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支点-第1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谢昌云道“完全可以。四航司已经做过了勘察和计算,如果在恩施安装一部最先进的雷达,向东可以探测到武汉,向南可达怀化,向北的效果会差一些,但有效探测距离仍可延伸到安康。这样除了西面之外,重庆其他各方向都有至少四百公里的预警距离。这样中央空军就可以提前进行有针对性的部署。”

    其实蒋介石已经多少获得了关于四战区好像能够监测到日军的飞机的情报,而且有关专家也证实了这种可能性。但由于这种技术太先进了,好像四战区又不应该具备掌握这种技术的条件,所以就不敢做十分的肯定,而且概念方面也是含混不清。

    现在谢昌云终于解开了这个谜底,而且还说明了其可产生的重大作用,蒋介石即可有了一种终于要拨云见日的感觉。

    而谢昌云的考虑则是雷达究其存在和运用来说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现在连陕北都安装了一套,重庆的苦头也差不多吃够了,如果自己再继续隐瞒就会产生不利的后果,而且不管是自己还是陈济棠掌管行营,势必都要加强区域内的防空力量。

    所以谢昌云干脆就主动的送给了蒋介石一个大礼。

    “太好了!太好了!昌云,你总是能不断的给我带来惊喜!这个、这个我们应该赶快告诉夫人一声,让她也高兴高兴!”

    也是巧合,蒋介石的话音刚落,宋美龄便推门走了进来。

    “达令!又从昌云这里得到什么好消息了?昌云可还在饿着肚子呢!”

    宋美龄似乎忘了一个多小时她才送过来了点心和咖啡,并亲眼看着谢昌云开始吃喝了才离去。

第三三一章都在算计() 
谢昌云离开黄山官邸已经是晚上近九点半,在距欣雅园还有三四百米时,谢昌云就发现路的两旁巡逻的警察和士兵明显的增多了,欣雅园的门外干脆就设置了四个穿黄军装的固定哨兵。

    “这么兴师动众,没事都搞出事来了!”谢昌云对这样的警卫形式很是不满,但也无法阻止,觉得以后还是尽量少来算了。

    已经到了这个点,何欣怡也知谢昌云吃不下太多的东西,于是只让母亲给谢昌云准备了一屉晶莹剔透的小笼汤包和一碗粳米稀饭,以及一盘麻辣香肠和几样小咸菜。

    张相茵虽然按女儿说得吩咐厨房准备了,但还是喋喋不休的直埋怨,直到看见谢昌云吃的格外香甜这才罢了休。

    谢昌云吃这些东西也就几分钟的事,放下碗之后便说有点急事要办,径直上楼进了书房,惹得刚才一直坐在身边看他吃饭的何雅君一个劲的直撇嘴。

    欣雅园谢昌云的书房内安装有一部军线电话,除了谢昌云之外,也就是何欣怡偶尔给宋美龄打个电话才用一用,平常没人会碰这部电话。

    谢昌云要赶紧把蒋介石准备要恢复行营的事转告陈济棠,并请他分析一下“军事委员会”的意图何在?

    由于是在电话中,所以这个“军事委员会”顾名思义指的是指蒋介石。

    行营主任虽然名义上可以管辖战区,但实际地位并不比战区长官高,例如陈诚、顾祝同等都曾从行营主任转任战区司令长官,其是否能够起到节制与协调战区军事行动的作用,更大程度要看行营主任本身是否强势、蒋介石是否能够放权。

    资历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并不大。

    程潜资格足够老了,从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调任天水行营主任,说是管辖第一、第二、第十战区,可各战区长官谁也不买他的帐,最多也就是起到一个督查巡视的作用,战役策划指挥和部队调动根本就谈不上,最后结果是天水行营被裁撤,行营人员发给遣散费自谋出路。

    前桂林行营在张发奎手中也是同样命运。

    李宗仁在枣宜会战失利后被调至汉中行营任主任,很大程度上也是被架空了起来。

    所以行营主任这个职位并不好当,以至后来都被人理解特为安排那些失势而又没有实权的老资格人士所设的一个闲差。

    可偏偏陈济棠和谢昌云却不属于这类人。

    陈济棠虽然是挂名的战区司令长官,但四战区高级军官多为他的老班底,而且与谢昌云配合的默契,并兼有绥靖公署主任的实职,手中权力仍是炙手可热。

    而谢昌云就更不用说了,近六十万的中国最精锐部队都在他一手掌握之下,还遥控着于学忠、何国柱、潘文华部的十几万也可算作一流的军队,陆海空军和骑兵俱全,另有庞大的经济体系和军事工业体系,要不是敢于放权,只怕连睡觉的时间都腾不出来。

    所以蒋介石安排陈济棠或是谢昌云出任行营主任,不言而喻是另有其意。

    谢昌云之前在车上想了一会儿这个问题,最后也懒得继续想下去了。对于他来说,只要是能把握住不与四战区割裂开、不与共产党产生矛盾这两点,其他的事都好对付。

    不过当谢昌云给陈济棠打完电话,再把何欣怡叫进书房说起这件事时,何欣怡却不愿意谢昌云到行营去任职。

    理由很简单,一是舍不得离开住习惯了的韶关,二是舍不得丢下已经是游刃有余的工作。

    在不是非常紧要的事情上,何欣怡偶尔也会表现出一些不讲道理的地方,以体现自己作为女人的性格和眼界。

    谢昌云对美人姐姐是能迁就的地方绝对要迁就,于是敏捷在何欣怡被旗袍衬托得傲挺的胸前抹了一把,抢在她还没有发飙之前道:“我听欣怡姐的,我们就呆在韶关。”

    何欣怡一听立刻把要“讨伐”谢昌云的念头收了回来,“小弟,这么说你决定了要留在四战区?”

    谢昌云道:“这不一定,还是要尊重伯公的意见。不过行营的设置地点倒不一定要按委员长说的办,战区与行营在同一个地点的先例又不是没有,到时候我们提出来把行营设在韶关不就行了?这样行营的机构也不用搞得那么庞大,通讯设施、情报系统、警卫部队等等都可以兼用,还能为国民政府省不少钱下来。”

    四战区的经费是自理,但行营的办公经费则需要军事委员会拨给,一年怎么也得有一两百万。

    何欣怡道:“你觉得委员长会同意吗?”

    谢昌云道:“如果委员长不是在耍阴谋,他应该会同意的,最多是说韶关的纵深小了一些,可反过来通讯条件和防伪措施却要比别的地方好得多,这个更为重要。我估计伯公他们也会考虑到这一点的。”

    第二天一早,谢昌云还没有收到陈济棠的回复,就先接到了张治中打来的电话。

    张治中现在还任着湖南省府主席,来重庆不是住军事委员会招待所、就是住湖南省办事处。而谢昌云考虑自己出去不便,而且相对张治中来说在重庆怎么也算半个地主,于是干脆就邀请了张治中到欣雅园来,中午顺便留下吃个饭。

    张治中本来与谢昌云就有些交往,而且下一步要与谢昌云合作,事情一会儿也不一定能谈的完,另外何家的江浙菜在重庆也是颇有盛名。

    所以谢昌云的话音刚落张治中便爽快的答应了下来。

    张相茵一听张治中中午要在家吃饭,就赶忙的叫过管事和厨师吩咐了起来。张治中也是蒋介石之下的一等要人,而且口碑极好,所以虽然时间仓促、但也不能有丝毫怠慢。

    来何家做客的人虽然不是很多,但来者都是都是身居要职或名声显赫,张相茵虽然为此多了一些忙碌,但风头也是出尽了,所以每每乐此不彼。

    至于开销上的破费,在何家根本就不值一提。

    张治中是将近九点到的欣雅园,与何其轩一家见过面之后便随谢昌云来到了楼下小客厅。

    俩人坐下,张治中首先从公文包里拿出了一份报纸道:“昌云,这是今天的新华日报,你先看看上面就苏日条约发表的社论。”

    谢昌云赶紧接过报纸看了起来,见社论通篇对苏日条约持以了赞成的态度,譬如挫败了英美帝国主义将战争引向苏联的企图、粉碎了日本妄图彻底中断苏联对华援助的阴谋等等,对这些谢昌云都是溜一眼就过,很快的把目光盯在了其中“对中国固有的领土,现在不管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态、或许是对局势缓冲有一定的作用,但将来我们迟早是要收回的”这一段上面。

    文章中没有出现“外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字样,也没有具体说明“固有领土”只是外蒙古还是东四省,这让谢昌云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昌云,有何感想?”见谢昌云放下了报纸,张治中便发问道。

    “很好!中共的这种态度我可以接受,不过对一些问题上的观点就只能各抒己见了!”谢昌云圆润的表示了自己的看法。

    张治中道:“我一贯主张维护团结抗战局面,反对对中共采取极端手段,即便在委员长面前我仍坦承不讳,这次中共在外蒙古主权问题上一反常态的含蓄,让我也更好讲话了。昌云想必也有同感吧?”

    谢昌云点头道:“确实如此。中共有中共的难处,有些方面看问题的角度也与我们不同,能做出这样的表述已经很不容易了。”

    张治中道:“不说中共,就是国民政府也对苏日条约采取了申明主权之后就转入低调的态度,目的还是希望能够进一步的获得苏联的援助,只有你们四战区敢采取实质行动,停止了对苏联稀缺金属的供应。这也难怪,抗战以来你们就没有接受过苏联的任何援助。”

    谢昌云道:“没有直接,但也有间接。苏联航空志愿队和我们还是做过了几次很好的配合,特别是太原战役,如果没有苏联人的支援我们还不知要付出多大的牺牲呢!但一码归一码,如果将来苏联有难时,我也去对斯大林说,我可以支援你们,但你们要划一块地方出来独立并接受我的保护,想必斯大林也是不能容忍的。”

    张治中笑道:“要说敢想、敢说、敢做,昌云你当首推第一。我还在时刻提放着日军会不会向湖南进攻,你却把眼睛盯向了新疆,跨越之大让我们紧跟不上呀!”

    见张治中转入了主题,谢昌云便道:“敢想并不一定会做,对新疆的设想能否实现,还需有劳张长官的指点和运筹。我的初步计划是”

    谢昌云用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向张治中讲解了他在十月中旬之前进军新疆的初步部署、部分的介绍了前期对新疆所做的一些工作、并提出了希望张治中能够予以协助配合的一些事项。

    张治中是越听越觉得震撼,其中还部分感受是心惊胆颤。

    战争期间、又隔着好几千公里,可谢昌云却不动声色的谋划了几年,并且已经完成了大部分的布局,准备动用的部队都布属在了西北,只差最后的出动了。任谁得知了其中详情,也不能不对谢昌云刮目相看!

    虽然谢昌云话说的客气,但张治中明白接下来自己只能是在其中充当配角,才能保证安安稳稳的接掌新疆的政务权力。

    至于军权,连都不用想!

    午餐后将张治中送出了欣雅园,谢昌云刚回到院子里,就见机要参谋走过来报告道:“长官,十一点一刻收到陈长官来的电报,由于不是加急,按何主任的吩咐没有立刻呈送各长官。”

    谢昌云点点头签收了电报,然后边往楼里走边看了起来。

    电报的内容是预料到的。

    陈济棠等经过商议认为蒋介石重设行营主要目的还是想更多的发挥谢昌云的军事才能,其中不乏有让三战区和九战区经谢昌云手分享外界援助的企图,尚看不出有分裂三战区的迹象,如加以拒绝,反倒会使蒋介石产生猜疑。

    所以陈济棠等认为最佳的策略是由谢昌云出任行营代理主任,这样陈济棠就仍可以四战区司令长官兼任绥靖公署主任职务。

    而在行营设立的地点上,陈济棠等的想法与谢昌云对何欣怡的半玩笑话竟同出一辙,建议谢昌云向蒋介石要求将行营设在韶关,谢昌云即可在兼顾其他战区时,仍实际执掌四战区的指挥权。

    这样做还可有进有退。

    如果顾祝同和薛岳等不服指挥,那么谢昌云就可借机辞去代理主任一职,仍回四战区任代理长官,或直接接任司令长官,而陈济棠则专司绥靖公署主任职务。

    反过来如果谢昌云能够驾驭得住顾祝同和薛岳,只要再打出一两个胜仗,蒋介石就可顺理成章的把主任一职让出来,谢昌云今后就可在更大的领域里发挥作用了。

    但要是陈济棠去担任行营主任,一来是不满蒋介石的心意,二来协调几个战区的事实际上还是要靠谢昌云承担,所以不如顺应各方一步到位。

    这些意见倒是比谢昌云想得要深入多了,同时也反映出了陈济棠等对谢昌云的依赖心理。

    “是长官好听?还是主任好听?这样一来家里不是就有两个主任了?不对,还有姐姐这个八路军办事处的主任,怎么一不注意就成了主任之家了?不行不行!得想办法给美人姐姐换个职称才好!嗯,只能这样了!”

    谢昌云的心态是当什么都无所谓,所以这时他所想的问题如果说出来,肯定要惊倒一片人!

    当天下午,谢昌云再次来到黄山官邸,向蒋介石简要汇报了与张治中的协商情况,然后便表示愿意出任行营代理主任,只不过希望能够把行营设在韶关。

    让谢昌云到桂林或者衡阳,蒋介石确实存有想把陈济棠和谢昌云相对分远一点的想法。不过他知道自己如果在这个问题上执意坚持,谢昌云不但会摆出大堆的理由来,最后极有可能会来个干脆不接任。

    所以蒋介石还是同意了谢昌云的要求,只不过是提出行营必须要有单独处所,以体现行营作为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代表机构的特殊地位。

    谢昌云立刻便答应了下来。

    战区长官部有那么大的地盘,挨着围墙再开个大门挂上个大招牌,里面随便隔出一块就足够行营装点门面用的了。

    不过谢昌云满不在乎的心情,几秒钟之后便被蒋介石给破坏贻尽。

    蒋介石提出了贺耀祖和林蔚人选,要谢昌云从中确定一个担任行营副主任。

    “这俩都是什么人物啊!都是加衔上将,而且一个是前人的侍从室一处主任,一个是现任的侍从室一处主任,可谓是天子近臣,且不说我愿不愿意接受,就凭与两个人交道都不错,选谁不选谁也是个大难题!”

    谢昌云的头这会儿又大了起来!

    但拒绝是不可能的。行营是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行营,难道委员长连推荐一个副主任的权利都没有?

    而回头去与陈济棠等商量也是不行的,那样就显得过于谨小慎微或有所隐藏了。

    “委员长,要不请您写两张纸,我闭着眼睛抓一个行不行?”谢昌云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

    “咳咳咳”蒋介石一口气差点没喘过来。

    “昌云,你当这是小孩子的玩乐!”

    谢昌云赶紧道:“委员长,这实在让我太为难了!您干脆直接定下来算了。”

    对谢昌云没有抵制自己提出的人选,蒋介石还是很满意的,于是就道:“那就让耀祖去吧!林蔚刚才国外考察回来,还调回侍从室任职。”

    林蔚是浙江人,又是陆大出身,相比贺耀祖更受到蒋介石的信任。

    蒋介石一手在谢昌云身边安插了一个钉子,一手又借机将与共产党有一定交往的贺耀祖调出了中枢,可谓是机关算尽。

    将要设立的韶关行营,可指挥第三、第四和第九战区的共一百一十余个师,加上保安部队总兵力可达一百三十余万,占国军总数的三分之一,而且中央军有半数精锐都在这一区域内。

    所以如果没有一个既得力、又能与谢昌云合得来的人作为监视,蒋介石即使躺在床上也睡不踏实。

    好在是蒋介石清楚谢昌云打仗的风格一般人很难适应,才没有给谢昌云推荐行营参谋长和主官作战的一厅厅长任选。

    至于其他职务,蒋介石如要干预则太有失委员长的身份了。所以这些职位都将由谢昌云自己呈报或任命。

第三二二章收官后的规划() 
谢昌云十七日上午离开重庆后并没有立刻返回四战区,而是在宜宾停留了半天和一晚,视察了正在扩建的菜坝机场和四十一集团军的一个训练基地,然后又与潘文华和手下两个军长谈话一直谈到了半夜。

    而就在这天晚上、也就是美国纽约时间的当天上午,美国政府终于同意了在对中国贷款协定上签字。

    根据双方协议,这笔五千万美元的平准基金贷款,将在中国将相当于五千万美元的法币存入美国之后一次性支付给中国政府,其中一半的金额将用于在美国购买武器装备、粮食以及工业原料。

    谢昌云是十八日中午回到韶关之后才得知这一消息的。而当天早上廖光恩已通知将各地的限量米价下调到了六毛二分一斤,其他物资和日用品也有大幅度的下调。

    这时距西南主要粮产区的夏收时间已不足一月,湖南和江西稍晚几天也将进入夏收,而从广西运往大后方的粮食物资还在源源不断,投机商们想利用切断外汇来源的卡住‘三华’资金周转链的企图已基本破产,现在已经是该给他们最后一击的时候了。

    于是谢昌云与廖光恩和何其轩商议之后决定再加一把火。

    十九日,全国主要报纸都在显著位置刊登了“由于世界对铜的需求量增大,包括有南华公司和振华公司投资在内的智利以及老街铜矿,一季度的盈利均创下了最高纪录”的消息。

    这预示着‘三华’有的是资金在国外购买物资向国内市场投送。

    报纸的同一版面上同时还报道了“四川夏粮形势喜人、有望获得大丰收。湘黔铁路最长隧道即日将贯通、湘黔和川黔铁路于下半年通车已成定局”的消息。

    加上原来看似还要无限期持续下去的美中贷款协谈判定突然完成,使得一方面国外的粮食物资可大批进入中国,另一方面由于中国必须尽快将两亿多的法币存入美国财政部,因此国内不可能再增加新的大额贷款,而且还要迅速收回已到期的那些贷款。

    那位最大的投机操纵者孔夫人在四面楚歌之下终于坐不住了。

    “大家再坚持几天,我马上就去想办法!”孔夫人给了合伙人们最后一个安抚之后,立刻驱车来到了黄山官邸。

    然而,宋美龄虽然看着痛哭流涕的阿姐心痛不已,但却始终不敢答应为她去向谢昌云求情。

    宋美龄知道自己这个口只要一开,谢昌云即便是会手下留情,但自己与谢昌云的关系也就彻底完结了!

    而且接下来的结果就将是谢昌云与国民政府的逐步脱离,这个后果谁也承担不起。

    “大姐,等这件事过去了我和昌云说说,想办法给你们指点一些赚钱的渠道,那样也许你们还可以很快恢复过来。”宋美龄只能是做到这一步了。

    孔夫人又去找丈夫,可位高权重的孔院长也不敢再轻举妄动。上次连续两项措施都没有制约住谢昌云,蒋介石近日对财政部的一举一动又盯得相当紧,并暗示过不要再搞欲盖弥彰的事情了,而且宋子文和王如中还有不少亲信在财政部,稍有异动消息就立刻会传出去,最后自己肯定是要落得一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又坚持了三天,孔夫人终于放出了“大家好自为之”的结束语,然后便闭门谢客了。

    而在这三天之中,重庆和成都的米价又下调到了五毛八分一斤。这次并不是‘三华’在调价,而是孔夫人在将自己手中的囤积不限量抛入市场所致。

    得知孔家已经在大笔抛售粮食和物资,投机商们一片怒骂,醒悟过来之后纷纷加入了抛售行列,市场上粮食物品的价格一天数变的往下滑,限量供应情况已不复存在,众多消费者却反倒不急于购买了,以其价格能够进一步的跌落。

    戴笠和其他一些稽查机关也在这时出手了。

    孔家和另外两三个顶尖的豪门他们不敢动,但次一等的那些投机商们却因此遭了秧。

    伴随着不断有不法投机商被抓获归案、不计其数的粮食物资被查抄、差不多每天都有囤积者走上绝路等大量真假消息的传闻,大后方各城市的米价也在五月十日这天跌倒了每斤三毛钱以内,而西北各地的杂粮价格最高不超过每斤两毛八分。

    报纸上急于出售不动产的广告也络绎不绝。

    三个月的时间,以重庆米价为基准的粮价,每斤零售价竟从最高时的一元八毛多下滑到了两毛九分,虽然仍是抗战初期粮价的三倍,但再消费人口增加了十余倍、而下江的粮食有无法通过水路或铁路进入西南西北的情况下,这个粮价已足以安定后方人心和经济秩序了。

    同时,巨大的价差也揭示了官僚投机商们的无止境贪婪、以及后方民众的度日凄苦。

    然而过度的贪婪和不择手段,遇到了谢昌云是要付出惨痛代价的。虽然不能精确统计,但廖光恩等估计投机商们的损失将不低于法币两亿八千万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