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国家重器-第1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军贴是东南亚三角洲最繁华的城市。在这座融合了东西方文化、包罗万象的现代化大都市中。纵贯整个军贴市的素昆逸路的下段拉玛一世路上。一座灰暗的五层老旧小楼。在拥挤的高楼中。显得一点也不起眼。

    小楼的一层。是一个大商场。商场的主人是一个台湾人。市场内摆满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商品。琳琅满目。充满了现代气息。表面上。这座夹在高楼下的旧楼。是再普通不过的商住小楼。其实。小楼的二层以上。却别有‘洞’天。神秘的倭国内田财团的总部。就隐藏在这里。

    内田财团在倭国财阀中位居前十甲。持有若干大企业的股份。

    这些大企业都涉及倭国的国本。这些企业从事制铁(炼钢)、车辆制造(坦克和战车)、造平底船(军舰)、组装飞机(战斗机)等一系列享受倭国政fu补贴的核心行业。作为重要财阀的内田财团。却将办公总部隐藏在境外。似乎有点匪夷所思。其实。这是历史形成的。

    内田财团还有一个让行内人闻之则瑟瑟发抖的隐秘名称。即内田小组。在倭国**界。山口组和内田组。一明一暗。是两个令整个倭国高山仰止、望而胆寒的组织。素有“山口组是不在编精察、内田组是不在编特工”之说。

    与山野草莽、底层流民出身的山田组相比。这个内田小组出身要“高贵”“显赫”得多。它的前身。就是倭国情报界、倭国**界都赫赫有名的。但在东亚近代史上却臭名昭著的右翼团体。它就是倭国的玄洋社。 

第十八章 玄洋社遗孽() 
明治维新后,倭国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1881年2月,以平冈浩太郎为首的一拔武士,在倭国九州地区的福冈,成立了以“破支那,胜俄国,吞并朝鲜”为最高目标的右翼政治组织,它是倭国民间第一个对外秘密情报组织,起名“玄洋社”。

    在倭国九州岛的西北面,有一片海域叫“玄界滩”。这片狭长的水域位于九州岛与朝鲜半岛之间,面积不大,却是倭国进军朝鲜半岛的必经之路。只要越过“玄洋”,就可抵达朝鲜半岛,也就意味着登上了梦寐以求的亚洲大陆。

    16世纪未,统一倭国的丰臣秀吉,曾两度派军队渡过“玄洋”,对朝鲜发动侵略战争。但强大的大明派出军队,两度帮助朝鲜将倭军打回小岛上。“玄洋社”借“玄洋”为名,显示了其跨越“玄洋”,再次登上亚洲大陆的野心。

    不难看出,以征服亚洲大陆为核心的“大陆政策”,在倭国绝不仅仅局限于军国主义者或右翼分子,而是已经有了广泛的社会基础。

    玄洋社表面上是一个民间组织,但军方却在暗中向其提供大量资金支持。从玄洋社成立的第二年起,倭国就形成了二条情报搜集渠道,一条是军部下属的军事情报机构,而另一条,就是玄洋社、黑龙会等一批民间情报社团。

    玄洋社成立后,为实现所谓“大亚细亚主义”,向中国、俄罗斯、朝鲜、蒙古等国,派遣了大批lang人和间谍,刺探政治、经济、军事情报。1882年,头山满向中国派遣了大量lang人和间谍,搜集各地政治、军事情报,并秘密绘制地图。

    1894年中倭甲午战争爆发,北洋海军全军覆没,倭国最终战胜中国,玄洋社功不可没。

    从1881年至1945年,玄洋社成为倭**队的鹰犬,在中国大陆、朝鲜、俄国的西伯利亚,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其罪行罄竹难书。玄洋社与倭国陆军共同成立的“天佑侠”和“有邻会”,直接策划、参与、推动了甲午中倭战争等几乎所有重要的历史事件。

    1945年二战结束,倭国战败投降。第二年,黑龙会、玄洋社等均被盟军取缔。玄洋社的主要骨干或被捕下狱,或隐姓埋名于乡间,或流落海外。其中,玄洋社成员内田志明,携掠夺的巨资,逃到东南亚,隐身在暹罗的首都军贴市,1949年10月成立内田财团法人和内田小组,并逐步站稳了脚跟。

    在整个五六十年代,当山口组在倭国国内逐步称霸的血腥过程中,内田财团却在内田志明的精心经营下,一改传统黑帮砍砍杀杀的风格,依托产业和资本力量,逐步崛起。内田财团以雄厚的资金为基础,投资、参股东南亚和倭国国内各行各业,并主动与当地富绅大户通婚,逐渐实现了本土化。

    内田志明还摒弃了倭国黑道的各种标志性和臭不可闻的陋习,如纹身、帮会式管理、共yin妻女、yin乐女会员等,使内田财团在短短二三十年间,快速实现了“上流社会化”,进而在倭国和东南亚“上流社会”迅速崛起,成为倭国重要的海外财团。

    六十年代初,倭国自卫队统合幕僚监部的统合幕僚长竹下正隆访问暹罗,隐藏在内田财团内部的内田小组被委以重任,成为统合幕僚监部情报室不在编的海外情报机构。受到自卫队暗中支持和保护,内田小组进入爆发式发展时期。

    到八十年代初,主要“干部”达到400余人,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特工人数,达到数千人,成为隐秘世界一支令人恐惧的暗黑力量。

    内田志明统御他的金融和产业王国,有独到的招数。他的主要产业,分布在以倭国本土和东南亚为中心的世界各大洲。在内田财团内部,建立了一整套的现代企业制度,他本人则是这个金融和产业帝国的太上皇。

    内田财团的“核”,就是隐藏在财团内部的情报王国-内田小组。

    他参照当地的土著部族管理模式,在他的情报王国内,则建立了一套严格、血腥的家族式管理制度。组长是至高无上的统治者,组长之下设十大长老,长老之下有各级干部。上级对下级,如君对臣、父对子,有生杀予夺大权。

    内田小组对成员来源,有严格的规定。凡志愿参加组织的,必须通过严格的审查,出身必须具备“纯正”的倭国武士血统。审查主要是追溯家族史,其祖上在从镰仓幕府时代起的漫长岁月中,没有做过武士的人,一律不得进入内田小组。

    内田倡导“忠君”和“武士”精神,能进入他的情报王国的,都是具有武士血统的右翼社会精英。在组织结构上,内田小组参照cia,在各国驻有隐秘情报站,每个站除情报官员外,还要配属若干行动组。这些情报官员和行动特工,必须要在位于军贴郊外的“内田学校”内,接受长达一年半的正规训练。

    内田小组凭借强大的财力,对贡献巨大的特工,一般都会给予重奖,还要完成特工一个心愿。几十年来,小组内共有数十名功勋特工,被奖励别墅、产业、女人或倭国政府要职。所有受奖特工的心愿,也都一一满足。

    比如,藤原杏子是当前世界级别的当红女星。有几名功勋特工,在功成身退后,闲着无聊,唯一的心愿,竟然是能与女神杏子小姐共度**,共同探讨一下剩下的人生。对内田财团来说,这根本就不是个事,他们自然都得遂所愿。

    在内田自己的办公室内,悬挂着玄洋社创始人平冈浩太郎于1881年亲笔手写的“破支那,胜俄国,吞并朝鲜”条幅。在拉玛一世路上的这座灰色小楼的五楼,建有玄洋社“忠魂室”,里面供奉着平冈浩太郎、头山满等几百位玄洋社“先烈”们的牌位。

    对完不成任务的特工,内田小组的处罚也毫不留情,最为血腥。处罚一般都是“坐腹”,即切腹自裁。每年都会有数十名完不成任务的特工,或违犯小组纪律的特工,在内田高层的监视下,在“忠魂室”内“先烈”的牌位前,统一剖腹自裁。

    内田本人酷爱考古,近几年他一直在白沙瓦“淘宝”。他曾在白沙瓦老城的巴扎内,花一百五十卢比,淘到一只破烂陶罐。这只陶罐后被鉴定为贵霜帝国时期的皇室用品,在欧洲拍卖会上拍得四千五百万美元的天价。

    今年三月份,内田带着他的淘宝小组悄悄潜到白沙瓦西郊,在笼罩着虚无缥缈的雾气蔼蔼中,开始盗掘一座佛教古迹地宫。就在已经得手时,突然受到克格勃“信号旗”部队“闪电”分队一个小组的袭击,两名“考古”专家当场死亡,井上等两人被俘。

    内田本人和他的“考古”小组专家们,仓皇逃得一命。虽然一生杀人无数,但内田天生敬畏北极熊。数十年从事隐秘情报秘战,他对克格勃更是闻之色变。盗墓被袭后,在作风强悍的“闪电”面前,他选择卑躬屈膝地绕道逃走,主动躲开他们。

    就在这时,他突然接到暹罗总部急电,请他速回大本营。

    内田带着“考古”小组返回军贴tian伤时,首相幕僚厅和自卫队统合幕僚长的两封内容相似的电报,正摆在他的办公桌上。“速派员赴大陆,探查‘玛丽娅公主号绑架人下落!’”

    内田志明大惊,首相幕僚厅直接下令,可见其事态严重,同时也可见内田小组在倭国情报界的地位。他自豪地悄悄笑了,山口小组固然在国内威风,可他们仅是一群流氓。而他的内田小组,现在的地位,与防卫省和幕僚厅的情报本部,有什么区别?

    接下来,内田小组激活潜伏特工,全面追踪这条被“绑架”的平底货轮,试图找到歼灭小野部队的“凶手”。但是,中国大陆保密工作做得非常好,滴水不漏,他们一点没有进展。但到了五六月份,情况有了变化。

    他从大陆破获金瓯大案,从黄吉和他重金雇佣的飞天杀手在中国内地的覆灭,隐隐悟到了对手的踪迹。

    但是,他并没有试图在中国内地下手。内地虽然治安出了点问题,但是,他深知在大陆全民皆兵的体制下,只要***下了决心,没有办不了的事。果然,到了七月份,大陆的严打开始了。自卫队军队中,对他迟迟不出手颇有微言的人,也都理解了他。

    十月中旬,自卫队小野部队的部队长小野寺六点,突然造访军贴的内田总部。小野已经被降职为少佐,双方寒暄后,小野介绍说:

    “现已查明,在第一岛链隐秘猎杀小野部队的,是中国的‘幽灵’。据可靠消息,目前,这支小分队已经进入西亚。m国人正在哪里组织‘秘密战争’,首相严禁自卫队直接出手,幕僚厅情报室希望阁下的内田小组,能为国出力,在中国境外,隐秘消灭他们!”

    内田看着这个落汤鸡一般的可怜少佐,心不在焉地戏谑道,“小野君,中国虽然穷,军队装备差,但从不任人宰割。这个‘幽灵’更非同小可,是中国的隐秘铁拳之一。您的自卫队特勤分队,跟随三角洲、海豹训练多年,都不是他们的对手,我们就行吗?我的人是搞情报的,杀人我们不专业!”

    这个“幽灵”小队已经进入西亚,内田志明早就掌握情报了。他早已经将内田小组一支最精锐的行动小组,派到白沙瓦。但他要等着防卫省和幕僚厅拿出“诚意”来,才会揭开底牌。否则,就让他们烧心去吧。

    果然,小野寺六点深知老狐狸在要价,他虽然是个军人,可有求于人,便点头如捣蒜一般,直接说道,“防卫省正在推动组建独立的国家航天实验室,我受命知会您,如果内田小组能绞杀掉这个血债累累的‘幽灵’小队,且不留下任何证据,防卫省将把内田财团,内定为主要出资人。”

    内田闻言,那张沧桑的老脸,绽开了笑容,每一条皱纹都舒展开了。

    这正是他的底牌,对方这么痛快,让他心情舒畅,被克格勃羞辱一番的不快,已经烟消云散,他愉快地接受了军方的“邀请”。“请少佐报告防卫省和幕僚厅,内田小组的一支精锐力量,将按命令进入白沙瓦。” 

第十九章 柳暗花明() 
当数千里之遥的东南亚湄公河畔,针对兄弟小队的阴谋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的时候,西亚高原上的“独立之声”通讯社内,一场无声的暗战正在进行。

    表面上一片风平lang静,然而,表面的平静,掩盖了水面之下喘急的暗流、旋涡。十几天过去了,但毫无进展。毛虫与虞松远两人,就象两个男女相扑选手,暗中的“角力”,只能激烈地进行着。

    毛虫并不相信虞松远的所谓战场感觉,她丝毫不留情面地否决了他的袭击计划。虞松远也没有硬着头皮坚持,他决定按照毛虫的要求,暂缓袭击。他能理解毛虫,作为mlh的二号人物,她娇弱的双肩,承担着千钧重担。她寻求情报证据支撑,完全合乎要求和规范,并无不妥。

    要消弥分歧,只有靠充分可信的证据。

    矛盾从一开始,就似乎全推到了山德拉这个isi前线副指挥官面前。她瞪起了双眼,柳眉倒竖,曾经的温柔可人和纤柔羞涩,已经不翼而飞。她几乎“凶相毕露”,声色俱厉,现出了战争年代前线情报官员冷酷的一面。

    她厉声发出一道道指令,严厉组织isi前线特工,更加隐秘地严密监视夏宫的一举一动。她激活了隐藏在各抵抗组织内部、各国驻白沙瓦机构内部以及白沙瓦各个角落的“鼹鼠”们,全面搜集“闪电”信息。

    但“闪电”却仿佛人间蒸发一般,停止了一切活动。这就象一列高速奔驶的列车,突然之间卧在轨道上,一动不动了。毛彦恺和拉纳小组,似乎与所有人比起了耐心,也毫无声息了。

    德里一天二十四小时,监听着夏宫内的一举一动。山德拉、毛虫则戴着耳机,在白沙瓦上空无数流动着的电波信号中,如大海捞针一般,分辨、截获每一条重要的电文。及时通过载波保密电话,传给mlh的专家们分析。

    毛虫与mlh电子监听站的监听和解码专家们,时刻保持着联系。她和山德拉,还不时通过载波保密电话,召开电话会议,与专家们分析每一条重要信息。

    决战时刻,两个女人都拚了。

    女人的超强耐力,让几个大小伙子感到惊叹。实在困得受不了时,她们就趴在电台或监听台前眯上一小会儿。两个美丽女人日渐憔悴,头发乱得象一堆乱稻草,随便一拢又埋头工作。半个多月不下操作台,甚至连澡都顾不上洗。山德拉还要不停地发出一条条指令,嗓子都喊哑了……

    情报工作,有时就是这么枯燥无聊。地下室内阒寂无声,兄弟小队四人,想帮忙可又插不上手,更怕弄出了声音,影响了他们三人。刘国栋主动承担起伙夫的角色,每天买菜做饭,象一个称职的仆人。林涛和林柱民则承担起了警卫的角色,让德里静心从事监听工作。

    各种情报源源不断地汇集到通讯社,虞松远和刘国栋将这些情报逐一归类,凡是与夏宫有关的,都按照顺序,用图钉钉到黑板上,然后在沙盘上做上一个又一个标记。试图通过这种原始的方法,找出其中的规律性或发现其中奥秘。

    这种原始的情报分析方法,在今天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年代,几乎匪夷所思、不可想象。可八十年代初,电脑和互联网的运用仍停留在实验室中,毛虫领导的情报攻关,就是当时世界各大国情报机关,最主流、最经典的信息分析流程。

    情报分析工作,不管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万变不离其宗。就是要在海一样的信息中,寻找蛛丝马迹,破解一团团迷雾,最终找到真相。每一个重要情报的获得,往往都是到了最后关头,都是在迷雾重重、疑窦丛生、山穷水尽、甚至万分绝望的时候,突然绝境逢生、柳暗花明的。

    转机也正是这样出现的,在众人都感到绝望、坚持不下去了的关键时刻,仿佛一缕阳光,突然穿过建筑物,照射进了地下室内。

    这天夜里,一条最新获得的情报,将所有人都拯救出了“苦海”。后半夜时,毛虫和山德拉截获了一封克格勃的电报,mlh的密码专家们,早已经破解了这套密码。仅仅几分钟,电报全文就从位于卡拉奇的mlh总部传了过来,“卡已腐朽老迈,为少校提供‘一级保卫’,拟作为备用国家领导人选!”

    老天,我们熬过来了……

    毛虫如获至宝,热泪盈眶,抱着山德拉,两个女人竟然啜泣开了。通过这段对话,毛虫判断,卡米尔夫少校和加西亚,现在都已经是克格勃的人。而驻在夏宫的五十余名所谓圣战者,肯定也都已经被莫洛托夫收买。

    这段电报,明白无误地告诉毛虫、山德拉和兄弟小队,莫斯科对卡尔达勒政权的腐朽无能,对喀布尔政府军士兵面对起义群众的束手无策,已经忍耐到了极限。他们已经在寻找新的替代人选,甚至可能就是卡米尔夫少校。希望以此争取山人伊斯兰共和国民众支持,重整喀布尔政权。

    这封电报的截获,也为毛彦恺的情报判断,提供了精确的佐证。

    分歧、不快、角力等,一瞬间不翼而飞,整个通讯社地下室内一片欢腾。要强力影响卡米尔夫少校,要为少校建立“一级防卫”,“闪电”战术小队必在夏宫,且没有撤走的动向。在极其艰难的时刻,克格勃自己通报了“闪电”的行踪。

    “一级保卫”,也叫贴身防卫。在克格勃内部的安保分级中,仅指对国家领导人的保卫级别。

    在世界秘战史上,“匿踪”永远是第一位的学问。不管是一个潜伏情报官员、特工,一个地下情报网,还是一支能力超群的秘战行动组,行踪一旦暴露,也就意味着彻底失败了。“闪电”躲藏中夏宫,连卡米尔夫少校的卫队中,绝大部分人都不清楚。

    isi和mlh曾联手绑架、俘虏过少校的卫队人员,不管如何审问,他们也实在不知道“闪电”到底在哪。现在,克格勃自己用电报,向兄弟小队“通报”了“闪电”的行踪,这让通讯社内全体成员怎么能不高兴。

    兄弟小队进入白沙瓦后,最艰难的时刻,就是查找“闪电”行踪的这段时间。

    现在,一切分歧已经消弭,毛虫欣喜万分,迅速决定,支持虞松远的选择。虞松远也很激动,这情报真是来之不易。第一战,就以夏宫为目标吧,彻底消灭驻在夏宫的“闪电”小队,消灭少校的整个卫队。

    任务完成,两个女人精神也垮了。她们痛痛快快地洗了个澡,一头到在床上,大睡了一天一夜。连饭都是刘国栋端到地铺边,就差喂了。等到大睡起来,两人抱膝拥被坐在地铺上,娇媚慵懒成一团。“婶,你怎么梦中哭了?”山德拉看着毛虫眼角的泪痕,不解地问。

    毛虫将山德拉的脑袋抱在怀里,亲吻着她的额头说,“婶做梦了,一会想起小外孙女,一会又想起牺牲的五名战友,梦中就哭了一场。”

    虞松远等人在密室内做着袭击的准备工作,都听到了两个女人的嘀咕,鼻子发酸,心情都格外沉重。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毛虫再伟大,到底还是一个做了***女人。大战之前,千斤重担,心里脆弱的一面,梦中再难掩饰。

    德里到底是大小伙子,体力要好一些,只是补了半天觉,早就生龙活虎地投入了值勤。

    思想统一,对夏宫的袭击准备工作,随即全面展开。

    为解决袭击的善后工作,毛虫和山德拉又精心设计了一套计划。按照毛虫的安排,采访组专门赶赴白沙瓦郊区的达拉镇,进行了专门采访。

    达拉镇在八十年代,是白沙瓦各种轻武器、步兵装备的集散中心。数十家专卖店,仅出售各种枪支的店铺,就有二十几家,生意还异常的火爆。在这里,你能买到你所想要的几乎所有单兵轻武器。

    各家枪支专卖店都有一个共同特点,这里出售的轻武器,除少部分是自己作坊仿制的ak47系列,主打产品竟然都是中国生产的系列单兵武器。其它主要是北极熊的ak47系列,m国和西方制式系列枪械极少。

    中国的56式冲锋枪、54式手枪、81式自动步枪、79式班用机枪、以及79式班用火箭弹发射装置,最受欢迎。在一家家枪店,虞松远看到,柜台都是开放式的,客人可以随便进架挑选。为让购买者相信是真货,枪店老板会随便走到室外举起枪,对着天空,砰砰砰地来上一梭子。

    虞松远走进一家最大、最豪华的中国枪械专卖店,他分明看到,这里出售的所有中国枪械,和其他步兵武器,全部都是中**工企业生产的崭新的制式装备。有的甚至上面的黄油都没擦去,显然是刚刚出厂的新货。

    这让他非常震惊,简直难以置信。

    自山人伊斯兰共和国战争开始以来,m国中央情报局从埃及、沙特等国家,不遗余力地搜罗ak系列枪械、弹药,武装各抵抗组织。但这些国家毕竟都是小国,存货有限。于是,m国转而从中国大量购进步兵轻武器。大量中**工生产的优质步兵装备,源源不断地被m国人购买并运到白沙瓦。然后,再由中国骡子,运送到抵抗组织手中。

    可这些崭新的武器,是如何流落到黑市的呢?这个挥之不去的问题,一直萦绕在虞松远心头。

    毛虫象是看懂了他的心理,便拉开架子,开始采访店主侯赛因。汗,“请问,你出售的武器,是从中国进口的,还是清真之国仿制货?或者是白沙瓦当地作坊的仿制产品?”

    侯赛因。汗是个四十余岁的帕坦人,留着漂亮的小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