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丝路大亨-第3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用了?这是啥意思?这公债官府不发行了?”

    “那倒不是,只是这两百四十万两白银的公债已经被人买光了,你们想买也没有买了,还贴着这告示干嘛?”

    “买光了?”

    “两百四十万银元都卖光了?”

    “你该不会撒谎吧,谁这么有钱能一下子买这么多?”

    围观的人群顿时愕然,对于银元是什么他们很清楚的,分量足,成色好,可以直接当银子使用的,一个熟练的工人在作坊里忙上一个月,所得也只有一块银币上下,而两百四十万银币简直是一座银山,谁能拿出来这么多银子来。

    “哪个撒谎了!”那衙役冷笑道:“你们拿不出来不等于人家拿不出来,这公债又不只是只有大明人才能买的!”

    “你这是什么意思?难道还有海外蛮夷买这公债不成?”那书生问道。

第三百九十章 抵押品和宰相宅邸() 
“怎么没有?”那衙役反口驳斥道:“我也不瞒你,这二百四十万银元的公债,光是日本、东番、南洋来的豪商就拿下一半,剩下的被裕和、文家、朱家、潘家、胡家他们包圆了。还有你说话注意点,什么海外蛮夷,人家是海外人不假,可不是蛮夷,至少比你有钱多了,看你好歹也是个读书人,嘴上说话也不积点德!”

    那书生被衙役当面驳斥顿时面红耳赤,想要呵斥那衙役,却被旁边的伴当扯开了,他怒道:“一个衙役也竟敢这般和我说话,你拉我作甚?”

    “少爷,今时不同往日呀!”那伴当压低声音道:“现在江南是裕王的天下,而裕王能够登基这些海外豪商都出了力的,您若是让那厮抓住了话柄,只怕有灭门之祸呀!”

    那书生闻言吓了一跳,赶忙捂住嘴巴退出人群离开了。

    那书生离开了,众人却围住那衙役,询问公债的事情。那衙役不耐烦的挥了挥手:“卖完了就是卖完了,我还能骗你们不成?你们要是真的想买,接下来还有第二期,第三期,都会在衙门门口贴公告出来,你们自己留意便是了!”说罢便推开人群回衙门里去了。众人围在衙门门口又议论了小半个时辰,方才渐渐散去。

    那书生气哼哼的回到家中,一屁股坐在椅子上,拿起茶杯喝了口凉茶,猛的一拍桌子:“一群海外蛮夷,有了几个臭钱便不得了了,还不知道这银子借出去拿不拿的回来呢!你说是不是呀,阿平?”

    那伴当却是个强项的,他咳嗽了一声:“少爷,外边传说的可不是这样的,这些公债可都是有抵押的,换句话说,就算是还不上钱,这些债主也能拿到田产、盐税等硬邦邦的东西来。老徐相公的田宅就被官府抄了,被抵押给这些债主了。”

    “啊?还有这等事?”何秀才吓了一跳:“你没有听错?”

    “绝对没错,是西门的卤鸭阿炳说的,您知道他的卤味做的最好,每个月逢三逢七都会送一次卤味去老徐相公府上。可几天前他送卤味时却看到徐府的门给封了,一问才知道老徐相公已经被裕王打为朝敌,抄没家产,全家流放南洋。阿炳还说有不少力夫在徐家后面花园临河的那块地上打地基,起屋子,听说是新主人派来的。”

    “连老徐相公的宅邸都被抄没了,这裕王还真狠呀!”何秀才打了个寒颤。

    “少爷,裕王可是打着奉天靖难的旗号呀!”伴当压低声音道:“老徐相公虽然德高望重,但裕王可是要当天子的,挡着他路的还有好的?”

    “这倒也是!”何秀才点了点头:“不过那些商贾胆子也真够大的,宰相家的宅子也敢抢过来住!”

    松江,徐家汇。

    “叔父,请下轿子,我们到了!”朱正育掀开轿帘笑道。

    朱文和下得轿来,抬头看了看大门上悬挂的“松江徐府”的鎏金牌匾,叹道:“果然是宰相家的宅邸,不一般呀!”

    “叔父,现在已经是咱们家得了!”朱正育笑道:“侄儿刚从小徐相公那儿听说这个消息,就赶忙询问能不能卖给我们,好不容易才让他点头呢!”

    “嗯!”朱文和看了看门口的摆设,问道:“没有其他人和我们争?”

    “倭人和南洋来的那些都不知道这宅子的妙处,至于江南其他几家,都说怕自家福薄,压不住风水,不敢来住这宅邸!”

    “他们顾虑的也有道理!宰相门第嘛!”朱文和点了点头:“不过我朱文和不怕,要折就折我的寿命,只要后世子孙文运绵长便好了!走,我们进去看看!”

    朱正育在前面引路,朱文和跟在后面,虽然徐府的浮财都已经被搬走了,诺大的府邸空荡荡的,但院落的设置,楼台的装饰,园林树木无一不显示出江南第一名宦的气度底蕴。朱文和一边走一边感慨,想不到自己也能住进这样的宅邸里来。

    “正育,这宅邸花了多少银子?”朱文和随口问道。

    “没花银子?”朱正育答道。

    “什么,没花银子,你这是什么意思?”朱文和吓了一跳,转过身问道:“宰相府邸白送给我们?”

    “是这么回事,这府邸算是公债的抵押品!”朱正育答道:“徐相公说了,我们家认购了二十万两银子的公债,便用徐家的田产宅邸当成抵押品。当然,每年我们要付一笔租金,五年债务到期之后我们也有优先购买权!”

    “抵押品?租金?优先购买权?”朱文和被这些新鲜的词汇弄得有点晕头转向,朱正育从袖中取出一张纸来,笑道:“您看这些便是抵押品!”

    朱文和看了看那名单,只见上面密密麻麻的罗列了田产、宅邸、店铺,他粗粗的估了价,至少值三十万两,远远超出公债的数额,他提出自己的疑问,朱正育笑道:“叔父你有所不知,徐相公说了抵押品是要折价的,就和去当铺一样,你再好的东西去了当铺,也当不出几个钱来,咱们将来买这些田产也会便宜不少的!”

    “自古以来只听说民间借钱要当头,没听说官府借钱还给当头的!”朱文和笑着摇了摇头:“正育呀,这是周大人、徐先生给咱们的好处,咱们可不能忘记了!”

    “那是,侄儿定然记在心里!”朱正育连忙点头:“徐相公还说了,接下来要打仗,金创药是大头,让我们多招募几个工人,增设厂房,有多少他们要多少!”

第三百九十一章 膨胀() 
“嗯!那是不用说的话!周大人要打仗,我们本来就应该报效的!”朱文和点了点头,突然问道:“正育,你有没有发现这次第一批公债都是卖给了我们这些与战事有关的商贾?徐相公,周大人是不是另有用意呀?”

    “叔父,侄儿也觉得是这样!”朱正育点了点头:“这一期公债根本就没有拿出去发卖,徐相公把我、文相公、裕和的龚老爷、潘掌柜、大米会所的那几位、制席制索的全清道长、胡老爷、还有中左所的那几位、淡水、倭国来的那几位叫到一间屋子里,然后分给了我们。那几个倭商还嫌分得少了,说这么点公债不够他们分得。徐相公说下一期几个月就会再发行,他们才作罢!”

    “看来这公债却是有好处的事情,要不然那几个倭人怎么会嫌少?”朱文和笑道:“原先我还以为是周大人让咱们爷俩报效,虽说也知道这银子非出不可,但心里还是有点不情愿,现在看来倒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叔父说的是!侄儿曾经算过了,若是军中都要买咱们的金创药,这二十万两的公债用不了两年咱们就都赚回来了,到时候这些宅邸和田地等于是白送给咱们得了!”

    “何止是白送!”朱文和冷笑了一声:“这就不是银子的事,咱们过去没银子吗?那时候你敢动徐家宅邸田产的念头吗?别说人家根本不会卖,就算人家拿出来卖了,你敢买吗?”

    “叔父教训的是!”

    朱文和这番话说的朱正育连连点头,放在周可成起事之前,莫说是徐阶这样的顶级士大夫官僚,就算是个在乡举人的田产都不是朱家敢碰的,你有银子是一回事,但能不能买得到田宅又是一回事,大明的社会制度在土地的所有权这个问题上,表现的非常明显。

    “原本我还以为周大人这仗是为裕王殿下打的,现在看来倒像是为了我们打的了!”朱文和看了看周围的景致,突然笑道:“这般说来,周大人把我们这些人叫过去买公债还真是没找错人,这钱我们不出该谁出呢?这道理估计那些倭人早就明白了,难怪还没等周大人开口,他们就乖乖的把银子送上来了,原来是这么回事!”

    随着第一期公债两百四十万银币的汇入,整个苏松常地区就好像一台被注入燃料的发动机,飞快的运转了起来,在临江迅速搭建了数十个干船坞,工匠们开始建造纵帆船和桨帆船;江南制造局的牌匾的油漆还没有干,后面的高炉就冒出滚滚的烟雾,铁匠们在熔铸金属,铸造铳炮、打制武器盔甲;转动的风车驱动着石磨,制造火药;在集市码头,讲武堂的学生们打着招贴,开出募兵的条件,随处可以听到训练士兵的口令和操练声,在更远的靶场传来阵阵铳炮的声响。当地充沛的人力资源在资本的驱动下以从未有过的速度被利用,让兰芳社在江南地区的军事力量迅速的膨胀起来。

    “到上个月二十五日为止,我们一共组建了七十五个联队的本地新军,其中三十五个联队都受过完整的队列、射击和白兵训练,进行过两次五日以上的连续行军,可以承担简单的野战任务。其余的四十个联队在这个月十五日以前也可以完成队列、射击和白兵训练,可以承担守备任务!除此之外,造船厂已经下水了六条单桅纵帆船和三十二条帆桨船,下个月下水的数量是这个数字的三倍,如果铁和木材供应没有问题的话,这个数字可以保持下去!”念到这里,米兰达将手中的报告丢到桌子上:“周,我真为你的敌人感到悲哀,他们根本不知道要面对一个什么样的怪物!”

    “我的朋友,战争不是数字游戏!”周可成懒洋洋的摆了摆手:“没有打谁也不知道谁胜谁负!”

    “战争就是数字游戏!”米兰达反驳道:“即便是天才的统帅,也很难击败拥有两倍优势兵力的平庸将领,汉尼拔是天才,可也得遇上瓦罗才能打赢坎尼之战。(坎尼会战中,汉尼拔为迦太基军统帅,瓦罗是罗马军的指挥官)”

    “也许吧!但就算是数字游戏,赢家也未必是我们,毕竟胡宗宪背后是一个帝国!”

    “呵呵!”米兰达笑了起来:“一个臃肿的,已经被自身重量压得动弹不得的巨人罢了。是的,这个帝国富有、庞大、光荣、显赫,但却拿不出多少钱花在保卫他的人身上。我敢打赌,那个叫胡宗宪的可怜人能得到你一半的资源就谢天谢地了。把一切交给我吧,三个月内我就能打垮他!”

    “三个月内打垮胡宗宪?”周可成笑了起来:“那可真是一场灭顶之灾!”

    “灭顶之灾?什么意思?”米兰达皱起了眉头,他开始感觉到自己可能有点误解周可成的意思了:“你不想赢得战争?”

    “当然想赢,但我不想这么快赢!”周可成冷笑道:“战争时期我们可以做很多和平时期没法做的事情,我的朋友,待会你在我旁边静静的听着,就一切都明白了!”

    米兰达点了点头,片刻之后门被敲响了。经过周可成的同意,从门外进来一个年青士子,他向周可成和米兰达躬身行礼,道:“学生朱正良,参见二位大人!”

    “坐下说话吧!”周可成指了指长桌后面的一张靠背椅:“你应该是负责整理后湖的黄册的,是吗?”

    “正是!”朱正良点了点头:“自从进城以来,学生便带人上岛清查图册,但图册繁芜,年代久远,错谬甚多,所以——”

    “无妨!”周可成打断了朱正良的禀告:“我当然知道里面那些玩意早就错乱的不成样子了,我也不认为你带着那三四十个人就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整出个什么玩意来。重要的是这些玩意在咱们手中,你明白吗?”

    “大人的意思是——?”朱正良有些不明白的问道。

    “既然图册在我们手里,那我们就说什么就是什么了,没人能够和我们争辩!”周可成笑了起来:“正良,先把那些放下来,接下来你就负责清查两浙和南直隶的拖欠粮税!朝廷会给你户部仓部主事的差使,明天就会下诏,你先回去准备下!”

第三百九十二章 连环套() 
“您不指望能够收钱粮上来?那您为何还要清查钱粮?”朱正良不解的问道。

    “找一个借口罢了!”周可成笑了笑:“若他们老老实实的把拖欠的钱粮交上来,我还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了!”

    “那怎么可能!您的打算是——?”

    “这个你无需知道,正良,你只要知道这对你们朱家也是一件大好事就够了!”周可成笑道:“你下去清查的时候,如果有人敢于抗拒清查历年拖欠钱粮的,你只需将其记录清楚,剩下的事情自然有人处置!”

    “是,大人!”

    周可成虽然没有明示,但朱正良依旧感觉到背上生出一股寒意,他赶忙磕了个头,小心的退了出去。米兰达突然嗤笑了一声:“刚才你这个手下好像有许多顾虑呀!”

    “有顾虑很正常,这也是忠诚的表现!”周可成笑了笑:“他的家族已经和兰芳社在一条船上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个人的忠诚是毋庸置疑的,他只是对我们还没有信心,等到他看清楚了事实,就会很快坚定起来的!”

    “好吧!”米兰达无趣的摆了摆手:“说吧,下一步你打算要我干什么?”

    “把长江防线搞起来!”周可成答道。

    “长江防线?搞那玩意干嘛?”米兰达笑道:“最好的防守是进攻,我们可以直接渡江打过去,把那个什么胡大人的军队彻底击溃,这样江南不就彻底安全呢?”

    “那我干脆让舰队进入渤海口,炮击大沽口天津卫,迫使胡宗宪派兵北上岂不是更简单?”周可成冷笑道:“你到现在怎么还是不明白,对我们来说不光是要赢,还要依照我们的方式赢,确保我们的人能够吃到胜利果实中最大的一份。如果就这样赢了,你觉得我们能得到什么?什么都得不到!”

    “好吧,你打算怎么做?”

    “很简单,在镇江、南京各建立一个要塞,以确保的安全,同时改建太仓港,清淤改善航道,修建灯塔,使其成为长江舰队的主基地,确保海上舰队进入长江的通行权,并配置相应的戍守部队。”周可成笑道:“我给你半个月的时间,你带人好好勘察一下地理情况,把需要的人力物力报上来。”

    “吓,这可是大手笔呀!”米兰达吓了一跳:“你准备要花多少钱呀?”

    “无所谓,反正是圣上出,朝廷出!”周可成笑了笑:“用别人的钱,办咱们的事,花的钱越多,他欠咱们的越多,而且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这种钱花的越多越好!”

    “那也得他们还得起呀?”米兰达一听急了:“要是还不起怎么办?”

    “怎么会还不起?我这不是让人清理拖欠钱粮了吗?这么多年的钱粮还有罚金,利滚利下来是多少?还不起不要紧,就抄没家产嘛!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你说圣上会还不起吗?”

    米兰达听到这里总算是明白了周可成这一环套一环的策略了:即国家向资本家举债进行战争,资本家购买公债之后再通过提供军需品大赚一笔,而国家为了偿还公债和利息,不得不增加税款,出卖矿山、特许权等等,实际上公债成为了资本家向全社会征税的工具。在这种情况下,战争的胜负其实已经并不是最重要,重要的是战争要持续下去,只要战争能够不断持续下去,周可成背后的资本集团可以逐渐将土地、征税权等财富从大明原有的统治者(宗室勋贵士大夫)手中夺取而来。(附带说一句,这也是历史上欧洲资产阶级发展壮大的真实路径,西欧资产阶级能够集聚到足以进行工业化的巨额财富的手段从来不是依靠自身积累,也不可能通过自身积累集聚到那么大的财富。先发和后发国家都是通过国家权力积蓄巨额财富才得以实现工业化的,唯一不同的是先发国家是资产阶级控制了国家集聚财富,后发国家因为资产阶级太过软弱,只能国家本身集聚财富,然后进行工业化的。)

    “我明白了!”米兰达站起身来:“你放心,我一定会不会替你,不,应该说是替朝廷节省的!”

    杭州,杨家塘驿站。

    虽然已经是初夏,但处于半山腰的杨家塘夜里还是颇有几分寒意的,士兵们蜷缩成一团,竭力相互靠拢来依靠体温相互取暖,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都以艳羡的目光看着不远处的驿站,在那儿至少还有一片房顶,一块地板,运气好的话还能有一个火盆,不像他们只能得到一片烂泥地。

    王本固坐在一张没有扶手的太师椅上,脸色苍白,宛如蜡像。驿站大厅里,一片死寂,只有火炉中的干柴在啪啪作响,这里的每一个人脸色都很不好看,饥饿、寒冷,当然,最大的原因是失败,十几天前还在考虑北渡钱塘,直捣贼巢,而现在那十万大军已经荡然无存,自己也不得不逃亡徽州,其境地只能说是天上地下。

    “大人,探子从淳安回来了!”

    通报声将王本固惊醒来过来,他的脸活像石雕,火光为他的皮肤罩上了一层阴森的橙色,在深深凹陷的眼眶投下了深深的阴影,看上去分外可怖。信使咽了口唾沫,低声道:“大人,小人走到一半便听说淳安、建德、桐庐这几个州县都已经易帜了——”

    “易帜?那叫反叛!”王本固的喉咙里终于挤出沙哑的声音:“那金华、衢州那边呢?”

    “还没有得到确切的消息!”那探子胆怯的低下头,唯恐成为王本固泄愤的对象。

第三百九十三章 投靠() 
王本固站起身来,来回踱步,口中喃喃自语:“淳安、建德、桐庐虽然都降贼了,但金华、衢州地势险要,其民兵劲勇,定然不会轻易降贼。对,一定不会降贼!”王本固一顿足:“明日我们就向南走,去金华!”

    王本固的声音在驿站正厅里引起了一阵回音,但旁边的部属们却面面相觑无人应和,原来杨家塘距离徽州府只有一山之隔,先前他们在杭州被夹击惨败之后便一路向西撤退,好不容易摆脱了敌方的追兵,大部分人都觉得应该翻山去徽州府,然后向西北前往宣城、芜湖这条路投奔胡宗宪。而王本固却硬要向南穿过已经易帜的严州府(淳安、建德、桐庐都是严州的县城),去还不清楚情况的金华府,虽说金华当地的矿兵素来以勇悍善战著称,但也未免太过冒险了。

    “大人,金华、衢州虽然地险,但眼下那边的情况还不清楚,也不知道是否有贼兵把守!”一名副将大着胆子劝说道:“我们好不容易才摆脱了贼人的追击,若是贸然前往。只怕吉凶未卜呀!”

    王本固冷哼了一声,冷冷的看了那副将一样:“嗯,刘将军你莫不是怕了?”

    那副将心中咯噔一响,赶忙跪了下去:“末将不是怕死,只是大人安危要紧呀!”

    “你起来吧!”王本固冷声道:“朝廷将浙江一省百姓交予我,本官便守土有责!杭州一战虽败,但大明两百年雨露养育之恩,两浙士民岂忘?只是兰芳贼势大,又善于蛊惑人心,两浙士民不明顺逆,为其迷惑罢了,只要有人振臂一呼,明辨顺逆,自然应者云集,那时兰芳贼自然顾此失彼,胡督师便可出兵征讨。但若本官就这么去了徽州,只怕时日一久,顺逆混淆,那两浙便不再是大明之土,那本官便百死难恕了!”

    众人听到这里,也都明白了王本固的意思。王本固虽然不懂兵法,但对于两浙的局势的这番分析却十分精当。杭州一战之后,明军在两浙的主要军事力量已经被打垮了,但无论是九指还是莫娜,都没有分兵去控制两浙的所有州县,兰芳社实际控制的只有杭州、绍兴、宁波这几个靠近海边,地形比较平坦,人口比较稠密的州,而其他那些接近内地,地形比较崎岖的州县,其控制权实际上是在本地士绅的手中的。而这些士绅此时的心态都是观望自保,毕竟无论哪一边都打着大明的旗号,对于他们来说站在谁一边都是没有什么心理障碍的,只要乡土田宅不遭到破坏站哪一边都无所谓。换句话说,这些州县站边的关键就是哪一方的兵先出现,王本固虽然在杭州输的很惨,但手下怎么说也还有近千人马,自己又是堂堂的两浙布政使,只要他能够抢在周可成的人马之前赶到金华,他就能用朝廷名义招募当地有名的矿兵,这样一来,两浙的局势就大不一样了。这些人能跟王本固到现在,自然都是他的心腹,功名富贵都指望他了,既然上官已经下了决心,众人也只能咬牙跟随,纷纷应道:“属下遵令!”

    正当王本固带着自己的残部偃旗息鼓,向南而行时。在南京城明宫文华殿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