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战国霸天下-第1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在这时,一个身上沾满鲜血的甲士奔向帅帐:“将军,营帐夜啸,将军快撤吧!”

    军营乃是肃杀之地,楚军的兵士们无不提心吊胆的过日子,经年累月下来精神上的压抑可想而知,加之军队等级森严,楚军兵士无知、平日全靠军纪弹压,大战在即,人人生死未卜,不知明天还不能活着从战场上下来,可想而知是,人人都处在精神崩溃的边缘。

    而在夜晚宿营,半夜之中但凡有点风吹草动,便会引起营中疯狂气氛,更别说此刻孟贲带着一千人突然杀入,于是乎楚军营帐便爆发了“夜啸(炸营)”,这无疑是最可怕的事件。

    而此时此刻,楚军营帐之内的兵士们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中自相残杀,但凡见到了人便以为是敌军,提刀便是一顿疯狂刺砍。

    新野驻地此刻一片通亮,此地距离垂沙不过十里地左右,在寂静的黑夜里竟能听到十里外模模糊糊的厮杀声音。

    “禀大王,孟将军夜袭楚营,垂沙之地厮杀撼天震地。”

    灯火通明的王帐之内,魏缭等一众将领早早就来到了这里,无一不在等待孟贲的消息,一听快马军报传来消息,所有人都兴奋了,无不看向国军,卫峥当即从王座站起来,双目神采奕奕:“众将听令,大军即刻出击!”

    “诺——!”

    夜色下,大军纷纷涌出驻地,兵士们手持的火把在黑夜中呈现了一条长长的火龙。

    四个月的沉寂与相持,等待的就是今日。

    ……

    垂沙之地,楚将唐昧在亲信的掩护下冲出了混乱不堪的大营,眼见火光冲天,杀声不断的军营,唐昧痛心疾首到了极点。

    夜啸,又称炸营,这是军中将领闻之色变的事件,一旦突发炸营事件,顷刻间便是成连锁效应,便是纪律森严的军队也会变成无头苍蝇,变成杀人狂魔,炸营中的兵士根本不管是敌是友,逢人便以为是敌军,二话不说提刀厮杀。

    “将……将军……”唐昧的亲信颤颤巍巍的说道,闻其声顿时看向亲信,便见其惊恐的望着河对岸,唐昧转身临江远眺,骤然间双目陡然惊变,比水对岸突然人吼马嘶,骑兵奔袭所发出的沉绵之音传入了对岸,片刻,一条“火龙”出现在对岸。

    唐昧当即歇斯底里的对着亲信大喊:“快,立刻收拢残军,速传我军令,即刻将新都、湖阳、比阳的所有大军调至垂沙!!!”

    末了,几个惊慌失措的亲信顿时领命,长奔而消失在了夜色之中。

    比水北岸,一支骑兵侍卫护佑着戎装着身的国军,卫峥率领联军诸将策马立于水岸边缘远眺对岸,垂沙之地的楚军营帐传来不绝于耳的厮杀声,更已看见军营之中燃烧的大火把这片地区照了个通透亮。

    比水口岸,手持火把的兵士形成的夜色火龙倒映在河水之中,犹双龙出海一般。此时此刻,身后的大军兵士正在砍伐就近的一片竹林火速打造渡河的竹筏,两个时辰后全部准备就绪,卫峥一声令下,主力部队非常果断的开始强渡比水,骑兵战阵依靠水岸列阵喊杀响彻夜空,以声威震慑对岸楚军,乱楚人之军心。

    湖阳的楚军距离垂沙驻地最近,联军强渡河水的时候,仓促驰援而来的这路大军已经赶至垂沙。唐昧一见援军驰援而来立刻组织反击:“弓箭手,列阵!”

    与此同时,对岸的联军战阵中,卫峥看到对岸楚军的动向立刻下令:“床弩列阵……”

    话音一落,便见五千三弓床弩呈现九行纵队列阵在河水沿岸,兵士们扛着两米长的箭矢硬上弓。

    “举火!”

    每一床弩之上的巨箭矢纷纷点燃了火焰,一切就绪,卫峥再次下令:“放——!”

第98章:楚王惶惶不可终日() 
咻咻咻!

    万箭齐射,燃烧的火箭从比水之上、从强渡河水的兵士脑袋之上穿梭而过,万箭流火飞向对岸,对岸仓促集结的楚军所在地顷刻间便化成火海,唐昧的弓箭手还没有射出第一轮飞箭便乱了阵脚。

    三弓床弩号称冷兵器之王绝非浪得虚名,万剑齐射不需要精度,只要保障大方向便能对对军战阵形成致命打击,火箭穿梭而至,一穿双、乃至一穿三比比皆是,但凡有多名楚军同时站在火箭穿梭的轨迹上便是一箭穿透。

    仓促迎敌的楚军没有对强渡河水的联军兵士造城任何压力,终于,第一批军士成功登上对岸,领兵的主将提起长剑冲杀至最前头,瞬息之间,联军带着震撼的杀声冲向了楚军之中。

    对岸的卫峥见此一幕顿时抬手,所有的床弩纷纷收弓不在射杀敌军,如今己方步卒已经踏入战场与敌军厮杀,此刻若是放箭射杀定会波及自己人,第一批人已经冲上岸,应接不暇的楚军根本无力阻挠后续源源不断的大军强渡河水。

    与此同时,楚军营中也杀出了另一路大军,号称卫国第一猛将的孟贲带着剩下的七百军士也随即杀入战场。

    随着越来越多的联军登上垂沙对岸,渐渐的楚军已经显现不敌之态。

    “将军,我们撤吧,再不撤退就要全军覆没了。”乱阵之中,长发凌乱的唐昧被亲信拉住手腕。

    “退?本将已无退路可言,身后便是鄢郢之地,楚国腹地,我为楚将,如何能退?”唐昧面色惨然,眼看战场局势,深知垂沙一战,楚军必败无疑,而自己要么战死殉国,要么回王都领罪,便是回去了也是死罪难逃。

    就在这时,一个甲士惊慌来报:“将军,庄蹻率领新都部将来援,至三里地外突然后撤。”

    “什么?”唐昧瞪大了眼睛,真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骤然大怒不止:“临敌叛国,庄蹻小人气煞我也!”这时,一队敌兵朝其冲杀而来,唐昧疯怒交加,提着沾满鲜血的长剑杀入敌军战阵当中,所有的亲信皆迎敌而上。

    仅仅一刻钟的时间,寡不敌众又是仓促迎敌的唐昧终于战至精疲力尽而死,一个卫军士卒割下了楚将唐昧的脑袋,高举其首级欢呼高宣:“唐昧已死,唐昧已死……闪开,都闪开,唐昧脑袋是老哥哥我砍下来的,休得抢我功劳,都不不许抢功……哈哈哈,这颗脑袋怕是足够我爵升三级,富贵尽显……”

    不少的兵士眼热的看向兴奋的战友手持的敌将首级,在他们的眼里哪是人一颗脑袋啊,分明就是富贵、爵位、是赏赐。

    夜色与火光交融的垂沙战场之上,没过多久便响彻唐昧战死的高宣之音,本是仓促迎敌的楚军得知主将战死,顷刻间兵败如山倒,无数的楚军丢盔弃甲,乘着夜色掩护四处逃窜。

    僵持了四个月,垂沙大战一爆发,一夜之间便乾坤大定。

    ……

    垂沙之战五万楚军战死三万,余者逃的逃、降的降,已是溃不成军,楚将唐昧战死,联军终是一战克之,鄢郢之地最后的屏障消失了,五万铁骑度过比水,前方道路一片坦途,卫峥已然对郢都形成了俯瞰之势

    楚军垂沙之战大败的消息传来,郢都王宫已经成了一团乱麻,楚国的王公贵胄无不惊恐万分,楚国自立国以来,除了当年伍子胥带领吴国大军直破鄢郢以来就没有再受到如此威胁,而今卫韩联军南下,来势汹汹,已然剑指郢都,王城危矣。

    郢都王宫之内,楚怀王已是坐如针刺、寝食难安,眼看着卫国的步骑大军就要南下杀来,郢都必将遭受战乱之苦,生灵涂炭,楚国危矣啊。

    当此紧要关头,屈原因为楚怀王不听其劝谏而导致伐秦惨败,至今郁郁寡欢,君臣之间闹起了别扭,而老昭阳率领楚军主力至今迟迟未能攻下江东一郡,全国主力都深陷江东泥塘之中进也不是,退也不是,整个朝野变得惶惶不可终日。

    朝政国事竟是没有了主心骨,无人为其分忧的楚怀王在楚王宫内急的跳脚大骂:“寡人不料这卫国战力竟这般恐怖如斯,江东一郡在我楚军连番猛攻之下硬是没有撕开一口,反而南阳郡丢了。寡人失悔啊,早知有今日,当初就不该垂涎那江东一郡,竟惹来如此祸患,楚国危矣,楚国危矣——”

    左顾右盼之际,楚怀王来回踱步而走,不断自言自语:“国难当头,寡人身为楚国之主,此时不能再乱,定要冷静,定要冷静,当此关头须得举国同心方能挽救危局。”

    说着,楚怀王大拍手掌铁青着脸色怒言自发:“可如何个举国同心,扶广厦于将倾覆之际?”

    过了片刻,在楚怀王一头乱麻之际,身边的老内侍小心的看了一眼自己的主子,便道:“启奏我王,老奴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敌国大军都快破王城而来了,都什么时候了?有话快说!”楚怀王烦躁至极的温怒道。

    老内侍微微躬身,道:“不若大王请出芈原,与我王共商应急。”

    要说这楚国,除了楚怀王就是屈原的威望最高了,尤其在楚国的百姓眼里,屈原有一颗赤子之心,终其一生不在为强楚国而呕心沥血,却不料楚怀王一听大怒的愤然作色:“你如何不说让寡人命昭阳令撤兵驰援郢都!莫非姬川(卫峥)那厮无人可敌?”

    芈原忠心,日月可鉴,楚怀王深知这一点,可是芈原这个人让楚怀王最不爽的地方就是喜欢哪壶不开提哪壶,楚伐秦国惨败,屈原确是当着一众大臣的面狠狠的批了楚怀王一把,把君王的昏招逐一而列,为此大怒的楚王撤了他左徒一职,还将其流放,过了一段时间,楚怀王又想念屈原便召其回归为主分忧,不料屈原头铁,别人不敢说的话,他都敢说,没过多久又把楚怀王气的脸色铁青,一怒之下便将其打入大牢,到现在还在蹲牢房呢。

    换做其他君王,芈原这种心性的人恐怕早已拖到廷前问斩了吧,但楚怀王仅仅只是将其打入打牢,虽然几番撤了他的职,但左司徒的位置却也因此一直空着。

    当此关头就要去请芈原出来,楚怀王也想,但拉不下面子啊,烦躁至极便是一屁股在王座上座下闷声不语,老内侍也不敢多说什么,一时间,殿内安静了下来。

第99章:楚王问计屈原() 
“莫非真要被卫王的围魏救赵之计所破?寡人不甘心呐,可楚国大军水陆两师三十余万主力尽在江东战场,昭氏封地的兵源占有足足三成,仓促之间令昭阳撤兵,若是给寡人来个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该当如何?且不说大军是否生乱,单说这粮草辎重便难以为继,此次耗费国力举国伐战,不取江东,这些年的恢复的元气又将尽耗。”

    “放弃?扶持芈原变法图强?难啊,楚国一旦没了,变法有何意义?再说了,自丹阳战败,十数万楚军为秦所灭,丢了汉中六郡,屈氏一族便也没有了根基,便是强扶芈原主政,只怕会激发楚国旧族叛乱,届时谁去打战啊!”

    “楚国啊楚国,我的大楚国啊,没有了老世族的支持,寡人甚事都寸步难行,哎……”

    楚怀王一番长言自语尽显万般无奈,变法图强,他如何没有想过这一层,如何不想楚国变法?实际上楚国当年先王威王便启用吴起变法不但遭到旧族拼死反对,吴起更是因此万箭穿心而死,自那次变法失败,楚国想要二次变法更是如履薄冰。楚怀王继位之后,也让屈原变法,可收效甚微不说,反而引起内部动荡,无奈之下楚怀王又收回成命,屈原变法最终也不了了之,要不是有楚怀王照着,压下了参奏屈原数之不尽的奏本,屈原怕是早已归西喽。

    并不是所有的君王都是说一不二,如卫峥这般强势之君,至少楚怀王深知楚国需要变法,却不得不向老世族妥协,长吁短叹的楚怀王想起种种,骤然之间忍不住泪如泉涌。

    良久,思忖一阵,垂头丧气的楚怀王便一抹泪水,当即召来侍从更衣之后匆匆出了王宫,他亲自前往关押屈原的大牢,意欲接芈原出来共商应急强敌犯境之策。

    “王上驾到——”

    大牢之内的屈原听到这声高宣,原本面如死灰的神情微微一震,接着又回到了原来的模样。不消片刻,楚怀王来到了关押屈原的牢房,狱卒眼疾手快的打开牢门,楚怀王看到衣衫褴褛的屈原缩在牢笼一角,面如死灰之色尽显,这让楚王心有不忍。

    随行来的护卫看到屈原无动于衷,旋即怒道:“大胆芈原,王上屈尊移驾来探,竟敢如此无礼,目无尊卑!”

    “聒噪!”楚怀王怒道,很想对那侍卫狠狠的抽一嘴,那侍卫顿时低着脑袋缩回去,也收起了趾高气昂的姿态,灰溜溜的站在一一边不言一语。

    此刻,已是不惑之年的芈原板着沟壑纵横的一张脸,双目无神,任凭楚怀王站在一边唉声叹气,他就是不说话。此次楚与三晋之争,楚怀王由最初的雄心壮志,到现在南阳郡失陷而惶惶不可终日,楚国在他的手里先是丹阳惨败,现在又是国难当头,自继位以来,一系列的外交和军事决策的失误致使强盛的楚国由盛而衰,楚怀王频频经历大起大落,此次国难让他恍惚间一夜白了头。

    屈原始终一言不发,楚怀王确是焦灼万分,终于败下阵来,颤抖着求道:“芈原啊芈原,你竟是说话啊。寡人知悔,其一不听芈爱卿反对伐秦、其次不听陈轸联秦伐卫、齐以并江东之策、其下又不听芈爱卿反对伐卫,寡人一而再再而三致使泱泱大国竟遭如此祸患,寡人……”

    说着,楚王竟是泪如泉涌,哭声而道:“芈原就原谅寡人以往之过失吧,如今郑袖靳尚等魅君惑王的佞臣之流都死了,卫军更已攻破南阳,对我鄢郢虎视眈眈,昭阳令又不在寡人身边,而今你再不为寡人谋划,楚国便要没了啊。”

    屈原的面色无动于衷,了抬双手抱拳,殷殷而道:“王上容禀,实非芈原做大,目无尊卑而视君臣之礼于不顾,实在是……”屈原终于看向了一脸哀求之色的楚怀王:“实在是芈原心寒也。若迟得几日,只怕芈原项上的这颗头颅终将挂于宫门前示众了。”

    楚怀王一听连连叹息,不尽摇头,道:“芈爱卿这是哪里话?楚国柱石,舍芈原其谁也?寡人便是在糊涂但是非忠奸却是分得清,芈原一片赤诚之心,寡人怎会残害忠良乎?哦呀,就不要再与寡人怄气了,可好?”

    不料屈原依旧冷冰冰的说道:“我王若能给芈原一道诏书:启用芈原主政,排除万难,力主变法,图强楚国。如此,老臣便得遂愿矣。”

    此言一出,楚怀王拍案高宣:“好!即刻便下诏令,寡人准了!”

    话音一落,屈原的态度陡然间来了个急转,尽管衣衫褴褛,却立即着身面朝楚怀王拱手行以大礼:“芈原先前轻蔑怠慢我王,请我王降罪!”

    “芈爱卿何罪之有?快快请起,快快请起。”楚怀王连忙亲手扶起了对方,心中不由得暗喜,这芈原啊就是个头铁的人,直肠子,心也硬,楚王却也了解他吃软不吃硬,这个臣工得拿出后宫哄嫔妃的那一套他才吃,抛开这些思绪,一想当务之急,楚怀王连忙道:“芈爱卿直说便是,国难当头,寡人的大楚国该当如何应对之?”

    态度急转的屈原哪里还有先前那般面瘫一样的不快和心寒,见楚王急切问话,便道:“我王宽心,有芈原在,楚国不亡。”

    此言一出,楚怀王仿佛吃下了一颗定心丸一般,一团乱麻的心竟也渐渐稳当下来。良久,芈原默然思考一番,便看向了楚王:“南阳沦陷,楚国北境屏障全无,卫军步骑皆可长驱直入,南下鄢郢。我楚军主力尽在江东战场,仓促之间也难以回援,远水不救近火。常言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君王不惹无妄之灾,依臣之意,王上便率王族宗亲暂且移驾迁都,远离鄢郢这是非之地。”

    “迁都?迁往何处去?”楚怀王连忙问道,尽管楚国历来又不少次迁移国都的先列,但迁都之事可不是小事。

    “南迁至长沙定都!”屈原言简意赅的说。

    楚怀王对迁都之事显然不大惊讶,便追问:“迁都举动甚大,谁来护驾?”

    屈原拱手道:“臣着屈丐率我屈氏五万子弟兵随行护驾,可保我王万无一失。”楚怀王点点头,心中大定,却牙关咬得紧:“如此一来,郢都周遭数十座城池,便要拱手送给三晋了?”

    “对了,南迁长沙着屈丐护驾,那芈爱卿你呢?”楚怀王想了想,连忙说道。

    屈原当即正声道:“国难当头,芈原唯举国一死抗敌了,臣请我王准许芈原坐镇郢都,御敌三晋来犯之兵。”

    “好好好好……”楚怀王忍不住连连叫好,顿时一拍大腿而起:“芈爱卿忠心耿耿,日月可鉴,此策既可保国,又能抗敌,看姬川那小子能奈我何之……”

    ……

第100章:迁都长沙,芈原守国() 
……

    楚怀王决议迁都之后,即刻执行,翌日破晓降临,郢都王城便开始了胡乱一通的折腾。

    而迁都的消息一传出,王城的国人无不哗然,原本无数热血沸腾的抗卫护国之士突然一哄而散,都各自一片忙乱去了。商贾们第一个跑路;渔人水手则忙乱地收拾船只,随时准备逃走;富贵人家也开始打点财货随部族追谁君主迁徙长沙。

    农夫正操心着谷地的作物,百工私业纷纷掘地埋藏没有卖出去的物资,还有一些人忐忑不安的想着能够发一笔国难之财,总之能跑的都跑了。

    但绝大多数的国人却跑不了,无数穷的两袖清风的郊野隶农与官奴之人却游荡在郢都王城的长街,这些人在王城街头四处转悠,也不停地痛骂官府软弱,无数人扬言要自个儿去打卫国人,守护田产。

    能跑路的国人都在忙着跑路,宫廷也是上下一片忙乱,仓促之间要将偌大的王宫里,一切可以搬迁之物席卷一空,皆运往长沙,谈何容易啊。

    楚怀王的宠妃郑袖死了,王宫之中的嫔妃也没几个入得眼的,国难频频也没了儿女私情之心,宫中四处忙着搬迁事务之际,楚王只能坐在宫廷湖畔发呆。

    王城经过数日折腾,浩浩荡荡的队伍终于开拨了,迁徙之日,但见一辆奢华的王车、一万禁军外加三千侍女内侍仆从,再加上屈丐统领的屈氏家族近八百余口及其五万屈氏的子弟兵,规模庞大的迁都队伍便在仓皇中南下洞庭湖,奔往新都长沙而去。

    楚怀王带着王族宗室卷铺盖跑路了,郢都王城只有屈原留了下来,并且立即向屈、景、项、黄四大楚国的老世族为主的部族传递书令,着老世族尽快聚集各部封地的军士开拨郢都御敌来犯之兵。

    时间流逝,转瞬间便过去了三五日,各部族向王都聚集而来的兵马不过七万之众,屈原一看这些兵士都难堪楚军精锐之名,说难听些便是乌合之众,又如何能对付挫败国秦军的卫军?七万杂兵怎能与训练有素、战功赫赫的卫之斗士作战?

    骤然间,屈原心中黯然,看来,也只能堪堪防守了罢。看到己方军兵的素质不得不放弃原先意图北上邓城迎击卫军的谋划,选择就地固守郢都。

    虽说已经确定迁都长沙,可这鄢郢之地终究是楚国祖地,是七百载老楚国的根,屈原万分坚信,只要郢都不丢,楚国聚拢人心便有了期盼。

    这一日,白发苍苍的屈原毫无疲惫之意不说,反而一脸红潮,满腔愤慨,此刻,王城之外聚集了近八万大军。

    但见屈原缓缓登上了立三丈有余的将台之上,面向八万各部族的兵士不由得精神大振,立即高声而道:“国难当头,芈原只有一腔热血可洒!”

    八万楚军皆一语不发的仰望将台之上,良久,屈原那苍老沙哑的声音带着悲愤与激昂之气回荡在王城上空:“我大楚国的将士们,卫军已破我南阳,郢都危矣,楚王南下了,屈原恳请楚人莫要怨恨国君,只要楚王在,楚国无忧!”

    “楚国,乃养育我江汉子民的土地,是先祖恩泽后辈之地,是我等楚人祖祖辈辈之故乡,目下遭中原三晋窥伺,意欲兴兵夺国,我大楚之男儿岂能无热血?芈原虽为一介刑徒,执掌司法主政朝纲,却也是楚国之子民啊。”

    “楚国在,芈原在;楚国灭,芈原亡!芈原之热血与诸位无异,皆永属我大楚之山河也,楚国之江山,必为我等楚人所有!”

    屈原慷慨激昂的一番激励之言却是没有迎来预料中所期盼的热血响应,他的话音一落,天际戛然失声,王城脚下纵是人山人海竟宛如幽深空谷般寂静。屈原最怕的就是这突然安静的气氛,良久,他看着八万楚军皆是一片漫无边际的漠然之色,恍惚间,一阵惊悚之感拂面而来。

    骤然之间,忽如其来的神伤情绪让屈原难以自制,年迈之身在激动中颤抖的面向楚人敞开双臂而高呼着:“怎么?楚国的子民们,芈原之言可是有何不对?”

    为何如此?屈原心中惊骇,楚国的子民不是一向敬仰自己的吗?为何他们不响应?屈原不愿也不敢去相信自己与于楚人生出隔阂。

    良久未曾有过任何回应,屈原内心如遭雷击一般,就在这时,人潮之中突然传来了一声高呼:“我等隶农流血,楚王却是弃国,左徒大夫何故如此为大王说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