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战国霸天下-第1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信笺上说道:“臣白起奏上,我王着微臣坐拥江东,镇卫国霸业之基石。白起有负王命,于今春之初妄作决议,藏民于山野蛮荒,既奖率三军而弃江东一郡不顾,拥兵北上,于中谷口尽灭敌之水师,率我步卒七万余众登岸兴师北上,意图与宋军会师,与敌决战。今我军北上之际,沿途以风卷残云之势拔城、断桥、毁路、逐民,已然切断昭关三十万楚军主力后勤供给,使其陷入孤立无援之境……”
卫峥看到信笺内容一半的时候连忙小步快走的来到了地图跟前,在楚国江淮东郡扫目一览,继而又目览白起密信,骤然间,王帐之内的诸将看到卫峥肆无忌惮的纵声长笑。
联军诸将皆面面相觑,却也一语不发,可心中好奇之至。
“诸位,武安君兵出江东,倾巢北上,已灭楚军水师,更与宋军成功会师于居巢、肥陵一带。”笑意始终不减的卫峥旋即高举手中的信笺又道:“武安君于信中请命寡人,再集二十五万之兵给他。”
“二十五万??”孟贲瞪大着虎目惊呼道。
另一个将领不可思议的说道:“欲集兵二十五,非力举倾国之力,不惜代价不可也,武安君这是要作甚?”
宋军十万,白起已有的七万,再加二十五万,那边是达到了四十余万大军,简直更鼓罕见。众人无不惊颤之至,武安君这是意欲何为?
王帐内的魏缭不禁看向了地图,一番思忖陡然双目一亮,忍不住惊叹的说道:“武安君意图合四十万大军藉此一战而灭楚国运,欲灭三十万楚军于东郡,使其国再无北上之力,从此坐卧江南战战兢兢。”顿了顿,接着道:“末将若无猜错,武安君之策略便是意图集中优势之兵,合而围之,久围不攻,待敌粮草尽耗便成疲惫之兵,此时再出击便能合灭楚军主力于东郡。”
魏缭说完更是兴奋不已,三十万楚军主力啊,如此盖天之豪气,不愧是威震天下的武安君,竟是想要将三十万楚军永远留在东郡,这三十万楚军若是折戟于此,楚国不亡,国运已亡,便是也无力敢窥视中原,从此只能以求自保,再无争霸之力,江淮东郡千里之沃土唾手可得,不用怕楚国来日再兴兵收复失地了。
此时的卫峥也是精神大振,也非常意外,没想到白起竟有如此魄力,不在乎一城一池一时的得失,果断放弃据守江东,不在乎楚军占领之,而是北上意图围歼昭阳所部的三十万楚军主力。显然,卫峥已然知晓白起的战略意图,只要灭了这股部队,楚国便从此日薄西山,至于江东也必将失而复得。
末了,众人皆面向了国君,卫峥再次看向了地图,按照白起信笺的内容来看,此时此刻,昭阳所部的三十万楚军主力已经被困在了昭关进退不得,西退之路必经肥陵、居巢,这里已经被白起所部卫宋联军据守,西退之路已然被切断,而白起所部的大军纵深穿插在东郡中央居巢、肥陵,也将意味着从楚国江汉之地运至昭关的粮草送不到昭阳所部,只会被卫宋联军截留,来多少留下多少。
西退之路已然被切断,昭关楚军想要成功突围,那么只能走水陆了,然而此时的长江下游确是被姚尤所统领的江东水师扼守,虽说姚尤所部的江东水师不过三万规模,就兵士而言昭关驻扎楚军是他们的十倍,然而随着楚军水师的覆灭,江东水师扼守长江下游,原本可以做水上退路的长江成为了三十万楚军步卒向南而退的绝路。
骤然之间,原本作为攻势的楚军转而孤立无援。
末了,众人皆面向了国君,卫峥思忖一番,不再犹豫,下令:大军班师,撤出邓城。
至此,联军分离,卫峥率领十五万步骑撤出南阳郡,留下暴鸢及其所部的韩军镇守邓城,顺带实现了先前的承诺,南阳一郡划归韩国统治。
十日之后,大军班师还都,卫峥回到朝歌的第一件事情便即刻下达诏命,倾国之力动员整个卫国,开始聚兵点将、大开库府,无论如何也要集结二十五大军交给白起,这三十万楚军,无论如何也要吃下,这是确保占领楚国江淮东郡千里之地的根本,若是这把这三十万放归回去,不出两年,楚军势必兴师犯境,届时江淮之地也会不得安宁。
要打就彻底把楚国国运全部打掉,使其从此在战国争雄之中出局。
……
第001章:再兴王师()
——
远征南阳的大军已顺利班师,今日朝歌没有往日那般喧嚣热闹的气氛,长街两道皆是带甲兵士肃然而立,两个兵士之间隔三丈而立,手持戈矛、腰悬长剑,这些军士无不迸发锐芒之气,列阵站立的两行甲士一路起于坤门至盘龙王宫正门。
此时,长街两侧站着人潮人涌的国人百姓、列国异士,没有喧嚣仅有细微嘈杂的讨论声,所有王城之内的国人百姓站在长街两侧,空旷的长街之内无一人。
这一日朝歌官府对整个王城实施了禁街令,所有商社不得开业、王城百姓不得上街,只能立于两侧瞻仰。
这时,站于长街两侧的国人纷纷向北望去,讨论声也由此而止。
但见一列骑兵战阵缓缓而来,一单骑策马在前,马上之人右手持长戟,左手握缰绳,身披红袍黑甲,腰悬黑铁长剑,面容上半部为面具所遮,只有一双冷酷无情的双目、嘴与下颚示于外人。
此人赫然便是穆邯,曾经负责督建枕木轨道,是名副其实的最佳“鹰爪”人物,卫峥发现穆邯这个人才之后,至此将其召入了禁卫军,而今穆邯也对得起君王的看中,已然身负王命而统领禁军卫队,统领八千禁军只对君王负责,听从君王调遣。
穆邯身后是四骑为一列的骑兵阵列,井然有序的朝南坤门而去,策马而行的骑兵皆着黑金甲胄、赤色披风、腰悬黑铁长剑,头戴面具而容貌不示于人,唯有杀伐凛然的一双眼睛透过面具,这些缓缓前行的骑兵皆一语不发,身姿一动不动,长街之上唯有马蹄声响彻。
长街两侧的百姓看到这支精锐骑兵的出现莫不在私下议论纷纷,这支军队的服饰赫然便是朝歌城的八千禁军卫队,无一不是从斗士营中精挑细选出来的精锐之兵,所有的禁军卫队面见百官不行叩拜之礼,不听诸将调遣,只听国君之命。
八百精骑之后,但见一辆奢华的战车紧随其后,由五匹白马御驾而行,赫然便是王车。
当长街两侧的国人百姓看到王车之上一身戎装披身之人时,进而齐齐匍匐高呼:
“王上万年——!”
“卫国万年——!”
王车所过之境,两侧国人百姓无不匍匐叩礼,战车之上,卫峥面带平和之色环视匍匐的臣民,两侧的高呼之声亦且不绝于耳。
王车之后是六人为一列的步卒甲士,六列共三十六名甲士执掌三十六面“衛”字纛旗尾随王车之后,三千禁军卫队紧随其后,禁卫军拱卫王车而迈着整齐步伐缓缓前行。
出了坤门城外,十万步军、五万铁骑于此时面朝北方的朝歌城列阵而立,这十五万步骑大军正是刚刚追谁他们的君王征战南阳一郡的军队。
十五万大军列阵城下,如此震撼的一幕难以言表。当禁军卫队拱卫着国君来到大军阵前时,卫峥下了王车并来到了大军阵前的云台之上,十五万甲士皆不约而同地面北瞻仰云台之上的那个身影。
看着威风凛凛的大军,黑压压的步骑混合而成的方阵宛如气吞山河之像,卫峥新涌澎湃,顿时高呼道:“卫国,自新法确立以来,有功者皆一一论功行赏,此次所有封赏名单之中所褒奖者皆乃我大卫的有功之士,无不劳苦功高,皆理应所得也。在列而立的将士们皆为此次南征楚国南阳一郡者,受伤痊愈者即可返回大营,重伤不治者即可领取钱粮。”
此次征战南阳郡,按照卫国新法二十一等级功勋爵制,所有的将士皆以获的战功而晋级一爵,三十员将领爵至九级少国柱,而魏缭更是从一个小小的百夫长因战功而连升八级,晋爵十级上国柱,孟贲作为追随卫峥的元老级虎将,已然立下无数汗马功劳,而此次征战南阳郡时,在比水垂沙一战再建奇功,一路征战屡建功勋,此次封赏孟贲已然晋爵至十六级上卿,距离晋爵十八级而封侯,指日可待。
除了在前线奋勇杀敌的将士们获的了封赏之外,此次征战还有另外两人也建立了汗马功劳,一人便是右丞相居辛,坐镇王城并且全权负责大军出征的粮草辎重等一切后勤供应,没有居辛稳坐大后方,源源不断的给前线部队输送粮草辎重,卫峥在前线纵是运兵如神也难以有所作为,此战之后,按功劳居辛再进一爵,晋升十八级,终于封千户侯。
居辛也成为了自白起封武安君之后,成为卫国第二个封侯封君之功臣。
而另一个人便是左丞相景玱,连番出使宋国,一番说辞,使得宋国十万大军南下讨伐楚国,让楚国直接由战略主动变成被动,这才有了如今武安君白起将昭阳所部的楚国大军困于昭关要塞的局面。按功劳,景玱此次连升两级,至十七级公卿爵位。
“……诸位将士皆乃我大卫的国之柱石,无诸位一次又一次在前线奋勇杀敌,何来卫国今日之局面?将士们!请受寡人一拜——!”
末了,卫峥临眺十五万步骑大军拱手一躬。
骤然间,十数万大军仰望云台之上的国君莫不奋声高呼:“我王万年——!卫国万年——!”
卫峥临眺俯瞰全军不由自主的展开了双手,长袍大袖井然而落,面容难以掩饰其内心豪迈之气而长笑。
十数万大军的呼声更是由此达到了顶峰,将士们的眼神皆无比狂热的瞻仰着云台之上的君王。
大丈夫生儿如此,夫复何求之?
“报——”就在这时,云台一侧的群臣百官之中,为首的右丞相居辛忽然注意到了一单骑斥候飞奔而来,很快便来到了云台之下面王拱手道:“禀报大王,楚兵越过南长城进驻我江东一郡,发现城内军民皆空,便火烧江东三十余城予以泄愤,吴城亦未能幸免,震泽水寨更是火海交加,谷地米粟皆付诸一炬。”
楚军进入江东之后如此肆意妄为,他们这一把火等于把白起苦心经营十数万的人间天堂顷刻间化为焦土废墟,江东一郡的百姓逃过一劫怕也要流离失所,家园被焚烧殆尽,没有三五年万万不能使江东一郡恢复原貌。
军报一出,群臣皆面色一变,无不惊呼楚人疯了,江东一郡无兵驻守,楚军得入已是囊中之物,何故要一把火烧了三十余城?这不是疯了是什么?
十数万大军皆默然不语,然而面容之上已然愤懑不平,骤然间,“铮”的一声响,云台之上的卫峥拔出了君剑:“寡人诏,即可起再兴我王师,倾国之力一战灭楚之国运……以血还血,以牙还牙,夺回江东!”
“灭楚国运,夺回江东!”“灭楚国运,夺回江东——!”
“灭楚国运,夺回江东——!”
骤然之间,十数万步骑大军再次高呼,无不战意滔天。
大军刚刚班师便再兴王师,封赏仪式结束之后,紧随而至便是国君再起征讨诏命。
……
第002章:文臣死谏,武将死战()
——
诏命一出,右丞相居辛便匆匆入宫面王,此时,卸下戎甲的卫峥换上了一席大袖常服,回到朝歌王宫后便立刻着审陈案如山的奏疏,甚至还未曾踏入后宫怀抱美人来个翻云覆雨,只得将心中欲念尽收,在这盘龙殿连夜不出。
当此之际,卫楚之争,两国之战已然是决定国运之战,容不得他在此刻有半点儿女私情。
居辛进入内殿,王座之上的卫峥便是笑道:“丞相有何要事?”
“王上果真要再集二十五万大军南下与楚国展开决战?”居辛拱手问道。
“国运之战,君无戏言。”卫峥万分肯定回道,见居辛面色异样,显得犹犹豫豫,便好奇的问道:“如何?丞相以为我卫国如今再集二十五万大军有困难吗?”
“那倒不是,卫国早已不是二十年前可言,自立新法以来,我王励精图治,国力一如朝歌黎明,蒸蒸日上。王上欲集二十五万大军自然了无难事也。”居辛拱手秉承,躬身如是而道。
“可是粮草供给不上?库府钱粮预算不足?”卫峥又问道。心下也疑惑,虽说征讨南阳一郡是一跃千里而在客场作战,并且持续了近一年时间,此战也消耗巨大,这点卫峥知道,十数万大军便是一年的吃喝消耗也是一笔巨大的开支。但卫国经历漫长的积累库府钱粮都是相当充盈,还不至于大一战就到了兵疲民怨的地步,而今的卫国臣民战意盛浓的气息如扑面而来,不可能出现财政吃紧、国力不支的状况。
居辛说道:“王上,微臣所忧不在聚兵合将,亦不在军费支出,而是……”
“丞相何时在我面前犹犹豫豫?有话但说无妨!”卫峥笑道。
“诺——”应允一声,居辛终是说道:“臣之所忧乃是……若此次二十五万大军加之武安君手中已有七万步卒,足足三十二万大军乃是我卫国目下所能达到穷尽之兵,系数交于白起……微臣担忧的是,曾有所耳闻白起于江东拥地自尊小霸王,实在难逃拥兵自重之嫌,武安君若再统三十万大军,臣有恐尾大不掉,于国是患……”
骤然间,卫峥的笑容陡然消失,手持的奏疏一动不动,整个人犹如凝固了一般。说完这番话的居辛老老实实的低下头,竟是不敢高抬面王,便未曾看到卫峥的表情变化,居辛一番说辞之后便始终拱手躬身,毕恭毕敬。
良久,卫峥忽然大手一甩,将奏章甩在了席案之上,一声“哈哈”长笑紧随而至,便是一手扶案一手遥指下边的居辛:“子辛啊。”
“臣在……”
“你的意思是,武安君会拥兵造反?”卫峥这句话说出口,语气虽轻飘淡雅,然而听在居辛耳里确是犹如旱天惊雷,心中已然大汗淋漓,连忙应道:“呈启我王,微臣不是这个意思……”
“不是这个意思,那又是怎么个意思?”卫峥又问。
虽说卫峥是一个千古难寻的明主、雄主,但君威难测,伴君如伴虎啊。此时,居辛已经额头冒出些许微汗,知道自己祸从口出而犯了大忌,但却未曾因此言论而后悔,思忖一番便道:“微臣之意并非行小人而刻意在背后中伤武安君。”
“王上……此次臣是抱着死谏的心而来。”居辛心中一狠,豁出去的说道:“自郑庄公以来,公然以下犯上,大败天子周桓王,只是天下礼坏乐崩,以下犯上作乱者接踵而至。远有郑庄公,近有鲁国三桓乱国、三家分晋、田氏代齐……当以史为鉴啊!王上,臣的意思是,有无造反之意是一回事,有无造反之能力又是一回事。举国之兵理应掌握君王之手啊,请我王三思!”
“那丞相有何高见?”卫峥又问道。
居辛思忖一二,便长身一躬,拱手道:“臣请我王亲统大军南下,微臣坐守王城。”
卫峥自王座之上悠然起身,缓缓的在殿内走来走去,居辛在原地拱手一动不动,未曾再发一言。良久,卫峥平静的说道:“常言道,一山不容二虎,一军不容两帅。寡人若去了,那武安君将会至于何处?君臣之间岂不因此而生间隙?武安君为寡人、为卫国立下不世奇功,卿欲让寡人如越王勾践那般行得兔死狗烹、鸟尽弓藏之举,天下人又会如何看待寡人?天下士人还会有人敢入卫国,为我所用乎?”
骤然间,居辛扑通一声便是跪下。
“来人——”卫峥忽然大喝,一旁匍匐跪地的居辛额头贴着手背一动不动,也一语不发。片刻之后,便见两个带甲的禁军卫士来到殿内:“王上——!”
卫峥面朝王座头也不回地指了指身边的两个侍女:“将其压下去……斩立决。”
“诺——!”
两个带甲禁军卫士抱拳一拱手,旋即将殿内的两名侍女压下,这两个侍从已然花容失色,惊颤的大呼:“王上,奴婢无罪!王上……王上……”
“知道不该知道的事情,便是罪,不但是罪,更是死罪!”卫峥平和的说:“拖出去……立斩!”
“王上饶命啊……”
“王上饶命啊,奴婢无罪……王上……”
任凭两个侍女如何哭喊央求也不见君王有任何动容之举,这一幕将“伴君如伴虎”这句话折射的淋漓尽致,那两名侍女被压下去了,而内殿陷入了一片死寂一般,只有站立着的卫峥与一动不动,人就匍匐跪地而一语不发的右丞相两人。
良久,卫峥头也不回地说道:“起来吧。”
“微臣不敢!微臣有罪,请我王治罪!”居辛一动不动的说道,依旧跪地不起。
卫峥动身了,重回了王座席地而坐,喃喃自语的笑道:“寡人相信朝堂之上有此想法者不在少数,却无人敢言,为何?因为他们怕,怕丢了官爵、更怕丢了性命。而唯独你居辛上前进谏,寡人不信你不明此理,不晓此言会惹来杀身之祸。”
“可你终究还是来了。”卫峥给自己倒上一樽,持大爵一饮而尽,继而临看下方的居辛:“这便是你能得以坐拥卫国相印之因由,除了你拥一身斐然之才华,更是敢言常人不敢之言,行常人不敢行之举,呵呵,倒也是法家一派应有之作风。”
悠然一笑,接着说道:“文臣死谏,武将死战,国之大幸也,子辛言己有罪,何罪之有?”
“王上……”匍匐跪地的居辛终于抬首,便见卫峥面带淡淡的笑容偷来目光,一时间,右丞相感慨的无以复加,双目竟有些湿润,居辛此番进言抱着死谏之心,心中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还不起来?莫非要寡人亲自扶你起来?”
“微臣不敢,臣叩谢我王!”说罢,居辛再行以大礼,这才站了起来。
卫峥又道:“寡人将才斩了两名侍女,虽死于我手,却因你而死。”居辛听闻此言,惭愧的低头不语,卫峥又道:“也并非错在于你,错就错在她们听了不该听的话。将才发生之事,切记给我永远烂在肚子里,寡人不希望有第三人知晓,寡人可不愿看到将相失和、互生龃龉的一幕发生在我卫国庙堂之上。”
“臣谨记我王警示。”居辛长身一躬,说道。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卫峥接道:“武安君于江东自尊为小霸王,乃受寡人之意,寡人将举国之兵交付武安君,是非忠奸寡人慧眼如炬,丞相大可不必多虑。”
原来如此,居辛这下再无疑虑了,便拱手道:“微臣明白,臣这便着手力办大军后勤粮草供应之事,确保武安君和前线将士们的粮草辎重准时送达。”
“去吧。”
“微臣告退……”
……
第003章:兴师南下()
——
诏命一出,王于兴师,举国之兵集结二十五万大军,整个卫国彻彻底底的变成了一个骇人的战争机器,举国臣民皆如火如荼的为这一战而服务,所有的一切在与楚国决战面前统统让道。
集二十五万步骑大军已经是穷尽卫国目前之国力所能达到的极限,为了给白起凑够这二十五万之巨的数目,就连他的禁军卫队都抽调了一半出来。
此战,不但是楚国国运之战,也是卫国国运之战,鲸吞江淮千里之地,不出三年卫国便能与秦、齐并强天下,成为真正的大国、强国。
在也没有比此刻更好的机会了,卫峥断然不会放过永固江东,鲸吞千里楚地的天赐良机。
在原有攻楚南阳一战的十五万步骑大军为基础,卫峥在全国征召再聚十万之众,不多不少,合计刚好二十五步骑大军。
半个月之后,二十五万之众的庞大军队跨过济水,途径大梁城直奔雍丘而去,军队路过大梁城的时候,自贬为君已是傀儡之君的魏君魏嗣匆匆出宫,在城楼之上临眺黑压压的卫国大军如黑色长龙一般穿插而过,步卒延绵不绝,骑兵万马奔腾,看到这支军队后,这是一支让他彻底绝望的军队,魏嗣浑浑噩噩的回到大梁宫内继续过着夜夜笙歌、醉生梦死的生活。
大军离开卫国国境之后行军速度很明显的减慢了,因为国境之外的行军道路远没有国境之内好走,卫国的疆界范围之内皆通有老百姓们俗称的“官道”,也就是直道、驰道。可以遇见的是,打下楚国的江淮东郡之后,驰道、直道、驿站等设施的修建也势必会延绵于此。
军队南下之时正是春末夏初之际,盛夏酷暑可是不利于大规模的行军纵深,战国时代之前的数百载被称之为“春秋”,便是因为当时发生的大大小小的战争都在春秋之期,故以“春秋”而定义。
到了而今的战国时代,自三家分晋、田氏代齐以来,今之天下绝大多数的战争同样也是发生在春秋两个时节,然而不同的是,方今天下两国征伐动辄投入数以万计乃至数十万计的大军征伐,无不在阐述当今天下的列国无不是好战之国。
战国无战事,无异于痴人说梦。
且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