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超神大军阀-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样不行,战士的生命是宝贵了,不能做无谓的牺牲。每一个指挥员在作战的时候都要清楚,在保证胜利的情况下,要尽量减少自己战士的伤亡。那种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思想,在我的军队中是不可取的。谁不是人生父母养的,每牺牲一名战士,就会造成一个家庭的悲剧,我希望今后各级指挥官都要时刻牢记这一点。”赵守宏这番话说的慷慨激昂,听得旁边战士们激动不已,在华兰国的历史上,还从未有过这样爱护士兵的好官。
“大人,有你这句话就值了,我们不怕牺牲,你让我们冲吧。”一名战士激动的说道。
“对啊,大人,你就让我们冲吧。”其他战士也纷纷应和。士为知己者死,能够遇到这样的好长官,他们感觉自己的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他们也相信即使自己阵亡了,这样的长官也会照顾好他的家人。
“绝对不行。”赵守宏声音严厉的制止了他们:“打仗不是靠蛮力,要靠智慧。如果没有出色的创造力,你们就不算是一个好兵。我知道你们是最优秀的战士,是不会怕死的,不过你们不怕死,并不代表着那些撒尔人不怕死,在西大陆人的思想里,投降可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
“对啊,他们可没有死的觉悟。”赵守宏说话间眼前一亮,一巴掌拍在自己的大腿上。
“大人,你这是要”索朗旺堆有些奇怪的看着赵守宏。
赵守宏微微一笑道:“一会儿我用撒尔语喊话,然后你们就一起跺脚,让一半的人退到楼下去,那些撒尔人自然就投降了。”
“还有这种事?”官兵们都瞪大了眼睛,不知道这位大人到底要摆什么龙门阵。
赵守宏微倾起身子,故意对着楼上用撒尔语大声喊道:“敌人拒不投降,我们也就不可客气了。所有士兵撤出石楼,把缴获的大炮拉过来,咱们把石楼轰塌了,让他们全都去见上帝。”赵守宏说完对着战士们一挥手,众人会意,大家重重跺着脚,一半的人开始向楼下跑去。
“投降,我们投降了。”一阵急促的撒尔语传来,显然是好几个人同时在说话,紧接着几支手枪被从楼梯口扔了下来,发出叮嚟咣啷的响声。在赵守宏用撒尔语催促下,四名撒尔军官双手抱着头缓缓走了下来。当先一个撒尔人用撒尔语说着:“我们投降了,我们要求应有的俘虏待遇。”
赵守宏笑着站起身道:“我接受你们的投降,请报出你们的军职和名字。”
“陆军少校吉姆?爱德华。”
“陆军上尉詹姆斯?布朗。”
“陆军上尉艾伦?格林。”
“陆军少尉詹姆斯?乔治,我们还有一个同伴,不过已经死了。”四名撒尔军官纷纷报出了自己的军职和名字。
“很好,我代表华兰军队接受你们的投降。解除武装之后,你们将受到应有的待遇。”赵守宏笑着道,对于他来说是不想将自己的手下当做后金军队的,因此只要不是正式场合,他都会依照自己从前的习惯,称呼本方为华兰国或者华兰军队。
“大人,你和他们叽里咕噜的说什么呢?”索朗旺堆听得一头雾水。
“我在用撒尔语和他们沟通,他们都是撒尔军官,现在已经投降了。将他们的武器全部收走,然后将他们看管起来,但要注意饮食不能缺乏,让他们尽量住的舒服一些。”赵守宏笑道。
“大人,咱们抓了这些撒尔俘虏,还要让他们舒服?”索朗旺堆想不通,在他们的思维中,被俘虏的人是要被胜利者随意处置的,这通常就是对他们的虐待。
“就照我说的做,这几个撒尔俘虏我还有用,千万别虐待他们。跟弟兄们说说,只要他们不逃跑,就随他们的便。”赵守宏下令道。尽管索朗旺堆想不通,但赵守宏已经下达了命令,他是会照样执行的。
“嘿,看看大人多厉害,居然会撒尔人的话,以后我也要学学。”扶着被吊起的膀子,阿布查巴跟在几名撒尔俘虏后面,边下楼边嘀咕道。
第三十七章蠢蠢欲动()
“就你还学撒尔语?”旁边的特战队员肖峻调侃道:“全特战队就你的学习是老大难问题,我看你还是先学好华兰文吧。”
阿布查巴道:“我保证以后好好学习,绝不拖特战队的后腿了。”
另外一位特战队员吴成飞好奇道:“你没事学撒尔语做什么?”
“做什么?以后我再抓撒尔俘虏,也能对付一阵子鬼话嘛。”阿布查巴摊摊手道,引得其他人哈哈大笑起来。
四个撒尔军官被押了下去,而那个击毙的撒尔军官被就地烧掉后,骨灰收集起来交给了他的四个同伴,对此那几名撒尔军官表示非常感谢。至于那些死了的斋尼土兵就没有那么好的待遇了,他们直接被堆在一起烧成灰,然后挖个大坑埋掉了。
赵守宏这次可谓发了一笔大财,不但缴获了三百多支菲尔步枪和两挺马克机枪(一挺被炸坏了),还有两门野战炮和五只m1900朗宁手枪,弹药更是堆积如山。
听说撒尔侵略军被消灭,当地蕃民奔走相告,他们纷纷给战士们送来食物,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谢,对此赵守宏是一一答谢,照价偿付没有亏待任何一个蕃民。这个由蕃民组成的连队,还是第一次感受到来自同胞的崇拜,他们因此对赵守宏更加信服了。
在答谢了当地蕃民之后,赵守宏带着独立团战士们,押解上四个撒尔军官以及十几个斋尼土兵俘虏上路了。那些己方的伤员由于处理及时,又用烈酒进行了消毒,伤口暂时没有恶化,这足以让他们撑到巴塘县去再由医生进行处理。斋尼土兵中的几个伤兵,就只能自生自灭了,后来他们回到巴塘县的时候,十几个斋尼土兵已经死的只剩下七个人了。
就在赵守宏带兵消灭撒尔部队的时候,巴塘县的形势已经颇为危机。附近几个县不同于巴塘,那里都是由当地领主统治的,在赵守宏的各种惠民政策之下,巴塘县的蕃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这都让其他地区的蕃民难免心中不忿。
赵守宏以各种新法令,尽量削减蕃民的负担,可是那些领主却阳奉阴违,让蕃民们得到的实惠少之又少。对于这种情况,赵守宏早有预料,他故意不干涉其他领主的做法,只是派人四处宣传政策,让所有蕃民都清楚了道台大人的法令。
这一招非常绝,众多蕃民的注意力因此被转移了,他们顾不得仇视外来的华兰人,开始将怨恨朝向了依然压迫他们的领主。尽管不敢对抗那些领主,但身为农奴的蕃民们人心浮动谣言四起,不少人开始变着法的消极怠工甚至是逃走。
赵守宏的宣传开始被领主们笑为嘴皮子工夫,他们认为对方不敢明着压迫自己,警惕性也因此下降了许多。很快领主们就笑不出来了,怠工现象越来越严重,不少蕃民逃亡到巴塘县安居,而剩下的那些农奴看他们的眼神都不对了,这些领主终于明白了赵守宏的毒计。
如果这样下去,就算赵守宏不派兵,领主们都有可能被蕃民们的反叛所淹没。这些压迫蕃民的领主们很快将矛头指向了赵守宏,他们认为只要赵守宏的这些政策不存在了,农奴们自然会安定下来,所以安康道治下的领主们开始秘密串联,想要起兵反抗。
尽管领主们怨念极重,他们却不敢轻举妄动,毕竟赵守宏手中有一个武器犀利的安康道独立团,凭他们手里的火枪是很难对付的。机会很快就来了,独立团士兵们被分散驻扎到各个县城,而在这个时候,赵守宏却带队护送神峰大领主离开了。巴塘县城的防守兵力被迅速摊薄,这给了他们天大的机会。
领主们秘密派出心腹四处查探,很快搞清楚了驻军情况,这些人一盘算,打其他县城虽然容易,却会打草惊蛇。如今赵守宏政策推广最深的是巴塘县,只有将县城攻打下来,才能真正毁掉对方的根基,因此领主们开始秘密集结私军,准备发动攻击。
赵守宏毕竟是外来人,此时他在整个安康道耳目很少,难以及时掌握情况,更何况是潘文华等人。不过离开之前,赵守宏已经嘱咐了他注意事项,潘文华自然也不敢怠慢,他事先通报了谢名爵等人,让他们多加小心。又分出部分枪械,让几个工厂组建了护厂队,调去几个武备生当军官,由最出色的刘元勋担任总指挥。
一切准备妥当,各排分兵把守每个县城的军营驻地,全军外松内紧随时警惕着突发事件。赵守宏带队离开,巴塘县内的练勇只有三百多人,这让领主们胆子大了起来,他们开始秘密调动土兵,很快纠集了一万五千多人。
一万五千多蕃兵,这几乎是安康道各个领主所能出动的所有战力了,这些人或用长刀或用火枪,总算是配齐了装备,一群人在几位领主带领下,浩浩荡荡向着巴塘县城开进。当这只来源混杂的蕃兵队伍进入巴塘县境内,这个消息已经传到了潘文华那里。
原来自从赵守宏在巴塘县境内推广各项抚民政策以来,巴塘县民众得到了不少实惠,对赵守宏的拥护度也直线上升,所有人都感念他的好处。赵守宏在其他县情报闭塞,在巴塘县就完全反过来了,当得知有人想要偷袭道员驻节地,百姓们自发的前来报信,生怕赵守宏会吃亏,潘文华得到消息不禁暗暗感叹。
接到领主大军向县城进军的情报之后,潘文华立刻命令全军紧急集合,三百名战士包括一百名炮兵很快在军营的操场上集结完毕。潘文华看着队伍整齐的战士们道:“弟兄们道台大人平日对我们如何?”
“好。”
“对我们如亲人。”操场上顿时响起了五花八门的回答声,不过这些回答的意思都差不多。
潘文华满意的点点头道:“大家多有家小在巴塘县住,都从道台大人的法令中得到了好处,可是如今有人想要破坏我们的好生活,大家说该怎么办?”
第三十八章巴塘攻防()
“跟他们拼了。”站在最前面的一个战士挥动着拳头道,其他战士也纷纷附和:“对,跟他们拼了。”
“很好。”潘文华点头道:“现在其他县的领主纠集在一起,企图荡平巴塘县,将我们分给百姓的土地再夺回去,将我们全部杀光,好继续过那种在百姓们头上作威作福的日子,大家说该怎么办?”
“杀光他们,消灭他们。”这一次战士们回答的非常整齐。
“很好,现在我来分派任务,大家要严守巴塘县城,将那些企图剥削我们的领主打回去,记得不要对敌人手软,因为敌人不会对我们有任何怜悯。”潘文华当即开始分派兵力,战士们在各级军官的带领下,很快进入了防区。
对于这种情况,赵守宏早就有了预案,潘文华根据之前商定的方法,一边带人在城头部署阵地,一边派出警卫排的战士到各县送信,让他们执行预定行动。
经过严酷训练的独立团战士们可谓训练有素,他们很快就进入了自己的战位,守城的战士在城头堆起沙包安置射击阵位,炮兵连在城内空地摆开,随时准备轰击城外的敌军。当移动缓慢的蕃兵们来到巴塘县城外的时候,他们面对的是已经在城头做好战斗准备的两百名独立团战士。
“给我冲,攻下巴塘县城大抢三天。”一名领主鼓动着那些蕃兵,希望这些人能在财物的刺激下拼死前进,尽快攻下县城。
县城并不大,两百名战士尽管兵力十分不足,但勉强够防守四面城墙了。那些领主也明白独立团的弱点,他们仗着人多四面攻打,那些受了物质刺激的蕃兵挥舞着长刀土枪攻了上来。
口中大声呼喝着种种怪叫,蕃兵们毫无阵型的一窝蜂冲上来,尽管队形颇为杂乱但仗着人多还颇有些声势。训练再充分没有经过真正战争的人,也难免会手足无措,面对敌军大规模的冲锋,城头从未经历过实战的士兵们显得有些紧张,此刻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眼神游移,握着步枪的手越来越紧,直到手指发白。
潘文华曾经参加过赵尔丰镇压巴塘之乱的战斗,还算是有战斗经验的,此时他在城头上来回走动着大声鼓励战士们,让他们重新燃起战斗的勇气。
“用你们的枪认真瞄准,就像在靶场上一样。对你们面前的敌人不要有任何姑息,因为你们的一时怜悯,就是在谋杀你们自己。深呼吸让心情冷静下来,只要发挥出平日里的水平,你们就一定会取得胜利。”潘文华的话让士兵们渐渐冷静下来,他们纷纷拉栓顶上子弹,瞄准了各自的目标。在这个决定生死的时候,大多数人都出奇的冷静下来,他们的手终于不再发抖了。
潘文华满意的点了点头,他知道对方的火枪有效射程最多只有五十米,而己方的步枪则有三百米以上,他计算着距离耐心等待着对方的接近。“开炮。”潘文华一声令下,城内的大炮首先发言了,这些射程达到五公里的山炮,对着密集的土兵快速发射,给予了冲锋队伍重大杀伤。
为了加快射击速度,炮兵连的十门火炮分成两组轮番发射,使得攻击密度大增,但可惜火炮数量有限,无法真正阻碍住对方的冲锋。在领主护兵们的逼迫下,那些蕃兵咬着牙顶住猛烈的炮火,继续向前冲锋。
巴塘县城的城墙只有三米多高,而且还是土夯而成,风蚀雨淋之下城墙早已布满缝隙和空洞,如果被对方攻到近前,那些土兵很容易爬城而上。知道不能让对方靠近,潘少华在三百米的距离上就发布了射击命令,不过为了尽可能多的杀伤对方士兵,他命令所有机枪不得开火,等待他的命令。
潘文华一声令下,数百枝夏口造步枪纷纷开始射击,一颗颗子弹犹如长了眼睛般射向冲锋的蕃兵,人群中顿时倒下一片。战士们平时有着充足的弹药练习实弹射击,因此他们的准头虽然不能说是神枪手,但至少十发子弹中也能命中七八发,这在其他后金兵之中是不可想象的。
蕃兵们从来都不知道,原来步枪射击可以如此准确,面对着密集射来的子弹他们的气势为之一滞,脚步也缓了缓。领主们知道要想发挥人多的优势,就必须冲到近前,因此他们让亲信护兵在后面不停的驱赶蕃兵向前冲锋。
山炮的炮手们以最快的速度进行着炮击,他们依靠平时刻苦训练的素质,快速做着退壳、清理炮膛、装弹、锁死、射击等一系列动作。炮兵们的动作犹如水银泻地般流畅,彼此之间的配合精密的好似一架机器。
步兵们同样如此,在经历了作战初期的不适以后,这些训练有素的士兵迅速成熟起来,他们的射击频率不断加快,准确度也越来越高,看着士兵们渐渐沉稳的神情,潘文华满意的点了点头。
很快密集的射击就让蕃兵们支持不住了,他们再也不理会领主护兵们的皮鞭,一个个抱头鼠窜,向着来路逃去。这次虽然击退了蕃兵,但也让对面的领主们知道了城内的虚实,他们见到对方人数的确不多,终于决定大着胆子发动全面冲锋了。
一万多人的蕃兵,虽然大部分没有枪,但也足够让人震惊了,何况如今守城的只有三百多人,其中三分之一还是无法上城墙守卫的炮兵。
“机枪准备。”见到对方全线压上,潘文华也不敢大意,当即命令机枪阵地全部做好战斗准备。由于他守卫的南面是主攻方向,因此二十挺马克机枪足有一半被部署在了这里,他们分布在两侧的城墙上,瞄准着由远及近的蕃兵。
“快点跑,领主大人说了,只要冲入巴塘县城,让你们大抢三天。巴塘城里多的是钱财美女,够你们享受好几年的。”一名护兵小头领挥舞着手中的蕃刀,给蕃兵们打着气,鼓励他们奋勇向前。突然一阵连续的哒哒声传来,从城墙两侧射来的十道火舌交织成密集的火网,袭向了对面的蕃兵群。
第三十九章前后夹击()
机枪每发射四发子弹就有一发曳光弹,这是为了帮助机枪手修正弹道而故意设置的,此时曳光弹拖着红光飞向敌群,却起到了意想不到的威慑效果,看着满天火光乱飞,蕃兵们当即乱了起来。在冲锋队伍成片被子弹射倒之后,剩余的蕃兵再不顾不得听小头领的乱叫,一个个扭头就跑。
由于机枪突如其来的攻击,蕃兵们的进攻被再次打退了,不过这些领主也不傻,他们很快发现这些射速很高的武器数量并不多,因此他们命令蕃兵尽量拉开间隔,分散的向着城墙继续冲锋,务必拿下巴塘城。
在几名逃兵被枪毙之后,蕃兵们终于再次‘鼓起’了勇气,他们挥舞着手中武器,重新发动了冲锋。由于这次对方的阵型松散,机枪的效率被大大降低了,但在冲锋的道路上,蕃兵们依然留下了不少尸体。
机枪的射击渐渐微弱,这是因为连续射击下枪管过热造成的。蕃兵太多了,而守城的独立团人数又过少,在死伤数千人之后,蕃兵们终于接近了失去机枪守卫的城墙。那些蕃兵呼喝着,循着土城墙的缝隙向上攀爬,口中还不停地吆喝着,似乎在为己方打气。
潘文华满头都是汗水,他知道如果让对方登上城墙,凭借练勇的这几百人根本不管用。“上刺刀,把敌人捅下去。”现在无奈的潘文华也只能让战士们做好短兵相接的准备。
眼看着几名蕃兵从城墙边露出头来,都被战士们用雪亮的刺刀捅了下去,可是很快有更多的蕃兵冒头,他们挥舞着适于近战的蕃刀,与战士们拼杀在一起。虽然训练有素拼刺技术过硬,但对方的人数实在太多了,战士们开始有些不支,不断地有人倒下去更加剧了这种情况。
不少蕃兵登城后,挥舞着蕃刀冲向独立团战士,此时步枪的优势大大缩减了,人数的劣势却被无限放大。潘文华急得头上冒汗,他不得不抄起一支步枪,带着警卫加入了拼刺的行列。
独立团战士们几乎要被挤下城墙了,炮兵们也顾不得在用炮火拦截蕃兵的后队,他们纷纷选择抄起步枪冲上去帮忙。可是炮兵只有一百多人,靠这点人数难以扳回形势。
就在此时,城内突然爆发出纷乱的喊声,住在巴塘城内的大群蕃民自发的赶来了。由于蕃民尚武,家家几乎都有蕃刀,此时这些人不分男女老幼,他们或举着蕃刀,或举着割草镰,或是拿着任何可以杀伤敌人的武器,向着城墙冲来。在民众爆发出的呐喊声中,那些刚刚登上城墙的蕃兵也为之一滞。
自发组织起来的民众很快爬上了城墙,他们根本不顾及自己的生死,纷纷挥舞着手中的武器,砍向了那些领主手下的蕃兵们。蕃兵们被震惊了,他们根本无法想象,那些平日里温顺犹如绵羊的农奴,为什么会爆发出这样的力量。
不少民众根本不是在搏杀而是在拼命,他们完全没有躲闪的意思,仿佛心中所想的只是将手中的武器挥向敌人,在敌人的蕃刀刺中自己的同时,也带走对方的生命。
蕃兵们终于胆寒了,他们纷纷后退,向着城墙边逃去。他们终究是人,是人就怕死,在对方的亡命搏杀之下,他们难有斗志。独立团战士们趁着对方后退,纷纷拉动枪栓对着敌人一阵乒乒乓乓的乱射,将不少蕃兵击杀。
步枪的射击让蕃兵们更加没有了拼杀的念头,现在他们只想赶快退回去,离开这个可怕的地方。后面正在爬城的土兵不知情况,依然在向着城头涌来,而那些后退的土兵却在拼命的挤向外城墙,将那些刚刚上来的蕃兵从墙边挤了下去。
百姓们依然毫不退让,他们已经杀红了眼,竟然不顾对方人多势众,向着蕃兵勇敢的发起了反冲锋。双方混杂在一起,独立团战士们投鼠忌器不敢再射击,生怕误伤了百姓,潘文华只好带着战士们再次挺着刺刀冲了上去。
蕃兵们被逼急了,不少人开始从数米高的城墙上直接往下跳,随着一声声惨叫,不少人因此跌断了腿。后面督战的各位领主惊呆了,他们不知道城头出了什么事情,刚才还是顺风顺水的进攻,转眼间就变成了溃败,而就在此时新的危机出现了。
随着阵阵喊杀声,从城外的方向,一支为数不少的军队向着巴塘城冲来,他们没有统一的制服,也没有整齐的队形,但是这些人手中的武器却丝毫不差。援军很快接近了蕃兵们的后队,他们用手中的步枪向着蕃兵密集射击,将不少来不及回身的蕃兵射杀。原来是几个工厂的工人护卫队在张列五和刘元勋的带领下,从北面杀了过来。
遭受腹背夹击,蕃兵们顿时乱了,潘文华趁机打开城门,带着独立团战士和百姓们冲了出来。遭受全面反攻,刚刚溃败回来的蕃兵们彻底混乱了,他们纷纷扔掉手中的武器抱头鼠窜,而那些领主已经找不到自己的护兵们,其中不少人因此死于乱军之中。
六千多蕃兵逃了出去,不过他们已经失去了建制,估计有生之年都不敢再到巴塘县城来了,而那些衣着光鲜目标显眼的领主逃走并不多,大部分都被击杀或俘虏。张列五与刘元勋带着服装杂乱的护厂队快步走来,他们很快与潘文华率领的独立团战士们汇合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