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支点-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后谢昌云又脱下了身上那件皮衣递给贺子珍道:“婶娘,这件皮衣虽然大了一些,你还是把它穿上挡挡风寒。我年轻,里面有毛衣,外面还有你刚做的新棉衣就足够挡寒了。”

    贺子珍对那件皮质柔软的黑色皮衣虽然喜欢,但开始还是坚决的不肯要。

    “婶娘,你看我要是在前线穿这件衣服,目标是不是太明显了。”谢昌云的一句话,就让贺子珍忙不迭的收下了皮衣。

    经过精简,谢昌云准备随身携带的主要行装,就只剩下了一个用贺子珍给做的新棉被打的背包,和一个从广东带来的帆布背囊。

    在贺子珍和谢昌云忙碌期间,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也如期的召开了。

    由于纪律所限,谢昌云无法知道会议的详情,但是从休息时毛泽东的神情变化,以及他和张闻天、王稼祥等人商议问题时所露出的只言片语上,谢昌云还是基本断定了一切正常。

    直到会议结束的那天中午,毛泽东回家吃饭时才对贺子珍和谢昌云道:“现在又有发言权喽!大家推举我当了中央常委,而且军事上也有了一票的权利。子珍,昌云明天就要和林彪他们赶回一军团去了,中央随后也要出发,准备北渡长江去和四方面军会合。中央决定再次精简行装,你也收拾一下,把用不着的东西都扔了吧!昌云呀!我已经和刘伯承同志说过了,下午你先到总部那里去了解一下敌我形势,然后去见一见林彪和聂荣臻他们,回来以后我们再好好谈谈。”

    谢昌云这下彻底放心了!

    下午,林彪和聂荣臻在对谢昌云重回一军团表示了热情欢迎之后,聂荣臻紧接着就宣布了一军团任命谢昌云为二师副参谋长、并随同四团行动的决定。

    这这个任命既体现了对谢昌云的重用,同时又满足了他想回到四团去的愿望。在部队减员严重、很多干部都被高职低配甚至无职位安排的情况下,一军团能明确给予谢昌云一个中级军事干部的职务已经是破例了,谢昌云本人对此也是很感激。

    这其中当然也少不了总政委周恩来和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的首肯。尤其是周恩来更为清楚谢昌云在将来对党能祈祷的特殊作用,因此少不了会给一军团一些特别交代。

    果不然,到了晚上就有一军团保卫局派来的一个警卫员,牵着两匹马找谢昌云报到来了。

    看过了罗瑞卿局长写的便条,谢昌云才弄明白这个警卫员是固定配给自己的,对此他也没有什么异议。但对匹马,谢昌云不用问就知道这是为了与军团首长同路而临时调用的。因为从苏区突围之后,红军里大部分师一级的干部都没有专门的马匹,临时遇有急事,只能暂时从借骑兵通讯员那里借用一下,更不用说自己现在还只是一个团级干部。像贺子珍、邓颖超、康克清这些中央领导的爱人、还有徐特立、林伯渠、谢觉哉等老人,也都基本上是依靠徒步完了长征。

    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有能力自己买一匹马,谢昌云也不敢骑乘。

第六十八章万水千山(1)() 
第二天的一早天还未亮,谢昌云就惜别了特意早起为他送行的毛泽东和贺子珍,和那个名叫李家书的警卫员在街上一家点着马灯的饭摊上,每人吃了一碗米粉和一块烤糍粑,然后就赶往了林彪等人的住处与他们会合。

    一军团的驻地在遵义以北紧邻四川的松坎,早上从遵义出发,骑着马紧赶慢赶也要深夜才能到。所以一路上除了暂停休息以外,其余时间都在全神贯注的赶路,互相之间也顾不上讲话。

    中午在一处小镇打尖吃饭时,看到谢昌云一路上把背包挂在了警卫员的马上,自己却把那个黄色的背囊一直背在肩上,即便是歇息的时候也放在身边,林彪语气稍有不悦的道:“谢昌云,你背着那么重的东西,还能行军打仗吗?”

    谢昌云道:“军团长,这里面可是两件宝贝东西,我拿出来给你看看。”

    谢昌云说完解开背囊,取出了一个皮革包裹的长方盒子,再将盒子打开来,里面一个类似单筒望远镜的东西就出现在了众人眼前。

    “这是什么?”聂荣臻问道。

    谢昌云将东西取出后道:“这是四倍的步枪瞄准镜,德国产的,但是做过了一些改装,所以除了德制步枪之外,还可以装在其它步枪上使用,如果掌握得当,好的射手在五百米之内可以准确命中头型目标,优秀射手可以达到八百米。”

    “咝”众人都倒吸了一股冷气。

    这种瞄准镜林彪虽然听说过、但还从未见到过,于是好奇的立刻追问道:“谢昌云,你带来了几个?”

    谢昌云道:“只带了两个。这个东西很难弄到,而且价格相当贵,一个就要五千银元,装好校正了以后还要放在专用的枪套里,由专人来使用保管,绝不能摔了碰了。”

    谢昌云还未说完,一个刚想触摸瞄准镜的参谋就把手缩了回去。

    五千银元,可是将近上百只步枪的价格了!谁敢乱碰?

    “你打算怎么用?”林彪又问道。

    谢昌云回道:“四团有个副连长刘贵枪发很准,我以前还专门训练过他,我准备给他配一个。另一个我想暂时留在自己手上。”

    听到谢昌云已经有了安排,林彪也就不再往下问了。对这个新奇东西,作为一个军团长也只是一时感兴趣稀罕一下,这毕竟不是能够决定战争胜负的武器。

    而对于先前的错怪,林彪和谢昌云都没有在意。监督下级执行轻装的命令,这也是各级指挥员的职责,何况林彪对谢昌云的印象原来就很好,只不过是有些担心谢昌云现在适应不了红军的艰苦。如若不是时间紧迫,一路上他肯定会和谢昌云探讨一些战术甚至是战役方面的问题。

    到了军团部以后虽然已是半夜了,但事先得到通知的陈光和刘亚楼,却早已派师部保卫科长带了一个班的战士,在军团部等着接谢昌云回二师了。

    谢昌云现在可是很抢手的人,如果隔了一夜还不知会生出什么变故来!

    于是,聂荣臻只得忍住疲劳亲自写了一张介绍信,交到谢昌云的手上后又反复叮嘱了几句。

    而谢昌云这时也才有机会把三块夜光表和三只袖珍手电筒交给了聂荣臻,并托他转交给林彪军团长和左权参谋长。然后来到厨房呼噜噜的吃了一碗炊事班下好的米粉,便在战士们的簇拥下步行前往十几里外的二师驻地。

    到了二师师部已是两点多钟了,值班的干部却道:“刘政委指示谢副参谋长到了就先睡觉,其他事睡足了觉再说。”

    人到了手,他刘亚楼也不急了!

    近二十个小时的连续奔波,谢昌云也确实累得不行,正巴不得没人来打搅才好,于是简单洗了一下,就钻进李家书已经铺好的被子里倒头便睡。

    由于部队已经接到了两天内就要出发的命令,而且又是筹集粮秣、又是进行整编,上下都忙得不可开交。所以谢昌云在师部只出席了一个简单的小型欢迎会,连午饭都没吃就奔四团去了。

    不过在临行时,谢昌云还向陈光和刘亚楼提出告诫道:“我估计很快就要和川军交手了,据我了解,刘湘的主力部队在行军速度、山地作战经验和各部相互的配合方面并不亚于红军,所以对其作战能力我们一定要给予高度的重视,决不能因为黔军好打,就认为川军也一样不经打。”

    到了四团刚放下行装,谢昌云不顾和团长耿彪、政委杨成武等寒暄,就立刻了解起了部队目前的状况和作战能力。

    杨成武介绍道:“反围剿我们团的损失倒不算很大,但湘江一战却损失了三分之一,目前刚从其他撤编部队补充来的人员在战术能力方面要差一些,刚招的新兵就更不用提了。总的来说,要想恢复到五次反围剿之前的水平还需要一段时间。”

    “那么装备呢?”谢昌云又问道。

    “重武器基本都打坏和丢失了,全团现在只有重机枪两挺,轻机枪十几挺。子弹平均每人还有二十多发。黔军太穷,从他们手上没得到什么像样的缴获,烟枪倒是不少。”团长耿彪回答道。

    谢昌云摇头道:“这样不行!我们得想办法从川军手上捞点东西,把全团的装备搞上去。”

    团长耿彪不十分了解谢昌云,只以为他讲的话是一厢情愿,所以听了后只是报以一笑,但杨成武却是心中一喜。

    “谢昌云这家伙说想办法就一定会有办法!”

    见谢昌云接着提出要到连队去转一转,杨成武道:“谢副参谋长,你只是随我们四团行动,难道还想下去指挥部队?”

    谢昌云知道杨成武这是句玩笑话,于是便装模作样道:“是吗!我差点把这个都忘了。好吧,以后我就呆在团部,哪里也不去了。”

    杨成武一听反而急了,忙道:“我们都忙着,让你太舒服了也不行!你不是跟随行动吗?我马上就要下去看看,你干脆跟我一起去。另外你的警卫员是上级配的,对这里的情况不熟悉,我们再给你配一个通讯员。”

    杨成武很清楚,谢昌云的安全上是含糊不得。说是配一个通讯员,可谢昌云哪有什么命令往下传的,实际上也等于是又给他配了一个警卫员。

    好在谢昌云这个副参谋长的级别概念也很含糊,上可升到参谋长或者是副师长,下可到团里当团长、副团长,同时配一个警卫员和一个通讯员也说得过去。

    谢昌云也没拒绝四团的安排,反而提出要求道:“耿团长、杨政委,那就麻烦你们挑选一个细心一些的战士,再带一只好步枪来。”

    等杨成武和谢昌云一起来到二连以后,他终于明白谢昌云为什么要一个带步枪的通讯员了。

    二连的班排长和不少的老兵都跟着谢昌云干过,一听说当年的谢副连长、后来的谢副队长、现在二师的谢副参谋长来了,便全都挤到了连部来,争先恐后的要和谢昌云握握手、再说上一两句话。

    有不认识谢昌云的新战士不明就里,老兵便挺着胸脯道:“谢副连长,不,谢副参谋长来了,你们这些家伙多活几年的希望就大了!”

    等大家逐渐散去之后,谢昌云就道:“刘贵,去拿一只最好的步枪来,我给你变出个好东西看看。”

    一只亮闪闪的捷克步枪拿来之后,谢昌云便从李家书背的背囊中取出了瞄准镜和工具,在众人的一片啧啧声中将瞄准镜和步枪组装到了一起,然后提起枪道:“在三百米和五百米各找一个目标,咱们校枪去。”

    谢昌云不说,所以包括杨成武在内的人都不知这个精致的圆筒子是做什么用的,突然听到谢昌云要在五百米处校枪,不由都吃了一惊。连排干部们则连忙跑出去估算着距离,帮着选定目标。

    谢昌云举起步枪看了一阵,又用工具稍调了一下,便指着三百多米外对面山坡上的一棵大树对刘贵道:“那颗大树四米高的地方有一个疤,你过来看一下。”

    刘贵接过步枪,学着谢昌云的样子对着哪棵树一瞄,便立刻惊叫道:“怎么这么清楚?就像在面前一样!”

    谢昌云道:“镜子中间有一个十字线,你把十字的交叉点瞄准树上那个疤拉,然后用卧姿打一枪试试看。”

    刘贵解下了公文包垫在地上,卧下之后将子弹推上膛,按谢昌云所说的瞄了几秒钟,然后就扣动了扳机。

    谢昌云放下杨成武的望远镜道:“偏左了六公分,低了三公分,刘贵你看是不是?”

    “是!”刘贵道。

    “我来教你调整。这个是调左右的,这个是调上下的,就这样对好了,再打一枪试试。”

    第二枪打完之后刘贵主动报到:“偏左不到两公分,上下正好。枪应该没有问题,我估计是和风向有一定关系,我再打一枪看看。”

    第三枪,刘贵便命中了那个大疤拉中一个直径不过三公分的小疤拉。

    杨成武等都轮流的趴在地上从瞄准镜里观看了射击效果,对把望远镜和步枪结合起来竟能达到这样的射击精准度而感到不可思议。

    接下来,五百米处的射击依然取得了一样的效果,众人顿时一片哗然。

    陪同而来的一营长肖火旺喊道:“按这样的准度,五百米不是可以直接打到敌人碉堡的枪孔里了?不是比重机枪都管用?”

    谢昌云道:“远距离射击的要求很严,对风向风速的影响事先都要估算好,最好还要有人配合进行辅助观察,射手也要调整好呼吸和心态,瞄准的时候要相当精确,争取一枪命中,否则就有可能失去机会。而且如果进行不间断的连续射击,效果就会相应降低,射手的视觉也容易疲劳,所以一般只能用来对付重要的目标。”

    杨成武道:“这里面还有这么多的说头?可不管怎么样,这东西打起仗来实在是太有用了,一定要保管好。”

    刘贵也问道:“副参谋长,这个瞄准镜真的给我了?”

    谢昌云道:“我花了五千大洋那么远带来的,不给你给谁?盒子、枪套、工具你都一起收起来。”

    刘贵又道:“我一个副连长成天背着个步枪到哪都不方便,我想平常就把它交给昌华管着。”

    刘贵说的理由有一部分是实,但更主要的是一听瞄准镜要五千大洋,于是便耍了个心眼。

    谢昌云却不放过刘贵,他道:“我不管那么多,反正瞄准镜如果损坏了就拿你是问,你要是不愿意我就拿给别人。”

    刘贵被谢昌云唬得把牙一呲,便缩到一边不敢再吭声了。

第六十九章万水千山(2)() 
在紧张准备中红二师很快接到了迅速脱离在两省交界处与红军相对持的川军,转头向西,往土城、赤水方向快速运动的命令。

    从松坎出发一天多之后,二师又接到军团进一步的命令,攻打土城的任务由一师负责,二师则绕过土城然后占领赤水县城附近的复兴场,为全军进入川南打开通道。

    由于中途改变了行军方向,红四团就由后卫调整为了全师的先头团。

    耿彪、杨成武等在忙着调整行军部署,好一阵没有听到谢昌云的声音,杨成武左右一看,才发现谢昌云正对着放在膝盖上的一幅地图认真琢磨呢!

    杨成武想起那年在梅岭关下,谢昌云几次都是这样的一幅神情,而每次过后就必有奇招,于是心中不由一动,便走过去问道:“昌云(只有俩人的时候杨成武习惯这样称呼谢昌云),是不是又有什么好的想法了?”

    谢昌云猛一抬头,见是杨成武在问话,于是就道:“杨政委你来的正好,我有个想法请你帮着分析一下。你看,我们离开了松坎西进,要进入川南地区寻找一个渡江地点的战略意图已经相当明显了,敌人不可能看不到这一点。但由于我们占领遵义之后等待了一段时间,所以刘湘现在已经获得了足够的准备时间。你说,川军是等我们进入川南以后再来和我们拼个你死我活,还是应该从贵州境内的土城至赤水一线就对我们开始进行层层堵截呢?”

    杨成武想了一下以后道:“后一种的可能性大。因为我们主动和川军脱离对峙后,川军反倒从松坎方向深入贵州境内紧随我们不放,意图就是不让我们入川,而是在贵州境内和我们打,否则完全没有紧跟我们的必要。”

    “不仅如此,后面的这股川军之所以敢贴着我们这么近,表现的比中央军的胆子还要大,原因很有可能就是赤水方向的敌军已经向贵州境内出动了,使他们有了策应。而且,在这里与我们在根据地作战相比有一个最大的不利条件,就是我们暂时摸不清楚敌军的位置,但敌军却应该很清楚我们的位置和去向。所以这个仗如果是按原来的部署来打,很有可能就会陷入被动。”谢昌云紧接着又做了进一步的分析,并且清楚的预测了后果。

    “谢副参谋长,那你说应该怎么办?”已放下了手头的事,在一旁听了一会的耿彪不由脱口问道。

    谢昌云道:“我判断复兴场现在应该已经被川军占领了,而且这个方向的敌军极有可能会再继续前进,与我军来抢占土城,如果抢占不成就可转而在猿猴至土城之间提前布防,与复兴场的敌人互为依托等着我们。如果我们二师按原来的命令全部都开往复兴场,敌人也部署也完毕了,等那时我们再确认复兴场已经被敌人占领之后,就只有面临要么另选道路入川、要么强攻复兴场的两难局面。但是如果我们现在能分路进发,以大部兵力迅速的插入猿猴一带,而以少部分兵力向复兴场逼近,就极有可能会在途中截住正在运动中的想要抢占土城、或者抢占土城不成而返回的那股敌人,弄得好就可以打一个歼灭战,最次也可以击溃敌人,既为我们下一步再打复兴场去了后顾之忧,同时也可以为一师和其他部队向赤水方向运动扫清障碍。但这有一个先决条件,就是我们必须以远超出敌人所能预想到的速度,最多一天时间就必须赶到猿猴,抢在敌人的前面完成这一歼敌部署。”

    杨成武马上道:“由于时间仓促,我们现在还没有来得及布置侦察,所以对敌人的动向还掌握不了,如果敌人真是已经占领了复兴场、并且已经开始向土城运动,那我们面临的情况就确实有些不妙。昌云,我看应该把你的想法立即向师长政委汇报。”

    “我也赞成谢副参谋长的分析。好在师部离这不远,政委你马上和谢副参谋长一起去汇报,我留下立刻动员部队做好强行军的准备,也好多争取出一些时间。”耿彪头一次亲身领教到了谢昌云不同寻常的思维和判断能力,对谢昌云的方案也表示了积极的赞同。

    时间刻不容缓,谢昌云补充了一句“我们还应该立刻向猿猴和复兴场方向同时派出几批小股侦察部队,最好是骑马。”然后便和杨成武带上警卫员小跑着奔往几里外的师部。

    毫无疑问,听完了气喘吁吁的谢昌云的报告和杨成武的补充分析后,陈光和刘亚楼都敏锐的察觉到了谢昌云的提议是可行的。问题是电台已经拆除,而且军团部也在移动,现在还不到规定联络的时间,因此无法向上级请示。

    性情急躁的陈光道:“我认为这个机会不能错过,我们宁愿白忙一场,也比到时候陷于被动要强。政委你看呢?”

    刘亚楼想了一下后道:“我看暂时不用向军团首长请示了。军团只规定了我们到达复兴场的时间,但并没有规定具体的路线。我们可以先以一个团直奔复兴场以东,另以两个团直插猿猴和土城之间,如果土城和复兴场之间没有大股敌人,我们就沿着大道再折向复兴场,只要时间能保证,也不算违反上级的命令。但如果真的遭遇了敌人,只要我们的战斗打得好,到时候军团首长也不会过多责怪我们。”

    陈光随即道:“好,就由参谋长带六团去复兴场,师部率四团和五团赶往猿猴和土城之间,四团在先,五团随后跟进,各部队要注意随时报告情况。谢副参谋长还有什么要补充的?”

    谢昌云道:“没有了,我马上和杨政委回四团去带部队出发。”

    望着谢昌云离去的背影,刘亚楼道:“师长,时间一长你就知道了,给谢昌云当上级,往往是既让你有料想不到的高兴,同时又得跟着他提心吊胆。你看,他刚一回来就把我们闹了个鸡飞狗跳、可最后还是不得不按他说的去做。”

    陈光道:“我看还是把他叫回师里来好一些,这样也随时可以给我们出一些主意。”

    刘亚楼道:“没用。你看他刚才跑得那么快,一多半的原因就是怕我们把他留下来。他刚回来,不让他上打几仗绝不会甘心。”

    团长耿彪听完杨成武传达了师首长的决心后,所下的第一道命令竟是“全团换上胶鞋。”

    原来,谢昌云弄来的那批胶鞋发下来之后,二师就立了一个规定:不遇到紧急情况不得穿胶鞋,否则纪律处分。

    现在换鞋的命令一下,不用多交代,指战员们也都明白了事情的紧急,绝大部分的指战员以前都没有穿过胶鞋,现在穿上走了一段以后就发现了这真是个好东西,走起路来又轻便又不磨脚,于是一个个的便鼓足了劲沿着蜿蜒起伏的山路往前奔,速度快得令两年多来虽然一直坚持锻炼、但基本上没机会走山路的谢昌云跟起来都略有些吃力,不过他还是凭借良好的体质坚持了下来。

    部队连续急行军了十个多小时,将近晚上九点的时候,就在距猿猴五六里路的地方与先前派出的侦察员相遇了。

    侦察员报告说,据了解大约几千人的敌军于下午经过猿猴往土城方向去了,在猿猴只留下了少量兵力和辎重部队。侦察队现在还有一个小组留在猿猴附近,想设法进一步弄清敌人的番号和准确兵力。

    谢昌云的预测被证实了!众人都松了一口气,同时也更来了精神。

    杨成武道:“没有带辎重同行,就说明敌人做好了撤回来的准备。我们现在已经抢出了先机,完全可以在敌人回来的路上出其不意打他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