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战国霸天下-第1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季子这是何意?”卫峥说道。
“我主竟是把卫国之国运置苏秦于一身,苏秦……”
一时间不知何如何作答,如此信任,死有何憾?卫峥不禁慨然一笑,看着苏秦缓缓说道:“季子不可不知,卫峥要你间齐是何其之凶险啊!”
“苏秦得主公如此之信任,纵使前方乃刀山火海,又何惧之?苏秦不惧身死,惟恐间齐不成,有辱使命!”卫峥闻言不禁长声叹息道:“卫齐之间十年乃至数十年之后是战,还是盟,惟决于苏秦间齐成功与否,不得,只能说是天意,与苏秦无关!”再次看向苏秦,却带着无比信任的语气补充说道:“然卫峥信苏秦大于信天命,苏秦间齐,定能倾齐!”
“孙子兵法云,古来用间有五:有因间、有内间、有反间、有死间、有生间。五间俱起,莫知其道,是谓之神纪,人君之宝也。因间者,因其乡人而用之;内间者,因其官人而用之;反间者,因其敌间而用之;死间者,为诳事于外,令吾间知之而传于敌间也;生间者,反(返)报也。”言尽于此的苏秦当即看向卫峥,毫不犹豫的立下誓言:“苏秦间齐,必死间之,齐不倾覆,死不休还——!”
……
第103章:从此不朝()
——
不倾覆齐国死不罢休,苏秦此言可见其决心。
“死间——?”卫峥缓缓摇头,苏秦大才,他怎么忍心让其死间齐国?卫峥继而带着郑重的语气看向苏秦说道:“不可死间,只可生间,这是本侯以国君之名给你的一道政令,莫敢不遵之!”
闻此言的苏秦倍感士为知己者死,能辅佐如此君王,死有何憾?
“苏秦倾齐——!”卫峥漫步而走背对着苏秦似是自言自语又似是对他说:“昔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误、强晋而霸越,成就千古功名。”语末之际陡然之间卫峥转身而把目光落在了苏秦身上,炯炯有神的目视着他:“苏秦奉命为间者,倾覆齐国。我不但要让你一辅佐一个弱小的卫国以一己之力倾覆霸齐,更要让你全身而退,功垂千古。你我君臣二人,携手做一件别人想都不敢想、更不敢做也做不到而我们能够做到的壮举,那是何等之大丈夫啊……”
苏秦的眼中顿时闪动着火热和疯狂的神色,以一己之力倾覆一个东方霸主,这是何等壮举,若成功了,苏秦之名不但威震天下更将千古传颂,为后世人所铭记。
这便是仕人毕生的夙愿和最高级的荣誉了,哪一个胸腹才华并想要一展胸中宏图抱负的人,不就是想要博得一个身前身后,流传千古的美名吗?
名留青史,功垂千古。这样的诱惑对于苏秦这些人来说是最难以抵抗的。
苏秦最终答应放弃死间的策略而选择了生间,这几日,两人在这深宫府中密谋了整整三天两夜。倾覆齐国,这是一件在外人看起来疯狂到了极点的举动,而一旦开始实施将意味着两人之间的君臣关系在明面上彻底宣告破裂。
好在方今天下,列国的士子走动频繁,择明主而侍奉是这个时代的“时尚”,如吴起先后在鲁国、魏国以及楚国都有佐士的履历。
苏秦离开旧主,在外人看来并不是什么异常举动,更没有人会责怪。当然,前提是主子犯了巨大的错误而有负在先,不听忠臣劝谏而迫使其臣子背离。
接下来的卫峥便是要为苏秦的离去不得不背上一口黑锅。
如今卫国正直变法,剧辛所变的法在天下列国的君王眼里更是匪夷所思,怎么看都是误国之举,贤臣能臣背离卫国君王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卫峥那一简《招贤令》吸引不到如乐毅这等能臣名将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而今为了让苏秦名正言顺的离开卫国,卫峥决定在添一把火,要演戏就等演足了。
就在卫峥为此事伤脑筋的时候,公族宗室的几个老头儿这几日又来到宫中觐见,所谓来得早不如来的巧。
这几个老头让卫峥心生一举多得之计:国君沉溺美色,忠臣苦谏不得,最终无奈辞官拜别,弃主而去。
纵欲享乐是为了谋国,这简直就是给他提供了一个绝佳的理由,虽然是一个自我安慰的理由,但何乐不为呢!
如此一来,苏秦本就不是卫国人,离开也更是理直气壮。
……
这一日本该是早朝之际,卫国群臣早早来到了庙堂大殿准备例行朝议,可等了半天仍旧不见国君出现,起初并没有觉得有什么大问题,国君可以迟到但臣子不能迟到。
然而,等着等着始终不见人影,这下大殿之中逐渐开始议论了。
庙堂之上,只有苏秦、剧辛、白起三个人明知其中的道道,但显然不会说出来,与他人一样装作什么也不知。
“君侯怎么还不到?”
“往日早朝君侯始终准时便道,今日却是……奇——!”
庙堂大殿之上,年事已高的石老见此不同寻常的状况,表面上闭目眼神不为所动,但心里立刻提上了一个心眼,事出反常必有妖啊。
过了一段时间,左宫监忽然出现,站在大殿之上宣道:“君侯口谕:本侯今日乏困,有何奏疏秉承左右丞相定夺即可。”
此话一出,一众朝臣面面相觑,就在这时苏秦忽然故作问道:“君侯没有别的要说了?”
“回左丞相,一字不多,一字不少。”左宫监微微低首说道。
今日朝会便不了了之。
“父亲……”石更走到石老面前轻声道。
“回府再议!”石昊只此一句便起身,石更见状连忙前去搭把手,卫国群臣就这样三三两两,前前后后逐一离去。
此时此刻的卫峥哪里乏了,身在深宫府邸内和几个宗老畅谈的不亦乐乎。宗子心中却是五味杂陈,之前提议卫峥先去早朝回来再说,然而此刻的卫峥根本就不听。
卫峥的举动实在出乎这几个老头子的意料之外,一向醉心于国事的君侯仿佛变了个人似的,突然对家事和儿女私情如此上心,更置国事于不顾。
几个宗老看到君侯这般模样,总有一种似乎好心办了坏事的感觉,要是君侯醉心于宫闱之事而不理朝政,这不是让我们几个老头子背上一口想甩也甩不掉的超级大黑锅吗?
“诸位宗老因卫峥私事劳顿奔波,辛苦了。”卫峥微笑着说道。宗子连忙笑着回答道:“不幸苦,不幸苦——!”
“禀君侯,旬日以来,老臣遍访卫地,得民女近百余名额,皆及笄之年、如花美眷,总会有那么几个能让君侯动心的。”
卫峥顿时看向说话的宗老,原来是那位老司机啊!
全部都是民女?卫峥倍感惊讶,想想倒也在情理之中了,看来这几个老头儿还是会察言观色的,活了一大辈子到底还是人老成精,知道他卫峥对卫国那些世卿世禄的贵族没有多大好感,本是一件美事若因为触犯了君侯的雷区,美事也变成了坏事,便不再强求所谓的门当户对。
实际上,不考虑本国的卿族旧贵而放弃了门当户对,宗室的几个老头也很无奈,最有脸面的事情当然是迎娶天下其他诸侯国的公主才是真正的门当户对,可卫国现在是小国、弱国,没有哪国愿意与卫国进行深层次的联姻结盟。
除了民女也就没有其他选择了,再说了君侯显然是一个挑剔的主儿,不好伺候啊~~
“百余名额?”卫峥一听这个数字顿时吓了一跳,瞬间就乐了,“公伯啊,卫峥纵使再年轻、再如何血气方刚也吃不消啊!!!”
“对了公伯,你该不会全部带来朝歌了吧?”卫峥忽然问道。那宗老顿时耿直的点点头,道:“老臣这不是也无从定夺,故此,挑选的美人皆带至朝歌,老臣以为当由君侯亲自定夺更为妥当。”
“公伯真贴心!深得本侯心意啊!!”卫峥忍不住摇摆手指指了指,甚是高兴的说道,宗老见状忍不住附和着干笑。卫峥心下却是叹息的说道:古代真么特的好,做一国之君更是好上加好啊,妹纸随便挑!
“好——!”卫峥当即拍板的说道:“择日不如撞日,明日便把她们尽数带入宫苑,本侯逐一物色之,如若有本侯满意者即可纳之!”
翌日例行朝会之际,卫峥又一次不早朝,这与群臣百官认知当中那个励精图治、胸腹武公志向的君主仿佛判若两人一般。
就在群臣带着匪夷不解的离开宫廷之时,看见一大批的美人连成一线的进入宫廷之中,并带入了宫苑,这一幕让见到的臣工顿感惊疑不定。
消息不翼而飞,君侯不朝的原因是突然沉溺于美色,竟在后宫选美?!!!
一时间群臣大跌眼镜
……
第104章:犀首暗访()
——
卫宫苑之内。
卫峥看着百余名美人同时汇聚一起,这样的壮景也是头一糟经历,仿佛是审美大会一般,也差不多少。
徒步而走的卫峥环视着一个个低首拘泥的妹纸,显而易见,这些少女今日都进行了精心打扮。
“及笄之年,如花似玉,肌若凝脂,细皮嫩肉,水灵灵、小蛮腰、美又妙——!”卫峥环顾着百余名少女自言自语的品味道,不禁让这群娇女面现一片绯红,所谓百花争艳形容的便是此时此刻吧,一个个都是及笄之年,那就是都才十五岁大小啊~~~!
这么年轻,实在是……
要不就采摘了吧……
都年轻又有姿色……
来个萝莉养成计划看起来也不错啊……
此时此刻的卫峥一语不发的环视着一众卫国少女,一个个清秀靓丽。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卫风。硕人》中的这段描写卫国美丽少女的天下名言果然不是出于想象,古人诚不欺我啊……
卫峥忽然没有选择的时候很苦恼,而选择太多了更苦恼,宗老公伯选来的这批美少女偏偏姿色皆不遑多让,果然卫地自古出美人,公伯更不愧是一代上古老司机啊,可这反而让目前卫峥面临了难题,虽然都很美,但没有突出的反而面临选择困难症了,百余名美丽少女任君采摘也是一种烦恼。
卫峥忽然走了,只是带着浓厚的兴趣过来看了一段时间便离去了,显然没有中意的。随行而来的宗老见此状况心中一惊,难道君侯一个都没看上?能不能不这么挑剔啊君侯!!!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漫步在宫苑内的卫峥惬意使然:“及笄之年,丽人貌美如花更多如天上云,却非我所思之人啊!”
“君侯这是……?”宗老忽然带着试探性的口吻问道。卫峥毫不掩饰的说出了他的要求,道:“美是美,却是不够惊艳,本侯中意之人,须貌美独一无二,气质独一无二,看看这些少女,虽及笄之年亦清秀丽质,却莫不唯唯诺诺,谨小慎微,本侯每日所见之人莫敢不从之,皆如出一辙未免过于无趣!”
宗老一听心中顿感牙疼,胃疼。君威滔天,伴君如伴虎,谁能不谨小慎微?要冒犯了您,您一怒之下小则丢官,重则杀头,谁敢不从?谁敢不遵?臣工况且如此,何况一女子?老夫去哪里给君侯您找这样的美人啊!
“要求的确是高了些,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罢了!”卫峥也觉得要求过高,又道:“去年宫中那场大火死了不少宫侍,从中选些出来充当侍女,余下者都发些钱粮遣送其回乡吧!”
“且慢——!”卫峥忽然说道:“这些美人暂时纳入后宫,全部!”
“啊——?”说不要又全部都要?稍微迟疑才反应过来的宗老顿时说道:“老臣谨遵君诏——!”
……
**苦短日高起,一朝选在君王侧,从此君王不早朝。卫峥的战略大欺骗的戏码就这样上演了,一道诏令颁布下去,右丞相剧辛在卫国群臣眼里宛若成为了第二个孙谷,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而国君从此沉溺美色而不问朝政,只在后宫纵欲享乐,使得权臣当道。
以往那个励精图治,扬言立下武公志向的国君却是变成了这样,不禁让无数卫国臣工大跌眼镜。
这一次卫峥是真正的假戏真做,夜夜笙歌这种好事没有拒绝的理由啊,为谋国而做一次昏君有何不可?
还好的是提前知会了剧辛这些心腹臣子,否则指不定会出什么乱子。
卫峥这一朝不理朝政便是连续数月不曾上过早朝,逐渐的在群臣眼中,卫峥堕落了~~~!要么沉溺于美色,要么就是鼓捣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出戏码的重要“配角”苏秦也开始作为谏臣出场,左丞相苦苦谏言,屡屡进宫劝谏而不得,最终辞官而去。
为了倾覆齐国,为了让苏秦在明面上彻底与卫国撇清关系,卫峥不惜亲自背下了一口超级黑锅,成为了天下人眼中的昏君。
不过这口黑锅背的欢实,背的香艳。
时间一晃便过去了半载,苏秦辞去相位而离开了卫国,卫峥依旧不问政事,而剧辛这个权臣依旧稳步有序的进行变法,白起不断的操练新军,老世族依旧老实,卫国就这样平稳度过了半年时间。
这一天,朝歌城来了一位卫峥的老熟人。
赫然便是公孙衍!不过卫峥不知道这个熟人来到了朝歌。
自从上次见面之后,公孙衍对卫国更为的上心,就因卫峥这个国君,公孙衍当时就料定卫国有如此君王其国必强,于魏便是一大新患。
然而近段时间从卫国传出来的消息让公孙衍感到匪夷所思。
当今卫国之主怎么可能会与“昏君”二字挂钩?公孙衍绝不会相信,但卫峥半年不理朝政的事情却是真实存在的,真真假假即便是犀首也难以分清,为此特地亲自来到了朝歌暗中观察一番。
公孙衍暗访卫国最大的目的便是来看看卫国的现实状况,卫国变法已经有半年多时间了,消息早就传了出去,对于卫国变法的事情同样也倍感迷雾重重,像卫国这样的变法简直见所未见。
公孙衍并不是第一次来到朝歌古都,这一次重返朝歌的最大目的是来探察一下卫国老百姓的情况,观一国之国力在于观其国情,观其国情在于观其民情,这个道理还是很明白的。
徒步行走在朝歌城的公孙衍发现这座古都与往常有了很大的变化,其中最大的变化是更为的繁忙了,这种繁忙程度远远不是卫国迁都于此能形成的。
公孙衍看到朝歌城多出了不少的商铺,心中不由得的想起了卫国变法的一些内容,法莫如一而固,卫国的法是彻底公开的,公孙衍也知道卫国变法当中有提高商人一条法案,卫国本就多商人,朝歌古都如今多出这么商人倒也在情理之中。
朝歌一城,卫峥是要把他打造成一座集政治、经济、文化于一体的超级都城,要让朝歌古都成为未来天下的中心,目前的天下第一都大梁城的人口不过四十万左右,而卫峥的目标是要把朝歌打造成世界上第一座也是历史上第一座人口规模达百万之巨的超级大都。
漫步在城西的公孙衍忽然被前方热闹的景象给吸引而至,顿时朝着前方的食肆客栈而去,此刻好不热闹,而在前方笼罩着热气腾腾的白雾。
“伙计,给我来一笼包子!”
“我要一碗水饺!”
赫然便是以小麦为食材制作的相关食品,包子、馒头、饺子等等,半年多的时间过去了,卫峥“发明”的新鲜吃法显然已经从宫中传了出去,已然普及到了庶民百姓的生活之中。
一时之间,这些新鲜吃法已然成为了朝歌城的特色风味。
走进食肆客栈的公孙衍看到里边爆满的食客很是惊诧,但更惊诧的案上的食物,他闻所未闻更见所未见。
……
第105章:激昂之风()
——(推荐一本三国小说《这个三国有点玄》,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品读)——
“先生里边请……”客栈的伙计善于擦眼观色,见公孙衍的一举一动颇为不凡,一看此人不是寻常庶民百姓,顿时直呼“先生”,公孙衍这样装扮的人对于客栈的这位伙计却是见怪不怪了,自从食肆客栈开始出现这些新鲜食物之后,生意火爆的不得了。
公孙衍环顾了四周的卫人正在品尝各种食物之后,收回视线便对着随行的客栈伙计说道:“这位小哥,此为何食材?在下竟是从未见过。”
店里的伙计看到公孙衍好奇的询问,顿时一笑便道:“先生可能是外地人,此为麦谷所制之食粮。”
“哦?麦谷——?”公孙衍一听更是好奇了,那些难以下咽的麦谷杂粮能够制作成这样的食物还真是头一糟听说,看成色似乎与杂粮挂不上钩。
“先生有所不知……”那伙计顿时指着旁侧的食客正在品尝的食物说道:“此皆为麦谷所制,花样多着呢,这是小笼包;这是蒸饺;还有这是水饺……”
“奇——!”公孙衍言简意赅,旋即道:“每样都呈上一些来!”
“好嘞!先生稍等片刻——!”
随同公孙衍一起前来的几个手下也好奇的看着四周的卫人,一个个对着口中的食物连连点头称道,显然,这里绝大多数人都是慕名而来更是第一品尝这种小麦制作的食物。
“数载未临,想不到朝歌城已经变了一番模样……”公孙衍的目光环顾着四周顿敢慨然,不一会儿周围的人的谈论闲聊很快被公孙衍注意到,犀首大才,洞悉敏锐,鬼门云:口者,心之门户,百姓之口,国之门户。揣其国情必行观其民情。
公孙衍不由得竖起了耳朵聆听周遭卫国百姓的议论。
“麦谷亦能制成口感如此香美之食,素未尝闻也,甚奇——!”
“据说此等吃法乃从宫中传出!”
“此话当真?”
“可不是?市井传言此等麦谷吃法乃今上君侯所创,据说君侯亲自下厨……”
“如今官府高价收购麦谷,看来并非事出偶然啊!”
“岂不是说农人种植麦谷庄稼可矣,我等苦农百姓大有利可图啊!”
“我还听说,君侯发明麦谷新鲜的吃法就是为了鼓励百姓在新开垦的荒地种植麦谷呢!官府高价收购麦谷也是怕老百姓心忧白忙乎一场,如今麦谷的吃法花样有了如此之多,与粟谷不遑多让啊!”
“卫有如此明君,实乃我等卫国百姓之福啊!”
“然哉!然哉——!”
……
旁听的公孙衍目光惊疑不定,客栈的伙计已然送来了一盘饺子和包子,他盯着案几上的食物内心却是思绪不断。
民心向背定一国兴衰。这样的道理公孙衍怎么可能不明白,如今卫侯在卫国如此深得民心,哪有天下士子传言那般昏聩?
莫不是卫峥在向外界释放烟雾弹?企图迷惑天下人?公孙衍忽然如此想到,越想越觉得卫峥是在效仿越王勾践行的卧薪尝胆之举,这样的人如若为敌国之主绝对是心腹大患。
犀首旋即收起了思绪开始享用朝歌城的特色美食。
离开客栈之后的公孙衍再次游览朝歌城,其变化之大让他尤为震惊,当初游说齐国的时候也就几年前的事情,那一次还途径了朝歌,那个时候的朝歌还是魏国的一座重要的城池而已,虽繁华却不至于今早这般景象。
而今的朝歌俨然出现了一番高歌黎明的景象,
公孙衍越是深入了解越让他心惊肉跳,尤其是卫国变法的具体内容,卫国的法是公诸于众的,自然轻松的便能知道,朝歌城内多处都有新法告示广开于内外臣民。
更让他公孙衍震惊的是,通过打听得知卫国的老百姓正在展开火热的开荒大潮流,一个人竟是能种四五十亩地,种种迹象看的公孙衍心中狂跳不止。
“不行,绝不能让卫国趁势崛起而成为一小霸,合纵攻秦刻不容缓——!”低头思索的公孙衍自言自语,旋即对随从说道:“即刻回大梁——!”
在卫国地界停留了几日的公孙衍带着凝重的心情折返回去,卫国之行本是来打探虚实的,公孙衍想要通过民间来探察卫国的潜力,不探查还好一察让他心惊肉跳。
显而易见,公孙衍果然没有猜错,这卫国之主卫峥这是在放烟雾弹啊,什么沉溺于美色?或许不假,但整个卫国上下呈现出一片激昂向上的风气也不假,国力如喷泉一般蓄势待发,只待一朝喷涌而出,一飞冲天。
再说了,国君沉溺于美色就等于是昏聩吗?
公孙衍从卫峥身上看到了一代雄主齐威王的影子,年轻的齐威王继位初期也是荒淫无度,不理朝政,诸侯都来侵伐,齐国局势混乱,家国危如累卵却无人敢劝谏威王,于是便出了一个如今天下有名的典故。
臣子淳于髡得知威王爱猜谜语,就想用谜语的方式劝谏,:“有鸟止南方之阜(土山),三年不翅,不飞不鸣,嘿然无声,此为何名?”王曰:“三年不翅,乃将以长羽翼;不飞不鸣,乃将以观则民,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
卫国此番的景象不就是如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