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水浒游记-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者自顾自说道:“若非罗恩大王仁义,怎能使得这些百姓都来投山,想我那杏花庄中,便有那年轻后生都想要来投托大寨。”

    那两个年轻后生中的一个,忍了这许久,听到此处,实在忍不住了,便说道:“可不就是这般,我那邻居家的二狗子,比我还小两岁嘞,如今已投了山寨,不但吃喝不愁了,还足足有十贯安家费哩,每月还有两贯的月钱。”

    老者闻说瞪了这后生一眼道:“这两个后生,如今都过了十八岁,只是苦于家中穷困,至今也没能讨上一房老婆,他们多曾要来投山,只是他们两个的祖父跟父母都去世的早,又都只有这一个后人,直把他们托付于我,要留着传宗接代哩,小老儿如何放心他们就这般入了绿林?”

    朱贵闻说,知道这老者是怕自己强行拉这两个后生上山,便道:“老人家,你不必担心,我梁山绝不强拉一个人上山,便是那家中独子者,也是要再三确认他愿意上山才接纳的。”

    那两个后生对视一眼,其中一个道:“太爷,俺们已经成年了,便只是在地里刨食,几时能讨到老婆,若是俺们上山,跟随这些哥哥们一同惩治如李五一般的恶人,便叫俺们立刻去死,俺们也心满意足了。”

    老者闻言叹了口气,道:“自那日罗恩头领走后,我便看出你们有上梁山的打算了,我年纪大了,又能拦住你们几日?你们若跟了罗头领,也算的有出息,只是若有个什么闪失,叫我走后,如何跟你们的父母交代?”

    那后生又道:“太爷,村中许多跟我们一般大的都投了梁山来,你给俺们取名志高志远,俺们这辈子的志向便是上梁山。若是上不得梁山,俺们便活着也是无趣。”

    那老者讷讷无言。

    朱贵听得他们这般说,倒是颇为新奇的看了那老者一眼,百姓之中哪里有几个识字的,孩子名字不是叫张三,便是叫李四,更有那张麻子李狗蛋之流的名字更是数不胜数。没想到这老者倒是个有文化的。

    朱贵便问道:“老人家,您识字?”

    那老者闻言道:“惭愧,小老儿倒上过几年私塾,只是半点功名也无。”

    朱贵又问道:“您这两个孩子也识字?”

    不待老者回答,那后生便抢着回道:“识字识字,俺们自小便跟着太爷认字,也能算些账目。”

    朱贵闻言便对那老者道:“老人家,既然这两个孩子都要上山,您只是这般阻拦,倒叫孩子们心中不服。”

    那老者道:“不阻拦还能怎地?刀剑无眼呐,若是伤到哪个,叫我死后如何能闭眼?”

    那两个后生闻言,只是不说话。

    朱贵便道:“我倒有个办法,这两个孩子都能识字算账,不若叫他们跟着我,来回打探消息,也不用冲锋陷阵,你看使得吗?”

    两个后生闻言露出惊喜的神色,只顾看着太爷,等他说话。

    那老者闻言直叹了口气,道:“如果这般,便是最好了,我便把这两个后生托付给朱贵头领了。”

    两个后生面上一喜,刚要说话,门外进来了一个人。

    朱贵赶忙迎上去,道:“哥哥。”

    来人正是罗恩。

    罗恩对朱贵道:“辛苦朱贵兄弟了。”

    朱贵忙道:“看着我山寨日渐壮大,便是再累,也是甜的。”

    那老者见罗恩来了,连忙将手中的锦布拿着要过来,只是脚下一个踉跄,手中那锦布却是开了。

    罗恩连忙去扶住他,只见那锦布上分明的绣着八个大字“替天行道,为民做主”

    skbshge

第22章 故人闻焕章() 
那老者被罗恩扶住,犹自将那锦布拿起来,道:“小老儿受全村所托,送这锦旗与罗恩头领。”

    罗恩将老者扶着坐在凳子上,与朱贵二人将那锦旗扯开,只见上面写道“替天行道,为民做主”八个大字。

    朱贵见状大喜,道:“哥哥,这却不正是与你的打算不谋而合?”

    罗恩道:“却是不一样的,我们自己写的,和百姓送的,其代表的意义便是不同。”

    原来罗恩正打算在仁义堂前立一面替天行道的大旗,只是现在临近年关,罗恩便准备到大年初一之时再立这面旗,也图个新年新气象。

    不想今日倒是来了这个意外之喜。

    罗恩对老者拜道:“多蒙各位送此锦旗,罗恩定不负乡亲们的信任。”

    那老者受宠若惊,忙道:“小老儿当不得寨主如此大礼,寨主对我村中百姓有活命之恩,一面锦旗值得什么?”

    罗恩道:“既是乡亲们对我等如此信任,自然当得起我罗恩一拜。”

    罗恩又对朱贵道:“兄弟,既有杏花庄百姓送此锦旗,也不用等到年后再挂了,便等回到山上,就在仁义堂前竖起一根旗杆,将这旗子挂上去,也叫我山寨中兄弟皆铭记这八个字。”

    朱贵道:“哥哥所言甚是,这八个字当为我梁山建寨之根本。”

    “好!好一个替天行道为民做主。好一个建寨之根本,罗兄长泉下有知,也足以含笑九泉了。”

    此时一道声音从门口传来。

    罗恩转头看去,只见一个年纪约五十来岁的文士正抚须而笑。

    罗恩看到这人,先是惊讶,进而满脸欣喜,走上前便拜道:“小侄罗恩见过闻世叔。”

    却说这人是谁?能叫罗恩满脸欣喜的拜他。

    原来他便是原主罗恩去年进京拜访之人,罗太公的故交,东京城外的教授闻焕章。

    这人在原本轨迹之中多有谋略,曾被征召为参谋去征讨梁山,可惜高俅不听他劝,进而大败亏输。

    也多亏的他,梁山才与宿太尉联系上,得到了皇帝的招安。

    罗恩上前道:“罗世叔怎地到了此处?”

    闻焕章道:“你这后生,到此时才算出息了。此处不是说话的地方,且待你处理完事务,再寻个僻静处,我与你好好说知。”

    朱贵见罗恩上前便拜这文士,便问道:“哥哥,这位是?”

    罗恩道:“我来介绍一下,这位便是我时常提起的闻焕章教授,其有管仲乐毅之才,孙吴诸葛之谋,是我父的至交。”

    朱贵闻言行礼道:“不想这位便是闻教授,我哥哥时常提起先生,不想今日有缘得见,实乃大幸。”

    闻焕章回礼道:“不敢,不敢,老夫不过是一山野村夫,何能比得上管仲诸葛之大才?”

    罗恩又对闻焕章道:“世叔,这位便是我梁山头领,人称旱地忽律的便是,想我这山上迎来送往,打探消息,皆有赖于他。”

    闻焕章道:“旱地忽律之名早有耳闻,今日得见,名不虚传。”

    朱贵连忙道:“朱贵若不遇上哥哥,哪里能有什么名气,皆赖哥哥领导有方。”

    闻焕章注视了罗恩片刻,又笑着点点头,进而看到罗恩和朱贵正在看着他,便道:“我闻山东济州近来出现了一伙强人,只三个月间,便聚集了上万人,却是仁义,不坏百姓,不劫客商,只除那欺压百姓的恶户,我还道只是重名,不想便是罗贤侄你。”

    朱贵闻言喜道:“不想我们山寨的名字已经传到东京去了。”

    罗恩闻言却高兴不起来,如今只有一个江南方腊在崛起,王庆还未落草,田虎也未成气候,若是这个时候名声太大,进了朝廷,梁山又在京畿之地,若叫朝廷重视起来,又如何能发展的长远?

    他千方百计的想要低调发展,只是若不打破那些恶户,哪里来的钱发展?哪里来的名声吸引人来投?只说叫自己眼睁睁的看着那些家伙欺压良善,罗恩自问是做不到的。

    闻焕章见罗恩陷入沉思,知他心中所想,便道:“贤侄不必担心,梁山大名虽流传至东京,只因你们未曾打破城子,那蔡京高俅之流又要在官家面前塑造清平世界之假象,想来短时间内不会对梁山有什么威胁。”

    罗恩听得闻焕章这般说,心中略微安定了些,梁山现在最重要的便是安定发展,待到出海计划实施之后,在海外占据了根据地,那时便不再怕朝廷的注意了。

    且几年后,王庆田虎异军突起,田虎更是称帝,又能吸引朝廷的一部分注意。

    再有十余年,金军南下,天下将大乱,强如辽国也被黑山白水间崛起的女真人打得落花流水,宋朝更是连徽钦二宗都被掳走,史称靖康之变。

    金军大举南下,最苦的还是百姓,若梁山能在海外拿下一片基业,说不得能改变一番,若能救得百姓性命,也不枉到水浒世界走一遭。

    罗恩知道闻焕章与朝廷官员多有来往,也明白蔡京高俅是什么货色,所以明白闻焕章不是无的放矢。

    便对闻焕章道:“世叔既然这般说,那必然是打探好了,只是虽然如此,我梁山的人马招揽也该暂缓一阵了,若是再多了时,只凭山上现在这几个头领也是看顾不过来。就只那后勤账目之类的,每日便看的小侄我头昏眼花。”

    闻焕章听闻罗恩这般说,笑道:“不错,你倒是没被现在梁山的场面蒙蔽了双眼,梁山泊现在虽然势大,已有天下第一大寨的气象,只是要和朝廷叫板,还是差了些。还需徐徐图之。”

    罗恩见闻焕章言语颇有想入伙之意,便对朱贵道:“兄弟,你先接待老人家一番,我与闻世叔有重要的事情要谈。”

    朱贵道:“哥哥办事要紧,但请放心。”

    罗恩收起那面锦旗,对闻焕章道:“世叔且请跟我到山上一叙,我母亲若见了你,定然十分高兴。”

    说着,便将闻焕章往山上领,这边朱贵与老者谈论志高志远入梁山之事。

    skbshge

第23章 才女闻卉() 
罗恩领着闻焕章刚出客栈的门,迎面走来一个唇红齿白,面貌清秀的少年。

    那青年径直走到罗恩面前行礼道:“小妹闻卉,见过罗世兄。”

    罗恩一拍脑袋,这才发现这少年是女扮男装,连忙道:“妹妹不必多礼,此处人多眼杂,待上山后再叙。”

    罗恩暗道自己怎么忘了这茬。

    闻焕章有个女儿,正是罗恩面前的这个闻卉。

    原本轨迹中并未出现,不过原本轨迹之中,对闻焕章的描写本就不多,且闻焕章本就四十有余,有个女儿也很正常,对他女儿不做描写也就说的通了。

    只是这闻卉和原本的罗恩却是有婚约的。

    原来二十余年前,罗恩的父亲罗太公,与闻焕章乃是同窗,两人在科举之时相识相知,互相引为知己,因见朝廷官场黑暗,皆不愿为官,罗太公便回到江州经商,闻焕章在东京教书为生,多有书信来往。

    因罗太公只有罗恩这一个儿子,闻焕章又只有一个女儿,两人便定下婚约,约定闻卉十八岁之时,罗恩便上门提亲。

    去年正月间,罗恩进京便是为了此事,没想到原主罗恩因痴迷武艺,去拜访当时被高俅刁难的王进,为了不连累闻焕章父女,这婚自然也是没结成。

    若说这闻卉也不简单,她母亲早亡,自小跟着父亲长大,闻焕章满腹经纶,自然教的闻卉才华横溢。

    闻卉也是天赋卓绝,琴棋书画无一不精,当世四大书法,苏黄米蔡,皆能模仿到以假乱真的地步,更兼精通古玩,玉石雕刻。

    简直就是圣手书生萧让和玉臂匠金大坚的综合强化体。

    罗恩前世也谈过女朋友,只是那个时候和女孩交谈,跟这个时候和女孩交谈,这个压力根本没法比啊。

    这个时候要是叫声美女,一个轻浮草率的流氓帽子反正是跑不了了。

    更兼闻卉和罗恩还有婚约,而且算上前身,罗恩与闻卉也不过才见过两次,他哪里经历过这个,只觉得异常尴尬。

    罗恩一路上也不说话,只是带着父女二人往山上而去。

    “母亲,你看谁来了。”

    罗恩径直将闻焕章父女领到罗母的住处。

    罗母现在已经不似之前那般的郁郁寡欢了。

    刚随罗恩来到梁山时,罗母一边忍受丧家之痛,一边还要因为儿子落草跟着担惊受怕,心情自然不会好。

    好在后来上山的人越来越多,有许多家眷和她一同居住,再加上罗恩经常安慰她,与那些家眷交谈的时候,又总是听他们说自己的儿子如何如何的好,故而罗母的心情也好了很多,只是还是为罗恩的将来担心。

    罗恩来的时候,罗母正在给罗恩做衣服,罗恩说过很多次不用她劳累,只是做母亲的总想为儿子做些什么,罗恩见拗不过她,说了几次之后也就不了了之了。

    罗母听闻罗恩的声音,抬头看去,脸上露出欣喜的神色。

    闻焕章上前行礼道:“闻焕章见过嫂嫂。”

    闻卉也行了个万福道:“侄女见过伯母。”

    “闻先生,卉儿,你们怎地来了?”罗母拉住闻卉的手欣喜道。

    罗母只觉得这些天心中的郁结之气去了大半,这闻焕章和先夫是莫逆之交,往年也到东京去拜访过几次。

    只这闺女却是和自己儿子有婚约的,儿子若能讨了老婆,做母亲的心中也就放下了一大块石头。

    “卉儿这闺女倒是出落的越来越漂亮了。”罗母拉住闻卉的手不住夸道。

    又见到闻焕章还在站着,连忙道:“闻先生快坐,坐下喝杯茶。”

    罗恩连忙道:“母亲,你和卉儿妹妹先聊着,我和闻世叔出去说。”

    闻焕章也道:“正好我也有些话要与罗恩贤侄谈谈,卉儿,你在这里好生陪你伯母。”

    闻卉道:“是,父亲。”

    罗母闻言道:“你们去谈你们的,我们俩自谈些女人家的事情。”

    罗恩见母亲这个兴奋劲,也猜出她要与闻卉谈什么,颇有些哭笑不得的感觉,自己也算是撞上包办婚姻了。

    母亲这段时间已经受了很多打击,罗恩也没办法再在这件事上忤逆她,只能顺其自然了。

    罗恩与闻焕章边走边谈。

    闻焕章道:“自去年一别,贤侄恶了高俅,我在东京多曾闻说高俅要害贤侄的消息,也曾写书信与罗兄,不想还是没能避免罗家庄遭受灭庄之祸。”

    罗恩道:“此事原因皆在罗恩身上,若非是我,高俅也不会处心积虑置我全家于死地。”

    闻焕章叹了口气道:“此事也不在贤侄身上,只那高俅蔡京等人,得官家重用,却只一味蒙蔽圣听,残害忠良,全无半点容人之心,搞得大宋天下乌烟瘴气,实为可恶。罗家遭此大难,你母亲可还好吗?”

    罗恩回道:“母亲在逃避追兵之时受了刀伤,天幸如今已经痊愈,只是犹自常常闷闷不乐。”

    闻焕章道:“唉,天下哪里还有好人的容身之处?贤侄在这梁山大寨,仁义之名远播也算得上世外桃源一般了,只是朝廷一旦注意,恐怕也是不能长久。”

    罗恩道:“小侄也是这般想的,故而要徐徐图之,不知世叔因何来到此处。”

    闻焕章道:“说起此事来,也与那高俅脱不了干系。高俅蔡京等人虽然蒙蔽圣听,假造清平之世,却也听说贤侄在此落草,往日他要寻我麻烦时,我在朝中也有些旧识,故而叫他不曾得手。

    只最近贤侄之名传到东京,那高俅便又来寻我,欲将我以通贼罪杀害了,亏得朝中旧识传递消息与我,这才叫我父女俩提前逃出东京。

    我听闻贤侄美名,故而到此处来看一看。”

    罗恩抱拳道:“不想是小侄害得世叔无家可归,实在是罪该万死。”

    闻焕章摆摆手道:“却不怪你,我在东京之时,那高俅等人便看我不顺眼,此次只是找个由头罢了,若无此事,他也有其他理由来寻我的晦气。”

    罗恩道:“虽是世叔这般说,小侄的责任却不可推卸,不知世叔欲到哪里安身?”

    skbshge

第24章 梁山军师() 
闻焕章闻言看了罗恩一眼,道:“天下之大,尽被奸臣把持,若想不见到这些贪官污吏,只除非隐居山林了。”

    罗恩见闻焕章如此说,知他怕是有些心灰意冷了,但是既然他到了梁山,恐怕还是对梁山的做法比较认可的。

    罗恩便道:“世叔有王佐之才,若是就这般退隐,却不是可惜了?不若就此留在梁山,与小侄一同造福一方百姓如何?”

    闻焕章笑道:“这梁山在贤侄手中,也算得上一片净土了,只是贤侄可想过没有,这般可能长久吗?总不能一辈子便做个绿林强人?”

    罗恩道:“世叔有所不知,小侄在落草之时,便已经对以后的道路有了些规划。”

    罗恩见闻焕章只是看着自己,便接着说道:“若要长久,只九个字便好,有道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闻焕章闻言先是吃了一惊。

    这九个字,乃是明初朱元璋起义之时,手下谋士朱升所提出的策略,正是这个策略,对朱元璋最后建立大明,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罗恩说出这九个字可不单单只是个战略,更是暴露了他的目标,称王。

    闻焕章也不失态,反而问道:“何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罗恩道:“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便是加强大本营建设,提高军事实力,这民心也是高墙的一种,若得了民心,凡事皆可事半功倍。广积粮便是要广积钱粮,只有钱粮充足,才能有足够的资本立住脚。这缓称王,则是不可做出头之鸟。”

    闻焕章点点头,抚须道:“贤侄这九个字倒是精辟。只是若不攻城占地,何来高筑墙之说?若无领地,如何广积粮?如今梁山泊天下第一大寨气象已成,如何不是出头鸟?”

    罗恩笑道:“世叔,岂不闻随机应变四个字?梁山若无现在这般气势,如何能吸引天下人前来?再有此时梁山虽成绿林第一大寨之势,却有蔡京高俅那等人在欺瞒道君皇帝,倒替我梁山争取了发展空间,只要不攻城略地,梁山便不会成为那出头之鸟。”

    闻焕章道:“贤侄此言也有理,只是无地,怎能高筑墙,广积粮?”

    罗恩又道:“世叔有所不知,我却不欲把真正的根基建立在这梁山之上,甚至不在大宋之内。”

    闻焕章沉吟片刻,突然开口道:“贤侄莫非要出海?”

    罗恩暗叹:“闻焕章果然名不虚传。”

    “世叔大才,小侄便是要出海,海外海岛无数,若能取一个做为根基,到时进可攻,退可守,又能与海外诸国通商,岂不是两全其美。”

    其实还有最重要的几点罗恩没有说。

    第一,不要忘了这里是水浒世界,过不了几年,王庆,田虎,方腊便占据京西,河东,江南等地,王庆更是将军队进攻到东京所属县城。

    第二金国突然崛起南下,到时候大宋内忧外患,哪里还有工夫顾忌梁山?

    闻焕章抚须道:“既然贤侄已有此打算,那老夫便随贤侄走一遭又如何?”

    罗恩喜道:“世叔这是愿意留下了?”

    闻焕章笑道:“以贤侄之智,怕是早就看出老夫的打算了。”

    罗恩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他确实从闻卉出现的时候就看出闻焕章有意在梁山落脚了,若只是单纯的到梁山看一眼,没必要带着闻卉一起来。

    只是罗恩没有十足的把握,所以才会将自己的计划说出一部分来吸引闻焕章。

    “还是瞒不过世叔,便请世叔为我梁山军师,总管梁山财政,与小侄出谋划策,多有有望世叔处。”

    闻焕章笑着摇摇头,答非所问:“贤侄觉得卉儿怎么样?”

    罗恩见他这个反应,知道他是默认了。

    便回道:“闻卉妹妹知书达理,更兼才貌双绝,自然是不可多得。”

    “依老夫看,你们俩的婚事,还是尽早办了的好。”

    “呃,这个,我与闻卉妹妹只见过两次,尚无感情基础,还是过段时间再做打算吧。”罗恩闹了个红脸。

    这位闻世叔话题转的太快了,刚才还聊事业呢,突然就跑婚事上去了。

    闻焕章抚须而笑:“有道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感情可以婚后再慢慢培养也不迟。”

    闻焕章见罗恩支支吾吾,又道:“大丈夫当以事业为重,这婚事便先暂且延后一段时间也可,待我和你母亲商议一番,再做打算。”

    罗恩闻言松了口气,他对这闻卉也有点好感,不过也只能算是对美女的天然好感,毕竟美女谁不喜欢呢?

    但要是让他就这么和一个只见过两面的女生结婚,总感觉有些不适应。

    两人就这么走着,期间闻焕章又拿婚事打趣了罗恩几次,便来到梁山演武场上。

    只见苏定正在操练步卒,而史文恭在训练骑兵。

    闻焕章看着一个个精神饱满的士卒,微微点头道:“这兵马倒是雄壮。”

    闻焕章久在东京,自然见识过禁军兵马。

    只是大宋禁军质量参差不齐,又多是没上过战场的兵油子,比之这些梁山军马,若是普通禁军,也强不到哪去,甚至会有所不如。

    “全赖山寨史教师练兵有方。”

    “好了,先歇息片刻。”

    史文恭见罗恩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