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新吕布-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根本无法阻拦袁绍大军过河。
这边韩当率水军骚扰袁军过河,那边乐安岸上有一人看得急切。此人便是受母所唤,来助孔融之太史慈太史子义。
太史慈此时正在武国安处当一先锋。见袁绍渡河大军摇摇晃晃的划桨过来,便急对武国安到:“将军。吾观袁军兵多舟少,且满载物资,舟船摇摆不定。吾军可趁袁军半渡而击之,必然大胜。”
武国安道:“吾受孔相之托,备守乐安。吾军兵少,防守且顾之不及,如何可擅自出击。”
太史慈听了急到:“将军。慈愿领军士一千出击。必可大胜。”
武国安拒绝到:“袁绍大军七八万,且武将如云,谋士如雨。汝率一千军士出击,无异寻死耳。且莫再言。”
太史慈气得无话可说。可是眼见袁军便要上岸,太史慈实在不甘心就这么失去一个半渡而击之的机会,于是便骑马往张燕这边来。
太史慈来见张燕说道:“慈乃东莱之人,与孔北海无骨肉之亲,亦非乡党之友,只因慕名同志而相知,兼今袁绍来犯,有分灾共患之情义。慈见袁军兵多舟少,且满载物资,舟船摇摆不定。乃劝孔北海部将武将军趁袁军半渡而击之,必然大胜。可惜武将军无胆略,见袁军众多恐自守不足,不敢出击,慈唯来见张将军。昔日孔北海倾意照料家母,家母感戴孔北海恩遇,遣慈来见孔北海。只因慈应有可取之处,此来必能益于青州之军。望张将军信任,与慈一千人马。慈必能大败袁军于河滩之地。”
张燕率一万大军,合兵孔融五千,屯于安乐欲阻拦袁绍军攻占青州。张燕本也想自守营寨,未打算出击袁绍。如今见孔融先锋求战,有心不出兵。可见太史慈说得大义,便对太史慈到:“子义大义而来,燕岂能寒了子义之心。吾便与子义二千幽州骑,子义击之。如不胜可速回。”
太史慈逐谢过张燕。率二千幽州骑望袁绍大军杀去。
太史慈趁袁军泅渡一半,率二千幽州骑奔杀突袭而来。幽州骑最善骑射。太史慈率二千骑不以锥形阵冲锋,而是一字排开,横着冲向袁绍渡河大军。
二千骑,六千支弩箭便射向袁军。一阵骑弩便射得袁军军心恐慌。
袁绍大军船少人多,且多载物资,于河面上缓缓渡河。不想袁军前部才登岸,便见一猛将率一军骑兵奔杀过来。且骑兵弩射威力惊人,袁军不备,前部被太史慈二千幽州骑杀得哀嚎满天。
袁军泅渡一半,人不及甲,马未登岸。太史慈数千支弩箭便射了过来。袁军慌忙应战,这一慌可就惨了。袁军船只载满人与物资,船只满负荷行驶,吃水线吃得极深。船上兵士慌乱应战,难免手脚挥舞,身体乱动。这便使船只摇晃得很厉害,使舵的船夫慌忙叫喝着不要乱动。只是袁军哪里能制止得住,人人急于举盾挡箭,船便越晃越厉害。许多船只支撑不住便翻沉到水里。北方人极少有人会游水,袁军许多军士便溺水而亡。
太史慈率军突袭袁绍渡河大军,袁军见前方有人突袭,在河中的人见岸上骑兵弩射厉害,许多船只便急着划过岸去,这便乱了渡河船只的次序。袁军纷纷争先上岸,急乱间便有船只相互碰撞。这一来又有船只相撞沉没。
第116章 商家归心,糜子仲力推工商联盟()
第116章 商家归心,糜子仲力推工商联盟
韩当本带着水军骚扰袁绍渡河大军。却见南岸一将率一军奔袭袁绍前方上岸袁军。袁军未上岸的军士许多都因慌乱自翻船只。
韩当见这机会便对水军喝令到:“儿郎们。袁军已乱,随吾杀呀……”于是便带着一千水军向河上袁军冲杀过去。
韩当这一冲锋叫渡河袁军更加慌乱不已。韩当趁乱左突右冲,在袁绍渡河大军之间来回冲杀。韩当水军不过一千,能杀死的人自然不多,可是却引起袁军大乱。许多袁军船只由于严重超载,在慌乱间自行颠覆沉没。
南岸张燕见太史慈率军奔袭袁军,使袁军混乱。韩当又率水军来回冲杀,二人势如破竹,便与夏侯渊率大军掩杀。
三将在岸上,一将在水中,配合默契。突袭袁绍渡河大军。袁绍船只多数超载,被杀得慌乱,相互碰撞,纷纷翻沉,兵士淹死无数。
袁绍谋士郭图、逢纪、审配等人见自家军马自我慌乱,相互碰撞。船只、军士纷纷颠覆,沉到水里。急忙喝叫军士稳住,不要自乱。
袁绍武将高干、高览、颜良、文丑等人见兵士慌乱不堪。且越来越乱,纷纷拔出佩剑,呼喝兵士镇定。但见不听号令,自乱阵脚者,便砍刺而死,踢进河中。只是一时情急,越急便越慌,越慌便越急。可怜袁绍八万大军未与吕布交战便大多淹死河中。
便在袁绍渡河大军被张燕、夏侯渊、太史慈、韩当四人默契攻击时,高顺与赵云也率军从南皮杀来。两番合兵大败袁绍大军。
袁绍大军许多载有粮草、金宝的船只尽数沉入河中,兵士淹死无数。袁绍及其家眷与一些谋士武将所乘船只要大些,载人也少些,免于颠覆沉没。却被高顺、赵云、张燕、夏侯渊、太史慈与韩当杀得惨败,被追得狼狈不堪。袁绍在其部将护卫下,带着残兵败将往乐安逃来。
且说吕布率大军埋伏与乐安要道,准备伏击袁绍大军。不想左等右等,始终没等到袁绍大军。正当吕布怀疑袁绍是否未南下时,便见一彪人马狼狈不堪的往乐安要道奔来。且见来军旗鼓皆无,兵无片甲,马不整装,逃入吕布所设伏击圈内。
吕布见来军混乱,不知是否是袁绍大军,所以便不敢叫军士杀出。便在来军将逃至眼前时,吕布身边曹操眼尖,一眼认出袁绍。遥指对方,对吕布急道:“此乃袁本初也。速击之。”
吕布不认识袁绍,曹操却认得袁绍。吕布听曹操大叫,急喝令伏击兵士攻击。一时间弩矢如雨,尽向袁绍军射去。
试想一番。吕布数万大军伏击袁绍残兵,袁绍如何抵挡得了。袁绍及其谋士武将,几乎尽数死于乱箭之下。吕布埋伏的大军只一两次弩射,便几近射死袁绍残兵。
袁绍武将颜良、文丑、高干、高览护着袁绍及其子袁谭、袁熙、袁尚,谋士审配等少数几人,免于被吕布大军弩箭射死,却也被活捉。
吕布早就与袁氏一门有过节,袁逢三家被董卓灭门也是吕布在董卓耳边怂恿的。这袁绍。吕布自然留不得。于是袁绍本族男子便被吕布一律杀光,女人尽数被充做奴婢,或配送给谋士、部将为奴为妾。袁绍近臣高干、高览、审配等也因不降,随袁绍一家被杀。袁绍部将颜良、文丑、郭援、周昕、邓升、蒋义渠、冯礼、陈琳等投降吕布,被遣为部将佐将。
吕布本想令张燕等人尽力阻拦袁绍渡河就好,抵挡不住就退兵。不想张燕、夏侯渊有太史慈助,又与韩当水军配合。四人合作默契,大败袁军于济水。
吕布无心插柳,柳却成荫,却叫埋伏在乐安要道的大军无用武之力。只是可惜了袁绍粮草、金宝都沉到济水里去了。
袁绍被灭,张燕其功甚高。孔融投诚被吕布调入洛阳任光禄大夫。张燕逐被迁为青州刺史。张燕又向吕布举荐太史慈,吕布迁为近卫。韩当也因功被迁水军都尉,后又调到临淄,组建幽州水军后的第二支青州水军。随后郭嘉又举荐沮授,吕布这才重用沮授,招为近侍参军。
再说许攸。许攸知道袁绍离死不远,在渡河时便有意退缩,与于禁、许褚混在军士中。不久高顺、赵云领军杀到。三人便为内应,辅助高顺、赵云攻杀袁绍在黄河北岸的袁军。袁军惨败,多数投降。
袁绍覆灭后,于禁、许褚也因功被招为吕布近卫骑。吕布知道许攸虽有功,却贪不知足。便将许攸打发在泰山历城做县令。后来在吕布全国肃贪时,被夏侯兰收监斩首。此后话。
孔融投诚,吕布便再派赵云领一军,配合张燕收缴青州残余郡县。又调成廉为冀州刺史,张颌为兖州刺史,随后便自率大军向徐州杀来。
且说大汉商家分南北,北商代表有苏双、张世平二人。南商代表则是徐州糜家。糜家家主糜竺久居东海,先祖世代经营垦殖。养有僮仆、食客近万人,资产上亿。后被徐州刺史陶谦辟为别驾从事。
今吕布灭袁绍,收孔融,率大军南下兵临徐州。糜竺早闻北商苏双、张世平二人投吕布,被吕布重用。招为官商,全权处理朝廷商业大事。糜竺自然不甘心大汉商家被北商独揽。于是有心投效吕布,也为南商争得一番势力。
如今吕布率大军至徐州正是结交时机。于是糜竺便劝陶谦到:“今天下不宁,汉大将军亲征讨乱贼,所过之处,无不望风而平。陈留曹操枭雄者,与大将军周璇不过月余便降。渤海袁绍更是不及,虽先得壶关张杨,河内王匡,后有兖州刘岱,山阳袁遗助,亦不过旦夕之命。魏郡黄琬,焦郡张邈,北海孔融且智者,投吕布而封高官。今大将军大军将至,府君不可迟疑,当迎朝廷大军入主徐州。大将军知人善用,必厚待府君矣。”
陶谦道:“谦如何不知大势所趋,诚当如子仲所言,迎大将军入主徐州才是。”
于是陶谦便带徐州文武官员,出城三十里迎接吕布大军。徐州不战,自归朝廷。陶谦乃于郡府内设宴款待吕布等人。
吕布不费兵事而收徐州,心中安慰,便犒军三日。
吕布有意拉拢徐州官员。陶谦前日设宴款待,二日吕布便在军营中也设宴回款徐州官员。
复日。糜竺因有意交好吕布,便又在糜府设宴还请吕布。如今赵云在青州与张燕收复青州残余郡县,吕布便带典韦与张辽往糜府赴宴。宴席过后糜竺便请吕布往客厅闲谈议事。席间便遣家仆款上严妮的香茶。如今淡饮清茶之风已传便天下。
饮茶闲谈间糜竺便与吕布说起田地律。糜竺说道:“竺于徐州早闻大将军于幽州时便行田地律,甚得百姓拥护。此律当为治天下之典法也。”
吕布听糜竺说起田地律,心中暗想:我大军征讨到哪,便在哪行田地律。这田地律则需要当地大户支持才能安稳的执行。糜竺乃徐州巨富,当早知道田地律的影响。徐州虽归附朝廷,可要在徐州行田地律免不了要他糜家支持。他今日自己先说起这事,应该是有心的。
于是吕布便笑到:“子仲所言真实。天下不宁,其中便是许多无地百姓不堪剥削,而随贼主造反。黄巾之乱便是教训。今徐州新归,布欲于徐州行田地律。只是此律极削大户利益。故而稍有不是,便又将引起祸乱。子仲家族乃徐州巨富,不知子仲于此事有何意见?”
糜竺笑道:“关乎国家大事,竺自当鼎立支持大将军。”
吕布听了心中大快。笑道:“哈哈哈……有子仲支持,于徐州行田地律无忧矣。子仲之功劳布深知。若徐州安稳行田地律。吾必重用子仲。”
糜竺也笑到:“竺支持大将军亦非恋功耳,只是竺有一虑,望大将军思之。”
吕布道:“子仲建议,布当洗耳恭听。”
糜竺道:“竺所闻。大将军凡行田地律,但有反对者便严惩之。此虽可摄豪强,却多招小人记恨。凡先支持大将军者,大将军便以功论赏,招为重用。只是这商人以利为本,无利不贪早。其中必然有贪敛小人,趁机以权谋私,以补回捐田地之损失。如此难免招聚许多贪敛之人为官,此极不利国家大计。”
吕布听了无奈到:“布如何不知其中利弊。只是如今天下大乱,田地律乃国之大计,若顾虑贪敛之人,不与好处,如何能服地方豪强大户。布唯有先纵之,待日后天下兴平,再做打算。”
糜竺道:“大将军权宜之策虽可一时安平,但日久必将生祸。竺有一策,不知大将军以为如何。”
吕布忙问道:“子仲若有计策,当速告知。”
糜竺拍拍座下雕花椅子,又举起手中瓷器茶壶说道:“严夫人之才学天下无双,幽州工坊所造精奇之物皆精品。只是如今北商受大将军重用,位列官商,一家独大。只此茶壶,于幽州贩卖至徐州,便牟利百倍。可见此中利益之大。竺以为大将军可设工商联盟。以大将军之工坊为主,四向连接南北。但凡有大户捐地支持大将军之田地律者。可加入联盟,直接与幽州工坊交通货物。如此一来。一者捐地者有利可图,必鼎立支持大将军之田地律。二来可防北商一家独大。三来大将军可避免为赏有功之人,而举贪敛之人为官。此一举三得。望大将军思之。”
吕布一听心中惊喜,真是一举三得。即可以让捐地之人改从商业牟利,二来可防苏双、张世平垄断经营,三可以不用忧心捐出土地的大户没有补偿。
于是吕布喜道:“子仲真吾之臂膀也。此策精湛。只是此事恐唯子仲方可行之。子仲当助我,随吾往洛阳,布必重用之。”
第117章 三女成戏,大将军府暗涌香波()
第117章 三女成戏,大将军府暗涌香波
糜竺乃拜吕布到:“竺自当效死力,以助主公讨平天下。”
吕布得糜竺助,又有苏栓、张世平。天下商人便逐渐以严妮的工坊为主,结成工商联盟。将天下商家揪成一团,成为吕布挥令天下的‘利器’。
糜竺即投效吕布,便招出家眷来拜见主公。吕布见糜竺有一亲妹糜贞,长得漂亮非常。吕布便问到:“子仲。令妹可曾许人?”
糜竺也听闻吕布好色,但暗想吕布为大将军,便是小妹配他为妾也不错。于是便到:“家妹今年方成人,不曾许人。”
吕布听后说道:“令妹长得甚讨人喜爱,布欲收为义妹,子仲以为如何?”
糜竺不想吕布是这么想,但做吕布的义妹也不错,便答应下来。于是叫人招糜贞再来拜吕布为义兄。
吕布收糜贞为义妹,又回头看看身边张辽,对糜竺笑道:“布欲为贞儿做媒,子仲以为如何?”
糜竺问道:“主公为媒,竺甚感荣幸。只是不知男方是谁。”
吕布指着身边的张辽说道:“吾近侍大将张文远,十五岁便随布出生入死,百战杀场,已七年有余。因久随军旅,今尚不曾娶亲。布有意将贞儿许与文远为妻,子仲之意若何?”
糜竺见张辽年纪轻轻便受吕布重用,又见张辽面貌不凡,便喜道:“主公之意,竺如何敢推逆。”
吕布大喜,对张辽说道:“文远。吾义妹貌若花仙,可配文远。文远可愿意。”
张辽看看糜贞,自然也喜欢美女。便红着脸说道:“但凭主公做主。”
吕布又问糜贞到:“贞儿,义兄将汝许与文远,汝可愿意。”
糜贞见张辽年少不凡,却羞于答话。脸红到耳根,语若蚊鸣到:“但凭兄长做主。”
吕布听后大笑到:“哈哈哈……如此可择良辰吉日,为文远与贞儿成婚。”众人皆喜。
于是吕布便又在徐州呆了些日子。趁着为张辽与糜贞的婚事休整大军。又有糜竺助,大行田地改革,执行田地律。
其实吕布如今也学会了不少权谋之事。吕布与严妮本就无其他故亲,吕布先有义妹李雨儿许给高顺,后又认一个刘妍许给魏续,自己还和王允联姻。如今便有意认糜贞为义妹许给张辽。这干妹子认了一大推也是有好处的。这样便更能拉拢部将亲近自己。
如今平袁绍,青、徐来投。吕布又得糜竺助,连接天下商家,结成工商联盟。大举贩卖严妮工坊的精品器物,得钱财无数。于是吕布便想挥军南下,攻打扬州刘繇,不想却传来洛阳急报。
原来袁术接到袁绍共同对付吕布的书信后,并无心攻打吕布。却发缴书往长安,怂恿牛辅趁吕布不在洛阳时偷袭洛阳,以报杀董卓之仇。自己却窥视汝南孔伷。又教唆孔伷趁吕布新得兖州,民众不稳。合力出兵攻打吕布兖州。孔伷上当,出兵要攻打兖州。袁术却假道汝南要攻兖州,趁孔伷不备,攻占豫州汝南。孔伷气愤而死。
袁术诓骗牛辅、孔伷二人,得了汝南,却不敢去招惹吕布。便在汝南整顿兵马,准备偷袭扬州刘繇。牛辅却不知死活,领兵三万出潼关,往函谷关而来。
函谷关守将原本是段煨和胡轸。因二人乃西凉旧部,吕布不放心二人,在离开洛阳时,便调二人往并州去,却叫曹性守函谷关。曹性闻牛辅领兵来攻关,急往洛阳求救。
吕布得洛阳军函便放弃攻打扬州刘繇,回军洛阳。
如今吕布兵力大增,冀州、兖州、青州、徐州尽数归降,得四州之兵十万,又并州、西凉、司隶,加上幽州军马合至三十五万。再加之七州郡兵,共计兵马五十万。
且说貂蝉那日见吕布未进府门便又被侍从叫人,后听说是大夫人严妮到了洛阳。心中便盘算着为了以后好做人,想着法子来见严妮,要先巴结下严妮。
吕布出征后,貂蝉便选了吉日,挑选了些细致的礼物,便带着丫环小月来大将军府,求见严妮。
小月随貂蝉往大将军府而来。在路上便对貂蝉当心到:“不知这大夫人为人如何。小姐。大将军不在,我们这便自行去见大夫人。万一……”
貂蝉其实也当心严妮不好相处。可是为了以后能随吕布,再难的事也不能退缩。何况自己也不是没本事。于是便一边安慰自己,一边说道:“久闻北疆百姓皆以为严夫人乃圣女转世。想来能有此传言,大夫人当不难相处。若不然如何能使人呼其为圣女。”
小月点点头到:“当是如此。圣女是好人。严夫人因当不难相处才是。”说着又对貂蝉笑道:“嘻嘻。小姐。日后大将军娶小姐过门。小姐便是将军妻了。”
貂蝉想想心里也甜蜜。正想着,马车已经停了下来了。一侍卫在车外轻声说道:“貂蝉小姐。大将军府到了。”
小月掀开马车珠帘,在侍卫的搀扶下下了马车。随后便扶着貂蝉也下车。
貂蝉便对小月说道:“可去唤门。”
小月乖巧。便对将军府上的守卫说道:“这位小哥。王司徒之女貂蝉小姐有事求见严夫人,请代为传达。”
门口侍卫应了一声,便从侧门进去通报。不久一个老麽便出门来见,貂蝉逐带着小月捧着礼物随老麽进了将军府。
说那严妮从蓟县搬到洛阳与吕布相聚才半月,吕布便又出征去讨伐曹操。严妮不免有些幽怨。好在与吕布生了个女儿,全身心的都在照顾女儿,也不是那么想吕布。再加上新来洛阳,洛阳繁华,又有蔡琰做伴。严妮有空便带着女儿与蔡琰出去逛逛,也不会太郁闷。
这日严妮正在府内与蔡琰逗女儿玩。听家仆来报。说有位王司徒的女儿来求见。严妮新到洛阳,对于洛阳的官员也不是很熟悉。听说司徒官不小,即是他女儿便遣人引进来相见。
老麽引着貂蝉来见。严妮见貂蝉第一眼的印象便是:这个女孩子太美了,美得连女人见了都会想去占有。
严妮随吕布来这时代也十年了,吕布从县尉升到大将军,严妮自然也随着成熟老练,雍容华贵起来。见貂蝉来见,便本能的坐直了身子,一双美目正视貂蝉。
貂蝉初见严妮便心生好感。严妮身上散发出来的气质让人一眼看了便生仰慕。要知道严妮可是名校大学出身,再加上随吕布历练十年。虽然缺少蔡琰那种天生的古典美,可却也有自己的魅力。
貂蝉见严妮便先对严妮深深一福到:“貂蝉拜见姐姐。”
严妮一听先是吃惊,而后便是疑惑。貂蝉!这名字太震撼了。严妮虽然不是很熟悉历史。可是吕布戏貂蝉的戏曲严妮也是看过的。后世对三国的热捧,几乎让国人家家户户都知道貂蝉是中国的四大美女之一。现在严妮亲眼见到貂蝉,便也不再惊奇世间竟有这样的绝世美女,原来是貂蝉啊。
只是严妮又疑惑。怎么这个貂蝉初次见面,不称自己为夫人,而称为姐姐。
只是迟疑间便明白了过来。严妮知道历史,片刻后便明白貂蝉怎么会称呼自己姐姐。可貂蝉似乎早有准备。不等严妮说话便继续说道:“姐姐且勿怪貂蝉唐突,只因姐姐未来洛阳之前,将军便与家父定下婚约,将貂蝉许配给将军为妾。今闻姐姐已至洛阳,貂蝉久思:貂蝉虽尚未过门,但于礼数上亦当先来给姐姐请安。故而今日便过来问候姐姐。”说着便将吕布送给她的貂皮裘呈送到严妮面前。
严妮既然从记忆中知道貂蝉本来就是吕布的小妾,所以现在见到貂蝉反倒不怎么奇怪。自己也知道吕布好色,离开自己这么久,一人在外要是没有收揽女人,那就不是他吕布了。她可是还清楚的记得,那年蔡琰才八岁,吕布便连蔡琰也都要的。而且这几年来,吕布只有她和蔡琰两人,严妮也不见吕布再有收过别的女人。所以现在多了各貂蝉。严妮便也能接受。
于是便叫人收了貂皮裘,对貂蝉说道:“貂蝉妹妹快起来,可坐下说话。”
貂蝉见严妮见到自己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