慢说:“钱的事,先从内库拿些应急工匠方面,跟各地指挥司联系下,能雇来就雇来,要不绑来也行!”

    豫西某小镇铁匠铺,一个铁匠正和他的两哥徒弟挥汗如雨,在打制铁器。

    小徒弟才十四岁,最近从安徽逃荒过来的,倒是有些打铁的底子,据他说老爸也是铁匠,被蒙古人抓了民夫死于战场上,他就成了孤儿。

    “哒哒”几匹马停在铁匠铺前,一个汉人(汉奸保长)高喊:“老吴,蒙古大人叫你去造炮呢,你要发财了!”随行的还有几个蒙古人。

    老铁匠心里喟叹:“跑到这么偏远的地方也没跑了,早知道冒险也上南面去。”有心要拒绝,可是看蒙古人表情严肃,刀已经抽出了一半,拒绝的话变成:“我从没造过炮”

    那汉奸笑道:“都乡里乡亲的,老吴你的手艺我还不知道嘛,造炮没问题的!”说着就要催他们立即上路。

    老铁匠叹息着收拾东西,大徒弟收拾之余,偷偷把仇恨的目光望向蒙人,只有小徒弟眼睛忽闪,似有兴奋之色。

    一路北行,没多久到了保定附近一个大作坊,许多工匠正忙着制造各种火器,蒙古人给老铁匠安排了活计,态度十分骄横。没办法,人在矮檐下,不能不低头。

    “小徒弟”倒是不太担心的样子,小子年纪虽小,但是十分勤快、人又机灵、嘴甜得很,很快就博得了作坊内大多数人的喜欢,连蒙古人也对他可以,常派他出去干一些跑腿送信、买东西的小活计。

    可是他们没发现,“小徒弟”在暗中统计着作坊内的情况,特别是火器的规格、产量之类的

    某一天,“小徒弟”又被派出去送信,走到一个僻静无人之处,他左右看看没人注意,就迅速从一个墙角掏下一块砖头,露出一个墙洞,然后把一张纸塞了进去。

    “小徒弟”走开不久,有个半大小子走来,掏出砖头,取走了那张纸。

    上午,大都城(后世的北京)某大街,西里阿骨打王爷府。

    看大门的是个中年人,昨晚赌了大半夜,现在在门房小屋里趴着打盹呢,要不是狗狗“汪汪”一顿乱叫,他都不知道有人来了。

    半抬起头揉揉眼睛一看,一个十四五岁的半大小子站在门前,长相和衣着平常,正掏出块什么去喂狗呢,那狗果然就不叫了。

    “哎哎哎哎,说你呢,这是王爷府,可不是你闲逛的地方,赶快走!”门房心情不好,正找不到人撒气呢。

    这小子不但没走,反而近前来一揖,脸上挂着职业化的微笑,道:“见过这位大爷。小的是来给王爷送货物样品的,还请给王爷通报一声。”

    门房打着哈欠:“啊送样品怎么不上货栈呢?王爷的货栈在西四十条***”

    小子还是微笑着说:“这货物比较不一般,需要王爷亲自验看。”

    “呸!”门房想了一小会儿,似乎反应过来了,对着地上一吐:“老子一天要见不知多少推销员,都说自己的货很牛*”话没说完,看见这小子从怀里掏出一块银子,递了过来。

    条件反射般接过银子,掂一掂能有二两,顿时门房中年人态度好了不少。不过他转念一想:“昨晚上输了不少,正好来个傻小子;不如”

    “嗯?这点银子就想收买爷?”门房中年装作十分义正词严,可是银子还是紧紧攥着。

    小子一看这架势是嫌少啊,想了想慢慢从怀里又掏出块银子,正要递过去又缩回来了,一副苦瓜表情:“大爷,我可就这一块银子了”

    一把把银子抢过来,门房中年故作不屑:“这点银子还爷分分钟百两白银上下你知道不,你耽误哥赚钱了你知道不?在这等着吧你,我给你问问去,不过王爷有没有空见你就不知道喽!”

    说着这人找个人临时替他看大门,自己则摇摇晃晃进了院子。

    其实他根本没想去通传,他是这么想的:“二门有人把守,王爷那还有亲兵把守,一进去通传恐怕这点银子剩不下多少,我都留下不好吗?”

    于是他去拉了个屎、顺便和洗衣服的婆子调笑了几句、又在园子里闲逛了一会儿,眼见混了半个时辰,就慢悠悠走回大门,见了那小子,道:“小子你运气不好,王爷昨晚搓麻到后半夜,这会儿正睡着呢,你先回吧!过几天再来。”

    这小子也不着急,干脆在门房门口一坐:“那我坐着等一会儿好了,王爷总不能睡一天吧?”

    门房有点恼了,骂道;“你这小子怎不知好歹,这是你闲呆着的地方吗?都说了过几天再来,还不快滚!再不滚大爷我大嘴巴子抽你你信不?”

    少年人面露有些诡异的表情,把手伸出来:“银子还来。”

    “草,谁拿你银子啦?敢污蔑你大爷,看我不抽你张三、李四,人呢?”

    (作者新浪微博:网络作家蓝吹雪。欢迎光临。)

    ………………………………本章完……………………………

第一百四十一章 北地谍影2() 
第一百四十一章 北地谍影2

    门房中年喊了十几句,不知道从哪里窜出两个闲汉,站了过来。这下子门房中年可来了精神,嚣张道:“草,敢惹到老子身上,现在你想走都不行了!”说着就要带着两闲汉上前动手。

    却见少年人突然睁大眼睛,眼睛里凛然有光,同时摆出个拳法起手式,冲他们招手。

    三人这一看,原来这小子是练过的,一时就没敢上前,只是污言秽语不止。

    这时候府内出来一位,身着整齐军装甲胄,看来倒是颇为英武。只见他喝问道:“干啥呢你们几个,大吵大嚷的,老子拉个屎都不得安生!”

    门房中年一看这是王爷的一位亲兵啊,这位爷可惹不起。连忙上前又打拱又作揖的,脸上笑成一朵菊花:“哎呦那二爷,老不见您老了!其实没什么大事,就是有个小要饭的走错了,小人这就赶他走”

    (“那”(na一声)是女真人姓氏汉化的结果)

    “你胡说!”旁边少年人上前,跟“那二爷”鞠了个躬,把刚才的事情说了一遍。

    “那二爷”正好闲的腻歪,又看这门房中年不顺眼(蹲门口敲诈也不分一半),决定这事他要管上一管,于是颇为和蔼地问:“小兄弟,你要见王爷送什么?”

    少年人从怀里掏出个小袋子:“就这个!因为很贵重,所以想请王爷看看。”

    “哦?什么贵重东西?”那姓亲兵拿过小袋子打开一看,是一些灰白色的颗粒,散发出辛辣的气味。

    这小子也算是个小贵族的后代,看了半天总算反应过来:这是胡椒!

    这东西在这边比较稀缺,他也是不常见的,不过他知道这玩意值钱,这一小袋子值几两金子呢!

    “好像,王爷前几天还到处找这个货找不到呢,要是我给领进去,是不是能得到王爷赏识呢?正好亲兵副队长出缺了。”这小子想到这里心头火热,顿时把眼前的少年人当成了亲兄弟。

    “兄弟,你家里有货?”旁边的人还奇怪呢,那二爷平时脾气可不太好呢。

    “有!”

    “好!你跟我进来,我给你通传去!”那姓亲兵正要拉着少年人离开,突然又想起了什么,回身走到门房面前伸出手。

    门房自然知道他要什么,乖乖掏出两块银子放手上,随后银子就回到了少年手里。

    带着少年人进了院子到了二门,那亲兵让他在侍卫小屋先呆着,自己进去禀告。

    亲兵表了半天的功,把一小袋东西摆在阿骨打王爷面前。他拿起袋子仔细看看、闻闻:“嗯,是很好的南洋胡椒。”

    实际上他现在正缺这些香料呢,手里不过两三斤而已,自己都舍不得用,更别提出售了。

    蒙人吃肉较多,对香料的爱好更严重(去膻腥和防腐),不过每年透过大宋走私过来的香料实在太少,价格很高还有价无市。

    至于海运,蒙古人本来就不擅长这个,南方又被大宋水师封锁。本来早年间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