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祭明-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徐长恭沉吟了许久,最终确定了心中的想法,便是道:“太皇太后姐姐,这件事得需从长计议。若是找不到小皇帝的过失,可以先以不孝的名义将其关在碧波宫中,然后太皇太后您临朝称制,再往后的事情,便可以顺理成章的替换皇帝了。”
这是鸡蛋里挑骨头的事情,世上谁人不会?更何况,这不孝的行为,可大可小,没有一个标准,只要抓住了小皇帝朱勉的一个差错,就能往大了的说。
天下之人,最重儒家学问,而这儒家学问的核心便是忠孝两个字。于小皇帝朱勉来说,忠没什么可说的,这孝就可以掰扯掰扯了。一旦天下人知晓,小皇帝朱勉是因为不孝的原因而被关入碧波宫,以至于最后废立皇帝,那么所有的一切都能够水到渠成了。
即便是到时候有藩王闹起事来,也可以名正言顺的出兵镇压。徐长恭与徐氏又商议了一番,望了望宫外的天色,已然是不早了!
慈宁宫中的事情,朱勉自然不知晓,此时此刻的重阳宫,秀女舞娘,笙歌饮宴,绵绵不绝。然而,宫中却没有朱勉的影子。
“张生全,你去门外看着,万一有人来了,你就说皇上在休息,不方便见人!”唐凝此时望着殿中婀娜多姿的众多秀女,张口便是吩咐着张生全,“如果太皇太后来了,你就说皇上肚子有些不舒服,出恭去了,一时半会回不来!”
“奴才遵命!”
与此同时,上林苑之中,朱勉的身影,在众多兵士的行列中穿梭着,跟在他身后的则是东方剑修、张宗义与孙世宁等人。
“皇上,这么多兵马,怎么混进城?若是稍有不慎,就会被徐家发觉,到时候御林军、神机营赶过来,就麻烦了!”
第73章 逼宫(二)()
朱勉此行上林苑的目的,就是为了把自己掌握的这一部分私兵,调往皇宫去。然而,正如孙世宁说的那样,如果是安排一个两个的,倒是没什么问题,但这是足足五六千的兵马,还有那么多的武器装备,想要弄进皇宫,比登天还难!
“而且,近几日上林苑操练的动静,似是引起了徐家的警觉!”孙世宁的脸上流露出忧愁的神色,“好在,这上林苑很大,他们没有找到这里!”
“是得想个办法,要不然空有计划,却是不能够实行,实在是令人憋屈!”东方剑修跟在朱勉身后,不住的点头,显然是在认同孙世宁的说法,“如果这么多兵马想进城,除非强攻城池,否则的话千难万难!”
朱勉闻言,脸上倒是没什么表情,道:“并不一定需要五千兵马都进城!”
此言一出,跟在朱勉身后的几人,皆是有些意外。如果这五千兵马不进入蓟州城池的话,那皇上的计划怎么实施?皇上想要夺权,归根结底,还是要依靠宫变来实施。宫变的主要力量,自然是兵马了。
如果没有掌握一定数量的军队,那么这宫变从何谈起?
“皇上有何计划,还请直说,我等定当遵从!”孙世宁瞅了个空档,赶紧接上话茬,“臣已经打听清楚了,近些日子来,徐家和汉王等藩王走动频繁。而且,从慈宁宫中传出来的消息,说是徐长恭一直在跟太皇太后商议着什么!”
朱勉听着孙世宁的话,自然明白他所说的是什么意思。废立皇帝的事情,朱勉早有耳闻,要不然他也不会再次来到上林苑,打算调动兵马以做最后的准备。
“五千兵马拉进皇宫,的的确确不现实!”朱勉神色凝重的点了点头,他对于这一件事很重视,“这样子,你点选一百人,乔装打扮,分头送进蓟州城,然后再选入皇宫,留在重阳宫中,朕自有用处!”
常言道: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朱勉的意图很简单,既然这大明国的兵权在徐家之人手中掌握着,那自己就先用计策,来斩杀徐长恭再说。从他那里取得兵符之后,再打开城门,往后的事情,便能够水到渠成。
“一百人?”孙世宁有些不解,若是按照计划,这一百人怎么着也不够用,“那神机营和御林军万一发现了猫腻怎么办?”
“皇上,您是不是想要利用丘神绩?”
不待朱勉开口,东方剑修便是明白过来,眼前的皇帝既然敢这么做事,想必是有一定的道理。细细思索之下,东方剑修就想到了一个人。
“丘神绩在神机营和御林军中都有门路,我回头跟他讲讲,说不定能成行?”
朱勉走在众人之前,听着东方剑修这么说,便是点了点头。他还记得,丘神绩欠自己一个人情呢。凭借着这个人情,再让东方剑修去游说一番,必然能够让丘神绩帮自己一个忙——掩盖兵马入城的事情。
“所有交代,我都写在了这份帛书上。二月二日,听到城中炮响,立刻行动!”朱勉神色严肃,“关乎行动的成败与否,朕不能预测。如果你们有谁不愿意,现在就可以退出!”
“臣等誓死追随皇上!”
众人没有丝毫的停顿,便是给出了答案,这让朱勉很是欣慰:“如此便好!”
倏忽时间,一来二去,便是到了二月一日。如同往常一样,早朝依旧。只是,今日又和往常有些不同,不仅仅徐长恭没来上朝,更是太皇太后徐氏也没来。他坐在龙椅上,察言观色,发现众臣之中的表现如同往常一样,没什么差别。
只是,这几日从慈宁宫中传来的消息,说是太皇太后徐氏对自己这个皇帝的各种不满,准备托词,让徐长恭废立皇帝。这一则消息,一直让朱勉坐立不安。此时此刻,徐氏不来临朝听政,已然让朱勉心中越发的怀疑起来。
“诸多政事,已然禀报过了。然而,太皇太后身体染恙,不能理政;国公爷又是外出有事,因此都积压在那里。若是辅政大臣能够处理的,便是处理掉吧!”朱勉心中没来由的感觉到一丝不对,便是匆匆应付着眼前的早朝局势,“朕这几日身体也有所不适,暂且退朝……”
朱勉的话音还没落下,便是听见金銮殿外传来一阵吵杂之声,旋即便是见到,一大队士兵,身着铠甲涌进金銮殿来!
“你们是什么人,竟然敢擅自闯入金銮殿?”唐浩此时起身,眉头紧蹙,今日朝堂上太皇太后徐氏不在,这让他感觉到一丝不对,“还不速速退去!”
“奉太皇太后懿旨,皇帝朱勉犯不孝之罪,即日起禁足于重阳宫!”金銮殿大门之外,走进徐长恭,与唐浩一样皓首白发,只是此时没有了往日的那种老态,反而更加精神了,“从今天开始,大明国将由梁王摄政!”
徐长恭话音落下,便是从他的身后走出一名英俊秀美的青年男子,不用思考,朱勉就知道这人是梁王。更何况,前一阵子诸王朝贺的时候,自己还见过他。
“徐长恭!”朱勉脸色一沉,他听得出来,不孝之罪乃是无中生有的,这分明是徐长恭想要找借口,将自己软禁起来,“朕乃是先皇所立天子,你凭什么废了朕?”
“徐长恭,你不思忠君报国,却是拉拢梁王,叛君篡位,到底是何等的阴谋?”这一番情景,作为辅政大臣的唐浩也看的明白,徐长恭这是来逼宫的,“你做下这等逼宫之事,将来你和梁王朱栅,有什么面目去见先帝?”
“唐大人,此言差矣。太皇太后徐氏,为国家民生计,天子不孝,当禁足重阳宫以作反省。待将来反省结束之后,自然可以出来,而且到了那个时候即可亲政!”
说这话的是梁王朱栅,他手中拿着一把白纸扇,神色冷峻,眼睛直勾勾的盯着朱勉。朱勉也抬起头来,便是迎上了朱栅的目光,四目相对,转瞬间仿佛要嚓出火花一样。
第74章 逼宫(三)()
从朱栅的目光中,朱勉能够感受到他的兴奋与热切。毕竟,朱勉屁股底下的位置,在吸引着他。先摄政,继而登基,好一个套路!
“朕真是后悔,当初没有听岳武穆的话!”朱勉神色凝重,冷哼一声,便是从龙椅上走下来,“太庙之中的先帝如果活到现在,绝不会允许你们这些人胡来的!”
当初岳武穆提出废除外戚的奏本来,本是朱勉的计策,他要为自己的计划拿出一个由头来。可是,现在看来,既然想要实施宫变,又何须什么由头?到底是自己的心太软了,杀伐不果断啊!
此时,朱勉搬出太庙来,想要以太庙之中的先帝之名,来提高自己的地位,表示自己乃是一脉相传的皇帝,不是说废就废的。他在拖延时间,等待着群臣为他来辩护,然而除了唐浩以外,其余的朝臣,皆是浑身如同筛糠一般的颤抖。
这种情形,自然被朱勉收入眼底,看样子大明国朝堂的大臣,真是不堪重用啊!或者换句话说,这大明国的朝廷,早已经成了徐长恭的一言堂,毕竟身为国公的他,不仅仅掌管着兵部,还掌管着天下兵马。只要是个大臣,但凡明白这一点,自然不会向着朱勉。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个道理放在权力斗争上,一样适用。这些大臣,为了手中的权力,可以不择手段的攻讦他人,也同样可以为了权力选择不同的站队。很明显,这些大臣,为了权力而选择了权倾朝野的徐长恭,抛弃了傀儡皇帝朱勉。
“朱勉,不知道你是自己走回重阳宫呢,还是让我们请你回去呢?亦或者说是,想要去碧波宫呢?”徐长恭拄着拐杖,声色俱厉,原先朝堂上有些窦窦碎碎的声音,刹那间停歇下去,“这可是太皇太后的懿旨,没人逼迫你!”
“哼!黑白颠倒!”朱勉怎能不清楚徐长恭之言,“朕就算是死在朝堂上,也绝不会任你这等奸臣随意摆布!”
“来人,把他给我带下去!”
“用不着,朕有脚!”朱勉推开近身的几名侍卫,冷哼一声,他终究是有些理智的,没有做出过激的反应,“禁足于重阳宫是吧?徐长恭,朕告诉你,这大明国的皇位,还是朕的!”
“走好不送!”
梁王朱栅似笑非笑,做了个“请”的手势,这幅表情,于朱勉来说,简直就是在嘲讽自己一般。
朱勉走过他的面前,再次冷哼一声,心中早已是怒火冲天,但理智告诉他,自己不能太过于冲动,否则接下来的计划,就会功亏一篑。
回到重阳宫,已然是正午时分。今日的重阳宫,与往日的不同,宫外的巡行道上,多了御林军士兵。好巧不巧的,御林军正是丘神绩率领。
“见过皇上!”丘神绩见着朱勉进了重阳宫,便是跟了进去,“皇上,徐长恭要求臣在重阳宫外布置下了五十人的巡逻队。白日巡逻到夜里子时,子时到拂晓将会停歇!”
丘神绩越往后面说,话音也变得低了起来。他毕竟是御林军里的人,和徐家有着一定的关系,尽管朱勉对他有恩,但他也不敢明目张胆的和朱勉走得近,毕竟这宫中到处都是徐长恭的耳目。万一捅到了徐长恭那里,那么丘神绩可以说是吃不了兜着走。
朱勉听着丘神绩所说,便是点了点头,道:“事情我知道了,计划的成败,就在今夜和明天了!”
丘神绩说完,便是退出了重阳宫,继续指挥着巡逻士兵。对于支持朱勉,丘神绩终究是有些顾虑的,毕竟这就像是一场赌博一样,谁也不知道后果会怎么办。
“皇上,臣妾为您抚琴!”唐凝从内室中走出,来到琴桌前,开始拨动琴弦,“今儿个早上,藏在慈宁宫的小太监,捎来信息说,太皇太后对您这些日子日日笙歌不满,而决定将您废除的!”
“小太监还说了,太皇太后原本打算将您软禁在碧波宫的,但又不知什么缘故,改为禁足重阳宫了,想必是为了扶助梁王上位吧?”
“这些事情,都不必再说了。”朱勉神色凝重的走到重阳宫大殿的窗户前,望着宫外来来往往的巡逻士兵,这些都是丘神绩直辖的御林军,“朕现在的忍耐已经到极点了,今夜一切就会见分晓!”
“这一次,朕一定要扫平外戚,废除外戚参政的弊端!”
大明国历史上也曾经有过外戚参政的情况出现,但很快就被纠正过来。直到朱勉及其父皇朱检这一代,外戚参政再次出现,而且其状况愈演愈烈,直到现在的逼宫以及废立皇帝。
朱勉如果想要独掌乾坤,第一步就是要废除这等外戚参政的弊端,以免将来再次祸害大明国的天下。作为一名统治君主,朱勉深知,分散的权力带来的后果,便是各个党派的形成,所以权力必须集中起来,由他这个君王掌握最高权力才行。
琴声忽的变得激昂起来,流露在唐凝脸上的表情,与朱勉一样,视死如归。
金銮殿上,唐浩已经被士兵反手绑了起来,梁王朱栅站在龙椅旁边,眼神之中始终充满着渴望:“即日起,本王将摄政,众位爱卿有本可奏,无本退下!”
“臣有本要奏。启禀殿下,明日二月初二,依据往常计划,当世大金国公主入宫之时!”徐长恭从大臣之中走了出来,“还请殿下示意!”
“册封为王妃!”梁王点了点头,这一件事情,前几日他与太皇太后和徐长恭私下里沟通过,早就拿出了对策,“明日入宫!”
“无耻!”唐浩挣扎着大汉一声,“大明国朱家一脉,怎么出了你这么个叛徒?梁王朱栅,你愧对祖宗!”
“押下去,打入天牢!”朱栅脸色一沉,他此刻正兴奋着,怎么可能允许有外人打扰到自己,“待本王三个月后继承皇位,再拿你的脑袋祭旗!”
话音落下,侍卫们便是将唐浩拖离了金銮殿,此时朱栅的脸色方才轻松了下来。
第75章 神武门(一)()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大明国朝堂上的这番变化,很快就传了出来,当然仅仅是在蓟州范围内传播。
为了避免事态的继续发展,蓟州城的守卫力量,已然比平常多了好几倍,就连只在皇宫中守卫的神机营,都走上了街头。一时之间,蓟州的诸多士子百姓,皆是心惊胆战,在这朝堂变乱的时刻,他们所做的只能是听天由命。
“少年天子被赶下皇位了,听说是太皇太后徐氏的主意。看来,这天下将来都要成他徐家的囊中之物了!”
“梁王是谁?怎么从来没听说过?现在做了摄政王,下一步岂不是要当皇帝?也不知道大明国将来的命运,会走向何方啊!”
“奸臣当道啊!大明国的脸面,都让这**臣给丢尽了!先是与大金国和亲,再是游说西域诸国停战,意图放弃西凉省,打开国门,这是国耻啊!”
街道上,有些人窃窃私语,脸上流露出的愤恨之色,其心中的真实想法,自然一目了然。只是,当巡街的侍卫靠近时,众人又是恢复了往常动作,待得离去之后,方才继续。
“中午的时候,隔壁的张三因为议论这一件事,给蓟州城官府的人抓了去,听说被打了个半死才放回家!”
“这大明国是他徐家的一言堂,别人议论时政都无法做到了。慎言啊!”
一丝丝的惊恐慌张的气息弥漫在蓟州城的每个老百姓的心头上,整个蓟州也都笼罩在一股奇怪的氛围内,明明是二月份的天气,本应该暖暖和和的一天,却是让人感到极为的冰冷。
直至子夜时分,这种奇异的氛围,方才消散。
重阳宫的灯火也已经熄灭,负责监禁朱勉的御林军,也完成了最后一趟巡逻,在丘神绩的指挥下,逐渐退出重阳宫的范围进入到旁边的宫殿休息。
半个时辰后,皇城之内,彻底安静了下来。忽的,重阳宫的灯火再次亮起,旋即便是有数十道身影,从宫外的墙体翻越进来。朱勉此时走出宫门,借着灯火盯着眼前的每一个人,咳嗽了一声:“今晚是建功立业的时机,不成功便成仁!”
“万死不辞!”
洪亮的声音,自然是传到了偏殿御林军的休息场所,有人起身,正要打开宫门查看,谁料丘神绩倒竖着眉毛,立刻喝道:“都给我安静点,不管外面发生什么事,今夜都给我老老实实的呆在这里,否则的话,休怪本官这把上好的宝剑拿他祭刀!”
众多御林军士兵,听闻丘神绩如此说,脸色一变,就知道外面将会发生大事。然而,眼前丘神绩的表态,已然让他们明白,不管外面发生什么,他们都得捂着耳朵!
原本寂静的皇城,子时三刻一过,突然响起了一阵急促的步伐声音,其中还夹杂着开家之间的摩擦声响。从重阳宫开始,一直持续到慈宁宫。
慈宁宫中,太皇太后徐氏已然睡下一个多时辰,此时外面传来的声响,让他转瞬间惊醒:“来人,外面发生了什么事?”
徐氏揉了揉自己的眼睛,正要摸索自己的拐杖,吩咐侍候的宫女掌灯,谁料想灯火之光,一下子从宫外亮了起来。徐氏眉头紧锁,正要大声呵斥,旋即便是见到,一名宫女慌里慌张的冲进了内室:“太皇太后,不……得了了!”
“慌什么……”
徐氏还未说完,便是见到朱勉身着明黄色铠甲,带着一般士兵冲了进来:“皇上!你这是为何?”
只是,当徐氏看清楚朱勉身后的那一般士兵,脸上充满了惊疑,小皇帝怎么可能调动的了兵马?
“奉大明国历代先帝遗诏,诛杀乱国外戚徐氏!”
朱勉一边说着,一边双手抱拳,对着太庙宫殿的方向,显然是在向徐氏示意着什么。此时,朱勉的脸上没有任何犹豫神色,有的只是坚决果断以及帝王应该有的无上威严。
“你……放肆!”此刻,徐氏已然明白过来了,不是朱勉调动兵马,而是人家为了这一天,一直在暗中处心积虑的训练士卒,“你难道想要弑杀你的皇祖母吗?”
朱勉望着又惊又气的徐氏,猛然拔出佩剑指着徐氏,喝道:“古代君王,有弑杀亲父皇帝而继位,最终成就大业的。今日,我朱勉,大明国第十七世皇帝,就要效仿古人,先杀你这个乱国乱政的太皇太后,再斩尽杀绝外戚,独掌乾坤!”
“为了这一天,朕此前忍辱负重,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本以为你作为皇祖母,能够悉心教导朕,谁曾料想一味的贪恋权力,坏了大明国的骨气,朕若是不杀你,朕将愧对于祖宗,愧对于大明天下!”
他的言语坚决而果断,充斥着霸气,让人听了有些不真实,或者说这不应该是十七岁朱勉能够说出来的话。
此言一出,徐氏的心猛地纠了一下,双眼死死的盯着朱勉:“你……哀家可是你的亲祖母啊!”
话音还未落,便是见得朱勉的佩剑朝他而来,那一刹那徐氏的心中升起了一股求生的欲望。或者说,在佩剑即将落下的那一刻,徐氏已然后悔曾经的所作所为。早知道今日,便是在当初彻底软禁眼前的小皇帝该多好啊!
“咔嚓——”一声,朱勉的佩剑,并未落在徐氏的身上,却是落在了徐氏床榻边的柱子上。朱勉虽然表面上杀伐果决,说话说得霸气侧漏,但他终究是有些心软。正如徐氏所说的那样,徐氏终究是自己的亲生祖母!
“来人,拟太皇太后懿旨!旨意如下:皇帝朱勉自缢于重阳宫,着梁王朱栅与徐国公立刻进宫,商议对策!”朱勉将佩剑,插在床榻上,剑身之上在灯火的照耀下,闪现出一丝的寒光,直入徐氏的眼中。
此刻,徐氏部观光是又惊又气,更多的是惶恐,她已然有些预感了。眼前的小皇帝不杀自己,不代表他不杀徐家的其他人!
“传令下去,封锁各处宫门,只留神武门一处,不允许宫内任何一人出去,否则杀无赦!”
第76章 神武门(二)()
朱勉说完之后,便是再次神色冷峻的盯着徐氏,拔起自己的佩剑,指着徐氏道:“朕乃天子,行天子令,做天子之事。自今往后,废太皇太后徐氏,禁足碧波宫,终生不得出!”
话音落下,便是见得士兵中走出数人,左右两边夹住徐氏:“太皇太后,对不住了!”
“朱勉,你竟敢对祖母如此,真乃不孝!不孝!”
“为了天下苍生,为了大明国的将来,朕这个皇帝,宁可被世人唾骂不孝,也决不允许你这等外戚参政!”
此时,听着朱勉的言语,徐氏仿佛感受到了一种无形的压力,那是来自于少年天子的威严,任何人都不得侵犯。
看来,今日往后,大明国要变天了!
“您就在碧波宫里,好好的看着孙儿如何治理天下的吧!”
等着朱勉说完,士兵们便是将徐氏带离了慈宁宫,往碧波宫而去。那里是冷宫,几十年没有人住了,对于即将甲子年纪的徐氏来说,无异于进了活死人墓!
此刻,朱勉的命令已然得到了执行,皇城各处宫门已然关闭,只留下神武门可以进出。朱勉手下的数十人,已然来到了神武门,隐匿在暗处。
一道快马,穿过各处街道,正朝着徐国公府上飞奔而去。
此时此刻,徐国公府上,梁王朱栅与徐国公正在商议着白天的事情,还未曾睡去。
“小皇帝朱勉,留着终究是个祸害,只要他在一天,我这个摄政王就会遭受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