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国家重器-第1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十章 夺取骑线点() 
南疆边境地处热带。均是山岳丛林地貌。三四月份正好用兵。

    两人虽然嘴上不说。表面上若无其事。其实心里每天都盼着186的信使。能给他们送來前线的消息。可一直等到五月底。许悠雨才打电话通知他们回肖园。

    两人急忙请假后。开车返回肖园。

    说來难以置信。肖园是一家企业。又开着大型修理厂。人來人往。本來很难保密。但由于肖园成为186的安全据点之一。两人的身份又特殊。虽然多数同学都知道他们与肖园关系紧密。但无人敢打听他们的秘密。

    此时是上午九点多。肖园小院内停着一辆挂地方牌照的草绿色吉普车。两人急忙走进院子。只见谢尔娜带着司机、杨梅和齐亚。正要出门采买。谢尔娜的身后。还跟着一个水灵灵、娇滴滴的小姑娘。手里拿着一个包裹。

    谢尔娜在阿尔巴商社和拉纳训练营的时候。就做的是后勤总管的角色。到肖园后。柳姑惠眼识才。又让她担负整个肖园数百人的后勤总管。越是责任重大。她干得越是热火朝天、风风火火的。

    此刻。见虞松远和林涛急匆匆走进來。她高兴地冲上去。先是拥抱了他们。然后指了指露台。小声用不太熟练的汉语说。“人在上面。架子好大哎。更多更快章节请到。”

    谢尔娜母子俩很上进。自从到了肖园。就象重生了一般。短短几月。汉语已经能简单地对话。谢尔娜不如自己儿子进步快。带着情绪的“架子好大”。非要加上一个“哎”。把自己的情绪暴露无疑。小阿里上了中国信息技术大学的学校幼儿园的小阿里。老师很喜欢他。一口普通话。字正腔圆。

    “这里阿里的班主任刘老师。來借衣服的。”杨梅见谢尔娜身后的小姑娘小脸激动得彤红。便主动介绍说。

    虞松远和林涛同时向刘老师点点头。小姑娘好看的小脸是更红了。频频点头致意。第一时间更新一付手足无措、局促不安的样子。

    小阿里是谢尔娜的儿子。唱歌跳舞自然一学就会。幼儿园的老师都很喜欢他。这个小姑娘叫刘小花。是刘五堂的远房本家。幼儿师范毕业。她是四肥村有史以來第一个中专生。长得又很好。毕业分配到学校幼儿园洠Ъ父鲈隆K恍南氲鹘ぴ啊

    可远房叔叔刘五堂却不帮忙。原因是肖园是私人企业。幼儿园老师端的却是国家的铁饭碗。在那个年代。吃“国家饭”是了不得的大事儿。刘五堂作为长辈。自然不同意刘小花辞职进企业。

    但刘小花很有主见。第一时间更新她却不这么想。

    肖园虽然是家私人企业。但工资高。待遇好。制笋厂的工人工资都比她高。平时有洋气的工作服穿。厂里还管饭。过年过节有奖金、有福利。牛13得很。大老板身份又格外神秘。肖老板更是迷倒虎方的女神。

    小阿里入学时需要填表。父亲一栏填的是五个字“松远林涛”。刚开始老师们都纳闷。百家姓里洠в行账苫蛩稍兜摹D训浪琴凉恕:髞砀忝靼琢恕P“⒗锸乔逭嬷恕!八稍读痔巍笔橇礁鋈恕J撬****义父。

    那时候兴家访。第一次家访刘小花就搞明白了。第一时间更新原來这个“松远林涛”正是那两个神秘的大老板。四肥村人都知道他们还是两个年轻军官。正在大学里上学。

    幼儿园就在校内。刘小花心里揣着这个秘密。一个人偷偷多次到操场上看学员大队操课。每个周六虞松远和林涛到两个武术社团指导练习时。围观的人群里肯定有她的身影。在学校的大食堂里。她也会远远地看着军官大队的学员们。心里别提多羡慕了。

    五十、六十、七十年代。军人是姑娘们找对象的首选。八十年代是崇尚知识和商品经济的时代。大学生和万元户是热门。1979年南疆自卫反击战后。第一时间更新军人在姑娘们的心中。地位又水涨船高。学员大队都是男女军官。很招姑娘小伙们眼热。

    有一段时间。虞松远和林涛失踪了。她很是失落。此刻。又第一次这么近的距离见到心中的男神。激动之情自不必说。

    虞松远和林涛此时心中有大事。根本顾不上小姑娘会是什么心情。倒是谢尔娜主动介绍说。刘老师是來借服装的。准备六一儿童节的演出。还要请谢尔娜做舞蹈老师。并出演节目呢。

    两人还是礼貌地向刘小花点点头。便快速走上楼顶露台。却见來人竟然是训练营时的教官朱军。更多更快章节请到。此刻正抱臂立在玻璃窗台前。眺望着远处的太平湖。静候他俩。

    在训练营时。张铭是总教官。李海潮和朱军是张铭的助手。张铭小组原有五名队员。是尖刀大队威名赫赫、战功卓著的战术小队之一。后來。他们两名战友战死在境外。剩他们三人。成了训练营的教头。

    李海潮性格温和。管理要人性化一些。朱军却和张铭一个性格。铁血得很。在训练营时是挖空心思折腾特训队员。当时。他是队员们心目中第二个“恶人”。第一个“恶人”。当然非张铭莫属。地狱周训练时。当时天降大雪。队员们一天只能睡不足四个小时。到最后。林涛动作也慢了。被朱军多次从小艇上踹到海里。

    但自从离开训练营后。林涛却对冷血的教官们一点也恨不起來了。洠в械背醯牧队话愕哪Ч硌盗贰P值懿豢赡芤宦反蛳聛砦薜惺帧4丝獭T俅斡氲背醯奶坦偌妗H私艚舻赜当г谝黄稹>∪欢既壤嵊簟

    拥抱过后。朱军一人给了他们一拳。打得“嘣嘣”地山响。吓得许悠雨和温岭浑身直起鸡皮疙瘩。

    “两个臭小子。这是怎么弄的。又黑又瘦。”朱军挨个将两人上上下下检查了一遍。又是一人一拳。才皱眉不解地问道。话虽说得硬。但分明透着心疼。

    虞松远便将参加特训队临战训练的事。简单汇报了一遍。

    “你们恐怕参加不了这个任务了……”朱军回头看了一下温岭和许悠雨。欲言又止。虞松远见状。便请教官进作战室说话。

    三人进入地下作战室。温岭和许悠雨、杨梅摆上水果、茶水后。主动退了出去。“教官。南疆的战事……”林涛性急。开口问道。

    “‘一号’‘二号’有更重要的任务。因此专门派我前來。正为此事。”

    朱军摆摆手制止了他。然后默默地打开保密袋。将若干、等高密级资料。第一时间更新全部递给他们。

    “这是二部二局一个十五人的团队。专门为你们做的战场全景研究。是最高机密。目的是让你们完全了解边境形势。完全了解安南军队的战斗力。先看。其余资料。在未來几天内我们再全面研讨。你们看你们的。我累死了。半个小时后。再叫醒我。”

    朱军说着。就一头躺到在沙发上。闭目养神去了。

    虞松远和林涛手拿。两人看了一下。互相对视了一眼。都感到十分震惊。这可不是一份通常的。而是参战部队的整个实战过程。其详细程度。双方运筹、决斗。一目了然。让两人犹如身临其境一般。

    二局如此大动干戈。不用说。更加严峻的任务。已经來了。

    他们不敢有一丝懈怠。两人对着实景沙盘。开始复盘刚刚在南疆进行过的血与火的较量。

    老山地处我国滇省麻栗坡县东南部。位于中国和安南边境第二段12号国界碑之间中方一侧。天保口岸东北部。主峰海拔1422米。面积约8平方公里。

    安南军队占领了老山、八里河东山、扣林山和者阴山这些制高点后。越过边境到我方境内构筑工事。埋设地雷。安插竹签。并向我方开枪开炮。打死打伤我许多边境军民。边境群众有家不能归。有地不能种。学校不能上课。万亩橡胶园、茶园不能收割。群众纷纷撤离或躲进山洞。人民生命财产受到了巨大的损失。

    为打击安南军队的挑衅活动。保卫祖国边境安全和维护国家尊严。中国边防部队奉中央军委命令。于1984年4月28日收复老山地区。

    老山西高东低。山脉成西南至东北走向。沿主峰向东南延伸一条较大的山脊。使整个地势形成后三角形。垂直高差达1100多米。坡度北陡南缓。平均在40度左右。接近山顶处一般坡度约60至70度。很难攀登。易守难攻。

    山势险峻。山脊狭窄陡峻。最大宽度约60米。最小宽度约20米。多数高地由数个小山包组成。形成复杂的地形和地貌。该地区属热带林区。海拔800米以上。一般都为茂密原始森林所覆盖。少数地区为乔林、竹林和茅草杂生地区。草高2米以上。竹子间距在15至20厘米左右。不经砍伐无法通行。

    该地区雨多雾大。通视困难。气候多变。垂直温差大。山上与山下、白昼与夜间温差达五至十度。道路稀少。原有两条小路。由于安南军队威胁。长年无人行走。已被植物覆盖。 

第十一章 鏖战老山() 
战前。我军通过详细的战场侦察。已经对老山敌部署了如指掌。

    老山地区守敌为安南军队313师122团2营。在老山主峰和50号、52号、54号、高地为22连。连部驻50号高地。并设有观察台和迫击炮阵地。48号、49号、76号高地。为步兵第7连。营部、步兵第5连、第24火器连。配置在1072高地至74号高地地区。968高地南侧地域。为122团团属14迫炮连。

    安南经历长期战争。对山岳丛林地带作战深有研究。

    守敌在老山各高地修筑了大量堑壕、掩体。前沿设有环形铁丝网、弧形防步兵壕和陡直的人工削壁。更多更快章节请到。阵地周围敷设有不规则的宽正面、大纵深防步兵雷场。配置形成了以地堡、坑道、铁丝网和各种工事相结合的坚固防御阵地体系。

    各种火器以炮兵火力为骨干。形成曲直、远近、轻重、明暗、侧射、倒打相结合的火力网。配置成上中下三层交叉的密集火力配系。对我境内主要目标、道路、接近地段、穿插路线。都提前准备了详细的炮兵射击诸元。构成了能打、能藏、能生活、便于独立作战和长期坚守的支撑点式防御体系。

    由于老山主峰和各高地山体陡直。坡度一般在六七十度以上。易守难攻。同时由于地域有限。攻击兵力受到限制。且无法展开。在这样的地形上作战。对攻击部队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1984年1月。中国陆军第14军40师118团。受领夺取老山的作战任务。

    4月28日凌晨3时。我师、团炮群向老山主峰及各高地实施火力准备。火力准备结束后。老山战役正式拉开了帷幕。

    我军118团率先投入攻击的是1营。他们担负的是穿插分割任务。由于地形不熟。植物茂密。相邻高地间根本洠в新贰S譀'有向导。部队穿插不到位。第一时间更新且遭敌军炮火直瞄拦击。穿插部队伤亡惨重。

    一营各连对1072高地、76号高地、1214高地、78号高地和51号高地的攻击。均受到敌火力压制或炮火直接拦阻。部队伤亡达50多人。主攻连1连指导员高绍林负重伤。连长王仕田、副连长崇明都壮烈牺牲。

    1营攻击受阻。与守敌打成对峙状态。各连都进退两难。

    开局不利。但并洠в卸118团夺回老山的战役决心。4月28日6时30分。我军、师炮群一轮炮火急袭。完全覆盖老山主峰。炮火准备一结束。陆军118团对老山主峰的总攻。更多更快章节请到。就在首战不利的情况下。迅速打响了。

    从老山西侧进攻的2营。在炮火掩护下。主攻连5连象一柄尖刀。首先向21号高地守敌发起攻击。3排9班担负开辟雷区通道的任务。他们两次发射导爆索引爆地雷。导爆索都被茂密的丛林挡住。悬空爆炸。地雷未被引爆。

    离部队发起冲击只有1分钟了。千钧一发的时刻。身为**员的班长韩跃奎。毅然下令全班以血肉之躯踏雷。为总攻趟出一条血路。

    韩跃奎率先跃入雷区。前进50米就踏响地雷。地雷“轰”“轰”地连续爆炸。韩跃奎左小腿和右脚掌被炸断。下颌、头部、胸部均受重伤。壮烈牺牲。9班战士在班长的感召下。前赴后继。用年轻的生命。为攻击部队打开了一条200米长的攻击通路。

    9班战士这惊天地、泣鬼神的大无畏牺牲精神。震撼着攻击部队的将士们。

    总攻的号音响了。后续部队踏着9班战士用血肉之躯开辟出的生命通道。快速通过雷区。战士们呼喊着“为战友报仇”的口号。以雷霆万钧、泰山压顶之势。迅速摧毁了老山主峰外围六个火力点。攻占了21号高地、52号高地。

    此时。老山主峰已完全暴露在我攻击部队面前。第一时间更新

    老山主峰守敌万分慌乱。他们快速集中火力压制我5连。5连官兵前赴后继。一往无前。他们穿过敌人密集的火网封锁。爬上六、七十度的陡坡。两次向主峰冲击。都被弹雨和手榴弹压了下來。部队伤亡较大。

    调整部署后。连长呼叫我炮群先对主峰來了一个齐射。

    炮火延伸时。副连长张大权带领2排。由四个机枪手端着机枪开路。八个战斗组按规定的方向。同时向主峰发起向心攻击。步炮协同严丝合缝。老山守敌还洠Т优诨鹬蟹从齺怼N抑鞴ヅ乓丫平蟮厍把亍5腥死仙窖厦艿姆烙逑怠8喔煺陆谇氲健Q杆俦凰嚎桓隹谧印

    8时24分。5连付出重大牺牲。占领老山主峰表面阵地。主攻排2排仅剩下12名战士。副连长张大权壮烈牺牲。

    5连攻上老山主峰表面阵地后。立足未稳。敌纵深炮群就迅速用密集的炮火。将主峰表面阵地覆盖。营长李先文急令4连加入战斗。5连和4连并肩向主峰发起第四次攻击。均被打了下來。6连在冲击中。也遭到50号高地敌火力压制。主峰上的战斗暂时呈僵局。

    从老山东侧进攻的3营。在炮火准备中排除了地雷。炸毁了敌铁丝网。攻击发起后。主攻连8连一马当先。仅用15分钟时间。就攻占了56号高地。他们迅速抓住敌來不及调整部署的战机。向老山东侧的敌核心阵地54号高地。发起连续攻击。不给敌人喘息之机。

    54号高地东南侧和北侧阵地上的敌人。同时向8连猛烈射击。敌炮火也疯狂拦阻。8连被压制在56号高地和54号高地东南侧的鞍部里。伤亡20多人。连长彭燕良果断命令2排、3排沿敌巡逻通道攻打54号高地东南侧阵地。终于绕过雷区。夺取54号高地。

    8连占领54号高地后。敌人趁他们立足未稳。更多更快章节请到。从北侧和西侧地堡内用交叉火力。压制我攻击部队。连队伤亡增大。连长彭燕良随即命令1排火力压制敌西侧阵地。2排、3排分两路向北侧阵地冲击。3排和2排经过浴血奋战。用八二无后坐力炮和火箭炮。逐一炸毁敌地保。于9时40分攻占了54号高地北侧阵地。

    攻击得手。彭燕良命令部队一鼓作气。向53号高地迅速发起冲击。53号高地上的敌碉堡被一一炸毁。部队快速占领了这个高地。

    9连向50号高地进攻。在58号和57号高地之间。遇到敌炮火封锁。主攻排2排代理排长刘朝顺负重伤。连长李玉成命令4班班长史光柱指挥主攻排。夺取57号高地制高点。此时。57号高地左侧的2个机枪暗堡火力点。和老山主峰上的敌主堡内的高射机枪。死死压制着2排。多名战士牺牲。

    史光柱指挥2排和3排。冒着密集的弹雨。交替掩护着。准确炸毁敌暗堡。夺取了57号高地。并迅速向50号高地推进。

    50号高地由3个山包组成。位于老山主峰东侧。上面有敌1个连部。正面设有堑壕、防步兵削壁、雷场和铁丝网。堑壕与交通壕联接。高射机枪、重机枪、无后座力炮组成交叉火网。

    副连长李金平决定实行正面牵制。侧翼攻击。史光柱在带领2排担任主攻排。敌用密集的炮火挡住他们的去路。史光柱被炮弹炸伤左臂。震穿耳膜。昏迷过去。醒來后坚持指挥战斗。2排和1排在李金平带领下。用地雷开辟器打开50多米长雷区通路。部队越过雷区。搭人梯登上两三米高的防步兵削壁。

    史光柱带领2排向第二道堑壕攻击。他们不断用八二无后坐力炮或班用火箭弹。摧毁一个一个敌火力点、明堡和暗堡。部队攻击速度很快。就在这时。敌人投來一排手榴弹。在“轰轰”的爆炸声中。史光柱再次负伤。一块弹片打入喉部。一块弹片嵌进左膝。

    钢铁战士史光柱摇晃着站起。端着冲锋枪。冒着机枪“哗啦哗啦”的机枪弹雨。带伤带领战士们利用一块块岩石掩护。向前攻击。快速全歼了守敌。战斗中。副连长李金平踏响地雷。被炸断左腿。代理排长史光柱左眼球也被打得掉了出來。右眼也被弹片击中。瞬间双目失明。

    根据惨烈的战况。118团迅速调整部署。加快进攻速度。围歼老山主峰之敌。

    10时10分。我师炮群向50号高地进行5分钟炮火急袭。8连跟随炮火落点后面。快速攻占54号高地。7连则从该高地东南侧加入战斗。5连、4连、7连、6连、9连同时对老山主峰发起向心攻击。战至11时50分。全部围歼老山主峰和50号高地之敌。并随即转入清剿。

    至此。2营和3营经过7小时惨烈攻击作战。以负伤205人、牺牲71人的代价。先后攻占了21、52、45、46、50、56、54、57、59号高地。全歼守卫老山主峰的安南军队。共击毙安南军队320多名。俘虏15人。

    1营担任穿插和攻击1072号高地任务。由于指挥失误。部队伤亡较大。在主力攻克老山主峰的当日。1营未能夺取1072高地。4月29日。118团令120团4连配合攻击。战至13时50分。占领了1072高地。

    战后。英勇的2营荣立集体一等功。被中央军委授予“老山英雄营”称号。 

第十二章 血战者阴山() 
就在118团完成昆明军区战役部署要求。全部攻占了老山地区预定目标后。11军前指决定一鼓作气。以一部兵力挟老山作战兵威。迅速收复者阴山。

    作为老山战役的一部分。者阴山拔点作战由11军第31师负责。为极大地震慑敌人。11军前指给31师的命令。核心就两个字。“围歼。”

    据战前侦察。占领并据守者阴山地区的安南军队。为安南安明县独立第3营、县队第6连、105公安屯、越北二军区877团5营(欠6连)、特工第21营一部及驻安明县的河江省军事指挥部侦察队、青年冲锋队。

    在地形地貌极其复杂的山岳丛林地带。要围歼敌坚固设防的大山要塞。谈何容易。为达成战役目标。我31师上下进行了充分的战役准备。

    1984年4月30日6时40分。我炮群炮火准备开始。夺取者阴山作战打响。

    炮火准备刚结束。93团1营就在1250高地北侧。迅速开辟了一条雷区通路。92团2营在995。5高地北侧和高地北侧。也各开辟了一条攻击通路。攻击通道被迅速打开。两翼穿插分队踏着炮火的销烟。分别从1171、1047高地。向预定目标快速穿插。

    92团的穿插部队。披荆斩棘。迅速穿插到位。7时10分。92团2连突然出现在敌眼皮子底下。敌仍未反应过來。2连就发起攻击。经激战后快速攻占39号高地。

    其余各分队也进展顺利。93团4连攻占1185和1216高地。5连由1185高地向26号高地攻击。至此。战斗打响不久。各攻击分队已基本达成对安明县独立第3营的战术合围。

    7时22分。92团5连攻占了12号高地。93团1营。则向11号高地前沿两无名高地发起雷霆攻击。92团6连、5连根据炮兵射击效果提前发起攻击。并先后占领高地、14号、9号和10号高地。

    7时30分我炮群炮火延伸。各攻击分队全线发起攻击。93团5连一马当先。部队前仆后继。不给敌人以喘息之机。迅速攻占15号高地。

    敌此时已经判明我军意图。迅速调整部署。命105公安屯、877团5连一部及青年冲锋队约1个连。分别沿41号高地西北侧山背。和680高地东北侧山背。分两路向39号高地分进合击。企图夺路增援者阴山。

    我92团2连依托39号高地有利地形。更多更快章节请到。等敌接近阵地30米后。轻重火器同时开火。迅速将该敌击溃。一个小时后。安南军队105公安屯、青年冲锋队及877团5连。嗷嗷叫着。再一次向39号高地发起集团冲锋。

    我92团2连在击退了这次攻击后。迅速实施战场反冲击。将该敌生生压了下去。

    8时46分。我93团5连经激战后攻占26号高地。对柴山堡、新寨形成了四面包围之势。敌守军只能依托1250、1142高地坚固防御工事。固守待援。

    增援不成。敌第二军区前指利用大雾弥漫、前沿能见度极底的有利条件。第一时间更新派出30余人的特工队。从42号高地成两路分别向662高地、39号高地。隐秘渗透攻击。企图从右翼撕开口子。为增援部队打开通道。破坏我军部署。解柴山堡之围。

    这是战场争夺中极其毒辣的一招。安南军队的特工部队。在越战时经受过与m军的长期战争。让m军吃尽了苦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