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支点-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列席参加军事委员对于南京是守是弃的讨论。

    到达南京之后,谢昌云首先就向蒋介石表达了自己认为必须坚持原定放弃南京计划不变的态度,并再一次对抗战的进程进行了推论。

    蒋介石也对谢昌云的建议表示了认可。

    然而,接下来的情况却发生了变化。

    本已有意放弃南京的蒋介石,却在会议上被那些喊着南京为先总理陵寝所在,又是国家首都,决不能轻言放弃,誓与南京共存亡的人吵得浑浑噩噩,差点就要做出了死守南京的决定。可当蒋介石一眼瞥见了在一旁默不作声的谢昌云时,便突然想起了当初与他在官邸办公室里的密谋,因而一下就冷静了下来。

    蒋介石知道在这种场合下,如果不表明坚守南京的态度根本就收不了场,而且还会把丢失首都的责任揽在了自己身上。

    “这个责任自己不能担、黄埔将领也不能担。”蒋介石心下已定,于是扫视会场几圈,最后将目光落在了正在慷慨言辞的训练总监部总监、一级上将唐生智身上。

    “南京必须要守!”蒋介石一语既出,会场立刻安静了下来。

    蒋介石接着又道:“但是转移疏散还要按原计划进行,以减少民众损失和减轻我军守城负担。孟潇(唐生智字)兄不畏强敌、再三请缨,其情其志实为我等所感动,这个、这个南京守城的重任就拜托于孟潇兄了!苏宁一线的国军精锐皆可由孟潇兄调遣。”

    “唐孟潇?”在座的高级将领们又的不可思议的瞪大了眼睛,有的则若有所思微微颔首。

    而自一九三零年于军阀混战中败北之后、数年再未染指过兵权的唐生智,此时却是一副踌躇满志、舍我其谁的得意面色。

    “唉!孟潇可悲!”才广州赶来南京开会的陈济棠对身旁的谢昌云小声叹道。

    而坐在陈济棠另一侧的白崇禧则一脸鄙视的看着唐生智心道:“权令智昏!我们桂军有一个集团军在此都不出头,人家十二集团军两个巨头坐在这里更是一声不吭,你一个既没兵、又没权的过气人物充什么好汉?生生的把老蒋扔不出去的屎尿盆抢过来扣在了自己头上。你当老将把谢昌云叫来是凑热闹的?不留后手才怪!”

    果然,蒋介石回到官邸之后,便立刻与接到侍卫通知后紧随而到的谢昌云密谈了一个多小时,并让谢昌云将南京防卫的几个要点用文字罗列了出来。

    第二天,谢昌云便返回了长兴,并开始了一系列的军事部署。

    而其后几天,蒋介石又由与张治中、顾祝同(由西安行营主任调任三战区副司令长官)、陈诚等心腹将领们进行了紧锣密鼓的商议,秘密制定了一套日军兵临南京时的应对方案。

    而刚就任南京卫戍司令长官的唐生智,对这一切却完全被蒙在鼓里,正忙着四处视察和向蒋介石要兵、要钱,要物,并催着手下新建班底尽快制定南京的城防计划。

    蒋介石对唐生智的要求也表现出了格外的慷慨大方,除了以右翼防线不能削弱为由拒绝了其调十二集团军一部守卫南京的请求之外,其他方面则一概照允。

    十二月二十日,所有政府机关和高等学校、以及近半数的南京市民都井井有序的撤离了南京,重要物资也都基本转移完毕。

    同日,苏宁战场左翼和中路的国军主力撤至到了句容、丹阳、镇江一线,中央军第八十七、八十八师、七十四军、七十八军、中央教导总队等部开始从原守备部队手中接管南京防务,并加紧加固防御工事。

    右翼十二集团军也全部转到了长兴至宜兴的后备阵地。而原配属十二集团军的张发奎部的两个师则奉命南下,去加强杭州一线的防卫。

    日军左路集团虽然于两天之后小心翼翼的跟随而至,并对十二集团军的新防线发动了一次联队规模的进攻,但很快就以一个小时内伤亡七百余人的代价收了场。

    十二月二十五日,迟迟得不到左路配合的中路日军,只得独自在正面向中国军队的中路发起了猛攻,在付出了近万人伤亡的代价之后,终于突破了中国军队的主防线,于二十七日下午进至了与南京近在咫尺的江宁和汤山,并与防守南京外围的中国守军继续激战。

    部署在南京外围的中国守军虽然凭借有利地形进行了顽强抵抗,但无奈日军地空火力十分强大,在付出了重大牺牲和大量的杀伤日军之后,不得不相继放弃了阵地。

    十二月二十九日中午,日军第十六师团的前锋终于抵达了南京以东近郊,在他们的对面除了巍峨耸立紫金山和南京城墙之外,几乎再无其他任何屏障。

第一五五章南京之战(2)() 
日军第十六师团虽然仅用两天时间就突破了南京外围防线到达了南京城下,但自身的损失也达到了两千余人,按说是应该至少进行两到三天的休整和准备后再投入战斗。

    但是由于距攻占南京的最后期限只剩了两天半的时间,所以十六师团师团长中岛今朝吾不顾炮兵联队大部还没有赶到、以及长江中的军舰被乌龙山要塞和中国海军布下的水雷所阻隔、尚缺少重火力掩护等不利因素,立刻命令三十旅团旅团长佐佐木到一,在下午四点钟之前必须对紫金山发起进攻,最迟于三十日中午一定要占领紫金山,以清除对进攻南京中山门部队的威胁。

    负责守卫紫金山和南京东面城垣的是桂永清的中央军校教导总队。该部虽然在淞沪战役中遭受极大损失,但其在湖南整训的三个补充团已及时归建,而且在一个月的休整期间又得到了装备补充,所以此时三旅六团的建制仍然保持完整,并拥有野炮十二门,步兵炮、平射炮二十余门,迫击炮四十余门,其中还有三个团是全德步兵装备,其实力远超过一般的二旅四团制整理师。再加上各级军官基本都是受过了实战考验的中央军校毕业生,又有坚固工事和充分准备、以及以逸待劳等诸多优势,所以面对日军突然发动的进攻毫无惧色,仅用一个半旅的兵力,就连续击退了日军第三十旅团三十三联队的三次进攻,共击毙日军四百余人、击毁战车两辆。

    战至天黑,日军只得暂时休兵。

    然而就在这天晚上,南京以外的战事却开始重新变得激烈起来。

    在南京以东和以南地区,有计划避开日军主力而转移到主要道路两侧的中国军队,于半夜零点开始突然对日军后方的道路、桥梁、物资中转地、运输车队和船队、小股守备部队等多个目标发动了攻击。

    一夜之间,日军的交通补给线几乎完全瘫痪,死伤近千人,大批弹药、粮食及物资被毁。

    更大规模的战斗则发生在太湖西南的长兴地区。

    得到补充之后的十二集团军第六十四军,以四个步兵团、一个炮兵团、一个装甲营的兵力,于晚上十点整向当面日军发起了突然反击,并迅速的将日军突前的一个步兵联队、一个工兵大队、一个九二步兵炮大队共四千余人,硬生生的从其主力中分割出来。经过五个多小时的激战,终于将该部敌军大部消灭。

    而六十六军的一个师则全部乘坐汽车,由二十余辆坦克和装甲车掩护,从宜兴经溧阳整夜开进百余公里,于天明之前到达了距江宁县东山镇西南十公里处,然后就利用各种伪装严密的隐藏了起来。

    六十六军所经之地都是未被日军占领的区域,又是夜间行动,所以日军根本无法察觉到。倒是沿途那些从苏宁主防线撤下来的那些国军部队,被数百辆延绵不断驶过的车队震撼得不轻。

    一些耳有所闻的军官低声道:“这是十二集团军。估计又有好戏看了!”

    由于补给线及后方遭到严重袭扰,原本计划于三十日中午对南京发起总攻的日军华中派遣军,不得不暂时延缓了进攻时间,一方面抽出部队去稳固后方,一方面又急忙向前线重新输送弹药给养。

    在南京,原本因日军进展速度超出预料,以及外围部队不听调遣、不愿撤进城内而感到气恼的唐生智,由于教导总队在前一天击退了日军对紫金山的连续进攻,又见城外的日军半天没有行动、空中很少见到飞机的影子、江面更无敌舰的踪迹,于是便又提起了精神,竟下令城内城外的部队同时出动,对日军展开反击,以重新夺回外围失去的阵地。

    可是唐生智没想到,命令下达了近两个小时,竟没有一支部队有反击的行动。再一催促,清一色的回答全是正在重新调整兵力做反击准备。

    “哪有打防御战没有事先制定反击部署的?”唐生智这个气呀!

    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那些嫡系或非嫡系的将领们,口里一个个“司令长官”的叫着,可电话一放就再没了回音。

    打电报让蒋介石敦促部下?那只能说明自己无能无德;使出军法来杀他一两个?可理由并不充足。人家有没有说不执行令,只是还没有准备好罢了,最多只能算个延误军机。再说杂牌军将领杀了不起作用,那些中央军将领自己敢杀吗?

    眼看着太阳西下,这时才有将领陆续报告说反击准备完成,望长官部能够提供炮兵火力支援。

    “还反击个屁!马上天就要黑了,大炮射击的火光一闪,炮兵阵地的位置马上就暴露,不是送给日本人当靶子吗?”唐生智无奈的下达了停止反击的命令。

    这次担任南京城内以及制高点防御任务的都是清一色的中央军,他们自有上峰的交代:

    南京是国家首都,又是国父陵寝所在之地,守卫南京乃我黄埔军人义不容辞之责。但抗战来日方长,不在一城一地之得失,我们只要以坚强抗战之决心,不使日寇年底占领南京的企图得逞,便足以告慰先总理英灵。只要元月三号之前日军入不了南京,各位的责任就算尽到了,届时怎样实行转移必有妥善安排。

    眼看今天过去也就只有四天的时间了,所以不到万不得已时,谁还去打什么反击?

    再说,日军虽然是暂停了进攻,但是昨晚至今天,在城外的几个方向上至少已经聚集了四五万以上的兵力、上百门大炮,几十辆战车,自己这边就算是一时反击得手,也根本站不住脚,还不知要付出多大的代价。

    中央军不动,散在南京外围两侧的几万杂牌军当然也不会贸然出动。

    十二月三十一日上午十点,日军第九、第十三、第十六师团等部,在航空兵和炮火支援下,动用三万多步兵和几十辆战车,竟不顾城外雨花台、紫金山两处制高点还在中国军队手中,同时向南京的中华门、雨花台、中央门、紫金山等处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中国军队也随即向日军展开了全力的还击。尤其是据守雨花台的守军八十八师一个团,虽然在日军密集炮火和轰炸之下伤亡惨重,但仍前赴后继、死战不退,使日军的数次进攻均未能前进一步。

    而据守紫金山和中央门的教导总队,不但依据有利地形也击退了日军十六师团的多次进攻,而且还利用设置在紫金山上的炮兵阵地,给进攻中央门的敌军以重大杀伤。

    双方的激战整整将进行了十二个小时,一直到了晚上十点,才因日军看到当天占领南京的意图已无望实现而停止了下来。

    全天中国守军共伤亡五千余人,但日军的伤亡也至少在四千以上。

    日本国内和华中派遣军司令部,对没有实现在一九三七年最后一天占领中国首都的目的而大失所望,分别对自己的下级给予了严厉斥责。

    而民国政府和军事委员会,则对南京卫戍司令部进行了通令嘉奖。

    当晚至凌晨,六十六军又一个师和一个炮兵团的部队被运送到了江宁以南地区。

    元月一日,又得到了一个师团和一个旅团增援的日军继续展开进攻,并同时分出部分兵力去配合海军夺占乌龙山要塞,试图让其舰炮尽快进入对南京攻击的射程,并切断下关与江北浦口间的长江轮渡交通。

    下午四点,因雨花台的防御工事被日军的大炮、飞机和坦克全部摧毁,守军大部伤亡,负责防守雨花台的守军团长只好带着余部两百多人撤到了城内。

    四点二十分,雨花台终于被日军攻陷。日军从这里可居高临下布置重火力,给南京南面的防御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当天的战斗,终于以日军获得重要进展而告结束。

    二日,早上八点开始,日军继续对南京展开全面进攻。

    在城南,占据了有利地形的日军,一方面用布置在雨花台上的炮火压制城墙工事上的中国守军,一方面用四门直射炮抵近向中华门连续炮击,大半个小时之后终将城门轰塌,一百多名日军跟在三辆坦克的后面从门洞处冲入了城内。

    但中国守军一方面在城楼上往下丢着手榴弹和炸药包,一面趁日军坦克被路障所阻的机会,利用预设在街垒工事里的大量轻重火力,很快的摧毁了日军的坦克,并将进入城内的日军全部消灭。

    日军几乎没有停息,就又以四辆坦克、两辆装甲车和一个大队的兵力再次向中华门发起了更大规模的进攻,同时日军的曲射炮火所发射的炮弹也越过城墙,成片的落在了街垒工事上。

    一旦让这股日军突入城内控制了整个中华门,南京就失守在即了。

    所以负责守卫中华门一线的八十八师也是发了狠,师长孙元良掏出了最后的老底,急派师部警卫营、两个机枪连、一个工兵连、一个战防炮连,由师参谋长亲自带领赶来增援,凭借猛烈的火力终于再次打退了日军的进攻。

    残余的日军刚一退走,守军就立刻开始抢修工事和埋设地雷,并把几十桶汽油推过来,胡乱摆放在了城门洞的旁边,并打开了两个桶,把汽油放了一地。

    日军调整了兵力之后,便向中华门发起了第三次进攻,数门大炮、几十挺轻重机枪和几十个掷弹筒将城墙上的守军打得抬不起头来,又是一个大队的日军跟在坦克的后面很快就冲到了城门处。

    可就在这时,日军的面前突然“轰”的一下就燃起了厚厚的一片火墙,十几个跑在最前面的日军士兵和一辆坦克顷刻间就被烈火所吞噬。

    十几分钟过后,火势仍然不减

    面对这无法逾越的障碍和城墙上不断丢下的爆炸物,日军只得拖着伤兵和几十具尸体匆忙的撤了回去。

    虽然又一次打退了日军的进攻,但是中华门被日军攻破的消息却不胫而走,立刻在南京城内引起了极大的骚动。

    一些原来对守卫南京抱有于一线希望的市民,以及一些散兵及伤号、还有部分没有明确隶属管辖的勤务部队纷纷涌向了下关码头。

    同时,其他方向上的中国守军在日军飞机大炮的狂轰之下,人员、工事和装备也损失极大,除紫金山主阵地之外,其余阵地都限于苦苦支撑状态。

第一五六章南京之战(3)() 
“孟公,怎么办?南京看来是守不住了。我们是不是”

    在南京卫戍长官司令部唐生智的办公室里,一个戴着眼镜少将军官急切的向询问到。这名少将是长官部的高参,也是跟随了唐生智多年的亲信幕僚。

    “急什么!”唐生智瞪了幕僚一眼,手抚唇须在宽敞的房间里来回走动了足有两三分钟,然后突然站下。

    “来人!立刻向军事委员会报告,日军攻破中华门,南京危在旦夕;命令各部师以上指挥官马上来长官部开会;另外在增派一个排去加强长官部专用火轮的警卫,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动用。”

    不需再多言,幕僚已经明白了唐生智的用意,便悄悄唤过自己的勤务兵收拾行装去了。

    “妈的!小日本的飞机大炮确实厉害,刚开打三天,眼看着南京就支持不住了。自己好不容易争到手的司令长官难道就这么丢了?”

    有蒋介石如形势危急可以相机决断的密令在手,唐生智倒不怕自己会因丢失南京而受到处置,只是太有些不甘心,而且将来的声誉也要严重受损了。

    还是要想想办法,虽然南京不保,但只要控制住这十几万军队占据江北,还是会有继续领兵一方的希望。

    在随后召开的紧急军事会议上,唐生智开场即道:“日军依仗飞机大炮攻势猛烈,我军牺牲惨重、中华门几度被日军攻入,各处防线也岌岌可危。众位认为我军当以何为上策呀?”

    唐生智料想这些中央军将领面对危局,必定会有人提出弃守南京,这样自己再顺乎众意做出决断,多少也能有个台阶可下。

    可谁知这些将领听了唐生智的话之后,竟一反常态的全都唱起了高调,纷纷起立表示了宁愿战至最后一兵一卒,也要与南京共存亡的决心。

    孙元良还挽起袖子喊道:“谁丢的阵地谁负责!回去以后我自当亲自带队冲锋,誓于今晚全部恢复中华门阵地。各位长官包泽,如有不幸,今后家中就烦劳照顾一二了!”

    七十八军军长兼三十六师师长宋希濂接着道:“职部已构筑严密街垒工事,尚有众多建筑可以依托,即便日军攻进城内,要想占领整个南京也绝非易事。”

    “紫金山我军阵地坚固、粮弹充足,纵使是孤军奋战,坚守一月也不在话下。望唐长官坚定守城决心。”桂永清也拍着胸脯凑起热闹。

    “我七十四军愿与南京共存亡!”七十四军军长俞济时的喊声也不弱。

    “不必再说了!”唐生智见没有人肯进其圈套,就知这几位黄埔一期生在事先已商量好了。

    于是唐生智干脆就拉下脸来直接宣布道:“蒋委员长之前授权与我,如南京情况危急时可以擅断去留。目前雨花台失守,中华门危悬一线,南京局面已再无挽回之地,继续坚守只会平添牺牲,而且江防要塞一旦被攻破,我军就将全部陷入日军包围。各位都是国家栋梁、所部也是国军精华,岂能尽损于此?因此,我决定从今夜开始实行战略退却,各部随卫戍司令部一同撤过江北。请各位回去之后就着手准备,按长官部计划顺序严格执行、不得有违!来人,把转移计划发给各位将军。”

    “唐长官,守城有责,恕职下难以从命!长官如能体恤,请派出渡船将我部千余伤兵妥善转移到江北。”

    “唐长官要走请便!长官部直属的炮兵还留下配合我部继续坚守。”

    “南京防线环环相扣、动一发而牵全身。近二十万大军,江边还有几万百姓,只要撤退令一下,必定全线崩溃无疑,哪里能容我等从容过江。与其这样,我部还不如与敌寇死拼到底,尚可博得英明在世。”

    又是反对声一片。

    “这些人今天都吃什么药了,难道就真的不怕死?”

    唐生智百思不解,但这些将领决意要继续坚守南京,他也没有充足理由阻拦,何况日军随时可能破城,耽误时间长了自己也难以脱身。

    于是唐生智只得下令各部便宜行事,然后便匆匆宣布散会。

    而这些中央军将领也不愿意多留,顷刻间就走了个一干二净。

    他们昨晚都收到了蒋介石直接发来的密电,其主要内容是:三战区前敌总指挥陈诚、十二集团军副总司令谢昌云,已经在江宁以南建立了江南指挥部,如唐生智决定弃守南京,各部则一切悉听从陈、谢二人指挥调动。

    陈诚来不来倒无所谓,可是谢昌云此时不在右翼防线,却突然出现在了南京城外,那不是说明十二集团军就在附近?

    这些黄埔将领心里立刻有了底,今天一早就纷纷与江南指挥部沟通了电台联系。

    现在唐生智既然已下令撤退,指挥权就自然落到了江南指挥部手上,于是这些将领都急忙的赶回各自的司令部,以尽快向陈诚和谢昌云通报情况、并寻求进一步指令。

    陈诚与谢昌云紧急协商之后,立刻命令由俞济时统一指挥南京防御,不论代价多大,天黑之前坚决不准日军突入城内,同时要求各部队必须在晚上八点钟之前将伤号和非战斗部队全部转移至下关码头。

    稍后,又是更多道命令连续下达到各部。

    在南京中华门一带,日军暂时放弃了由中华门突破的计划,而改用以在雨花台部署更多重火力压制城墙上守军、直接对城墙进行攻击的战术。

    日军这一调整很快见到了成效,南面城墙上的多个火力点在一个多小时内就大部被日军的炮击所摧毁,人员伤亡严重,有些地段甚至出现了两三百米的防御空缺。

    一些日军使用爬梯和绳索趁机攀爬到了城墙上,与反扑过来的守军在城墙上绞杀做一团。

    而八十八师负责防御的地段有数公里之长,面临日军的多点进攻,已基本无兵可调了。

    随着爬上城墙的日军越来越多,而城墙上的守军则越战越少,眼见着整个南面城防就要被突破了。

    就在这紧要关头,七十四军五十一师的一个旅和七十八军三十六师的一个团跑步赶到了城南,随即便蜂拥登上城墙对日军展开了反击。

    这股生力军的到来,使守军立刻在数量上和火力上占据了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