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战国霸天下-第1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谢君侯——!”
末了,一众文臣武将纷纷入座两侧,众人齐刷刷的把目光投向大殿之上的卫峥,后者环视众人一眼,安静的庙堂大殿之上惟闻卫峥言:“列位,卫国今此春朝大会概不述职,惟议强国大策!右丞相于去年始,亲自跋山涉水苦访卫国各地,今右丞相提出变法强国大策,此乃涉及国之根基,需上下同心同德。朝堂议事,事不分巨细,皆为大事,故今此朝议诸位务必坦诚直言!”
卫峥语毕,便沉默不语的环视众人,一时间朝堂之上无人说话,左右丞相、大将军、白司长都这些庙堂之上的“新兴巨头”也不说话,过了许久仍旧不说。朝臣百官有些惊疑不定,各自交头接耳,低声细语。
“四巨头”不说话自然是有道理的。除了姜牧,苏秦、剧辛、白起三人都不是卫国人,也不能让他们先开口。
一时间所有人都装聋作哑了,最终还是城府俱深的石昊领悟了国君的用意,变更国法,老世族不得不开口,精明的石老头知道今天卫峥在春朝大会之上提出变法商议,这是想要听听他们这些卫国老世族的声音,看看他们的反应,否则早就推行新法了,要知道卫峥已然是卫国说一不二的绝对王者。
只见年过七旬的石老举目拱手一礼,道:“君侯容禀,变更国法,事关社稷国本,此事重大,卫国突议变法,臣等一时之间无从论起。既然右丞相主张变法,不若让右丞相先说为何要变法。”
“善——!”座上的卫峥默默点头,继而面向剧辛笑道:“如此,右丞相说说吧!”
“喏——!”
剧辛旋即起身站在大殿中央,面向卫峥长身一躬,行一礼便环视满朝文武,沉默片刻便道:“列位,今之天下乃战国大争之世,纵观天下列国,由弱至强之国莫不因变法而强。先李悝变法于魏而使其国得以称霸中原百余年;再有邹忌变法于齐而使今之齐国为天下强国;又如卫鞅变法于秦而使天下之卑秦成为方今天下第一强国……故,卫国惟变法方能强国——!”
“就卫国变法而言,本相综述为‘一法、三纲、十二制’。何为一法?即唯一国法,法莫如一而固。所谓三纲,其大要为:一、激励农商耕织以富国富民;二、激励军功以强兵护国;三、重振治权统一朝野推新政。所谓十二制乃由郡县制、田耕制、齐俗制等十二制组成。‘一法三纲十二制’以下亦各有详细的相关法令以保证得以实施……”
郡县制!
剧辛哗啦说了一大通,但朝堂大殿之上的世袭贵族只听到了郡县制三个字,所有的卿族莫不闻之而色变,安静的大殿一时之间便是议论不断。
果然不假,这些扬言要变法的外来客卿都是一副德行,不说其他,就说这个郡县制莫不要了老世族的命根子。
简直可恨!
……
第081章:舌战群雄,卫国当变()
——
推行郡县制意味着卿大夫家族的私人领地全部都没了自治权,这等于要革了他们这群老世族赖以生存的命根子。 .
如果眼神能杀人,估摸着现在的剧辛已经被朝廷上的卿大夫家族们杀了一万遍,碎尸万段了。
要不是如今坐在上面的那位君主君威滔天,怕是所有的卿族都要跳出来反对。
此时此刻,朝堂之上的卿族旧贵无一不是敢怒不敢言,众生百态尽入座上的卫峥眼里,而群臣看着这位卫国的国君似乎摆着一副冷眼旁观的姿态。
卿族旧贵当中不乏有精明的人,如石氏的那老头儿,那就是个人老成精的家伙,他知道剧辛要说的话就是他卫峥要说的话,剧辛的意思就是他卫峥的意思,只不过不方便从国君口中说出来。
显然,若是从卫峥空中说出来,如今的卫国,谁敢说一个“不”字?那所谓的开春朝议将毫无意义,从剧辛口中说出来就不一样了,这样就不会出现当场顶撞国君而人人不敢言的场景。
坐在殿内的石昊心中想道:“君侯这是通过剧辛之口来探探我们这些卿族旧贵的老世族会对变法有什么反应啊!”
待得剧辛把“一法三纲十二制”简略的阐述一遍之后便看向众人,石氏的石昊旋即面朝卫峥礼道:“君侯容禀,右丞相提出变更国法,然我卫国自康叔祖建国至今七百余载以来,向来尊周礼祖制,无故变法恐难服朝野。”
石昊语毕,朝堂之上一位卿族大夫便面朝座上的国君拱手一礼,振振有词的拍马屁道:“卫国今朝之我主立先君武公之志,雄才伟略,卫国无忧,好端端何来生变?”
“对!好端端的卫国,没人想变!”不少的卿族面色不善的看向剧辛,同仇敌忾的说道。而座上的卫峥宛若局外人一般,一个人顶着案几上的美味惬意的享用着,任由着下方的群臣百官撕逼。
只见座下的剧辛笑而无声,片刻便道:“周礼旧制,弊端重重,周公王道治国与今天下战国的大争之世毫无助益,较于天下七雄有过变法的诸侯而言,差其不知千里也。”
石更忽然起身冷笑道:“哼!右丞相言周礼王道无用,周何以兼殷商而得天下?周室何以立八百年基业?”
“就是!周公何以兼立天下!”
面对近乎所有卿族的同仇敌忾,一旁的百司长姜牧也为舌战群雄的剧辛捏把汗,不一会儿,后者平静的说道:“昔日商君曰:‘治世不一道,便(pan)国不法古’,本相深以为然。国欲图强,当顺大势、应新潮,与时俱进方能强国。”
“汤、武二王得天下,并非遵循古法才大兴,殷商夏朝亡国亦不是变法更旧而覆灭。周公制礼乐,以德治国,实则人治而非法治,盖因为没有法度可为人遵守,故,周公之后出厉王、幽王致使天下大乱,周失其鹿而天下共逐之,王室衰微从此一蹶不振,故,卫国当变!”
“你……”石更面色一阵涨红,无言以对,只能拂袖冷哼一声。与他父亲石昊还是有点差距,旁观不语的石老旋即面向座上说道:“启禀君侯,老臣忧虑之所在便恐一旦推行变法会引国野动荡,如今天下本就动荡不安,若敌国趁我变法之际伐兵迫境,国必危矣——!既然右丞相力主变法推新,老夫敢问右丞相,若有外患迫境,而我卫国地处天下居中,无险可守,若同时因变法而国野动荡,内忧外患之际当如何应对之?”
石更果然还是嫩了点,不如他那老爹。
但剧辛更不是石更,只见他回应道:“上卿所言不无道理,然自五国相王以来,君侯力主卫不称王而尊五国为王,成功破解卫国外患,以至齐国三晋等国莫不想要拉拢我卫国,承如君侯所言,卫国当抓住机遇,左右逢源。而如今天下诸雄相互征战愈演愈烈,天下诸强互相争雄,无暇顾及一小国,而楚国伐魏,秦国亦于今年开春之际举兵河东伐魏,我之大敌魏梁疲于自保,故三五年之内不会对我用兵,此当正值我卫国变法之大好良机。”
“即便上卿之忧虑生,新法推行,激励军功之下只能使我卫国臣民个个奋勇求战,建功立业。齐、韩、魏、秦、楚等国莫不因变法而由弱至强,方今天下,强者强,弱则亡,欲存国必强国,欲强国,惟变法乃唯一之强国大策!”
剧辛语毕归位,留下满朝文武相互私论不断。
一上大夫卿士质问剧辛道:“废井田、置郡县……敢问丞相,卫国如此变法,对我等老世族有何好处?你一外来客卿若变法不成,拔腿即可潇洒溜走,到时候谁来负责?”
“大胆——!”姜牧忽然呵斥道:“卫国!不是你上大夫的国!更不是尔等老世族的国!上大夫何以敢出此言?”
如今的姜牧有人罩着,语气话音的分量十足,倍儿有气势,众人闻之心中一惊,那士大夫更是瞬即色变,知晓祸从口出,当场面向朝上匍匐跪地,“君侯恕罪——!”
却见此刻座上的卫峥双臂大张摆在案几之上,右手四指富有频率的轻轻敲打桌面,国君始终默不作声,目光始终未曾投向殿下群臣,无声之际,庙堂大殿之上只听卫峥富有频率的敲打桌面,滴答作响不断。
一众朝臣屏息凝神,这种气氛让所有人倍感压抑,上意不明,难以揣度,莫不心惊肉跳。
卫峥不说话,那士大夫趴在地上也不敢动,更不敢妄自起身,心中早已悔不当初,当真是祸从口出啊!
众人不语之际,左丞相苏秦第一次开口了,只见他不动声色的说道:“不知上大夫可知,右丞相两百多个昼夜,跋山涉水苦察卫国各地,苏秦至今印象深刻,右丞相出朝歌城之际,面色是何其红润,尔等再看看如今的右丞相。”
苏秦环视众人而落在剧辛身上,继续道:“其中酸苦,苏秦无需多言,上大夫或在座列位谁能做到如右丞相这般?有谁亲自寻访卫国遍地关隘亲耳目睹、亲查实情?右丞相岂是如上大夫所言之辈?”
“左丞相所言甚是,有道是论证不诛心,上大夫有失君子风范尔——!”石更淡淡的说道。
“孔舒知错,望君侯恕罪——!右丞相恕罪!”匍匐在地的上大夫连忙应承道,心中大骂石更落井下石,此时此刻肠子都悔青了。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起来吧——!”卫峥终于开口说话了,孔舒如临大赦,连连谢恩,归位之后便不敢多言一句。
末了,卫峥又不说话了,众臣见状旋即齐声道:“臣等愿闻君侯之见!”
座上的卫峥盯着盘子里的燕国红枣,惬意的享用着,同时漫不经心的说道:“……本侯有言在先,今惟议我强国大策,上下同行,上下一心,商讨了这么久到现在还是没有统一政见,本侯又如何做决断啊?”
“臣拥戴卫国变法——!”苏秦率先说道,姜牧、白起二人亦是紧随而至。
众人面面相觑,群臣莫不识的再而一致齐声道:“臣等附议,拥戴卫国变法——!”
末了,只见“啪”的一声,卫峥双手狠狠地击打在案几之上,声音响彻大殿而豁然起身环视众人,一改之前那了无是事的模样,环顾一众齐刷刷看向座上的朝臣,言简意赅道:“那就变!宣——!”
“本侯昭告国野,右丞相听诏——!”
只见剧辛出列,躬身合双手,拜。
“本侯令,即刻起,右丞相剧辛统朝政、举国野,推行变法!法外无恩!法必无情!法莫如山——!凡阻我卫国变法者,无论公族宗室、卿族贵胄,势必论罪伏法——!”
剧辛无比郑重的接过诏书,面向群臣,大殿之上惟闻其声:“剧辛授命,掌卫国公器,万死不辞,定当无惧生死!力行变法!誓死护法!卫国要变!卫国当变!卫国要强!卫国当强!卫国必强——!”
天下战国,群星闪耀之际,一颗暗淡的新星在那中原四战之地爆璀璨华彩,战国第八雄主正式拉开崛起的序幕,如朝歌黎明一般,如日方升烈日当空!
……
第082章:欲图强国,诸雄必忌()
——
变古法、推新政,历朝历代和各国阻碍推行变法的“反派角色”都是同一个群体——老世族、旧权贵。 .
任何一国的新政新法永远都是“革新派”与“守旧派”的恩怨斗争。卫国也不例外,只不过变法毫不动摇的卫峥早就知道阻碍着是谁,更知道变法革新的难处所在,要在卫国力主推行变法,需要的是一个毋庸置疑的声音在背后支撑,以及一个坚定不移的执行者。
卫国的老世族对于卫峥要变法,心中必然是竭力反对,然而也只能是心里反抗,去年的整肃行动历历在目,国君滔天威仪不容忤逆,而今携以余威变法卫国。
要不要变,不过是国君的一句话而已。
卫国变法,于朝堂之上昭告国野上下,国君离开庙堂大殿,群臣顿时议论不断,尤其是一群老世族,一个个或面色愁容,或摇头叹息。
面对变法推行者的右丞相剧辛,一个个也是敢怒不敢言。
一则变法诏令对于老世族来说简直就是催命符一样,变法推行的那一天开始,卫国的卿大夫家族们再也不能坐享其成。推行郡县制,由国君亲派吏员去地方治理,土地世袭制度从此一去不返,想要荣华富贵再也不能靠吃老本,唯有建功立业这一条途径。
“右丞相留步——!”
朝会宣布解散之后,满朝官员66续续离去,掌管卫国力主推行变法的右丞相剧辛也没有过多逗留,一大堆政务还等着他处理呢。
听见有人使唤,剧辛闻声停止步伐而回头望去,只见两个宫侍宦官朝着他小步快走而来,一个面挂笑容,另一个双手捧着一个精致的礼盒。
“左宫监有何事?”剧辛认得此人,乃是侍奉君侯左右的一个宫侍。只见他回头看向跟来的随从仆役,后者双手奉上一精致的方盒,剧辛不知对方意欲何为,左宫监一脸艳羡的说道:“回右丞相的话,此乃小人奉君侯之命,特意奉送至右丞相手中,君侯嘱咐务必要右丞相收下。”
“哦?”剧辛略感惊讶,旋即看向那方盒,遥指道:“此盒内所置何物?”
“盒内之物乃千年野山参一株,乃君侯赐与右丞相的。”左宫监一脸羡慕又感慨的说道:“右丞相或许有所不知,山参常有但千年山参不常有啊,这野山参历经千年奇珍无比,整个卫国只此一株,即便放眼天下也难以寻得!”
“左宫监请收好奉于君侯,世间如此宝物,剧辛岂敢受之?”剧辛一听惊诧,连忙说道。
“实不相瞒右丞相,小人之言还请丞相莫要介怀。大朝会之际君侯言其此宝物要送与右丞相时,小人曾经建言君侯换一物送与丞相。可君侯慨言叹道:右丞相为国殚精竭虑,为国变法而跋山涉水苦访各地,一来一回竟是如同变了一番模样,当真是看在眼里,痛在心里!故,命小人将此奇珍送与丞相补补身子。君侯听小人建言之际还呵斥道:区区一株人参,怎能与吾之丞相比拟?即便是一万株也比不上一个剧辛!”
闻此言,剧辛目光微停滞,眼眶顿感湿润,不由得想起了前段时间苦访卫国各地的经历,此时此刻觉得一切都值得,一切苦楚何足道哉!
左宫监看到剧辛此番失神的模样,顿时笑道:“右丞相不必推辞了,君无戏言。丞相若不收小人亦无从与君侯交代啊!”
剧辛闻声回神,侧目望向那精致方盒,顿时双手郑重的接过,面朝宫廷府院的方向长身一躬,感激涕零的说道:“臣叩谢君侯隆恩,终我一生,唯侍我主,肝脑涂地,万死不辞——!”
一株小小的人参便能让一治世能臣彻底归心,卫峥若是得知估计要乐开花了。
……
翌日,宫廷之内。
此刻,卫峥苏秦这君臣二人对望而坐,坐而对弈,苏秦落下一子,而后说道:“君侯,此番推行变法,臣心中亦有所忧虑。”
“季子对变法有何忧虑?”卫峥回道,同时也落下手中的黑子。注视棋盘的苏秦想了片刻,落下白子的同时说道:“外患——!”
“外患——?”右手刚刚拿出一黑子的右手忽然顿了顿,盯着棋局的视线也转移到了苏秦身上,卫峥问道:“季子何出此言?”
苏秦微微叹息道:“虽说六国相王不足挂齿,如今我之大敌魏梁更是被强秦、强楚共伐之。然方今天下七雄格局大定,天下列国又岂能容许第八雄而立中原?卫国欲图强而变法,我之大敌魏国或可不足为虑,但与我边境接壤的齐国怕是第一个不容许家门口出现一个新的强国。”
卫峥一听,看向苏秦轻轻一笑道:“季子所忧可是担心卫国一行变法之事,齐忧而阻之,恐我强国大策于中道夭折?”
“诸雄岂能坐视我卫国崛起呼?”苏秦叹息道。
“季子所言不无道理!”卫峥放下了手中的黑棋而陷入了深思,不禁自言自语道:“列国变法莫不由弱至强,卫国变法必然会引起诸雄侧目,乃至对我警惕,尤其是与我接壤之魏、齐两国,诸国变法,申不害变法于韩国失败是一个教训。”
参考他国变法的失败是最好的镜子,以便自己变法不会犯别人已经犯过的错误,卫峥慨然叹息的说道:“韩国十五年变法强国以失败而告终,依我看来究其原因不外乎内外两点。其内乃法之根本,申不害侧重术治,这样的法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啊。术治过于寄托一国君主,在位国君若是有为的君主,国便能大治;国君若是无能,则国家便会止步不前,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故,韩国变法十五年综合国力即便远于变法之前,乃至一举成为七雄之一,却仍在七雄之中沦为弱国。”
“君侯所言,深切要害啊。”苏秦一听卫峥的分析,深以为然的连连点头。而卫峥继续说道:“至于外部原因倒也不难理解,正是季子担忧的。韩国变法过于招摇,申不害强国心切,大肆强军浩浩荡荡,毫不避讳。魏国岂能容忍韩国做大?故,魏王命庞涓率大军伐韩,若不是齐国驰援围魏救韩,韩国怕是早已不存!”
卫峥旋即一笑,看向苏秦,道:“韩国教训告诉我。一、术治派不行,我卫国的法乃集法家大成之法、术、势齐头并进。国法固而一,哪怕是后世我卫国出了无能之主,只要有国法在,即便当朝国势颓靡却可保国家安稳,等下一代、下下一代出有为之君,国便能再度中兴,甚至大治天下。”
“除非昏主奸臣同朝当道,否则国虽危却也不亡,且若真有那一日,也只能说气数已尽,改朝换代也怨不得人。后辈之事,三分靠祖上蒙恩庇佑,剩下的全凭自身造化,忧亦无用而!”
苏秦闻此言,愣神许久,失神而道:“君侯竟有如此胸怀,苏秦纵观历史历朝历代之国主,即便尧舜汤武亦不及我主而——!”
“哈哈,什么时候季子也学会拍马屁了?”卫峥哭笑不得的说道。却见苏秦缓缓摇头,道:“苏秦并无奉承之意,实乃肺腑之言。”
“身后之事,于此多说无益,不说也罢。”卫峥重回之前的话题,道:“季子所虑不无道理,我若变法而遭诸雄忌惮,犹如韩国变法而魏忌惮,故派兵伐韩致使申不害变法付诸东流,而今我卫国变法若齐、魏忌惮,魏国自顾不暇所以不足为虑,但齐国不但是强国更无魏国之忧患,此事若遭齐国忌惮当年魏伐韩国的事情有可能会故伎重演于我卫国。不过话又说回来,究其源头不外乎内外两点,其内要取决于变法是成还是败,那就好办了,既然诸雄希望我卫国变法失败、强国不成,那我就败给他们看便是了,如此便不会忌惮我了,呵呵呵——!”
“哦?君侯此言,颇有深意啊!”苏秦一听好奇的看向微笑的卫峥。
第083章:邻居强齐,如鲠在喉()
——
“我卫国地处四战之地,加以无险可守,若如韩国变法那般,图强之心毫不掩饰,待狂风降至而其木秀于林则风必摧之,飓风将至,我当避其锋芒蛰伏为上啊。 . ”
见苏秦好奇不已,卫峥便直言道:“若要摆脱诸雄忌惮我变法之心,最好的法子就是让他们相信认定我卫国变法,必然挫败。何以然?”
“混淆视听?”苏秦忽然眼睛一亮。
“知我者,季子也!”卫峥旋即大笑一声,手中的黑子旋即落下,便不再多说了,显然,苏秦已然知晓他的意图。
苏秦当初第一次看了卫国变法的大致内容,曾经也是急不可耐的一度找过卫峥苦苦劝谏,和剧辛一样,那时候的苏秦也是个“老古板”,新法废井田却不开阡陌这条也就算了,加上另外一条自古以来列国遵循的重农抑商政策却被卫峥给颠覆了,他竟是要提高商人地位。
这一系列的变法措施,即便是苏秦、剧辛这些治世能臣都认为是误国之策,列国要是知道卫国是这么个变法情况,必然断定卫峥是在自掘坟墓,如此何须忌惮?
“至于其外……”笑意使然的卫峥言简意赅的说道:“齐王老矣,尚能饭否——?”
苏秦闻此言,一愣旋即微微惊诧,道:“君侯以为当今齐王……”苏秦没有说下去,但意思再明白不过了,卫峥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代雄主鼎鼎大名的齐威王活不长了,若齐威王在这个时候驾崩于临淄,齐国强大也不可能在这个时候对外用兵,没有了齐国的威胁,卫国变法再无外患了。
苏秦不禁大喜!
卫峥笑道:“外事不可左右,内事却可。故,卫国图强之方略,奉行低调,我闷声财,暗蓄国力,卫国的军队保持一万即可,多了列国同样会忌惮,但我强军之路却不能因此而缓,所以练成一批精锐便逐遣其精锐一批,遣去重新务农的士卒虽然不在军中,但底子仍在,待时机成熟而再度征召归队,稍加训练便是精锐,如此反复,若有战我卫国可举数万并,莫不是精锐!”
听君一席话的苏秦连连点头,这一切都是深谋远虑啊,卫峥又笑道:“我卫国暗蓄国力蛰伏为上,闷声财。三年不翅以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