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战国霸天下-第1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军中可有猛火油?”孙淑尤问道。

    “有,先生问这做什么?”白起点点头,又疑惑的看着他问道。

    孙淑尤旋即遥指地图:“武安君且看,这鄢水自山间流出,此地两面环山,只要用大量的猛火油火烧山石,把两座山的山头烧的炸裂开来,石裂而山崩,那么山石滚落至山下的鄢水,不就自成一道土偃了?”

    白起幡然醒悟,顿时连声叫好,“此事若成,先生你便立了大功了。”白起精神大振,孙淑尤确是连忙罢手摇头的说道:“武安君万万不可,老夫一生通山川菏泽,兴修水利乃为造福苍生万民,今承蒙王上重用而能使在下得偿所愿的施展才华抱负,助王上成就不世霸业乃是孙淑尤职责所在,在下定当义不容辞。”

    说着,孙淑尤忧心忡忡的道:“可俗话说两军交战,不恶百姓。武安君决议水攻鄢城,一旦鄢水倒灌城中,城内的百姓和楚军将会一道葬身于滔滔洪水之中,不知武安君该当如何处之?”顿了顿,长叹一声而道:“在下此行万万不敢邀功,只求无过便是大功劳,武安君切莫让在下成为千古罪人呐!”

    末了,孙淑尤长身一躬,拱手一礼。

    “先生放手去做即可,发生任何事情我白起一人承担,绝不会牵连先生。”白起沉默片刻,如是说道,片刻之后,目送孙淑尤离去,不禁长叹一声。

    白起想到如今的天下人称自己为竖子,更是人送外号凶神恶煞人屠白起……既如此,那便如你们所愿。

    抛开心中百转千回的思绪,立即召集诸部将领入帐商议,白起当天下令,全军即日起皆听从江东水工令孙淑尤的调度。

    一时间,所有的卫军、韩军分分加入开渠大军之中,就连邓城的老百姓也纷纷加入其中,时间一点点流逝,一条在鄢城西边百里地外的直达鄢城的长渠渐渐成型。

    历时三个月又二十六天,孙淑尤终于疏通了长渠,白起一声令下,把猛火油灌满鄢水之间的两面大山,熊熊大火开始连续烧了三天三夜,山石在热胀冷缩的特性下,高温灼烧整个山川,达到了临界点之后便爆发山崩地裂一般的声势,群山之中,鸟惊四散。

    山石源源不断滚落而下,鄢水南流要道最终被阻隔,水被阻隔而向东流去,汇聚在了距离鄢城西边百里处的水堤不断蓄水。

    十日之后,白起下令大军后撤,然后开渠灌城。

    鄢城守军根本就没有想到会被鄢水倒灌入城,城内之人都知道鄢城高于鄢水,水往低处流,不可能被鄢水灌城。

    当滔滔洪水袭城而来时,鄢城守军在城楼之上看到西面破涛汹涌的洪流之后,已然为时晚矣,城内的楚国守军与百姓顿时惊慌四处逃窜,但在汹涌的洪流面前,凡是在城内之人皆已错过最佳的逃生时间。

    水入城池为深渊,鄢城经水浸泡而溃破,两天两夜的洪流冲击结束之后,鄢城再也没有了惊恐的吼叫声,整座城池化为泽国,浑浊的水中都是破烂灌木和杂物,放眼望去到处都是浮尸,有楚军、也有鄢城的百姓。

    骤然之间,一代名都鄢城便就此毁于一旦,连带城中楚国军民淹死数十万,具体数目无从计算,大概数目不下于三四十万。

    攻破鄢城之后,白起率领大军乘势南下,直指最后的目标——郢都。

    只要再攻破郢都,楚国在江水北岸的所有疆土都将并入卫国版图之内,白起本以为郢都也是一块难啃的骨头,却不料进展的异常顺利,楚人已然全无抗争之心,只听武安君白起之名便是吓得魂飞胆破。

    郢都城内。

    屈原一头散华发披肩,双目无神,苍朽之身一顿一踉跄的走着,犹若行尸走肉一般。天将暮色,卫军如潮水般杀向郢都,城下火把遍野、更是声势震天,卫军的声音响彻在郢都城内城外。

    “郢都军民且听好了,开城投降,卫军不杀。卫之武安君、上将军白起会亲自召见降卒之兵,凡是归降这每人皆可发放一金还乡!但凡隶农、官奴子弟愿入卫军立功者,即刻擢升二级至上更爵,赏良田百亩,再发放三金安家!奉劝城内之军民务必识时务,否则鄢城军民之先例便是尔之归宿,须知……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骤然间,兵临城下的卫军杀气滔天的高呼:“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城外高宣的声音沉绵模糊的传入了屈原的耳朵里,虽然模糊却也能大致听清楚。一刻钟之后,郢都城内立刻变得喧嚣,不断传来城中隶农、官奴子弟的喊声:

    “弟兄们,我曾有幸去过邓城,那里的隶农子弟臣服卫国,不但从此可为卫人,亦可加入卫军,可得爵位、富贵、立功便能受赏!”

    “与其逆亡,何不顺昌,享一世富贵?”

    “不做楚国官奴!”

    “不做楚国奴隶!”

    “不受官府欺压!”

    “做卫人自在舒坦,享受一世富贵!”

    “做卫人自在舒坦,享受一世富贵!”

    犹若洪水决堤一般,这股势一出便顷刻间成大势,再也无可阻挡。骤然之间,郢都城内的官奴、隶农奋起高呼,便在这一片连绵不绝的喊声之中,城内的隶农、官奴顷刻之间纷纷倒戈,楚军也不敢镇压。

    片刻之后,楚军兵士成片成片的丢下了手中的器械并站着不动了。

    终于,郢都城门徐徐打开,战阵中央的白起见此一幕,平静而一言不发的大手挥来,魏缭率领一支卫军为前军鱼贯入城,入得城内发现所有的楚军皆弃甲投降,隶农、官奴更是夹道欢迎,高呼“万岁”。

    大军再无疑虑,开始进驻城内。

    “上天亡楚啊——!”府中的屈原仰天大叫,一身散发披肩犹若疯魔狂生,痛不欲生。“咚”的一声响彻,一群身着便衣之士涌入府邸,这些人一个个手持长剑,见到屈原之后立刻一拥而上,原来这群人是屈氏子弟,为首者当即抱拳急切的说道:“左徒大夫,郢都没了,这里不再安全,卫卒就要到来,我等拖住卫卒,护送左徒大夫离去!”

    “往哪走?”一道突如其来的声音让所有人面色大变,纷纷转身。但见一群披精带甲的卫国兵士鱼贯而入,立刻包围了屈原及其十几个屈氏子弟。

    带队的赫然便是魏缭,不一会儿,白起悠然踏步而来。

    …………

第014章:卫峥惊恐,连下十二道诏命() 
武安君白起,至今已有百万人性命死于他手,自出江东北上以来到现在,前前后便有足足七十万楚人死于他手,自从白起在居巢坑杀二十万楚军降卒之后,楚人只要一听武安君白起之名,都吓得是丢魂丧胆。

    这些屈氏子弟看到他无不面色巨变,所有人皆咽了口唾沫,握剑柄的掌心不知不觉已经汗液密布,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胆寒。

    白起忽然大手一挥,卫国之兵皆退去,继而平静的说道:“你们也退下吧。”

    说的便是屈氏子弟,十几个屈氏子弟不知所措,一时间不知如何是好,见此情形魏缭喝道:“没听见武安君发话?还不退下?”

    白起心中会意,又道:“你们放心,白起不会伤害左徒大夫。”

    “你……你……言而无信,连降卒亦敢坑杀之,我等……我等不会上你的当!!”

    “白起可信!”见这群屈氏子弟进退维谷,白起又很平静的说了一句。不时,魏缭嗤笑的冷道:“武安君要杀尔等,不费吹灰之力,你们此等做法,是当真在救芈原呢,还是在害芈原?”

    此言一出,十几个屈氏子弟面面相觑,过了一会儿终是大恨而丢弃了手中的兵器纷纷退去,本以为会被卫卒擒拿,却不料安然的走出了府邸。

    这时,白起看向了披头散发的屈原,后者却是终日一言不发,站在原地只是闭着眼睛似是等死一般。良久,白起抱拳一拱手,平静的说道:“左徒大夫,白起久仰大名,特来拜访之。”

    话音一落,屈原猛然睁开双目,转身看向了白起打量片刻,怒极而冷笑,哆嗦着说道:“竖子屠夫也!芈原不屑与论。”

    白起并不介意,微微一笑,道:“大争之世,当年秦楚两国血战丹阳、蓝田,两军将士皆也死伤无数,左徒也出了不少力,何故独我白起伐楚便成屠夫了?”

    屈原突然痛哭:“中谷口水战,你白起杀我楚人五万;昭关之战你白起杀我楚人十万,更坑杀我二十万楚人,皆为无甲无械之降卒啊,你身为兵家之人,竟杀归降之兵,你武安君之名煌煌昭昭,为天下人所不齿……整整二十万呐,我楚国别都鄢城之内数十万军民被你一夜之间尽戮之……你怎能下得了手?便是蚩尤之乱,亦不过於此矣。”

    末了,屈原平复了情绪,淡淡的说道:“要杀便杀,竖子休得聒噪,芈原这颗人头拿去便是。”

    白起却是肃然拱手:“先生志在变法,是方今天下之英雄豪杰,楚国能有今天,乃楚王昏聩误国,不该觊觎江东,更用人不当,屡屡不听先生的一片肺腑良言,以致敬尙子兰等蝇营狗苟之辈凶凶当朝,奴颜婢膝之徒纷纷秉政,终……遭此劫难。”

    白起此言让屈原苦涩不已,竟是发现无从反驳,当此之际,惟有闭眼沉默着。白起又道:“白起虽不为楚谋,对先生确是崇敬有加,我王对先生待楚一片赤诚之心亦是钦佩之至。白起怎会杀了先生?”说着,转身下令:“来人,备轺车,送先生回长沙!”

    此话一出,屈原霍然睁目:“白起,你可莫要后悔放我离去,卫击楚国丧七十万楚人切肤之痛,芈原绝不会忘记,楚国也绝不会忘记!”

    白起顿时哈哈大笑,豁达的说道:“先生哪里话,这俗话说,生无敌手,岂不寂寥乎?若真有那一日,白起愿与先生酣畅一战,也不愿一阵风一般轻松败楚,楚国若能度过此次劫难,先生若能在楚国变法成功,再练三十万新军,白起定当第一个为先生贺!”

    闻此言,屈原内心苦涩的一笑,沉重的仰天一声长叹,便是大袖一甩而径自远去:“不用将军车马相送。”

    望着屈原背影,白起也是一声沉重地叹息。

    鄢郢之战结束之后,楚国长江以北的所有疆土或被秦国占汉中、或被韩国占南郡、或被宋国占泗水、或被卫国占江淮、鄢郢,楚国仅剩下长江以南之地了,虽仍旧有两千里广袤疆土却几乎都是贫瘠之地,富庶的三楚之地尽皆丢失,楚国再也没有了肥沃之地,国运也亡了。

    与此同时,白起攻破郢都之后,立刻以卫之武安君的名义通令四野,即:官奴、隶农、私奴等多种奴役之人,一律回复自由平民之身,关押者统统无罪释放,所有百姓平民皆由卫军划定居住地段、发放钱粮、衣物等,而后再由左丞相景玱到来之后接收城池,分设郡县、分地立业,委派官吏治理一方并推行卫国新法。

    白起将此令一发布,乱源暂时平息,而作为原本为楚国的奴隶们更是欢呼不断,一时间竟成为了卫国最得力的拥戴者。

    这一日,郢都城内,白起升帐召集诸将领,只见武安君遥指身后的地图:“立刻上疏朝歌,奏请我王王命,加派粮草。楚国……已是强弩之末,鲸吞蛮楚只差一步之遥,我军应当乘胜南下,一举攻克长沙……灭楚!”

    ……

    朝歌。

    盘龙殿内,着一身常服的卫峥与居辛正在商议国事。

    “待武安君攻破鄢郢之地后,卫国伐战便可到此为止,当改弦更张力主伐交而伐战辅之。”卫峥微笑着说道,显然,郢都告破的消息还没有传回朝歌。

    不过卫峥也大为高兴,近来都是一片大好心情,与楚国的这场旷世大战基本上尘埃落定了——卫国大胜。

    不但打掉了楚国国运,确保了江东一郡永固无忧,也吞并了楚国江淮之地,直接把卫国的版图向南推进至长江北岸,完成江东连接的十六年宿愿,向西则推进至云梦泽以东。

    卫峥笑了笑,又道:“战事结束之后,便有劳丞相去一趟长沙与楚国谈判。”

    “谨遵王命!”居辛拱手一礼,继而笑道:“我王之举当真英明也,将楚国江水北岸全境一举攻破,而后再将楚国鄢郢祖地归还给楚国,如此一来,得其利而天下人不以我为贪。楚国兴无名之师伐我,本是理亏在先,而今大败而导致兵挫地削也怨不得人,便是想要请人助其夺回失地也没有那个诸侯国找得到伐卫之理由,而我王再将占有的鄢郢之地最后又奉还楚国,以楚怀王贪心之性情,如此好处其必心动之,再与其签订卫楚疆界之国书,江淮之地便是名正言顺的卫国疆土了,到时候心疼眼热想要再拿回也无借口,卫国也不会给他半点机会了。”

    “英明谈不上,此法乃是学我师兄张仪坑魏之策,所谓得五寸,去两寸,还有三寸,虽少了两寸,可这三寸却成了名正言顺,何乐不为乎?”卫峥微笑的如是说道,刹时间君臣二人轰然大笑。

    这时,一甲士飞奔入殿,来到卫峥跟前便是单膝跪地,拱手奉上一份信笺:“禀大王,鄢郢捷报。”

    “好!武安君神武,没想到这么快就攻破鄢郢了,快把捷报呈上来。”卫峥一听是前线捷报,顿时拍案叫好,待老内侍转呈上来,卫峥兴致使然的打开浏览,这是白起的亲笔文书,字迹认得出来。

    原本面露喜色的卫峥不知为何渐渐的喜色消失,居辛也察觉到了异样,一时间好奇不已。突然之间,看着捷报内容的卫峥大惊失色,捷报竟是不慎而从手中滑落。

    居辛也是吓了一大跳,他辅佐卫峥二十年来还是第一次看到他如此惊慌,确切的来说此刻看到的君王,其神色间甚至透着一丝从未有过的惊恐。

    卫峥突然大喝:“来人!八百里加急传寡人诏,立召武安君着主力部队班师,一刻不得贻误,留守五万镇守鄢郢,着魏缭统军坐镇,不得有误,违命者皆斩——!”

    居辛看着那斥候领诏而匆匆离去,又看卫峥在王座之上坐立不安,便连忙问道:“王上,到底发生何事以至于我王如此失态?”

    卫峥当即手持捷报信文朝着居辛一甩,指着地上的信文咆哮道:“白起他疯了!!他杀红眼了!!!他要乘势攻打长沙!!他要灭楚!!!!”

    居辛刚刚拾起信文,听到卫峥说武安君要灭楚,当场咯噔一下,拾起的信文又掉落在地,而居辛的面容更是惊骇巨变“当今天下,尚无一国敢有灭国之心,武安君若一战灭楚……卫国危矣!”

    伐楚与灭楚,一字之差确有千里之别,讨伐楚国,即便是把楚国长江北岸的疆土全部吞并,列国也无从说起,因为此次战争是楚国兴无名之师,加上卫峥为了让列国尤其是秦、齐两国对卫国不会过于忌惮和眼馋,才会用“五寸去两寸而得三寸之法”,将唾手可得的鄢郢又送回给楚国。

    卫国此次伐楚本来已经大出风头更是占尽好处,卫峥还在苦思冥想的让卫国不至过于木秀于林,而白起一旦把楚国灭了,等于把天给捅了个窟窿,卫国将会成为天下公敌,转瞬之间便会被群起而攻之。

    如此天大的祸患,二十年苦心经营才将卫国从一个在列国之间夹缝求存之国,营造成今天这番蒸蒸日上的局面,这一切将会因此付诸东流,光是想想,便是卫峥也顿感头皮发麻,心乱如麻。

    短短一天时间,卫峥连下十二道诏命从朝歌飞马而出,无论如何也要阻止白起南下灭楚之举。

    “白起啊白起,你可千万别给本王来个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啊……”卫峥第一次感到局面不受掌控。

    ………………

第015章:白起懵了() 
——

    卫峥从来没有出现这么惊慌的先例,这一次是真的慌了。白起是兵家俊杰自然无需质疑,武安君开疆拓土是好手,然治国理政,周旋于列国之林确是算不得出彩,甚至不如景玱。

    武将只会着眼于看得见的威胁,所以白起看到了只有打掉楚国国运方能确保江东无楚患,而加之这一路连战连捷,逢军必破、逢城必拔,便是再理智的人也难保心有膨胀,尤其当此之际,只需一步之遥便能灭了楚国,如此诱人的战机和功成名就的机会摆在武安君跟前,就好比一个浑身欲火之人看到一个衣不遮体的倾城佳人摆在眼前,谁能对此无动于衷?谁能无时无刻保持绝对的理性?

    在武安君看来,卫楚两国已然结下血海深仇,到了不共戴天的境地,所谓先下手为强,只要灭了楚国便能永绝后患,届时什么仇恨都将随同国灭一并烟消云散。可此时此刻的白起并没有看到行灭国之举会给卫国带来怎样的祸患。

    当此之际,白起所部主力大军已经驻扎在了江水北岸的江陵、夏首两地,这样的军事部署俨然是要南渡江水,直取长沙的架势。

    鄢郢之战后,消息传入南楚,长沙陷入一片惊慌,整个楚国人心惶惶,但听武安君白起之名,竟是无一人敢迎战之,无不吓得的魂飞丧胆。

    楚国,这座屹立天下以南的七百载广厦已然摇摇欲坠。

    白起攻下鄢郢,在不到十日之内便平息了乱源,此时大军陈境于江陵、夏首临眺南方,他还没有下令南渡长江是在等,等江东水师,欲南下直取长沙,没有水师部队是无法进入湘水。

    飞马军报传来姚尤所部的江东水师已经攻下了彭蠡(鄱阳湖),至此江东水师一部西进之路再无阻碍,大军沿着长江向西一路逆流而上,直逼云梦泽、洞庭湖,要与白起会师于江陵、夏首。

    天有不测风云,也许是上天拉了卫国一把,也许是楚国气数未尽,这个时候的江南一带骤然连下两天两夜的倾盆大雨,一时之间长江洪水迅猛无比,逆流而上根本做不到,直接阻挡了江东水师西近的步伐。

    卫军驻江陵大营处,此时天际雷声大作,武安君走出帐外仰望天际,高空已然乌云密布,暴雨即将倾盆而下,这已经是第三天了,白起本以为天要转晴,看这情形今日怕又是一场暴雨要如期而至。

    悠然长叹一声,白起回到了大帐之内,不时便果然下起了暴雨,这时候一单骑在暴雨之中飞马入营,朝歌信使立刻来到了帅帐。

    “吾王有命,武安君白起即刻班师,不得贻误!”

    “朝歌王命,着武安君白起即刻回朝!”

    “武安君白起接诏……”

    骤然间,三路信使前前后后抵达白起帅帐,无一不是君王急召,领兵即刻还都。至当天暮色时分便接连收到了十二路信使八百里急诏。

    白起大惊失色,连续十二道诏命都没有说任何因由,这让他当即便乱了心神,再无南下长江直取长沙之意。

    这十二道诏命没有任何说明,但连下十二道诏命本身就说明朝歌有变,已到了十万火急的地步。

    白起突然浮现出了一个念头,定以为中原朝歌王城受到了致命威胁,因为卫国的大军主力皆不在国内,换句话说国内守备空虚,加之四境无险可守……

    “莫非是齐国乘机举兵西进?”白起忽然自言,陡然间面色大变,再无从淡定,已然万分坚信朝歌正面临巨大威胁,否则无从解释卫峥会连下十二道诏命召回远征的主力大军即刻班师。

    卫国不能出事,朝歌不能出事!白起被这连下的十二道诏命给吓懵了,不再有任何犹豫,当天夜晚便仓促带着大军拔营出城,一路连夜兼程驰驱北上。

    错失如此灭楚良机,白起惟有长嘘短叹,先是连绵暴雨阻隔南下去路,接着便是朝歌变故突然发生,只能说楚国终究是气数未尽,不能强求,白起也只能无比遗憾的带着大军主力含恨北上。

    大军连续三天三夜兼程驰驱,从朝歌一路北上来到了新设淮南一郡的首府——寿春。

    大军入城之后进行短促的休整补给之际,白起第一时间奔向淮南郡守府邸,因为左丞相景玱下派至江淮设郡县、颁布新法,他就在寿春。

    白起现在的内心可谓是十万火急,恨不得已经出现在朝歌城下,可寿春与朝歌之间的距离仍旧相隔千里之遥,他目下最想要明白的就是朝歌到底发生了什么,左丞相景玱定然知晓一二,来到寿春便第一时间找上门来了。

    景玱见到白起风尘仆仆的赶来,没等对方开口便抱着对方的手臂抢道:“可算是见到武安君了,万幸我卫国无恙,虚惊一场,虚惊一场啊!!!”

    白起没有细想对方此言何意,连忙问道:“丞相,王上连下十二道诏命与我即刻班师回朝,朝歌发生什么了变故,丞相是否知晓?”

    景玱见武安君如此心急如焚,对朝歌和王上望眼欲穿,心中又气又感到好笑,想要狠狠的数落一番又实在无法脱口而出,可他这样反而让白起更加担忧,“不行,我须立刻赶回王城,带骑兵先行一天一夜应当能赶到。”说着,白起便转身而去,深知都忘记对左丞相告辞了。

    “武安君且慢,王城无恙,朝歌无忧。”景玱连忙大喝一声。

    正要踏出门口的白起豁然转身,惊喜又疑惑的回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