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秀雄风-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隗嚣打开信一看心中暗喜,自认为夜郎自大有些骄傲起来,那建武帝在信中究竟写了什么内容竟让隗嚣如此不知天高地厚。

    这封友好信中写道:“朕听说隗季孟(隗嚣的字)有仁义,早就想与之结盟,昔日周文王三分天下而有其二,善待殷商王室的成员,朕只不过有一些驽马铅刀(这就是此成语的由来)的作战武器。”

    “若是没有人扶持肯定不行,然而苍蝇飞起来只不过几步就飞落下来了,朕多么希望想寻找一个伯乐寄托于一匹良马尾巴上面,这样才可以成为一个集体,从而也就隔绝了那些盗贼。”

    “西州大将军品行端正,而且忠实可靠,扶持倾危难之中,南拒公孙述的入侵,并且还在北方防御羌胡军的扰『乱』,当年我朝将领西征的时候碰到了数百人敌军而不敢向前踯躅(zhi,zhu,进军一步)多亏西州大将军您的帮助。”

    “否则咸阳必定落入贼人之手,如今关中的贼寇们往往聚集在一起,他们的志向虽然求得很广远,但是没有闲暇之时,所以就没有去天府之国攻打公孙述。”

    “这一段时间内公孙述老想伺机占领汉中,我汉军与蜀军的实力旗鼓相当(这就是此成语的由来)若能借助将军一些兵马那再好不过了。”

    “倘若真的可以实现的话,那就是承蒙老天爷的赐福,到那时候应该是咱们计攻割地的日子,管仲就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生我者父母,成就我事业的就是鲍叔牙。”

    “愿将军能像鲍叔牙一样,共同开辟辉煌的前途,从此刻开始我们就以书信形式来往,希望将军切莫听从旁人的话,避免耍滑之人离间你我二人。”

    恰在这个时候,五年前自称西平王的卢芳使用借尸还魂之计广为宣扬。

    声称自己的曾祖母是匈奴谷蠡(li,官名)浑邪王的姐姐,后来就成为了汉武帝的皇后,最终生有三子。

    老大卫太子当初惨遭『奸』臣江充的陷害,无奈起兵诛杀『奸』人未成被迫自尽,我的姐姐也因此受到牵连被卷入这场巫蛊之祸当中,老二刘次卿逃亡到长陵。(今河南省信阳市息县长陵乡)

    老三刘回卿则逃亡到匈奴境内,过了一段时间后汉武帝知道这一个巫蛊事件是有人栽赃陷害,故意嫁祸于卫太子感到深恶痛绝,即刻命大将军霍光前往匈奴境内境内迎回刘回卿。

    可是刘回卿拒绝回到中原,就这样长期居住在匈奴,而且还在那里生下一位儿子刘刘孙卿,后来刘孙卿又生下一位儿子刘文伯,所以说本人就是汉武帝的曾孙刘文伯。

    卢芳就这样使用谎言『迷』『惑』住安定郡老百姓们的内心,为了让自己的实力更加强大,决定效仿和亲政策派人出使匈奴,以此依靠一个外族政权支持。

第48章 对敌采用缓和政策(上)() 
这名使者到达汉匈边境后却被边关将领当作成『奸』细押送至匈奴王庭。

    边关将领单膝跪地行礼道:“启禀单于,刚刚在边境抓到一名身穿汉服的人,鬼鬼祟祟踏入我匈奴境内,目前初步判断是一名『奸』细,还望单于对其质问。”

    这名汉人被误解后紧张的解释道:“你们搞错了,我不是『奸』细,先把我的绳子解开,听我慢慢讲。”

    此时的匈奴王是,呼都而尸道皋若提单于,看这名字起的,念起来挺别嘴。

    当得名汉人的绳子松绑后说出自是刘文伯派来的使者,也就是卢芳,恳请匈奴单于答应和亲之事共举大业。

    呼都而尸道皋若提单于听完此话后爽快的说:“我匈奴与汉朝是兄弟之国,早在我匈奴国中衰的时候呼韩邪单于归顺汉朝,每当国内有难之时,汉朝总是发兵拥护,现如今汉朝中断了,刘氏又来到我匈奴国,于情于理就应该拥立。”

    随后呼都而尸道皋若提单于马上派句林王率领数千精锐骑兵到三水县迎接卢芳,以及两个弟弟卢禽和卢程一起跟随句林王匈奴王庭。

    由于匈奴国与三水县相邻,几个时辰之内就到达了匈奴王庭,呼都而尸道皋若提单于见到卢芳后对中原王朝的遭遇表示同情。

    为了有所实际行动便册封卢芳为汉帝,卢程为中郎将,并且还把一部分羌胡骑兵驻扎安定郡。

    就这样卢芳使用侥幸谎言瞒过了匈奴单于,不知呼都而尸道皋若提单于得知真相后会有何举动,依我的猜测来看,顶多把卢芳给杀了。

    当李兴和闵堪听说卢芳已经被匈奴单于已经立为汉帝了,立即带领着将士来到匈奴王庭,恭迎卢芳回到三水县。

    就这样卢芳在将士们的保护之下来到了三水县,众人商量的总该有一个像样的首都吧,经过四处寻找合适定都的地方,最终选在九原县定郡。(今山西省析州市)

    并且还占领了五原郡,朔方郡,云中郡(今内蒙古圣托克托县)定襄郡,雁门郡,北地郡(今甘肃省庆州市环县)并且在这五个郡分别设置将帅。

    这还不算完,他们还联合羌胡起兵侵扰北边,卢芳把事情安排好后再命令部将贾览率领羌胡骑兵击杀代郡太守刘兴。

    洛阳,却非殿

    建武帝说:“五原县人卢芳造谣是武帝的曾孙刘文伯蛊『惑』人心,并且在匈奴单于的扶持之下称帝定都,朕决定派征西大将军冯异前去平叛,不得有误,先暂且将西北的隗嚣和西南的公孙述此二人置之度外。”(这就是此成语的由来)

    随即冯异带领着将士们前去平叛,几个时辰过后汉军驻扎在卢芳管辖之外的领土上,先是派一队人马带上自己的旗帜去攻打北地郡。

    自己则退至到隐秘的地方按兵不动,当冯异派出去的人踏入北地郡境内的时候被巡逻敌方将领发现了踪迹,赶快去九原县通报情况。

    卢芳问:“此事关系重大,你可看清楚了。”

    巡逻将领回答道:“卑职看的一清二楚,有一支人马身上汉军军服,而且旗杆上面树立的是冯字旗帜。”

    卢芳自认为这是汉军的主力部队来了,赶快命令部将贾览和匈奴将领奥鞬日逐王带兵前去迎战,片刻过后冯异派出去的侦察兵回来汇报敌情。

    说是在前方已经打起来了,冯异认为出击的时刻到了,即刻集结好队伍整军出发,在一阵凉风习习下掩杀过去,此刻贾览和奥鞬日逐王顿时慌张起来。

    就在这紧张的气氛中,冯异带领着将士们趁着对方怯战的心理下立即出击。

    最后杀退了贾览和奥鞬日逐王,至此北地郡,北郡,安定郡被汉军成功收复。

    卢芳知道情况后震惊不已,马上展开会议,想来想去还是内部有些不协调。

    所以就随便找了一个理由把自己迎回三水县的李兴和闵堪给诛杀了,其原因很可能是威胁到自己的帝位。

    当朔方郡太守田飒和云中郡太守桥扈听说李闵二人被杀的消息后惶恐不安。

    于是这两位太守决定放弃再继续为卢芳服务,并且献出自己的郡县向汉军投降,然后再写信派人送往洛阳。

    建武帝得知这二郡不战而降心中十分高兴,便没有追究田飒和桥扈的责任,仍然官职不变,继续统管二郡。

    当远在蜀郡的公孙述打听到汉陇两个政权联合后也派出使者手持大司空和扶安王印授前往凉州,想把隗嚣拉拢过来为己所用。

    公孙述派出去的使者到达凉州后向隗嚣恳切的表明道:“这是大司空和扶安王的印绶,希望汉复皇帝能归顺我成家政权。”

    隗嚣考虑到与蜀郡是敌国,做公孙述的臣子感到羞耻,自己有实力何必还要依附别人。

    更何况已经接受了汉政权赐予的封号,若是接受了,汉政权那边肯定会得罪。

    经过左思右想汉政权那边比较强一些,有争夺天下的优势,决定命人把公孙述派过来的使者给斩杀了。

    并且出兵攻打蜀郡各州县,接下来陇军连续攻下了蜀郡所管辖的数座城池。

    公孙述遭受这次突然打击,兵力上得到了部分损失,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敢北上,从此陇蜀两个小政权闹掰了。

    关东的汉军将帅们多次询问隗嚣目前处在什么样的状态,有其他的异常行为吗?

    建武帝也写信给隗嚣,令他赶快出兵进攻蜀郡,当隗嚣接到中央的指示后再三考虑到想让我消灭蜀郡势力。

    认为这是汉政权使出的一招借刀杀人之计,为了安全起见,还是不出兵为好。

    那又如何给汉政权一个满意的答复,经过反复思考过后决定派长史上书,说是刘文伯老在本治所寻『性』滋事。

    不太方便出兵攻打蜀郡,也抽不出时间来,不如再缓缓看看蜀郡的情况,这样方便知道敌军的内部行动,再打就不难了。

    当这封信送到洛阳后建武帝看完此信认为隗嚣首鼠两端,是一个弱不禁风的墙头草。

    想两边都不得罪,不希望天下得到统一,从此刻开始渐渐对隗嚣撤销了特殊待遇,严肃开始了正规君臣之礼。

    这一年的八月份,隗嚣派部将马援手持自己的文书前往洛阳觐见建武帝。

    当时唯一的交通行具就是马,就这样马援带着帐下的几名禆将启程出发。

    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秋风吹得马援一行人心旷神怡,行驶途中只见庄稼里的农民们正在丰收熟透的果实,一路上没有感到寂寞。

    而且嘴里面还念叨着:“今年又是一个硕果累累的季节啊!”

    就这样走街串巷看到繁华的都市,不知不觉就到达了大汉朝首都洛阳。

    手牵的马走到皇宫城下亮出使者令牌,镇守皇宫的卫尉统领确定无疑后为了保证宫禁的安全措施。

    开始对马援一行人进行搜身,确定身上没有携带任何锐器时由一名卫尉将领的协同下觐见天子。

    当时的建武帝正在宣政殿接待来使,马援入殿后先行使者之礼,然后再把文书呈上。

    建武帝看完文书后先搁置一旁,并恳切的说:“马将军经常周旋于两个皇帝之间,今日见到马将军真是气度非凡,是一个身为将军应该咬的雄风,没能得到马将军这样的将才,真令朕感到十分惭愧啊!”

    马援立刻叩头道:“多谢陛下赞赏,当今这个世道并非君主选择臣,而是臣选择君主,臣与公孙述虽然在一个县城里面居住,而我们从小关系就挺不错。”

    “前不久我奉西州大将军的命令去蜀郡拜访公孙述,他不但没有热情相迎而是先吩咐将士们排列整齐队伍之后再让我进去,现在我从陇地远道而来,陛下如何断定我不是刺客『奸』人呢?”

    建武帝听完此话向前扶起马援,并且微笑道:“嘿嘿,马将军绝不是刺客,只是一名说客罢了。”

    马援说:“当今天下的人盗用刘氏宗亲的旗号起兵越来越多了,可谓不可胜食,今日见到陛下恢廓大度(这就是此成语的由来)与高祖可以相提并论,我马文渊相信帝王自然有真龙天子出现。”

    建武帝接着又说:“马将军竟有如此好的口才,朕正要外出南巡游玩消遣一下郁闷,可否请马将军一起陪衬,也好缓解一下彼此的热情。”

    马援心想,既然是来当说客的,陪同对方也在说客范围之内,然后两手作揖道:“我马文渊愿意陪同陛下南巡,心中不胜荣幸。”

    就这样建武帝和马援各乘坐一匹马,你一句我一句聊的甚是开心,走着走着建武帝好奇问道:“马将军有如此高的武功师从何处?”

    马援嘿嘿笑道:“我的武功可不是拜师学来的,是祖上传下来的。”

    建武帝听到这句话,好奇心又勾起来了,便询问道:“哦,以马将军的武功来看,其先祖绝对是一个出类拔萃之人,可否说一说那位令自己骄傲的祖先?”

第49章 对敌采用缓和政策(下)() 
马援说:“当然可以,其先祖就是春秋战国时期赵国将领赵奢,当年秦国来侵犯的时候恰巧正赶上祖先病逝,当时没有人可以抵抗秦国的虎狼之师。”

    “于是赵王迫于无奈之下启用祖先之子赵括为将,可是赵母坚决反对赵括领兵打仗,但是赵王已心意已决,赵母不敢强烈反对国军。”

    “只说了一句,让赵括出征打仗可以,但是有一点,假如赵括领兵不利导致失败,请大王不要降罪于我们赵氏全族,赵王当即就答应了这个请求,就这样赵括率领四十万赵军与秦军决战于长平。”(今山西省晋城市高平市。)

    “最后由于指挥失当,让秦军将领白起钻了空子打得赵军覆没,赵括也被秦军的『乱』箭『射』死,当赵王得知兵败的消息后长叹不已,莫非老天也不助我赵国吗?对于失败的事情。”

    “赵王遵守赵母先前提过的请求,果真赦免了赵氏全族的罪,全图的全族的『性』命虽然得以安全,但是以后的子孙为了不让别人讥讽长平惨败是赵括所为,便宜祖先的封爵马服君的首字作为姓氏。”

    建武帝听完这个故事后大惊道:“哦,原来你是赵国战将赵奢的后代,不愧是马服君传授的武功,也是朕值得敬佩的一名战将。”

    就这样两个人骑着马聊天先是到了黎丘,一路长谈又到了东海郡,南巡结束后返回洛阳,建武帝册封马援为待诏(就是随时等待召见)然后一起吃完晚餐后要求回去。

    于是建武帝派太中大夫来歙持节护送马援一行人回到陇右,接下来马援一行人到达陇地边郡后辞别来歙,马援回到凉州后见到隗嚣汇报洛阳的情况。

    并且认真的说:“前几次去洛阳朝见建武帝的时候以及今日,都是摆酒设宴从早晨一直到晚上才散席,臣经过数次交谈,发现这个人不仅有胆识而且还有谋略,可不是一般人可以与之匹敌的。”

    “然而以诚待人,话语中没有任何隐瞒之处,还有一个值得称赞的地方,那就是为人心胸阔达宽广,可以和高帝(刘邦)相比,他还饱读诗书,政务处理的恰到好处,先朝的人们无人可比。”

    当隗嚣听完这番话询问道:“爱卿认为那建武皇帝和高帝相比较如何?”

    马援回答道:“高帝无可无不可,而建武帝皇帝处处都为老百姓做实事,行动起来说到做到,且又不喜欢在宫中饮酒作乐,一切都崇尚节俭。”

    隗嚣听完此话又说:“照爱卿这么说,那建武皇帝岂不是超过高帝了?说说你的见解。”

    马援两手作揖道:“臣刚才说的话只不过是一家之言,是站在臣个人的立场上来看的,是好是坏还需陛下自己定夺。”

    隗嚣这个皇帝还算是不错的,马援如此直言说敌国皇帝好,就这样隗嚣也没有治通敌叛国之罪。

    然后思量过后便赞同了马援的建议,立即让马援遣送自己的长子隗恂入洛阳为质,以此来表示自己愿意臣服于汉政权。

    就这样马援带领着少量随从和隗恂前往洛阳,顺便也将家属捎带上,当建武帝知道这个消息后大为高兴。

    这时有一名朝臣手持笏板说:“启禀陛下,南阳郡管辖的好几个县土地干旱,无法农耕,这是老百姓们失去了来源依靠。”

    建武帝知道这个消息后对此事非常重视,马上下达诏书命南阳郡太守杜诗(字,君公)解决庄稼干旱问题。

    数月过后升任来歙为中郎将,命其携带圣旨去凉州,要求一起联合对抗割据蜀郡的公孙述。

    此时已是公元31年,建武七年

    来歙来到时说出这个条件,陇将王元表示反抗联合抗敌,并且提出了许多疑点,隗嚣对于此事走来走去始终犹豫不决。

    这时来歙的刚毅『性』格爆发出来了,心中一团火熊熊燃烧,斥责道:“国家认为你能够分清孰是孰非,知道废兴应该站在哪一边,这才给你下达敕书表明讨蜀之意,前不久你把你儿子送到洛阳为质。”

    “这是你忠诚的表现,是君臣之间互相信任的结果,现如今却偏听『奸』佞之人的蛊『惑』之言,背叛主子就应该灭族,岂不是违背了当初的初心,是凶是吉就在今日。”

    来歙说完此番话后见隗嚣还没有给出答复,连自己都有些着急了,立刻佩刀欲要向前行刺,幸亏隗嚣迅速起身躲开了,要不然非当场死亡不可,马上吩咐身边的将领召集士兵前来救驾。

    来歙见势不妙快速转身逃跑,随即乘坐一辆马车扬长而去,隗嚣看到来歙成功逃脱了很是愤怒,这个时候的王元主动请缨追杀,另一名陇将却制止住了这次追杀行动。

    这名制止追杀行动的陇将叫王遵,并说出了以下几点:“卑职听闻为国家着想的君主不会因为牺牲一名将领而去报仇,为了私怨而去报仇必定会生出很多祸端,若能为国家着想则将士们都会服从命令。”

    “倘若轻率用兵的话,将士们流血牺牲暂且不论,家族的人也会牵连受到遭殃,今将军虽然遣送长子入汉为质,但是将军并非真正的臣服于汉,卑职没猜错的话,将军怀有别的志向,如果现在杀掉汉朝使臣必定会造成祸端。”

    “从古到今国与国之间来往的使臣经常在这两国之间互相徘徊,看中的是和睦相处,而不是无故挑起战争,更何况是奉了王命,目前隗世子还在洛阳为质,假如双方一旦开战的话,隗世子恐怕『性』命堪忧。”

    “君叔(来歙)虽然乘坐单车而去,而且他还是建武皇帝的表叔,若是执意杀死来歙的话,对于汉朝没有任何损失,反而还会给我们招来灭族之祸,昔日宋国扣留楚国使者,也都相互交换彼此的儿子为质。”

    “楚国认为这事是受到了耻辱,于是就斩杀宋国质子发兵开战,我们若是不吸取教训的话,悲剧就会再次重演,隗世子恐怕也会难逃此劫。”

    “听闻来歙为人有仁义,而且说话没有任何避讳,相互往来所说的话句句属实,没有任何隐瞒之处,咱们西州的士大夫都特别敬重他,这才得以成功逃脱向东奔驰而去。”

    隗嚣听完这番畅所欲言后觉得有所道理,决定放弃追杀,片刻过后来歙已经到达了洛阳,并且把此事上报朝廷,这次虽然是来歙动武在先,但是建武帝还是认为隗嚣这个人不好控制。

    日后恐怕是一个难啃的骨头,心中欲想出兵讨伐陇右,想要彻底解决这个心头大患,那就必须找一个说的过去的讨伐理由,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正当建武帝在为讨伐之事发愁时,公孙述发兵侵扰汉政权管辖之内的南郡,这正好找到了一个很好的讨伐理由,你隗嚣不是承认我汉政权的藩属国吗,你所应当听从主上国的安排。

    即刻写信给隗嚣令其出兵南郡攻打公孙述,若是隗嚣不肯发兵南郡,正好以下级违抗上级的命令进行讨伐,若是爽快答应出兵则也没有任何损失,顶多再把事情缓缓,不差这一时半会。

    同时也可以借此机会试探一下忠心如何?然后马上派使者前去凉州,当隗嚣看完此信后随即又写了一封回信,建武帝打开信一看高兴了一半。

    隗嚣在回信中写道:“南郡那边的地势险要,而且还有栈桥为道,去了之后必败无疑。”

    然后又可以隗嚣回了一封信说:“将军不出兵也可以,但是朕要借道你们陇右去南郡攻打公孙述,不知将军可否答应?”

    隗嚣看完此信后瞻前顾后,始终拿不定主意,如果出兵的话又怕汉政权会伺机进入陇地,有可能是一个圈套,经过再三斟酌后决定杀掉汉使,接下来吩咐所有的将士们砍伐树木,把每一个进入陇地境内的要道关隘全部堵死。

    这个消息传到洛阳后建武帝欣喜不已,自己发兵讨伐的理由终于找到了,这次我就是名正言顺的讨伐了,谁让你做下属国的不听话。

    当的满朝文武说:“朕写信给隗嚣令其出兵去南郡攻打公孙述,他作为我大汉朝的西州大将军竟敢违抗圣意,他不出兵也就罢了,朕想借道陇右去攻打公孙述他也不肯。”

    “而且还把我朝使臣给斩杀了,实在是是太放肆了,并且还砍伐树木将其要道关隘全部堵死,这些种种行为就是摆明了要挑战我大汉朝的权威,朕决定先『操』练将士们,然后再出兵剿灭不听话的隗嚣。”

    就在这个时候南阳郡太守杜诗把以前只能靠马匹来浇灌庄稼农作物改造成用水进行灌田,受到了老百姓们的一致认可。

    建武帝知道这个情况后亲自来视察,杜诗手把手的进行演示,哗啦啦的水源流向干旱的地里,在场着所有人无不拍手称颂,也是农耕物上的一大发明。

第50章 进攻陇右(上)() 
隗嚣这边受了部将王元的挑唆,欲要再次称帝搞分裂,正在蠢蠢欲动如何对抗汉政权时。

    马援得知此事后劝谏隗嚣不要称帝与大汉朝作对,这样对谁都没有好处。

    可是隗嚣却根本不予理睬劝谏书,认为马援已经背叛了自己,随之而来的是第二封劝谏书。

    看过过后置之不理,仍然没有放弃称帝的想法,马援考虑到现在看来汉复政权已经不值得效忠了。

    于是带着几名心腹部将决定弃暗投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