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支点-第1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毛泽东道:“穷有穷的打法,富有富的打法。我这次来要好好看看你们是怎么富起来的人,城市、工厂、农村、学校都要看。”

    谢昌云道:“一切满足毛主席的要求。不过现在先请毛主席和秦邦宪同志到我家里吃饭,我母亲和李一权的母亲都已经准备了。家里容不下那么多人,其他同志另有地方安排。”

    毛泽东高兴的道:“时隔数年,终于又到你们家里来做客了!这次不止是吃饭,而且还要住下。谢先生到延安是住在我家里,来而不往非礼也!”

    谢昌云道:“我父母如果知道了肯定非常高兴。等到了韶关,照样还是请毛主席和婶娘住在我家里,那边比这里要宽敞的多。”

    毛泽东道:“很好!很好!”

    汽车在赣州市内绕行的半圈,最后驶入了谢家的院子。

    毛泽东在广州正式参观的第一个项目是隆昌纺织公司。

    隆昌纺织厂是由从安徽芜湖迁来的两家纺织厂和广东的一个商家联合组建大型纺织企业,拥有纱机和布机两千五百台、纱锭二十万支,员工达一万一千人,规模十分壮观。

    毛泽东在车间里参观完之后,又来到工厂的会议室,听隆昌公司的负责人简要介绍起了工厂的经营管理方面的情况。

    “你们这里工人每个月可以拿到多少工资?”这是毛泽东听完介绍后首先关心的问题。

    公司负责人答道:“学徒工最低工资每个月十二块,熟练织工每个月工资二十八到三十五块。一些不要技术的杂工低一些,月工资十八到二十五元不等。”

    毛泽东又问道:“赣州的物价怎么样?就以三十块来算,一个工人能养活几口人?”

    公司负责人道:“毛先生,这些问题我不便回答。这位是工人工会的卢主席,还是请他来回答为好。”

    “哦?有工人阶级的代表在这里。你们的工会是自愿组织的还是官方办的,规模怎么样?”毛泽东来了兴趣。

    工会主席操着一口的安徽口音道:“工会是我们按照政府的条例、由员工自己成立的,入会自愿,会员按工资的百分之一缴纳会费,我们现在有八千七百多名会员。”

    毛泽东又问道:“卢主席,你派出是做什么工作的,还是专门担任工会主席?”

    “我是机修车间的一个组长,以本职为主,另外公司里每个月给我四天时间来处理工会的事情。我们下面还有支会,支会的主席每个月有两天办公时间,小组长有半天。除了正常的工资以外,我们每个月可以从工会会费里支取两到八块的补贴。我每个月的工资是三十二块,加上这八块正好是五十块。我的老婆是织工,但技术不是最好的,所以每个月的工资是三十块,合起来就是八十块。家里有两个老人和两个上学的孩子,用在伙食上的支出每个月是三十五块,一个星期可以吃两到三次肉,其他正常开支都除去,每个月应该可以剩下二十块左右。不过我找工友联系的多,烟钱的开销每个月要用去五块左右,实际只能剩十五块左右。我这种情况在厂里算是中等偏上一点的,不过那些困难的工友也只是生活上的开支少一些,正常生活还是能保证的。遇到个别有很大困难的,我们工会还会给与帮助,同时还可以从公司里为他争取一些特殊补助。”

    毛泽东听罢后道:“昌云,你帮我给卢主席几条烟,也好让他多去和工友联系。”

    谢昌云道:“就一箱吧,管一年足够了!”

    工会主席赶紧道:“谢长官的烟我不能要。我们这个工厂能搬到赣州来,而且大部分人连家眷也都带来了,这都多亏了谢长官的关照。”

    公司经理也道:“怎么能让谢长官出钱呢?这一箱烟我来买。”

    毛泽东摆摆手道:“意义不同。卢主席抽着你给的烟,怎么好张口为工友说话办事?所以这个烟还是让你们的谢长官来买的好。你那一箱烟也可以买,但是不是给卢主席,没有事你也可以带着香烟到工人里面去访问一下嘛!”

    公司负责人连连赔笑道:“毛先生说的是,说的是!”

    一个插曲过后,毛泽东又回归正题道:“卢主席,你们一天工作有多长时间,平常有没有休息的时候?”

    “我们大部分都是三班倒,每半个月调一次班,调班的时候可以休息两天,不倒班的人每天工作八小时,每个月可以休息三天。我们在安徽的时候没有这些待遇,是到赣州以后工会和资方协商后增加的。”

    “那你们对目前这种生活和工作状况满不满意呀?”

    “抗战时期能有这种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我和工友都很满意了!等抗战结束之后,我们一定要争取彻底的每天工作八小时、每周休息一天的工作制度。”

    “你代表工人向资方争利益,就不怕被报复吗?”

    “这个倒不怕,也可以说不由担心。我们工会是合法组织,而且所提的要求也是有道理的,只要我自己的工作不出问题,公司就不能随便处罚我。赣州有七家纺织厂,有一个纺织联合工会,他们也会出面帮我们撑腰。另外政府条例还有专门保护工会负责人的规定,必要时我可以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提出裁定申请。”

    “你们作为资方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工人待遇改善了,工作时间缩短了,你们挣的钱不就少了吗?”

    “我们开始是想让工人多工作一些时间,但首先是政府不允许,再就是工会不同意,这方面的处罚是相当严厉,不过后来也就习惯了。另外工人的收入和生活提高以后,熟练工人也相应稳定了,产品的质量也提高了很多,我们卖出去的产品价格也提上去了一些。同时由于公司扩大了规模,管理上的成本也降低了不少。还有,工厂稳定了,银行也愿意给我们提供贷款大量收购储备原料。所以相比以前,我们的收益反而倒略有提高。此外公司也有严格的管理规定,公司对于违反了规定的工人进行的处罚,工会也不能随便干预,就是告到政府和法院,政府和法院也是支持我们的。我和工会的人说过,我们资方和劳工方的利益很大程度上是联系在一起的,现在投资领域很多,如果我们觉得资金放在纺织业不合算,我们就会考虑把资金转移到其他行业去,虽然我们会有一些损失,但很快就会弥补回来,但他们就将面临着失业和找不到合适工作的危险。所以对于工会其他一些过分的要求,我们也不一定会同意。”

    “你们是愿意有工会呢,还是不愿意有?”

    “当然是愿意有,作为资方,我们也不想和员工关系激化,也想弄清工人在想些什么问题,也想把工厂和工人稳定住,何况还有民国政府的法令。”

    “昌云,你是怎么看待这种劳资关系?”毛泽东转头向谢昌云问道。

    谢昌云道:“刚才卢主席的话应该还没有说彻底。据我所知,赣州和广东有不少的工人和公司职员,都持有一些中小公司或工厂的股份,韶关钢厂就有几十个人出资四万多元搞了一个小型机修厂,请了一个专人当厂长进行管理,一年多已经赚了将近两万块。还有的工人把积攒下来的工资拿回老家去买地,然后雇人帮他们耕种。这种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共融共存的现象,已经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我对原来劳资和剥削与被剥削关系的认识,我觉得还是让其自然发展为好。卢主席,你一年可以剩下一百多块,那些单身或者是两口子都有工作、负担比较小的工人,余下的钱就更多了,你们难道就没有用这些钱再赚钱的渠道?要是实在没有,我可以来给为你们推荐。”

    卢主席道:“谢长官了解的真细致。不满毛先生和谢长官,其实我也有一些投资。我们车间的几个人凑钱办了一个五金店,每个月每人差不多有十来块的收入。我连上找人借的钱一共投进了三百多块,算了一下两年多一点时间就可以收回本钱了,如果生意再好一些,只要一年多就行。”

    毛泽东接下来又问了几个问题,接着又在昌隆公司的办公室与几个职员随意交谈了一阵,然后便坐车赶往下了一个参观地点赣州铁路车辆段。

第二六零章连续的难题() 
“昌云,你觉得这样的产业工人能够成为革命的主力军吗?”坐在车上一直沉默不语的毛泽东突然问道。

    “如果一直保持这样的生活状况,指望他们主动起来进行暴力革命是不可能的。但是他们对物资文化以及精神生活的进一步追求,将是推动社会革命和进步的巨大动力。从这一点上看,他们也可以算是社会革命的主力军。”谢昌云将自己所想如实向毛泽东作了回答。

    毛泽东再次沉默了下来,直到临下车前才说了一句“今天看工厂,我明天一定要到农村看看去。”

    当晚,谢昌云收到了苏联和芬兰签订苏芬和平条约的消息,同时延安也来电向毛泽东报告了这一情况。

    芬兰战败,苏联通过战争从芬兰掠取了大片土地。谢昌云的预测再一次得到了验证,使毛泽东对自己学生战略眼光更加高看了。

    不过毛泽东并没有和谢昌云进行讨论,晚饭过后到半夜这段时间,他除了与谢茂学夫妇和谢昌敏说了一会儿话、并起草了一份给延安的电报之外,其余的时间都是一个人坐在楼上的书房中长时间思考。

    为了不打搅毛泽东,谢昌云和何欣怡、王秋都临时住在了楼下,楼上只留了谢茂学夫妇和毛泽东一家。

    “小弟,毛主席今天好像是有什么心思,是不是参观的时候遇到不愉快的事情了?”俩人刚上了床,何欣怡就迫不及待的向谢昌云问到。

    楼下的床有些小,谢昌云感到旁边没有空间,于是就一把搂过何欣怡道:“欣怡姐你今天不是也一直都在跟着,哪里出现不愉快的事情了?恐怕是看到的一些情况出乎了毛主席的预料。”

    何欣怡将身体往谢昌云怀里贴了一贴,然后又问道:“是哪方面的事情?”

    谢昌云道:“主要劳资关系、产业工人的经济收入结构方面的变化,与共产党的传统理念发生了较大的差异,引起了毛主席的思考。这方面我事先还注意了一些,如果是直接把毛主席安排到外国人这两年开办的工厂,所看到的反差还要大。”

    “小弟,那毛主席会不会对你产生一些不好的看法?”何欣怡说出了自己的担心。

    “不知道。但愿不会吧!”要是放在往常,与何欣怡这么紧密的搂抱在一起,又是分开了好几天,谢昌云早就蠢蠢欲动了,可是他今天虽然下身正常的起了反应,但并没有产生即刻宣泄的欲望。

    “我也不知道我让毛主席参观这些是对还是错,但是我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的不同观点和不同做法,迟早要向毛主席表达出来的。与其我自己来说,不如让毛主席亲自来看,结论由毛主席自己来下。”觉得前面的话没有解释透,谢昌云于是又补充了几句。

    何欣怡道:“如果毛主席不同意你的观点,你会怎么处理这件事?搞不好就要影响你和毛主席以及共产党的关系。”

    谢昌云道:“毛主席也会考虑这个问题的,但更重要的并不是这个。其实劳资关系的改善,工人待遇的提高,二十年代末期以后在上海、武汉、广州、天津等地一些较大的工厂就开始了,就拿昌隆公司的工人工资来说,也只是和抗战前上海纺织工人的收入水平差不多,只不过赣州的消费指数要低一些,所以他们能省出更多的钱来。我估计毛主席最为担心的是工人阶级、尤其是产业工人内部的这些变化、再加上我们土地和社会改革方面的一些做法,一旦在整个国统区普遍推行开,共产党主张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就要降低很多,这样一来共产党就很难发展到与国民党抗衡了。”

    “你不是一直在帮共产党发展吗?这不是成了自相矛盾了?”何欣怡一只手在谢昌云的腰间轻轻揉动,以表示自己并没有忽视谢昌云身体的某些变化,但同时也想听听谢昌云怎么样来解释。

    而谢昌云也有将心中蕴藏已久的一些想法向人倾诉出来冲动,何欣怡无疑是他目前能选择的唯一对象。

    “幸亏是找了这么一个有共同语言的漂亮大媳妇!”

    谢昌云心里感慨了一下后道:“这就要看怎么样来控制面和度了!共产党必须发展起来,才能有效的制止住国民党一家的独裁,这是一个前提。但是我也必须要发展,才能作为一个足够强大的平衡力量来制约其他势力走向极端,这是一个条件。所以我在现在能控制的地区和将来可能会控制的地区,必须推行我的一套做法,并使这些做法被大多数人所认可和接受,使这些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但是这个面也不能无限扩大,让国民党借此保持一家独大。除了四战区范围和两湖以外,在其他地方是否支持土地改革,就要看形势而定了。这种改革是需要强大资金来支持的,目前国民政府和各地方政府财力已经枯竭,没有我给予他们资金上的支持,这套做法他们几年之内不可能真正搞起来,这样就给共产党的发展留下了空间和时间。我希望共产党能够利用这个时间来进一步调整他的政策,等抗战结束之后,何去何从让人民自己来做选择吧!只要国家能稳定、人民能免于重陷内战的灾难,我就完成我的使命了!”

    何欣怡是第一次听谢昌云完整的表述了他的政治抱负、以及为实现这一抱负而设计的策略,尽管她没有能力对这些策略的正确与否做出结论,但谢昌云所追求的目标也正是她期望看到的。

    作为一个心气颇高的女子,能有这样一个近乎完美的未婚夫还有何求?何欣怡这一刻把谢昌云爱到了极点,原先在谢昌云腰间揉动的小手不由向下滑下去。

    谢昌云吐露完了心事,浑身也是顿然轻松,将嘴对住何欣怡诱人的双唇就按了下去。

    何欣怡却将头一摆躲开了谢昌云,紧接着就问道:“小弟,你说床是窄一点好呢,还是宽一点好?只准你按题目选择一个答案!”

    “这”看着美人姐姐狡黠的闪动着的眼睛,谢昌云顿时无语了。

    这是一个根本不可能有正确答案的难题,美人姐姐这是下了套等着自己来钻!

    “绝不上当!我给你来个君子动手不动口,此处无声胜有声。”

    “不准!你先回答了问题再呜嗯坏小弟”

    第二天早饭时,谢昌云向毛泽东问道:“毛主席,今天我们先到赣县,然后还有兴国和于都两个方向可以去,您看是选择哪里呢?”

    毛泽东想了想道:“就在赣县附近吧!兴国和于都原来都是中央苏区,我这个中华苏维埃政府主席就这样回去,实在无颜以对苏区的父老呀!”

    谢昌云道:“赣县的县长是蒋经国,湖南张主席提出要把他调到衡阳任湖南第二行政督察区专员兼保安司令,我已经表示了同意。蒋经国在苏联不但上过学,而且还当过士兵,在集体农庄和工厂都担任过管理职务,到赣县之后又进一步参加了土地、经济和社会改革,这次拟调衡阳主要是在那里主持推行土改,我们到赣县他肯定要出面陪同。”

    毛泽东道:“蒋经国当过苏联的官,又当过中国的官,如果有机会我可以和他谈谈。”

    谢昌云虽然没有直接表达,但毛泽东还是看出了他的用意。

    毛泽东起床较晚,会同了秦邦宪等准备出发时已经是九点半钟了,但谢昌云却在临上车之前接到了一份军情急电。

    看到谢昌云犹豫的神情,毛泽东就道:“昌云,你有事就只管去办你的,我们有欣怡和其他人陪着就可以了!”

    谢昌云道:“毛主席,日军在九江和南浔线北段突然增加了一个师团、一个独立旅团和至少两个战车联队的兵力,另外还有部分独立炮兵部队,使这一地区日军的机动兵力超过了八万人,而且装备十分强大,近期向南昌发动进攻、切断浙赣线的企图相当明显。”

    说完,谢昌云便把电报递给了毛泽东。

    毛泽东接过电报略看了一下,又将电报还给谢昌云道:“这样的调动,只能是以夺取南昌为目的。你们在南昌的布防如何呀?”

    谢昌云道:“浙赣线以北包括南昌都是九战区的防区,我们四战区负责浙赣线和锦江以南地区,现在有十二集团军的新六军和独立三师部署在那里,另外三十二集团军驻吉安的一个师可以随时沿铁路进行增援。对自己的防区我们完全可以保证不失,但是否出动支援南昌就要认真考虑了。”

    毛泽东道:“从实际战略作用上来讲,南昌的意义远不如浙赣铁路重要,你有所考虑是应该的。你要不要回韶关去?”

    谢昌云道:“那倒不必。我可以先在赣州考虑一下总体部署,过两天和您一起去韶关也来得及。”

    毛泽东边往汽车里坐边道:“军情为大,你去忙你的,我们就不耽误你了。”

    “毛主席慢走!”

    谢昌云将毛泽东送上车后便转过头道:“欣怡姐,到了赣县你给毛主席和蒋县长安排一个单独谈话的时间。李廷秀、麦德彪,你们都跟去,我这里留下两个人就可以了。记住,毛主席的安全上绝对不能出一点差错。”

    日军必攻南昌,早已在谢昌云预料之内,但是他对保不保南昌却一直没有下定决心。

    不存在跨防区的问题,自己只要提出来向南昌方向推进,九战区的陈诚和薛岳肯定是举双手欢迎。

    也不是保不保得住的问题。虽然新六军刚组建半年、独立三师也做了重大人员调整,目前的战斗力还差了一些,但起码要高于刚出师抗战时的水平,独自抵挡住日军两个师团绝无问题,何况还有空军和九战区十余万部队的配合。

    现在的关键问题是南昌值不值得去死保?

    日军的目的在于切断浙赣线,孤立第三战区,并可对江西腹地形成威胁。从一般军事角度上来考虑,当然是把日军挡在南昌以北和以西地区,以增加浙赣线的防御纵深为上策。

    但谢昌云现在已经不是站在纯军事角度上看问题了,而是想得要深远的多。

    从赣州到九江的大半个江西都为今后自己必须控制的地区,由此才能获得长江上的港口。如果日军进攻南昌的企图被粉碎,除非是将南昌划入四战区,否则四战区部队绝无道理长期占据南昌。

    那么以后反攻的时候怎么办?难道再将南昌从中央军手里抢回来不成?这显然是极为不妥的。

    但是一旦南昌陷落,浙赣线至南昌之间的三十多公里距离,指望九战区死守根本就不可能,最后势必成为四战区与日军的必争之地。

    因为不只是后方向四战区的兵员及物资运输问题,就是赣南和广东所需的生丝、棉花、粮食等轻工业原料,以及苏、浙、皖、赣、闽等几省迄今为止仍在大量出口的瓷器、丝织、刺绣、茶叶,还有数量可观的桐油、部分稀有矿物等,都需要经由浙赣铁路往广州黄埔港或香港运送。

    这些原料和物资产品,对广东和赣南、甚至是整个大后方的经济和社会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此外还有一个反向的作用,广东和赣南的许多工业产品也要通过浙赣线销往华东,同时顾祝同的三战区的很多军需也是从广东和赣南采购的。更重要的一点,控制了浙赣线,就等于控制了三战区的一半命脉,将来万一新四军与三战区的冲突升级,自己在其中就有了强硬的话语权。

    谢昌云来到警备司令部占用了警备司令的办公室,先是与陈济棠通了电话,决定成立浙赣线前敌指挥部,由李一权担任前敌总指挥,然后又向战区联勤司令部下达了向浙赣线部队进行临战补充的命令。

    余下的大半天时间,谢昌云基本都是在地图前徘徊、或是坐在椅子上思考,想不下去的时侯就随便打一两个电话、或是逗逗王秋调节一下脑筋。

    估计毛泽东快要回来了,谢昌云便再次要通了陈济棠的电话。

    “伯公,我决定如果军事委员会要我们增援南昌,我们就适时提出将南昌划入四战区,否则就只保浙赣线。”谢昌云终于定下了决心。

    陈济棠道:“这个办法我赞成!昌云,你只管按你的想法做好准备,要南昌的事到时候我来向老蒋开口。”

    “好,过两天我回去再重新调整一下作战计划。”

    谢昌云放下了电话走到外间喊道:“丫头,我们回家去!”

第二六一章忙碌() 
晚上是赣州商会设宴款待毛泽东一行。

    毛泽东在席间虽然与工商界人物和社会名流们频频举杯、不停交谈,但在宴会下来召集秦邦宪等人开了个会、并与在广东英德的林伯渠通了个电话之后,便再度陷入了沉默。

    连贺子珍都为此担心了起来。

    “云伢子,要不然你上楼去陪润之说一会儿话,好让他换换脑筋。”坐在楼下正厅里的贺子珍道。

    谢昌云道:“婶娘,毛主席肯定是在考虑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