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铁骑无双-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诺,顺一定守好柳城。”高顺说道。
“好,打仗要一鼓作气,传令下去,大赏三军,三天后,乌桓铁骑与重甲骑兵,随我攻击辽东!”
“诺!”众人齐齐答道。
第67章 公孙使者()
三天后,陈玉挟大胜鲜卑余威,率军奔袭辽东。然而,在行军的路上,他却遇到了公孙度的使者。
“近闻将军要驾临辽东,我家太守特备薄礼,请将军笑纳。”来人送来牛五头,羊三十只。
陈玉不由长叹一声,公孙度这人个人,果然不是易与之辈,竟然料到自己要攻打辽东,现在看来,偷袭辽东是不可能了,辽东已有了防备。
“我家太守说了,辽东虽小,但也有兵马数万,上将百员,同时大汉臣民,希望与将军友好相处,永不相攻。”使者侃侃而谈。
陈玉冷冷一哼,公孙度这是什么意思?不就是告诉自己,他已经做好了打仗的准备吗?即然偷袭不成,以自己这万余乌桓骑兵,想来就算攻下辽东,也会元气大伤,到时,公孙瓒等人自会蠢蠢而动,自己就会陷入被动之中,看来,辽东是打不了了。
想到这儿,陈玉淡淡的说道:“多谢公孙太守的美意,我也希望贵我双方永不相攻,你回去吧,我这就撤军而回。”
“那在下就告辞了。”公孙度使者拜别陈玉而去。
“这个使者,是个人才。”陈玉缓缓的说道。
看来,辽东是打不了了,要休养生息一段时间,争取把东部鲜卑先吞掉消化掉,然后再徐图而进,想到这儿,陈玉传令道:“撤军!”
汉中平六年(公元189年)七月,护乌桓校尉陈玉率军征辽东,路遇公孙度使者而还。
一场大战过后,柳城内外呈现一片惨淡之色,到处是尸体,到处是鲜血,陈群组织人掩埋尸体,为的是防止瘟疫的发生,黄巾起义过后,大汉瘟疫横行,居民死者众多,甚至往日人口稠密之处,百里没有人烟,为了防止这种事情在自己治下发生,陈玉让人使用了很多的方法,比如,要喝干净的水,尸体要填埋,在厕所处要洒上石灰,经过陈玉的努力,瘟疫并没有扩散到陈玉的治下所辖。
辽东襄平,辽东太守公孙度府中。
公孙度是一个幸运的人,因为姓名与上司死去的儿子相同而受到了上司的赏识,步步高升,甚至一度坐到冀州刺史的高位,后虽然被免了职,但在董卓当政之后,受大将徐荣推荐,年介四十之即再一次出镇辽东,担任辽东太守。
公孙度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他当太守之后,以铁血手腕平灭襄平豪强百余家,大大树立了自己的权威,在短短时间之内成为了辽东真正的主人。
不过,公孙度是一个有野心的人,他的目标不仅仅是辽东,他的目标,是整个幽州,乃至整个华夏大地,只是,现在他的实力有限,所以暂时只能偏居一隅。
公孙度不甘心就这样下去,他如一头恶狼,时刻准备着扑出去咬猎物一口,幽州之中,三足鼎力,以刘虞实力最强,拥兵十余万,其次是公孙瓒,拥兵三万,最后是陈玉,本部只有七千汉军,还有一万乌桓从骑,三方之中,陈玉的实力是最弱小的,所以,公孙度将目标盯在了陈玉的身上。
这次三部鲜卑攻击陈玉,公孙度就是幕后黑后,他打算等双方两败俱伤之时再一举吞并陈玉和东部鲜卑的地盘,所以,他派出了自己的谋士柳毅前往素利处,与素利联合,还为素利带去了攻城利器投石机,可是事与愿违,陈玉不仅全歼了三部鲜卑,而且飞速的平定了鲜卑各部,这让公孙度失去了扩大地盘的最佳时机,陈玉所部人数虽少,但战力强大,公孙度也不敢轻举妄动,当他通过秘密渠道知道陈玉要攻打自己时,不由在吃一惊,立即调兵遣将,准备迎敌,同时派出使者去见陈玉,希望陈玉不要攻打自己。
看到陈玉退兵,公孙度松了一口气,自己这一回,真是行险了,要是让陈玉知道攻打柳城的投石机是自己派去的,恐怕陈玉说什么也不会放了自己,看来,以后与陈玉之间还是要友好相处的好,东部鲜卑的三万大军,几天就被全歼,自己手下的士兵人数虽多,但又能坚持多久呢?陈玉,惹不得啊。想到这儿,公孙度舒了一口气。
“主公,臣不辱使命,已成功劝退陈玉。”说话的正是公孙度派出的使者王烈,王烈是北方名士,被公孙度网罗到自己的门下,是他的首席军师,此时劝说陈玉,王烈更是亲自出马,才让公孙度化险为夷。
“幸亏有军师相助,否则,我辽东这次就危险了。”公孙度呵呵一笑说道。
“主公,陈玉北有鲜卑虎视眈眈,南有公孙瓒和南匈奴刘虞驻其侧背,已是四面受敌,他并不想与辽东打持久战,只希望一战而下,否则,公孙瓒和鲜卑都不是易与之辈,恐怕抄他的老巢,再加上他刚与东部鲜卑打了一仗,伤了元气,是无法再进行一场旷日持久的大战的,所以,他这次撤军,也算是明智之举了。”王烈说道。
“呵呵,军师,吾有你相助,如鱼得水啊。”公孙瓒哈哈大笑道。
“主公,现在外敌暂时已经消失,主公应该趁机增强实力,扩大地盘,也好与公孙瓒、陈玉一较长短。”王烈说道。
“现在辽东的西方有公孙瓒与陈玉,想发展是很难的,北方是苦寒之地,人口稀少,夺了也没有什么意义,只有南方”
“对,只有南方的三韩之地,包括带方、乐浪等郡,主公可以趁天下大乱之即夺下来,如此,就可以扩大势力,与公孙瓒和陈玉相抗衡。”王烈说道。
“那好,一个月后,起兵三韩,攻打带方和乐浪!”公孙度眼中充满了神采。
右北平,公孙瓒将军府。
当得知陈玉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下东部鲜卑旧地,灭了东部鲜卑之时,公孙瓒不由扼腕长叹。
“哎,想不到陈玉如此了得,竟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全歼了鲜卑主力,夺了鲜卑旧地,看来,这一次占不了什么便宜了,反而让陈玉白白坐大。”关靖叹息了一口气说道。
“将军若要我们兄弟出马,此时,恐怕柳城都已占了。”刘备身后的张飞喃喃自语道。
“三弟不得胡说!”刘备喝斥了张飞一句,扭头说道:“兄长,依我看,陈玉虽胜,但也已元气大伤,不如给我一支精兵,由我兄弟三人直捣柳城,灭了陈玉。”刘备说道。
“哎,玄德此言差矣,陈玉虽然在这一战中伤了元气,但主力无损,而且,柳城坚固,非一时能打下来的,万一陈玉援兵云集,想退都退不回来了,况且陈玉所部战力强大,以七千之众就能歼灭东部鲜卑三万人马,同等兵力之下,我们是没有胜算的。”公孙瓒说道。
“将军休长他人志气,灭自己的威风,不就是陈玉的几千士卒吗?只给我三千人马,我一定将其讨平!”说话之人丹凤眼,卧蚕眉,正是刘备的二弟关羽关云长。
“哼,你一介马弓手,这里哪有你说话的份儿!”公孙瓒寒声说道。
关羽眉头一立,就要发怒,刘备向他使了个眼色,用力一拉关羽,关羽强自忍了下来,又退回到了刘备的身后。
“看来,陈玉一时无法消灭,我军要想发展,就必须扩充实力,休养生息,待天下变动,就可以向南发展,夺下冀州,冀州,那可是人口稠密之所在,夺了冀州,我们才有了根本,所以,日后我军发展的重点在冀州,而不应只着眼于北幽州的局部。”关靖说道。
第68章 鬼才郭嘉()
“关靖之言正合我意,夺了冀州,我们才有称雄天下的资本,北幽州,对我们来说,实在太小了。”公孙瓒哈哈一笑说道。
“兄长如果意在冀州,那不如由我联系黑山军为内应,到时攻打韩馥之时,有黑山军相应,里应外合,则冀州一举可定也。”刘备说道。
“玄德之言甚合我意,那就由你去联系黑山张燕,待时机成熟,一同攻打冀州!”公孙瓒微微一笑,仿佛冀州已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蓟县,州牧府,刘虞看了战报,不由长叹一声,口中说道:“东部鲜卑的三万士卒啊,就这样给陈玉全杀了?亏他陈玉还是世家子弟,岂不知上苍有好生之德,不可滥杀无辜吗?”
“主公,陈玉滥杀无辜,我乌桓也深受其害,请主公给我一支兵马,北上攻打柳城,讨平陈玉!”丘力居悲悲切切的说道。自己带着三千残部投告刘虞以来,丘力居时刻想着报仇,可是等来的却是陈玉日强,报复希望渺茫的现实。
“主公不可,丘力居此言可杀之!”魏攸说道。
“噢?军师此言怎讲?”刘虞问道。
“主公,陈玉怎么说也是大汉官军,灭的是异族,于情于理,我军都不能去攻击他,师出无名,没有口实啊,现在陈玉实力渐强,不过他却西有鲜卑,南有匈奴、公孙瓒,东有公孙度,四面受敌,已没有发展的空间,所以主公不必忧虑,想来这些势力是不会任由陈玉发展的,陈玉的日子并不好过,反倒是主公,居于幽州之南,手下兵力虽多,但却不精,此时,应该发展生产,训练士卒,一旦天下有变,则主公兵精粮足,自可守卫汉室,以振朝纲,不可因一怒而忘公,私自攻打陈玉啊。”魏攸说道。
“要不是军师之言,险些误了大事啊。”刘虞叹了一口气说道。
转过头,刘虞说道:“从现在起,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吸引流民,发展生产,训练未来战士卒,鼓励生养,不久之后,我幽州必可兴旺发达。”
经过陈玉与东部鲜卑一战之后,所有人都认识到了陈玉真正的实力,陈玉虽然人马不多,本部精兵不过七千人,但却精锐无比,足抵数万大军,谁也不敢再对陈玉下手,幽州大地都在进行休养生息,扩充实力,右北平的公孙瓒整顿兵马,大大扩充了白马义从,同时不断骚扰冀州的边境地区,蚕食冀州的土地。
辽东的公孙度南下三韩,经过一系列的分化瓦解,加以战争辅佐,成功的拿下了乐浪、带方二郡,势力打入了朝鲜半岛。
南部的刘虞也发展生产,吸引流民,短短的几个月之内,刘虞吸引了十万流民进入幽州,大大增强了本部的实力,同时,刘虞训练士卒,士兵的战斗力大有提高,在幽州,陈玉和公孙瓒、公孙度名义上还是刘虞的部下,刘虞的势力也最强,成为各方势力的盟主。
而陈玉,经过了连番大战之后,实力也有所损耗,不过,经过两番大战,陈玉手下的士兵得到了锻炼,个个都成了铁血老兵,部队的战斗力大大增强,而且,乌桓从骑在句突的引导下,向心力也日强,已然与陈玉本部士兵融为了一体,加上陈玉所部待遇优厚,这也极大的增加了士兵们的热情,不光是陈玉本部,就连乌桓从骑也一个个磨拳擦掌,希望在战场上建立军功。时间过的真快,转眼间,就到了中平六年(公元189年)九月,正是秋高马肥之时,陈玉从吸纳的流民中又吸收了三千士卒从军,加上伤愈归队的老兵,陈玉部下,已经有九千汉军,一万乌桓从骑了。
这段时间,除了休养生息之外,陈玉不断派出小部队,征服东部鲜卑的各个小部落,陈玉的政策很简单,降者免死,不降者杀,由于东部鲜卑三大部已覆灭,各个小部落均望归顺,一些不愿意归顺的开始向中部鲜卑迁徒,然而,在经过陈玉军队的重重阻拦之后,鲜有能生还者,大多数人被杀,余者妇孺老幼皆贬为奴,赐与有功之士。
经过三个月的整合,陈玉终于完成了对东部鲜卑旧地的控制,在这个过程之中,无论是公孙瓒,还是公孙度,都没有什么反应,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是根本无法阻止陈玉占领东部鲜卑的步伐的,如果强制出兵的话,只能引发又一场大战,白白让别人捡了便宜。
柳城,陈玉乌桓校尉府,陈玉与属下聚集一堂,气氛很是热闹。
“主公,这次我们得了东部鲜卑故地,势力足足扩大了一倍,我们是不是组建一只鲜卑从骑?”典韦说道。
陈玉摇了摇头,组建鲜卑从骑?现在还不是时候,先不说自己大杀东部鲜卑,鲜卑人对自己恨之入骨,就说下一步,自己在平定南匈奴后,一定要平定鲜卑的,如果弄一些鲜卑从骑,难免他们不会反水,所以,陈玉已摒弃了原有的想法,决定暂缓组建鲜卑从骑,不过自己控制了东部鲜卑这么大片的土地,想要控制住,真的需要很多的军队,以现有的两万人马来看,还算勉强够用,但如果自己打下了南匈奴,有了匈奴从骑的支持,那就拥有了充足的兵员,就可以对鲜卑或者公孙瓒动手了。
“主公,三千新招士卒均已训练妥当,原有受伤的千余士卒也都已康复,加上我军原有的实力,我军现在已近一万汉军,其中马军四千,步军六千,兄弟们每天吃好喝好,养的壮壮的,就是手痒,想打几仗。”高顺呵呵一笑说道。
“仗,有的他们打的。”陈玉微微一笑,对于手下士卒士气的高涨他是有所了解的,是该到了打一仗的时候了。
“主公,许青回来了。”一个小校走了进来。
“许青回来了?快让他来见我。”陈玉急忙说道。
不一刻,一身仆仆风尘的许青走进了厅堂之内,口中说道:“许青拜见主公。”
“许青,你辛苦了,此次收获如何?”
许青的脸色一红,口中说道:“主公,陈家的人我已经迁移了过来,不过,颖川的士人并不相信颖川会发生战乱,所以,除了与陈家要好的几家小士族之外,其余的并没有迁来,许青有负主公的重托。”许青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
“意料之中,能把陈家迁过来就好。”
“不过主公,这次许青也有所收获,我在颖川发现了一个寒门才子,此人有大才,不过因为出身贫寒,而无人能用,主公用人不拘一格,可以一用。”许青说道。
“噢?是什么人?让他进来。”陈玉说道。
片刻之后,一个十八、九岁的青年走入了厅堂之中,此人虽然身材瘦弱,脸色苍白,但目光却炯炯有神,一看就是精明干练之士。
“见过将军。”来人说道。
“主公,此人主动上门,要来到幽州,他说,只有主公能识得了他的才华,才能任用于他。”许青说道。
“噢?你叫什么名字?”陈玉问道。
“我叫郭嘉。”年青人微微一笑,点头说道。
鬼才郭嘉!
陈玉心头狂震,鬼才郭嘉,有神鬼莫测之能,那可是三国时期顶尖的谋士啊,史书上称他“才策谋略,世之奇士”。而曹操称赞他见识过人,是自己的“奇佐”。曹操之所以能够平定袁绍,占领北方,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郭嘉的谋划,这样一个人才,竟然到了自己的面前,自己说什么也不能错过。
第69章 收郭嘉()
“你可是郭嘉郭奉孝?”陈玉问道。
“怎么,将军知道郭嘉?”郭嘉一脸的迷芒。
“噢,我曾听颖川士人谈起过你的名字。”陈玉当然不能说自己是穿越来的,知道郭嘉的名字,立即用言语遮掩了过去,好在郭嘉虽一脸的迷惑,但总算是没有怀疑。
“哈哈,奉孝,我得奉教,如鱼得水啊,来,奉孝,坐到我身边来。”陈玉一指身旁的座位说道。
郭嘉立即有些受宠若惊之感,他本出身寒门,在士人眼中并无地位,而今陈玉却如此对待他,让郭嘉的心暖暖的,竟然升起士之知己者死的想法。
“郭嘉拜谢主公。”郭嘉向陈玉一拜。这一声主公,代表着郭嘉已接受了陈玉成为自己的主公。
“奉孝,以后,你就跟着我吧,我们一起建功立业,为大汉开疆扩土,打下一个大大的江山!”
“为大汉开疆扩土?”郭嘉一笑,并没有说什么,不过眼神却有些不对,陈玉心中一动,看来,这个郭嘉,对汉室也并没有那么多的愚忠,自己倒是小看他了。
“奉孝,你为何千里迢迢到幽州来找我,认定我一定能发挥你的才能呢?”陈玉问道。
“呵呵,主公,郭嘉说句实话,你手下的典韦不过是犯罪之人,许青也只是一名军曹,高顺更是一介布衣,这三人均不是士家之人,知名人氏,而主公却能识别他们的才能,提升他们于军中,而这三位将军也不负重望,创下了赫赫的威名,这说明什么?这说明主公用人不拘一格,擅于识别人才,没有门第观念,从这三位将军的境遇来看,郭嘉投靠你是最好的选择,所以,我才不远千里来到幽州这苦寒之地,为的就是得展所学。”
陈玉一叹,心说鬼才不愧是鬼才,只看到一点,就看穿了自己用人的本质,不错,自己本就没有什么门第观念,唯才用人,也正因为如此,才会有现在的基业,郭嘉真是一眼看观了自己,在他的面前,自己仿佛是一个没有穿衣服的孩子,能得到这样一个人才的辅助,自己的大业何愁不成呢?
“哈哈,说的好,都散了吧,奉孝,到我的卧室来,我要与你好好聊一晚上。”陈玉哈哈一笑说道。
众人均感诧异,从来没有见过陈玉如此笑过,看来,得到郭嘉,陈玉真的很开心,这个郭嘉,到底有什么才华,让主公能这样开心呢?竟然要与他聊一晚上。
座中的邴原有些不快,自己投靠陈玉以后,未见如此待遇,就算立下功劳,陈玉也不过表扬一下,未曾像对待郭嘉一样对待自己,那郭嘉,一个寒门子弟,何德何能,能让陈玉如此对待。
陈群却是微微一笑,安慰邴原说道:“邴兄,你是一个内政人才,而听主公的话,郭嘉应该是一个军事谋划人才,现在幽州苦寒之地,内政人才一时自然不如军事人才受主公重用,但你放心,一旦主公基业扩大,到时,需要治理辖地,就是你有用武之地之时。”陈群对邴原说道。
听了陈群的话,邴原突然意识到自己已经犯下了一个错误,那就是忌贤妒能了,幸好陈群提醒,否则自己要犯大错了,想到这儿,邴原向陈群一拜,口中说道:“多谢长文指点,邴原知错了。”
“呵呵,你又有什么错呢?走,咱们喝酒去。”陈群一笑,拉着邴原向外走去。
此时,陈玉拉着郭嘉来到了自己的卧室之中,何青亲自为二人斟酒,虽然二人已有夫妻之实,但陈玉并没有给何青以名份,原来的一国皇后,给自己当了小妾,这名份也确实无法给,所以,陈玉索性就不给何青以任何名份,而何青经历了生死之后,对名份也看的淡了,对人生有了更多的感悟,也对陈玉没有什么要求,只愿陈玉给分给他一些雨露,就已经心满意足了。
“奉孝,我刚才看你言谈之间,似乎对汉室有所不屑,难道,你认为不必忠于汉室吗?”陈玉突然问道。
郭嘉向陈玉鞠了一躬,口中说道:“郭嘉以为,两汉历四百余年,气数已尽,所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天下即将大乱,汉室窃不可兴,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天下人是天下人的天下,有德者居之,主公出身名门,机智绝伦,可在这乱世之中开创一番大业,若主公有此心,则郭嘉必将助主公一臂之力!”
“奉孝啊,你的胆子真大,我可还是朝廷的官员,你竟然劝我自立,呵呵不过我喜欢你这样的大胆。”
陈玉一顿,口中说道:“不错,汉室将亡,我辈正当抓住机会,开创一片大好基业,一统华夏,打下一个盛世太平这世道,让百姓吃饱穿暖,让寒门之人能读上书,不光要全国一统,我还要消灭鲜卑,乌桓,匈奴,三韩,开疆扩土,扬中华万世之名!”陈玉激昂的说道。
“主公大志,郭嘉定当追随于主公左右,辅佐主公成就不世之功!”郭嘉向陈玉一拜,这一拜,是郭嘉真诚而拜,是为了找到明主而拜。
当下陈玉与郭嘉彻夜长谈,与陈玉一番交谈,郭嘉不禁为陈玉的抱负和胸襟,能力而感到佩服,而陈玉通过对郭嘉的接触,发现现在的郭嘉虽然才华出众,但还是有不成熟的地方,比如说郭嘉对自己的身体并不注意保养,平时只知一味的饮酒,狂放不羁,这并不是一个好事情,陈玉知道,历史上的郭嘉,就是因为不注意身体,才只活了三十八岁就逝世而去的,如果郭嘉不死那么早的话,曹操也不会有赤壁之败,那么,曹操很可能一统天下,也就不会有三国的历史了,所以,当务之急,是让郭嘉保养好身子,改变生活态度,只有这样,他的命才能长久,所以,陈玉苦口婆心的劝了许多,终于让郭嘉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答应陈玉,自己以后会少饮酒的。
与郭嘉的一番交谈,也让陈玉受益良多,在陈玉看来,这是自己一个新的起点,身旁终于有了三国时期第一流的军师助阵,以后,自己的事情,会顺利很多吧,可惜,荀彧与自己是死对头,否则的话,要是能将荀彧也招到麾下,那自己一定实力大增,曹操,也只有干瞪眼的份儿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