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诡谍-第1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宋朝阳淡淡一笑,道:“给不给你们生路不是我说了算,你们要跟这位警察说。”
两个歹徒脸色顿时变得狰狞起来,对望了一眼,突然大喝了一声,狠攥着匕首,再一次向林芝琼冲来。
两个歹徒被宋朝阳一脚踢倒,就已经知道这个男人实在是太过强大,根本就不是他们能够应付的,所以全都把目标盯在了林芝琼身上,只要把林芝琼制住,这个厉害的家伙肯定会投鼠忌器,他们也就可以脱身了。
林芝琼看到两人冲来,心里这时却是没有一点的惧意,有这样一个高手在她身边,她根本就不用出手。
不过这时却是听到宋朝阳说道:“好好的练练手,这样的歹徒可不是随便就能遇到的。”
林芝琼愣了一下,宋朝阳已经一巴掌把一个歹徒打的软在地上,再也起不来了,却是放过了另外一个。
而那个歹徒这时也一下子被打的有些蒙,面前这个男子也太强大了,他们根本就没有一点的反抗之力,本来扑向林芝琼,这时却是停了下来。
林芝琼这时却是醒过神来,这个高人明显的是让她练手呢,这可真是一个好机会,以前虽然在警校里面与同学们一起练习搏击,也有对练,可是那时候大家根本就不会下死手,最多就是有争胜的念头,根本就不用担心自己会不会受伤的。
但现在不同了,面对着这样一个歹徒,她必须要拿出全部的本事,这可是生与死,容不得一点的含糊。
而且两次遇到这种危险,林芝琼也知道自己的实力真的很差,对付一般害怕警察的小偷之类的还行,真正遇到这样的亡命之徒,她根本就是不行,所以有这样的机会,她也不想错过。
想到这里,林芝琼的身姿一下子挺立的就像一根标枪,神情也是显得无比的慎重,两手一摆,轻喝了一声,就已经向那个歹徒逼去。
那歹徒眼里已经是血红一片,他已经知道今天是绝对不会幸免了,以他们身上背着的案子,只要被警察逮住,那是死十次也够了,而想逃跑也已经不太可能,既然如此,那就是杀一个够本,完全纯了拼命之心。
大喝了一声,那歹徒手里的匕首就向林芝琼的胸口刺去,这可就是完全奔着要害去了。
林芝琼两眼死死的盯着那歹徒的匕首,身体猛的一侧,就让开了对方的匕首,然后迅速的去抓对方的手腕。
这个歹徒也学过一些功夫,手腕一甩,就已经让开了林芝琼的这一抓,匕首一扬,就向林芝琼的手腕上削来。
宋朝阳这时说道:“你这样闪避动作太慢,要想对付拿刀的人,最主要的是看对方的肩膀和胳膊的动作,从这里就可以判断出对方要做什么动作,也就能够先一步做出闪避和反击的动作。”
第二百零七章秘密基地()
因为李四海的原因。所有与李四海有关的内部人员全部被隔离审查。李四和从关押地点回到四合院之后,他们几个人开始休假,整整一个月才被召回。
尹红艳复职的第一天,在去上班的路上一则手机上的保密通知引起了她的注意:
“请去第八会议室报道!”
八号会议室在安全中心的西翼,属于那种装修简陋,但保密性极强的会议场所,奇怪的是参加会议的人很少,只有关成军,中心王主任和一个自己从来没有见过的中年人。
“尹红燕同志,请坐,这是国家安全对策中心的同志,现在我受命和你谈话,下面你所听到的都是极高机密,你不得向任何人外传!”王主任脸色庄重。
”你前一段时间写过一篇提议高度重视对日工作的报告,上面说军国主义复活,恐怖主义结合的发生概率在近期非常高“
“额,是的,那只是一篇推测性的文字”尹红燕开始怀疑是不是那篇报告惹了什么祸。
“有关领导层很重视你的发现,提议你加入“黑子”计划,这是一个最高等级的危机应对计划,涉及军事,经济,情报等多方面”
从一个情报人员的角度来看,越是重要的会议,时间应该越短,这样才能让人抓住重点,这次见面会完全满足这个条件,尹红燕看了看手表,从开始到结束一共8分32秒。
“你有30分钟的时间准备简单的行装,但是只限在这个建筑物内”那个一直不出声的中年人冒出了一句话。
尹红燕有一个随时准备好的旅行包,里面有一些内衣及个人卫生用品,还有几件厚厚的冬装和简便轻薄的夏装,当她提着包来到停车库的时候,才用去了14分钟。
那个自称张研究员的中年人站在一辆旅行车旁,身边是2个虎背熊腰的特勤护卫员,刚刚坐定,车子就启动离开了地下停车库。
车子来到了郊外的一个军用机场,停机坪上,一架没有任何航空公司标记,只在机尾涂着五星红旗和B…801编号的波音…757ER已经放下了登机梯,发动机也发出了轻微的响声。
“呵,是空军专机”尹红燕内自己嘀咕了一句
上了飞机,发现和普通民航不同的是显得非常宽敞,座椅显然被拆掉了不少,机顶上播放视频节目的显示器也没有了踪影。
在一个留着齐耳短发,穿空军迷彩作训服的年轻女兵指引下,尹红燕和那个张研究员坐在了一排,护卫人员显然没有登机,因此这是一架道道地地的“专机”。
“这是特级机密项目,你去了以后,不但要好好听,好好看,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提问,你已经获得了保密授权,回来以后就你了解的,结合国际形势,写一份简短的汇报,我提醒你,这份报告是供最高领导层阅读的。”
飞机在张研究员的话语声中加速滑行。
专机刚刚爬上高空就转了一个大弯,手表上的数字罗盘显示他们在向西飞。一路上尹红燕没有说话,只是闭目养神,渐渐地睡着了。
她是被那个担任服务员的女兵轻轻推醒的。
“请系好安全带,我们马上着陆!”
“好,谢谢”尹红燕一边系安全带一边向窗外望去,她看到机翼下是连绵起伏的皑皑雪山。
尽管坐过几百次飞机,但是在机轮停稳后,她仍然感觉到有些恶心,他们其实不是降落的,而是从空中笔直“砸落”下来的。
从机舱走出来,身着春装的尹红燕马上打了一个哆嗦,旁边的张研究员看看她,微笑着说“欢迎来到帕米尔高原”。
这显然是一个军民两用机场,尹红燕看到停机坪上还有空军的运输机,跑道上有一架民航涂装的货机。
以偏远地区的标准看,候机楼还是非常现代化的,里面有一个装修的很有中亚风情的小餐厅,尹红燕和张研究员在里面吃到了熏马肠和手抓羊肉饭,以及味道极其厚重的酸奶。
“第一餐不要吃太多,会头疼的!”张研究员对尹红燕说
就在他们吃饭的时候,一位60岁开外,身着没有任何标示的迷彩服,个子不高却格外强壮的人向餐桌大步走来。
另尹红燕奇怪的是,一路上冰冰冷冷的张研究员主动站了起来,热情的和来人拥抱。
“怎么你亲自来了,老叶!”
“呵呵,我是一个老飞行员吗,要抓住一切机会飞行呀”
“小尹,这是叶将军,这里的负责人!”
“欢迎你们!”这个叶将军对尹红燕招了招手,就在前面引导,把他们带到了一个偏僻的停机坪,一架没有任何标识的直升机已经转动了旋翼,显然马上就可以出发了。
出乎尹红燕的意料,叶将军坐在了机长的位置,戴上耳机,并示意他们也戴上。
“我们有更好的飞机,不过一个工程师病了,要去大医院,让他们坐了好飞机,待一会儿起飞的时候你不要怕”他显然是对尹红燕说的。
几分钟后,尹红燕明白了他的意思,直升机没有直接从地面垂直上升,而是先在跑道滑行了几十米,突然像翘翘板一样,机尾首先翘到了天上,接着机头向下转了180度,才慢慢恢复平衡,这时候已经在天上了。
“现在是高原,直升机动力不足,垂直起飞需要发动机满功率输出,用不了几次就要大修了,这个起飞方法是苏联人在阿国发明的,非常好用。”叶将军解释了一番。
很快,尹红燕就知道着落为什么那么惊险了,她看到整个机场实际上建在一个极高的山岗上,周围群山环绕。
30分钟以后,尹红燕走下了直升机,此时她已经换上了厚厚的冬装。天空晴朗而湛蓝,这种深兰色表明此地已处在大气层的很高处,将军亲自驾驶一辆军用越野吉普,这让尹红燕吃了一惊。
第二百零八章介绍()
“你不用问,小同志。我自己开车是因为我们这上面没有空间容纳非必要人员,而且,唔,我过去是一个战斗机驾驶员。为什么我要把这条命交给某个嘴上无毛、刚懂得换挡的小孩子?你喜欢我们的路吗?”
一点也不。尹红燕没有说出声来,因为将军正快速地冲下一个斜坡。这路刚够五米宽,靠乘客座位这边是一个徒坡。
“上冻的时候你来试试看!”将军哈哈笑起来,“近来我们走运,天气很好。去年秋天尽下雨,一连下了两个星期。这里很不寻常的是,季风本来应该把水气都下到印国而春天却一直是这么宜人地干燥、晴朗。”到山脚了,他换了挡。一辆卡车从对面开来,吉普的右侧车轮在不平的路边乱石中滚过的时候,尹红燕竭力不要显出畏缩的样子来。将军有意跟他闹着玩,这一下正合心意。卡车飞驶过去时两车之间大约还有一米的距离,将军把车开回里面的路中间去。他又换档,因为他们要爬坡了。
“我们的办公条件很简陋——无论如何对我来说是这样的。”将军特别提到,“科学家们有优先权。”
当吉普车爬完最后几米的时候,试验区就进入眼帘了。
尹红燕看到1座像天文台一样的穹顶建筑。
“这就是我们的杰作,未来国家的战略基石”叶将军的话语充满了自豪。
“这个,是武器吗?”尹红燕一头雾水
“当然,除非你认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激光是小孩的玩具”
“就是这个大家伙吗?”尹红燕指着穹顶问
“哈,这是反射镜基座,我们有8座,布置在不同的山岗上?”
“激光发射器呢?”尹红燕倾尽所能在大脑里搜寻知识
“看那儿”将军手指向了不远处一座高耸的山峰,“那是2号发射器,它就埋在这座山里。”
行动安排在第二天晚上,将军指定了一个被称为“老卤蛋”的工程师做他们的“导游”,这是一个40岁左右,极度不修边幅,头顶没有一根头发的鲁姓试验主任。
第二天,鲁主任几乎花了一个白天的时间给尹红燕上课,那位张研究员一直陪伴左右,但看得出,他对系统多少知道一些。
"你想知道什么呢?你对高能激光知道多少?你主修过物理学吗?“鲁主任向尹红燕发出了一连串问题,丝毫没有顾及她的脸由于尴尬而变得通红。
他一边说一边把尹红燕和张研究员带进了一个地道,从那里有一座直通控制中心的电梯,电梯足足运行了4…5分钟,尹红燕猜想建设这里的时候一定打通了整个山体
事实上控制中心坐落在山体中部一块突出的山岗上,从它的人员和装备来说显得太小了,那里有一百多个工程师(其中有六十个物理学博士),即使那些被称为技术员的人也能在国内任何一所大学讲授各门课程。他们在自己的仪表板前或坐、或走来走去。大部分人在抽烟,计算机冷却所需的空调系统拼命在保持空气的清新。到处都是数字计数器,大部分都显示着时间:格林威治时间,用它来追踪卫星;还有当地时间,自然是首都标准时间。另一些计数器显示着一个目标的精确坐标,所有的一切和一个标准航天发射控制中心几乎毫无二致。
叶秋将军也在这里,他和鲁工程师把尹红燕一行带入了一间小小的教室,里面有全套的视频播放设备。
整个工程实际已经进行了16个年头,其中有4年是纯理论研究,论证,12年前开始建设基地,10年前基地完成基础建设,接着是激光器,反射镜的制造,实验,再改进,再实验,再制造的循环,直到2年前获得整体突破。
“我想知道,基本的工作过程”尹红燕问了第一个问题
“激光器发射激光………反射镜接收…………调制激光………瞄准目标………击毁”鲁工程师的回答没有丝毫停顿。
“激光束能产生16兆焦耳。你懂得什么是一个焦耳吗?”
“我,我”尹红燕不知怎么正确表述
“一兆焦耳大至上等于一包炸药。那么,我们刚好是发出了16支。实际上传送的能量略等于30公斤炸药,但它的物理效应不完全相同。”
“你这是说,激光束实际上还不是烧穿靶子——而更主要的是动能效应。”尹红燕的技术知识已经用过头了。
“我们把它叫做一次‘撞击杀伤’。”将军作了回答,
“可是,是的,差不多。全部能量在一百万分之几秒内到达目标它比任何枪弹都要快得多。”鲁工程师补充了一下
“我们有8台两兆焦耳的激光器,当然功率等级是按单个脉冲算的。每一台在几微秒,即一百万分之几秒内输出一个脉冲链。”
“8台发射器产生的激光首先汇聚在围绕它们的8台独立反射镜上,然后从那里,再次汇聚到离试验场几公里外的4台反射镜上,镜子会转动,这样由8台激光束产生的能量会从4个方向完全聚合到一个点上,这个点就是目标”
“它们必须——我是说,这些光束都必须完全协调一致,对吗?”
“用专门术语来说,它叫做相控阵激光装置。全部光束必须相同。”
“你们究竟是怎么搞法的?”尹红燕停了一下,“算了。我大概怎么也弄不懂了。好吧,我们把光线投射到下边的反光镜……”
“反射镜是特殊部件。它由几千个小片构成。每片由一个压电电路板控制,这叫做‘自调节光学’。我们发送一个询问光束到校验反射镜——这个是在卫星上的——得到一个大气畸变的读数。光线被大气弯曲的程度由计算机加以分析。反射镜纠正畸变,然后我们进行实际发射。”
“这么复杂?”尹红燕摇摇脑袋。
第二百零九章启动()
“当然,在以往的12年多的时间里,耗资九百亿元于二十个领域的基础研究,取得上千项工程技术的突破,就是为了你所见到的这一切”叶将军有些激动。
“我很惭愧,我们其实还有很多问题”鲁工程师自言自语道
“哦,不,你是这个工程的英雄,我肯定也是我们这个民族最有智慧的人,你解决了激光调制,目标瞄准和系统联动软件算法的开发”老将军由于激动脸有些红了。
“对进度造成影响的最大困难来自哪里?”尹红燕进入个情报专家的角色。
“激光输出功率的增长,是我们遇到的第一个拦路虎”将军抢先回答道。
“是的。我们的两个年轻人提供了一个加大激光空腔振谐器直径的办法。然而最根本的需要还是是探索出更好的极动磁子控制方法。”将军继续说。
鲁工程师点头称是。他们一直为之努力工作的自由电子激光,其全部要害是:人们要能象无线电一样去“调谐”它,随意选择希望传导的光频——或者说,理论上如此。而在他们的实践中,光能的最高输出功率老是处于同一频率范围;并且也不对劲。如果对频率的选择更加灵活,那么就可以减少由动能变为热能的所谓”热晕现象“,但那就意味着要能更好地调节超导磁铁。它们被称为扭动子,是因为它们通过激光谐振空腔中的带电电子形成一个振荡磁场。不幸的是,使激光空腔谐振器加大的技术成就,同时也对它调节磁场通量的能力产生了一种意想不到的影响。这还没有理论的阐明。科学家们的想法是:有一种次要的、未被发现的、在磁子设计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当然,那些技术工程师们说:对正在发生的情况,理论家们的解释有点不对头,因为他们知道磁子工作正常。争论震动了会议室,十分猛烈,但也是热诚的。许多聪明的人在一起努力寻找真理——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科学的真理。
尹红燕在潦草记下笔记的时候,思绪也被细节缠绕。她觉得自己象是一个在大学实验室里蹒跚学步的小孩子,对那些可爱的亮晶晶的东西感到惊奇。她写道:主要的突破是激光空腔谐振器的设计,它使功率输出量大量增加,这是在食堂餐桌上搞出来的,一个工程师和一个理论物理学家偶然发现了一个真理。在全新理论支持下的设计,可以比原有系统的输出功率增大100倍,未来有希望达到单台激光发射器一次产生100兆焦或更惊人的动能。
“其实真正的限制一直是瞄准这一问题”鲁工程师插了话头。
“你就是对目标瞄准系统有惊人成就的人。你为光束本身如何正确汇集找到了方法。”将军把身子转向了鲁工程师。
“我们称这个算法为“折扇”,想象一下,一把倒着打开的折扇,不管扇面如何展开,最终都要汇集的扇柄上的一点,这是物理学原则决定的,其核心是有10多个多向陷门函数组成的,这需要很长时间来运算,幸好,我们有自己的超级计算机,它们在这个山体某处的一个地下洞穴里,这是为了方便散热”
“你们不知道吧,离这儿150公里,有一个中型核电厂,专门为我们的工程提供电力”将军得意地补充了一句。
“好了,战友们,休息一下,很快表演就要开始了”将军调皮的说。
克雷格今天是第二个夜班了,澳洲内陆沙漠的夜晚冷得惊人,作为白头鹰“国家空间监测网”的一名望远镜技师,他讨厌这个荒凉无比的地方,但是,作为一个天文摄影爱好者,他爱死这个地方了。
3米直径的折射望远镜是世界上所有摄影爱好者梦寐以求的“完美镜头”,这个监测站最近一段时间很忙,这倒是因为在监测真正的垃圾………“岛国天照号月球飞船”,据说起这个名是为了纪念他们伟大的神灵祖先………“天照大神”,可惜的是这个重达6吨的“无人飞船”,在地月转移轨道进行变轨点火时,一个燃料箱泄露了,这就意味着它成了最大的“空间垃圾”,几个月来,它的轨道越来越低,现在最低点已经在560公里左右了,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落回地球上,它上面有岛国自制的微型核反应堆,如果落在大城市,那就是可怕的灾难,因此要紧密监视,在必要的时候提供预警。
“大家伙今天很好,轨道稳定。”上一班技师对克雷格说。
“哦,是的”看了看显示器上那有些丑陋的多边形垃圾,再看看轨道监测参数,克雷格认为今晚又是他的“国家地理照片时间”。
…………
“我们今晚的目标是岛国发射失败的月球飞船,有一个内部编号“J0001””将军坐在控制大厅对尹红燕说。
“再次检测。”耳机里传来了高级工程师的吩咐。
技师们用反射镜追踪一颗远方的星星以测试整个系统的准确程度。哪一颗无所谓,他们每次测试时随便挑上—颗。
“这真可作一台绝好的望远镜,是吧?”鲁工程师一边提示,一边看着他的电视屏幕。
屋子的另一头,激光控制组的人正在忙忙碌碌,穿梭来去,一群穿军装的人站在后面交头接耳。接着对时间——离开始试验还有六十三分钟。技术员们一个个都溜到休息室去了。组长认为没有必要,他最后宣布对他的系统表示满意,让一切都处在—级战备状态。
“加大功率!”鲁工程师在内部通话器里喊着,“最后检查一下各系统。”
“跟踪摄象机进入工作状态。”一个技术员在报告,墙上扩音器放出来的声音充满整个屋子,“冷却液流动力正常。”
第二百一十章追击()
“反射镜跟踪控制进入自动状态。”坐在鲁工程师旁边的一个年轻工程师报告说。这年轻工程师坐在他的转椅边上,目不转睛地看著一个电视屏幕,它现在还是空白的。
“计算机定序控制系统进入自动状态。”第三个人说。
尹红燕喝着茶,想让自己平静下来,但是不行。她一直想亲临发射火箭的现场,但总也没能办到。这是同一类的事情。兴奋之情不可抗拒。周围的人和机器都联成一个整体,要使这次发射获得成功。他们一个接一个地宣告自己和设备己做好准备。最后:“准备全部激光系统提高到最大功率,进入工作状态。”
“系统功率50%”
“系统功率60%”
“系统功率80%”
“全系统满功率”
“我们时刻准备发射。”主任工程师结束了他的程序。大家的眼睛都转向这建筑物的右侧,那里的跟踪摄影小组把他们的器械对准西北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