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国远古帝王谱-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黄帝姬号因为宠爱荆山氏女,便经常到荆山别都去和爱妃游玩。不久,荆山氏女怀孕,姬号很是高兴,对她更加宠爱。

    帝号十二年(丁亥,前4354)春天,王屋山桃花盛开,任性的荆山氏女听说后,非要往山上去看桃花。当时她已经怀孕七个多月,黄帝担心她的身体,劝说她不要去,并答应让人给她弄好多桃花回来。可是荆山氏女就是不听,非要亲自上山去看桃花,否则就不吃不喝,进行绝食抗议。姬号被逼无奈只好带着这位任性的爱妃和数十名护卫、宫女,前往王屋山游玩,观看桃花。姬号和妃子乘坐着滑竿来到山上。荆山氏女走进花的海洋,兴奋极了,不听身边人的劝阻,在山上东奔西走。由于活动过量引动了胎气,荆山氏女突然腹痛起来,孩子提前临盆。帝号慌了,不知如何是好。

    这时突然有位护卫报告,说发现附近有一个很大的山洞好像里面曾经有人住过。姬号便命人点起了松明火把,进洞中察看。几名护卫进去后,很快便出来报告,说里面宽敞干爽,可以让娘娘进去休息。姬号急忙让宫女们把王妃搀扶进山洞。幸好帝号有先见之明,随行带有助产婆,于是,宫女们在助产婆的指导下,在地面铺好干草,将柔软的衣物铺在干草上,帮王妃脱了衣服,大家围了一圈,为王妃鼓劲助力,促使她勇敢地面对新生儿的到来。就这样,帝号的妃子便在洞中顺利地生下了一名男孩。因为当时正值满山桃花盛开,人们便把这个山洞称作了桃花洞。据说桃花原本是白色的,因为黄帝的妃子荆山氏在山洞生产,污染了桃花,从此桃花就变成了粉红色。

    这个在桃花洞提前出生的男孩就是姬咁。

    此时黄帝姬号已经四十三岁,对爱妃所生之子十分疼爱,并许诺将来一定要把帝位传给他。姬咁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很快长大。

    姬咁是个很要强的孩子,他虚心好学,尊礼守德,不仅相貌出众,而且聪明机智,从小就有帝王之德,十几岁时便开始在朝中帮助父亲处理政务,成了父亲的得力助手。

    姬咁二十岁时娶有熊氏女子为妻。

    公元前4330年,黄帝轩辕氏政权六任帝姬号去世,姬咁在霍山帝都正式即位称帝,立原配夫人有熊氏女子为妃,以壬子年(前4329)为帝咁元年。

    姬咁即位后,因为不喜欢霍山帝都,便在黄河以南修建了新都。

    帝咁二年(癸丑,前4328),新都建成,取名阳平(今河南三门峡灵宝市西)。于是,姬咁择日率朝中大臣迁往新都。迁都后不久,他的妃子便在新都阳平为他生下了长子姬转茸。

    帝咁五年(丙辰,前4325),太子转茸已经三岁,因其母不习惯帝都的环境,经常闹病,便请求帝姬咁送她和孩子回自己的故乡有熊去居住。帝姬咁同意了妃子的请求,将他们母子封在了有熊(今河南新郑市),并在有熊建造宫室,供他们母子居住。

    姬咁虽然博学多才有治理国家的才能,但却不喜欢帝王之道。他平生最愿意结交的就是那些治病的江湖医生和隐居山中的道士。他执政期间曾多次外出寻仙访道,向“巫方”学习道术,向“医方”学习医术。他不仅研究医学,而且还亲自为许多人治过病,并且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他把这些经验记录下来,用多年时间撰写了中医理论巨着内经。

    黄帝所着的黄帝内经与上古燧人氏的河图洛书、伏羲氏的太极八卦,被后世合称为“三坟”。“三坟”不仅是中国上古文明的精华,也是世界文明大厦的奠基石。

    姬咁二十五岁即帝位,在位执政虚记二十八年(王大有三皇五帝时代)。帝咁二十七年(戊寅,前4303)秋天,姬咁因撰写黄帝内经操劳过度,突发疾病,来不及救治就死了,终年五十二岁。死后遗体葬在荆山(今河南三门峡灵宝市阳平镇东北),帝号咁,尊号黄帝。

    姬咁在位年表

    前4329(壬子)元年

    前4328(癸丑)二年

    前4327(甲寅)三年

    前4326(乙卯)四年

    前4325(丙辰)五年

    前4324(丁巳)六年

    前4323(戊午)七年

    前4322(己未)八年

    前4321(庚申)九年

    前4320(辛酉)十年

    前4319(壬戌)十一年

    前4318(癸亥)十二年

    前4317(甲子)十三年

    前4316(乙丑)十四年

    前4315(丙寅)十五年

    前4314(丁卯)十六年

    前4313(戊辰)十七年

    前4312(己巳)十八年

    前4311(庚午)十九年

    前4310(辛未)二十年

    前4309(壬申)二十一年

    前4308(癸酉)二十二年

    前4307(甲戌)二十三年

    前4306(乙亥)二十四年

    前4305(丙子)二十五年

    前4304(丁丑)二十六年

    前4303(戊寅)二十七年

第125章 黄帝转茸() 
在位起讫:公元前4303前4278年。

    生卒年:公元前4328?年。

    出生地:阳平(今河南三门峡灵宝市西)。

    立都:阳平(今河南三门峡灵宝市西)。

    年号:转茸元年(己卯,前4302)。

    黄帝姬转茸,男,姓姬,名转()茸,号轩辕氏,又称有熊氏。中国氏族联盟时代黄帝轩辕氏政权的八任帝。他的祖父是黄帝轩辕氏政权六任帝姬号,父亲是黄帝政权七任帝姬咁,母亲为有熊氏女子。

    姬转茸生于帝咁二年(癸丑,前4328),出生在帝都阳平。他从小就异常聪明,深得父母喜爱。

    姬转茸三岁时,他的母亲因为不习惯帝都的环境,自迁都以来身体一直不好,经常闹病。她请求帝姬咁送她和孩子回故乡有熊去居住。帝姬咁同意了妃子的请求,将他们母子封在了有熊(今河南新郑市),并在有熊建造宫室,供他们母子居住。自此,太子帝转茸便和母亲居住在有熊,故后人又称八任黄帝姬转茸为有熊氏。

    姬转茸勤奋好学大有长进,十几岁时就成了出名的少年才子。不久,他被父亲召入帝都学习政务,迅速成长为一个精通政务的能臣。

    帝咁二十年(辛未,前4310),七任黄帝姬咁封长子姬转茸于渑池(今河南三门峡市渑池县)。

    帝咁二十二年(癸酉,前4308),姬转茸娶炎帝神农氏后裔姜氏为妻。

    帝咁二十五年(丙子,前4305),姬转茸的妻子姜氏在渑池宫中生下了一名男婴,取名姬贯俞。

    帝咁二十六年(丁丑,前4304)春,姬转茸奉命入朝辅政。黄帝轩辕氏政权的七任帝姬咁喜仙道,好医药,经常外出巡游;因此,便对儿子姬转茸委以重任,把他调回帝都,让他负责和主持处理国家政务。

    这样,姬转茸在二十几岁时便开始代替父亲监理国事。

    帝咁二十七年(戊寅,前4303),七任黄帝姬咁因撰写黄帝内经疲劳过度,猝死于宫中。姬转茸正式即天子位,成为黄帝政权的第八任帝。

    姬转茸因受父亲姬咁的影响,也十分重视仙道和医药,普及歧黄之术,使医药知识广为流传。他即位后不久,便开始按照父亲的思路继续撰写黄帝内经,使父亲的遗愿得以顺利完成。

    转茸十八年(丙申,前4285),姬转茸封长子姬贯俞于宜阳(今河南洛阳市宜阳县)。

    姬转茸在位期间曾多次往来于华山、首山、太室山、泰山、东莱山之间,寻仙访贤,敬神学道。传说有一次他在前往东莱山访道的途中,在一处叫宛朐(今山东荷泽市曹县西北)的地方得到了一只宝鼎,鼎上刻有神策,是传天道之大法。于是。黄帝姬转茸得天、地、人之道,命采首山(今河南偃师市西北)之金(铜),铸三鼎于荆山之阳(此地又称铸鼎原,在今河南灵宝市东南),以昭显三才大道,象征江山社稷。

    转茸二十五年(癸卯,前4278),黄帝政权发生了一件重大的事情:八任黄帝姬转茸铸鼎成功后,亲往铸鼎原巡视,突然在铸鼎原失踪,只留下了衣、冠、几、杖。

    对于黄帝的失踪,历来是众说纷纭。有人说他与道士往仙山学道去了,有人说他羽化成仙白日飞升了,也有人说他是被人谋害了,总之,他从此便失踪了。

    黄帝的大臣冯佐(即佐彻)当时任黄河之伯(管理黄河的首领),他和黄帝姬转茸少年时代就是要好的朋友,他们经常在一起玩耍,一起习文练武,一起谈医说道,感情颇深。姬转茸失踪后,他十分悲伤。一日他在梦中见到了黄帝姬转茸,满面红光,穿着一身道服,对他说,他已经得道成仙,如今云游四海,十分快乐。冯佐醒后,认定黄帝成仙了,便在自己的居地(今河南灵宝市大王镇冯佐村)刻木为像,为黄帝立庙,并将黄帝的衣、冠、几、杖供于庙中,岁岁祭祀。

    姬转茸二十六岁即帝位,在位执政虚记二十六年(王大有三皇五帝时代),失踪于帝转茸二十五年(癸卯,前4278),时年五十一岁。帝号转茸,尊号黄帝。

    姬转茸在位年表

    前4302(己卯)元年

    前4301(庚辰)二年

    前4300(辛巳)三年

    前4299(壬午)四年

    前4298(癸未)五年

    前4297(甲申)六年

    前4296(乙酉)七年

    前4295(丙戌)八年

    前4294(丁亥)九年

    前4293(戊子)十年

    前4292(己丑)十一年

    前4291(庚寅)十二年

    前4290(辛卯)十三年

    前4289(壬辰)十四年

    前4288(癸巳)十五年

    前4287(甲午)十六年

    前4286(乙未)十七年

    前4285(丙申)十八年

    前4284(丁酉)十九年

    前4283(戊戌)二十年

    前4282(己亥)二十一年

    前4281(庚子)二十二年

    前4280(辛丑)二十三年

    前4279(壬寅)二十四年

    前4278(癸卯)二十五年

第126章 黄帝贯俞() 
在位起讫:前4278前4258年。

    生卒年:前4305前4258年。

    出生地:渑池(今河南三门峡市渑池县)。

    即位于:阳平(今河南三门峡灵宝市西)。

    迁都:宜阳(今河南洛阳市宜阳县)。

    年号:贯俞元年(甲辰,前4277)。

    黄帝姬贯俞,男,姓姬,名贯俞,号轩辕氏,又称有熊氏。中国氏族联盟时代黄帝轩辕氏政权的九任帝。他的祖父是黄帝轩辕氏政权七任帝姬咁,父亲是八任黄帝姬转茸,母亲是炎帝神农氏后裔姜氏。

    八任黄帝姬转茸称帝前被封在了渑池,后来娶炎帝神农氏后裔姜氏为妻,于帝咁二十五年(丙子,前4305)在渑池宫中生下了姬贯俞。姬贯俞少年时代一直跟随母亲居住在渑池,成人后进入帝都阳平跟随父亲从政,后来被父亲封在了宜阳(今河南洛阳市宜阳县)。

    公元前4278年,黄帝轩辕氏政权八任黄帝姬转茸羽化成仙后,群臣推举他的儿子姬贯俞为帝,继承了天子之位。

    姬贯俞和父祖两代完全不同,是一位自私贪婪而又性情多疑的人。他最初立都于阳平,因怀疑那些前朝大臣,对他们不放心,便在自己的封地宜阳大兴土木,建造宫室,修筑城郭,在那里建成了一座新都。旋即迁都于宜阳。

    姬贯俞立都宜阳以后,在政治上开始排斥异己,把那些与自己政见不合的宗族大臣,逐渐削减他们的权势和地位,而重用自己的母舅一族炎帝族姜姓后裔,逐渐使炎帝族人控制了朝政。这样一来,黄帝轩辕氏本族人反而居于次要地位,甚至还要遭到炎帝族人的迫害。黄帝族人对姬贯俞的政治十分不满,先后有许多人西出潼关,举家迁往关中一带。

    姬贯俞不仅在治国方略上与父祖两代截然不同,他的人生观也和父祖两代背道而驰。他为了自身的享乐,到处搜刮民脂民膏,大肆建造亭台楼阁,造成了许多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

    姬贯俞执政期间,各地自然灾害频发,低洼处水患不断,高原和山地又接连发生旱灾,据史书上记载,他即位后曾连续三年大旱,许多地方粮食绝收,饥民遍地。为了消除旱灾,姬贯俞亲往灵台(天象观测台,在今陕西西安市境内)拜祭天神,谁知灵台却连续十天发生火灾。姬贯俞认为这是天帝对他的行为不满,放火是对他的警告。为了讨好天帝,他下令在明廷(即甘泉,在今陕西咸阳市淳化县北)建造宫廷,名曰“林光宫”,又称“云阳宫”(秦始皇二十七年重建后,改称甘泉宫),以供天神居住。据说黄帝姬贯俞为了迎接和招待仙客,还在一处叫执期(今地不详)的地方,修建了五城十二楼。

    姬贯俞是十五位黄帝中最奢华的一个,他不仅生前大造亭台楼阁,肆意享乐,而且还为死后修建了豪华的陵墓。他是远古时代第一位生前为自己选择墓地的帝王。他把墓地选定在陕西的桥山,并派人提前修好了墓穴。就在墓穴修好后不久,他因纵欲过度,突然间得了暴病,救治无效,一命呜呼。估计是:人在花下死,做鬼也风流了。

    姬贯俞二十八岁即帝位,在位执政虚记二十一年(王大有三皇五帝时代),卒于贯俞二十年(癸亥,前4258),终年四十八岁。死后遗体葬在桥山(今陕西延安市黄陵县桥山镇),帝号贯俞,尊号黄帝。

    黄帝陵位于桥山顶,占地面积一千三百亩;陵高3。6米,周长48米,陵前有明嘉庆年间立的石碑,上面有唐锜手书的“桥山龙驭”四字;石碑前有一祭亭,里面立着郭沫若手书的“黄帝陵”碑;陵前南侧还有座祈仙台,是汉武帝为祭祀黄帝所筑。历史跟后人开了一个很大的玩笑,那些建功立业赫赫有名的黄帝死后,陵墓却被冷落了;而一个极尽奢华祸国殃民的黄帝死后,陵墓却被崇拜起来,真是不可思议!

    姬贯俞在位年表

    前4277(甲辰)元年

    前4276(乙巳)二年

    前4275(丙午)三年

    前4274(丁未)四年

    前4273(戊申)五年

    前4272(己酉)六年

    前4271(庚戌)七年

    前4270(辛亥)八年

    前4269(壬子)九年

    前4268(癸丑)十年

    前4267(甲寅)十一年

    前4266(乙卯)十二年

    前4265(丙辰)十三年

    前4264(丁巳)十四年

    前4263(戊午)十五年

    前4262(己未)十六年

    前4261(庚申)十七年

    前4260(辛酉)十八年

    前4259(壬戌)十九年

    前4258(癸亥)二十年

第127章 黄帝恚文() 
在位起讫:前4258前4219年。

    生卒年:前4283前4219年。

    出生地:登封(今河南郑州登封市西南)。

    立都:刘寨(今河南郑州新密市东南)。

    年号:恚文元年(甲子,前4257)。

    黄帝姜恚文,男,姓姜,名恚(hui)文,炎帝大隗氏祝融(华盖童子)后裔,因入赘于黄帝族,九任黄帝姬贯俞死后,他被推举为帝,成为中国氏族联盟时代黄帝轩辕氏政权的第十任黄帝。

    姜恚文生于八任黄帝转茸二十年(戊戌,前4283),出生在黄河以南的登封(今河南郑州登封市西南),是炎帝祝融氏的嫡系传人,于九任黄帝贯俞十五年(戊午,前4263)入赘于黄帝族。

    姜恚文才华出众,足智多谋,入赘以后很快就成了黄帝姬贯俞的得力助手。姬贯俞最初只是让他给自己当参谋,想点子,出主意,料理朝中一些大事,后来见他精明强干,每件事都办的随他心意,心中甚喜,索性干脆就命他代理朝政,自己专心致志地去享受人生,追求吃喝玩乐去了。

    姜恚文原本就很有野心,黄帝姬贯俞的行为正合了他的心意,他便乘机广交朝中大臣,树立自己的威望,逐渐架空了黄帝姬贯俞,使姬姓的黄帝政权完全掌握在了姜姓人的手里。

    公元前4258年,九任黄帝姬贯俞因纵欲过度,突然间暴病身亡,众大臣纷纷推选姜恚文为新一任黄帝。

    于是,姜恚文即位称帝。姬姓黄帝变成了姜姓黄帝。

    姜恚文即位后,决定对黄帝政权进行一番大的改造。他首先决定废弃旧的都城,将帝都迁到了刘寨(今河南郑州新密市东南)。

    迁都以后,姜恚文认真整治朝纲,执政期间,以宽松仁德的政策治理国家,团结天下各路诸侯,深得民心。

    当时中华大地上约有大小部落上万个,号称万国。这些个部落因处于不同的地域,各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有的文明,有的野蛮,有的部族甚至还不会用火,仍然过着原始的野人生活,吃生肉,喝生血,男女混居,杂乱交合。以前黄帝族人称他们为蛮人或野人,一度对他们进行灭绝性的追杀。姜恚文执政后,改变了以往的做法,使人逐渐接近他们,引导他们改变旧习,教他们用火,教他们穿衣服,还教他们捕鱼、种地,使蛮人慢慢地对中原人产生了好感,成了中原人的朋友。

    姜恚文在用人上也非常明智,他施行“任人唯贤”的政策,不论出身于哪个氏族,不论是贵族还是平民,只要是德才兼备,便可以得到重用。他的这一政策赢得了各族团各部落大多数人的拥护。

    姜恚文二十六岁即帝位,在位执政虚记四十年(王大有三皇五帝时代),卒于帝恚文三十九年(壬寅,前4219),终年六十五岁。死后遗体葬在大隗(今河南郑州新密市轩辕黄帝宫西南),帝号恚文,尊号黄帝。

    姜恚文在位年表

    前4257(甲子)元年

    前4256(乙丑)二年

    前4255(丙寅)三年

    前4254(丁卯)四年

    前4253(戊辰)五年

    前4252(己巳)六年

    前4251(庚午)七年

    前4250(辛未)八年

    前4249(壬申)九年

    前4248(癸酉)十年

    前4247(甲戌)十一年

    前4246(乙亥)十二年

    前4245(丙子)十三年

    前4244(丁丑)十四年

    前4243(戊寅)十五年

    前4242(己卯)十六年

    前4241(庚辰)十七年

    前4240(辛巳)十八年

    前4239(壬午)十九年

    前4238(癸未)二十年

    前4237(甲申)二十一年

    前4236(乙酉)二十二年

    前4235(丙戌)二十三年

    前4234(丁亥)二十四年

    前4233(戊子)二十五年

    前4232(己丑)二十六年

    前4231(庚寅)二十七年

    前4230(辛卯)二十八年

    前4229(壬辰)二十九年

    前4228(癸巳)三十年

    前4227(甲午)三十一年

    前4226(乙未)三十二年

    前4225(丙申)三十三年

    前4224(丁酉)三十四年

    前4223(戊戌)三十五年

    前4222(己亥)三十六年

    前4221(庚子)三十七年

    前4220(辛丑)三十八年

    前4219(壬寅)三十九年

第128章 黄帝成契() 
在位起讫:公元前4219前4184年。

    生卒年:公元前4246前4184年。

    出生地:大鸿城(今河南焦作市武陟县境内)。

    立都:洎城(今河南郑州新郑市)。

    年号:成契元年(癸卯,前4218)。

    黄帝姜成契,男,姓姜,名成契,又名鸿,又称大鸿氏、帝鸿氏。炎帝魁隗氏共工后裔,其先祖为首任黄帝姬芒时掌管星象和作兵书的鬼臾蓲(ou)。他也是因入赘于黄帝族,成为黄帝政权朝中的重臣,后被推举为帝,成为中国氏族联盟时代黄帝轩辕氏政权的十一任帝。

    姜成契生于十任黄帝恚文十二年(乙亥,前4246),出生在沁水南岸的大鸿城(今河南焦作市武陟县境内),是炎帝共工氏的嫡系后代。他从小才貌双全,足智多谋,是炎帝族中的一个出类拔萃的人物。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黄帝轩辕氏族中的一位美丽而又勇敢的少女,二人一见钟情,便定下了婚姻之约。恚文二十八年(辛卯,前4230),姜成契入赘于黄帝族,成了黄帝族成员。他凭借自己的卓越才华,很快得到了十任黄帝姜恚文的重用,不久便成为黄帝政权的核心人物。

    此时,炎帝族因为与黄帝族联姻,在中原的势力逐渐强大起来,朝中的大部分官员都是炎帝族的后代。而黄帝本族的势力却日益衰弱,虽然也有很多人在朝为官,但却没有什么实权,整个黄帝政权基本上控制在了炎帝族手中。

    恚文三十九年(壬寅,前4219),十任黄帝姜恚文去世后,姜成契再次被推选为异姓黄帝,号称帝鸿氏。这是姬、姜联盟,互为翁婿,以血缘关系而立的第二位异姓帝王。

    姜成契执政期间,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开始激化,部落之间时常发生争斗。而姜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