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战国霸天下-第1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关于“战国”,这个词不是在后世出现的,当时已有这个词,所谓“战国”即为“好战之国”,不好战的诸侯都亡了,留下来的哪一个不是万骨堆积成山而续存的,当时天下所云之战国,说的便七雄之国,也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三晋韩赵魏、虎狼之秦、荆蛮之楚、东境之齐、北寒之燕。
石慌个人最喜春秋战国这个时代,看《战国霸天下》的小伙伴们自然也是与石慌同为喜好,这个时代的主旋律是战争,所以叫战国,列国君主都在追逐同一个**:“王”与“霸”
所谓“称王称霸、王霸天下”的词语便是由此而来,关于“霸”与“王”这两个字,石慌个人理解这两个字有着巨大差异,“霸”所谋求的是在体系中的独大,比如周王朝、春秋五霸,霸主智能有一个,就像月亮独一无二,各大诸侯就是群星,霸主的地位就是众星拱月,这样形容“霸”字一词大家可能更好理解石慌的个人见解。
这就不得不说春秋第一霸主齐桓公了,这也是春秋战国时代的国君当中,石慌最为尊敬的一个国君,乃至与秦始皇不相伯仲,因为齐桓公的“尊王攘夷”,这里在石慌一家之言来说,桓公不但成就了自己的霸业,更是保证了当时华夏民族在窝里斗的时候不会被外族趁虚而入,这也是为什么咱们自家兄弟为做老大打的热火朝天始终无外族敢窥伺中原的因素。
因为外族一旦入侵中原想搞事情,继承“尊王攘夷”基因自家兄弟矛盾就算再大也先放一边,先把那个不安生的“吃瓜群众”打得安生继续当“吃瓜群众”,然后再谈谁做大哥的问题,这种基因我们继承了下来,延续了下来。
华夏文明历史源远流长,历经坎坷却始终绵绵不绝,就因为桓公的“尊王攘夷”赋予了我们这样的基因,所以石慌比较崇敬齐桓公,他的霸业不仅是齐国和他个人的霸业,更是守护一个文明的不绝而无形的力量,这股力量每当在我们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便会觉醒。
回首近代百年屈辱历史便无需赘言,几千年的历史一次又一次证明了我们暗藏着这股不可估量的强大力量。
桓公以故,霸业无存,这里不对齐桓公个人进行评说,但他赋予我们这个民族的基因始终守护着我们这个民族,这一点不能被否定,而我们也永远记住了这位伟大先祖的名字。
而“王”所追求的则是将整个体系归于一家的控制之下。春秋争霸,战国称王,也就是说,在诸国相继称王之后,天下重归一统的趋势已经正式迈入不可阻挡的历史巨轮之中,战国七雄都是一统天下的“候选人”,而结果我们都知道,秦国脱颖而出了,虽然出了个坑爹的“二世祖”失了国。
当然,本书《战国霸天下》里的卫国即将成为一统天下的“一匹黑马”,哈——!
关于给本书起名也伤脑筋不少,最中意的无疑是《大争之世》,但已经被某大神抢了,《大争之世》这本书成于“上古时代”,这里不用多说了。其他名字要么不契合时代背景,要么就这样那样不好,或者个人觉得不好,几经辗转最终得此书名,比较契合时代背景,也押韵,最终便打出了这个书名,点击确定。《战国霸天下》第一卷第一章上传成功。
“霸王”二字就用了这么多段落来阐述,关于这个时代想要说清道明,几乎不可能,所以大家细品此文,石慌将为大家逐一揭开这段璀璨历史的冰上一角,只能说冰山一角了,史学家也不敢说能全部解码这个时代,石慌何德何能乎!
由于年代久远,加上“祖龙”来了个“焚古书,坑术士”而导致史料缺失严重,也正是如此连史学家都难以解开这段历史。
起点历史的作者更是对这个题材闻之色变,一是小众,二是难写,石慌上传第一章的时候存稿破百,但第一卷结束之后存稿寥寥无几,一章两到三千字节左右大家品读可能一两分钟搞定,但石慌写出来要三个乃至五个小时,绝不是浮夸之言,除了自己手残党不争气之外,其他因素如需要查阅大量的史料、古籍,有些网络上也难以查找等原因,为此石慌分别买了全套《中国历史地图集》、《战国策》、《战国政区地理》等多部相关的实体书用作参考,群里也有小伙伴推荐过一些资料古书,看一些文言文也是蛋疼。
有时为了一个地名,为了便于读者能简单明目的读懂古地名的城池与现地的问题,不至于不知所云乃至读者自己去费脑筋,石慌也是费力核对,便于诸君阅读也不至于出现乌龙情节。如文中一些重要情节需要的地名“宁新中(安阳)”、“古洹水(安阳河)”、殷商王宫之一“盘龙王宫”等等。
可即便如此石慌也不能保证面面俱至、十全十美,惟求在尽心尽力下做到尽善尽美,尤其是成语的运用,这个时代正是成语、典故大爆发的时代,这是最容易搞出大乌龙情节的桥段,还望大家见谅,如若文中有些乌龙情节读者发现不妨在书评区反馈,石慌看到自然即刻修正。
诸如上诉,大家可以见得战国文是一块不好啃的骨头,随意写大家绝对不会喜欢,而想要尽可能写出一篇大家喜欢的战国文,就必须费时、费力。加上小众题材,看的人不多,以及不可不面对的收入问题,从商业角度来看,涉及这个题材的风险极大,付出与回报差距大,风险大,写这个题材和出书量自然少之又少了。
种种因素,导致小众更小众,而喜欢这个题材的读者也难以找到切合心意的文章满足于品读。
而石慌跳进这个超级巨坑了……如果可以在这里发个表情包出来,绝笔要走一个,发不出来大家自己脑补一个吧,反正石慌不信没有不发过表情包的。
石慌的故事讲的如何,诸君喜欢不喜欢,只能由品读此文的诸君评说,但石慌绝对走心了。
但话又说回来,有句调侃怎么说来着,诸君肯定熟悉……“惋叹深情留不住,奈何套路得人心。”石慌竟是走心了,顿感蛋蛋微微一疼表示敬意,这里也必须带个表情包。
如上几段侃笑之言若能让诸君观而不语一笑,能博君一笑,这章前言也算有了价值。
但石慌想要说的是,网络盗版无处不在,这样的环境之下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关系,
用当下流行的说法,就如网络直播一样,石慌和那些主播并无差别,主播开播,石慌更新,而诸君是看官,看的高兴、兴致来了就赞他一赞,忽感而发之时走一了波无需理由的打赏。
说到这里,石慌也要感谢打赏的所有读者们,感谢支持,本来前面每周末都会逐一感谢这些支持者们,但最近市场“修仙熬夜”也难以出多少章节产量,上周打赏支持的读者没有在周末贴在章节说了,这里再次感谢你们。
石慌又是扑街写手……又写小众文……又写战国文……此刻石慌在屏幕前想要敲打出几段走心的诉苦之言,试图……哎试图个棒棒捶别试图了,就是哭穷嘛,走一个文字表情包得了。
如上面说的,小伙伴们看的高兴、兴致来了那就走一个收藏、走一波打赏,以后上架,更新收费章节一天花几毛钱订阅走一波,如若去看盗版也没关系,石慌是来拉拢读者伙伴们随手掏个几毛钱支持正版的、支持石慌的,不是来对盗版表达强烈愤慨、深恶痛绝的。
石慌不是卫峥、苏秦、张仪这些深谙“捭阖之术”的纵横家,口舌不行就不说那些“看了让人流泪,听了让人沉默(uc震惊部:???)”的话了,想啊但说不来啊,怎么办嘛~~~
反正诸君看官们有钱的走个钱场,没钱的走个人场,买卖不成仁义在,不算最坏。
做买卖得有好脾气的呀!这里准我走一个表情包!
另外不要把石慌的名字搞错了,是“石慌”不是“石娘”,是汉子更不是大吊萌妹,怎么能这样呢虽然太监了两本……什么“性盛至灾,割以永治”,群里几个带歪风气的家伙,寡人于此必须表达强烈愤慨、深恶痛绝。
泪奔,没成实力派竟然在谐星这条不归路上越走越远了……
说道“捭阖之术”,某个读者反正不知道现在看了没有,他说:卫峥集“百合之术”大成……
卫峥:???
搞得时候感觉去修改文章,把“聚众伐秦”赶紧改成“举兵攻秦”,不若那位大污之士来个“聚众发情”,这画面……
最后走一个表情包结束吧!
第001章:媚君惑王()
——
已然身配三国相印的公孙衍并没有止步于此,紧接着便在年末之际来到了楚国郢都游说楚王,秦楚关系在张仪的努力下把芈八子嫁入秦国而达成秦楚联姻,犀首入楚国游说楚王合纵伐秦,楚王本来不允,但此行却颇为顺利,不仅仅是犀首有大才,还得到了楚国庙堂之内屈原这个反秦斗士的鼎力支持,除此之外公孙衍深知楚怀王年轻喜好功名于是再来了个顺水推舟,推荐楚王为此次合纵长。
最终成功说服楚王,公孙衍于楚国再添两枚相印,之所以说此次楚国之行颇为顺利和添了两枚相印,是因为还免去了长途跋涉入西境游说义渠国,原来年轻的义渠王在流亡楚地与芈八子相识,更因芈八子而沉溺于处女温柔乡,秦王夺妻之恨加上杀父之仇,简直不共戴天,国仇私仇并置之下,公孙衍直接在楚国之地便轻而易举的说服了年轻的义渠王。
重回大梁的公孙衍已然身挂五国相印,最终在来年开春入燕国而被燕王拜为相。
一年后……
卫国都城朝歌。
宫廷侧殿,座上的卫峥右手搂着美艳动人的狐殷,美人坐依偎胸怀之间,周围飘逸着美人的体香,一入鼻喉简直如痴如醉。
只见怀中狐殷玉手剥下一片产自吴越之地的柑橘,美人道一句“君上”便递向卫峥口舌,狐殷那空谷幽兰的音色,让人倍感舒适,心旷神怡。卫峥如是张口,旋即笑道:“美人声弦,酥软人心,甜如浸蜜一般,比这甜橘更甚,简直就是个上天派来魅惑本侯的妖姬,受不了!!”
“君上~~”狐殷顿时羞涩娇声道。
这一撒娇更不得了了,卫峥顿时火上心头,便是揽其翻然转身要将其“就地正法”,这种事情没少干了,但就在这时,宫侍的一声禀告让他止住了欲火。
“禀君上,大梁信报——!”
“有的是时间,待会再收拾你——!”卫峥一笑,旋即接过宫侍递来的锦帛信书,一看之下惬意的面容下意识的顿起,双目凝视着锦帛信文书写的内容一语不发,轻松惬意的神色陡然消失。
卫峥将信文甩于案上,伏案呢喃慨叹:“……公孙衍配六国相印,诸国将士会盟大梁,聚众合兵,兵举谋合,剑指函谷……大风起兮云飞扬啊,飓风将至,风云际会……呵呵……犀首已然出招,张兄又何时接招呢?就看你的了,师兄——!”
“君上国事要紧,奴家这就告退……”狐殷细声而语到,这些年能让卫峥始终沉溺在温柔乡中独宠于一身,正是因为狐殷深知什么时候该撒娇、什么时候该识趣得大体。狐殷看到君上此刻的表情顿时静静不语,正是因为如此审时度势才让卫峥沉溺于其中,几经无法自拔。
“慢着——!”
狐殷那酥软的声音轻飘而来倒是让卫峥收起了思绪,旋即目视美人而惬意笑言道:“他人聚众斗殴,那是要打秦国又不是要打我,关本侯何事?”
“这岂能同日而语之……”狐殷娇声一笑,一颦一笑简直天生自带一股魅惑气质的妖狐一般。卫峥忽然一转神色,狐殷眼看着君上如猛虎扑来之际,眼神顿时一阵迷离,“魅君惑王的妖姬,看本侯怎么收拾你——!”
“君上,还是去寝殿吧……”
“不去——!”
“君上~~”
翻云覆雨即来,吟吟妙音顿时蔓延殿内,几个侍女莫不别过头去,脸上皆浮现绯红的娇羞之色。这魅若妖姬的狐殷好似上天刻意派来的一个魅惑君王的狐妖,仿佛是妲己再生一般,侥是卫峥明知克制力的重要性,却仍旧无法抗拒与其承欢笙歌的欲念。
卫峥自从得到了狐殷之后算是深刻体会到了“倾国倾城”、“红颜祸水”这些词语的寓意了,如此魅惑众生的美艳妖姬,一国之君若是遇而不得,紧随而至便是不惜兴兵豪夺,甚至冒着倾国倾城的风险也要得到。
……
确说卫国之君日日沉溺于温柔乡无法自拔,而与狐殷这个魅惑众生的妖姬纵欲承欢之际,整个天下已然处于一片风起云涌的景象,公孙衍身配六国相印,犀首的名望到了毕生极巅,威震天下。
如今合纵大势已然成型,列国之兵会盟攻秦,已然势不可挡。
此事过于重大,与狐殷夜夜笙歌承欢作乐的卫峥即便依依不舍,也不得不离开那温柔乡了,天下列国齿牙交错,一国有变而天下变,如今发生这么大的事情,卫国虽然不是其中的主角,但也绝不可能置身事外。
卫国朝堂。
卫国群臣悉数例行进朝,今日朝会非同一般,因为今天是新年开春大朝会之际,卫峥执掌卫国即君主位已然数年(前319年),同时也是卫国变法有三个年头。
今日来到卫国庙堂的臣工多了许多生面孔,这些臣子当中有不少是从地方升迁而至,莫不是因为治理一方有功而一步一步高升,这些人当中赫然有一“熟人”,曾经在贤士阁被不少人铭记璟仓也在列。
随着时间的推移,河东郡守姜牧进入朝堂大殿,石氏一族的石更也进入大殿,石昊已在一年前便逝世,如今石头氏一族的顶梁柱自然成为了石更。
权倾朝野的右丞相剧辛如期而至,朝堂大殿之上的百官群臣纷纷拜礼。
右丞相已到,该是进行朝会述职的时候了。
因为前几年的大朝会就是剧辛摄政主持的,现在的卫国群臣谁不知道国君不朝,更知道不朝的原因都是因为沉溺于后宫的温柔乡之中。
狐殷之名早已经在卫国庙堂之上的群臣耳中名声大噪,君侯于后宫独宠于狐姬,沉溺于起温柔乡中而三年不理朝政。
在卫国,狐殷被国君三千宠爱于一声,早就被无数的朝臣当作那褒姒、骊姬、妲己并列为四大媚君惑王的红颜祸水。
三年不理朝政,何其荒谬误国!
就在朝堂的群臣以为莅临的剧辛如前两年一般例行摄政主持大朝会时,却发现他来到庙堂大殿之后便在右丞相之位席地而坐,闭幕不语。
一右一左,分别是爵至少国柱的白起大将军,另一边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右丞相,一文一武都各置其位,各为其座,一语不发。
一时间所有人都匪夷所思,群臣百官俱至,右丞相也到了怎么还不进行朝会?
就在所有人费解之时,左宫监忽然宣道:“君侯驾到——!”
宣声一出满堂皆惊,三年不朝的国君终于要临朝听政了?一时间不少臣子都倍感不适。
末了,只见以剧辛、白起、姜牧等为首的重臣纷纷起身,众人不管如何纷纷起身,一双双目光遥望殿上君位,着朝服冕七章的卫峥步入众人眼帘。
卫峥刚一坐下满堂朝臣顿时齐声道:“臣等参见君侯,君侯万年——!”
座上的卫峥正襟危坐,俯视前方大殿道:“诸卿免礼,入座!”
“谢君侯——!”
卫峥目视着众人,过了许久仍旧未曾有人上疏,一个个装聋作哑,群臣心理百态尽入君眼,卫峥忽然玩笑道:“本侯三年不朝,看来列为爱卿怨念颇多啊!”
就在所有人不言之际,璟仓终于忍不住出列了,道:“君侯,臣闻那狐姬美若褒姒,艳若妲己,魅惑众生,我主三年不朝,社稷荒废皆因被那狐姬所惑,如此祸水妖姬伴我君侧,于邦国不详啊……”
座上的卫峥依旧不语,璟仓见此状况也是难以揣测上意,便是心里一横,又道:“臣谏君侯把那媚君惑王的妖姬打入冷宫,清君侧、振朝纲!”
朝堂群臣看向璟仓之际莫不惊诧,这璟仓难道不知君之逆鳞,触之必怒?
目前谁人不知君侯早已被那狐妖给迷的神魂颠倒,就连右丞相、少国柱都没有谏言,这璟仓真是勇气可嘉!
显然,璟仓这个来自齐国的寒士进谏卫峥,已然做好了准备,如若国君再不纳谏便效仿左丞相苏秦辞官弃主,离开卫国。
……
第002章:朝会述职()
——
庙堂大殿之上,卫峥目不转睛的凝视着殿下的璟仓,对于此人他已经非常熟悉,璟仓是作为从贤士阁里走出的外来客卿当中成就最高的,不仅在两年前便登堂卫庙,更在短短两三年时间之内便爵至上大夫,爵位已然仅次于九级少国柱的白起,可见这位寒士的能力非同一般。
卫峥不但在贤士阁时便对它印象深刻,登堂卫庙的璟仓更是在这些年多次进谏,进言卫峥掌国,疏远美色,只不过一次都没有被采纳。
就在璟仓语毕之时,卫峥忽然大笑,此举让璟仓面色微变,本来怀揣些许期望的内心顿感颓废,本以为择其主是明主,却不料一朝因美色昏聩不醒便从此一蹶不振,璟仓心生恨意,恨的不是卫峥,而是恨自己,更恨那妖姬。
这一切就因为那狐妖惑于我主。
“上大夫进谏出言不讳,这是触怒了君侯,怕是不测将至啊。”几个朝臣相互低语道。
末了,卫峥忽然收敛笑意,旋即起身漫步走下殿堂,不少人都以为国君即将在震怒之下问罪于璟仓。
只见卫峥直接与璟仓擦肩而过,进而扫视一众群臣,“诸位可是顿感百思不得其解否?你们当然不知!本侯三年不朝,璟仓屡屡进谏,去上大夫竟是无一人言君之过……”
忽闻其言的璟仓顿时转身举目看向环指群臣的卫峥,后者出此一言,不仅让群臣错愣,就连璟仓本人都感觉匪夷所思,一时间脑筋没有转过弯。
卫峥目光所致的臣子皆低头不敢直视,后者又道:“昔张仪初入秦国说秦王、舌战秦廷,张子曰:弗知而言为不智,知而不言为不忠,为国之臣知君有过而不进言便是不忠、不贤!”
“这样的臣子登堂卫庙才是真正的误国——!”卫峥忽然冷哼道。
“臣等有罪——!”知道内情的剧辛和白起也只能背下这口锅了。
卫峥不予理会,旋即转身再次把目光落在璟仓身上,后者此刻不知何言以对,却闻卫峥道:“本侯诏,璟仓即刻起任百司一职,率其属佐右丞相剧辛,不得有误!”
“君上……”此刻的璟仓欲语不得。
“怎么?上大夫不愿为我分忧?”卫峥忽然缓和这语气说道。
“臣谢君侯隆恩——!”璟仓旋即行一大礼。
“上大夫快快免礼——!”卫峥连忙笑意缓缓的说道,旋即亲自把他扶起来,见璟仓感激的目光,卫峥笑着说道:“常言道贤臣择主而侍,君主亦要置贤辅国,上大夫屡屡广进谏言而本侯却置之不理,再此向上大夫赔礼。”
“君侯不可,臣受之惶恐……”
此情此景看在石更眼中,心中暗惊。
原来君侯这是要重用璟仓而上演这么一出挺前咆哮的戏码?这是在笼络人心啊,重用璟仓之前率先使其归心,如此御下之道……石更的脑海里顿时浮现出了昔日已逝父亲的警言:今上不可逆,逆则比亡。
石更肚子里想的小九九卫峥自然不知道,只见他笑对璟仓言道:“上大夫你看,本侯并非被狐姬所惑,男女相悦亦是情理之中,有道是英雄配美人,不若上大夫先前谏言收回去可否?”
“这……”璟仓顿时哑然,旋即拱手礼道:“臣惭愧,妄揣上意,君侯恕罪——!”
“上大夫忠言逆耳,言有罪,何罪之有?”卫峥环视众人朗声一笑,群臣顿时附和一笑,不管真假不少人都向璟仓当年恭贺,卫峥进而重回座上,君臣先后再入座。
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结局会这么戏剧性,本以为璟仓要被治罪,结果非但没有反而掌百司一职,更得君侯如此倚重,这哪里是要失势,简直仕途前程一片光明,如今任职百司长又得君侯如此仰赖,那空置的左丞相一职还远么?
不少人顿时对璟仓这个外来客卿既羡慕又嫉妒,尤其是老世族更羡慕嫉妒恨,其中石更最盛了,苏秦弃主离国,他早就对左丞相这个位置垂涎不已,更是在卫峥不理朝政的这些年主动亲近剧辛,对这曾经憎恨不已的死敌可以说是百般趋附。
如今冒出个璟仓俨然成为国君眼前的红人,三年不朝,一朝临朝便许以重任,石更俨然把璟仓视为左丞相一职的强有力竞争对手。
重回殿前上座的卫峥再次环视满堂朝臣,道:“春季大朝,先述职内事,再论外事。今我卫国变法已已有数年,有无成果,列位谁先述职?”
百官之首右丞相剧辛当即出列上奏,道:“启禀君侯,卫国变法成效显著。新法颁布以来至今,卫国上下臣民已然知法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