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秀雄风-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全部赶过来观看这个篡汉逆贼,老百姓们纷纷捡起地上的兵器胡『乱』在王莽的尸体上面捅,随后人头即刻送往宛城,并告诉刘玄新莽政权完全覆灭了。

    当刘玄见到王莽的人头之后,把头颅拿在手上笑道:“这次终于把新莽政权彻底打垮了,王莽这个逆贼若是不窃取汉帝位的话,以他的功劳可以跟前朝霍光相比。”

    站在一旁的宠姬韩夫人哈哈大笑道:“如果王莽不这样虚情残酷政策,你能当上这个皇帝吗?即使他不窃取汉帝位,怎么能和霍光相提并论,资格完全不够。”

    刘玄恍然大悟道:“夫人说的极是啊!辛苦诸位将士们了。”长安被汉军攻克后未央宫被焚毁,其他的宫殿也尽遭到毁坏,刘玄到达长安之后便询问诸将打下长安后都抢了多少东西,以后不该抢的让别去抢。

    此时刘玄的内心膨胀迁都洛阳的想法,因为李松和和申屠建公攻入洛阳时。

    大量的宫殿也遭到了毁坏,刘玄想派人到洛阳修建宫殿,挑来挑去竟然挑动了刘秀。

    刘玄自从处决了刘縯之后刘秀始终不行怒于『色』,还是有些怀疑,在朕的眼皮子底下毕恭毕敬,派刘秀出去看看有何动静。

    当刘秀接到任务后即刻启程,途经父城县的时候,苗萌和冯异带领着所管辖的州县士兵们以及牛和酒前去迎接。

    冯异走向前两手作揖道:“得知刘将军路经此地,特意前来迎接,不知刘将军这是去往何处?”

    刘秀当即下马微笑道:“陛下派我去洛阳修成宫殿,上次宛城那边有紧急事情,没能给公孙说一声我便离开了,请见谅。”

    冯异说:“理解,理解,我今天有一名义士想推荐给刘将军,他叫铫期,字,次况,”自己又提出一起去洛阳的想法。

    于是刘秀就给了冯异一个主薄的职位,苗萌为从事,铫期为掾吏,就这样一起启程前往洛阳,到达洛阳之后经过一个月的时间就把那些破烂不堪的宫殿修整的金碧辉煌,美轮美奂,贝阙珠宫。

    硕大的殿柱上面雕刻的那几条环绕的龙生龙活虎,似乎要出来展翅腾空而飞。

    次月,刘玄得到洛阳宫殿修整完毕后正式迁都,自从新莽政权被灭后忠于汉室的三位朝臣听说刘玄要迁都洛阳,心情十分愉悦。

    自叹道:“高祖皇帝咱们的汉室江山终于回来了,您在天之灵可以安息了。”即刻换上汉官服迫不及待的前去迎接。

第15章 受命出使重任() 
当他们走到洛阳不远处的地方,看到刘玄率领着群臣及将士们,从喜悦的表情瞬间变得失落。

    原因是刘玄所率领的部队身上穿着老百姓的衣服,额头上面还包裹着头巾,竟然还有人穿女人的衣服。

    这三位朝臣看到如此奇装异服好像是王国芝巷的景象,带着一种歧视的眼神转身笑而走之,正当准备回去的时候。

    在路上遇见了一只身穿红『色』朝服的仪仗队正在向洛阳方向缓缓驶去。

    这三位看到此情此景心中大喜,情不自禁落下眼泪哀叹道:“今日终于见到了我汉官威仪。”只见一名身穿铠甲的将领红袍小将军,一打听才知道这是行司隶校尉所率领的仪仗队。

    不禁长叹一口气说:“这个行司隶校尉身上有一种王者风范,比起刚才的那只仪仗队壮观的很。”

    刘玄迁都洛阳之后丞相司直李松和上个月投降汉军的赵萌建议,现在新莽已灭。

    应该封王与诸位功臣,只有大司马朱鲔以高祖曾经立下誓碑非刘不王,要求刘玄遵守高祖的誓言。

    刘玄把这句话当成了耳边风,为了感谢那些有功的将领,先册封刘氏宗亲为王。

    然后再册封朱鲔,李通,李轶,王匡,王常,王凤,张卬,陈牧,廖湛,申屠建,成丹,胡殷,宋佻(tiao),尹尊各自为王。

    唯独只有朱鲔谨遵汉高祖刘邦的非刘不王的盟约坚决不受王爵,刘玄见朱鲔如此执着。

    只好不再册封他了,刘玄自认为王莽政权已经消灭并且也正式定都了。

    从此就相安无事了,可是他却没有想到危险正在向自己悄然『逼』近,这才刚刚开始。

    公元24年,更始二年

    刘玄又加封李通为柱国大将军兼辅汉侯,堂弟李轶加封为舞阳候。

    这时左丞相曹竟进言道:“陛下,河北大部分地区还没有归顺我更始政权,请陛下尽快派人前往河北各郡县进行招抚。”

    刘玄觉得这个想法非常好,便询问朝臣们应该派哪位官员前去河北招抚比较合适。

    大司徒刘赐推荐刘秀,刘赐推荐的理由是,经常听闻偏将军刘秀知人善任。

    而且还有安抚老百姓的行为,是一个难得的人才,如果派他前去河北招抚的话应该不难,是个不二人选,可担此重任。

    唯独朱鲔不同意刘秀前去河北招抚,原因是,朱鲔自然知道刘秀可担此重任,可是自己曾经谋划并参与陷害刘縯事件。

    假如刘秀要是去了河北,再独自发展成势力后会对自己不利,这个才是最主要的原因。

    为了隐藏这个揪心的问题,说刘秀刚愎自用,还说刘赐也太过偏袒自己刘氏宗亲的人。

    若是像大司徒这样举荐自家人的话,那有才华的人岂不是被埋没了,总之一句话,万万不可让刘秀去河北招抚。(当时刘秀没在现场)

    刘赐听完此话反驳道:“大司马何出此言?本司徒只是选贤任能,并没有袒护自家人,刚才大司马说偏袒刘氏宗亲的人,陛下也是刘氏宗亲的人,难道大司马有忤逆圣上之意?”

    最终问的朱鲔的哑口无言,其实这个提议刘玄心里也赞同,之前杀害刘縯就是为了让刘秀少一个帮手。

    一时间脑海中不知如何是好,于是先让众朝臣散朝,好让自己好好考虑一下该派谁去河北招呼抚比较合适。

    此时赵萌看到刘玄发愁的表情,只身一人留在朝堂上面,并且进言道:“陛下后宫之中只有韩夫人一位嫔妃,是不是应该扩充后宫,以延绵子嗣?”

    刘玄听完此话高兴道:“赵爱卿如此为朕的子嗣着想,朕深感欣慰。”

    赵萌看到刘玄发愁的表情淡淡退去后便投其所好,说家中有一女尚待闺中,臣正为小女的婚事『操』心,不知陛下可否感兴趣?

    刘玄心想哪一个皇帝不是妻妾成群的,正好借的赵萌这个提议来满足自己的私欲,一天赵萌带着自己的女儿来到宫中。

    见到刘玄说道:“陛下,这就是小女赵斓,芳龄至今有二十有三,如果陛下喜欢的话,那就让小女服侍陛下左右。”

    这个时候的刘玄目不转睛的说道:“赵爱卿的令女长得一副皓齿峨眉的容貌,而且如此楚楚动人,朕怎么好意思夺其令女?”

    赵萌想攀附皇亲,当然想把自己的女儿送给刘玄,就这样赵萌从来一个中等级官员摇身变成了刘玄的岳父。

    这时刘秀得知刘玄要派人到河北招抚,为了这件事情刘赐和朱鲔发生了争执,然后就去找刘赐,询问为何要推荐自己?刘赐没有说明原因。

    走上前去拍了拍刘秀的肩膀,微笑的说:“本师徒之所以推荐你,不是因为我们是同宗子弟,而是你确实有这个能力。”

    刘秀也很感谢刘赐的举荐,可是他没有彻底说服刘玄的能力,于是就去找冯异商量问题,冯异说只要说服当朝左丞相曹竟此事不难办。

    刘秀觉得这个办法可行,便采纳了冯异的建议,试图去找曹竟,结果三言两语就说服曹竟。

    第二天上朝的时候曹竟上奏招抚之事,再加上刘玄对招抚心切,果真就派了刘秀前往河北。

    刘玄虽然答应了刘秀前往河北,但对其还是不太放心,于是就挑选了一名信任的人跟随。

    自从刘秀这次河北之行,他的命运将会迎来了辉煌的前途,从此不再听任刘玄的安排。

    这时护军朱祐,冯异,铫期,王霸,岑彭一起去见刘秀,意志坚决的说:“我们五个人愿意跟随刘将军一同前往河北,路上也好有个照顾,不知刘将军可否答应?”

    刘秀看到有人陪伴自己甚为感动,就这样刘秀带着这五个人以及几名随从一起出发。

    阴丽华心想自从刘玄杀害刘縯之后就一直对自己的丈夫有所忌惮,为了安全起见,便去找兄长阴识。

    这时赤眉军首领樊崇听说汉室复兴了,于是就带着21个人奔赴洛阳,先把大部队留在泰山,如果更始政权值得投靠的话,再把大部队引过来也不迟。

    刘玄见到赤眉军来归顺非常高兴,便把投奔过来的21个人全部册封为列候,但是实际上他们并没有封地。

    数天过去后樊崇一行人就像囚徒一样每天只能在洛阳城内活动,只要接近城门口的时候就被守城将领拦了下来,说这是为了自己的安全着想。

    樊崇对身边的人说:“我们必须找一个办法离开这个牢笼。”

    樊崇心想总是这样也不是个办法,左思右想终于想出了一个离开,更始政权范围之内的方法。

    心中暗暗自喜道:“幸亏没把大部队带过来,正好也是摆脱更始政权的借口,要不然就有大麻将了。”

    随即上了一份奏章,说山东那边还有我们大量的赤眉兵,请陛下允许我等回到山东把这些人全部带到洛阳,这样一来军队不就扩大了。

    刘玄看完这份奏章后没有考虑弊端只考虑好事了,便答应了樊崇的请求,允许他们回到山东把这些赤眉兵到洛阳成为自己的人马。

    可他万万没有想到樊崇这一走,再也没有回到洛阳,而且日后还是自己的克星。

    这个时候刘秀和一行人来到了河北上谷郡(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这些人分别拿着事先写好的告示大街小巷张贴。

    上面写道:“所有以前为新莽政权服务的官员不论大小,先降者复爵位,绝不食言。”

    这时上谷郡太守耿况看到了告示便主动向使者交出印绶,以便做完统计后调刻上更始政权授权的印授,然后奉还本人。

    可是这名使者恰恰就是那位监督刘秀的人员,可是过了一夜却迟迟没有归还印授的意思。

    就在这个时候上谷郡太守身边的功曹寇恂(字,子翼)带着几个人来到使者的住处。

    寇恂说:“使者大人昨天拿走了我们太守的印授为何迟迟不归还,这不知是何道理?”

    这名使者说:“你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功曹,难不成敢威胁天王派来的使者吗?”

    寇恂当即辨论道:“我并没有威胁使者之意,只不过是如今天下刚刚安定,您这样办事置国家信誉于何地?其他州县行政官员正在观望更始政权到底怎么样?如果这件事情让他们知道后会感到心灰意冷的,你们更始政权如何抚其他州郡。”

    使者强词夺理编出各种理由,而且还话中有话,印授既然都已经交了,总不能这样交给你吧!寇恂见此事行不通,于是就找到了这名使者在河北的上司刘秀。

    寇恂无奈的说:“刘将军,您派出去的手下到我们郡里招抚,我们太守主动交出印绶,您统计过后却没有归还,我刚才与您的手下辩论却遭到强横无理的态度,不仅如此,他还暗示我向他行贿。”

    刘秀吃惊的问:“哦,还有这种事,等本将军调查清楚之后一定派人把印绶送回上谷太守府,请你放心。”

    寇恂听到此承诺便回去了,刘秀经过调查果然发现是那名师使者私藏官印。

    考虑到这毕竟是刘玄的人不能硬来,还是找个比较稳妥的方法最好。

第16章 潜龙大显身手() 
于是刘秀就派人找到那名使者说明晓以利害,使者不想惹祸上身便把印绶交出来了。

    拿到印授之后马上去上谷太守府完好无损归还耿况,刘秀把这件事情处理完毕后下一站准备去邺城。(今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

    就在这个时候从后方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只见这个人骑着马大声喊道:“文叔兄,文叔兄等等我。”

    刘秀心想这谁呀,声音如此熟悉,看着远处的身影左思右想始终想不起来是谁。

    当这个人骑着马来到时两个人热情相拥,原来是在长安读太学时认识的同学邓禹。

    就这样两个人一路上你说我笑的畅谈在太学时的美好时光,马匹踢哒踢哒慢悠悠的行走。

    刘秀突然问道:“仲华啊!你从新野县专程来到河北找我,是不是想谋个一官半职?”

    邓禹摇摇头说道:“文叔兄,你想错了。”

    刘秀疑『惑』的问道:“既不想做官,那你这么远找我是为何事而来?”

    邓禹随即下马两手作揖道:“愿明公威德加于四海,禹得效其尺寸,垂功名于竹帛耳。”

    意思是,凭你文叔兄的才华横溢可以威德加于四海,我这个老同学只需帮你尺寸之功就可以把我的名字写在竹帛上面。

    刘秀听完此话心情甚是愉悦,心想邓禹这么小的年龄就有如此高的造诣非常欣赏,当走到邺城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

    于是他们六个人还有几名随从来到一家客栈休息,刘秀便把邓禹叫到自己的房间内叙叙欢乐。

    当邓禹来到时,两个人坐下来絮叨了一番在长安太学时的美好时光后邓禹便说:“文叔兄,我有句话不知该不该讲?”

    刘秀微笑道:“我们可是老同学,有什么该讲不该讲的,讲。”

    邓禹严谨的说:“那我就说句心里话了,更始政权虽然定都在洛阳,可别忘了山东那边还没有安定下来,仍然有赤眉,青犊等众支农民起义军。”

    “这些起义军加起来足足有数万人,这些起义军力量有限,很容易聚集在一起,更始政权没有消灭他们,再加上刘玄也没有受过挫折,而且那些更始将领们不听从指挥,都是一些庸人屈起之辈。”

    “还有绿林军的那些将领们都是一些贫苦出身的农民,志在钱财而没有远大的目标,还有他们当权后第一时间没有安抚老百姓,搞得天下分崩离析,文叔兄若是再给更始政权效力的话就很难成就大业。”

    “为今之计,您只需要召集各路英雄豪杰,赢得民心,我觉得您应该可以开创高祖那样的基业,拯救万民于水深火热之中,以您的威德足可以安定天下。”

    刘秀听完这番畅所欲言再加上刚才在路上的那句话更是佩服不已,次日早晨正要准备出发时,天上突然下起了大雨,刘秀只好拖延招抚工作。

    并且对周围的人说:“你们别看邓禹年龄小,但是智慧聪明过人,你们以后都称她为邓将军。”

    这天冯异来到刘秀房间内商议事情,眼睛不经意的一瞟却看见了枕头以及床单上面略显哭泣的痕迹。

    冯异心想知道是怎么回事了,离开座位当即跪下说:“刘将军,每当独自一人时请不要太过悲痛。”

    刘秀听完此话感觉坏了,自己偷偷哭泣想念大哥的事情被冯异发现了,考虑到此事一旦泄『露』出去,刘玄必定会对自己产生杀心。

    接下来弯腰扶起冯异并告诫道:“你不要胡『乱』猜测,做好你的本职工作就行了。”

    随后两个人坐下来一起分析局势,冯异认真的说:“天下百姓让新莽政权折腾的民不聊生,现如今心莽政权已灭,汉室江山虽然回来了,但是天下的人却发现更始政权的那些将领们横征暴敛,烧杀抢掠。”

    “老百姓们对这种政权已经心灰意冷,不知道应该归附于谁,现如今刘将军摆脱了更始政权,是一个大展拳脚的好机会。”

    “您只要对天下的老百姓施行恩德就可以,以前若没有桀纣之『乱』就不可能出现商汤和周武王那样的治世,俗话说,人长期缺什么就需要什么。”

    “老百姓饥渴久了很容易感到充饱,刘将军应该让您的手下巡视各州县,平反冤假错案,布惠您的恩德。”

    刘秀听完冯异这个建议好心中大喜,这个时候的雨已经停了,立刻与朱祐,邓禹,冯异,铫期,岑彭,王霸等几名随从启程前往邯郸,到达目的地后已是傍晚。

    决定次日早晨展开行动,就以使者的身份命令当地官吏重新审查牢狱里面的囚犯,经过一天的仔细审查,果然查出了许多冤假错案。

    刘秀把这些受冤屈的囚犯全部放了,并且救济了许多贫苦的老百姓和孤寡老人,废除了新莽政权制定的官名和地名。

    恢复了以前的汉官名称,这些举动受到了老百姓们的爱戴,无不拍手称快,当地官员和老百姓们都要求刘秀等人留下些时日。

    就在这个时候有一名来自巨鹿县(今河北省邢台市新河县)的耿纯(字,伯山)他的父亲耿艾是济南郡太守,耿纯不想让父亲为自己找工作。(有志气)

    于是就来到长安李轶的舞阳王府去求官,这一天耿纯去了好几次都没有见到李轶本人,第二天又去了舞阳王府,这次终于见到了李轶,李轶见他年轻气盛,便想打发他走。

    耿纯不但没有走反而不畏权贵,指责道:“您是干大事的人,其原因是您赶上了风云际会,也没见您施恩于老百姓,如今一下子暴富暴贵起来,也没有救济那些贫苦的老百姓们。”

    李轶心想之前来我这里求官的人都是点头哈腰的,这个耿纯居然和我讲起道理来了,有个『性』,于是就给了他一个骑都尉的官职到邯郸去上任。

    耿纯到了邯郸之后听闻在河北招抚的刘秀礼贤下士,什么事情只为老百姓着想。

    于是就到巨鹿县家中拿了一些绢帛和马匹去见刘秀,当刘秀见到有人来归顺心情非常高兴,原因是这个耿纯确实很有人才。

    骑马『射』箭样样精通,再一个就是,还得到了世家大族的支持,从而招抚工作稍微变得轻松起来了。

    恰在这个时候当地有一位算命先生,名唤王郎,他掐指一算可不得了,竟然算出了河北有天子之气,于是就把这个预言告诉了好朋友赵缪王之子刘林。

    刘林心想谁应验河北有天子之气这个预言,自己也想当皇帝这个美差,考虑到皇帝这个职业可不好当,如果搞不好的话,脑袋就要搬家。

    刘林就在脑海之中旋转,灵机一动想起了刘秀就在邯郸招抚,而且人缘也不错,也许它能应验河北有天子之气这个说法。

    于是就找到刘秀的住处,说自己有办法可以破解山东的赤眉军。

    说出了以下方案:“现如今赤眉军在黄河以东,只要掘开黄河之水,不费一兵一卒倾刻之间赤眉军灰飞烟灭。”

    这确实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刘秀听到此方案不但没有高兴,反而严肃的说:“我们同为仁义之军,若是掘开黄河之水那是灭绝人『性』的做法,即使此方法能成功,那些无辜的老百姓们必定也会死于非命。”

    刘林的建议没有得到采纳,轻哼一声转身离开了,看来刘秀不是应验之气这个人。

    刘秀在邯郸的招抚工作完成后继续向西到达了中山郡,为了招抚工作期间不发生意外,而且耿纯在邯郸又有官。

    就让其继续留在邯郸,刘秀轻而易举的就说服了中山郡太守,接下来又去了真定郡。(今河北省正定市)

    刘秀心想要想成功招抚真定郡的话,那就必须要说服拥兵十几万的真定王刘扬。(据史书记载患有瘿袋,就是大脖子病)

    刘秀走向前询问门卫:“我乃更始皇帝派到河北招抚的,请问你们家王爷在吗?”

    这名门卫回去通报了一声便让刘秀一行人入府,这时刘扬两手作揖道:“使者远道而来,本王备了一些酒菜,请各位使者们先用完膳再商议招抚之事。”

    刘秀一行人用完餐之后开始与刘扬商议是否愿意归顺更始政权,而且还说:“我们已经成功招抚了上谷郡,邺城,中山郡以及邯郸,请问真定王是否同意归顺我更始政权,你无需担心王爵,只要您诚意归顺,可以享受先降者复爵位的待遇。”

    刘扬犹豫了片刻说道:“这件事情来的很突然,可否容本王仔细斟酌一下再给使者答复如何?”

    刘秀说:“既然如此,我们还要去其他州县,我等就不便打扰真定王了,告辞。”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突发事件严重威胁到刘秀进行招抚,就是上次刘秀在邯郸进行招抚的过程中有一个人提出剿灭赤眉军的办法,最后建议没有得到采纳便离开的那个刘林。

    事情是这样的,上次刘林遇到一头污水后就去找到王郎,便给刘秀秀提出了一个绝好的方案他却不予理睬,问王郎你算出来的河北有天子之气到底准不准?

第17章 难题摆在面前() 
于是王郎讲了一个故事让刘林的面容失『色』,他说:“你还记得前几年有一个自称是汉成帝之子刘子舆那个人吗?”

    刘林奇怪的问道:“刘子舆不是前几年就被王莽下令处死了吗?我问你河北到底有没有天子之气?你给我讲这个故事干嘛?”

    王郎嘿嘿笑道:“你先且听我慢慢道来,当年成帝在位的时候临幸了一位歌姬,最后那名歌姬生下了一名男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