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先烈血-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现在该到香港了,如果顺利,每月一封信会寄到你家里,再请求伯父伯母转寄。

    卢宝生一届商人都有此觉悟,张子文自叹不如,只是倒运军火何等危险,日军海上横行。

    自抗战起,堂堂中华到现在仅仅只有广东一个出海口,进口枪支弹药都极为困难。

    希望卢宝生能理智行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打开箱子里,里面还放着一本大字典,翻翻资料,里面好多卢青蔓来不急翻译的。

    上面还标注着来不及翻译了,意味着想看到这些东西要么请人翻译,要么自己翻译。

    可是打着仗,哪有时间慢慢学习翻译,只能找人翻译了。

    在船上呆了了一天才赶到岳州,刚下船就碰上了事。

    “你个叫花子,走开别挡道。”

    张子文看着码头上的卫兵正驱赶着一个乞丐,这让他想起了大富。

    “怎么回事,你们长官是这样教你们的?”

    张子文看着眼前面黄肌瘦的乞丐,知道这人怕是吃了不少苦。

    “来给你点钱,去买点吃的吧。”

    “我不是乞丐~”

    那人抬手一拍,将张子文手里的一块大洋拍飞到了江里。

    “唉,你小子敬酒不吃吃罚酒是吧。”

    卫兵抬起枪就准备给他一枪托,这要真下手估计得断根骨头。

    “等等,你说你不是乞丐,你是干啥的?”

    那乞丐从包里掏出一块布,一层层打开,从里面掏出一块布。

    “我是军人,我打过鬼子。”

    张子文还没说话,边上两个卫兵先笑了,张子文也没搭理他们。

    接过那块布,张子文勉强辨认出是名牌,眼前这人竟然是韩复渠的人。

    “你俩闭嘴,你是那只部队的,这里只显示你是第三路军的。还有你是如何到达岳州的?”

    “报告长官,我……我失忆了。”

    张子文一瞪眼,眼前这人才立马说实话。

    “陆文青是吧?”

    张子文看着名牌上的字,勉强可以辨认出他的名字。

    “是的,长官,我虽然失意但我还是记得我的名字。”

    “还想不想回部队?”

    “想,但是不想回韩复渠手下了,他就是个军阀。”

    张子文一听,这人还不知道韩复渠已经被毙了。

    “先跟着我吧,养养身体到时候你想去哪再说。”

    张子文不容陆文青拒绝,石头直接拉着陆文青跟上去。

    八十六军不再回平江,而是要到离家不远的辰溪去,这次八十六军大伤元气,不知道花费多久才能恢复。

第一百三十三章 武汉陷落() 
第一百三十三章武汉陷落

    “给老子,抗住,抗住,支援马上就到。”

    李延年气氛的挂掉电话,八十六军被迫突围,二十六军连在哪都不知道,让自己给委员长一封电报之后再无音讯。

    两个师的兵力,硬抗今村支队已经两天了,白崇禧到现在还未有一点消息。

    如果日军再突破当前的最后防线,日军坦克就要开到要塞前了。

    “司令,江上鬼子又来了。”

    “他么的,向对岸请求炮火支援。”

    李延年一脚踹开凳子,拿起望远镜往江面看去,鬼子的舰艇还没到,估计刚从九江出发。

    “下次说清楚了,再大惊小怪老子毙了你。”

    九月二十二日,半个月的大雨终于退去,迎来一个大晴天。

    日军海军第十一战队,十余挺浅水炮舰带着几十艘汽艇浩浩荡荡的逆江而上。

    江岸守军炮火齐发,可以未能击沉一艘。

    这时不仅田家镇,万家岭正抵御日军进攻,日军第二军因为张鼓峰事件的平息,发动了正式进攻。

    日军发动进攻时已经是八月二十二日,日军分两路分别进攻六安和霍山。

    日军蓄力已久,六安和霍山迅速被攻占,沿两大方向继续分两路进攻。

    十三师团和十六师团意图直插大别山,想穿越大别山直逼武汉,南与第六师团呼应。

    一路直取罗山,妄图直接切断平汉铁路,占领南北交通最后的交通线。

    荻州很顺利的攻到了富金山,富金山是一座公路边上的孤山,在山上可居高临下封锁公路。

    日军无法进逼武汉,只能停下啃七十一军这个硬骨头,宋希濂在南京可没损失多少,现在已经全部恢复元气。

    而且还有东北军五十一军的114师协助防守,直接摆开架势等待日军来袭。

    德械师三十六师驻守主阵地,左右分别为114师和88师。

    日军使用的战术大多是利用炮火可飞机进行打击,在进行板载冲锋,一次不行那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

    这次日军碰上了真正的硬骨头,直到九月六日,荻州也只能望山苦笑。

    荻州见正面进攻不行,准备迂回侧击最为薄弱的114师,毕竟东北军大多是日军的徒弟。

    一面侧击荻州还想着偷袭,派一个大队迂回到富金山后方偷袭。

    没成想被88师发现,将计就计,日军被打了个伏击,落下四百多具尸体落荒而逃。

    荻州久攻不下,只能求援等十六师团来援已是九月十一日。

    武汉大本营为了避免决战,采用的是节节抵抗的原则,只为争取时间抢远物资送达四川。

    防守军队根本没有援军,防守时间段到达就可以撤退,可是宋希濂面对两个师团有心无力,激战九天无力再战,只能撤退。

    直接退到了小界岭一带,这时装备最为精锐的德械36师只剩八百余人。

    小界岭作为大别山给予武汉的最后屏障不容有失,孙连仲直接用三个军占据有力地形阻击日军。

    占据着有利地形的孙连仲,狠狠的和日军打了起来。

    面对第三师团和第十师团,张自忠守了整整十天,这是日军用大量炮弹换来的,可张自忠还是多守了三天。

    日军过了潢川就直捣罗山和信阳,作为平汉铁路上重要节点和武汉的屏障,蒋介石十分重视。

    守城之将为胡宗南,他带着第一军和第四十六军早已等候多时。

    第一军这个番号可不是白得的,不说其他装备就是第一的。

    第一军拥有当时中国唯一的坦克部队,以及当时炮兵最大编制的炮兵旅,在火力方面完全不输日军。

    于是疯狂的交起了火,炮兵对垒,坦克对垒,步兵对垒。

    这时候有一件让蒋介石吃不下饭,睡不好觉的事发生了。

    日军偷偷在东北集结了三个师团的兵力,在日军第五舰队的支援下,奇袭中华民国唯一的出海口,广州。

    当时蒋介石以为只是日军虚张声势,妄图使其抽调武汉兵力。

    蒋介石不信,从广州抽调了一个师北上支援武汉,余汉谋差点对蒋介石骂娘希匹。

    十月十一日晚,八十六军还在船上时日军已经强行登陆大亚湾,没有多少兵力的广州被连下四城,日军兵锋指向广州。

    而这时,田家镇早已陷落,八十六军突围那一刻起,田家镇意味着已经陷落。

    日军集中兵力,配合江上舰艇,空中飞机,告诉了李延年,什么叫海陆空联合打击。

    短短几天,田家镇外围阵地全部失陷,蒋介石得到消息,为保全实力,放弃田家镇。

    李延年奉命走陆路退守蕲州,江北失陷,江南要塞跟着陷落,日军战场转向江北。

    日军十一军沿大别山南麓推进,阻击部队不少,可以都是损失大部的部队,只能艰难阻挡。

    大别山北,孙连仲硬抗了十多天,最后因为胡宗南罔顾军令,只能放弃。

    胡宗南整整七个师的兵力,火力完全不弱于日军,面对血战数次的日军竟然打的落了下风。

    余汉谋带着十二集团军从大亚湾和日军纠缠到广州,仅仅二十一号,广州沦陷。

    这时广州陷落,粤汉铁路已经没了作用,蒋介石为了避免重蹈覆辙,下令撤退。

    李宗仁带病出院,下令胡宗南南撤掩护大军西退,他缺直接带部退到了南阳。

    日军突破,直取麻城,信阳。

    没了退路的大军,只能退入大别山中,修养生息。

    武汉早在几个月前就开始疏散群众,避免屠杀再次发生,南京的屠杀到现在还没有停止,日军的暴行罄竹难书。

    武汉的失陷,打醒了蒋介石,抗战不是一天两天的事。

    张子文知道这些事情的时候已经是十月三十号,他的第一反应就是卢青蔓现在正在香港。

    日军未和英国交恶,可是这东西谁也说不准。

    列强永远穿着同一条裤子,而且日军已经开始入侵各国在华租界,谁也不知道日本会不会发疯。

    “给师部去电,问师长在不在师部,就说我有要事相求。”

    马小宝见张子文忐忑不安,也明白张子文想的是什么,连忙去电台班。

    不多时,马小宝面无表情的回来了。

    “文哥,师部回电,师长去了长沙。”

    张子文一听,没了办法,只能耐心等待。

第一百三十四章 补充团() 
第一百三十四章补充团

    “大致情况是这样的,我们在辰溪继续等待补充大概要半年的时间,所以我决定建立我们103师自己的补充团。”

    何绍周已经回来了,张子文并没有得到理想中的答案。

    “除了这事我再说一件事。”

    万式炯面带沉重的开口了,张子文有一些疑惑。

    “我们已经被划出第四兵团。”

    万式炯话一开口底下弟兄一片哗然,划出第四兵团就意味着战功没了,谁心里都不舒服。

    “肃静,我他么还没说完呢。”

    万式炯狠狠一拍桌子,大家才安静下来。

    “八十六军即将解体,具体时间要等军委开会决定,其他事情由师长跟大家说。”

    万式炯直接坐下,拿起茶杯喝了一大口水。

    “安静,军功的事情我会通过何司令解决,现在先讨论补充团的事,谁自愿去带?”

    何绍周扫过眼前的一干尉校,一个个都低下了头,谁不想当主力,混个补充团团长就是一送兵的。

    张子文也低下了头,训练新兵没问题,关键是训练完了还送给别人。

    说白了张子文就是舍不得,自己凭本事训练的兵,为啥要给别人。

    “张子文,就你了。”

    听到何绍周指定自己,张子文疑惑的抬起了头。

    自己可是师直属独立营,主力部队,为什么让自己去?

    “好了,今天的会开到这里,散会,张子文留下。”

    张子文面对万式炯和何绍周两个师长,心里难免有些打鼓。

    “师长,到底有什么事?”

    何绍周和万式炯这次还是对视了一眼,最后还是万式炯先开的口。

    “沈奇玉的征兵办你知道吧,你就去那,现在哪里是我们的师管区。

    这一次你回去不仅仅只是训练新兵,还要维护周围五县的治安。

    还有一点,壮大你独立营的实力,我和何师长商量好了,枪支弹药他会想办法。

    经过这一战我们都明白了走精兵路线的重要性,这个方法也跟何司令禀报了。

    他同意并支持这一方案,刚才开会不过是打个幌子。

    老蒋不想司令手下太多兵,觉得不安全,所以我不用说太多,你应该懂的。”

    张子文差点没被吓死,这是中央的大佬在扳腕子啊,这些大佬谁轻轻一按他张子文就死无葬身之地。

    “我跟叔父提起过你了,叔父争取到的是,以黄平为中心周围五县的政府负责你们的军饷问题,所以放开干。”

    按十个百姓供养一个军人计算,五个县那得好几十万人啊,还真能放开干。

    “不过你要以四个月为一期,一期训练出至少一千新兵。”

    张子文艰难的咽下口水,四个月一千人,贵州人口稀少,全在山里,他去那找人啊。

    “考虑到你的独立营要优先补充,所以明年六月份前你只要训练出一千人就可以了。”

    何绍周给递给张子文一封信,张子文知道还有其他不能明说的事,迅速将信收到包里。

    “小心军统的人,只要不犯事他们拿你没办法。”

    何绍周走前还轻声说了一句,张子文欲哭无泪,怎么又来一个军统。

    自己已经得罪了中统的蒋一鸣,再来一个军统,简直丧心病狂。

    何绍周是将重新划分给103师的师管区全部给了张子文,只为了能有优质的新兵,提升战斗力。

    至于103师现阶段的补充,贵州征兵署从去年开始一直向中央军输送兵力,现在103师归属中央军系列,加上何应钦的能力,抢个几千补充人员不难。

    张子文,有一些事不能明说,103师并非铁板一块,此信阅后即焚。

    何司令有意竞争军事总司令一职,需要兵权,现在已经争取了不少人,但预防出现意外。

    现在贵州王家烈已经倒下,你的任务就是将周围五县的一切武装力量牢牢握在手里。

    在独立营的基础下构建一个三千人的独立团,不要人数,只要精兵。

    到时会有人联系你,联系方式是对暗号,………………。

    他会给你需要的物资,希望你不要辜负司令的厚爱,记住了都匀府张家可不小。

    张子文没想到竟然会用家人来危险他,可是现在已经没有别的路可走了。

    现在只怕自己营里的弟兄已经混进了何家的嫡系,稍有异心只怕人头不保,不为自己考虑也要为家人考虑。

    还有这几百弟兄,不能连累了他们。

    但真的很不痛快,被人危险,还是用家人威胁,总有一天,张子文要再无人能威胁他。

    “饶湘韵,进来。”

    为了安全,张子文特意安排饶湘韵在方面放哨。

    “你去通知各连排长,下午两点到我这开会。同时让营副准备好部队行动一切事物,让王氷去医院带回我们的弟兄,让龙先生去购买药品,就说我们要远行军。”

    这一去,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潮汹涌。

    哪些杀人于无形的手段不仅令人敬畏,还令人作呕。

    如果问杀人最厉害的是什么人,有人会说是军人,但因是政客,杀人于无形。

    独立营前后补充加起来足足一千一千二百人,现在加上伤员也只剩下五百不到,拥有战斗力的只有两三百人。

    面对五个县的保安团实在是力不从心,不说战斗力,光是一个保安团几百人人数就是五倍于独立营。

    加上土匪,走黑的,五个县实在是太大了,给了你,前提是要能管的住。

    下午两点,独立营加上轻伤的的各连排主官纷纷进入张子文的营房。

    少了一半,比田家镇之战之前少了一半的人。

    连级的主官里,两人重伤,三人轻伤,只有孙良没一点事。

    排级主官少了一半,大力的机枪连刚上来的三个排长全部战死,一连只剩下李海这个代理连长,如果不是要主持一连,估计李海也死在突围路上。

    二连还有毛文光,蔡文和赵洛,比较完整。

    三连就只剩下一个朱千,三连因为最后一个撤出包围圈,伤亡最大,全连仅存三十余人。

    最为完整的就是炮连,但也牺牲十几名弟兄。

    最痛的是特务连,二分队没了,所有组长几乎全部战死,活下来的都是优秀的新兵,不过经过血与火的洗礼,他们已经是老兵,精兵。

    张子文投进几万大洋打造的部队,仅仅一场大战,所有努力都被打回了原型。

第一百三十五章 熟人() 
第一百三十五章熟人

    “我已经把具体的情况都说了,你们看看我们该怎么办,记住了要得不是抱怨。”

    弟兄们肯定会抱怨为什么去补充团,所以张子文提前把他们的嘴堵上。

    张子文自己已经有了想法,不过还是要看看弟兄又没有更好的。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可见集思广益的重要性。

    见弟兄们低头沉思张子文也不管,拿着茶壶喝起水来。

    “讨论的差不多了,有没有办法?”

    张子文等了半个小时才开口,到现在还没有人开口,再等下去就耽误时间了。

    “营长,我认为先要恢复独立营的战斗力,然后再行决断。”

    李海第一个站了出来,作为教导大队的老人,他还是学了一些东西。

    “其他人呢,有没有其他想法?”

    “文哥,沈大哥可是在黄平有个103师征兵办。”

    马小宝跟张子文想到一处去了,从沈奇玉离开,到现在,不过几个月,加上路上的行程和招兵条件限制。

    现在沈奇玉第一批新兵最多训练了两个月,加上万式炯力量到陆军大学去进修,103师不会记得还有一个征兵办。

    其实不然,万式炯可是记得真真的,不过没跟何绍周说罢了,张子文始终是他看好的人。

    一番讨论之后,张子文发现还是自己的办法好。

    “好了,静一下。上午我已经安排好了,今天晚上我们独立营摸黑出营,尽量不要惊动其他弟兄。

    车马马营副已经准备好了,今夜直赴怀化。”

    辰溪地处湘西,湘西自古多匪,这也是八十六军到辰溪整补的原因。

    在整补的同时,对当地土匪进行清洗。

    乱世多匪,例如当年的梁山,例如幕阜山的狠三刀。

    张子文选择半夜出行的原因是避开有心人的眼线,有人盯着始终不舒服。

    从辰溪到黄平大概八百里地,所以马小宝在得知要去黄平时,第一件事就是将辰溪的大半车马都买了下来。

    直接导致了辰溪一段时间的马匹涨价,这一切都是独立营走后的事。

    “走了,走了~”

    现在的独立营经过半个月的休整,重新建立了指挥系统,在各班排长的提醒下,独立营的弟兄纷纷爬了起来。

    为了不暴露,张子文选择了十二点出发,独立营的营房独门独户,不是有心人大晚上的根本不会关注。

    “师长,独立营动身了。”

    何绍周同样没有睡,他要看看张子文的选择,如果张子文今晚不动,就永远不要动了。

    事关何家的存亡,何绍周不得不小心。

    “帮他们处理后面的尾巴。”

    何绍周喝了一口酒,话一出口不知又有几人逝去。

    独立营,不,整个八十六军附近各路人马都有,中统、军统,甚至汉奸。

    何应钦现在身为中华民国军事参谋总长,一言一行都牵动着很多人。

    这次武汉会战的失误,可能导致蒋介石再次下野,虽然一直同穿一条裤子。

    何应钦也要努力试试看,不然参谋总长老干着后勤的事也不舒服。

    车马大多是用来安置伤员的,马奇好了大半了,只有老杆子还只能躺着。

    原本张子文打算将其留在怀化,可是考虑老杆子的安全问题,不得已才带走。

    一夜行军,张子文带人在天亮时到了怀化,这还是车马担负了所有物资和伤员的情况下。

    留下大部弟兄就地休息,张子文带人进城买粮食之类。

    怀化有地方部队守备,出示证件后直接放行。

    虽然方便但张子文觉得这是一个弊病,只要军衔高,似乎都不用核实身份,如果是日军,那将是一个大问题。

    不过要想改变这一问题,只怕要蒋介石亲自下令才能解决。

    辰溪物资缺乏,特别是药品,张子文进城主要目的是购买药品。

    云南白药一类的药品都是紧俏的药品,龙洋到现在用的都是通过吴胖子买的。

    一进城,龙洋在一个班的弟兄保护下直奔几个药店。

    张子文带人去找粮铺,买下一千斤大米让弟兄们回去。

    张子文还找一个商铺,那就是花旗银行,找了半天还是没有找到。

    卢青蔓这十万大洋,看来近期是没办法取出来了,因为贵阳也没花旗银行。

    国民政府迁都重庆,最近的就是哪里了,张子文打定主意要尽快取出来。

    因为他担心花旗银行卷铺盖跑路,到时张子文还能跑到敌占区去不成。

    “营长,龙洋先生请你过去一趟。”

    张子文还以为碰上了什么麻烦,急忙带人赶了过去。

    一看龙洋正跟一个商人坐着谈笑风生,这才把枪收了起来。

    “张营长来了,张营长我可是碰上了你的老熟人。”

    那商人侧着脸,中等身材,不高不矮不胖不瘦,这样的人太多了,谁还记得啊。

    “张连长,一年不见,就从少尉变成了少校,真是少年英才啊。”

    那人第一句话就点醒了张子文,这么说话的就只有他了。

    “一年未见,老夫失礼了。”

    “不敢不敢,当初要不是承蒙饶族长的照顾,我还不知道能不能活着回到镇江呢。”

    与张子文寒暄的正是去年卖粮食给张子文的饶寿年。

    “请坐,请坐。用茶,用茶。”

    张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