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孤唐明月-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先前看他对那青年下手干净利落,自己本来还是很欣赏他的。
可一回来就动不动就请罪,我怎么知道你错在哪?李承乾在心中吐槽着。
“行了,这件事你没有做错,本宫为何要问罪于你?”
“不就是打人被言官看见了么,以后这种事多着呢!怕什么!”
“不过,本宫倒是好奇,先前本宫令你们打断那混子的手。”
“他们俱是犹豫,为何你下手如此果决?”
李承乾饶有兴致地问道,他要是出于义愤,可以理解。
若是出于卖弄表演,这可就值得细细深思了。
侍卫李波犹豫了下,他低沉着说道:“属下本是万年县人氏,本姓李名世波。”
“为避当今圣上名讳,特地改名为波,父母双亡,仅留一房与一妹。”
听到这李承乾眼角抽动了下,这套路有些熟悉啊。
“属下十五岁时为生计所迫,参与兵募,将妹妹托与邻里照看。”
“属下有幸被当今圣上赏识,加入秦王府,成为侍卫。”
“可是,当属下回到家里,里正告诉属下说。”
“就在属下离开后的三个月,我妹妹她……她被那帮该死的人牙子给骗走了。”
“再也找不到了!”
说到这,他已是泪流满面,强忍着自己不哭出声来。
他身边的那个小女孩,同情地伸出手轻拍在他的脊上。
“从那以后,属下就在心底发誓,遇到这种骗人谋利的人牙子,逮到机会,属下一定不会放过他们的。”
李承乾心中默然,如果是他,他也会这么做的。
他前世的时候,孤儿院,常常有专门地扮成想要收养小孩的骗子。
那帮人总是被老院长给识破,老院长常常教导他们。
“不要轻易地相信想要求助你们的人,因为强者是不会向弱者求助的。”
李承乾叹了口气,“是本宫失礼了,触到了你的伤心之处。”
“以后你便是郑宇峰的副手了,至于这个女孩?”
说到这李承乾眉头皱了皱,旋即舒展开来。
“既然这人是你买下的,便归你处理了。”
然后李承乾转向女孩问道:
“你可有意见?”
“太……太子殿下,我没有意见。我生是恩公的人,死是恩公的鬼。”
少女偷瞄了李波一眼,发誓道。
李承乾看了下俩人相差至少有十岁的容貌,在心中连念罪过,罪过。
强行将自己的邪恶想法压下,“行了,你们退下去吧。本宫要好好地想想明天该怎么对父王说。”
“是,属下告退。”李波无奈地将少女带着,退出正堂。
秦王府院中,李波带着女孩与一队神色匆匆的太监擦身而过。
李波只觉得领队那名白发苍苍的老太监,身后的那名小太监有些眼熟。
他惊异之下他忍不住停步,转身,冲着那位小太监喊道:
“那位小公公莫不是,我万年县的王壮?”
正堂内,李承乾在心中思索着,最终想出了一个结果。
这该死的世道,兴亡俱是百姓苦啊!
第24章 责问策问()
为首的老太监像是并没有听到李波的话似的,他带着身后一帮小太监径直走向秦王府内。
待他们离侍卫李波很远后,老太监转身盯着紧跟在身后一位的小太监。
老太监怪笑一声,阴冷的声音响起:“小王子,那是你的同乡?”
小太监浑身颤抖着,根本不敢回应。
“呵呵,你的感受,咱家知道。”
“咱家当年也是这么来的。”
“你要记住,在这皇城中,只要讨好了主子,就没人敢看不起咱们!”
说罢老太监,挥起拂尘,轻哼一声转过身去。
“咱们走!”
“是,王公公。”
王壮低垂着脸,根本不敢抬头,只敢盯着走在他前面的王公公的袍角,紧紧地跟着。
…………
“太子殿下,老奴这番有礼了。”
“圣上命您,速去明德殿听训。”王老太监冲着李承乾谄媚地说道。
“本宫知道了,不知王公公可有何指教?”
王老太监听到李承乾恭敬的询问,脸上的皱纹顿时笑成一朵菊花。
“指教,咱可不敢当。不过圣上他听奸人胡语,对太子殿下您的一些言行有些不满。”
李承乾心中明悟,八成是他在西市打人的事情,被言官告发到了老爹李世民的耳中。
“那承乾在此,先行谢过王公公了。”
“不敢当,不敢当。这些都是咱家应该做的。”
王公公脸上满是高兴,作为身体变态的人,心里自然也变态。
因为他们身体有残缺所以他们对于别人的尊重,是极为渴望,对维护自己的尊严是极为重视的。
“来人,赏王公公一些茶,犒劳一下王公公。”
堂下候着的侍女捧着一包茶,扭动着蛮腰,迈着轻盈的步伐上前。
她恭敬的将茶包呈给王公公,王公公笑嘻嘻地收下了。
他将茶包收入袖中,偷偷的捏了捏,满意的笑了。
“太子殿下,那咱们现在入宫?”
“还请王公公带路。”
李承乾微微点头示意,请王公公先行。
王公公资历极老,伺候过四代皇帝。
自隋文帝时入宫,侍候过隋炀帝,大唐立时又被高祖留下伺候他起居。
玄武门之后,更是成了李世民的亲信,怕是之前,李世民就是通过他掌控住太极宫的。
李承乾在心中,早早的就给他打上了不好招惹的标签。
见风使舵,心狠手辣,善察言观色,兼谨小慎微,所以他在宫中混得是的如鱼得水。
这种人不能轻易得罪,只可浅交不可深交。
对于这种人他一直很重视,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因为一点小事就被记恨上了。
一旦自己失势,便会落井下石,宦官掌权自然是一大祸害。
李承乾一直在心中警惕着,他并不想用太监,所以秦王府内太监很少。
不过他老爹李世民,倒是对太监颇为信任。
因为他有足够的信心,能够掌控他们。
所以凡重大事件,李世民都会令王公公来招李承乾,进东宫听训。
…………
东宫明德殿内,李承乾腰杆挺直地站着。
老爹李世民正指着他的头破口大骂,吐沫横飞。
他就差恨不得说出,将他回炉重造这种话。
李承乾在他身前老老实实,认认真真的听着。
他表现出一幅知错便改的样子。
李世民旁边还站着两名大臣,还有一位言官。
那两名大臣一位是一言不发地站着,另一位则是微闭双眼似乎是已睡着。
而那位言官则是一脸春风得意,得瑟无比。
待李世民训斥完李承乾后,他对那言官说了句:“汝能及时指证太子过失,赏汝绢十匹,金五十斤。”
那言官大喜道:“臣,谢谢陛下隆恩,陛下圣明!”
“行了,你退下吧,朕有要事要与辅机,玄成相商。”
“臣,遭旨。”
待那言官退出了明德殿,李世民轻哼了一声,他也不管李承乾就在身旁。
直接问起了长孙无忌和魏征对旱灾一事地看法。
“今年京师大旱,你们都有什么看法?”
“陛下,幸得今年初设义仓,可从中拨出粮食救急。”
长孙无忌捋着胡子看了一眼李承乾说道。
“陛下,大旱之后,必有蝗灾。不可不防,还望陛下,下令捕杀蝗虫。”
待长孙无忌说完后,微眯着双眼的魏征才开口说道。
他并没往李承乾那看一眼,价佛李承乾根本就不存在,一本正经地回复着李世民的话。
…………
三人你来我往地讨论完后,李世民忽然开口问着魏征:
“玄成关于西市太子放纵任卫殴打人牙子的事,你怎么看?”
魏征的表情不变,淡定地说道:“此乃陛下家事,何须问臣等。”
李世民哈哈一笑,挥手示意俩人离开。
大唐好舅舅长孙无忌冲着李承乾留了个安慰的眼神,旋即他跟着魏征起身离开。
待两人走后,李世民问道:“你可知错?”
“儿臣不知。”
咳——李世民刚端起茶水抿了口,就忍不住一口喷出。
他指着李承乾说道:“你这个逆子么,非要气死朕。”
“你西市打人牙子也就罢了,还打断了一对母子的双腿双手。
竟然还说什么“我就是王法!”,要不是有人告诉我,我还不知道自己的有这么利害。”
“你倒是很行啊!”
李世民火气又上来了,指着李承乾一顿臭骂。
“那对母子专门骗人拐卖,本就该死。”
“父皇您一言九鼎,言出法随,身为太子自然是法律的化身。”李承乾面色不变,淡淡地反驳道。
李世民被李承乾的话给气乐了,追问道:
“那你可知何为国之根本?是民,君者,舟也;人者,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儿臣已知。”李承乾认真地说道。
“儿臣本次西市访得粮价已翻为近两倍。”
“民以食为天,民无食何谈天下太平?”
“义仓新建,备粮不多,况往年大战,国库空虚,怕是不够济民。”
李承乾反问道同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李世民一拍李承乾的脑袋瓜子说道:“这不是你该管的事。”
“你先把你哪儿没错说清,再和我说别的!”
第25章 诏令,食蝗()
李承乾眼角抽动着,但还是转移话题避而不答道:
“今年关内大旱,饥荒肆虐。不仅是有人刻意囤粮,导致粮价上升。”
“还有很多百姓卖掉儿女维持生计,儿臣今日在西市并亲眼目睹了这一人伦惨剧。”
李世民,听到这儿,不禁皱起了眉头,对着李承乾教育道。
“为君之道,必先存百姓。”
“你能够重农恤民,知百姓辛苦,朕很欣慰。”
“哎,假如天下安定,五谷丰登,即使将百姓所受的灾害移到朕身上来,朕也心甘情愿,绝不后悔。”
语毕,他也不提李承乾在西市伤人一事。
传来太监下令说道:“今年旱灾严重。关内计划室内百姓大多卖儿卖女换取食物。”。
“为了帮百姓赎回他们的子女,朕特许动用皇室府库中的金银钱财。”
“将他们赎回,而后尔等把他们送还到他们的父母那里。”
“陛下圣明!”李承乾及时地接上了一句,轻轻地拍了一记马屁。
李世民看了李承乾一眼,轻哼一声,表示不屑。
但他微微上扬的大胡子,显示出李承乾的这个马屁,他还是很受用的。
他对于李承乾西市打人一事,不痛不痒的又说了几句,狠抓轻放过了。
李承乾走出明德殿后,拜见了下长孙皇后,又陪着妹妹,弟弟们玩了会儿,就离开了东宫回到自己的秦王府。
此后不久,旱区正好降雨,百姓大为高兴。
夏季,四月初三。
唐太宗李世民下诏说:“隋朝末年天下大乱,造成饥荒,白骨遍地,使人触目悲伤。令各地官府将尸骨全部妥善安葬。”
六月,关中地区春旱之后,又闹蝗灾。
唐太宗心如火烧,走出宣武门来到宫城北的长它禁苑。
这天,李世民与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近臣在禁苑内察看旱情,谈论备荒救灾之事。
房玄龄说:“开皇十四年大旱,隋文帝不许赈济,而令百姓就食山东,比至末年,天下储积可供五十年。”
“炀帝恃其富饶,侈心无厌,卒亡天下。但使仓庾之积足以备凶年,其余没什么好担心的了。”
李世民不同意房玄龄的说法,他道:“朕观《隋炀帝集》,文辞奥博,亦知是尧舜而非桀纣,然行事何其反也?”
魏征在一旁答道:“人君虽圣哲,犹当虚以受人。故智者献其谋,勇者竭其力。”
“炀帝恃其俊才,骄矜自用,故口诵尧舜之言而身为桀纣之行,曾不自知,以至覆亡。”
李世民很欣赏魏征的话,说:“前事不远,朕属师之。”
这时,苑中树木花草上有蝗虫蹦跳,李世民亲手捕捉了数枚,举了起来说道:“民以谷为命,而你食之,宁让你食朕之肺肠。”
接着把蝗虫送到嘴边,准备吞噬。房、杜等人急谏万万不可,恶物吃了染疾!
李世民却道:“朕为民受灾,何疾之避。”
还是一口将蝗虫吞了。
李承乾听说了这件事,啧啧称奇,幸灾乐祸了好一会儿。
当天晚上他便拿着炸好的几串蝗虫进入东宫,送给李世民尝尝。
李世民尝后,连连赞叹,当真是鸡肉味嘎嘣脆。
便好奇地问李承乾,这是怎么做出来的,李承乾腹黑地一笑说道。
“儿臣今日听闻,大人亲口吞食蝗虫。”
“身为人子,岂能独善其身。亦当作出表率。”
“然而蝗虫,外观凶猛,儿臣一时不敢吃。”
“便令厨子掐头去尾,洗去内脏,放入油锅,炸至金黄。撒上盐巴,孜然胡椒等佐料。”
“儿臣食后,发现竟美味无比。特意进宫呈上此食,愿为大人分忧。”
李世民脸上青青白白,神色变幻了好一阵。
似是回想起了蝗虫进入口中后,体汁炸开,那还在蹦哒的大腿触及舌尖的异样感觉。
根本没法将早上吃的蝗虫与眼前这看上便很有食欲的炸蝗虫联系起来,他嘴角抽动着。
他意味深长的对着李承乾说道:“乾儿倒是有心了,为父心中甚慰。”
“近日我听孔颖达说,太子殿下的字不甚雅观。”
“字如其人,身为一国太子。写出的字怎么能连自己妹妹都比不过呢。”
“字是一个人的脸面,你身为储君有应当尤为重视。”
“乾儿你天分不好,只能多加练习。”
“所以你去将《道德经》抄百遍给我。”
李承乾脸色一僵,我的字早已经能看了好吧。
自从他穿越过来后,因为不习惯用毛笔字,起初,他的字奇丑无比。
他们一家子都擅长书法,李承乾当真是李唐皇室的一朵奇葩。
故而他刻苦练习楷书,虽然说不上是已成大家,但多少也有后世颜筋柳骨的一些韵味。
他敢肯定,李二一定是故意报复的,绝对是。
他悻悻地回到秦王府,当真是趁兴而来,败兴而归。
…………
今年的蝗虫在京城竟未成灾,有人说是皇帝一片诚心感动了上苍,太宗吞蝗的事迹广在民间流传。
后来又派遣马周等钦差去全国各地巡视灾情,赈济粮食。
李世民在西苑召见马周等钦差大臣时,他和长孙皇后正在西苑锄草耕作,李承乾和他的一帮弟弟们也在一边帮忙。
李承乾累得腰疼,手疼,肾疼,那都疼。
他在心中哀叹着,为什么其他穿越者都知道曲辕犁怎么做。
而自己除了上初中时,从历史课上知道唐代有曲辕犁。
耕地便由两人一牛,变为一人牛,极大地解放了劳动力外,对曲辕犁怎么做毫无头绪。
看来以后只能让人,多加尝试制造出来。
但眼前的地还是得耕,这收买人心的政治表演还是得演。
此事之后不久后,李世民又第二次下令派杜正伦,戴胄放还宫女数千。
释放宫女,一是为了“省费”,二是为了“息人”。
因此又立即下令让她们结婚,生男育女,增加人口数目。
唐太宗李世民从各方面推行重农恤民政策,重要表现是轻徭薄赋。
轻徭薄赋,为的是“使民衣食有余。”
自李世民即位后,切实的推行和落实已经颁布的均田令和租庸调法。
隋末社会各方面凋零的现象不复存在,经济得到迅速的恢复和发展。
大唐,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第26章 狼乱()
片片雪花大如席,纷纷扬扬,洒落在东突厥王庭上空。
王庭帐内,满眼尽是金碧辉煌的华美装饰,光彩夺目。
帐内厚厚的羊毛毯子上,舞动的多是衣着暴露的舞女。
她们中有的是身材火爆,丰乳肥臀的突厥女人,有的是金发碧眼,满是异域风情的胡姬,还有,身姿窈窕,眉目如画的汉人女子。
王庭帐中的软榻上,一位中年富态,衣着华丽突厥男人慵懒的躺在上面,怀中抱着一名妙龄突厥少女,他的双手不断地在少女的胸部游走,揉捏。
那名突厥少女则是侧过头与他激烈的吻着,不时发出啧啧声。
他们完全不顾,软榻不远处还站立着一位正在禀报着政务的汉人大臣。
良久唇分,俩人嘴角处拉出一条淫靡的涎线。
颉利可汗喘着粗气,看着少女满面潮红样子哈哈大笑起来。
那名汉人大臣低着头禀报政务,竟是不敢看上一眼。
“可汗,原臣服我部的薛延陀、回纥、拔野古等部落均起而叛。”
“可汗,您不久前派突利可汗前去讨伐,未能取胜。”
“叛贼气势更盛,突利可汗轻骑逃回。”
“嗯?什么?你再说一遍?”
那名汉人大臣的额头很快布满了细密的汗珠,小心翼翼的又重复了遍,他先前说的话。
颉利可汗一把将少女推翻在地,霍然起身大怒斥责道:“突利这个废物!这点事都办不好!来人!去!把他给我监禁了!”
“是,可汗!”
守卫在王庭帐前的护卫们应声回道,他们中分出了一些人前去将突利可汗监禁。
那位汉人大臣擦了下额头上的冷汗,继续禀报道。
“可汗,您先前因用度不足,对归附的其他诸部征收后。各部落人心离散,已经没有多少部落真心归附了。”
“而且今年天下大雪,积雪数尺之厚,牛、羊、马大多冻死,百姓饥寒交迫,争相逃离。目前,您能动用的兵力,很少!”
“什么?”颉利可汗大为惊怒,他忍不住在王庭帐内,紧张地来回走动。
“若是此时,唐人趁机发兵,为报前年之仇怎么办?”
颉利可汗眼前忽然一亮,停住脚步。他拍手叫道:“有了!传令各部,令他们带着兵马到朔州边境。我要会猎!”
…………
“颉利这个老混蛋!”
“老子拼死拼活,为他卖命。结果竟然把我监禁!这待遇还不如一个汉人!”
突利可汗拍着案牍大声怒骂道。
“可汗息怒。必竟颉利可汗他是您的叔叔,您这样骂他,您母亲义成公主那不好交待啊!”
突利可汗的近臣劝慰他道。
“你别和我提那个贱人!当初她不立我为可汗而立颉利为可汗!我至于沦落到现在这个地步吗?”
“颉利重用汉人,秉掌大权也就罢了。他还信任西域胡人而疏远族人,你看看他还有一点可汗的样子吗?”
突利咬牙恨恨说道,忽然他压声音说道:
“我欲行冒顿之事,你看可否?”
那近臣大惊低声道:“可汗,噤声!外面便是颉利可汗的亲兵,我们还是徐徐图之吧。”
…………
东宫明德殿内,鸿胪寺卿郑元涛因出使突厥还朝,拜见唐太宗李世民。
他对李世民道:“陛下,突厥内部的兴盛、衰落,从羊马的状况就可以知道。”
“现在突厥百姓饥饿、羊马数量剧减,这是将要灭亡的征兆,不会超过三年。”
于是就有议臣建议,责备颉利可汗背约入大唐疆境,就此机会讨伐。
李世民说:“朕刚与颉利订盟却要背约,太不守信;利用人的灾祸,是为不仁义;如此获得胜,非勇武所为。”
“即使突厥各部落都离散叛逆,牲畜死伤殆尽,朕还是不能出击,一定要等到他们有罪,然后再出兵讨伐。”
东征突厥之议就此作罢,李承乾从孔颖达那听说了这件事后很是惋惜。
多好的机会啊,李二就这么放弃了。
李承乾依稀记得大唐似乎是在贞观年间灭了东突厥,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的事。
不过当他向老师李纲抱怨此事时,李纲沉思了一会,忽然笑了。
他连声赞叹李世民当为一代英主,当李承乾问他原因时,他笑而不答,只是说,当李承乾坐到那个位置上时便会明白。
随后不久,便有真珠统俟斤与高平王李道立被西突厥统叶护可汗派至长安。
西突厥使者献上5000匹马,宝钿金带无数,以求迎取大唐公主。
颉利可汗不希望大唐与统叶护可汗和亲,派兵多次侵扰。
他又派人统叶护可汗说:“如果你要迎娶大唐公主,必须从我们的领土经过。”
统叶护可汗为此十分担扰,最终他放弃了。
不久,突利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