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暴君吕布-第1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许攸满怀期待:“魏王,您是准备要出兵了吗?”

    曹操死死的盯着许攸的眼神:“我想知道郯县之战的真实境况。不要再给我说。。。扬州军损失了多少。你要详细的说说,你们损失了多少?是如何战败的?去往徐州的扬州军,战斗力如何?你们的黑旗军、先登死士,还活着多少?”

    这一连串的问题,都是直击要害。

    许攸的脸色很难看,也很难回答,但又不能不回答。他想了想后,拱手道:“禀魏王,去往徐州的扬州军,战斗力非常强悍。。。。”

    “你在说谎。”

    “在下没有说谎啊?”

    曹操道:“据我安插在扬州的细作回报,去往徐州的扬州军,虽有二十万之众,却多为新兵。只有穆桂英的一万丹阳兵,算作是精锐。其余的都没有经历过大战。你倒是说说,如何强悍?你是不是想告诉我,虽然扬州军强悍,但你们还是重创了他们。然后再把伤亡的数字,少报一些给我?”

    被曹操一眼看穿,许攸不禁打了个冷颤,心道:“曹孟德怎么突然变的精明了?”

    “许攸啊。。。我们有数十年的交情,你可不能哄骗我。”

    “在下岂敢。”

    许攸思虑一会后,知道瞒不住曹操,干脆将郯县之战的情况,和盘托出。不过黑旗军和先登死士受到重创的事情,许攸没敢说,说出来曹操定不会出兵。

    听完许攸道出的‘实情’,曹操稍显惊讶:“如此说。。。袁绍的精锐已经在郯县之战中,折损完了?而进入徐州的扬州军,还有数十万之众?”

    “不。我最精锐的两万先登死士和两万黑旗军,还安然无恙。”

    “安然无恙?你刚才还说遭到了樊梨花和穆桂英的埋伏,又被张辽追杀,岂能无恙?”曹操本来还抱有一线希望,现在彻底不敢动兵了。

    想想袁绍的三十万精锐,还打不过二十万扬州新兵。最让他忧虑的是樊梨花没有动用火炮,就已经打败了袁绍,要是动用火炮,袁绍岂不又要战败?

    “魏王。。。。”

    “你不必再说了!”

    曹操心意已决:“我是不会出兵的。我劝你赶紧回去,让袁绍小心备战,不要再遭到了樊梨花的埋伏。还有,去往徐州的扬州军,不可能不带火炮。你们围困下邳的四十万军,最好撒开来,分扎四五座大营,免得遭到火炮的轰击,一败再败。”

    如果樊梨花在这的话,一定会伸手捂住曹操的臭嘴。

    ps:本书首发创世中文网(QQ阅读),喜欢本书的,请到创世中文网(QQ阅读)收藏,订阅,作者感激不尽!本书群号:799074998欢迎友友们加群!

第430章 攻克剑阁关() 
“是。。。。”

    许攸劝战失败,只得很不甘心的放弃了。

    再一想曹操的话,也觉得很有道理。

    许攸不敢耽搁,离开魏王府后,马不停蹄的赶往徐州。

    。。。。。。。。。。。。。。。。。

    就在徐州最大的一场围歼战役即将展开的时候,徐庶率领的第三军已经返回了剑阁,与吕布商议后,决定强攻剑阁关。

    凭着新军的远距离射杀武器和李元霸、李存孝、项羽、裴元庆的勇猛,仅仅用了三日,便攻克了城池。

    这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

    之前韩信攻打阳平关,迟迟不能取胜。现在却又不堪一击。

    伍云召的第四师,率先进入城中。

    不到半个时辰,便遣人来报:“主公。。。第四师遭到了蜀军的埋伏。城中又燃起大火,伍将军击溃敌军后,正派人取水救火,请主公等一等再进城。”

    “让他不必再救火了。。。。”

    吕布吩咐道。

    报信的士兵看向吕布,又看了一眼徐庶,好生疑惑。起火了还不救,剑阁关岂不要烧成一片灰烬?

    “诸葛亮最精于算计。城中之水,是肯定救不了火的。传令伍云召的第四师,迅速退出城关。待火势熄灭后,再进去不迟。”

    “诺。”

    站在剑阁关外,韩信上前一步道:“莫非诸葛亮败出剑阁,只是为了伏击我们?”

    “韩将军只说对了一半。”

    吕布道:“他是真的顶不住了,才下令焚城的。否则如此险关,岂肯用来诱敌?要知道剑阁关被攻破,葭萌关危矣。葭萌关再被攻破,益州一大半的城池,都摆在我们面前。刘备也大势将去。”

    “还是主公想的透彻。。。。”

    “你就知道拍我马屁。我不相信这么浅显的道理,你会想不到?”

    “末将是真的没有想到。”

    韩信很认真的道。

    虽然清楚韩信是在拍马屁,但吕布听着还是挺舒服的。连兵圣都想不到的事情,自己却想到了,这种超越兵圣的感觉,不是一般的好。

    关内燃起大火。

    已经不可能供大军居住。

    吕布下令,全军退回大营。

    夜里。

    吕布收到暗影传来的消息。

    刘备的十五万军,又重新夺回了阆中。

    阆中是剑阁东面的重镇,扼守住征蜀大军的粮道,就像涪城一样重要。

    吕布颇为恼怒,朝帐中的将领问道:“驻守阆中的是哪支部队?连个阆中都守不住。难道没有了火炮,你们就真成了被拔了牙的老虎吗?”

    “是。。。是末将的26旅。”伍云召很是忐忑的站了出来。

    之前他的兄弟伍天赐,就是因为丢了涪城,才被吕布重罚。现在他的26旅,又丢了重镇阆中,置征蜀大军于险境。

    伍云召已经做好了回寿春的准备。

    徐庶站出来谏道:“禀主公,刘备有十五万军,战斗力不容小觑。26旅守不住阆中,也在情理之中。还望主公不要责罚伍将军,许他戴罪立功。”

    “若不是元直求情,我定不轻饶。”

    吕布看向他,说道:“赶紧带着你的第四师,回阆中战胜刘备。务必要夺回阆中。否则我入蜀的大军,没有粮食,如何支撑?”

    “是。”

    “等等。。。。”

    吕布想了想,道:“我都被你气糊涂了。刘备有十五万军,更兼军师庞统足智多谋,你怎么可能战得过。容我再想想。。。。”

    伍云召退到一旁。

    李靖出列道:“主公不必担心。只需派李元霸、李存孝将军,随同第四师一起前往,必定能建功。”

    “孩儿(末将)愿往。”

    李元霸和李存孝站了出来。

    “不行!”

    吕布断然拒绝。

    不是他不相信李元霸和李存孝的实力。只是战场凶险,天意难测。万一伍云召指挥不当,令李元霸和李存孝受到了损伤,后果不堪设想。也只有将这两员猛将留在自己身边,吕布才放心。

    “末将愿往!”

    项羽权衡利弊后,出列道:“攻克g都的功劳,就让给诸位了。我愿率领破军营,前往阆中,与刘备较量较量。”

    吕布眼前一亮。

    有项羽出手,自是比伍云召强得多。

    徐庶也说道:“项将军久经战阵,武艺超群,定可战胜刘备。只是破军营虽强,却不能攻坚。请主公派伍云召将军,与项将军同往。”

    “好。”

    考虑到阆中的重要性,吕布不得不有所取舍:“项将军是我麾下少有的战将,从征多年,未逢一败。希望你一如既往,败刘备、收阆中,保证我征蜀大军的粮道。”

    “诺。”

    项羽战意十足。

    “伍云召,裴元庆。”

    “末将在。”

    吕布道:“你们一个是戴罪立功,一个是急于建功。我给你们这个机会,率领本部第四师和第七师,随项将军同往,一切听从项将军的吩咐。如果能收复阆中,给你们记一大功!”

    “诺。”

    有吕布这话,他们还有什么好犹豫的。

    若能战胜刘备,收复阆中重镇,也算是为征蜀出了一份大力。等回到寿春,也足够炫耀了。总比其他的几个师,毫无作为的好。

    安排完阆中的事。

    吕布的脸庞却是多了一丝忧虑。

    徐庶察言观色,洞悉了吕布的心思,问道:“主公是在担心中原的战事吗?”

    “是啊。”

    吕布说道:“自从曹仁攻下了阳平关,我就一直担心,曹操会参与这场战争。既然没有来剑阁相助诸葛亮,必然会把手伸进中原。只怕荆扬两州,都要面临大战啊。”

    徐庶道:“主公担心的是。曹操不会眼看着我们攻取益州而无动于衷。要么出手干预,要么壮大自己的实力,以期在今后的战争中,取得有利的态势。”

    徐庶的言论,是从一个正常人的角度,看待现下的问题。

    如果他知道曹操畏惧吕布,已经畏惧到不敢交战的地步,估计就不会这样说了。

    吕布有些发愁的道:“暗影传递消息太慢。我收到的上一封战报,还是樊梨花想引诱袁绍去建安郡,故将徐州大半的城池丢给了袁绍。十几万徐州军退守下邳,也不知道现在情况如何了。”

    本章完

    

第431章 白起领重任() 
徐州是吕布的根基,也是一个巨大的粮仓。

    徐州有失,意味着吕布将遭到重创。

    众将都跟着担忧起来。。。

    韩信讪笑道:“末将当时就说过,这计策非常危险。袁绍取得徐州后,不一定会追杀樊将军。即使追了,也不会进入建安郡。即使进了,人也不会太多。樊将军的诱敌之计,看似可行,实则凶险。搞不好徐州就真丢给袁绍了。”

    吕布的担心,一大半是来自韩信。

    现在又听韩信这样说,心里更没底了。

    不过。。。

    担心归担心,征讨刘备的决心不会变!

    吕布收敛心神,说道:“中原的战事,就由他去吧。我们现在。。。要不惜一切,消灭刘备,征服川蜀!”

    “主公英明。。。。”

    徐庶拱手回道。

    自从得了剑阁关,他的想法也改变了。

    夺取益州的大计,眼看就要完成。不能因为担心中原,而半途放弃。需知进蜀一趟,很不容易。夺取阆中和剑阁更不容易。等到刘备缓过劲来,再想征蜀,必是难上加难。

    剑阁之火,烧了整整五日。

    五日之后,吕布率军越过剑阁,直奔葭萌关。

    项羽的破军营、伍云召的第四师和裴元庆的第七师,则原路返回,准备夺回阆中。

    。。。。。。。。。。。。。。。。。。。。

    十月中旬。

    火炮运送到郯县。

    白起、张辽、魏延、樊梨花、穆桂英、梁红玉的大军,浩浩荡荡的开赴下邳。并给袁绍下了战书,要在下邳城外,与袁绍决一死战。

    袁绍卧病在床,不能理事。

    许攸与沮授、袁尚、袁熙商量,按照曹操的指点,为防止扬州军的火炮,将下邳城外的四十万大军撒开来,分扎四座大营。

    这样布阵的好处有两点。

    一是相互形成犄角,可以驰援。

    二是避免遭到炮击后,几十万大军败退,一发不可收拾。

    扬州军来到城外。

    看到敌人的阵势,已知晓袁绍的意图。

    樊梨花带着众人回营,商议迎敌之策。

    “袁绍是变聪明了,知道我们的火炮厉害,把营盘扎成了四座。他是怕他的四十万大军,被火炮吓住,再成溃败之势。”

    穆桂英道。

    “嗯。”

    魏延点点头,坐下道:“袁绍就是扎一百座大营也没用。我们有五万颗炮弹,全给他炸平了。不过是麻烦一点点而已。”

    “唉。。。。”

    樊梨花却在这时哀叹了声。

    她想起了前些时日在下邳城突围的时候,曾用一万颗炮弹轰击袁绍的军阵。在那么密集的情况下,才伤敌两三万而已。

    “主母不必忧虑。待我们修好了炮兵阵地,便与袁绍决战。”魏延道。

    梁红玉忍不住笑了起来:“我倒是很想看看。。。当我们的火炮轰击袁绍的大营后,会是什么样的场景呢?”

    “哈哈哈。。。。”

    众人跟着发笑。

    “你们不要高兴的太早。袁绍坚守不出,我们的火炮怕是奈何不了他。”樊梨花像是早就憋着一股子劲,给众人泼冷水。

    “主母在开玩笑吧?”

    魏延才不相信呢。五万颗炮弹,还打不过袁绍。

    樊梨花回道:“我没有开玩笑。我以前跟你的想法一样。觉得红衣大炮,威力无穷,只需一两万颗,就能击垮袁绍。但是前段时间我突围的时候才发现,炮弹打出去。。。不甚准确,杀伤力也有限。而且。。。我们是固定的,敌人却可以跑动。”

    “上次的突围战,如果不是袁军被吓破了胆,慌忙撤退。也不至于损伤六七万。我们要突出重围,也还得费一番周折。”

    “呃。。。。”

    张辽走过来道:“要照这样说,我们想取胜,是不可能了?”

    “不是不可能,是缺少机会。”白起说道:“如果他的四十万大军,能聚在一起,被我们炮击之后,必定败退。他只要一败退,大事定矣。”

    “问题就在这里。”

    穆桂英接着道:“袁绍的四十万大军,已分扎四座大营。我们要先聚敌,才能歼敌。那么如何将袁绍的四十万大军聚集起来,并且。。。神不知鬼不觉的设下埋伏,就需要我们拿出一个对策。”

    沉默了一会。。。

    “粮草!”

    樊梨花灵机一动,忽的站了起来:“袁绍的粮草全都屯在北海,如果我们星夜兼程,赶赴北海,围住他的粮草大营。袁绍还不赶快回援?”

    “主母是说。。。全部的兵马,一起去北海?”张辽惊异的问。

    “是啊,要不然怎么能引诱到袁绍的四十万大军?”

    樊梨花的想法太大胆了,令众人不得不迟疑。

    少许后。。。

    白起是第一个站出来支持樊梨花的:“主母的计策很好。我愿率领本部兵马和所有的火炮,伏于琳琅境内,待袁绍大军至,围而歼之。”

    “你去?”

    “怎么?我不行吗?”

    白起伸了伸自己的小身板,再与张辽、魏延比较,确实小了一号,遂有些不服气的道:“主母别忘了,我也是身经百战。”

    “确实确实。。。我都差点忘了。”

    樊梨花笑道。

    “妹妹的计策,确实很好,但恐袁绍不会上当。因为从下邳到北海,遥遥千余里,我们的火炮运送不易,是瞒不过袁绍的。”穆桂英提出了异议。

    “瞒不过又如何?”

    樊梨花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难道他会置北海的粮草大营于不顾?没了粮食,他吃什么?我们手上的十几万兵马,加上五万颗炮弹,是一股极强的力量。他知道北海危急,势必回援,而且是全军回援。因为他在短时间内,还无法攻克下邳。再没了粮食,岂非不战自败。”

    “还有。我早就接到了消息,甘宁的几万兵马,在青州各郡闹了个天翻地覆,眼看就要占领青州了。袁绍的大儿子袁谭,领军五万回援,想必不是甘宁的对手。我们再去青州,等于是彻底断了袁绍的归路。我觉得。。。这才是袁绍真正的命脉!”

    “说的好!”

    白起又跳出来支持樊梨花。

    众人都觉得有些草率,怕袁绍有了警觉之后,不会轻易上当。

    樊梨花对自己的计策很有信心,说道:“我是徐州大都督,这件事情听我的。打不赢,由我顶着!你们只要好好助战即可。”

    樊梨花都这样说了,算是强制性的命令。

    众人皆道:“愿听主母吩咐!”

    “小白起。”

    “在。”

    樊梨花捏了下他的脸:“只有你支持我。我不能让你失望。你刚才不是说,要去琳琅郡伏击袁绍吗?我给你这个机会。至于如何伏击袁绍,等你到了琳琅郡,视情况而定。”

    “哈哈哈。。。多谢主母。”

    白起兴奋的浑身发抖。

    张辽和魏延急忙道:“主母,如此重要的事,怎么能交给白起呢?”

    本章完

    

第432章 围点打援() 
“不交给白起,交给谁啊?你们两个吗?”樊梨花一副交给你们两个还不如交给白起的神情,令张辽和魏延好生郁闷。

    好歹也是吕布麾下的上将,竟被樊梨花如此小觑。

    “此事我已决,无需多言。”

    樊梨花下令道:“等天黑以后,各部启程,绕过袁绍的大营,前往北海。营中的火炮全部交由白起掌管,到琳琅布阵。”

    “诺。”

    众人应道。

    夜里。

    樊梨花留下一座空营,遍插旗帜和刀枪,约百余人驻守。

    营中的十三万军,趁夜奔赴北海。

    由于沮授和许攸的心思都在防守四座大营上,竟是一点也没有察觉。下邳城里的岳飞、戚继光、徐达、常遇春,也时不时的去骚扰袁军的营盘,令袁军疲于应付。

    三日后。

    不出穆桂英所料,袁绍的探子还是发现了北行的扬州军。也知晓了下邳城外的大营是一座空营。沮授派了五千军士,占领营盘。

    但是营中什么也没有。

    袁军到时,留守的一百多人,也逃之夭夭了。

    袁军只是占领了一座空营。

    事关重大,沮授和许攸不得不前往觐见袁绍,将实情相告。

    “大王。”

    “你们来啦,快请坐。”袁绍躺在卧榻上,脸色有些发白。

    “谢大王。”

    沮授和许攸入座。

    许攸说道:“樊梨花的十三万军,已前往北海。应是奔着我们的粮草大营去的。我们在北海屯有六十万石粮草,足够装备二十万军的铠甲和武器,是我们南征的依仗,绝不能有失。臣建议。。。暂时放弃攻打徐州,先回援北海。”

    袁绍说道:“子远不必惊慌,我早就料到樊梨花会觊觎我北海的粮草大营。故让鞠义领兵三万驻守,再有北海的郡县兵,约两万左右,防守一月无虞。”

    “大王。。。。”

    沮授比许攸要着急的多,劝道:“鞠义将军怕是战不过樊梨花。北海的郡县兵,也都是些乌合之众,更不堪其用。今克城艰难,不如先回师北海,击败樊梨花方为上策啊。”

    袁绍虽然病着,但脑子不糊涂。想了想后,道:“樊梨花进攻我北海,是想引诱我全军回援,再半路伏击。他的火炮可是威力无穷啊。”

    “大王说的是。”

    许攸也有此担心,故而对回军之事,不是很上心。但想到北海大营的辎重,对南征的袁军非常重要,又不得不劝谏:“大王。。。据我们安插在下邳城的细作回报,下邳城中仍有八万重兵。即使没有火炮,我们也难以攻克。不如先回北海吧?”

    “臣附议。”

    沮授也拱手道。

    “咳咳。。。。”

    袁绍艰难的撑起身子,不甘心道:“大军撤走容易,再想回来可就难了。你们刚才也说,下邳城里有八万驻军。我们一撤走,徐州又回到了樊梨花手里。他摆明了是想声东击西,趁势夺回徐州。我岂能上当啊?”

    “那北海郡的粮草怎么办?”

    “且让谭儿放弃攻打甘宁,与鞠义同守大营。想来坚守一两个月,是没有问题的。哦对了。。。从现在起,你们要督促各营的将士,不惜一切,攻克下邳。只有攻克了下邳,我们才算攻克了徐州。樊梨花再想夺回,可就没那么容易了。到时我们再回援,便犹如泰山击顶,樊梨花必败无疑!”

    袁绍也不知是病的糊涂了,还是太过聪明。危急时刻,竟要置北海的粮草于不顾。

    沮授向来行事缜密,自不赞同袁绍的策略。

    许攸却是截然相反。

    他在郯县之时,被袁绍收回了兵权,已经遭到袁绍的猜忌。要是现在再拂逆袁绍,必是火上浇油。见袁绍心意已决,许攸赶紧附和:“大王英明。”

    “许攸你。。。。”

    沮授十分的诧异。

    来之前还说的好好的,怎的突然变卦了?

    “你们都退了吧。我有些倦了。”袁绍重新躺下。

    “诺。”

    许攸和沮授离开。

    袁绍不同意回援,是置三军将士于险境(攻克下邳,自另当别论)。沮授不忍大军蒙难,以军师的身份,派了两万精锐士兵,奔赴北海。

    (注释:史上曹袁对峙官渡,也有过同样的境遇。曹操派兵攻打袁绍的粮草大营乌巢,袁绍弃乌巢不顾,猛攻曹操的大营,致使乌巢和大营皆败。)

    可见一个人心性是固定的,无论到何时,都改变不了。

    七日后。

    樊梨花的九万军赶到北海,围住了袁绍的粮草大营。

    白起的四万军(包括五百门红衣大炮和五万颗炮弹),也在琳琅郡的竹山布阵,等待袁绍回援。

    竹山是去往北海最近的道路,也是最容易设伏的地方。

    白起在竹山布阵,编制了一个巨大的口袋。虽然他的兵力不多,但他有信心,不管袁绍来多少,都能一网打尽。

    这也充分提现了他领军的才能。

    北海郡。

    崇山之侧。

    樊梨花的九万军围住袁绍的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