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暴君吕布-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吕布、项羽、阎进、袁弘,全都目瞪口呆的看着。

    “主公可还担心,攻不破内城?”高顺面带微笑,甚为得意。

    “这是你设计的?”吕布问。

    高顺点了点头。

    “好,设计的好,将攻城塔改造成安全通道,还有坚固的防护栏,士兵们可以放心大胆的攻城,不会被敌人攻击。哈哈哈。。。没想到你还有这头脑,倒是让我刮目相看啊。”

    吕布非常的满意,看着高顺,不吝夸奖。

    “多谢主公赞赏,希望士兵们,能尽快的破城。”

    “这下阎进和袁弘,该心慌了。”项羽咧着笑着,一副看热闹的神情。

    轰隆隆。。。

    听着底下传来震耳欲聋的撞门声,阎进、袁弘回过神来,命令士兵们,将大量的巨石,狠狠的砸下去。然而,攻城塔上的防护栏木板,是呈八字型搭在桥栏上的,遭到攻击时,所有的力量,都被卸到了桥栏上,然后返回来稳固攻城塔,这种借力加固的设计理念,非常先进,再多的石头,也难以伤到防护栏分毫。

    而且,防护栏是斜着的,巨石砸上去,全都顺着那个斜度,滚到了弓形桥下。

    看到这,吕布又将高顺夸赞了番。

    ps:欢迎加入《三国之暴君吕布》书友群,群号:799074998

第129章 聂政来投,敬献玉玺() 
阎进、袁弘,彻底傻眼了!

    连巨石都不能毁掉攻城塔护栏,还怎么阻止敌人进攻?

    “火,快用火!”阎进反应过来,大喊。

    “对啊,快倒火油!”

    四个士兵,抬起一桶火油往下倒。

    然而,火油倒在防护栏上,就跟白驹过隙一样,顺着防护栏的斜坡,就流到了河里,一点也没剩下。当火箭射击到防护栏上时,也没有引燃大火。

    在此期间,弓箭、巨石,都跟下雨一样的往防护栏上面砸,只见得防护栏摇晃、震动,却难伤分毫。

    一切的攻击,都起不了作用。

    阎进、袁弘,来回渡着步,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听着底下传来震耳欲聋的撞门声,心里害怕到了极点。

    “怎么办?怎么办?等敌人打进来,咱们就死定了!”阎进慌得一比。

    袁弘走到另一边,,朝城门里看了看,拍着胸脯道:“别急,我的士兵已经搬来许多的巨石,将城门给堵死了,料想敌人没那么容易破城。”

    阎进一瞧,悬着的那颗心,放下了一些。

    时间渐渐过去。。。

    两个时辰后,内城城门还没有被撞开。

    项羽有些不耐烦了,说道:“敌人肯定已将城门堵死。这样撞下去,什么时候才能撞开?”

    “的确要费些时间。。。。”高顺也皱了皱眉。

    吕布笑着道:“不用着急,再坚固的城门,也挡不住长时间的撞击。只要坚持不懈,就能撞开。”

    “阎进和袁弘,也肯定明白这个道理,很可能会逃走。”

    “嗯。”

    项羽道:“末将前去调兵,一定拦截住他们。”

    吕布想了想,斩草要除根,不能留后患,于是说道:“好,着你率本部兵马,前往西城拦截,我料他二人必走西城。”

    “诺。”

    项羽转身欲走,吕布忽道:“对了,袁弘麾下,应该有一支特别精锐的丹阳兵,务必拦截住,别让他们投了曹操。”

    “诺。”

    想到丹阳兵之精锐,吕布有些不放心,遂派李元霸跟随项羽,一起前往。

    攻城战,一直进行着。。。

    木制的城门,纵使有巨石受力,也挡不住长时间的撞击。

    夜幕降临时,城门被撞出了一个大洞,士兵们往里一瞧,果然有很多的石头,堆放在城门后面。士兵们也懒得用撞木车了,直接用刀砍,将整个城门破坏掉。

    旋即,将门后面的石头,一块块的搬走。。。

    阎进、袁弘,已是无计可施。商量后,决定离开寿春,另谋出路。

    阎进想前往兖州,投靠曹操。

    袁弘则是有不同的想法。准备去投靠袁绍。毕竟袁绍是他庶出的哥哥,总比投靠外人强。而且他坚信,有丹阳兵精锐在,袁绍一定会接纳他。

    于是,阎进率家族私兵走西门。

    袁弘带着万余老兵,走北门。

    两人分道扬镳,弃城而去。

    阎进心想,北面有吕布的营寨,袁弘走北门,肯定会碰上吕布的军队,下场很惨。但他万万没有想到,最先倒霉的不是袁弘,而是他自己。

    刚出西门不远,就遭到项羽大军的埋伏,麾下兵马丧失殆尽。

    最终,被李元霸硬生生砸烂了头颅。

    袁弘走出北门,绕开吕布大营,前往丹阳。。。

    由于罗成、刘伯温事先没有警觉,竟没有拦截住袁弘。

    此时,内城和瓮城都被攻陷,吕布、高顺率军杀入到城中,很轻易的占领了全城。接着封闭四城、街道,禁止人出入。

    来到扬州刺史府。

    高顺命令士兵们冲进去。

    吕布站在府门外,笑着道:“高顺,有没有感觉,袁术的府邸,比咱们徐州刺史府气派?”

    “那肯定气派多了。”高顺笑着。

    “袁术坐拥淮南,有数不尽的世家支持,可谓中原第一大诸侯,却不知收敛,搜刮百姓,致使民怨沸腾,也该有此败。”吕布感叹了声,走进刺史府。

    比起徐州刺史府,这里真的要富丽堂皇很多。无论是前院、后院、花园、楼阁,都修建的非常精致。

    到处逛了圈,回到前厅。

    士兵们前来禀报,整个刺史府,都搜查过了,没有发现人。

    “好,通知罗成、刘伯温,撤去大营,进驻到城里来。”

    “诺。”

    傍晚时,罗成、刘伯温、项羽、李元霸,都率军进城。

    “袁弘率部逃往丹阳,是想通过徐州,去河北投靠袁绍。末将愿领一支兵马,前往追击。”罗成得知袁弘逃走,前来请命。

    “不必了,等他进入徐州地界后,樊梨花自会拦截。”吕布没有答应。

    阎进被斩,麾下私兵丧尽,仅不到千人被俘。

    吕布传令,将近千私兵,及其家属四千多人,拉到闹市斩首!并告示扬州百姓,凡助世家大族者,夷灭三族!这不仅仅只是一句空话,而是要非常严格的执行!

    当数千颗人头落地,寿春百姓,惊惧不已。

    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有人敢上街行走,家家户户,门窗紧闭,整个寿春城,只有风声和落叶,人际萧条,气氛压抑。

    “主公,府外来了一人,自称有宝物献上。”这一日,张枫走进书房,向吕布禀报。

    “知道了,让他到前厅等候。”

    “诺。”

    吕布停下手里的事,来到前厅。只见一个身着玄色衣衫的中年男子,捧着一方檀木锦盒,埋着头,一步步走了过来。

    “草民聂政,拜见将军。”

    “你就是聂政?”吕布一惊,他正想派人去寻找呢,没想到聂政自己送上门了。

    “将军认识我?”聂政抬起头。

    “聂壮士,凭一己之力,刺杀袁术,早已是名满天下,我岂能不知啊?”吕布欢喜不已,脑中不断思考着,要怎样收服聂政。

    忽见聂政手上,捧着一方锦盒,吕布问:“聂壮士,那锦盒是?”

    聂政很恭敬的奉上,说道:“回禀将军,这是流传百世的传国玉玺,草民偶然间获得,不敢私藏,特来敬献给将军,希望将军收下。”

    “什么?传国玉玺?”

    吕布脸色骤变,走上前,将那锦盒打开。

第130章 铁锁战阵() 
锦盒中,摆放着一块蓝田玉雕刻的印玺,光彩照人,绚丽夺目。

    吕布拿在手里,翻来覆去的看,只见印玺的顶端,刻着一条龙,底下有八个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吕布激动的道:“没错,正是传国玉玺。”

    “春秋年间,卞和采玉,进入荆山,看到一只金凤栖于青石之上鸣叫,卞和便破开青石,取得一块绝世美玉,进献给楚王。秦灭六国后,美玉落到了秦始皇手中,丞相李斯亲自撰写了这八个字。列为传国玉玺,欲传百世、千世、万世。。。。”

    吕布说着,两眼放光,不断的把玩。

    聂政拱手道:“恭喜将军。既得玉玺,必得天下。足见将军,乃天命所归啊。”

    吕布回过神,将玉玺放到了案桌上。看了眼聂政,说道:“得玉玺,未必得天下,没有玉玺,也未必不能得天下。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聂政微微皱眉。

    吕布改口道:“不过。。。此等宝物,乃国之重器,的确值得收藏。”

    在吕布眼里,传国玉玺,仅仅只是收藏品!

    聂政有种想吐血的冲动。他刺杀袁术后,确有投靠吕布的心思,想着将传国玉玺献上,一定会获得重用。没曾想,玉玺虽贵,却不能打动吕布的心。

    “聂壮士勇闯寿春,仅凭一己之力,就刺杀了袁术,足见胆识过人,剑法高超,我正需要像聂壮士这样的人才,不知聂壮士可愿出仕?”

    就在聂政后悔,没将玉玺献给其他诸侯时,吕布却是向他抛出了橄榄枝。

    聂政欣喜不已,赶紧道:“将军有命,草民岂敢不从?”

    他走到厅堂正中,向吕布拘了个大礼:“属下拜见主公!”

    “快请起。”

    吕布走上前,将聂政扶了起来,心道:“这收服聂政也太简单了吧,基本没费什么口舌。”

    “宿主击败曹操,攻占扬州,已是中原最大的诸侯。聂政欲出仕为官,当然要首选宿主。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宿主是捡了个大便宜哦。”系统道。

    “哈哈。。。没错没错,一定是这样。”吕布内心狂喜。

    现在的他,跟刚穿越时不一样了,那时没兵没将没地盘,被曹袁刘压制的死死的,但凡有脑子的人,都不会舍命投靠。而现在,局势发生了变化,想要投靠他的人,还得费尽心思。

    “主公,属下任何官职啊?”聂政弱弱的问。

    “哪有你这么要官的。”吕布翻了个白眼,心道:“是不是脑袋缺根弦,刚投靠就要官,还这么直接。”

    聂政一脸尴尬之色。

    吕布笑了笑,安慰道:“你就放心吧,凭你的本事,一定可以谋得个很好的官职。待稳定扬州后,我亲自给你安排。”

    “谢主公。”

    有吕布这话,就像是吃了一颗定心丸,聂政欢喜不已。

    而对于聂政的任职,吕布已是心中有数,准备在稳定扬州后,着手组建一批杀手,由聂政负责训练。这个念头,他早就存在心里了,现在总算可以实现。

    袁弘逃走后,一路向北。。。

    先是遭到丹阳郡总兵臧霸的拦击,损失了两千多兵马。接着到了建安郡,又跟宋宪打了几仗,仅剩不到四千丹阳兵,逃往徐州东海。

    曹操经庐江、会稽,抵达兖州边境。

    闻听陈宫、张辽,仅用区区几千兵马,就攻占了豫章郡,气的曹操挥师东进,与陈张决战。

    两人兵马太少,打不过曹操,于冬月中旬,败回寿春。

    在此期间,庐江郡总兵魏续,尽起番阳之兵,收复了被曹操攻占的庐江郡的其他五个县。将手上的兵马,分布于庐江郡边境。

    寿春城。

    扬州刺史府。

    陈宫、张辽回来后,向吕布请罪。

    “本来豫章郡都在我们手上了,但曹操亲率大军前来,我和公台先生,实在抵挡不住,折损了大半的兵马,不得已退回寿春。”

    “请主公恕罪,我等未能建功。”

    陈宫和张辽,都感到非常的惭愧。

    “曹操势大,你们手上又没有太多的兵马,战败很正常。”吕布看了他们一眼,并没有生气。

    “扬州七郡,我们占了四个,曹操占了三个,想要收复扬州,还得经过一番苦战啊。”陈宫叹道。

    张辽立马站了出来:“请主公给我两万兵马,我一定在最短的时间内,平定扬州。”

    “不必了。”

    吕布手上拿着一封信,说道:“这是我写给曹操的信,用徐晃、曹仁、许褚、夏侯恩等被俘的曹军将领,换取吴郡、会稽郡、豫章郡,及四万石粮草。我相信曹操一定会答应。”

    陈宫翻了个白眼,心道:“又来这招。。。。”

    张辽像是想起了什么,拱手道:“主公,此次与曹操交战,他带来了一支很特别的军队,战斗力非常强悍。”

    “很特别的军队?是虎卫军吗?”吕布问。

    “不是虎卫军。是一支战车部队,用铁锁相连,形成战阵,分割包围我们的士兵,然后用弓箭射杀,非常厉害。”

    陈宫也想了起来:“没错,这支军队的战斗力,绝不弱于虎豹骑!”

    听到这样的评价,吕布不由得惊疑,曹操麾下,有这样的军队吗?难道是最新组建的?

    “铁锁战阵。。。等有机会,我一定要见识见识。”

    吕布晃了晃手上的信,说道:“曹操应该很清楚,我要是发兵,他是守不住扬州的。我愿以俘虏作为交换,是不想劳师远征,耗费钱粮。”

    “除非他的铁锁战阵,能真正消灭我主力,否则肯定会答应。”

    在这个问题上,陈宫和张辽都没有多言,不管行与不行,总要试过才知道。如果能兵不血刃的攻占扬州,好过劳师远征。

    吕布叫了两个龙卫军士兵进来,将信交给他们,吩咐快马加鞭,送去兖州。

    时至正午,陈宫和张辽返回军营,路过街道时,发现街上一个人也没有,很是奇怪。城门口贴着分田分粮的告示,也没有百姓去观看。

    这种情况,还是首次出现。

    两人商量后,又急忙返回刺史府。。。

第131章 什么都是浮云,民心最重要() 
“你们怎么又回来了?”刺史府外,吕布骑着赤兔马,正准备离开。

    在他身后,站着一队龙卫军士兵。

    陈宫急问:“主公,那街上。。。。”

    “街上的事,我已经想出办法了。等明天这个时候,就能一切恢复正常。”吕布说的很轻松,就像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事。

    陈宫和张辽,都面面相觑。

    吕布夹了夹马腹,赤兔马向前疾驰,龙卫军士兵紧随其后。

    对于寿春城里的事,吕布也非常的重视,也一直计划着改变。

    刘伯温、项羽、罗成,已多次贴出告示,推行惠民政策,但奈何百姓们惧怕新来的势力,都不敢出门,再好的政策也传达不下去。

    寿春是扬州治所,也是吕布今后的都城和政治、军事、贸易中心。

    吕布深知,民心所向,关乎全局,绝不能大意,所以拖延了这么久,也没有采取强硬的手段。

    现在局势紧张,豫章、会稽、吴郡的敌人没有赶走,各地山越暴动,世家残余推波助澜、兴风作浪。军队建制残缺,力量分散。如果再不处理寿春城的事,怕会影响全局。

    吕布深思熟虑后,决定该强硬的时候,还是要强硬!

    。。。。。。。。。。。。。。。。。。。。。。。。。。。。。。。

    次日,天刚蒙蒙亮,项羽、罗成的军队,就开出校场,进入街道。

    按照吕布的指示,将寿春城里所有的百姓,都赶到城外,面向城楼站立着。

    据花名册记载,寿春城的百姓,原有三十万之多,自去年开始,袁术横征暴敛,扩充兵源,致使寿春城里的百姓,人数锐减。

    有的离城逃命,有的投靠了世家,仅剩不到23万,还多是些老弱妇孺。

    吕布带着众文武,及五百龙卫军士兵,走上城楼。

    一眼望去,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百姓们站在城外,看到边上凶神恶煞的士兵们,都害怕到极点,以为吕布要大开杀戒,将他们斩首。

    距离士兵们近的,都浑身颤抖着,不敢说话。

    距离士兵们远的,则是议论纷纷,商量着,怎么避过这场大屠杀。

    “主公,二十三万百姓,都被赶到城外了。”项羽走来。

    “嗯,开始吧。”

    吕布朝身后挥了挥手。高顺捧着分田分粮的告示,上前两步,大声念道:“扬州刺史府,颁布最先政令:凡登记在册之寿春城百姓,不论出身贵贱、贫穷富裕,皆可按人头,分得三亩良田,半石米粮。。。。”

    在高顺大声念出告示上的内容时,城外的士兵们,将告示上的内容重复说出,一个个往后传,让所有的百姓都听见。

    告示上的内容,有两条非常吸引人。

    第一,凡登记在册的,都可获得三亩良田,半石米粮。

    第二,凡治下百姓,赋税减半,允许在三年内付清。

    这就意味着,凡住在寿春城里的百姓,都可以安安稳稳的生活,不用担心吃住的问题,也不会有官府上门,强行纳税。

    高顺将告示念完,退到了吕布身后。

    这一瞬间,城外的百姓们,都愣住了,好久没回过神来。

    自古掌权者,都是想方设法的盘剥百姓,将百姓们的财产,看成是自己的财产。即使是太平盛世,也不敢制定出这样的惠民政策。

    顿时间,他们对告示上的内容,产生了怀疑。

    很多人猜想,吕布是不是说着玩的?想用这种方式,暂时收获民心,等过段时间,再行盘剥。

    “不要怀疑告示上的内容,因为你们马上就可以领到粮食和土地。如果你们之中,有徐州来的百姓,就应该知道,凡在我治下,皆是如此。”

    吕布缓缓向前走动了几步,说道:“自桓灵二帝以来,天下盗贼蜂起,黄巾肆掠,百姓如处水火。袁术当政时,又残暴不仁,横征暴敛,致使扬州百姓,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本将军怜悯苍生,不忍看万千百姓受苦,起义军消灭袁术,自领扬州。”

    “前些时日,有数千人于闹市被斩首,大家肯定在想,我是不是也跟袁术一样,残暴不仁,嗜杀成性。我告诉你们,我吕布绝非袁术,我杀的,都是罪恶滔天的犯人。他们帮助世家,为非作歹,祸害百姓久矣,纵使千刀万剐,也不能解恨。杀他们,是便宜了他们。”

    “如果今后,还有敢帮助世家,祸害百姓的,我吕布照杀不误,决不姑息!”

    “在我的治理下,绝不允许有持强凌弱的暴徒,更不允许世家猖獗。。。大家记住,官府就是你们的靠山,挨了欺负,就去令尹府击鼓,自有官员为你们做主!”

    “念扬州百姓受难久矣,我宣布,立即开仓放粮。凡登记在册的百姓,不但能领到三亩良田,半石米粮,还能获赠两百钱,以庆贺扬州平定!”

    这几句话,说的慷慨激昂,也条理清晰。

    不但说清楚了前些时日,斩杀数千人的真相,还表明了吕布政权的立场,归纳成一句话,就是打击世家,惠及百姓!

    站在城外的,多是百姓。听到吕布的话,都激动的浑身颤抖。

    由于幸福来的太突然,他们都没有立刻反应过来。

    城楼上,陈宫一脸惊骇之色,朝吕布谏言:“主公,一人两百钱,就是四千多万钱,这。。。。”

    在此之前,陈宫、刘伯温等,都只知道分田分粮的事,但并不知道要分钱,一出手就是好几千万,实在让人难以接受。尤其是陈宫,感觉到有些肉痛。

    吕布打断了他的话:“公台先生不必多言,我意已决!”

    说到这时,他朝城里挥了挥手,张枫率领数千人马,推着装满铜钱、粮食的车子,快速出城。还有上百个帐房先生,也捧着花名册,准备好分钱分粮。

    霎时间,城外的百姓们,全都沸腾了。。。

    “万岁!万岁!万岁!”也不知是谁先起的头,二十三万百姓,都跟着叫喊起来。

    他们的声音,就像是一把尖锐的刀,直插官员们的心脏。

    吕布的士兵们,听到‘万岁’两个字,都感觉到有无上的荣耀。他们效忠的主公,是一个爱民如子的好主公,他们拼死战斗,为的是天下百姓。

    陈宫呆呆的看着,再没有多言。。。

    吕布面带微笑,心中也是无比的欣慰。

    能让百姓们自愿喊出‘万岁’两个字,就值得付出任何的代价!什么铜钱、粮食、军队,全都是浮云,民心才是大业的根本。

第132章 勒索() 
城外的二十三万百姓,有一大半都是登记在册的。

    按照规定,每个人能分得三亩良田、半石粮食、两百个铜钱。

    总的算下来,要领取六十万亩良田,十万石粮食,四千万铜钱!

    不得不说,真是一个大手笔,纵使曹操、袁绍,也不敢这样挥霍。

    是夜。

    星芒闪烁。

    百姓们领了钱粮,高高兴兴的回家。

    整个寿春城,炊烟缭绕,灯火通明。摆摊的摆摊,逛街的逛街,又恢复了往日热闹的情形。或者说,比袁术执政期间,更为繁荣。

    这种繁荣,不是金钱和物质上的,而是给人的感觉和气氛。

    吕布骑着赤兔马,从大街上走过,百姓们纷纷下跪,由衷的表示感谢和崇拜。

    可以想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