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暴君吕布-第1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韩信驱马回掉,朝裴元庆说道:“撤军。”

    “撤军!”

    千余新军,徐徐退走。

    李典、乐进出城,后怕道:“刚才好险啊,要是那一枪打在将军身上,岂能活命?”

    “韩信说的没错,我们不能再往前了。。。。”

    曹仁道了句,领军回城。

    到了府衙,他亲笔写了一封信,交给李典:“速派人把信送回许都,看魏王是何意。”

    “诺。”

    吓住曹仁后,韩信的第一师,星夜兼程,赶赴剑阁。

    从阳平关到剑阁。有千里蜀道,又称剑阁道。本来是没有路的,被人硬生生造出一条路。很多地方,是在悬崖峭壁上,支出几根木头,又在木头上面,铺上木板。宽不过两尺,崎岖难行。一旦坠入深谷,必死无疑。如果遇到塌方、木头断裂,后果不堪设想。

    更重要的是没有后援和粮食,孤军进蜀,可谓九死一生。

    但要到达剑阁,又必须经过剑阁道。韩信拔营前,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将第一师分成九个部分,分批次进蜀。即使遇到塌方,也可活下来几个部分。

    就这样。。。

    第一师尾随诸葛亮,至剑阁作战。

    经过一个多月的行军,终于平安的过了蜀道,抵达剑阁外面的山脉,宿营休整。

    “韩将军,我们的粮草不多了。。。。”

    裴元庆来到韩信的营帐。

    “我知道,我已经派6团去南湘城寻找粮食了。过不了多久,他们就会回来。”韩信看着地图,回了一句,又道:“真是奇怪,诸葛亮为何不在山中设下伏兵呢?难道他不在剑阁关吗?或者。。。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接到我军至剑阁的消息?”

    “哦。。。所以你一过蜀道,就兵分五路前进,原来是怕诸葛亮的伏兵啊?”裴元庆问。

    “嗯。”

    韩信道:“如果我是诸葛亮,就会在这些山脉,布下重兵。将我们的疲乏之师,歼灭于此。诸葛亮真是坐失良机啊。”

    本章完

第411章 剑阁之战(2)() 
“报。。。!”

    一个满身是血的士兵疾步进账,跪下说道:“将军,我6团行至十里外的鱼山,遭到蜀军的埋伏。王团长叫我回来报信。如果三个时辰内援军不到,第6团全军覆没。”

    裴元庆倒吸了口凉气。

    韩信转过身,看向地图,随后朝士兵说道:“我派一个连的士兵,护送你回去。你告诉王震。让他寻找险要之处,构筑防御共事,坚守待援。只需要坚守半日,我就会亲率第一师赶到,救援他。到时里应外合,聚歼诸葛亮。”

    “诺。”

    士兵非常感谢的离开了营帐。

    “我去调兵。”裴元庆也准备离帐。

    “回来!”

    韩信走到门口,把守帐的士兵都打发走了,回过头道:“你以为第6团还在吗?诸葛亮是何等的狡诈,他会坐视我去援救?”

    “可你刚才。。。。”

    “我是说给他听听的。好让王震的第6团,抱有一丝希望,战至最后一刻,拼杀掉诸葛亮更多的兵马。等日后再战,对我有利。”

    裴元庆最讲究一个‘义’字。

    听到韩信的话,顿时生了气:“王震是你的属下,也是我们的兄弟。我们昨天还在一起喝酒呢,你怎么能忍心不救他?”

    “我没办法救。。。。”

    “你给我一个团,我去救!”

    “你救不回来!”

    韩信拉住裴元庆,指着墙壁上的地图,说道:“你看看那些山脉,会没有伏兵吗?诸葛亮正等着你去救援呢。难道死了个第6团还不够,还要再搭上一个团吗?”

    裴元庆渐渐冷静了下来。。。

    韩信放开他。

    沉默了一会,裴元庆灵光一闪道:“韩将军,我们不救援王震,直接攻打剑阁。你想想。。。刚才那报信的士兵说三个时辰之内,援兵不到,第6团全军覆没。说明诸葛亮在那里布置了好几万的兵力,那剑阁一定空虚啊。我们趁势攻下剑阁,抄了诸葛亮的后路。”

    “不行!”韩信还是拒绝。

    裴元庆暴怒:“为何?我觉得这是个很好的主意啊。”

    韩信解释道:“剑阁乃是进川的重镇,亦是险关。只需要一万兵马驻守,便能挡住我军的进攻。我现在有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做,没有多余的兵力去冒险。”

    “重要的事情?”

    裴元庆想不透,什么事情比攻打剑阁还重要。

    “粮食啊!我们现在没有粮食了!你不觉得早上的饭菜太少了吗?”韩信指着周围的四五座县城,说道:“不管诸葛亮是引诱我援救第6团,半路伏击,还是引诱我去攻打剑阁关,我都不理睬他。因为我要先填报肚子,再与他斗。这些城池肯定没有伏兵,你去替我传一道命令,让第二旅和第三旅,全部出动。以最快的速度,抢走城里的粮食。我会在剑阁的西南面,修筑稳固的共事和粮仓,做好与诸葛亮长期作战的准备。”

    “好。。。。”

    裴元庆犟不过韩信,只得先按下心里的想法。

    他亲率第二旅和第三旅,兵分五路,占领剑阁之外的城池。

    正如韩信所料,诸葛亮的心思全都在诱敌上,却是忽略了韩信现在最想要的东西。他所有的兵力,都用于埋伏和驻守剑阁。关外的五座城池,几乎是空城。

    被第二旅和第三旅,很轻易的占领。

    紧接着,血腥的屠杀战开始了。手法和甘宁相同。凡家里有屯粮的豪绅富户、世家门阀,被斩尽杀绝。金银钱粮,被强行带走。

    短短一日间,搜得一百三十万钱,两千石粟米、五百石小麦。

    可不要小看了这笔数字,他可以支撑韩信的第一师,食用两月有余。如果战事顺利的话,都能击退诸葛亮,占领剑阁关了。

    所有的粮食都被囤于剑阁的西南面。

    韩信的大营,也搬到了那里。

    因为从地形上看,那里最适合防守。也距离剑阁关近,便于攻打。

    “报。。。。”

    新扎起的营帐中,韩信和裴元庆,正在吃晚饭。忽然听到帐外传来一道声音,接着跑进来一个血迹斑斑的士兵,跪下道:“上将军,您何时发兵啊?我第6团已经坚守了整整一日,各营死伤过半。。。。”

    裴元庆惊异的放下碗筷。

    韩信拉住他,朝帐外喊道:“来人。”

    两个守帐的士兵进来。

    韩信吩咐道:“把这个人抓起来,推出去斩首!”

    “诺。”

    报信的士兵就要被拖到帐外。

    他惊恐的大喊:“上将军,您为何斩我。。。我无罪啊。”

    “因为你谎报军情。第6团早已经被诸葛亮消灭,怎么可能还在坚持?”韩信的头脑很清晰,笃定十里外的战场,是一个诱敌的圈套。

    士兵急忙说道:“禀上将军,第6团还在啊。。。。”

    “是吗?那你说说,第6团有多少人?团长是谁?他身高几许?我们在蜀道之中,遇到过什么特别的事?你们第6团,又经历过什么事?不许犹豫,马上就说。”

    士兵回道:“第6团连同后勤在内,共计1351人,团长王震,身高六尺八。在蜀道之中,我们遇到了塌方,是第6团抢修的道路。”

    裴元庆站起身,斥责韩信道:“你太多疑了!请马上发兵,援救第6团,我们不能眼睁睁的看着第6团被诸葛亮吃掉。”

    “你说的没错。。。。”

    韩信上前扶起士兵,道:“你回去告诉王震,再坚守一个时辰,援军马上就到!”

    “诺。”

    士兵急忙退走。

    韩信回到地图前,还在绞尽脑汁的琢磨:“真是奇怪啊。诸葛亮在搞什么鬼?都整整一天了,还没有消灭第6团,难道是一场没有阴谋的遭遇战?”

    “不管如何,必须救王震!”裴元庆道。

    “我给你一个团,你敢去援救吗?”

    “有何不敢?!”

    “好,将军不愧是勇冠三军的虎将,让韩信好生敬佩。”韩信准许道:“你把第7团带去,只要救出第6团,立刻回来。”

    “好。。。。”

    裴元庆准备去调兵。

    但是回过头一想,又觉得不对,问道:“为何不让我多带两个团去呢?万一第7团救不出第6团怎么办?”

    韩信耐心的解释道:“如果诸葛亮在十里外布下了重兵,你即使带一个旅去,也未必能取胜。如果没有,就算带一个营,也能救出第6团。别忘了,第6团和敌人激战了整整一天,双方的实力应该相差不多。第7团完全可以把他们消灭。”

    “我明白了。。。。”

    裴元庆走出营帐,带着第7团,直奔十里外的鱼山。

第412章 剑阁之战(3)() 
鱼山之侧,是一个长长的斜坡。

    王震的第六团,就驻扎在斜坡的上面。不仅构筑了坚固的工事,还就地取材,准备了大量的滚木礌石,用作御敌。

    因此,坚守了整整一日,蜀军也未能攻上山去。

    但王震想突围,也不可能成功。因为在斜坡的对面,是一座大山。半山腰上,埋伏了两千多弓弩手。如果王震放弃鱼山突围的话,势必遭到伏击。

    两军激战一日,陷入了僵持状态。

    裴元庆带着第七团,行至鱼山的北侧。途中没有遭到伏击,但是道路难行,用了整整三个小时的时间。等赶到鱼山的时候,战场上的形势,已对王震非常的不利。

    “都跟我来!”

    裴元庆才不像韩信,一肚子的花花肠子。到了战场后,毫不犹豫的绕到鱼山的正面。准备硬生生杀出一条血路,救出第6团。

    千余将士,紧跟着裴元庆。

    他提着两柄银锤,飞快的奔跑。

    很快到了战场。

    但是没想到,刚刚踏上战场的第7团,还没来得及杀敌,就遭到了半山腰上,伏兵的攻击。

    嗖嗖嗖。。。

    密如蛛网的箭羽射下来,当场射翻了一个连。

    裴元庆回过头看去,吼道:“你们继续往前冲杀,我去去就来!”

    “诺。”

    第7团遵照裴元庆的命令,朝着山顶猛攻。

    裴元庆独自一人,提着两柄银锤,沿小路上山。准备解决山上的敌人。伏兵虽不多,却是占据险要。裴元庆一边提防暗箭,一边上山,费了老大的劲。

    不过。。。

    他不愧是能硬抗李元霸三锤的猛将,武艺超群,反应迅捷。冒着密如蛛网的箭羽上山,虽是耗费了一些时间,却毫发未伤。

    “杀啊。。。!”

    来到半山腰上,裴元庆一锤子打过去。将一块百斤重的巨石拍飞。巨石飞向对面的士兵,势如破竹,狠狠的砸死了五六个人。

    没有被砸到的,也被吓个半死。

    砰砰砰。。。

    银锤翻滚间,血溅七尺。

    一个个伏兵,丧生在八陵梅花亮银锤下。

    原本准备伏击第7团的,变成了被动防御裴元庆。

    整整两千伏兵,坚持了不到半个时辰,便伤亡殆尽。纷纷逃离山腰,向山下跑去。裴元庆紧追不舍,又砸死了一大堆。

    斜坡上的第7团,仗着犀利的手雷,一往无前。

    6团的王震也积极响应,带着剩余的人,集中所有火力,与7团会合。蜀军遭到两面夹攻,渐渐败退。加上裴元庆又冲上来了,蜀军一下子崩了盘。

    上万的蜀军,向西南方向逃窜。。。

    “王兄弟,你没事吧?”

    与6团会合后,看到浑身是血的王震,裴元庆问道。

    “没事。”

    王震抱拳道:“多谢裴将军仗义出手,属下感激不尽。”

    王震是一个聪明的人。

    他知道自己在鱼山坚守了一天,没有得到大营的支援,定是韩信怕遭到诸葛亮埋伏,不准出援。而现在裴元庆带着一个团前来,定是裴元庆仗义出手,私自行动的。

    “嘿嘿。。。不用感激我。咱们是兄弟嘛。”裴元庆有些愧疚的讪笑了声,朝西南方向看了眼,道:“咱们合军后,实力更强了,不如追杀一番?”

    “裴将军不可。”

    王震道:“末将曾两次突围,都在西面和南面遭到了伏击。要不是我退的快,第6团就被诸葛亮的伏兵全部吃掉了。咱们还是赶快回大营吧。”

    “好。”

    听到有伏兵,裴元庆也只好作罢。

    连战场都没来得及打扫,便退回了大营。

    韩信在帐中设宴,替裴元庆和王震压惊。

    见到王震,韩信笑道:“看到你们没事,我就放心了。接到王团长的求援信,我是心急如焚啊,恨不得立刻飞过去。但是我军粮草已尽,必须要趁诸葛亮在鱼山作战之机,寻找到粮草。我们的第二旅和第三旅,不负众望,在附近几个县,搜得两千多石粮食,足够我们大军食用。我也率领第一旅,在剑阁的西南面,扎下了稳固的营盘,用于囤积粮草。各旅回营后,我便立刻派裴元庆将军,率领第6团,到鱼山相救,我是生怕晚了啊。好在你们第6团奋勇杀敌,挡住了敌人的进攻。。。。”

    “多谢上将军。”

    王震抱拳道。

    韩信盯着王震看了一眼,见王震没有怨恨他,才放下心来。

    虽然站在他面前的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团长,但是被自己属下怨恨,总是一颗不定时的炸弹。谁知道什么时候爆炸,伤到自己。

    韩信不允许自己的属下对自己有丝毫的怀疑。

    释怀后。

    三人进账喝酒,狂饮了一夜。

    裴元庆一点也不知道。韩信赤luoluo的抢了他鱼山的功劳。在此之前,王震以为是裴元庆仗义出手,才援救鱼山的,可听韩信说来,是他在背后操纵一切。那所有的功劳,自然要落到韩信的头上。

    剑阁关内。

    鱼山败兵向诸葛亮禀报。

    两万多精锐步卒,还敌不过韩信的第6团,激战一整天,终被第7团救走。

    诸葛亮气的就差吐血了。

    关羽埋怨道:“我就说提前在剑阁道口设伏,全歼韩信的第一师,军师却要诱敌深入,在剑阁歼敌。怎么样?韩信根本就不来剑阁。军师在剑阁的伏兵,全都白费了。”

    “韩信初来剑阁,非常的小心。尤其是刚出剑阁道的时候,兵分五路而进,是何用意啊?就是怕被我们包围。如果我在剑阁道口设伏,最多歼其一路,但紧接着,就会被韩信反包围。你们刚才也听见了,两万多精锐,还打不过韩信千余人,我十万大军,能消灭韩信吗?”

    诸葛亮是出了名的善辩,三言两语便堵住了关羽的嘴。

    随后。。。

    众人的目光,都落了在战败的将领身上。

    参与鱼山之战的将领,多是荆州旧部。其中职位最高的便是霍峻。

    (注释:霍峻,南郡支江人。刘备统领荆州时,率部投靠。后随刘备入蜀,驻守在葭萌关。张鲁派使者重金贿赂他,却被严词拒绝。)

    霍峻武艺不俗,遇事不慌,实是难得上将。

    但是立功心切,不顾大局,也是一个大毛病。

    本章完

第413章 赵云败退,收复涪城() 
诸葛亮问道:“你部久久攻不下鱼山,为何不派人奏报?剑阁的西面和南面,各有一万伏兵,半个时辰便可杀到,援助于你,何至于兵败?”

    “军师,末将。。。。”

    “来人。”

    诸葛亮叫来两个侍卫,喝道:“把霍峻拖下去,重杖八十。并传告三军,再有领兵的将领,想独建大功而不将军情上报者,立斩不赦!”

    “诺。”

    霍峻被拖下去,打了八十军杖。

    “现在议事。。。。”

    诸葛亮摆出地图,有些烦躁的道:“吕布的大军,已经过了江州和巴郡,转眼便到剑阁。韩信的第一师,也在剑阁之外扎营,随时有进犯的可能。我剑阁之军,虽有十万,却难敌数万新军。更重要的是大王那里,始终没有消息传来,我担心。。。。”

    “我已经捎信回g都,让张松、李严,给剑阁关增兵十万,葭萌关增兵五万。蜀郡、广汉郡、犍为郡等,也要重兵驻防。还有各郡的粮食、金银,都运送去g都,不能给吕布补给机会。”

    “军师的安排,甚为妥当。”

    关羽双手抚须,眉目含笑道:“益州之战,与荆州之战不同。荆州无天险可守,又是仓促迎战。加上吕布有兖州军相助,战场距离扬州和兖州太近,于我不利。而这一次,我们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蜀中各郡已募得数十万兵马,凭借各处天险,抵挡住吕布的进攻,应该没有问题。”

    “千万不要这么想。。。。”

    诸葛亮还是一脸的愁容:“在平阳关时,我们能挡住韩信的进攻,是因为他没有红衣大炮。如果像中原战场一样,新军配备大量的火炮,我们岂能挡得住啊?”

    说到这里。。。

    众人都想起了荆交之战时,与徐庶的11团和12团交战。徐庶并没有红衣大炮,却有大量的建544地雷。那东西爆炸开来,也是非常的厉害。是以遭到十数万大军的围攻,也能守住阵地。

    “报。。。。”

    有士兵进账,将一封书信递给诸葛亮:“禀军师,大王来信了。”

    “哦?快拿来!”

    诸葛亮迫不及待的接过书信打开,随后开怀大笑:“哈哈哈。。。。”

    众人都很诧异。

    诸葛亮行事稳重,喜怒不行于色。还从来没有大笑过。

    “是什么事情,让军师如此高兴啊?”关羽问。

    “你们快看。。。。”

    诸葛亮走下堂来,将书信示于众将:“子龙将军率领白毦兵和丹阳军旧部,已经占领了涪城。获得大量的火炮和辎重。”

    “马超将军,也率领五万大军,前去相助子龙。”

    “有了涪城的火炮,我们就不用再怕吕布的新军了。。。。”

    待诸葛亮说完,堂上的将领们,都激动了起来。

    张飞狂笑道:“好啊,这回该轮到咱们收拾吕布了。这个三姓家奴,我非得好好教训教训他。”

    “的确是个好消息。”

    关羽眯着眼道:“涪城是吕布军的粮道。没了涪城,他进蜀的十万新军,就会饿死。我们只需守住剑阁关,不出一月,他非退军不可。”

    “哈哈哈。。。。”

    众人都笑的忘乎所以了。

    张飞更是想着,绝不让吕布退回荆州。有机会的话,一定要斩尽杀绝,除去蜀北的大患。

    九月初旬。

    吕布的新军,到达了剑阁,与韩信会师。

    韩信本来囤有一月之粮。吕布的到来,一下子分走了一半。只剩下十日之粮。如果十日之内,不攻克剑阁关,那数万新军,就真的会像关羽说的那样被饿死。

    同时。。。

    在涪城之外。

    徐庶的第三军和郝萌的独立旅,已经赶到。

    据暗影汇报,赵云的白毦兵和丹阳军旧部,约有四千之众,都驻扎在城里。马超也率领五万精锐,前来助战。

    徐庶叫来郝萌,说道:“你的独立旅,是我军中最有战斗力的。要担负起攻城的重任。明日一早,我让第六师17旅、18旅、19旅,围住涪城。你率独立旅,从东面强攻。务必要向赵云展示一下,我新军强大的战斗力。你记住,要打出气势。不能让士兵们觉得,我们没了火炮,就成了没牙的老虎。”

    “诺。”

    郝萌似在思索,遂有些担忧的道:“禀军师。第17旅、18旅、19旅,装备很差,怕是围不住涪城。末将担心。。。。”

    “不要担心,我自有安排。”

    “是。”

    郝萌遵令行事。

    竖日。

    黎明时分。

    第六师和郝萌的独立旅,向涪城开进。

    在不到半日的时间里,构筑了三道防线。将涪城的四面,围了个水泄不通。而至始至终,赵云和马超都没有任何的动作。

    晌午过后。

    徐庶到东城督战。

    郝萌的独立旅,已经开始攻城。战况十分的激烈。

    “郝萌啊。”

    “在。”

    郝萌打马回掉,走到徐庶的战车旁。

    “战况如何?”

    郝萌忍不住笑道:“军师放心。他们得了火炮,也没法用。因为不会用。您看前方的战场,虽然火炮打出来很多,但基本上都打空了,我们的伤亡不大。末将估摸着,明天这个时候,就能破城而入了。”

    徐庶细细的查看了番,确如郝萌所言。

    遂心里的那块石头,也放了下来:“我本来还担心涪城的火炮,会成为我们进攻的障碍,没想到他们不会用。呵呵。。。这可真是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啊。”

    啪啪啪。。。

    前方的战场上,密集的子弹飞舞。

    独立旅的突火枪,就像是狂风中的沙尘,很强势的压制了城楼上的反击。一颗颗实弹,击打在墙墩的上头,多数命中敌人的胸口。

    散弹的射击,虽是距离近、威力弱,但胜在数量极多。给敌人的士兵,造成了大量的轻伤和重伤。

    交战不到半个时辰,就有士兵沿着云梯,爬上了城头。

    噗噗噗。。。

    但是。

    爬上城头的士兵,还没来得急高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