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诡谍-第2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海想了一会儿,微微一笑

    “可以试验一下新装备啊”

    “什么装备?”午鹏飞刚刚说完,就一拍自己的脑门

    “你是说102设备啊”

    “让水声部门准备一下,在和邮轮接触时,发射102设备,我们看看这玩意的效果怎么样”

    长城号前部有一块面积相当于银行自主取款处大小的空间,2个身穿工作服的水兵在一名戴着眼镜,胸口佩戴技术士官标志的年轻人指挥下,正把一个外型有些像迷你缩小版鱼雷的圆柱状物体,塞进同样类似鱼雷发射管的金属圆筒里,这个物体和鱼雷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尾巴上没有那一长窜光纤导线。

    “102设备安防完成,可以发射”技术士官最后检查了一遍屏幕上的参数后,拿起送话器向指控中心汇报

    “噗”一声沉闷地响声在小小的空间里扩散开来,随后一切都恢复了平静。

    一串跳动的数字显示在唯一的显示屏幕上,透过镜片,汇聚在技术士官的视网膜上,他右手手掌轻轻的搭在面板上一个红色的老式按钮上,一旦发现出现致命故障,他会毫不犹疑地按下按钮,中止发射。

    数字跳动了整整4分钟,士官轻轻呼出积聚在肺部的空气,对着送话器做了本岗位最后的汇报

    “发射过程结束,仪表显示,102设备已达到海面”

    如果此时离开长城号潜艇上升到海面,就可以看到一个圆柱状浮筒在波涛汹涌的海浪间上下起伏,似乎随时会被海浪吞没,回到大海里。

    过了几秒钟,浮筒发出“碰”的爆响,上面一半整个炸进了大海里,一个圆盘形状,很想玩具飞碟的东西,从下半部浮筒中飞了出来,在一阵几乎无法察觉的“嗡嗡”声里,飞碟离开了波峰浪谷,在海面上越飞越高。

    天空中飞碟安静地,以很慢的速度,在大约200米的高度跳着空中舞蹈,伴随着舞步,腹部透明窗口中隐藏的广角摄像机把海面上的景物一一投射到感光COMS上,正在大浪之中高速航行的邮轮,也被完全纳入它的视野里。

    过了一会儿,飞碟停止前进,悬停在空中,一道蓝绿混合的光柱从腹部另一个有机玻璃窗口透射出来,像星球大战电影里绝地武士的光剑那样,刺破层层海水的阻拦,被长城号围壳处一个不大的镜头完全揽入了怀抱中。

    指控中心的大屏幕上清晰地看到了从空中俯拍下的海面景况,尽管不能和高清电影媲美,但是也不输给任何老式摄像机。

    102设备是一个综合了光学侦察,自主飞行器平台,激光海底通信的高科技装备,这是它第一次展露身手。

    “放大邮轮画面,找一找船的标识牌”执行官对一个正在操作102装置的士官下达命令。

    士官紧紧盯着面前的显示器,右手牢牢握住像战机驾驶手柄一样的装置,从某些方面来说,他现在的角色就是无人机操作员,和地面不同的是,0。48微米的蓝绿激光,代替了无线电波,架起了潜艇和无人机之间的沟通纽带。

    “水平舵,修正2度”

    “艇尾舵,负1度修正”

    航海长看着自己岗位上的仪表和显示器,向3个操舵兵下达命令,他要让长城号与空中的102装置保持合理的同步移动,否则会造成激光通信的中断。

    这是缝衣针孔与缝衣线之间的精确配合,误差以角分来计算。

    大屏幕上出现了邮轮尾部的船舶身份牌和国际海事组织编码

    “马加纳公主号BG10247”

    102飞行装置上的长焦相机拍摄下船牌的特写镜头,又转移角度,拍下船首,船尾,船体中部,船桥等关键部位的照片,并一一传回长城号上。

    李海看了看传回来的影像,对执行官说

    “老午,我觉得这个船很像要求我们留意搜索的那艘失踪邮轮“

    执行官点点头,在键盘上操作了一番,长城号的计算机系统里,存储了世界上所有经过国际海事和船舶组织登记的民用船舶识别图,他找到了马加纳公主号,用计算机进行了鉴别比对。

    “艇长,我们发现了失踪邮轮“

    “使用102装置,试验海天激光通信系统,把我们的发现告诉岸上“

    李海现在觉得这趟航程开始有了不寻常的收获。

    一道激光发射到运行在特定轨道上的海洋1号通信卫星的接收阵列上,卫星上的计算机经过重新编码处理,使用自身的转发器,把长城号的发现送到了位于青岛海滨某地,地面接收站的巨大抛物线天线上,接收站又把信息送到海军总部,后者通过微波线路及时通报给了国家海洋救助打捞局。

第三百三十五章原地() 
位于斯库台盆地中央,莫拉查河畔左侧的波德戈里察是一座气候宜人,风景秀丽的城市,这里在1992年之前有另一个名字,铁托格勒,内战爆发后,塞尔维亚和黑山组成了新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使得这个微型南斯拉夫第二次解体,黑山成了独立国家,一个人口60万,没有任何工业,几乎完全依赖欧洲游客生存的可怜虫。

    风云的变幻并没有给眼下的这座城市造成任何影响,相反,大量游客的涌入,带动了一大批酒店,酒吧,各种夜总会的成长,很多寻求刺激的欧洲人和白头鹰人直接坐飞机降落在机场,通过完全没有检查措施的海关,出现在夜晚的波德戈里察街头和各式各样的夜总会,酒吧间,和那些给人带来欢娱的场所中。

    有富人享乐的人间仙境,就同样会出现穷人聚集的贫民窟,这种巴尔干半岛上的人造伊甸园也不例外。

    上午8点,来自亚德里亚海的阳光,毫不吝惜地把自己的热量和光明分享给这种旅游城市,慵懒的人们不是在享用早餐,就是在树荫下品尝咖啡,街道上显得有些冷清。

    一个弓着身子,驼着背,戴着圆顶礼帽的男子坐在木质扶手长椅上,阳光透过茂密的树荫缝隙照射下来,在男子脸上形成一层奇怪的光晕。

    他大约60多岁年纪,或者只有50左右,酗酒和贫穷使他看上去如此苍老,东方特征的脸庞,怪异的长须,寒酸而滑稽的打扮,让人们一望而知,这不过是个可怜的吉普赛流浪汉,也许是喝醉了酒,没有返回营地,才选择长椅作为安身之所。

    吉普赛老头站起来,整理了一下衣服,又拿出小园镜,很小心地把胡子理整齐,看到有警察路过,他马上拖去礼帽,对着他们行了一个很滑稽的半蹲礼,警察看了看他,微露笑容,径直走开了。

    老头在马路上踱了几分钟步,来到一栋白色三层楼房外,似乎很有兴致地围着建筑绕起了圈,他步伐不快,脚下踉跄,显得酒意还没有完全消退,没有人注意到老头被白内障遮挡住的双眼在仔细打量建筑的各个进出大门,可供翻越的老式落地窗,以及周边几条大小通路,有一条直接通往河边的码头。

    “嗨,吉格,这里不能参观,也不容许停留”老头的举动终于招来一个大肚警卫的注意,他上来吆喝,警告他立刻离开。

    吉普赛老头脱下帽子,用很含糊的塞尔维亚语说

    “我只是参观一下,我是艺术家”

    警卫哈哈大笑起来,他做了粗鲁的手势,大声说

    “这是高级私人俱乐部,再不离开,警察会修理你这把老骨头的,你要是艺术家,我还是毕加索呢“

    警卫毫无顾忌地讽刺老头,他有点兴奋,以至于没有分辨出酒后发音含糊和浓重外国口音之间是有明显差别的,这个吉普赛老头根本就是外国人,至少不是长期在此地生活的。

    吉普赛老头行了一个脱帽礼,继续踉跄着步伐,离开了警卫的视线。

    每天午夜零点之后,这个欧洲小国的首都开始显示出它热情,妩媚的另一张脸孔,富有的游客从一个酒吧逛到另一间酒吧,从某一处夜总会来到另一家更有“内容“的场所。

    霓虹灯把河水都照亮了。

    吉普赛老头白天被赶走的那栋建筑,现在已经完全更换了面目,闪亮的霓虹灯显示出一幅幅热情似火的图案,显示出它作为高级娱乐场所的主要功能。

    这里的二楼,是本地一处带有神秘色彩的私人夜总会,它不对普通游客开放,只为会员和会员邀请的朋友服务,这个装饰豪奢的金窟里和普通场所最不一样的是,这里从服务员到顾客,主要都是男性,女性顾客非常稀少,几乎可以用个位数来计算。

    凌晨两点钟,演出进入到高潮阶段,晃动的聚光灯,把所有的光柱到集中到此刻正走上中央水晶舞台的女子身上,这个女子高挑的身材,在高跟鞋的衬托下显得更加出众,金色的紧身晚礼服包裹着身体,全身曲线毕现,金色的长发下,妆容得体,红唇似火。

    女子在台上站定,向观众致意,一阵阵欢呼声和口哨声中,优美的钢琴旋律伴奏中,美妙的歌声传了出来。

    她唱的是一首英国歌曲,《玛丽的早餐》

    啊,清晨多么美好

    小鸟叽叽喳喳

    我要为丈夫做早餐

    面包香,蜂蜜甜

    但是,我最爱

    最爱,美味的香肠

    我的丈夫,

    他最爱

    最爱,我做的甜甜圈

    一边歌唱,女子一边对着台下坐着动作,在歌曲最暧昧的地方,口哨声如潮水般涌起。

    一曲终了,女子又唱了另一曲

    直到20分钟后,她才结束表演,走下舞台,进入化妆间内休息。

    在化妆间里,她慢慢脱下金色长裙,露出长着薄薄胸毛的胸脯,内衣里有很厚的衬垫,里面却是平坦的。

    她又把金色的长发慢慢取下来,露出原本的黑色寸发,现在,金发美人变成了身材瘦长的男子。

    “你好啊,威斯利,现在你越来越漂亮了“

    声音是从化妆间门口传来的,话音里带着笑意,说的是德语。

    门被无声无息地关上了,一个肮脏的吉普赛男子不知什么时候坐在了一张化妆凳上,面带微笑。

    正在更衣的人吓了一跳,大腿上的长袜还留着一只,高跟鞋也没有换下来,这画面,多少有点滑稽。

    他看着吉普赛人的脸,又看看露在外面的手,突然,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哎呀呀,原来是你,你不是高山吗?你的名字,是这个意思不是?”

    虽然换了衣服,但他的声音仍然是女声,只是说话不像唱歌那么动听,听上去显得有些沙哑。

    吉普赛男子站了起来,脱下帽子,把自己的脸完全暴露在灯光的下。

    “我是林中明,威利斯,我们有快25年没见了。”

第三百三十六章龙潭虎穴() 
那个叫威利斯的男子显得很激动,泪水从眼眶里流出来,把睫毛膏弄湿了,脸上出现几道黑色的印记。

    “是啊,是啊,我们最后见面是柏林墙倒塌前一天,上帝啊,我记得,那时候别提有多乱了,人们都往西部涌,只有你和我朝东面去”

    他一边说,一边给自己和林中明倒茶水。

    “英国红茶,我还是老习惯,咖啡会让我发胖”他笑呵呵地递给林中明一个骨瓷茶杯。

    林中明也有些感伤,他回忆起25年前,自己在东欧工作的最后一个月。

    那时候,威利斯。韦伯只有20多岁,他是东德国家安全部,特别行动处的一名特工,负责监视柏林地区的西方目标。

    他虽然年轻,却是个老牌特工,最擅长化装成女人,接近监视目标,凭借这个绝活,他在安全部内本来大有上升空间,不幸的是,威利斯。韦伯在生活中是个对同性感兴趣的人,这让他处处步履维艰。

    在一次行动中,他完美的化妆让中情局柏林站的一个高级特工栽了跟头,那个40多岁的白头鹰人居然爱上了韦伯扮演的角色,一个纯情的女大学生。

    韦伯在白头鹰人的茶杯里下了药,拍下了很多不太雅观的照片,以此为要挟,想敲诈对方一笔钱。

    当时,东西德统一在即,国家安全部面临解散,韦伯想搞一笔钱远走他乡,过自己喜欢的生活。

    白头鹰人同意了要求,答应付出10万美元,购买自己的照片。交易地点就在东西柏林地铁的交汇处。

    韦伯不敢独自前往,但他又不能找自己的同事帮忙,思来想去,他想到曾经在德累斯顿一家贸易公司担任会计师的林中明,韦伯知道林中明的真实身份,他们甚至还有过业务上的合作。当时,的敌人是苏联,而东德对自己的老大哥有时也心怀鬼胎,因此,东德的情报站,成了在东欧的安全基地。

    林中明没有向上级汇报,他自作主张同意帮助韦伯,这里面主要是为了给自己的秘密工作提供必要帮助,这也是交朋友的一种方式。

    那次交易是韦伯一生中离死亡最近的一次,白头鹰人派出6个杀手,想一劳永逸地解决麻烦,要不是林中明机警,在危机关头拉着韦伯跳上开往东柏林的列车,他早就消失在黑暗中了。

    “你过得好吗?威利斯”林中明喝着红茶,笑着问

    “哎,混饭吃吧,收入还可以,你知道,统一后的德国对我这样不正常的人,还挺宽容,我活的挺开心”

    韦伯一边擦去口红,一边回答。

    “我需要你帮助,威利斯”

    韦伯现在成了一个瘦小的男子,脸上残留着妆,他点起香烟,慢慢抽了起来。

    “什么忙?打打杀杀我可干不来,我现在是歌手”

    “不,不需要那样,我知道你现在是这个俱乐部,表演剧团的老板,你只需要新招聘一个可怜的吉普赛布景师就成,我有证件,只需要跟着剧团在下周会德国”

    “哦,你打听得挺清楚吗”韦伯优雅地吐出烟圈,动作像极了老电影里的交际花。

    “听着,威利斯,我和你说实话,我现在被人追杀,一个人行动很危险,和你的剧团一起行动才有活命的可能,我一道德国,就会自动消失”

    威利斯。韦伯抽了一根香烟,接着又是一根,终于,他摁灭烟头,对林中明说

    “哎呀,不管怎么说,我欠你的”

    他没有多问一句,因为这个前东德特工知道,了解秘密的人,离死亡最近。

    “你需要我安排住处吗?”威斯利。韦伯问林中明,眼神里带着关心

    “不,我有自己的小窝,你明天,或者后天贴一副招人的广告,就在俱乐部的后门口粘贴,我会过来应聘”

    韦伯点点头,林中明站起来,向门口走去

    “等等,你记下我的手机号码,有需要就给我打“韦伯喝了一口茶,清清嗓子,用清晰地语句说出一串数字,接着又重复一遍

    林中明右手抓着帽子,向韦伯行了一个礼,打开化妆间的门,神色自若地顺着走廊走下楼梯。

    俱乐部的表演又进入新一轮高潮,柔美的音乐让人感到迷离。

    每天下午1点之后,波德戈里察才正在进入正常运转的时间,这里的人们虽然不富裕,但是生活悠闲,并不输给巴黎咖啡馆里的那些法国国民。

    林中明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但满脸的胡须修剪得非常马虎,头上换了一顶小宽口的圆帽,并不让人觉得讨厌,也不会吸引任何路人向他投来多余的目光。

    一个人要想让自己活的安全,首先就要变得普通,变得平凡,不让人讨厌,也不让人产生好感。

    他从10点之后,就在城里到处闲逛,从一个公园走到另一个公园,从奔驰着汽车的主干道,到铺着鹅卵石的狭窄巷道,每当看到店铺贴出用人的广告,他都会仔细看一会儿,就像一个为生计发愁的人正在找寻下一顿饭菜的出处。

    看到太阳已从头顶微微向西倾斜,林中明觉得时间已经差不多了,他开始向俱乐部所在的方向踱去。

    在路过第二个十字路口的时候,戴着圆帽的老头在一家钟表店门口停住脚步,双眼盯着巨大的玻璃陈列窗,似乎对橱窗里陈列着的古董钟表很感兴趣。

    林中明对钟表毫无兴趣,他的双眼聚焦在半米之外的橱窗玻璃上,他要观察一下,确保自己在迈向目标的时候,后面没有值得怀疑的尾巴。

    很不幸,他看见2个人,一左一右,在他身后10米左右,他们现在正假意低头摆弄手机,虽然低着头,但鼻梁上都架着大号墨镜,眼镜上的反光镀膜可以确保不遗漏十字路口对面的情况。

    这是一个三人小组,第三人有可能在任何一个商店里或者是狭窄的街道拐弯处等着他,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给林中明悄无声息地来上致命的一击,他知道蓖麻毒素就很适于这类任务,被刺中的人只要几秒钟就会倒在地上,心脏停止跳动,事后,法医会宣布,这个可怜的人死于急性心肌梗塞。

第三百三十七章刀山() 
林中明熟练地把滑块装进枪机里,向后轻轻一拉,顺手打开了保险。

    把手枪和扳机滑块分开摆放,是他年轻时在柬埔寨的丛林里向行走在胡志明小道上的北方游击队员学来的,一个小小的诡计,对敌人或者好奇的路人来说,枪是废物,对于藏枪的人来说,这是专门属于他的武器。

    人民的智慧是无敌的。

    他继续顺着陡坡向上爬,前面的树丛非常茂密,视线的范围很狭窄,他步伐很小,尽量不发出声音。

    左手边的树丛发生了一点点形态的改变,有一些草被压弯了过来,数量很少,不注意根本发觉不了。

    但是,这些被压弯的草几步之外,整个植被的形态都很完整,看不出被惊动的痕迹,那说明有人精心掩饰过现场,小心地消除痕迹。

    任何动物都做不到这点,游人和这里的农民也不会有这样的耐心去做。

    那些持枪的人就在左边不远的地方。

    他屏住呼吸,把手枪握在手心中,枪口和准星跟随自己的目光,凝视前方,随时准备击发。

    两个穿着狩猎服,手持马格南猎枪的人正俯卧在草丛里,两人间隔5米,双眼紧紧盯住瞄准镜,从长长的枪管延伸出去,两支狩猎步枪在150米距离外形成大约1角分散布的完美重叠区域。

    那个地方是一扇松木制成的大门,林中明安全屋的门。

    林中明现在处于危急关头,他可以趁着两个猎杀者没有发现他的踪迹,悄悄从这里溜出去,回到小溪边。他估计除了这两个猎人之外,还有其他的杀手正从另一个方向接近安全屋,所以趟过小溪也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他可以翻过身后的小山,进入巴尔干连绵起伏的山脉地带,只要1天半夜的时间,他就可以到达阿尔巴尼亚境内。

    唯一的问题是他没有在大山中过夜的装备,没有取暖的炉子,没有登山的绳子,贸然进入,死亡是唯一的结局。

    他清清呼出肺中的浊气,矮着身体,把手枪的击锤复位,插在腰带上,双手小心地分开杂草,树丛,一点一点地往相反的方向退去。

    从山坡下来,他顺着原来的路向镇公所走去,猎人们自以为找到了猎物的窝,此刻正在得意地准备收网,那么原路返回,也许是个可能的选择。

    镇公所附近很安静,这个时候,所有的人都在忙自己的事情,只有几个附近的农民在售卖自制的酸奶和草莓,几个镇上铺子里的年轻学徒聚在一起,开心地聊着昨天的足球赛。

    他来的时候,把摩托车停在镇公所后面的停车场中,林中明准备再利用一次这个工具。

    他整整衣服,打开镇公所小楼的一楼侧门,这个门平时用来出入杂物,从来没有上过锁,从到这个地方的第一天起,他就对所有可以利用的建筑,进行过一番仔细的探索。

    弄清周围的情势,规划好可以使用的撤退路线,完成所有的准备,才可以称得上安全屋。

    镇公所里人很少,林中明的进入没有引起任何注意,他没有直接从后门走到停车场,万一有人埋伏在那里,开阔的环境就是他的刑场。

    顺着楼梯,林中明上到2楼,在另一边的侧门外有一架铁制的消防梯,他面色自若的走向那扇标识着“紧急出口”字样的红色消防门,就在准备开门的瞬间,他眼角的余光看见一部苹果手机正在电源插座上充电,那是一部新手机,粉红色的外壳标明是女孩子的玩意,他想到镇公所中那个管理医务室的胖姑娘,应该是她的东西。

    林中明走上前,把手机单独取下来,又从皮夹里抽出400欧元,压在留下的充电器下面。

    他推开消防门,半蹲下身体,腿部用力,铁制的梯子没有任何晃动,连响声都没有出现。

    看来,它能够承受自己身体的重量。

    居高临下观察了一下空旷的停车场,摩托车还放在来时的地方,保持着原来的样子。

    林中明感到心头一阵轻松,猎物终于要逃出猎人的手掌了。

    他加快脚步,梯子发出吱吱的声音,还有最后的一个转弯,离地面不到十米了,突然,一个满脸胡须的大汉拿着手枪,正踩着梯子爬上来。

    这一定是守在停车场的杀手,他听到铁制梯子发出的响动,过来查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