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铁骑无双-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太监一看金子,眼里乐开了花儿,当即说道:“请陈大人稍等,我这就给您通报去。”小太监立即一路小跑向宫中跑去。
有钱好办事儿,什么时代都是如此啊。陈玉不由一哼,东汉一朝,太监地位之高,是难以想像的,他们控制着朝政,大小官员的任免,有一多半出自太监之手,这些太监,虽是废人,但其势力这大,却不是自己所能抗衡的,所以,自己此次进京,必须搞好与张让、赵忠为代表的十常侍的关系,太监,不可得罪。
好一会儿,小太监跑了过来,口中说道:“陈大人,请进吧,陛下在寝宫等着你呢。”
陈玉点了点头,让典韦和高顺在外等着,然后自己跟着小太监进入了皇宫之中,这皇宫好大,走了好一会儿,陈玉和小太监来到了寝宫之前,小太监说道:“陈大人,皇上在殿里呢,你进去吧。”
“多谢公公。”陈玉向小太监拱了拱手,径直进入了寝宫之中。
此时的寝宫之中,汉灵帝正在挥毫泼墨,兴致正隆,陈玉进入也没有注意到,陈玉无奈,只好跪在那里等着汉灵帝召唤。
半晌,汉灵帝一幅字写完,得意的放下了手中的笔,抬头一看,正看到陈玉跪在那里。看到陈玉,灵帝一喜,一个未及弱冠的少年,却能屡出奇计,扫平黄巾,这是何等的快事,这样一个传奇少年究竟长的什么样呢?
“抬起头来,让朕好好看看。”灵帝和颜悦色的说道。
陈玉闻言抬起头来,灵帝一看,心中不由暗自叫好,口中说道:“好一个英挺的少年,不愧是我汉室栋梁啊!陈玉,你起来答话。”
“谢陛下。”陈玉站起身来。
灵帝看了陈玉一眼,目光又移到了自己的那幅字上面,口中说道:“你懂字吗?”
“略懂一些。”陈玉说道。
“噢?你看看,这幅字朕写的如何?”
陈玉抬头看去,只见纸上写着天下二字,说实话,灵帝的字写的真是不错,而且还用上了汉末时尚的飞白技法,显出不同凡常的气势来。
“陛下此书用上了飞白,字迹飘逸洒脱,确实是佳作啊。”陈玉说道。
“呵呵,说的好,想不到你还懂得飞白,看来,是个行家了。”
“臣哪能与陛下相比,只是略懂而已,而且,字由心生,陛下气吞山海的气势臣是学不来的。”陈玉说道。
“噢,你再评评朕的字。”听了陈玉的话,汉灵帝心里很高兴,口中当即说道。
“这天下二字,写的气吞山河,可见陛下心中自有江山万里,这样的字,也只有陛下这样的主君才能写出来,从字里,也可以看出陛下广阔的胸襟。”陈玉说道。
“哈哈哈想不到最懂朕的人,竟然是你!”汉灵帝哈哈大笑,陈玉的话说到了他的心坎上,汉灵帝点了点头,仔细的瞧了瞧陈玉,心想,陈玉气宇不凡,此人未来定是大汉的肱骨之臣,这样的少年才俊,前途不可限量,也许,他可以辅佐协儿吧。想到这儿,灵帝有些失神。
半晌,汉灵帝说道:“陈玉,本来以你的功劳,最少也是一郡之守,可是你年纪太小,恐天下人不服,所以,我调你入京做这个廷尉,这廷尉一职很重要,掌管着京师的治安,你一定要好好干,干出成绩来,别说一郡之守,就是一州刺史,也是你的!”
陈玉心头一喜,皇帝的话,可是一诺千金啊,灵帝已明白了告诉了自己,只要自己展现出足够的能力,就可以让自己当一郡之守,甚至做一州刺史,一诈刺史,可是封疆大吏啊,真要不了州刺史,那自己就有了权柄,在将来的战乱中占据有利的态势,看来,这廷尉自己还真要好好干了。想到这儿,陈玉口中说道:“谢陛下,臣必尽职尽责,做好廷尉之职。”
“很好,朕会给你拔下三千两银子,供廷尉府使用,你下去吧,朕有些累了,要休息了。”灵帝打了个只欠说道。
“是,陛下。”陈玉向汉灵帝行了一礼,转身离去。望着陈玉远离的背影,灵帝若有所思,这个陈玉,无疑是一个很有能力之人,大汉朝的未来在他的身上,也许,他又是一个霍光,要是那样的话,自己也可以安心了,廷尉之职,最是锻炼人,如果他真是个人才,那一定有他的用武之地,如果他不过是凑巧得到军功而已,那想来这个位置他也坐不长,一切就看他自己的吧,想到这儿,灵帝微微一笑,上了寝床,床上,正有两个妖娆的美女在等着他的开垦
这就是廷尉府吗?好破败。
当陈玉三人来到廷尉府时,不禁为眼前的一幕震惊了。堂堂大汉朝的廷尉府,竟然一片残破之像,门匾上廷尉府三个大字上的溜金已然掉的只剩下半黑的印记,柱子上的红漆也已掉的七零八落,门口,两个衙役不断的打着哈欠,一幅晕晕欲睡的样子。
拍拍!
典韦一边一巴掌,把两个衙役打醒。
第40章 廷尉之职()
两个衙役一个激灵,口中叫道:“谁敢打老子?”
“我打的!”典韦寒声喝道。
“你他妈敢打官差,反了你了!”两个衙役作势欲扑。
“当差时间打嗑醒,你们是不想干了吗?”陈玉寒声说道。
两个衙役一见陈玉来者不善,立即有些面面相觑,其中一个壮着胆子问道:“你是什么人?”
“我是新任廷尉,来此交接!”陈玉喝道。
“原来是新来的廷尉大人啊!”两个衙役立即满脸是笑,当下在前带路,将陈玉三人领入了大堂之中。
陈玉不禁眉头一皱,只见这大堂之中到处是灰尘,想来有很长时间没有打扫了,各种器物一看也都有年头儿了,残破不堪,一个官员正趴在桌子上呼呼大睡。
两个衙役连忙叫醒了寻官员,口中说道:“捕头大人,新任廷尉大人来了。”
那官员一听,连忙揉了揉眼睛站起来,口中说道:“廷尉大人哪儿呢?”随即看到了陈玉,立即行了一礼,口中说道:“下官廷尉府捕头李三,拜见廷尉大人。”
“李三,这廷尉府怎么如此狼狈?你们怎么也不清理一下?”陈玉问道。
“大人有所不知,这廷尉府,三年之中换了六任廷尉,其中两个砍了脑袋,两个被革了职,两个外放,也没有人呆长,所以这廷尉府也没有人管了。”李三说道。
“三年六任廷尉?这怎么回事?”陈玉不由眉头一皱。
“哎,大人你有所不知啊,这洛阳,乃天子脚子,官员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而廷尉的职位又不高,却管理着这里的治安,很多达官子弟坐奸犯科,廷尉如要管了吧,难免得罪人,那两个掉脑袋的廷尉就是因为管了不该管的案子,得罪了人,所以被砍了脑袋。”
“那不管不就得了?”典韦说道。
“不管?也不行,不管的话,做奸犯科的人一多,治安就乱,这也是廷尉府的责任,说明廷尉没有尽到职责,那几任被革职调离的廷尉,就是因为不管这些达官贵人,所以才被告倒的。”
“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这可如何是好?”典韦挠了挠脑袋。
“反正现在,廷尉府成了摆设,那些达官贵人谁也不鸟廷尉府了。”李三说道。
“嗯,这个你不用多管,我自有办法,李三儿,朝廷给我拨了三千两银子,你给我提出来,我要修理一下廷尉府。”陈玉说道。
“大人,哪有三千两啊。”李三摇了摇头。
“昨天皇上明明说拨给我三千两的。”
“哎,大人,你听错了,不是三千两,是三百两。”
“三百两?这怎么可能?”陈玉瞪大了眼睛。
“嘿嘿,大人,这你就有所不知了吧,皇上也许是拨下了三千两,可是经过层层克扣,能有三百两到大人的手里已经是不错的了,这还是皇上亲自发了话,要是皇上没有发话的话,连一两银子也不会落到大人的手中。”
“妈的!”陈玉心里暗暗骂了一句,这官场,真他妈黑暗啊,也好,三百两就三百两吧,也够翻新用了。
接下来的几天,陈玉与典韦没事儿的时候,到处走了走,发现洛阳的治安确实很混乱,而做奸犯科的,往往是那些达官贵人,或是他们的子弟,不光是廷尉府,洛阳府尹也不管,这样,就造成了一个法制的真空地带。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陈玉心中暗自想着,等忙完了这一段,自己一定要想个办法,煞煞这股歪风邪气!
过了十几天,廷尉府装修一新,看起来门面气派了不少,接下来,陈玉开始施展他的雷霆手段。
首先,陈玉宣布,晚上洛阳城要实行宵禁,任何人,晚上不得带着兵器上街,随后,陈玉任命典韦和高顺为捕头,建立了一支巡逻队,每天在街上巡视,看有没有敢违反法制的事情发生,如有,施以严惩。
其次,陈玉又让人制作了五色棒,用来惩罚犯罪,但凡犯罪,无论何人,轻者棒刑,重者砍头。
经过几天的治理,洛阳城的治安焕然一新,不过,也有一些达官贵人顶风做案,以为陈玉年纪小,也根本没有把他放在眼里,这一晚,典韦带着人上街巡逻,发现一个带刀的老者走在路上,这明显已触犯了法度,典韦立即将老者抓了起来。
老者来到廷尉府,立而不跪,口中大呼,我乃中常侍蹇硕的叔叔!
“来呀,先打他十杖,竟敢冒充蹇公公的叔叔,别说犯了法,就算没有犯法,也一定要严惩!”陈玉寒声说道。
十棒下去,老者没了脾气,转而叩头求饶,陈玉刚要宣布斩首示众,宫中却来了人,原来是蹇硕派人来求情。
陈玉装做惊讶的样子,口中说道:“哎呀,原来真的是蹇公公的叔叔,在下不知,还以为是冒充的呢。”
“廷尉大人,这棒子也打了,你就放过我们老爷吧。”宫中来人说道。
“那好吧,看在蹇硕的面子上,我让饶了他这一回,下不为例!”陈玉说道。
宫中来人将老者扶走,高顺一笑,口中说道:“主公,这一次,你已立了威,想来,再也不敢有达官贵人敢做奸犯科了。”
“呵呵,虽说得罪了蹇硕这个太监,可是蹇硕也说不出来什么,只能暗中嫉恨罢了,我倒是不怕他的。”陈玉冷冷一笑说道。
“嗯,拿蹇硕的叔叔开刀,足以镇住那些达官显贵了,主公做的对。”高顺点头说道。
“是应该在朝廷找个靠山了。”陈玉口中喃喃自语,沉思了半晌,到底找谁呢?按理说,现在朝廷里权力最大的应该是大将军何进,何进此人,杀猪出身,不过是一个屠夫,然而偏偏有个漂亮的妹妹,进宫做了皇后,何进因而得道升天,成了大将军,而且那些清流为了对抗宦官的势力,也大多投靠何进,所以投靠何进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过陈玉却知道,何进的风光都是背后的,大汉朝的江山,实际上是控制在以张让为首的十常侍手中的,特别是张让,这个人贪婪无度,极有权力欲,掌握天下大权,为灵帝所倚重,他一向视清流为眼中钉,与大将军何进也并不合睦,张让也是一个选择。
清流的人,唯何进马首是瞻,而天下权力,又尽在张让之首,到底是选择何进,还是选择张让呢?
陈玉的选择是,两方面都要交好。从道理上来讲,陈家是士家,属于清流,应该与何进交好,而不应与张让搞到一起,坏了名声,不过陈玉却不这样想,在这个世界上,名声只是相对的,你不看,荀彧娶了宦官之女,但因为有才名,而免于被讥吗?所以,只要自己做的隐秘一些,一切在暗中进行,想来也不会出现什么大的问题,如果宦官和外戚两方面都为自己说话,那自己的仕途必会一帆风顺,就算得罪了蹇硕又能如何?谁能拿自己有什么办法?想到这儿,陈玉打定了主意。
陈玉先是准备了两千金,让人转送给张让,随后又花了一千金购得宝剑一柄,赠给了何进。
张让府上,当看到陈玉派人送来的两千金时,张让鼻孔朝天,哼了哼,尖声尖气的说道:“陈玉不是士家之人吗?怎么想和咱家搞好关系?”
“我家主公一向景仰公公的为人,我家主公说了,大汉朝可以没有任何人,但却不能没有公公,这是我家主公的一点孝心,请公公收下。”来送礼的是陈五,这一次,他也来到了洛阳,准备在洛阳开办昌盛的分号,结果被陈玉派来送礼,陈玉这也是无奈之举,无论是典韦还是高顺,都不是阿谀奉承之辈,让他们送礼,一定会把事情办砸了,也只有老道的陈五才能办好此事。
第41章 拜访蔡邕()
张让心中一动,他自然是知道陈玉的名声的,他也知道陈玉是一个有能力的人,心想,陈玉虽是士族人物,但却没有与自己做对,如果能将陈玉拉到自己这边,未来在清流之中也算是藏了一根钉子,这倒也是不错,而且,陈玉现在圣眷正隆,结交他,对自己也有好处,没有什么不好,想到这儿,张让改变了态度,口中说道:“即然是陈玉的一番心意,那咱家就收下了,你回去告诉陈玉,有什么事儿,让他和咱家说,只要咱家能办到的,一定会给他维护。”
“多谢公公。”陈五一鞠到底。
张让这里已经有了办法,下一个就是何进了,陈玉打听到,何进的弟弟何苗贪财好色,于是让陈五给何苗送了五百金,想通过何苗见到何进,结果在送何苗五百金的第二天,陈玉的宝剑摆在了何进的案头,何进这个人,说起来,倒也有几分薄名,所以清流的人多归附于他,利用何进的势力对抗宦官,在清流的眼中,宦官就是一群变态的人渣,何进怎么也说是一个正常人,与他打交道,总比与那些变态打交道强。
此时的何进也想得到各方人士的支持,陈玉礼物的送来恰逢其时,对于何进来说,陈玉的礼物表明了一个态度,那就是,陈玉与他何进是一条心,何进感到很是满意,陈家可是颖川世家,陈玉的礼物,代表了颖川士族对自己的信任,同时,陈玉本身正得皇帝的宠爱,具有很强的潜力,与之联合,可以增强自己的实力,又何乐而不为呢?所以,何进欣然的收下了陈玉的礼物。
摆平了朝中的关系,陈玉放开了手脚,雷厉风行,禀公断案,一时间,洛阳街面治安大为好转,百姓路不拾遗,达官显贵们再也不敢做奸犯科,大大收敛了自己的行为,而陈玉,因为功勋卓著,成为了政坛上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汉灵帝龙颜大悦,赏赐陈玉千金,一时之间,京城之内,陈玉的风头,无人盖过。
然而,大汉已病入膏肓,就算陈玉再能干,可惜却无力挽回大局,大厦将倾,非人力所能挽回的,陈玉,也是知道这一点的,所以,他无时无刻不在警惕着四周的动向,他知道,灵帝一死,就是天下大乱之时,四年,只有四年了,自己必须在灵帝死前开创出一番事业,拥有立足天下的资本。
黄巾起义虽然被扑灭了,然而,汉灵帝却依然过着穷奢极欲的日子,中平二年,灵帝命臣下在西园造万金堂,将司农所藏国家财物金钱,移入堂中以为私贮,二月,洛阳发生火灾,南宫被毁,中常侍张让、赵忠等劝说灵帝加税,又让各地进献木石,此外又规定,升官必须交纳钱财,至使有人因无法交纳钱财而自杀,而官员更加搜刮百姓以为补偿,百姓因此怨声四起。
一时之间,南至交趾,西及益州,反者如云,大者有兵二、三万,小者六、七千,后青州黄巾众逾百万,黑山军亦众至百万,声势浩大,此起彼伏。
哎,大厦将倾啊,汉朝是扶不起来了,看到这一幕,陈玉一声叹息,他知道,该来的总会来的,历史并没有因自己的出现而发生什么大的变故,一切都如以往一样,历史的车轮不可阻挡。
自己能做的,只有全力建立声名,扩充势力,在即将开始的大动乱中抢得先机,在历史的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
汉中平三年(公元186年),西北羌胡韩遂、北宫伯玉、李文候集结十余万人围攻陕西,太守李相如叛离朝廷,韩遂又联合马腾等人,合兵进攻三辅,声势浩大,汉朝此时已无力平叛,只能任其发展。
而此时的洛阳城内,依旧是歌舞升平,汉灵帝继续深迷于裸泳馆中,而他的身体,也日渐虚弱下来。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间,陈玉来到洛阳城已经有一年多了,现在已是中平三年冬(公元186年),这一年多的时间里,陈玉的娱乐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可以用日进斗金来形容。现在,陈玉已在益司隶的洛阳、荆州的襄阳、益州的成都、冀州的邺城以及南阳城开设了五家分号,不过,为了免得引起别人的注意,这五家分号都取了其它的名字,外界并不知道这五家娱乐坊与陈玉的关系,通过这五家分号,陈玉建立起了一个遍布大半个中国的情报网,虽然这些情报还没有真正的起到作用,但陈玉知道,万一天下有变,这个情报网,将给自己提供大量的信息,让自己走在各方的前面。
与此同时,陈玉的廷尉工作也开始的有声有色,赢得了各界一至的好评,都认为,陈玉是一员难得的能吏,陈玉因而更加受到灵帝的赏识。不过陈玉却时亥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他知道,所有的一切都是浮云,这个廷尉,不过是一个过渡的官职,并不是自己所愿,早晚有一天,自己必将如大鸟一样,一飞冲天,找到属于自己的事业。
“主公,前方那个人家很阔气啊,好像是官宦之家。”高顺指着前方的一所深宅大院说道。
“那是学生蔡邕的家。”典韦说道。
“蔡邕?”陈玉心中一动,蔡邕的名气很大,是清流中著名的人物,他的飞白天下一绝,也许,自己应该去拜访他一下,也结识一下这位名闻天下的文豪。想到这儿,陈玉正了正衣冠,来到了蔡邕的家门口,口中说道:“请通传一声,汉廷尉府廷尉陈玉来访。”
消息很快被传入了内厅,片刻之后,一个仆人走了过来,口中说道:“我家老爷请几位进来。”
“嗯。”陈玉一点头,带着典韦和高顺通过一座院落,来到了堂屋之中。
一阵悠扬的琴声从屋内发出,琴声优美动听,仿佛天籁之音,让人心平气和,沉醉其中。
“来者可是廷尉陈大人?陈大人请进吧。”一个老者的声音从屋内传来。陈玉向典韦和高顺一示意,二人留在了外面,陈玉推开房门走了进去,只见堂厅之中,一位头发半白的老者正在抚琴。
琴声嘎然而止,老者微微一颔首,口中说道:“陈大人,请了。”
“蔡公好雅兴,琴技如此高超,让小子见识了。”陈玉点了点头,一弯优雅的圆弧浮现在唇角之间。
“呵呵,陈大人,真是年少有为啊,竟也懂得音律,不愧是世家子弟。”
陈玉暗叫一声惭愧,自己对于音律,仅限于哼哼流行歌曲,对于古典音律,实在不太懂,当即实话实说道:“小子对音律实在不解,不过对于书法倒有些研究。”
“噢?书法?”蔡邕眼睛一亮,人人都知道蔡邕是书法大家,所谓志同道合,兴趣相投,蔡邕自然也是赏识懂书法的人。
“即然如此,陈大人,可否写上几字,让老夫观赏观赏?”
“那小子就献丑了。”陈玉取过笔墨,想到了一想,写下了四个大字“天下为公”。
“好字啊,好字!好一个天下为公,我当装裱起来。”蔡邕高兴的说道。
“不敢,小子献丑了。”
“陈大人这字,乃是小楷,小楷为颖川钟繇所擅长,然而陈大人的小楷与钟繇又自不同,与其各有特点,真是别开天地,另成一家了,小老儿今天算是开了眼界了,想不到陈大人年纪青青,在书法上却有如此的造化,实在是让老朽汗颜啊。”蔡邕说道。
第42章 蔡文姬听琴()
陈玉松了一口气,自己十几年的颜体字没有白练,想不到将蔡邕也骗过去了,其实在后世,自己这几笔字又算什么呢?不过在小楷还很少出现的汉末,自己这小楷除了钟繇也算是少有的了。
由于陈玉这几笔字写的极好,蔡邕立即对陈玉另眼相看,一定要留陈玉吃酒,陈玉无法推辞,这一餐,二人从黄昏喝到深夜,已是夜深人静之时,蔡邕与陈玉大有相见恨晚之意,两个不断切磋在书法上的心得,陈玉每每语出惊人,一语中地,让蔡邕激动不已,直以为陈玉是个天才,竟然在书法上造诣如此之高。
深色已深,二人已聊了多时,蔡邕提出抚琴一首以助兴,陈玉赞同,蔡邕抚琴,半晌,从帐后传来一个娇俏的声音:“父亲,你的第一根琴弦断了。”
蔡邕大惊,自己的琴弦果然是断了,然而自己的女儿如何听出来的,难道这孩子有音乐上的天赋不成?想到这儿,蔡邕估计一试,弄断了第四根琴弦。
“父亲,第五根琴弦也断了。”帐后的声音说道。
陈玉也不心中一震,这个称蔡邕为父亲的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