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商闲臣-第1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到这里,光武帝又是一阵剧烈的咳嗽,朱正纲帮忙按揉着光武帝的后背。
“届时你二叔失去的,就是整个大商的民心!”
“皇爷爷,若是北疆沦陷,乌蛮大举南下,又该当如何?”
光武帝摇摇头道:“你三叔手握北疆重兵,对你登基来说,也是弊大于利。。。。。。”
光武帝的下一句话没有说,但是林沐白和朱正纲也都明白光武帝的意思了,现在的光武帝心中储君的人选只有一个,那就是朱正纲,至于赵王和燕王,只要赵王拒不出兵,他怎么做,都是对朱正纲有利的。
“至于乌蛮人,也好打发,送他们一些金银珠宝,牛羊马匹,也就给打发了!”
光武帝的想法跟林沐白预料的如出一辙,朱正纲不禁看了看林沐白,光武帝注意到了朱正纲的眼神变化,看了看林沐白,不禁道:“怎么?”
“皇爷爷,实不相瞒,您的目的。已经都被通政使大人猜的一清二楚了,来之前,通政使已经跟儿臣说过了。”
看了看林沐白光武帝不禁踏实了下来,说道:“有你辅佐纲儿,我就放心了!纲儿,你且下去,我跟通政使有话说。”
“啊?”林沐白听了,不禁一愣,实在想不出究竟有什么话,不能当着自己的面子说,但是光武帝既然这么说了,朱正纲也得听话,只得乖乖的出去了。
林沐白跪在了光武帝身前,只听光武帝正色道:“林卿,你是个聪明人,将纲儿交给你,我放心,你可有把握助他登上皇位?”
听了光武帝的话,林沐白寻思了半晌,还是摇了摇头道:“恕臣直言,臣并没有把握!”
“为何?”光武帝十分不解的说道:“自前年江宁洪灾开始,朕便开始有意提拔这孩子,这孩子现在单论威望和能力已经不再老二之下,为何不能?”
“是!陛下从前来开始便开始有意无意的帮助寿王殿下,可是殿下可曾想过,算上今年三年过去了,寿王的威望和能力库然提升了,但是论实质性的硬实力,可有长进?”
光武帝听了林沐白的话,仔细一想也是,这三年时间,赵王朱瀚的实力遍布整个朝野,就连光武帝的贴身宦官之中,都有朱瀚的眼线,这一点是朱正纲无论如何,都比不了的。
想到这里,光武帝不禁黯然道:“朕现在的手中除了那支神策军和城防营,已经一无所有了!可是朕这个时候若是将这两支军队交给纲儿,这无异于将朕和纲儿置于火坑之上啊!”
其实话说到这里,林沐白的目的其实已经很明显了,他就是想要将这两支部队从皇帝手中要出来,交给朱正纲。
这两支部队都是光武帝亲军,是由徐昊亲自指挥的。
虽说平时林沐白跟徐昊的关系也很熟络,要徐昊帮个忙,基本就是一句话的事情,但是毕竟上面还有光武帝。想要林沐白自由调动这两股部队,还是处处掣肘。
但是若是将这两支部队交给朱正纲,林沐白自忖,完全能够与赵王朱瀚的势力抗衡一二。
问题就在于,若是将这两支部队的调动权,给了朱正纲,势必会招来朱瀚的猜忌和算计,以朱瀚的实力,现在的朱正纲还不是对手。
别到时候什么东西都没捞着,反倒是将自己落下火坑了,听了光武帝的顾虑,其实林沐白也曾考虑过。
当下说道:“我倒是有个主意,不知道陛下觉得怎么样。”
“什么主意?快说。”
“赵王殿下想要的,是太子之位,陛下给他就是了!”
“不行。。。。。。”
说到这里,可能情绪激动了一些,光武帝好不容易平息下来的咳嗽,此时此刻,竟然又干咳了起来。
“老二,薄情寡恩,野心勃勃,并不适合做大商的君主,世子就更无从谈起了。”
“陛下,且听臣一言,陛下心中早有立寿王殿下为世子的意思,只是害怕寿王殿下过早树敌,成为赵王的眼中钉肉中刺,是以这些年并未过多的扶植寿王殿下,害怕寿王殿下被赵王殿下视为世子路上的绊脚石,我说的对吧?”
光武帝点了点头道:“你说的不错!”
“但是陛下有没有想过,您若是将太子之位与了赵王殿下之后,再来扶植寿王,赵王还会将寿王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了嘛?”
经林沐白这么一说,光武帝不禁恍然大悟,但是随即摇摇头道:“这一国之主的位置最后岂不是又落在了老二的手中。”
最后赵王朱瀚顺利继承大统,这是光武帝万万不愿意见到的。
“就像陛下之前说的,当年大商的黎民百姓都盼望着能够得到一个有德行的君主,像赵王这种将亲兄弟生死置之度外,将大商的百姓生死置于不顾的皇帝,不会得到百姓们的拥戴的,届时。。。。。。”
林沐白没有往下继续说下去,但是光武帝已经明白了林沐白的意思,届时,城防营五万人马,加上神策军八千人马,足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推翻赵王朱瀚的政权。
想到这里,光武帝看了看林沐白,不过也就二十六七岁的年纪,未曾想到,心思竟然如此缜密,将自家的几个儿子的,每一个步都牢牢的掌握在手中。
此人若是能够善用,必将实现大商的中兴,若是不能善用,只怕反过来倒伤了自己,想到这里,光武帝不禁叹了口气,担心朱正纲无法驾驭,面前这位林沐白。
“哎!也罢了,就听你的吧!”光武帝不禁说道。
“朕马上拟诏书,敕封赵王朱瀚为世子!将城防营和神策军全权交与寿王朱正纲掌管!”
“陛下英明!”
“朕还有一件事情放不下。”
“陛下,您说的,是您那两个孙女吧?”
林沐白何等聪明,一下子就猜到了光武帝的心事。
第429章相认()
第429章相认
“陛下放心,这件事情就包在我身上吧!”
林沐白拍了拍自己的胸脯不禁说道。
林沐白的心中也十分清楚,这个时候将秦子心和秦仙儿的身世告诉她们作为合适,不然等到老皇帝一死,再也没有人能够证明两人的身份了。
到时候秦子心和秦仙儿公主的身份也就无从考证,所以林沐白拍了拍胸脯,将这件事情保证了下来。
光武帝挥挥手,示意林沐白下去,显然方才两人之间的交流让光武帝有些疲惫不堪。
林沐白点点头,向着光武帝磕了几个头就下去了,门外朱正纲在那里等候良久,见林沐白出来了,两人便一起打道回府了。
接下来的半个月,对于大商而言,是十分不同凡响的半个月,因为光武帝已经下了旨意,决定敕封赵王朱瀚为太子,将其立为储君,另外将城防营并八千神策军尽数交付给了朱正纲。
果然不出林沐白的预料,在得到了光武帝的敕封圣旨之后,马上就开始着手准备庆祝了,朱瀚这么多年辛辛苦苦算计,筹谋!终于在今天得到了一个好的结果。
但是却没有一个人注意到光武帝已经悄无声息的将自己的两支亲军交给了朱正纲。
光武三十年,阴历正月二十五日,昭告天下,整个赵王府内,却是一片欢腾,但是此时此刻的皇宫之内,依旧是一片肃穆。
神策军严密封锁各大宫门,就连光武帝最为亲近的妃子,都不会放进去,傍晚,神策军们一个个瞪着眼睛,似乎连一个蚊子都不能放进去。
一会一辆马车停在了宫门,从马车上下来三个人,这三个人其中的一个便是林沐白,至于另外两个,那自然是秦子心联合秦仙儿了。
自打河南一别,姐妹两个留下来断后跟追兵周旋,两人虽说,无法将那些追兵一网打尽,但是想要脱身,却是谁也拦不住。
两人估摸林沐白走远了,随即脱身,便随着林沐白往京城赶去,基本上林沐白前脚到了京城,两人后脚就到了。
这段日子,两人也一直都住在林沐白的府中,其实这个时候,秦仙儿已经反出三生教了,害怕三生教的人找她,她也一直都深居简出的。
秦子心作为姐姐,自然也是寸步不移的守在妹妹的身边。
林沐白那日从皇宫出来,便回到了自己的府邸,将二女的身世讲给了他们听。
两个女孩子听完之后还是十分惊讶的,她们印象之中,自己确实是朝廷之中比较显赫的,父亲应该也是位高权重,两人的印象中,父亲应该是朝廷的权贵,尅是他们两个人都没有想到的是,他们的父亲,竟是当朝天子,他们的爷爷竟是大商的皇帝陛下。
在林沐白的劝说下,两女还是决定进宫看看自己这位传说中的“皇帝爷爷”,林沐白先行让这两个女孩和朱正纲相认了。、
让两个女孩先见见自己这位失散多年的亲弟弟,之后在朱正纲的安排之下,让两女跟杨子衿见了面。
母女相见,场面感人至深自然不必多言,之后在朱正纲和徐昊的安排下,趁着赵王府那边还在庆祝的档口,用一辆车将两女送进宫来。
朱正纲领着秦子心,秦仙儿两位姐姐咱,还有林沐白,就一起往安和殿内去了。
安和殿内,烛火幽暗,时不时的从床上传来了一阵阵咳嗽声,几人走进大殿之内,朱正纲径直走到了光武帝的床边。
将光武帝从床上扶了起来,几日未见,光武帝的容貌更加消瘦了,只听朱正纲道:“皇爷爷,我的两位姐姐来了。”
“来了,在哪呢?”光武帝两眼抹黑,连转头都有些困难。
“你们上来!”
朱正纲对站在阶下的两位姐姐道。
秦子心和秦仙儿对视了一眼,一边的林沐白鼓励两人说道:“你们去吧!”
秦子心和秦仙儿点点头,一起走了上去,走到了病床边上,望着满脸憔悴的光武帝,虽然满是陌生,但是这一股血脉亲情,毕竟是刻在骨子里的。
两个女孩子打量了一番光武帝,终于忍不住,几乎是同时“哇”的一声,嚎啕大哭了起来。
“爷爷!对不起,我们来晚了,我们来晚了!”
两个女孩子俯身在光武帝的身前,朱正纲很识趣的退到了一边,见两女这番模样,光武帝也很是动容。
“不晚,不晚,正是时候,孩子啊,爷爷对不起你们啊。。。。。。”
祖孙相逢,光武帝自己也动容不已。
两个女孩子很快跟光武帝便打成了一片,林沐白挥挥手示意朱正纲跟自己一起下去,朱正纲当然明白了林沐白的意思。
跟着林沐白,一起去了大殿之外静候,约摸着过了半个多时辰,吱丫丫一声,门响了,只见秦子心眼眶发红的走了出来。
“爷爷叫你们!”
林沐白和朱正纲相视点点头便走进去了。
只见光武帝兀自还握着秦仙儿的手久久舍不得松开。
“皇爷爷您叫我!”
朱正纲道。
“你的这两位姐妹,现在认祖归宗,也得有个封号不是?”
“皇爷爷,您尽管说吧。”
“敕封长孙女朱子心为洛川公主,敕封小孙女朱仙儿和玉香公主。”
两人的身世既然都已经了然了,自然没有必要用到先前的姓氏了,当年自乱军之中失散两人所用的姓氏,都是以当年太子的封地为姓。
“放心吧,皇爷爷,这件事情,儿臣尽力去办!您还有什么药吩咐的?”
光武帝摇了摇头,挥挥手,朱正纲知道,光武帝这是在叫众人都下去,众人点点头各自都下去了。
赵王府内的人们兀自还在庆祝着,彼时朱瀚已经开始做起了美梦,开始做起了自己做皇帝的美梦。
“这大商的天下,这大商的万里河山终于是属于我朱瀚一个人的了!”
朱瀚也不知道喝了多少酒,脑子有些晕晕乎乎的。
“哼哼,什么燕王,什么寿王,你们赢了我又怎么样?我,朱瀚,当今陛下的二儿子,现在已经是皇帝亲立的储君了。”
第430章舆论优势()
第430章舆论优势
光武帝让三王合力整顿朝政,一来是为了让大臣们见见这三个人的能力,二来,则是为了分散朝权,让谁都不至于一家独大。
可是光武帝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赵王在朝堂之中的势力已经达到了自己无法想象的地步,一旦自己退居幕后。
朝堂之上,几乎就是赵王一家独大的,寿王朱正纲和越王,朱炆几乎是半点还手之力都没有。
在得到了皇帝的敕封之后,赵王简直就以皇帝自居了起来,在朝堂之上,更是独断专行,没人敢说一个不字。
就算几个老臣,心有不满,也各自都揣在肚子里,敢怒而不敢言,生怕一个不留神,自己就掉了脑袋。
朝堂之上,朱正纲提了一嘴,光武帝想要册封朱子心和朱仙儿为洛川公主和玉香公主的事情,但是朱瀚想都没想直接就拒绝了。
理由是不知道他们真的是当年太子留下来的遗孤,还是冒名顶替的无名之辈。
朱正纲这一下,就有点生气了。不禁当着朝廷群臣的面子驳斥道:“他们有当今陛下御赐给当年太子的秘银匕首,那两柄匕首全天下,仅此一对,难道还能有假。”
朱瀚看了看朱正纲冷笑道:“我说乖侄儿,你年纪还小,不懂这江湖险恶,这江湖上的骗子多了去了,你怎么知道,这不是这两个人自己捡到的秘银匕首,冒充前太子的遗孤的?”
“你。。。。。。”
朱正纲气得欲要上前跟朱瀚理论,却被林沐白利马拦了下来。
正自生气之间,只听一个声音道:“太子殿下,现如今燕王正在北方跟乌蛮激战正酣,胜负未分,可以说是度日如年,太子殿下什么时候发兵救援?”
说话的是燕王派遣到京城求援的靖边将军陈文君。他来到京城已经有些时日了,见朱瀚还没有派兵的意思,心中不禁有些着急,问朱瀚道。
朱瀚这几日为敕封为储君的事情高兴的昏了头,见到陈文君从群臣之中走出来,这才想起来,北疆的战事至今可能还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吉日木图的三十万大军至今还在围困着边关,说不定这个时候,边关已经沦陷了。朱瀚心中想着:“老三一向跟我作对,更兼手中握有我大商最为精锐的兵马,对我而言,弊大于利,眼下我已是储君,老头子年过五旬,经过这么一折腾,身体已经是一天不如一天了。我登上大宝之位也就是这几年的事情。”
光武帝的病知情人对外透露都是气血攻心,调养几天就没什么事情了,实际上光武帝的病情,只有林沐白和朱正纲少数几个光武帝最为相信的人才知道。
朱瀚只道光武帝是真的急火攻心,并不知道光武帝患的是绝症,基本上没有几天活头了。
“陈将军,稍安勿躁!”
朱瀚特地从台阶上走了下来,走到陈文君的身边,拍了拍陈文君的肩膀说道。
“我大商在北方最为精锐的北疆军尽数握在三弟手中,京城附近已无可调之兵,但是我想上三弟精通兵法,善于用兵,手下能臣猛将没有一千也有八百,我瞧这吉日木图,绝对不是三弟的对手。”
朱瀚解释道。
实际上,京师重地,岂能没兵镇守,除了几万城防兵之外,在这京城的周围还驻扎着六万多的禁卫军。
只不过这些都是极少人才知道的事情罢了。
“话虽如此说,但是敌军毕竟数倍于己,燕王殿下与乌蛮多对峙一日,便多一分的消耗,依臣之见,不如前往男方抽调兵力向北支援。”
听了这话,朱瀚回头一看,原来是刚刚上任的户部尚书艾长勇,听得艾长勇的话,朱瀚不禁皱了皱眉眉头,显然,艾长勇的话,违背了自己的意愿。
“南方流寇新定,人心不稳,此刻正是需要安抚的时刻,哪能轻易说动就动?”朱瀚不禁道。
几句话下来,朱瀚的意思再明白不过了,想让我派兵去北疆救人,那是不可能的。你燕王要么凭借一己之力,打退乌蛮的三十万大军,要么你就自己在那混吃等死吧,反正等朝廷的援军,那是不可能的。
朱正纲听了朱瀚的话,想要说两句,却被林沐白拉了下来,作为朱正纲的良师益友,林沐白很明白现在这个情况下,朝堂之中的局势,面对咄咄逼人赵王,朱正纲绝对不能当着他的面跟他硬刚。不然只能两败俱伤。
散了朝,林沐白气愤的走出了宫殿,林沐白一声不吭的跟在朱正纲的身后,行出好远,终于朱正纲回头怒道:“你刚才为什么拦着我?”
“王爷,越是这个时候,咱们就越要冷静啊,眼下时机还不成熟,咱们若是过早的树敌,对咱们有害无利。”
“那咱们该怎么做?”
林沐白寻思了半晌,在朱正纲的耳畔低语了两句。朱正纲眼前一亮,点点头道:“你说的有道理,咱们就这么干。”
林沐白想要做的事情,其实很简单,只是将朝堂之上,朱瀚拒绝出兵北疆驰援燕王的事传了出去。
林沐白是从现代过去的,他深深的知道社会舆论对人的影响,也知道舆论能够引导一件事情的发展方向。
所以,林沐白决定,这第一步,先行创造舆论优势!
林沐白充分利用了春芳苑人流复杂的特点,将朱瀚在朝堂之上的所作所为还有所说的话,尽数传播到了民间。
很快赵王,当今的太子殿下,大商的储君,拒绝派兵驰援北疆的消息,很快就不胫而走了。
大商立国百年,跟乌蛮人确实摩擦不断,大商太祖皇帝,天完十一年,太祖皇帝亲征乌蛮,勿中乌蛮大将军吉利的请君入瓮之计,十万大军失陷于黑龙城,太祖皇帝也身中羽箭,险些丧命。
亏得后来丞相魏克龙献了一招“离间计”离间了吉利和当时的乌蛮可汗贺拔山的关系,才让台子皇帝从黑龙城逃得性命。
世宗皇帝,大兴六年,南方流寇横行,乌蛮大将军去斤图篮率领大军十万,南下攻商。
第431章群情汹涌()
第431章群情汹涌
三日之内,连下大商三十二座边城,铁骑席卷之处,寸草不生,每过一城便大肆屠戮,军士百姓,死伤七十余万。
大商惠文帝,中兴十五年,乌蛮大军趁着,大商皇室为争夺皇位内斗之际,再次率军南下,攻打凤凰城。
连攻三日,最后城破,守将白石战死,乌蛮大将军,吉日格图下令手下兵士,十日不封刀,一时之间,凤凰城八万百姓,尽数做了乌蛮的刀下之鬼。
那都是十分久远的事情了,往近了说,那边是十多年前轰动朝野的困龙原事变,那件事情直接导致了当今大商储君自刎身亡,大商最为精锐的部队损失殆尽。
这足以见得,大商跟乌蛮的恩怨有多深,大商的百姓是多么的痛恨乌蛮人!
若不是后来燕王经营有方,驻守边疆,一手缔造出了一支战斗力比之前更加强悍的军队,结果可想而知。只怕这些年来,北疆就形同虚设了,中原之地,也就成了乌蛮人的宝库,乌蛮人随来随走,毫无阻碍可言。
也正是因为有燕王在边关,才使得这么多年,乌蛮不敢轻易南顾。
光武帝的号之所以叫武,是因为在光武帝继位之后,在朝中确实十分罕见的涌现出了几位镇守边关,让乌蛮人不敢轻易南顾的将军。
所以燕王,还有当年的太子殿下,还有鼎国公,还有前一任的边关守将魏国候徐天德,这些人都是老百姓们之中战神一般的任人物,在大商的百姓之中,这些都是战神一般的存在。
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林沐白才决心将这个消息透露出去,几天时间,以京城为中心这个消息便逞放射性四散开来,在百姓之中着实引起了轩然大波。
百姓们都觉得朱瀚这个太子当得太不是东西,置自己亲兄弟的性命于不顾,一心就想着的当皇帝。
也有的说朱瀚根本就不适合当皇帝,他根本就没拿大商的百姓当回事,一旦乌蛮扣破边关,大军将长驱直入,直捣中原,到时候少不了在中原奸淫掳掠一番。到时候大商再无能征善战之将,只怕届时少不了割地赔款,方能解决这件事情。
起初一两个人变谈论这些事情,官府还能以散布谣言,扰乱民心的罪名抓人,可是到最后,大部分的百姓都在谈论这件事情。
官府也就不好插手了,总不见得将所有的人尽数抓起来吧。
于是乎,有不少百姓便自动到官府情愿。表示愿意作为援军奔赴北疆,举国上下,群情汹涌,民愤难平。
多地的知府巡抚大人,迫于百姓的压力,联名上书,呈报朝廷。
朝堂之上,朱瀚早就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近日,他每天处理各地呈报上去的奏折,几乎都是一样的内容。
我是某省知府谁谁谁,燕王殿下真守边关多年,是我大商少有的能征惯战之将,请求太子殿下速派援军,前往北疆驰援。本省愿意临时召集几千军马驰援边疆。
朝堂之上,朱瀚拿着走着一把摔在了地上,怒道:“一群刁民!我难道不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