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秀雄风-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36章 消灭割据政权(一)() 
邓于二人看到此场景边追赶边『射』杀贼寇击中者的有数百人,此刻延岑骑着马也不管身后的将士们是否还在就从武关逃亡到南阳郡。

    这个时候有一名延岑手下的禆将武臣不想再继续向前方逃亡了,干脆就带领着八千余名士兵投降汉军。

    此刻的南阳郡正在闹灾荒,老百姓们因为长期饥饿难耐,肚子实在受不了的时候竟然人相互食之。

    当时的道路干旱造成断绝,马车根本无法行走,汉军为了为了不空腹应战只能用树上的果实作为粮食吃,一件事情都可以反应当时的灾荒情况,那就是五斤豆子就能值一斤黄金。

    冯异便把这两个消息上报给朝廷,建武帝知道情况后马上诏命南阳郡人赵匡为右扶风,领兵协助冯异作战,并且派人送去谷子,军中高兴不已并高呼万岁。

    汉军全部充饱之后对于那些不服从者的豪强们进行诛杀,并且还放出归降令,只要尔等肯投降不但不加以迫害反而还有赏?

    部分豪强们听说这个消息后便纷纷归附,为何这些人敢如此大胆的归降,因为他们知道汉军一向都遵守承诺。

    冯异只是把带头的将帅送往京师,士兵们全部都遣散回乡归业,这支汉军在关中威望不错,只有吕鲔,张邯,蒋震逃亡到蜀郡,其余的皆被汉军所平定。

    在这一年之内都相安无事,过了没几天公孙述派遣部将程焉领兵数万人去帮助投奔者吕鲔驻兵在陈仓,冯异听说这个消息后立刻与赵匡带兵去进攻陈仓。

    两军激战过后蜀将程焉带领着大部分士兵败逃,唯独吕鲔留在当地,冯异认为先去攻打蜀军的先锋部队最为关键,这时蜀郡程焉想要退守汉川。(今湖北省汉川市)

    结果被汉军追击到萁谷出奇制胜大破之,程焉也死于『乱』军之中,然后冯异下令返回陈仓,张汉军到达陈仓后来了一个突然猛然袭击,吕鲔慌忙之中不知所措逃回蜀郡。

    那些蜀兵们看到没有了主帅便向汉军缴械投降,接下来公孙述数次派遣蜀将想要从半路上截杀汉军,皆由冯异打垮,随后招来了许多关中的老百姓,都纷纷要求重新审理冤假错案。

    三年之内得到了老百姓们的一致好评,因为冯异长期在外,心中不自安,担心朝中有『奸』佞之臣进谗言,于是就索『性』上书朝廷,明确提出很想回到朝中做一个运筹帷幄之臣。

    建武帝收到冯异的上述后并不认可他回朝,所以就驳回了他的请求,难免有些心怀不轨之人大做文章,说冯异在关中肆意横行,擅自斩杀长安令。

    威望和权力都很颇高,从而使得老百姓们归心,直呼其为咸阳王,然后建武帝派遣使者前往关中送至奏章,当冯异看完此奏章后心中有些惶恐不安。

    立刻上书解释道:“臣本是通晓文字的儒而已,恰巧遭遇天下纷争,这才接受了朝廷了任命,充备行伍之中出征在外,承蒙陛下的恩私被拜为大将并且加官进爵,朝廷交给的任务只是立有轻微小功。”

    “这都是为国家利益考虑事情,愚臣远远都比不上,臣定会俯首自思反省,每当得到朝廷诏命征战时,我都是以一个人的想法去打仗,到最后没有一次不后悔的。”

    “陛下您的独自见解很高明,希望更加长久远大,这才明白了孔子所说的天与道的区别,不可以不闻之,当时天下兵戈刚刚开始的时候,那些豪强们为了争夺地盘相互争斗,并且『迷』『惑』众人。”

    “臣当初遭遇『乱』征的时侯幸亏托身于圣明之主,在那混淆时间段内尚不敢有任何差池,更何况如今天下已定形,行上尊下卑礼,且承蒙陛下赐予的官爵,岂能干那些违背伦常之事。”

    “臣希望始终按照陛下的思想走,当陛下派来的使者转交至奏章时无不害怕惊恐,臣相信明主自知做臣子的愚『性』。”

    当建武帝看完此上书后随即谢回信说:“冯将军对国家有功,我们虽为君臣关系,实则犹为父子,朕绝对没有对冯将军有过怀疑之处,冯将军有什么可恐惧的?”

    接下来建武帝考虑到,活动在山东西南部的一支农民起义军“力子都”的分支檀乡兵密谋占领魏俊和清河郡,朝廷决定派大司马吴汉,大司空王梁,扬化将军坚镡,建义大将军朱祐,执金吾,偏将军马武,骑都尉刘隆。

    以及捕虏将军马武,关都尉阴识率军前去山东平叛,并且还告诉讨伐大军,一切军事行动皆由大司马吴汉指挥,这十名汉将接到任务后赶快出发,很快就到达了檀乡兵聚集地檀乡。(今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

    吴汉决定使用调虎离山之计把檀乡兵引诱到邺城附近的东漳水,商量好计划后立即下向檀乡兵发起进攻,双方激战了一会,吴汉假装败下阵来向东漳水跑去,檀乡兵也追赶而来。

    就在这个时候,另外一支五校兵赶过来支援檀乡兵,那些散『乱』的起义军哪是『政府』军的对手,最终一片凄惨声音过后换来了汉军完胜,而且还俘获檀乡兵和五校兵十万余人,只有檀乡兵得以逃脱。

    这时大司空王梁不听同吴汉的安排擅自调用野王县的驻兵,开始对各郡县进行讨伐,只要有人犯错误,总归是瞒不住上司领导。

    这件事情很快就传到了京师洛阳,建武帝知道这个情况后马上亲自拟写诏书派使者送往前线。

    诏书中写道:“大司空不要私自行动,一切战事都要听从大司马的安排,命你在本县即刻停止一切军事活动。”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可是王梁仍然没有按诏书上的意思行事,依旧我行我素,把诏书上的话当成了耳边风,圣意不遵从,后果很严重。

    建武帝得知这个消息后龙颜大怒,马上派尚书宗广前去清河郡接替王梁,并将其斩杀,然后宗广启程进发清河郡,在行走的路上心里也很纠结,心想虽然我的官职比他高。

    若是把王梁给杀了的话,等到陛下把怒火消了,再想起昔日打天下的好哥们时,陛下一旦怪罪起来肯定先拿我开刀。

    宗广考虑到还是先把王梁押回洛阳让陛下处置这才是上上策,当到达清河郡后两手作揖道:“大司空,陛下派我前来是接替您的,还说让您先回去,大司空得罪了,快把槛(kan,囚)车拉过来。”

    就这样,王梁坐着槛车赶往洛阳,到达目的地之后王梁换上朝服准备进宫面圣。

    正好赶上上朝的时刻,建武帝责问道:“你为何执意要违抗朕的命令,朕十分生气,后果很严重。”

    王梁声称这只不过是想早一点消灭贼寇而已,并无其他想法,建武帝认为他的想法是正确的,可是违抗命令而不责罚很难服众。

    念及曾经一起并肩作战平定河北,就把王梁的大师空职位给免了,便让太中大夫宋弘(字,仲子)为新任大司空。

    随后吴汉等人彻底平定了檀乡兵,这个消息传到洛阳后建武帝欣喜万分,马上派使者前去清河的册封吴汉为广平侯,管辖广平,斥漳,区周,广年四县(均属今河北省邯郸市)接下来收拾了一下战场就班师回朝了。

    公元28年,建武三年

    建武帝派驸马都尉马武,骑都尉刘隆,偏将军王霸,苏茂,以虎牙大将军盖延为主帅统领全军南下讨伐割据睢阳的刘永。

    汉军很快就到达了河南地界,并且顺利攻克了熬仓(今河南省荥阳市)封丘县(今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转行又攻克了睢阳最后一到屏障襄邑(今河南省商丘市睢县)全军上下士气大增,很快围攻刘永于睢阳。

    盖延和五位汉将围攻睢阳数学不克,为了『迷』『惑』对方,盖延下令全军撤退朝着麻乡县(今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方向行驶而去。

    这时睢阳城守将见汉军退出了河南境内,赶快下楼去通报刘永,说汉军数学打不下城池,这必定是害怕的现象,刘永就这样放松了警惕『性』。

    此时苏茂与诸位汉将的意见不协调,心中不得志因而产生了背叛汉军的想法,并且还杀害了淮阳太守潘蹇,随即占领广乐城,然后派人前往睢阳告诉刘永,声称要一起联合对抗建武政权。

    刘永正打瞌睡就有人送枕头来了,对此是非常高兴,马上册封苏茂为淮阳王,这个时候的盖延已经退至到麻乡县。

    这次虽然退出了河南境内,但是还在刘永的管辖之内,为了让刘永彻底放松警惕『性』,便下令进攻麻乡县。

    这个消息传到睢阳后,刘永认为汉军大城池打不过,现在又来打小城池了,不足为虑,并且告诉全城的将士们不需要严密看守城池了,该休息的休息。

    这边盖延攻克了麻乡县之后挥军再次前往睢阳,汉军到达目的地时已是深夜。

    盖延想出来了一个打入敌军内部的作战方案,立刻吩咐将士们搬来云梯,然后悄悄爬进禁城内。

第37章 消灭割据政权(二)() 
此刻被一名巡逻士兵看见了,正要准备大声呼喊时被『射』杀,盖延迅速带领着将士们到各个房间内刺杀,最后全城的敌人全部惊醒了。

    此时此刻刘永也顿时惊慌起来。在『乱』军之中也不顾了应战,即可带领着家人在一些将士们的保护之下仓惶逃跑,盖延见敌军想要趁『乱』逃跑下令全军追击。

    两军在夜『色』中你追我赶来到了虞县(今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当地人看清楚了局势,就把刘永的母亲以及妻子给杀了。

    刘永在万般无奈之下带领着十名骑兵逃窜到谯郡蒙县(今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蒙县古城)汉军则继续追赶而去,争锋对决后刘永败逃。

    接下来汉军转转又去进攻薛县(今山东省曲阜市)把鲁郡太守给杀了其原因是不愿归顺汉政权,然而又把沛郡太守给杀了,其原因也是不愿归顺汉政权。

    附近的四个县官员为了明哲保身便主动向汉军投降,当叛将苏茂得知刘永被困的消息后马上与佼疆,周建带领着三万余人前去救援。

    盖延见敌军的援兵来了迅速摆阵应战,双方一直打到沛西河,激战过后三万与敌军瞬间被打的七零八落『乱』成一团,落水者加刺杀者有数万人,几乎全军覆没。

    刘永见情况甚是不妙立即和佼疆,周建逃亡到湖陵,苏茂则带领着本部人马逃到自己的大本营广乐城,这次盖延尽得沛郡。(今安徽省淮北市)

    还有楚郡(今江苏省徐州市)和临淮郡(今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叛将苏茂有联合周建继续抵抗汉政权。

    洛阳,却非殿

    建武帝在朝堂上夸赞道:“此去攻打反贼刘永盖延立有首功,虽然没有完全歼灭敌人,但是给他们一次沉重打击,朕就封你为安平侯。”

    “再命令王梁为中郎将行执金吾事,骠骑大将军杜茂率兵前去剿灭五校贼兵残余部队,朕再宣布一件事情,册封郭贵人为皇后,移居长秋宫,皇长子刘疆为太子,迁居东宫。”

    王梁和杜茂来到五校兵的大本营东郡(今河南省濮阳市)五校兵见汉军来了始终闭门不开,王梁和杜茂见此情形商量应敌对策,于是就采用火攻的方法引五校兵出城。

    经过大火焚烧,五校兵迫不得已出城与汉军交战,几个回合下来搞得元气大伤,最终全军覆没,王杜二人下令全部摧毁营寨堡垒,从此五校兵彻底被消灭殆尽。

    汉军班师回朝后建武帝册封杜茂为苦陉侯,这时原先更始将领王常带领着妻子儿女从家乡颍川郡舞阳县(今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来到洛阳皇宫。

    建武帝见到昔日的老战友来投奔自己,慷慨万分道:“王廷尉平日里一定是太辛苦了,两年之后才来找朕,每当想起我们打仗的时光哪一天都没有忘记过。”

    王常叩头道:“臣十分荣幸策马扬鞭来归顺陛下,当初我们相遇在宜秋,又与陛下您在昆阳并肩作战,当赤眉攻破长安的时候臣感觉到失望。”

    “自认为天下从此没有了,纲纪伦常,听闻陛下您在河北鄗县称帝,臣的心情甚是愉悦,今日特意前来归顺陛下,我王常死而无憾。”

    建武帝微笑道:“朕见到王廷尉从此就不用带担心南方叛『乱』了,快与家人进宫休息吧!正好咱哥两个叙叙旧。”

    随后召集公卿大臣及诸位将军展开会议,并且对群臣们说:“王常义平民百姓迎义兵,明知道这是天命,当初被更始皇帝封为知命侯。”

    “朕这才与王常相遇在军中,而且还互相彼此帮助,朕今日就特加赏赐为左曹,封其为山桑侯。”

    正当建武帝逐步消灭各路起义军的时候颍川郡却发生了叛『乱』,发动这场武装力量的是严终,赵敦,密县人贾期聚众万余人扯起大旗。

    当建武帝得到地方行政长官送来的奏章时,马上任命寇恂为颖川郡太守与破『奸』将军侯进率兵前去平叛。

    寇恂和侯进二人带领着将士们即日到达了颖川郡,寇恂骑着马走到城下昂头呵斥道:“尔等反贼,本将军劝你们最好不要与我大汉朝作对,如果现在想通了的话,投降也为时不晚,尔等若是执意不听劝阻,否则将攻破城池后『性』命不保。”

    反叛者嗤之以鼻笑道:“就凭你几句话就想让我乖乖投降,真是太可笑了,有胆量你就们来攻城,随时奉陪到底。”

    寇恂见反叛者这个态度便下令全军进攻,汉军在这里相持了一个月都没有打下城池,寇恂为了保存实力便下令撤军,驻扎在距离颍川郡不到二十里米的地方。

    然后吩咐将士们安营扎寨厉兵秣马,并且把破『奸』将军侯进叫到自己的营帐内商量应敌对策。

    侯进先说道:“为今之计硬打是肯定不行的,可是那些贼寇们又不肯出城与我们正面交锋,不如使用调虎离山之计把他们引出城外,我们则在旁边埋伏一些伏兵,等他们出来时我们在一起歼灭贼寇。”

    寇恂说:“此计恐怕是行不通,因为我们现在还『摸』不清贼寇内部到底有多少人马,即便使用此计恐怕也很难取胜,因为他们的心理吃不吃这一套还很难说。”

    “我倒有一计可破贼寇,我们还是与他们正面相击,等到城上的贼寇积累多的时候后防必定会有少量的人站岗,我们则从后方攻击。”

    侯进想到的是搞偷袭,寇恂笑道:“没错,我们就是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等到贼贼寇军队涣散时,我们就『乱』中取胜,这一招就是混水『摸』鱼之计。”

    寇恂和侯进都认为这个方法可行,汉军没有立刻采取行动,在此休整半个月后再次来到颍川郡城下,严终,赵敦,贾期接到守城士兵通报后马上赶到城楼上指挥作战,并且吩咐弓箭手不停的往城下『射』击。

    汉军则使用盾牌阻挡,片刻过后,寇恂看到城楼上的敌兵多的时候认为偷袭的时机成熟了。

    即刻命令早已准备好的士兵从侧面绕到城池后方,这支偷袭小分队『射』杀了几名站岗敌兵,接下来迅速向前把城门打开。

    寇恂见城门打开了,心想偷袭肯定成功了,便举起手中的兵器一声令下道:“随本将军杀尽贼寇们。”

    严终见汉军朝着城中杀过来了,马上让城上的士兵都下来抵抗汉军,经过一场厮杀过后寇恂把贾期斩杀了,严终见势不妙立即和赵敦从『乱』军之中逃出城奔向阳翟。

    并且还联合当地人赵根继续抵抗,此刻寇恂看到将士们都很疲倦便下令停止追击。

    然后整理好队伍准备返回洛阳,见到建武帝说:“陛下,颖川郡已经被平定了,唯一遗憾的就是有两名贼寇逃亡到阳翟,并且联合当地人继续抵抗,臣看到将士们都很疲倦便下令撤军了。”

    建武帝说:“寇将军知道爱惜将士们是一个难得的好主帅啊!朕就封你为雍奴侯(治所在今天天津市武清区)颍川郡刚刚平息,人心肯定会有所动摇,你暂且去那里主持一下政务吧!”

    寇恂接到任务后谨遵圣命,即刻出发赶往颖川郡,然后又册封冯异为阳夏侯(治所在今天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前去阳翟歼灭其他叛贼。

    临出发之前告诉冯异,只把反叛者的头领杀了就可以了,估计其他的人也是受了蛊『惑』。

    冯异接到命令后即刻率兵赶往阳翟,趁着贼军们还没调整好部队,悄悄的进入贼寇的营地,接下来一声怒吼道:“杀。”

    敌军见到这种情况慌不择路,很快就把严终,赵敦,赵根三人斩杀,冯异立刻回京复命,建武帝得知永颍川郡和阳翟已经平定了,又命令光禄勋大夫伏隆。(字,伯文,现任大司徒伏湛之子)

    持节前往齐郡册封张步为东莱太守,问问他是否愿意归顺大汉朝。

    建武帝此举是因为刘永再次占据睢阳,为了就是不让他联合张步,另派大司马吴汉,建威大将军耿弇。

    骠骑大将军杜茂和强弩将军陈俊率兵前去攻打广乐城,虎牙大将军盖延率兵去攻打睢阳。

    就这样吴汉,耿弇,杜茂率领着千军万马驶向广乐城,盖延也率兵向睢阳进发,这个时候的伏隆已经来到了剧县。(今山东省寿光市)

    当刘永知道这个消息后马上派使者前往齐郡册封张步为齐王,想先一步拉拢到自己的阵营当中,这名使者前脚刚走。

    伏隆也到达了齐郡,见到张步两手作揖道:“我乃建武皇帝派来的特者。”

    此时此刻张步心想从洛阳来的特使专程到我齐郡到底有何目,反问道:“不知特使大人找我张某人有何贵干?”

    伏隆声称只要归顺我大汉朝就封你为东莱太守,一起对抗反贼刘永,不知可否答应?

    张步心中暗想,梁王刘永刚刚派使者封我为齐王,刘秀竟然只封我一个小小的东莱太守,这也太不划算了。

    接下来便向伏隆提出条件,要让我听从你们大汉朝的安排其实也可以,只要封我为王可答应。

第38章 消灭割据政权(三)() 
伏隆就以高祖曾经有过约定,非刘氏不能封王,很干脆的拒绝了这一条件,张步听到此话心中已经有了明确的想法。

    因自己贪恋爵位,对此事毫不犹豫也干脆拒绝了建武政权所授予的官职。

    自认为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脚踏两只船,就是让伏隆与自己一起坚守二州,这样两边都不得罪,伏隆听到这句话,以还要急忙回京复命为借口拒绝留下来。

    张步决定归附于刘永,立刻吩咐左右人将伏隆五花大绑关押起来,这个时候的伏隆大声叫喊道:“我可是大汉朝专程派来的特使,难道你想造反不成?”

    片刻过后在牢里的伏隆用身上仅带的钱买通了看管自己的人员,并让他捎带一封书信送往洛阳,

    建武帝拆开信一看大吃一惊,信中写道:“臣伏隆此行没有得到任何效果,反而却被贼人张步拘禁了,虽然现在受困无法接受命令,但还是收到了一些情报,以臣观察,齐郡的老百姓们都已经知道了张步要造反,他们看上去表面归附,但内心恰恰相反。”

    “希望朝廷能按原计划发兵,无需为臣所挂念,如若脱身能回到朝廷的话,任凭陛下处罚这次行使失败之罪,若是死于贼人之手,臣的父母兄弟们全都托付于陛下了。”

    建武帝读完此信后也非常伤心,转手又交给他的父亲,当伏湛读完此信后泪流满面的说:“我儿子拥有苏武那样的气节,恨不能把你救回来。”

    建武帝拍着伏湛的肩膀安慰道:“请大司徒不要太过伤心,保重身体要紧,也怪朕当初就不应该让光禄勋大夫出使,朕尽最大的努力将伏爱卿给救回来,还您一个完好无损的儿子。”

    随后张步知道了伏隆已经把密信送出去了,在愤怒之下将其杀害,齐郡的老百姓们对此事也都感到惋惜。

    此时吴汉等人把广乐城团团包围住,叛将苏茂见此情形不妙便写信向刘永发出求救,那名送信人从城池后方翻墙而过,当刘玄得知广乐城有难。

    马上命令部将周建率领临时召集的十万人去广乐城解救,片刻过后,吴汉见对方的援兵来了。

    自言自语道:“哟呵,竟敢在本将军的眼皮子底下把求救信送给送出去了。”

    说完这句话,只身一人骑着马前去迎战,结果没有发挥好,坠落马下膝盖受伤,耿弇,杜茂,陈俊看到此情景即刻率兵冲杀过去,便将吴汉从地上扶上马,然后下令赶快撤军。

    这个时候的吴汉正在军营当中休养伤势,耿弇进帐说了一句话:“目前大敌当前,吴将军您却卧床养伤,这样会使众将士们感到优惧。”

    吴汉听到这句话马上使用布条包裹紧膝盖受伤处,慢悠悠的走出营帐内,把众将士都召集在一起。

    对大家说:“当前贼寇虽然很多,但是他们都是劫掠之徒,打了胜仗不相互推辞功劳,打了败仗却又相互帮忙,他们简直都是一群不是为仗义而死的贼寇。”

    在场的众将士们听到这句话激愤不已,决定明日出战,次日早晨还没等出发,周建和苏茂率兵进围汉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