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暴君吕布-第1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吕布道:“诸位可还记得,朕当初为何要设立军机处?在设军机处之前,替代军机处的职位又是什么?”
陈宫回道:“陛下设立军机处,是为了集中权利,便于指挥作战的部队。至于在设军机处之前,替代军机处的职位是。。。。。”陈宫看向贾诩。
贾诩摇了摇头,看向徐庶。
徐庶拱手道:“臣等不记得了。陛下的意思是?”
吕布道:“天下大定了,没有那么多的战事,给军机处决议。而内政的公文,又都送去了内政司。地方郡县的公文,送去了兵部。军机处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三人相互对视了眼,神情不一。
徐庶和贾诩都猜到了吕布的用意。说白了,军机处的权利太大,总揽天下兵权,已经威胁到了皇帝的地位。当然在吕布这一朝,是威胁不到皇权的。因为驻守各地的将军,都忠于吕布,军机处权利再大,也不能调动军队来攻打洛阳。
但是,下一朝代呢?
下下一朝代呢?
等忠于朝廷的老将都死了,地方军和正规军,完全由军机处掌握。若是军机处的大臣是忠于皇帝的,那天下太平。一旦有奸臣出现,那势必天下大乱。
未雨绸缪,吕布不得不早做安排。
陈宫问道:“敢问陛下,撤去军机处,又以何官职替代呢?各地收上来的奏章,堆积如山,不能都送去陛下的寝宫吧?”
“当然不能。”
吕布早就想过这个问题。
天下的官吏何止千百,每天的奏章数不胜数。若全都送到自己那里去,怕是不吃不喝不睡觉,也批阅不完。累也得累死。
吕布道:“撤去军机处后,增设三个部门。分别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负责批阅奏折,门下省负责拟写圣旨,将批阅的奏折和拟写的圣旨送往尚书省。尚书省不同意可以驳回,较为重要的奏折或是拿不定主意的,可以送去我那里。。。。”
“诸位先生可听明白了?”
“明白明白。。。。”贾诩道。
“你明白什么啊。”陈宫小声嘀咕了句,朝吕布道:“陛下,那六部怎么办呢?以前六部是由军机处和内政司管理的。”
“内政司这个职务。。。。还是一并取消了。六部各自为政。所有的奏折送往中书省。”吕布道。
六部各自为政?
取代军机处的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仅是批阅奏折、拟写圣旨的机构。。。
陈宫和徐庶总觉得哪里不对,但又说不好。
吕布轻笑了几声,道:“关于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具体的职责和权利,我会再斟酌。总之取消军机处、取消内政司。六部各自为政。”
“是。。。。”
吕布的话都说到这份上了,他们也不好再有意见。
“敢问陛下,由谁掌管三省呢?”徐庶问。
“这个得好好想想。。。。”吕布起身走了几步,缓缓的道:“中书省是最累人的,每天要批阅的奏折,数不尽数。公台先生去如何?”
“臣愿往。”陈宫应道。
“每个省设左右丞相。左丞相为主,掌管事务,右丞相为辅,主要起监督的作用。公台为中书省左丞相。。。。”吕布沉思了片刻,又继续道:“你还监管着户部,由于中书省事务繁忙,你以后就不要再管户部了,由萧何担任户部尚书,兼任中书省右丞相。”
“遵旨。”
陈宫应道。
“门下省负责拟写圣旨,左丞相为贾诩,右丞相为张良,兼任吏部尚书。”吕布道。
“遵旨。”
贾诩应道。
“最后还剩尚书省。尚书省是最清闲的部门。但也最为重要。它能否定中书省批阅的奏折,能否定门下省拟写的圣旨。必须由刚正不阿的大臣担任。”吕布说到这里,看向一旁的徐庶:“元直,由你担任尚书省左丞相如何?右丞相暂时待定。”
“臣遵旨。”
徐庶也应道。
第631章 立貂蝉为后,吕贤为太子()
取消了军机处和内政司,又恢复了三省制度。吕布心情大好,前往甄嬛和芈月新开办的‘有间酒楼’。这名字取的,实在普通。
李君羡带着四个御林军士兵随行。
来到有间酒楼底下。
看到有间酒楼的规模,吕布稍显惊讶。
“竟然有三层楼。这恐怕是整个洛阳城,独一无二的吧?”吕布看向一旁的李君羡。
“是的陛下。”
李君羡说道:“有间酒楼的规模,是全城最大的,也最豪华。卑职可以预感到,等几个月后,这里会成为全国最大的一间酒楼。”
“那是自然。。。。”
吕布笑着走进酒楼。心里想着,由自己的两位妃子开办的酒楼,能差得了吗。又是在洛阳城最繁华的地段,背景深厚,财力雄厚,想不火都不行。
“夫君,你怎么到这里来了?”甄嬛端着一盘菜出来,刚好碰到进酒楼的吕布,一脸的惊讶。
“我来看看。顺便今晚就在这里吃了。”吕布朝楼上走去。
“是。”
甄嬛赶紧吩咐人去准备晚上的宴席。
到了第二楼,吕布看到两个熟人。
一个是黄忠,一个是李元霸。
“咦?你们也在这里啊?”吕布走过去。
“参加陛下(父皇)。”黄忠和李元霸行礼道。
“起来起来。。。。”
吕布找了个位置坐下,笑着说道:“我还以为我是有间酒楼第一个官家的客人,没想到你们比我来的还早。”
“夫君有所不知,他们两个啊,几乎每天都在。”芈月也走了进来。
“是吗?”
吕布笑道:“看来汉升和元霸还有些积蓄嘛。能到有间酒楼吃饭,可得家资丰厚才行。”
“陛下取笑了。”黄忠说道:“朝中的官员们,很多都在这里吃饭。我们也是刚好在此。如果陛下晚点来,便能遇到很多的官员。”
“哦?”
这吕布倒是没有想到,朝一旁的芈月问:“有间酒楼的饭菜降价了?”
“酒楼的地段这么好,又豪华,饭菜怎么可能会降价呢。”芈月回道。
“那这。。。。”
“禀陛下。”黄忠拱手回道:“蒙陛下恩德,凡是立过功的将领、官员们,都得到了赏赐,多有百万,少则数万、数十万。常年累月下来的赏赐,还有寿春的府宅、田产。。。。总不会连吃饭都吃不起吧。就连末将没有立过战功,也是多有积余。。。。”
“嗨,这都不是主要的。”李元霸嘿嘿笑道:“还是那民间办的比武场啥的赚钱。只要有本事,能打得赢,就有钱。我这几天可赚了不少。”
“呃。。。。”
吕布愣了下,笑道:“我想起来了,是有过这样的武馆。现在洛阳也有吗?”
“回陛下,是有。”黄忠笑道:“现在朝中的将领,几乎每天都去那里,赚几千、几万钱,是很平常的事情。若实在没人打了,咱们自己切磋,被人下注,赚的更多。”
“哈哈哈。。。这我倒是没想到啊。”吕布摇摇头。心里想着,有本事的将领通过这种方式赚钱,既激励将领们用心练武,还向百姓展示了将领们的武艺,威慑宵小。一举数得。
“芈月,去取笔墨来。我要写几个字。”吕布起身道。
“是。”
芈月着人取来笔墨,吕布提笔写到:“尚武堂。”
“把这三个字装裱一下,赐给城里最大的一家武馆。我也不问他是谁,只告诉他好好搞,别辱没了这块匾额。”吕布道。
“这真是皇恩浩荡啊。。。。”
“那武馆的老板怕是连做梦都要笑醒了。。。。”
“哈哈哈。。。。”
。。。。。。。。。
芈月把那副字收好。
没多久。
饭菜做好了。
吕布尝了下有间酒楼的饭菜,比起在寿春时,还要美味几分。或许是称帝了,心情不一样,吃到嘴里的味道也不一样。
“陛下,该回宫了。”黄忠道。
“走吧。”
吕布都有些醉了,搭着黄忠的肩膀,离开了有间酒楼。
快回宫时,吕布朝黄忠说道:“汉升啊,咱们认识有十几年了吧?”
“是的陛下。”
吕布道:“我一直把你放在武英殿、兵部,没让你领兵打仗去建功,你不会怪我吧?”
“末将不敢。”
吕布道:“以你的才能,独领一军,必定所向披靡。只是将军岁数大了,我实在不忍心。我也岁数大了,前几日辰时练武,都快拿不动方天画戟了。不服老不行啊。”
“陛下说笑了,陛下神力,怎么会拿不动方天画戟呢。”黄忠笑道。
“老将军,以后兵部还得需要你。你可得保重身体。”吕布真有些佩服黄忠,都八十多岁的人了,还健朗的像个小伙子。
“呵呵。。。陛下放心,末将健朗的很。”黄忠拍了拍自个儿的胸脯。
“哈哈哈。。。。”
一路笑着回宫。
。。。。。。。。。。。。。。。。。。。。。。
。。。。。。。。。。。。。。。。。。。。。。
接下来的半个月,吕布都在筹划册立貂蝉为皇后、吕贤为太子的事。虽然阻力不小,后宫的夫人们也有些不高兴,但没出什么大的差错。
经过吕布的谋划,文武大臣们都同意立貂蝉为后,立吕贤为太子。
这一日。
也是在奉天宫外,貂蝉受封,登台受文武大臣们的跪拜。
吕布写好圣旨,着人在貂蝉受封后,宣布立吕贤为太子,并赐东宫府邸。
“贤儿。”吕布带着吕贤到东宫:“看看你的府邸,多气派?”
“儿臣谢父皇。”
年仅十三岁的吕贤,知书达礼,文质彬彬,说话也十分的得体。
吕布带着他进入东宫。身后跟着李君羡和一队御林军。走了一段,吕布回过身道:“君羡,你们就在这里等着。”
“遵旨。”
带着吕贤到东宫里转了圈。
吕布的神色有些凝重,道:“贤儿,你知道要怎样当一个天下之主吗?张良先生可有教过你?”
“回父皇,张良先生有教过。他说。。。。若想江山永固,就要把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事事为百姓着想,只要能做到这一点,国家就能长治久安。”吕贤回道。
“他说的没错。可是,一个国家这么大,要想做到绝对的公平,不损害百姓的利益,也非易事。”吕布一边走一边道:“就那赋税的事情来说吧。为父靠着打压世家、兴盛贸易,使得国库充盈,才敢于免了百姓的税。可是你。。。。。”
第632章 中秋佳节,百官同贺()
吕布看向吕贤,微笑道:“可是你不一样。等我把江山交到你手里的时候,你要治理的是一个太平盛世。没有前朝的世家横行,没有明面上的敌人。你不能从他们手上,获得大量的钱粮,也就不能充实国库。在这种情况下,你还能坚持不收税吗?”
“这。。。。”
吕贤一脸思索之色。
进入到内堂。
吕布坐下道:“我刚才和你说了这么多,你能听得懂吗?”
“回父皇,儿臣听得懂。”
吕贤拱手回道:“只是。。。。儿臣不明白。没有了税收,如何支撑国库呢?”
“嗯,你这话问的好。这也是我长久以来,思考的问题。”吕布示意吕贤也坐下,说道:“我的办法是以商业盈利,替代税收。”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我会在每个郡,都办一个国营的企业,制造出售纸、酒、家具。。。等等。这些都是百姓的必须品。由官府开办、运营,每年赚到的钱,至少相当于税收的一半。还有盐,盐是官营的,不许任何商人私卖。盐的收入,也能抵消一半的税收。你只要办好国营的企业和制盐。国库的银子不会少。”
“哦对了,还有关税。那些商人们经过关卡时,可以收税。。。。。”
吕布噼里啪啦的说了很多,也不知年仅十三岁的吕贤,有没有听懂。
“好了,今天就说到这里吧。从明天起,你去中书省,帮着中书省的官员们批阅奏折。晚上回来向我汇报。”吕布起身道。
“儿臣遵旨。”
吕贤应道。
在东宫转了圈,吕布离开。
。。。。。。。。。。。。。。。。。。。。。。。。。
。。。。。。。。。。。。。。。。。。。。。。。。。
时间过的很快。
转眼。
两个月后。
时至八月,中秋佳节。
吕布又把各州郡的文武官员们,召集到洛阳。
夜里。
皎洁的月光挂在天上,照的皇宫透亮。
侍卫们摆好了一座座的宴席,等待宴会的开始。
没多久。
各级文武到了现场。
“元直。。。。”陈宫拉着徐庶,走到一旁:“关于免去洛阳四城税收的折子,你怎么给驳回了?”
“公台,今天是中秋佳节,好好赏月吧。”徐庶没有回陈宫的话,背着手离开。
“你。。。。”
陈宫追了上去:“不行,我不放心。你必须现在跟我说。”
徐庶停住脚步,凑到陈宫的耳边道:“陛下让驳的。”
“什么?”陈宫一脸的惊诧,遂摇摇头道:“我不信。陛下从不收税,怎么会让你驳回免去税收的折子呢。一定是你们尚书省的主意吧。”
“你不信去问陛下。”
徐庶懒得搭理陈宫,走到前面,找了个位置坐下。
“皇上驾到。”有个内侍喊道。
吕布走到了奉天宫外,后面跟着李君羡、李元霸、貂蝉、吕贤。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在场的文武们跪拜道。
“平身。”
吕布正襟危坐到龙椅上,朝一旁的众人道:“你们也坐下吧。”
“诺。。。。”
待所有人入座后,吕布说道:“今日是中秋佳节,朕让御膳房特意做了月饼,与众卿共享。”吕布朝一旁的侍卫吩咐道:“上月饼。”
“皇上有旨,上月饼。。。。”侍卫喊道。
宫女们端着一盘盘的月饼走过来,给每张桌子上都放了两盘。
距离吕布最近的萧何道:“敢问陛下,于中秋吃月饼,有何寓意吗?”
(注释:中秋节始于唐朝,吃月饼始于明朝。不过吕布穿越到这个时代,早就把中秋节和吃月饼的习俗带了过来。以前没有战事时,逢中秋也吃月饼。)
“寓意是有,可我说出来,也就没意思了。不如赏赏月,尝一尝月饼,自解其中之味。”吕布微笑道。
吕布不说,萧何也没追问。
“请。。。。”
吕布拿起一块月饼吃了一口,示意众人也尝尝。
。。。。。。。。。。。。。。。。。。。
“陛下把各地的将军们召回洛阳,不会只是为了吃月饼吧?”右侧的贾诩弱弱的问了句。
“当然不是。”吕布抬起头,看向众文武,说道:“经过半年以来的筹划,朕已经把所有将士、官员的功过,都列了出来。明日会贴在奉先宫外面。”
“此次召你们回来,除了吃赏月、吃月饼,还得接受封赏。。。。”
听到封赏两个字,官员们都激动起来。
一些立过大功的将领,更是迫不及待。
吕布微微笑道:“征战半生,是该到了享受太平的时候了。也是给你们荣耀的时候。朕决不食言,凡是立过战功的将领、官员,无论他是何身份,都能得到赏赐。明日早朝时,即行公布。”
“谢陛下。。。。”
众文武拜道。
“诸位爱卿不必拘礼,请随意用餐。”吕布挥了下手,朝一旁的李君羡道:“去把公台先生叫过来。”
“诺。”
李君羡走到陈宫面前,低语了一声。
陈宫起身,随李君羡到台上拜见:“陛下。。。。”
“公台免礼。”吕布着人搬来茶几和凳子,紧挨着吕布设一席,说道:“你就坐着吧。朕有话要与你说。”
“遵旨。”
待陈宫坐下后,吕布又笑道:“不对,朕刚才说错了,应该是你有话要与朕说。你说吧。”
“陛下知道洛阳税收的事了?”陈宫有种不好的预感。看吕布的神情和做派,真有可能是吕布示意徐庶,驳回了中书省的奏折。
“臣不明白,洛阳东、南、西、北四道城门的税收,每年也不多啊。陛下一向爱民如子,何不都免去呢?”陈宫道。
“不能免。”吕布摇了摇头。
“那臣敢请陛下解惑。”
“其实很简单。。。。”吕布朝远处招了招手。吕贤看到吕布朝他打手势,快步走过来,拱手道:“父皇。”
“贤儿。公台先生说免去洛阳四成的税收,朕没有同意。你可知道,朕为何不同意?”吕布问。
“儿臣知道。”吕贤说道:“洛阳乃帝都京师,来来往往的商队,络绎不绝。今后洛阳的人口多了,还会有更多的商人前来。所以,洛阳四城的税收,不是一笔小数,它能大大充实国库。正好弥补了国家没有向百姓收税的漏洞。”
第633章 大结局()
“嗯。”
吕布点点头,看向陈宫。
陈宫急道:“陛下,现在国库充盈,不需要靠收洛阳四城的税来充实国库啊。”
“我知道现在国库充盈,可是能充盈多久呢?十年、二十年?总有入不敷出的那天。到那时再收税,可就晚了。”吕布道。
“呃。。。怎么会晚呢。”陈宫不愿意放弃,还想继续劝说。
吕贤拱手道:“公台先生,我父皇的意思是。。。司隶各地的百姓,已经习惯了纳税。我们免去他们的人头税、土地税,已经是天恩浩荡,百姓自会感恩戴德。至于关税嘛。。。。不妨留着,充实国库,毕竟天下刚被平定,百废待兴,需要用钱的地方还有很多。若是等到没钱了再收税,百姓们会有怨言的。”
“听见了?”吕布瞅了眼陈宫,说道:“你能替百姓着想,朕十分欣慰,但是要有大局观。不仅要为百姓好,还要为国家好。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是。。。臣遵旨。”
陈宫见劝不动吕布,也只好放弃了。
“公台。赏赐各级官员的圣旨,可拟写好了?”吕布问。
“回陛下,这是门下省的事啊。”陈宫回道。
“哦。。。朕倒忘了。”吕布一拍脑门子,道:“你去把徐庶找来。”
“诺。”
陈宫起身离开。
“陛下。”徐庶受招而来。
“先生请坐。”
“谢陛下。”
吕布问道:“关于封赏各级官员的圣旨,门下省可拟写好了?你们尚书省有批复吗?”
“回陛下。封赏各地官员的圣旨,有四百多道,大部分都已经通过。唯有一些争议很大的将领,我们尚书省给驳回了。”
“为何?”吕布端起茶,饮了一口道:“你举例说明。”
“是。”
徐庶回道:“比如益州的张任将军,按照功劳来计算,他的功劳比岳飞还要大。门下省拟旨封张任为益州巡抚,兼任正规军的副都督。还赏赐了一大堆的金银钱粮、府邸,隐隐有盖过岳飞之势。我们尚书省认为,功劳不一定做到绝对的公平。但是大局不能改变。岳飞乃益州军之主,怎么能被自己属下盖过呢?这会减弱他的威信。所以。。。张任不能任职益州巡抚。”
“嗯,你们考虑的很周全。”吕布听后也同意尚书省的批复。
张任是益州老将,被封为益州副都督,仅比岳飞矮一点。如果再被封为益州巡抚,那他的职位比岳飞还高,会影响到岳飞。
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为了益州能长治久安,是不能太过封赏张任。
“还有吗?”吕布问。
“还有封赏韩信将军的圣旨,也被驳回了。”徐庶道:“门下省拟定,封韩信为上军将军,并兼任十万新军的统领。我们尚书省的批复是。。。封韩信为卫将军,兼任第1军军长。”
“好。”吕布点头道:“尚书省的批复很好。韩信的职位可以高,但是兵权。。。。”
“兵权不能太高。新军应不设最高统领,一分为三。”徐庶帮吕布说了出来。
“还是元直知我意啊。。。。”
吕布笑了笑,道:“剩下的就不用说了,我相信你们尚书省。督促门下省,赶快拟写好新的圣旨。明日一早,上朝时,将公之于众。”
“遵旨。”
徐庶起身离去。
。。。。。。。。。。。。。。。。。。。。。。。。。
。。。。。。。。。。。。。。。。。。。。。。。。。
次日。
清晨。
天清气爽,万里无云。
太阳从东边升起,照的奉天宫栩栩生辉。
数百文武上朝,站在奉天宫外。
吕布快步走来。
“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百官见礼。
“平身。”吕布正襟危坐,微微抬手,说道:“今日是封赏文武、细数功勋的日子。凡是立过战功的将领、为国付出过的官员,都会得到奖赏。”
“君羡。”
吕布看向御林军统领李君羡。
李君羡会意,从玉桌上拿起一道圣旨,念道:“诏,神圣大华帝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