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暴君吕布-第1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穆桂英也怕临淄真的失陷,说道:“好吧。你率徐州军驻守东莱,防止公孙康逃回朝鲜。我率领青州军回援,跟他玩猫戏老鼠。看是他的粮食多,还是我的粮食多。”
“嘿嘿。。。好。”
樊梨花应道。
旋即。
两人分兵出击。
樊梨花率领三到四万的徐州军,守在东莱郡的黄县。
穆桂英领着青州军,日夜兼程,赶往临淄。
此时。
在齐国的临淄城。公孙康亲率六万多军,强攻临淄。驻守在临淄城中的两万守军,拼死抵抗。战斗十分激烈。
“报。。。。”
公孙康麾下的大将卑衍跑来,说道:“禀世子,东城和西城都有重兵把守。我们的部队遭到抵抗,溃逃下来。”
“南城呢?”公孙康问。
“南城虽兵马不多,但地势险要,也极难攻取。”卑衍回道。
公孙康取出地图,研究了一会儿,说道:“照这样打下去,短时间内不可能破城。而且,我军也会付出极重的代价。”
“卑衍。”
“在。”
公孙康收起地图,道:“传令撤军,到五里外休整。”
“世子,樊梨花和穆桂英已经攻克了东莱。如果我们不能攻克临淄,拿到临淄城中的粮食。那。。。我们会有断粮之危啊。而且樊梨花和穆桂英,随时都有可能压过来。”卑衍道。
公孙康没有回他的话,只瞪了他一眼。
卑衍立即抱拳道:“是。末将即刻去传令。”
呜呜呜。。。
没过多久,撤军的号角响起。
正在攻打临淄城的辽东军,全线后撤。
到了五里外。
扎好营盘。
公孙康叫来麾下的两员大将。一个是卑衍,还有一个叫柳毅。
“两位将军请坐。”公孙康挥了挥手。
“谢世子。”
柳毅坐下后,十分疑惑的问道:“世子为何传令撤军啊?是担心伤亡太大吗?”
“嗯。我已经有了攻克临淄的计划。且不需要伤亡多少士兵。”公孙康道。
第621章 及时的援兵()
哦?
柳毅和卑衍皆惊喜:“世子,快说来听听啊。”
公孙康道:“在来临淄的路上我就看见了,临淄后面的几个县,百姓的数量很多。我们可以去把他们抓来。给他们穿上铠甲,让他们去攻城。。。。”
“啊?世子想的办法就是这。。。。”柳毅一阵无语。
连精锐的士兵都不能攻陷临淄城,临时抓来的壮丁,又怎么能攻得下呢?
卑衍破口笑道:“世子,那些百姓怎会愿意攻城啊?”
公孙康冷笑道:“不愿意?那就杀!一个不愿意,杀一个,十个不愿意,杀十个!杀到他们愿意为止!攻城之时,调集弓箭手在后面列阵,敢有退缩者,一律就地消灭。。。。”
“再说了,我让百姓去攻城,其真正的目的,也并不是要攻克临淄。两位将军想想,我们的兵力有六万,这敌人是知道的。如果我们连续两日攻城,伤亡四五万。然后我们往东撤。那敌人会怎么做呢?他们会不会为了建功,为了抓到我,来攻击我?如果是这样,那咱们不就可以在城外消灭他们了吗?到时再一鼓足气,攻下临淄,也就轻而易举了。”
“世子好计策!”柳毅和卑衍皆惊喜不已。
卑衍抱拳道:“末将这就去调兵,抓捕东面几个县的百姓。”
“去吧。”
公孙康一挥手,卑衍快步离去。
“末将也去。”柳毅也站起身说道。
“柳将军,你就不必去了。为了防止敌军打探到我军的实情。你必须调集重兵,在南面布防。沿路设置关卡,不许任何人通过,连一只苍蝇都不能让他飞过去。”
“是。。。。”
柳毅看到了胜利的希望,心里十分的激动。
公孙康不忍笑道:“好啊,这回倒要看看,樊梨花和穆桂英,还有什么本事?!”
。。。。。。。。。。。。。。。。。。
两日后。
公孙康准备好了四万壮丁,让他们穿着辽东军的铠甲,攻打临淄城。被抓的那些壮丁,自是不愿意。可没有办法,不前进就得死!
为了活命,他们不得不跑向城池。但没有一个百姓,能爬到城楼上。每每越过护城河,便被城楼上的守军给射杀了。
这样的战斗,伤亡是极大的。
短短一天的时间。。。。
那四万壮丁,全都惨死在临淄城外。站在城头往外看,全是尸首。堆积如山、血流成河。真正呈现了人间炼狱的景象。
当晚。
公孙康让麾下的大将柳毅,率领四万精锐,埋伏在一处险要,做好伏击敌人的准备。
他则率领万余士兵,伪装成败军,朝东面撤离。
。。。。。。。。。。。。。。
不出公孙度所料。临淄城中的一些将领,看到临淄城外尸积如山,又见公孙康撤离,便理所当然的猜想,公孙康的大军不支了,且士气低落、多数带伤,才连夜逃走。
众将都不愿放过这立功的机会。
于是。
他们率领一万士兵,出城追击。
“放箭!”
嗖嗖嗖。。。
刚出城不远,便遭到柳毅的伏击。
仗打到一半的时候,暗影总旗王怀,才来禀报:“诸位将军上当了,公孙康抓走了临淄东面几个县的百姓,让他们去攻城。你们看到的那些尸首,全是。。。。”
“诸位将军,快快撤回临淄吧,别因小失大,丟了临淄城。”
待王怀说完,几个将领惊怒交加。
“你怎么现在才说?”
“坏我们大事。。。。”
“你们暗影是干什么吃的?!”
。。。。。。。。。。。。。
将领们都纷纷指责王怀,随即下令向南突围。准备返回临淄。
“杀啊。。。不要放跑了敌人。”柳毅亲率两万步卒,从南面围了过来,将那一万青州军围堵在一片麦田之中。
自知回不了临淄,将领们也不再抱有幻想:“弟兄们,跟敌人拼了。。。。”
“杀啊。。。。”
双方的兵马随即展开了一场生死决战。
柳毅冲杀了一会儿,跑到一处山坡上,查看整个战场。发现那一万青州军,已经被围了起来,心中得意,十分的高兴。
“这回敌人跑不了了。神仙也不能救!”
柳毅朝身旁的几个将领说道:“你们去传令,所有的部队都围拢过来,将敌人尽快歼灭。再派人去告诉世子,可绕过战场,直取临淄。”
“诺。”
几个将领骑马离开。
柳毅也准备去战场,亲自杀敌。
可是。。。
就在这时候,有一队轻骑斥候兵,来到柳毅面前,急切的道:“禀将军,世子在二十两外遭到敌人的伏击,现在正与敌人激战,请快快派出援兵,援救世子。”
“什么?”
柳毅还以为自己听错了。也怀疑斥候们的身份。他举着火把,打量那几个斥候,发现全是公孙康的亲卫兵。其中还有一个是统领。便再不怀疑。但不敢相信:“不可能!临淄城的兵力,全都在此,怎么会去了东面。。。。。”
说到一半时,柳毅突然反应过来:“难道是樊梨花和穆桂英?”
“将军说的没错,正是穆桂英回援了。他埋伏在东行的官道上,将世子围住,眼看。。。眼看就要得手啊。将军,您快发兵吧。”
那几个斥候十分焦急的说道。
“好,我现在发兵。”柳毅朝战场各处看了眼,遂急道:“可是。。。我们的士兵和敌人的士兵,已经混战在一起。在没有分出胜负之前,如何撤得?”
“世子急盼援军。世子说了,一个时辰内,援军不到,全军覆没啊。。。。”一个斥候说道。
“这可怎么办。。。。”
柳毅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
战场上两军对阵,以四万对战一万,本是胜券在握。只需要一两个时辰的时间,必定取胜。可要是下令撤军,那一万人也有可能消灭四万人。这是十分常见的事。
柳毅不敢冒此大不为。
他骑马赶到一处边角,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收拢了两三千的士兵,朝那几个斥候说道:“我只能派三千军相援。”
三千?
几个斥候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穆桂英的伏兵,至少有数万。将公孙康围的水泄不通。区区的三千人,能解得了围吗?
柳毅咬牙道:“我亲自去,即使拼了命,也会救出世子。”
“将军走了,那这里的战斗怎么办?”领头的斥候兵问道。
“这里的战斗已经无需再担心了。”柳毅翻身上马,挥手道:“走,驰援世子!”
“走。。。。”
几个斥候和那三千士兵,都跟在柳毅身后,朝着二十里外跑去。
第622章 柳毅投降,青州平定()
二十里的路程,对于骑兵来说,也就两刻钟的时间。
可是柳毅的三千士兵,已经战斗多时,属于疲惫之师,要徒步行军二十里,至少得一个时辰。
于平时来说,一个时辰不算什么,不知不觉也就过了。然战场交锋,生死一线,即使一分钟,也能决定战争的胜负,何况一个时辰?
。。。。。。。。。。。。。。。。。。。。
就在柳毅率领三千士兵往东驰援,穆桂英的五万大军,已将公孙康逼入了绝境。
“杀啊。。。。”
辽阔的平原上,两军正在厮杀。
若是站在高处,你便会发现,整个战场像是一个八卦图。图中有很多的火把。公孙康的万余军,被整整五万军围在中间,快速的蚕食。
“这回他是跑不了了。。。。”
穆桂英缓缓的坐到地上,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战场。
旁边的一个将领说道:“主母用兵如神,哪是公孙康能比的。当初和曹操、袁绍交战时,咱们面对几十万的敌军,都能连连取胜。区区公孙康,呵呵。。。。”
“话不能这么说。”穆桂英道:“公孙康还是有能力的。辽东王公孙度,起初就是个小小的太守,靠巴结董卓,才谋得的官职。他能在十几年的时间里,相继消灭朝鲜的三韩、吞并东沃祖,击退高句丽和乌桓,便足以证明他的才干。尤其是他的儿子公孙康。据说一多半的战事,都是由公孙康指挥的。”
“没想到主母对公孙康如此的了解。”另一员将领道。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岂能不认真的了解对手?”穆桂英回过头道:“你们以后打仗也要记着。必须了解自己的对手,才能与之作战。”
“是。。。。”
众将皆应道。
时间渐渐的过去。。。
转眼。
半个时辰后。
公孙康的万余军,被全部消灭!
公孙康本人,也被斩杀了,他的人头被挂在一杆长枪上,传视三军。所有的将士都举起手中的武器,大喊:“哦。。。。。胜了!胜了!”
“我本来想。。。只拖住公孙康一月,待他粮尽,便会不战自溃。没想到他自寻死路。也算他倒霉吧。”穆桂英站起身来,朝周围的几个将领道:“传令下去。各营无需打扫战场。即刻排好队列。兵分两路。一路驻防临淄。一路去往东南面,歼灭柳毅所部。”
“诺。。。。”
众将应道。
很快。
战场上的士兵都被召集起来。
其中的一万五千,押着俘虏、径直往西,赶往临淄城。
穆桂英亲率三万余,前面西南面,准备歼灭柳毅。他早已经得到消息,从临淄城出来的那一万士兵,遭到了柳毅的埋伏,发生激战。
如果现在赶过去,兴许战斗还没有结束。
“报。。。。。”
往前跑了没多远,士兵来报:“禀主母,有数千敌军,正往这里赶来。”
“这一点是柳毅的援兵,想援救公孙康。”穆桂英朝身旁的副将问道:“公孙康的人头呢?”
“在这里。主母。”那副将把公孙康的人头拿了出来。
“给我。”
穆桂英把人头提在手里,冷声道:“等下把人头朝柳毅的面前一扔,看他还敢反抗。”
“走。。。。”
穆桂英一挥手,大军继续向前。
一刻钟后。
穆桂英的三万五千军,与柳毅的三千援军遭遇。
双方在一片树林中列阵,隔着五六百米远,都没有下令冲锋。
穆桂英带着一队亲卫兵,提着公孙康的人头,跑出军阵。
“柳毅何在?我们上将军请他出来答话。”副将跑在穆桂英的前面,喊了一声。
柳毅听见后,也带人慢慢的上前。
距离不远。
穆桂英道:“柳毅将军,你主子公孙康已经被我杀了,你还要反抗吗?听我一声劝,赶紧投降。我保你功名利禄。”
“哼哼。。。你休想骗我。”柳毅不相信。
穆桂英把手上的人头提了出来,朝柳毅抛过去:“接着!”
“啊!世子!”
柳毅把那人头捧在手里,看到公孙康的面容,惊的浑身发抖。周围的几个斥候和将领,也是痛苦起来:“世子、世子。。。。”
“看清楚了吧?”穆桂英问道。
“你杀了世子,我跟你拼了。”那几个斥候是公孙康的亲卫,最忠诚的近卫。都想替公孙康报仇,握着战刀,冲向穆桂英。
“找死!”
噗噗噗。。。
穆桂英武艺高强,长刀连续挥动,便将那几个斥候斩于马下。
柳毅身旁的几个将领,都挺起了长枪,准备上前迎战。柳毅拦住他们:“等等。。。。”
“柳将军是明白人。公孙康一死,你不可能战得过我。我此行带来了五万大军。其中一万五千,已经回援临淄城。我身后有三万余青州军。你认为你能取胜吗?还是听我一劝,投降吧。”穆桂英继续劝说。
“那。。。。”
柳毅朝身旁的几个将领看了眼:“诸位,你们认为呢?”
“将军想投降?”那几员将领不觉震惊。
柳毅可是他们的上将,如果柳毅投降,那他们也别无选择,只能随波逐流了。
“我只问你们,想死还是想活?”柳毅低声道。
“这。。。当然想活啊。”一员将领道。
“想活就投降吧。”柳毅看着对面的穆桂英,深吸了口气,低声叹道:“她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消灭世子的万余精锐,可见穆桂英带来的兵力,至少在五万以上。凭我们的军力,能战得过吗?”
“将军说的极是。。。。”
几个将领都低着头,心情有些复杂。想想从辽东起兵、经朝鲜、过黄海,意气风发的来到青州,本来想大干一场。没想到遭到樊梨花、穆桂英的顽强阻击,损兵折将。现在连公孙康都死了,南征的计划,也是彻底告破。
想要活命,就得投降。
“将军,我们听你的。。。。”众将都道。
“好。”
柳毅神色一正,朝对面的穆桂英道:“穆将军,我们经过商议决定投降。只是。。。。你真的能保证,我们不会被问罪?”
ps:本书首发创世中文网(qq阅读),喜欢本书的,请到创世中文网(qq阅读)收藏,订阅,作者感激不尽!本书群号:799074998欢迎友友们加群!
第623章 好消息一个接着一个()
“呵呵。。。当然!”穆桂英道:“你们不但不会被问罪,还会得到奖赏。你们想。。。。你们手上还有几万的军队,如果不投降,便要与我交战,我虽然能取胜,也会伤亡一些。你们投降后,军队放下武器,便避免了成千上万的士兵伤亡。这是多大的功劳?谁还敢问罪你们呢?”
“好,我们愿降。。。。”
听到穆桂英的话,柳毅和自己的副将们对视了眼,都纷纷表态。
柳毅翻身下马,将长刀放到地上。
其他人也是有样学样。
穆桂英指了指柳毅身后的军队:“他们呢?”
“哦。。。我令他们投降。”柳毅转身看向身后的士兵,喊道:“弟兄们,都听我的命令,放下武器!”
辽东士兵们最在意军令。柳毅是他们的上将,既有令下,便不会违抗。在柳毅话音落下时,都纷纷放下武器。
穆桂英朝身后一挥手:“派人过去,收缴武器,将所有的俘虏押送至临淄城关押。”
上万的士兵扑向对面。
穆桂英走上前几步,朝柳毅说道:“柳毅将军,我向你保证,你不会后悔今日的决定。等战事结束后,我会亲自写一道奏折,上呈军机处,为将军请功。”
“多谢穆将军。”
柳毅拜道。
有了柳毅的帮助,辽东的几万军,都不再是威胁。
他跟随穆桂英,率领两万多青州兵马,赶往西南面的战场。柳毅吹响了撤军的号角。随即全军被穆桂英截住。在柳毅的相劝下,三万多辽东军,全部投降。
至此。
青州境内的敌军,都被肃清了。
。。。。。。。。。。。。。。。。。。。。。。。。。
。。。。。。。。。。。。。。。。。。。。。。。。。
建安十四年正月。
由于蹋顿的二十万铁骑被歼灭、公孙康又被斩首,高云自知不敌,吓的逃往高句丽。河北之战事,也由此终结。
白起、秦琼、李靖等部,相继收复河北各州郡。
樊梨花和穆桂英各回各州。。。
洛阳。
奉天宫。
吕布带着贾诩、徐庶等,来到新修建起的宫殿前。
站在石阶上,可以看到整个洛阳的东城。吕布闭着眼睛,深吸了口气,道:“真是气派啊。以往的洛阳皇宫,可有如此气派的宫殿?”
“这得多亏了鲁班大人,还有主公的英明决策。”贾诩道。
“皇宫各处,都已经在修建。鲁班大人说,待六月过后,便能完工。洛阳城的四大主干街道,也全部成形,两万多间房屋完工。”徐庶道。
“我已经看见了。。。。”
吕布走进奉天宫的奉天殿,看到气派的龙椅、殿堂,以及那九根巨大的镶着金边的圆柱子,不觉笑道:“这宫殿设计的也好。若是外国的使臣到了这里,看到这气派的景象,不知是何场景?”
“外国?”
徐庶问道:“主公指的是大月氏、鲜卑、羌人、乌桓、匈奴等?”
“算是吧。”吕布背着手,来回走了几步,道:“这些异族,我早晚会全部消灭。只是需要大量的兵马和火炮。短时间内怕是无法做到。”
“主公雄心壮志,臣等佩服。”徐庶和贾诩拜道。
。。。。。。。。。。。。。
在宫殿到处转了圈,回到殿外。
龙卫军统领李君羡送来战报:“主公,这是西凉和河北、青州的战报,几乎同时到了洛阳。”
“快拿来。”
吕布一脸的期待和激动之色,接过战报打开。
贾诩和徐庶也凑拢过来。
“好好好。。。。”吕布看着看着,连道了几个好字。
“主公,是不是胜了?”贾诩问。
“你们看。”吕布把几份战报递给徐庶和贾诩,笑道:“白起、李靖、秦琼、韩信、樊梨花、穆桂英、项羽等,果然不负我望,都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尤其是韩信和秦琼,歼灭了蹋顿二十万铁骑。这在全国的战场上,都是难能可贵的啊。足可载入青史。”
“禀主公。”贾诩道:“关于韩信和秦琼歼灭蹋顿二十万铁骑的事,臣正有情况禀报。”
“说吧。”
贾诩道:“秦琼上了一道折子,说是兵力不足,收编了原俘虏曹操的三十万降兵。”
“这有什么不对吗?”吕布问。
“这。。。。”
贾诩看了眼徐庶。
徐庶收起几份战报,回道:“禀主公,文和先生的意思是,韩信和秦琼的做法,不符合规矩。事先没有向军机处禀报,也没有向主公请旨。”
吕布点点头,遂笑道:“两位先生。做事要有大格局,不要在乎这些细节。”
“你们想想,全国整个的战局。刘备、曹操相继灭亡。乌桓、鲜卑、高句丽、公孙度、大月氏等势力,也被击退。白起和李靖等,收复了河北。项羽收复了西凉。这都是好事啊。与这些事情比起来,秦琼为了取胜,违规收编三十万降兵,又能怎样呢?”
“主公大量。。。。”贾诩道:“臣即回复秦琼,令他把三十万军,交给白起统领,整编河北军。”
在徐庶、贾诩的眼中,白起比秦琼值得信任。因为白起的姐姐甄嬛,是吕布的妻子。也就是说,白起是吕布的亲戚。
有了这层关系,几十万军在白起手上,不会出什么大事。
若是交给秦琼,那备不住。。。
“不必了。”吕布微笑着道:“秦琼是我看重的将领,值得信任。若是刻意的换将,反而会让他觉得我们不信任他,那才容易出事呢。再则,等天下大定了,我肯定要裁军。到时由谁统领军队,还不好说呢。”
“主公英明。”
两人想了想后,也同意吕布的决策。
“走吧,回城守府。”吕布带着徐庶和贾诩,打道回府。到了城守府外,遇见陈宫。陈宫笑着道:“禀主公,张良先生送信来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