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荒唐小道士-第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军工口有的是公务员,再就是国有企业的,工作积极性本就不高。像这老郝头,打算再混几年就退休了,谁给你真的玩活?都是做一天钟,撞一天和尚。

    官家虽然失望,可也无计可施,技术上的事他也不懂,心想换个人去还不如这老头呢。

    “至于战船之事,本不是老臣的管辖。”

    官家发红的老眼望向工部尚书。

    “陛下!逆贼张山山在逃走之前,裹走了所有的重要设备和船匠,连来自南洋和东北的大木也断了供应,小臣也是难为无米之炊啊!”这小子一句话直接把责任推到了“逃走的”张山山身上,不过态度还算不错,跪着把头磕得梆梆响,大殿地面都微微震动。众臣不禁暗自想到,回去也好好练练铁头功!

    “退朝吧!”官家见什么事情都做不了,干脆选择战略撤退吧!

    于是数次朝会、几度扯皮之后,北伐计划终告流产、不了了之。

    不过朝堂上有一种诡异的现象,虽然早已打成了一锅粥、已成仇囄的情况下,就是没人提出来废除张山山的亲王、国师、大将军头衔,或是号召天下征讨什么的,连官家都不提!

    老郝头后来私下里找到官家,屏退众人诡秘道:“你要给我多弄些收藏、点击、花花、票票,我就能把‘火龙’给你搞出来!

    ……………本章完…………

    。。

第二百八十八章 拉人投资() 
第二百八十八章 拉人投资

    唐山城附近,山山王爷正在视察,看着挖出来的一个煤井,一筐筐的煤被背出来,倒在地上黑黝黝地,在阳光下闪着油光,脸上露出喜色。

    战事刚一结束,山山就已经安排人去唐山勘察矿山了。京郊的矿藏还不太记得,因为大多不大、不算太出名,可是开滦煤矿可是太出名了啊!到了那里挖不了多深就是煤炭、老大一片,实际上当地的老百姓用煤做燃料已经好多年了。

    至于铁矿,山山也不想太费力,想了个办法。

    唐山几乎每个乡镇,都有山山的人坐镇,他们也不干什么具体活,只是搞了个大条案,案子上放着铁矿石样本,旁边贴着“悬赏找矿”的通告:找到铁矿给 五百………一万贯的重赏!如果有想干的以村为单位来领工具。

    这个法子果然好,当地男女老少都上山挖坑去了,很快就找到了大铁矿!

    京郊的矿思前想后之后,山山想这里太靠近自己的大本营,就先不开发了吧,省得搞得乱七八糟烟尘遍地的。反正唐山这块都够他开采几百年的!

    东北的铁矿煤矿,暂时列入二期规划。

    另外,有个好消息:蒙地终于开始向王爷纳税了!忽必烈亲自押送第一批税款物品折合),几千头牛羊到了北平。虽然时下的税率很低,一大家子只有一两头牛羊,不过到底是个好的开始!

    。

    京师皇城,御书房里,某皇族大臣鬼鬼祟祟地掏出一封“邀请函”,正是蒙亲王张山山发来的,不过已是半月之前的事。

    官家一看火冒三丈:“好你个张山山,还敢拉拢我的人,掏我的钱袋?”于是第二天召开紧急朝会,看着底下这帮臣子,心底发寒:竟然没人主动报告“邀请函”的事情!

    皇帝陛下在朝会上严令,有胆敢到北方参加“投资说明会”,和山山勾勾搭搭的,一律罢官、处斩!此决议通告天下。

    。

    北平大礼堂。山山王爷看着底下的人,不禁皱了皱眉:该来的南方大佬大多没来,只是派了个代表,也不是什么重要人物。各地大商人倒是来了不少,最差也是少东家、大账房之类的,为了追求利润,商人果然胆子很大!

    也别说一个没来,最早合作办钢铁厂的老孙在那招手打招呼呢,还带着几个亲友。这老孙对山山是极为信服的,山山头脚到北方,他后脚就跟来了,后来连家都搬了来。

    还有少量几个关系很不错的,虽然来了,却还遮遮掩掩地,有的还化了装!

    “各位,我先通报一个好消息,不久前,本王手下的探矿队在附近发现了大型铁矿和大型煤矿!铁矿,规模超过马鞍山!煤矿,足够北方用上几百年!”

    听完了山山这一爆炸性消息,底下瞬时一阵嘁哩喀喳一阵下巴落地和跌碎眼镜的声音,随后就是一阵嗡嗡。

    古代初级的工业和手工业,除了丝织业和简单的食品加工,基本就是围绕煤、铁、铜等矿产建成的,所以可以说,蒙亲王府已经具有了开拓大规模工业的条件!而且,这些大矿只是蒙亲王府一家的,不必受到各方制肘和被分赃。

    接下来,山山又介绍了其它项目及其发展前景,众人听得是聚精会神,口水落地的声音不断传来………都是大肥肉啊!就看谁先下口了。

    第一次大会结束,还请了一顿饭,随后山山王爷就安排手下人带了一些“够档次”的来宾到唐山的大煤矿和大铁矿去考察了,其它的小人物就让他们在客栈呆着吧!急死他们。

    接下来几天,山山手下“经济大队”的精明美女们就和各位高档来宾谈起了投资事宜,虽然大多是意向性的,可最后也会有一部分会落实。即使在美女们面前,大部分商人并没有失去他们贪钱的原则性,谈条件谈得口沫横飞!

    第一批投资洽谈集中在采矿上面—毕竟这个回报比较直接明显。不过山山王爷的口很紧,一般人根本没有谈的资格,除非是

    其它的还有接下来的钢铁厂、炼焦厂等。

    还有不少人对水泥厂、筑路工程、海港建设感兴趣。

    山山王爷正在中南海优哉游哉,半躺着,吃着美女喂的饭菜酒食。

    “王爷,喝一口吧!”旁边一美貌女侍口中噙了一口酒,把嘴凑了过来………这就是所谓“皮杯儿”了。

    山山王爷并不是“滋喽”一口美酒下肚,而是噙住朱唇,用舌头慢慢品尝杯内美酒。

    小梦(绮梦)走了过来,看到这一幕香艳情景,轻轻皱了皱眉。虽是曾经历过青楼,不过她向来洁身自好,对这个不感冒的,不像后来这些女人,想尽办法取悦王爷,什么招式都用的出。

    “坏女人勾引王爷”小梦一面暗骂,一面走到山山面前。

    “夫人!”几个女人拜下,瞥见梦夫人脸色不好,也就连忙退下。

    看见小梦脸上有些不愉,山山自然知道是因为什么,不过也只是微微一笑。

    “心肝儿小梦梦,累了吧?这些天,那么多杂事指望你和清兰处理,真是辛苦你了。”山山坐了起来,把软软的身体搂在怀里,在额上轻轻一吻。

    小梦心里一暖,一点疲劳和刚才的些许不快也就烟消云散了。

    “没什么,为自家的事情没什么辛苦的。”小梦微笑道。“不过,有几个山西人来,送了不少贵重礼物和美女,要见你呢。”

    “山西人?”山山印象中,明清时代的山西人有经济头脑,在经济领域相当活跃的,甚至开辟了民族金融业的先河。不过这个时候,在山西应该是农耕传统占上风的吧?看来,哥的穿越还是改变了很多东西啊。

    看他一脸怪笑、眼珠乱动,小梦就知道郎君又在意yin什么了,不过也没去打断,只是柔柔地看着他,由着他去天马行空吧。

    胡思乱想完毕,山山恢复原状,站起来长长伸个懒腰:“好吧!我就见见!”随后贴着小梦的耳朵耳语了几句。

    “那人家明天早上还要谈判呢!”小梦梦脸色绯红,欲拒还迎。

    “郎君会用力轻一点!再说不还有清兰吗?。”

    。

    山山行到中南海紫金堂,几个山西商人已经等在那里,见到王爷到来,几个人立即大礼参拜,三拜九叩,完全是对帝王的礼节。山山也没阻止他们,等他们拜完了,说:“平身!”

    “谢恩!”

    “赐座!”

    “小人不敢!”

    “赦尔等无罪!”几人这才就坐,心里还在想这王爷还算挺亲切。

    “满嘴浓厚的山西腔,倒是和电视剧里阎老西的腔调有些像。”山山心中暗笑,恍如回到了上辈子窝在寝室半夜玩游戏看电视剧的时候。

    “各位想要见本王,是有什么事吗?”

    面对蒙亲王的威严,几个山西人交换了下眼色,嚅嚅着不大敢说话,最后还是一个看来比较从容,似有些见多识广的干瘦老头站起来答道:“回王爷的话,小人阎**,我们这次来,是想和王爷谈谈探矿采矿的事,我们山西人比较擅长这个”

    “其实,我手下有不少人都擅长干这个,当初的马鞍山,各位应该听说过。”山山客气地打断了他的话:“至于采矿,只要本王说一声,有的是人来当然,山西如果有熟练的矿工,也不是不可以考虑。”

    几个山西人有些急了,他们可不止是想提供劳工。

    ……………本章完…………

第二百八十九章 好的开始() 
第二百八十九章 好的开始

    “王爷,其实,我们是想投资开采”就是说,他们想在矿产方面分一杯羹了。

    采矿这生意,初期的确需要投入一大笔钱,圈地盘、采购设备、挖矿井等等,可是从长期看是赚钱的,特别是在大矿、富矿,利润十分丰厚,因此常被资金雄厚的大财团所青睐。

    本来山西有更多更好的煤炭、也有铁,可是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总不能用马匹、马车外运吧?都不够人吃马费的。所以要想在蒙亲王大建设中分一杯羹,就非得就近开发。

    “哦?那可是块大肥肉啊,明摆着赚大钱的买卖啊!”言外之意是,我自己留着不好吗?

    几个山西商人商量了一下,说道:“草民们愿意给亲王府捐一笔钱修缮”

    “嗨,你们想哪里去了,本王并不缺钱修房子只是,有些事,你们要是能带个头,这事就可以商量。”

    “哦?草民请闻其详。”

    “你们都知道,我要修路、修很多的路,这里希望你们投资修一段路,比如津卫港口区到唐山的,修成水泥混凝土的路,这里是预算,你们拿去看一下。”说着山山把几张纸递给了他们。

    看着纸张上的数字,几个也算见多识广的山西人“嗷”地一声,脸色发白。

    “这个数字太吓人了”几人嘟囔道。

    呵呵,会有回报的。本王可以把这块煤矿、这块铁矿交给你们开采**万斤和**万斤;另外,你们投资的路,可以把沿路的‘服务区’交给你们经营十年。”山山指着一张地图、比比划划。

    几个山西人闻言聚在一起,掏出随身携带的算盘和纸笔算起来。山山王爷也不着急,这些山西人是头一波来的,有个带头作用,就由他们去盘算;自己叫人把一些账册拿了来,竟然来个现场办公。

    “王爷,还是有些”几个山西人算完了,派出个代表来诉苦。

    “。这样,我手里还有项技术,可以交给你们,就算是一点补偿。”

    “请王爷示下!”

    “在你们山西,采出来的煤,是不是有许多粉煤?还有许多质量不好的煤,搀着不少煤土,卖不出价钱?”

    “是啊!”

    “如果本王有一种办法,把这些粉煤、劣质煤都利用起来,还能卖高价,干不干!”

    几个山西人登时眼冒金光。的确采煤过程中,大部份出品都是不那么好的煤炭,只有碳化充分、成块多的才算是好煤,能卖个好价钱,大部分的粉煤和劣质煤都很便宜地卖掉了,还有大批卖不完的只有堆在野地里浪费掉,风一吹,还到处是煤尘。如果能卖出去,还能卖高价,那简直是黄土变白银啊!

    不过这话,也就跟山西人说,别的地方也没那么多煤,没这个切实感受。

    “要是那样,就太好了”几个山西人颤声道。

    “你们要是同意前面说的,本王就把这技术交给你们,在大家学会之前,你们至少还能赚好几年的好钱。不过先说好,这技术我可要占股的算了,每年给我两百万贯的专利费就行了,收五年。”

    几个山西人又一顿盘算,算出五年赚两三千万贯不成问题,以后还能接着赚,也就痛快答应了下来。

    读者可能会好奇,山山又用什么赚那么多钱?很简单,型煤!老百姓烧炉子用常用的蜂窝煤就是型煤的一种,因为改善了通风和采取了助燃措施,比一般的碎煤要更容易燃烧,火力旺。最简单的型煤,就是煤粉、泥土、水以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再用模子脱出形状来即可,有材料的话在自家院子里就能做;高级型煤,还添加了一些助燃剂,更好烧。

    当天谈得很高兴,王爷还和几个商人吃了饭,随口指点了他们几句,让他们觉得受益不浅、简直要对王爷顶礼膜拜了。

    几人临走,又磕头又作揖的,而且强烈要求再送一些山西美女来,惹来了在场女士们的十分不快,最后还麻烦王爷哄了半天!

    “我们军中小伙子还有好多没娶上媳妇呢!”这就是他用来哄骗身边女人和收买人心的口头语。大部分送来的女人的确是赏给了麾下将士,不过如果有极品的,还是要自己留下的!

    三天后,蒙亲王府公布了一条信息:蒙亲王府与山西**财团达成协议,由**财团投资修建津卫港口区到唐山二百多里的水泥混凝土路,作为补偿,允许其经营沿路服务区10年;亲王府分配两块矿区供其开采**万斤煤炭和**万斤铁矿石。另外,亲王府和**财团合作建立新型煤炭处理厂。

    另一条信息是,蒙亲王府将独立修建北平到津卫港口区的三百多里混凝土路,作为样板工程。

    其它的就是水泥等配套产业厂进度如何如何的消息。

    有了带头的就好办。大家都在议论:“以山西人的精明,这生意肯定是有的赚!”于是也纷纷跟进。

    早期合作者老孙等人是第二波,他自己没那么多钱修路,倒也串联了几个人,第一个在王爷府牵头的巨型钢铁厂入了股,又开了一家炼焦厂。

    山东人是第三波,投资修建唐山至山海关的水泥路,回报除了服务区和矿产,还有东北的大片优质土地………山东人对于土地的热情是始终如一的。

    河北财团投资修建山海关到葫芦岛的水泥路。

    河南财团。

    陕西财团

    蒙古财团。

    由于有明显、稳定的回报,各省财团纷纷主动投资修建到东北的道路。很快,北平…塘沽,一直到侯城(后世沈阳)的水泥路都有人修了。

    远在京师的皇帝陛下闻讯郁闷不已,猛拍桌子,因为他发出的“灭杀勾结奸党的山西商人、停止有关资敌活动”的命令竟然被拒绝了……刚刚收到一封山西驻军的飞鸽传书:为避免激起民变,不宜做过激举动;就连朝廷派去的山西知州都这么说。山西这地方“乡党”色彩十分浓厚,驻军大部分都是山西的兵,外乡人想在这里触动当地人的利益?休想!皇帝老子也不行。

    可是朝廷在北方的统治力偏弱,又怕激起民变,把整个北方都推到张山山那边去,所以也追究不下去了。

    ………本章完………

第二百九十章 火热的投资() 
第二百九十章 火热的投资

    京师杭城,正逢夏日、骄阳似火,西湖边上都没几个游人…都热跑了。某候爷府,大胖子候爷正在躺椅上享受着窖藏冰块和美女扇风,忽然远远跑来一个小子,远远就喊道:“侯爷,侯爷,出大事了!”

    “什么事?”胖侯爷突地坐起来,暗自思衬:“是官家又要钱了,还是张山山又打回来了?”

    来人气喘吁吁,把一张小条子递给了侯爷,条子上面密密麻麻的小字如同小虫般大小。费了半天事好容易看清楚了条子上写了什么,胖侯爷眼望皇城方向,恶狠狠地竖起了中指,骂道:“老王八,耽误本帅哥发财,你去死!”

    原来他收到了来自北平的紧急飞鸽传书,上面描述了投资盛况,而且建议侯爷立即到北方投资。(全国的养鸽专家多半都在山山麾下(有不少就是少年营的半大孩子),因此山山也不会放过借此发财,搞了商业信鸽传书,当然收费是相当贵地,而且内容要经过审核。)

    近几天,同样的情形多次在南方各地出现,就是传书、竖中指啥的。

    “阿嚏!阿嚏!”官家还奇怪呢,怎么这几天喷嚏打个不停呢,自己内功都这么厉害了眼瞅都要成仙了应该百病不生才是。

    南方各省各地区的富户名流紧急聚会,话题只有一个:到北方投资,抢占地盘。

    一个月后,南方各省的大佬们纷纷组团,或包大船、或乘马车,陆续到达了北平,屁股还没坐稳,就直接找到蒙亲王府财经委下属的“投资办公室”询问投资问题,可是他们全部享受到了表面客气实则拒绝的态度。现在的亲王府,不差钱!没看满大街都是抬着银子哭着喊着要投资的吗?一边排队去吧!

    碰了几回软钉子之后,南方各大佬开始各显神通,坐着马车各处拜会,又是找故旧又是问亲友的,花了无数的冤枉钱,送了无数的美女,才好不容易见了王爷一小面。王爷倒是挺客气,也答应让他们投资了,就是条件苛刻了一些。

    在僧多粥少、先到先得的状况下,为了在北方投资热潮中占得一席之地,南方各省甚至开始了恶性竞争!

    当着王爷的面,江苏代表团十分大方,主动承建侯城到金州的近八百里水泥混凝土路。

    浙江代表团见状更加大方,直接承建侯城到山山城(后世的哈尔滨,被张山山改了名。)一千一百里的水泥路。

    其它各省代表不甘示弱,纷纷表态向王爷靠拢,即使财力不太雄厚的,也纷纷砸锅卖铁要求加入投资大军。一时间北平到北方各省的水泥路都有人抢着要修!

    身在京师的大宋皇帝陛下听说此事,难受得要吐血!可也没有办法。

    可是有些投资还是被延缓了,因为配套的资源没那么多。

    比如水泥供不上,这种产业又不好一下子建设太多;最关键的是,没那么多劳工和工匠(当时没有什么机械设备,全靠人力。)

    当然山山王爷是个仁慈的人,不忍心他们赔的太多,专门开了个大会给他们推荐了一些项目,王爷说:“加大投资有机会赚更多的钱,也可以分担损失!”

    比如,让浙江人来这里设厂搞纺织、加工服装鞋帽

    比如,让江苏人来加工皮革、养鸭子

    比如,让四川人来开饭馆,川菜还是挺好吃的嘛!

    比如,让湖北人来承揽建筑工程,搞装修。。。

    比如,让江西人。。。

    比如,让安徽人。。。

    北平附近原本有一家蒙古人的水泥厂,花点时间改造一下就可以用了;“投资说明会”两个月之后,另一家大型水泥厂也在唐山投产了,短时间内,至少可以供应两段路同时开工!

    至于需要的碎石头,众俘虏工已经在燕山搞了不少了。

    “噼里啪啦”北平城边放起了鞭炮,因为亲王府独立承建的平…津水泥路要正式开建了。

    本来有不少泥水匠和俘虏劳工没干过这活,还有点犯怵,山山王爷来了兴致,就现场表演起来:先筛出一些细沙,再把一堆碎石头用水浇湿,然后拿个铁锹开始“和灰”,把水泥、细沙子和适量水搅拌均匀后,再加入碎石头混合均匀。

    在夯实的路基上浇些水,把和好的混合物放在路基上、压平,再拌好一堆水泥砂浆,在上面抹上平整的一层。铺好一个一丈长宽混凝土路面,王爷挥舞着抹子说:“每一块路面是这么大,边上要留出小指宽的防涨缝”。又用一个工具在路面上小心压上防滑纹路。做完这一套动作,身上竟没有多少灰尘。

    山山怎么会干这个?原来在九江城修工事,没人会用水泥,他毕竟在上辈子蹲在公路边还看过,也就当了一段时间的泥水匠。

    众人纷纷拍手叫好,好多人心想:“原来王爷是泥水匠出身!”山山还在解释呢:“当年哥在九江城修的混凝土工事,连蒙古人的大炮都轰不开!”众人心想:“高级泥水匠!”

    就在施工现场,山山王爷召集在场俘虏工,发表了一场热情洋溢的讲话:“兄弟们,别看你们现在被强迫劳动,可是你们在这里学会了手艺,以后恢复自由之后,就能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了!我在这里保证,你们的未来是有希望的!”

    底下一阵稀稀拉拉的掌声,看来大多数人并不太感冒这些保证。嘿,先这样吧。

    又过了几个月,蒙亲王(唐山)钢铁公司正式开始生产,亲王陛下亲自为第一台巨型高炉点了火。随着矿区开采量的逐步加大,还会有更多的高炉投产。

    很快,第一炉铁水流出来了,立即被工人们引进了模具里,形成了一条条的(生)铁条、铁锭。现场一片掌声,铁水发出的红光闪耀,正如他们心中渴望的光辉前途。

    。。

    “呜”两艘大船缓缓驶进大沽口,船首号手吹响号角,提示其它船只小心碰撞。船只靠上码头,船上渐次走下来百十个女子,衣着朴素、面貌普通,原来是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