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铁骑无双-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主公,莫非你喜欢蔡文姬?要是这样,我代表你去上门提亲就是了。”郭嘉笑了笑说道。
“这个还是我自己去吧。”陈玉点了点头。
夜色已深,陈玉在典韦的陪伴之下来到了蔡邕的府上,此时的蔡府,已点起了灯笼,两个家丁在门口守卫着。
那家丁认得陈玉,一看陈玉来了,立即让陈玉进门,他跑进去通报,不一刻,蔡邕乐呵呵的走了出来,一边走一边说道:“哎呀,文轩,你总算是来了,最近我正想着你呢。”
“让蔡公惦记了。”陈玉微微一笑说道。
“文轩,来来来,我最近写了一幅小楷,你给我评评如何?”蔡邕一边说着,一边来拉陈玉的手。
陈玉呵呵一笑,与蔡邕进了房门,两个人开始谈论起书法来。良久,蔡邕兴犹未觉,这才想起来,口中问道:“对了,文轩,你这么晚了到我家来,就是为了与我谈论书法的吧。”
“这个,还有一件事相请。”陈玉微微一笑。
“什么事?”
“蔡公,在下爱慕文姬小姐的风采,所以,这次特地上门求亲。”
“是这样啊。”蔡邕郑重的点了点头,口中说道:“我家与别人家不同,女儿大了,要听从她的意见才行,这样吧,我将她叫出来,问问她怎么样?”
“好吧。”陈玉微微一笑,点了点头。
半晌,蔡文姬羞涩的从屋里走了出来,蔡邕哈哈一笑,口中说道:“文轩啊,你与文姬,名字里都有一个文字,看来,你们真是前世有缘啊,这桩婚事,文姬同意了,不过,我却有一个要求。”
“什么要求?”陈玉问道。
“我要你明媒正娶,我家文姬,是不会给人做小妾的。”蔡邕郑重的说道。
陈玉心中一动,明媒正娶,当正妻,自己已有了很多的女人,他们会同意吗?别人好说,只有貂蝉,有些不好安排,貂蝉是自己最为心爱的女人,而且,掌控着辽东的情报网,对自己的功劳最大,如果让蔡文姬当正妻,貂蝉会怎么想?想到这儿,陈玉犹豫了起来。
“怎么?文轩,如果这点你做不到,那么,就不要娶文姬了。”
“好吧,我同意了!”陈玉一咬牙,做出了决定,大不了,两个女人一起当正妻。
“哈哈,这就好了,想不到我能得此佳婿,真是快慰平生啊。”蔡邕哈哈大笑了起来。
兴平元年六月,陈玉大婚,同时迎娶貂蝉与蔡文邕,自此,陈玉有了两个正妻,再加上四房小妾,何青,古丽,阿莉,卓雅,陈玉算是享尽齐人之福,不过,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来说,别说六个老婆,只要有本事,六十个老婆也不算多,我没看到天下最有本事的皇帝,有着三宫六院七十二偏妃吗?多几个女人,在一夫一妻制还没有实行的时代,又算得了什么呢?陈玉虽然前一世是现代人,但在这一世,自然要入乡随俗了,这距他众美兼收的想法又进了一步。
大婚之后,陈玉重建了美稷城,住在了美稷城中,这是因为,美稷在并州之内,与中原相接,在这里,可以随时掌握中原的动态,陈玉在默默准备着,他在等待着时机,一个可以一举占据关中的时机,而这个时机,很快就会摆在他的眼前。
在南方,陈玉的好友孙坚已经死了,孙坚死的很悲壮,中了刘表的埋伏,身中数箭而亡,孙坚死后,他的儿子孙策在其舅父丹阳太守昊景处避难,日子过的很是艰苦,陈玉听说孙坚死的消息后,长叹了许久,历史还是按照原有的轨道行进着,孙坚还是死了,对于孙坚的死,陈玉很痛心,陈玉很赏识孙坚,同时,对他的儿子孙策也很看重,对于这个吴国的开国元勋,陈玉有着莫名的情感。
第117章 刘备占兖州()
陈玉特意给孙坚的妻子和儿子孙策送去了书信,让他们到辽东来,陈玉一定重用,陈玉有自己想法,孙策是一只猛虎,如果自己看着他,那么,他就是一员上将,未来帮助自己攻城拔寨的利器,如果不看住他,他早晚还会重复历史上的故事,夺得江东六郡,建立吴国的根基,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未来,陈玉会就有一个强大的对手,陈玉不想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所以,他想将孙策招到自己的麾下,可惜,陈玉的如意算盘还是落了空,孙策最终拒绝了陈玉的提议,依然归附于袁术的门下。
陈玉知道,一个新的竞争对手就要诞生了,他无力阻止,只能坐视着孙策不断强大起来。
兴平元年(公元194年),孙策以其舅父丹阳太守吴景的名义,募得数百人,因遭袭击,人马损失殆尽,遂至寿春投奔袁术,于是袁术表孙策为怀义校尉,使其统兵千余人,不久,孙策便攻下庐江等郡,袁术先后许以丹阳、庐江等郡太守与孙策,但袁术最终都食言了,袁术有自己的打算,他知道孙策是一头猛虎,怕他坐大之后威胁到自己的统治,所以始终没有完全信任孙策,孙策因而忿忿不平。
这时,朝廷以刘繇为扬州刺史,因州治为袁术所据,所以刘繇转移动了吴郡曲阿。孙策攻破庐江,刘繇怕袁术继而谋图自己,于是赶走了丹阳太守吴景和孙策堂兄丹阳都尉孙贲,进据丹阳,以将领樊能,于糜,张英等分屯要道,防备袁术。
袁术很生气,立即命令吴景和孙贲反攻,然而,两人却多次被刘繇所打败,孙策于是来到了袁术的面前,希望自己帮助吴景攻打刘繇,以借机摆脱袁术的控制,发展自己的势力。
袁术最开始的时候,并没有同意孙策这个请求,然而,孙策将传国玉玺献给了袁术,当看到传国玉玺的时候,袁术花了眼,于是同意了孙策的请求,封孙策为折冲校尉,行殄寇将军,命其率所部攻击刘繇,从此,孙策由游龙如海,开始了自己争霸江东的大业。
兴平二年初,孙策向历阳进发,沿途招集人马,到了历阳的时候,孙策已经聚集了五六千人,孙策此后摆脱了袁术的控制,开始了平定江东的大业。
与此同时,冀州黑山,刘备与关羽张飞已来到冀州很长时间了,他们投到了张燕的门下,此时的冀州,袁绍已经经营的固若金汤,冀州再也没有了黑山军生存空间,很是艰难。
冀州黑山,刘备正在宴请张燕等黑山军大小头领,对于刘备这个汉室宗亲,张燕还是很尊重的,几次与刘备打交道,张燕觉的刘备这个人不错,所以最后收留了他。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刘备说道:“张大当家,现在兖州的曹操正在攻打徐州,我想趁机进入兖州,夺了兖州,你以为如何?”
“这个,黑山军如果离开了黑山,那就不叫黑山军了,所以,玄德公只管率本部人马自去,我黑山军是不去的。”张燕说道。
“即如此”刘备的眼中闪过一丝阴霾,将酒杯摔下。
呼!
一员黑脸战将带着士兵杀了进来,挺矛而刺,一矛刺入了张燕的胸口之处。
“你”张燕口吐鲜血,手指着刘备,眼神黯淡了下去。
“你们这些人,有不服的,统统杀掉,要想活,就投靠我大哥,我们一起去打兖州,打下了兖州,给他们封个官职坐坐,岂不比当个山大王强多了?”张飞说道。
“我等愿降!”看到张飞如此勇武,众大小头领都吓破了胆,当即表示臣服。
“那好,现在,我命令,全军开拔,目标,南面的兖州!”刘备大吼一声。
兴平元年,刘备火并张燕,率黑山军进入兖州,一场大战,即将爆发了。
兴平元年夏,徐州的陶谦杀了曹操的父亲曹腾,这其中有着很大的误会,曹腾想去兖州,经过徐州时,徐州牧陶谦为了讨好曹操,特意派部将率五百人护送曹腾,然而没有想到,这个部将见到了曹腾大量的钱财之后心生歹念,杀了曹腾,夺了钱财。
曹操知道后大怒,认为是陶谦杀了自己的父亲,并以此为借口,出兵攻打徐州,曹操取得了几次大的胜利,为了替父亲报仇,曹操在徐州实行了血腥的屠杀政策,杀了几十万百姓,这让曹操的部属很反感。
兖州
“主公,不好了,老爷被陶谦杀了!”一个浑身是血的士兵哭着说道。
“轰!”如遭晴天霹雳,曹操痛哭流涕倒在了地上。杀父之仇是人生中最大的恨事,曹操怎能不报?
“陶谦杀了我父亲,此仇不共戴天,马上发兵攻下徐州!”曹操大吼着。
战鼓声声,号角连天,曹操怒发冲冠,再加上他手下的青州军,本来就是从青徐两州被赶走的黄巾军,这回也算是回乡,心中杀意更盛,气势冲天,勇不可挡,一路之上摧枯拉朽,连下十余城,陶谦在各个战线上节节后退。
曹军先锋曹仁击败陶谦部将吕由。
曹将于禁攻克广威。
曹军气势如洪,面对着气势汹汹的曹军,陶谦的眼睛也红了,他集结了大部分力量,在彭城与曹操大战一场。
彭城,无数的曹军喊叫着向城上杀去,陶谦的徐州兵不断的后退,尸横遍野,失败已成定局,陶谦长叹一声,在几个卫兵的保护下向远方逃去。
彭城大败,陶谦实力大损,只好集结残兵败将退保郯城,此时的曹操已杀红了眼,父亲死了,他要让徐州的人一起为父亲陪葬,凡是被攻下的城池,一概屠城,董卓乱政之后,徐州太平无事,于是很多洛阳附近的人逃到了这里,现在,等待他们的是死神的到来。
鲜血喷涌,血染大地,河水为之堵塞,数十万无辜的百姓就这样死在了曹军的刀下,苍茫大地之上血流成河,到处躺满了无辜百姓的尸体。
就在曹操即将攻破郯城,占领整个徐州之时,胜利的天平发生了改变,曹军的军粮吃完了。望着郯城那已残破不堪的城墙,曹操长叹一声,功亏一匮,然而,眼下除了退却一途之外,已毫无办法,曹操无奈的领军撤回了兖州。
陶谦得到了喘息的机会,然而经过这一场大战,徐州人民惨遭杀戮,陶谦几年来治理的成果毁于一旦,无数的百姓死在这场战争之中。
杀父之仇不报,曹操寝食不安,几个月后,曹操再一次率大军讨伐徐州,不长时间就攻下了五座城池。在郯城,陶谦手下将领曹豹和刘备与曹操大战,曹操大胜。
陶谦连战连败,已是末路穷途,然而就在此时,曹操的后方却发生了惊天巨变。
陈留太守张邈和曹操部将陈趁着曹操攻打徐州的时候,反叛了曹操,迎立进入兖州的刘备为兖州牧。陈宫用他的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了很多曹操的部将投靠了刘备,这样,兖州除了有数的几座城池之外,全都投靠了刘备,刘备与黑山军,成为了兖州的主人。
曹操和张邈原本是一对好朋友,曹操从洛阳董卓那里逃出之后,曾经受张邈的庇护,曹操从陈留起兵,也曾得到过张邈的大力帮助,曹操一度成为张邈的部下后来,曹操出任了兖州牧,张邈反居曹操之下,张邈的心里很不平衡,认为自己原来的部属,竟然成了自己的顶头上司,很是不平,于是,与曹操渐渐起了猜忌。
第118章 献帝东归()
陈宫是兖州东郡人,后来投靠了曹操,他看曹操是个能人,很得人心,于是投靠了曹操,然而此时却背叛了曹操投靠了刘备,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这要从边让之死说起。
边让是著名的文学家,曾写下大名鼎鼎的章华赋,很得士人们的尊敬,他的家中经常坐满了朋友,人们都非常的欣赏他,就连蔡邕这样的大文学家也对他很敬重,不过边让这个人恃才傲物,并不臣服于曹操,而且对曹操在言谈话语之间也很不尊敬,有人将这事告诉了曹操,曹操很生气,就杀了边让。这件事,曹操并没有太放在心上,然而,却激起了很多人的愤慨,陈宫就是其中之一。
陈宫是个很有智慧的人,汉末大乱,他在兖州当官,后来,刺史刘岱在讨伐黄巾军时战死,兖州没有了主人,陈宫就提议,把曹操接到兖州来做兖州牧。所以说,陈宫最开始时,是拥护曹操的,为曹操得到兖州立下了大功。
然而,边让的死让陈宫很伤心,对曹操无比的失望,连边让这样的名士曹操都容不下,曹操不值得自己效忠,于是,他一直在暗中寻找着反叛曹操的机会。
徐州的陶谦杀了曹操的父亲,曹操一怒之下倾巢而出进攻徐州,为了报父仇,曹操下令军队进行了大屠杀,杀了几十万无辜百姓,陈宫知道后终于忍无可忍,他再也不能跟着曹操了。
陈宫展开了他的三寸不烂之舌到处游说兖州的官员,他说服了陈留太守张邈,张邈的弟弟张超,以及其它很多官员一起背叛了曹操,将刘备和黑山军引入了兖州。
刘备汉室宗亲的名头帮了他不小的忙,这让他的名声很大,再加上有陈宫相助,整个兖州都乱起来,各地方纷纷背叛曹操响应吕布,偌大的兖州,只剩下鄄城、范城和东阿三座县城没有背叛曹操,其余的都归属了刘备。
曹操在出征之前,将兖州的事情全交给了他手下的第一谋士荀彧负责,荀彧听到刘备进入兖州,各地纷纷反叛的消息后,急令驻守东郡的大将夏候惇回军固守州治鄄城,又命令寿张令程昱出镇范、东阿二县,拒城坚守,等待曹操回军,曹操在徐州听说兖州生变,火速撤兵回救兖州。
兖州已乱成了一团,关中也开始大乱起来。
由于陈玉这只小蝴蝶的到来,历史,还是发生了一点点的变化,关中大乱,李郭相攻的时间提前了。
兴平元年(公元194)年夏,李傕和郭汜提前相互攻打起来。李傕和郭汜这些董卓旧将还是有些本事的,他们在控制了朝政之后,又打败了西凉军阀马腾,势力更大了,他们无视法律,做尽了坏事,到处烧杀虏掠,百姓苦不堪言,天下真的大乱起来,不过,李傕和郭汜都有野心,一山不容二虎,他们能长久的相处下去吗?贾诩就看出这两个人不长久,于是就辞官而去,投了宛城的张济。
李傕的野心很大,六月,樊稠欲带兵向东出关,向李傕索要更多的士兵,李傕很是忌惮樊稠,因为樊稠这个人不仅勇猛,而且得军心,而且,樊稠并不完全听从李傕的指挥,当初私自放走了韩遂,于是,李傕存了杀掉樊稠的心思。
这一天,李傕让樊稠和李蒙过来参加会议,樊稠和同是西凉旧将的李蒙并不怀疑什么,于是来到了李傕处,这时,李傕的外甥,骑都尉胡封突然暴起,一剑刺死了樊稠,随后又来杀李蒙,李蒙猝不及防之下被杀。于是,李傕兼并了樊稠和节蒙的军队,扩充了自己的实力,这样一来,郭汜开始害怕起来,生怕李傕也要杀自己。
不过,要想使李傕和郭汜打起来,还需要最后一把火,太尉杨彪使用了反间计,他知道郭汜的夫人嫉妒心强,就让夫人对郭汜的夫人说,郭汜与李傕的夫人私通,这事要是让李傕知道了,一定不会放过你们的,以后不要和李傕来往来。
郭汜的夫人听信了杨彪夫人的话,有一次李傕请郭汜喝酒,郭汜的夫人就说:“两雄不并立,李傕一定是想害你,在酒里下毒。”郭汜听从了夫人的劝说,没有去喝酒,到了晚上,李傕又派人将酒菜送了过来,郭汜的夫人偷偷将毒下在酒菜里,然后就说:“菜里一定有毒。”就找了条狗来试,结果狗立即被毒死了,从此郭汜就对李傕开始怀疑起来。
又有一次,李傕一定要郭汜到家里赴宴,郭汜喝醉了,觉的肚子有点痛,他妻子说:“你一定是中毒了。”连忙叫人将粪便汁给郭汜灌了下去,郭汜这才吐了出来。
这下子郭汜真的是忍无可忍了,立即发兵去攻打李傕,双方大战在一起,趁机到处掳掠百姓,两方都打出了真火,谁劝也不行,都想夺下汉献帝,挟天子以令诸候。双方交战了几个月,死者万计,献帝在这个过程中饱受惊吓,他现在已经后悔,为什么要让杨彪使用反间计离间李傕和郭汜呢?
经过几个月的混战,李傕损失很大,他也不想打了,想与郭汜和解,可是想和解,要找个中间人调解才行,于是,李傕想到了贾诩,他封贾诩为宣义将军,来帮助自己,同时,汉献帝也派人来劝解,但是,都没有成功。
九月,双方的混战已进行了三个月,都已受到了重大损失,这时,张济带兵从弘农赶来劝和,欲接汉献帝到弘农,献帝也派使者来劝说,李傕和郭汜这才准备议和,想各自交换儿子为人质,但李傕的妻子十分爱护自己的儿子,不愿交换,又哭又闹又上吊,李傕没有办法,只好答应各自交换女儿作人质,双方终于和解了。
十月,经历了李郭之乱,献帝身心俱疲,想要东归洛阳,派人去劝说李傕和郭汜放自己东归,李傕和郭汜没有应允,献帝痛哭流涕,这时,杨彪说道:“现在,只有一个人能让皇上东归。”
“噢,是谁?”献帝说道。
“贾诩。”杨彪说道。
于是,献帝召诩入宫,贾诩刚一见到献帝,献帝就从宝座上走了下来,向贾诩一鞠到底。
“陛下,你这是干什么,贾诩受不起啊。”贾诩连忙说道。
“贾大人,望你可怜,请救我一命。”献帝说道。
贾诩一叹气,聪明的他立即明白了献帝的意思,献帝这是想东归啊,可是李傕和郭汜又不同意,来找自己了,贾诩沉思良久,半晌,嘴里说:“天下人都恨我,认为如果不是我,天下也不会大乱,可是,谁又知道,我也是迫不得已啊,陛下,今天,贾诩就豁出去了,为陛下向李傕和郭汜求情去。”贾诩说的是心理话,贾诩这个人,心里对于国家忠义的概念是少的,有的,只是为自己如何生存下去而努力,他救献帝,也是为了给自己留一条后路。
“多谢贾大人,朕如得以活命,全是贾大人的功劳。”献帝又向贾诩行了一礼,贾诩长叹一声,良久无语。
在贾诩的劝说之下,李傕和郭汜同意了献帝的请求,于是,张济、郭汜以及原董卓部下杨定、杨奉、董承皆随天子车驾东归。
东归了?
当听到天子东归的消息之后,陈玉大吃一惊,在他的印象里,献帝东归,还要一年的时间,想不到,时间竟然提前了一年,看来,三国的历史因自己的到来,真的起了很大的变化,不能再等下去了,必须马上行动,于是,陈玉带着赵云、郭嘉、典韦、高顺,起骑兵两万,出西河,进洛阳,直奔关中,去接应献帝。挟天子以令诸候,这世大的政治优势,已经完全展现在陈玉的眼前,陈玉是不会放弃这个机会的。陈玉带着两万大军星夜南下,而多灾多难的献帝,又陷入了危局之中。
第119章 赵云战张绣()
献帝虽然东归,可是,这些保护他的董卓旧将却屡有争端,互不服从,相互厮杀,李傕和郭汜这时后悔放献帝东归,于是联合起来追击,不久,张济与杨奉、董承不和,于是率军返回与李傕和郭汜联合。不久,李傕郭汜终于在弘农追上了献帝,与杨奉、董承军交战,杨奉、董承大败。
河边,滚滚大河东去,却连一条船也没有,背后,西凉军已杀了过来,献帝仰天悲呼,莫不是天要亡我大汉不成?
这时,一人一船逆流而上,来到了岸前,只见一员大将手持大斧立于小船之上,口中说道:“陛下速行,追兵我自挡之。”
“你是什么人?”献帝问道。
“我乃杨奉手下大将徐晃!”徐晃朗声说道。
“爱卿救驾有功,回去定当重赏!”献帝和杨彪等人上了小船,士兵争相上船,船小,眼见就要沉没,献帝脸色煞白,他知道,也许,自己的最后时刻到了。
“陛下莫慌!”许晃大吼一声,手持大斧,用力的向船边劈去,一只只手臂被徐晃剁了下来,无数的惨叫声响起,余下的士兵再也不敢用手把船,纷纷离开,于是,徐晃撑起船浆,向远处而去。
这边徐晃救了献帝,另一边,杨奉和董承见打不过李傕,就假意去与李傕等人讲和,暗中却派人去河东召集原白波军的李乐和韩暹、胡才,带兵一同攻击李傕等人,李傕等人大败,被杀数千人。
然而,李傕等人却卷土重来,再次追来,杨奉等人抵挡不住,不断的溃逃,眼见献帝就要再次陷入李傕之手,就在此时,远处的地平线上,出现了一道黑线,那黑线越来越粗,越来越长,仔细看去,终于看清了,那是千军万马在奔腾。
“完了,是西凉铁骑,真是天亡我也啊!”献帝大哭。
陛下莫哭,来人不是西凉的李傕,看旗号,好像是辽东的陈玉军!“杨彪兴奋的大叫起来。
献帝一惊,仔细向远处的军马看去,果然,一个大大的陈玉在旗上高高飘扬。
“陈”字,难道是陈玉?献帝心头狂喜,如果真的是陈玉军,那自己就有救了。
“快,与前面的军队汇合!”杨奉等人大吼,败军向前滚滚而来。
前主的马队近了,更近了,最终停了下来,马队站立,齐齐的闪开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