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国远古帝王谱-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姑娘见他要跑,心中暗笑。哼,我还以为你有多大能耐,原来就这两把刷子。想跑?没那么容易,今天本姑娘非让你道歉不可!于是,向乾坤囊中取出一根红绒绳,喝声:“着!”抖手便抛了出去。

    声到绳到,姜长幅来不及躲闪,被套了个正着,咕咚一声摔下马来。

    姜长幅的两名随从赶忙上前营救,却被姑娘的两名女仆敌住。

    姑娘跳下马,把姜长幅生擒活捉了。

    姜长幅刀也丢了,马也跑了,像捆粽子似的被人家捆了个结结实实。

    可他嘴上却仍不服软,依旧嬉皮笑脸地说:“你这丫头心肠太狠了,我可是你未来的夫君啊!”

    姑娘气得柳眉倒立,喝道:“你还敢胡说八道,信不信我割了你的舌头!瞧你油嘴滑舌的,一看就不是什么好人。快说,你到底是干什么的?”

    就在这时,远处跑来了几匹快马,马上的人正是蚩尤氏大酋长派来迎接云阳候姜长幅的,其中领头的就是姑娘的哥哥尤虬。原来,蚩尤氏族人自从被黄帝族剿灭后,其族人侥幸逃亡活下来的,都散居于各地隐姓埋名。因此,蚩尤氏后来便衍生出来十几个姓氏。居住在沁水流域的这一支改姓为尤,就成了尤氏家族。

    尤虬是蚩尤氏大酋长的儿子,姑娘是他的妹妹,叫作尤蛟儿。

    尤虬见妹妹把云阳候姜长幅给捆了起来,大惊失色,赶忙下马喝道:“蛟儿,你好大胆,连云阳候你都敢捆,你长了几个脑袋!”

    尤蛟儿听哥哥一说,这才知道自己捆的真是侯爷,脸上顿时一红,赶忙解了绳索,说了声:“对不起,我不知道你真的是云阳候。”

    姜长幅笑了笑,说:“没关系,能结识你这么漂亮的女英雄,被捆一回也值!”一边说,一边在众目睽睽下拉了拉尤蛟儿的手。

    尤蛟儿羞得满脸通红,赶忙抽回手,招呼两位女伴,跨上战马跑走了。

    后来,姜长幅和尤蛟儿解除误会,相互爱慕,彼此以身相许,定下了婚约。他们在蚩尤氏大酋长的主持下,在尤蛟儿的故乡沁水流域结成了夫妻。

    不久,蛟儿怀了身孕,姜长幅欲带她回亳邑,她却不肯,姜长幅只好让她独自留在了沁阳。

    控卯十六年(甲午,前2487),尤蛟儿在沁阳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美,他是姜长幅的第一个儿子。

    川壻十三年(壬子,前2469),姜长幅为了夺取帝位,买通了十二任帝姜川壻的厨师,使厨师暗中在饭菜里投了毒。姜川壻吃了厨师投了毒的饭菜,在毫无知觉的情况下,中毒身亡。于是姜长幅乘机大兵压境,逼迫他的侄子让出了帝位。

    姜长幅正式即位称帝,把帝都迁到了亳邑。

    长幅元年(癸丑,前2468),姜长幅把长子姜美封在了黄河以北的沁阳(今河南焦作沁阳市东南),让他监管中条山以东黄河北岸的部分地区。长幅六年(戊午,前2463),姜美在沁阳封地娶当地一名轩辕氏贵族女子为妻,于长幅九年(辛酉,前2460)生下了长子斯绩。

    姜美是位很有政治远见的人,他认为帝都不应该设置在亳邑,虽然那里很富庶,但周围遍布河流,一旦洪水泛滥,都城将会受到很大的威胁。他建议父亲把都城迁到黄河以北,然而父亲并没有采纳他的建议。

    长幅二十二年(甲戌,前2447),帝挚青阳氏政权的十三任帝姜长幅在亳邑宫中去世,遗命传位于长子姜美。于是,姜美在亳邑即位,以乙亥年(前2446)为帝美元年。

    姜美即位后不久,便在黄河以北、中条山以东建造新都,并将此都称作美邑,后世改称为承留。

    两年后,姜美迁居于黄河以北的美邑新都。

    姜美好色,他迁都美邑后,到处搜寻美女纳入后宫,陆续纳了六名妃子。

    帝美五年(己卯,前2442)姜美封长子斯绩于亳邑(今河南偃师市西)。同年,姜美的一位爱妃为他生下了少子斯遂。

    帝美二十三年(丁酉,前2424),姜美封少子斯遂于沁阳。

    姜美四十一岁即帝位,在位执政虚记二十九年(王大有三皇五帝时代),卒于帝美二十八年(壬寅,前2419),终年六十九岁。死后遗体葬在美邑城外(今河南济源市西)。帝号美,尊号帝挚青阳氏。

    姜美在位年表

    前3646(乙亥)元年

    前3645(丙子)二年

    前3644(丁丑)三年

    前3643(戊寅)四年

    前3642(己卯)五年

    前3641(庚辰)六年

    前3640(辛巳)七年

    前3639(壬午)八年

    前3638(癸未)九年

    前3637(甲申)十年

    前3636(乙酉)十一年

    前3635(丙戌)十二年

    前3634(丁亥)十三年

    前3633(戊子)十四年

    前3632(己丑)十五年

    前3631(庚寅)十六年

    前3630(辛卯)十七年

    前3629(壬辰)十八年

    前3628(癸巳)十九年

    前3627(甲午)二十年

    前3626(乙未)二十一年

    前3625(丙申)二十二年

    前3624(丁酉)二十三年

    前3623(戊戌)二十四年

    前3622(己亥)二十五年

    前3621(庚子)二十六年

    前3620(辛丑)二十七年

    前3619(壬寅)二十八年

第191章 十五任帝斯绩() 
在位起讫:公元前2419前2403年。

    生卒年:公元前2460前2403年。

    出生地:沁阳(今河南焦作沁阳市东南)。

    立都:美邑(即承留,今河南济源市西)。

    年号:斯绩元年(癸卯,前2418)。

    帝斯绩,男,姓姜,名斯绩(ji。同音代用字),号云阳氏。中国氏族联盟时代帝挚青阳氏政权的十五任帝。

    姜斯绩的祖父是帝挚青阳氏政权的十三任帝姜长幅,父亲是十四任帝姜美。

    帝挚青阳氏政权长幅元年(癸丑,前2468),十三任帝姜长幅把长子姜美封在了黄河以北的沁阳(今河南焦作沁阳市东南),让他监管中条山以东黄河北岸的部分地区。当时姜美刚刚二十岁,正值风华正茂血气方刚的年龄,决心在沁阳封地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认真打造一片属于他自己的天地。

    姜美少年早熟,十六岁时身边就有了女人,他迁居沁阳时已经娶了两名妻子,但两名妻子先后生了三个女孩,姜斯绩很不满意。长幅六年(戊午,前2463),姜美在沁阳封地结识了当地的一名轩辕氏贵族女子,二人相互爱慕。于是他便又娶了这名轩辕氏贵族女子为妻,于长幅九年(辛酉,前2460)在沁阳宫中生下了长子斯绩。

    姜斯绩从小不善言谈,是一个老实厚道重义守信的人。他是跟随父母在黄河以北长大的。

    公元前2447年,他的祖父十三任帝姜长幅在亳邑宫中去世,他的父亲姜美继承了帝位。

    不久,父亲下令在黄河以北、中条山以东建造新都,命令他主管这项工程。两年后,新都建成,他父亲率文武大臣和族众迁都于新都美邑。父亲很欣赏他的才能,便于帝美五年(己卯,前2442)把他封在了亳邑(今河南偃师市西)让他管理黄河以南的旧都。后来他在亳邑娶了神农后裔伊祁氏女子为妻,于帝美七年(辛巳,前2440)生下了长子伊丁。

    他的父亲十四任帝姜美即位后,连续纳了六名妃子。其中一名妃子于帝美五年在美邑宫中生下一子,取名姜斯遂。姜斯遂天资聪颖,从小就有超常的记忆力,能够过目不忘,宫里人都称他为神童。他虚心好学,稍大后便开始习文练武,学习种田打猎,学习结网捕鱼,学习冶炼制陶,他几乎是无所不好,无所不学。他成了宫中一位多才多艺的大能人。他的父亲姜美对他十分宠爱,逢人就夸小儿子的能耐。人们私下里都猜测,认为姜美百年后肯定会把帝位传给小儿子斯遂。姜斯绩听到这些议论后,忧心忡忡,便去找父亲姜美询问此事。姜美意识到事态严重,处理不好势必引发内部纷争,造成社会动乱。便当机立断,于帝美二十三年(丁酉,前2424)封少子斯遂于沁阳,同时宣布立长子斯绩为帝位继承人。这才制止了人们的猜测和议论,也打消了姜斯绩心中的疑虑,缓和了兄弟之间的矛盾。

    帝美二十八年(壬寅,前2419),帝挚青阳氏的十四任帝姜美去世,姜斯绩在美邑即位称帝,以癸卯年(前2418)为斯绩元年。

    姜斯绩和他父亲一样,最大的弱点就是贪恋女色,早在亳邑封地时,他身边就已经有多名伊祁氏女子为妻妾。但这并没有满足他的欲望,他正式即位以后,便开始在各地挑选美女,纳入后宫。光妃子就纳了十几位,还有颇具姿色的美女上百名充当宫女,随时供他乐。斯绩终日在后宫荒,哪还有心思治理国家,便把朝政上的事全都交给了伊祁氏族人。

    姜斯绩执政时期,重用伊祁氏族人,朝中各部门的执政大臣几乎都是伊祁氏的人。在斯绩执政的后期,伊祁氏完全控制了朝政,身为天子的斯绩已经被架空了。姜斯绩对此却不以为然,照例我行我素,沉醉于温柔乡里不能自拔。

    此时,被父亲封在沁阳的小儿子姜斯遂的势力逐渐强大起来,他对兄长姜斯绩的无为和伊祁氏的专权十分不满,正调兵遣将蓄积力量,准备以武力对付伊祁氏,夺回帝挚青阳氏执政的实权。

    由于过度纵欲,姜斯绩的身体逐渐垮了下来,五十多岁时便已经衰败不堪了。但他仍不警醒,靠食物和药物进补,继续和美女们寻欢作乐。终于有一天在与一位新选来的美女交欢时,突然猝死。死的时候还搂着那名美女。

    姜斯绩四十二岁即帝位,在位执政虚记十七年(王大有三皇五帝时代),卒于斯绩十六年(戊午,前2403),终年五十八岁。死后遗体葬在承留城外(今河南济源市西)。帝号斯绩,尊号帝挚青阳氏。

    斯绩在位年表

    前2418(癸卯)元年

    前2417(甲辰)二年

    前2416(乙巳)三年

    前2415(丙午)四年

    前2414(丁未)五年

    前2413(戊申)六年

    前2412(己酉)七年

    前2411(庚戌)八年

    前2410(辛亥)九年

    前2409(壬子)十年

    前2408(癸丑)十一年

    前2407(甲寅)十二年

    前2406(乙卯)十三年

    前2405(丙辰)十四年

    前2404(丁巳)十五年

    前2403(戊午)十六年

第192章 十六任帝斯遂() 
在位起讫:公元前2403前2369年。

    生卒年:公元前2442前2369年。

    出生地:美邑(即承留,今河南济源市西)。

    立都:沁阳(今河南焦作沁阳市东南)。

    年号:斯遂元年(己未,前2402)。

    帝斯遂,男,姓姜,名斯遂(sui。同音代用字),亦称遂;又称帝喾(与帝喾高辛氏政权的喾美无关)。中国氏族联盟时代帝挚青阳氏政权的十六任帝。

    姜斯遂的祖父是帝挚青阳氏政权的十三任帝姜长幅,父亲是十四任帝姜美,十五任帝姜斯绩是他的兄长。

    帝挚青阳氏政权十四任帝姜美即位后,连续纳了六名妃子。其中一名妃子于帝美五年(己卯,前2442)在美邑宫中为他生下一子,取名斯遂,称作姜斯遂。斯遂天资聪颖,从小就记忆非凡,过目不忘,宫里人称他为神童。稍大后他便开始习文练武,学习种田打猎,学习结网捕鱼,学习冶炼制陶,他几乎是无所不好,无所不学。他成了宫中一位多才多艺的大能人。斯遂逐渐长大成人,人们私下里都猜测姜美百年后肯定会把帝位传给少子斯遂。这些议论很快传到长子斯绩的耳朵里,他便找父亲姜美询问此事。姜美意识到事态严重,处理不好势必引发内部纷争,引发社会动乱。便当机立断,于帝美二十三年(丁酉,前2424)封少子斯遂于沁阳,同时宣布立长子斯绩为帝位继承人。

    斯遂虽然失去了继承父亲帝位的资格,但他并没有灰心,他是一个很有政治远见的人。他认为,长兄年纪已大,而且又贪恋女色,肯定不会长寿。他的几个儿子又都才智平平,智慧不足,庸碌有余,根本不堪大任,将来能统领天下治理国家的人,除了我还有谁呢?于是,为了将来的成功,他开始在沁阳封地大搞生产和建设,修筑城池,建造宫殿,同时招募八方豪杰,组建自己的军队。

    帝美二十八年(壬寅,前2419),他的父亲十四任帝姜美去世,他的长兄姜斯绩便在美邑继承了帝位。姜斯绩即位后不久,便开始追求享乐,在国中大选美女,纳入后宫。光妃子就纳了十几位,有姿色的美女上百位充当宫女。

    此时,姜斯遂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他不辞辛苦,长途跋涉,行程数千里访问各大氏族,主动与各大氏族联姻结盟。他首先与近邻娵訾氏结盟。娵訾氏的政治活动中心在沁水流域的清化(今河南焦作市博爱县城东),位于姜斯遂的封地沁阳东北。为了和娵訾氏结盟,姜斯遂于斯绩元年(癸卯,前2418)娶了娵訾氏的少女常仪,常仪为他的原配妻子。

    斯绩元年(癸卯,前2418),常仪为姜斯遂生了第一个儿子,取名鸷,又称匡二。

    斯绩三年(乙巳,前2416),姜斯遂访问了西部最大的部落有邰氏。有邰氏的政治活动中心在都广之野的邰邑(今陕西咸阳市武功县西南),他以晚辈谦恭的礼节拜见了有邰氏的大酋长,并以卓越的才华赢得了众多族人的赞赏。有邰氏大酋长便把族里最优秀的女儿姜嫄许配他为妻,并为他主持了隆重的婚礼。不久,姜嫄怀孕,于斯绩五年(丁未,前2414)为他生下了第二个儿子,取名弃(后稷)。弃后来赐姓为姬。姬弃是后世周王朝的始祖。

    斯绩九年(辛亥,前2410),姜斯遂又访问了西北部最大的部落有娀氏。有娀氏的政治活动中心在蒲州(今山西永济市蒲州镇)。他如法炮制,又在那里娶了有娀氏的少女简狄,简狄也怀上了他的孩子,于斯绩十二年(甲寅,前2407)为他生下了第三个儿子,取名契。契后来赐姓为子。子契为后世商王朝的始祖。

    这时候,十五任帝姜斯绩更加腐化堕落,终日在后宫荒玩乐,把朝政上的事全都交给了伊祁氏族人。伊祁氏族人乘机控制了朝政,身为天子的姜斯绩已经没什么实权了。

    斯绩十六年(戊午,前2403)秋天,帝都美邑传出来一个惊人的消息,帝挚青阳氏十五任帝姜斯绩在与一名宫女交欢时暴病身亡。而这时,沁阳侯姜斯遂的势力已经强大起来。他对朝中伊祁氏专权十分不满,正蓄积力量准备以武力对付伊祁氏,夺回帝挚青阳氏执政的实权。

    姜斯遂得到长兄姜斯绩暴亡的消息后,认为夺取帝位的时机已经成熟,便以天子死因不明为借口,立刻起兵攻打帝都美邑,要求严惩谋杀天子的幕后凶手。为了确保必胜,他迅速联络有邰氏、有娀氏、娵訾氏同时出兵。伊祁氏起兵对抗,结果被斯遂的联合军队打的大败。斯遂的军队很快便攻进了帝都承留。

    垄断朝政的几位伊祁氏大臣兵败后,带着族人仓惶地逃回到自己的部落去了。朝中那些不得志的大臣此时都站了出来,他们一致推举姜斯遂为帝。姜斯遂也不客气,择日即位称帝,以己未年(前2402)为斯遂元年。

    姜斯遂是一个敢做敢为的帝王,他认为帝挚青阳氏政权原本就是帝喾高辛氏政权的延续,没必要改称族号。因此,他即位后仍称帝喾高辛氏,把自己列为帝喾高辛氏政权第三十七任帝。宣布立都于沁阳(今河南焦作沁阳市东南)。把原来的都城承留仍封给侄子伊丁。

    姜斯遂称帝后,继续和各大部落结盟,以扩充自己的实力。

    斯遂二十年(戊寅,前2383)夏天,姜斯遂前往北方视察,访问活动在北方的大部落陈锋氏。陈锋氏的政治活动中心在冀中的丹丘(今河北保定市顺平县蒲阳镇西南)。姜斯遂在丹丘又娶了陈锋氏的少女庆都,把她封在了丹陵(即丹丘),而这时他已经是六十岁的老人了。不可思议的是,后来庆都竟怀了孕,于斯遂二十四年(壬午,前2379)在丹陵宫中为他生下了第四个儿子,取名尧,仍为姜姓。姜尧后来成为帝尧陶唐氏政权的首任帝。

    姜斯遂虽然也称帝喾,但并非史书上所说的帝喾。史书上的“帝喾”是一个极不真实的人物,司马迁说:“帝喾高辛者,黄帝之曾孙也。高辛父曰蟜极,蟜极父曰玄嚣,玄嚣父曰黄帝。”(史记,五帝本纪)这种说法很不可信。大量的考古发现已经证明,黄帝政权初期至帝喾(姜斯遂)执政时期,时间跨度三千余年,而司马迁说黄帝与帝喾之间只隔了蟜极和玄嚣两代,那么这两代每人平均寿命应该在一千五百岁以上,这可能吗?显然,司马迁的说法完全是为宣扬“万世皆系于黄帝”而精心编造。

    姜斯遂执政的后期,灾荒四起,天下大乱。贵族们只顾贪图享乐,完全不顾平民百姓的死活,迫使一些贫民奋起反抗,各地不断发生灾民袭击贵族的暴乱。而此时姜斯遂已经年老体衰,有心救国,无力回天,只好任由事态发展。

    帝挚青阳氏政权自此开始走向衰落。

    姜斯遂四十岁即帝位,在位执政虚记三十五年(王大有三皇五帝时代),卒于斯遂三十四年(壬辰,前2369),终年七十四岁。死后遗体葬在承留城外(今河南济源市西)。帝号斯遂,尊称帝喾,号高辛氏。

    斯遂在位年表

    前2402(己未)元年

    前2401(庚申)二年

    前2400(辛酉)三年

    前2399(壬戌)四年

    前2398(癸亥)五年

    前2397(甲子)六年

    前2396(乙丑)七年

    前2395(丙寅)八年

    前2394(丁卯)九年

    前2393(戊辰)十年

    前2392(己巳)十一年

    前2391(庚午)十二年

    前2390(辛未)十三年

    前2389(壬申)十四年

    前2388(癸酉)十五年

    前2387(甲戌)十六年

    前2386(乙亥)十七年

    前2385(丙子)十八年

    前2384(丁丑)十九年

    前2383(戊寅)二十年

    前2382(己卯)二十一年

    前2381(庚辰)二十二年

    前2380(辛巳)二十三年

    前2379(壬午)二十四年

    前2378(癸未)二十五年

    前2377(甲申)二十六年

    前2376(乙酉)二十七年

    前2375(丙戌)二十八年

    前2374(丁亥)二十九年

    前2373(戊子)三十年

    前2372(己丑)三十一年

    前2371(庚寅)三十二年

    前2370(辛卯)三十三年

    前2369(壬辰)三十四年

第193章 十七任帝匡二() 
在位起讫:公元前2369前2357年。

    生卒年:公元前2409前2352年。

    出生地:清化(今河南焦作市博爱县城东)。

    立都:沁阳(今河南焦作沁阳市东南)。

    年号:帝鸷元年(癸巳,前2368)。

    帝匡二,男,姓姜,名匡二,又名鸷。中国氏族联盟时代帝挚青阳氏政权的十七任帝。

    姜匡二的祖父是帝挚青阳氏政权的十四任帝姜美,父亲是十六任帝姜斯遂(帝喾),母亲是娵訾氏女子常仪。十五任帝姜斯绩是他的伯父。

    十六任帝姜斯遂初封于沁阳时,为了扩张自己的势力,亲自拜访临近部落娵訾氏的大酋长,于斯绩元年(癸卯,前2418)在那里娶了少女常仪为妻,常仪便成了他的原配妻子。常仪与他结婚后,依然居住在清化(今河南焦作市博爱县城东)。

    斯绩十年(壬子,前2409),姜斯遂的妻子常仪为他生下了第一个儿子,取名鸷,又称匡二,也就是姜匡二。

    姜匡二长大成人后,父亲就把他封在了清化。

    姜匡二还有三个异母兄弟:二弟名叫弃(后稷),父亲把他封在了邰邑(今陕西咸阳市武功县西南),赐姓为姬,是为邰侯。三弟名叫契,父亲把他封在了商邑(今河南商丘市南),赐姓为子,是为商侯。四弟名叫尧,父亲把他封在了唐邑(今河北保定市唐县西北),仍为姜姓,是为唐侯。

    姜斯遂三十四年(壬辰,前2369),十六任帝姜斯遂去世,临终前遗命传位给长子姜匡二。于是,姜匡二率文武大臣安葬了父亲后,正式即位称帝,号帝鸷,以癸巳年(前2368)为帝鸷元年。

    姜匡二在兄弟中虽然是老大,才智和能力却远不及三位弟弟。他又是个心胸狭窄的人,所以他即位后对三位弟弟很不放心,深怕他们图谋不轨,夺了他的天子之位。本来他的三位兄弟都有自己的封国,但是,父亲在位时爱惜他们的才华,一直把他们留在身边。因此,他们始终没有到封国去,而是留在朝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