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战国霸天下-第1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这……”璟仓一听顿时微愣,不知何言以对,苏秦说的不无道理,一时之间朝堂之上的卫国群臣不禁开始议论起来。

    苏秦微笑道:“秦若败,贵国必殃及池鱼矣。上大夫果真以为将一国之运决于他国胜负,此行当真是明智之举否?”

    “先生之言非但夺人耳目,更真是惊的本侯一身冷汗啊。哈……”座上的卫峥忽然说道,刻意一笑却细细表露出以笑而掩饰心慌的样子,群臣也不知是真是假。

    “外臣之言虽肺腑之论,亦且出言不讳,实乃忠言逆耳,望卫侯明鉴——!”苏秦转身面君而拜首道。

    “既如此,先生言能挽救卫国于将倾之厦,可否细解——?”卫峥很是“真挚”的说道。

    “毁秦盟,结齐好,则卫国无忧矣——!”苏秦言简意赅的说道。

    与秦国撕毁盟约?与齐国结交盟好?苏秦此言一出,卫国庙堂的群臣再一次议论纷纷,不少臣子若有所思的点头,与齐国结盟不失为一个好法子,秦国这座大靠山倒了,找齐国做新的靠山,倒也能震慑魏国。

    璟仓这个齐国人今日算是与苏秦杠上了,此言一出旋即又出列质问道:“璟仓愚钝,齐使之论,卫齐互相盟,怎么看齐国都得不倒半点好处,其不得寸土之利却行殷殷之举,如此弘义之举未免恐有居心叵测之嫌疑啊。”

    天底下哪有这样的老好人?帮着别人不拿好处不说,还要得罪他人,世间哪有这样的好事?无事献殷情非奸即盗啊,璟仓可不相信苏秦是为了报恩来的,即便他想借助齐国报恩,齐王也不会答应为了你苏秦而愿意用齐国出来押注,这一点璟仓深信不疑。

    苏秦闻言笑道:“外臣面我王竭力撮合齐卫之盟,我王不但答应与卫国交好,更要结齐卫盟姻,齐与秦并强,我齐国盟卫国交好,其心之诚犹有过之啊。上大夫言之有理,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然也。”

    璟仓嗤笑一声,淡淡的说道:“果然如此——!”

    “先生此言颇有深意啊,可否直言——?”卫峥忽地一笑,明知故问的说道。

    “卫侯容禀!”苏秦面君躬身一礼,而后再道:“有道是礼尚往来才能互通有无,外臣为卫侯讨的这一纸护国之盟书,苏秦想来卫侯如若答应互盟,自然必有所大礼回赠我王,故苏秦厚颜而代我王向卫侯讨要些许薄礼,以示礼仪之道。”

    “何礼——?”卫峥言简意赅的说。

    一道道目光刷的一下便落在苏秦身上,后者面露怡然之色,平静说道:“外臣替我王讨要贵国河东一郡之垂都、顿丘、观泽五十余里地。”

    什么——?

    此话一出顷刻卫庙惊堂。

    苏秦这索要之礼简直过分的不能用言语来形容,一双双愤愤不平的目光旋即落在了苏秦身上,如果眼神可以打人,估摸着苏秦已然被群臣暴打一顿了,河东一郡在姜牧的治理下俨然有着直奔天下最富饶的陶邑追赶之势,光是看河东一郡缴纳的税赋就足以见得了。

    座上的卫峥便似笑非笑的说道:“齐特使倒是很会做买卖嘛!讨要之地不但富饶,更是战略重地,观泽之地与马陵道遥想对望,齐国西进中原之咽喉也,垂都位于河水之滨,以此为跳板,渡过河水则我卫国河西一郡乃至我卫国全境一马平川,齐王此举怕是西进中原之心,傲视天下之举啊。”

    苏秦谦虚一拜礼,道:“卫侯谬赞,此举实乃互惠互利,如若结盟功臣,皆大欢喜矣——!”

    璟仓旋即讥讽而道:“互惠互利?苏秦!观泽、垂都乃我卫国重城略地,东境屏障。”显然,璟仓还是有点军事意识的。立刻面君说道:“君侯切莫答应之,我卫国全境本就一马平川,四战之地亦无险可守,今日我若割此地与齐,他日齐国如若借此跳板发兵迫境,强兵夺国,卫国危矣——!”

    卫峥真是越来越爱这个璟仓了,只见后者两指并合遥指苏秦而怒道:“此厮居心叵测,行的窃国求荣之举,我主切莫听之信之啊——!”

    璟仓语毕,双手附于前身的苏秦站立不动,忽然仰望大殿悬梁,朗声侃侃自言而道:“齐国,万乘之国,与秦楚并强天下也!卫国,千乘之国,弱国小国也。卫三五百里之疆土,兵微将寡也。齐之疆土、国力、粮草辎重、带甲兵士皆十数倍于卫国,齐国兵有技击,将有田忌、匡章等良将猛将,将如云、兵如雨,即便卫国派重兵布防东境,齐若有觊觎卫地之心而欲行强兵夺国之实,发兵迫境、围地取势、料无难事也。”

    “你……”璟仓怒而不知何言以对,齐国是山东列国中的第一强国,不论是人口、资源、军队、器械等等,齐国都要强于卫国不知多少倍,齐国如若强兵夺国,的确是必胜的结果,璟仓知道齐国有这个底气。

    惟见苏秦旋即面向座上的卫峥躬身行以一礼,激昂道:“齐鲁美名天下晓喻,而今鲁国得齐之庇佑便是佐证,齐国乃礼仪之邦,齐国并非虎狼之秦,我王更不是虎狼之君,齐有诚其盟好之心,卫若献出观泽之地数十里,以城卫结盟交好齐国之心,如此将来也不会突生兵患。还望卫侯明鉴——!”

    “这个……”卫峥犹犹豫豫,游离的目光不经意的瞥了眼始终不语的剧辛,虽然很快移开了,但剧辛却看到了,这一个不经意的眼神顿时让他领会到君侯之意,剧辛立即出列笑呵呵的看向了苏秦,和颜悦色的说道:“齐使不妨先回馆驿稍息,带我家君侯亲拟互盟国书交于特使,如何——?”

    ……

    “如此,外臣告辞——!”苏秦面向卫峥再行一礼,一副静候消息的模样,礼毕便是转身而离。

第011章:秘密会见() 
——

    “君侯……”

    宫中内殿,朝会刚刚散去不久,剧辛便连忙追赶而至。

    “里面说,此不为议事之地!”卫峥只此一句话,剧辛闻言旋即应允,待得进入内殿,卫峥把所有的侍从逐一唤退下去并严厉警告之后方才看向剧辛说道:“此时非同小可,我应当立刻与季子亲自见一面。”

    的确是非同小可,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出现一丝一毫的纰漏,否则一切布局非但付诸东流不说,还要赔了苏秦进去,这样的结果是卫峥绝对不能容许发生的。

    “此事交给臣去安排。”剧辛想了想心中一动,便道:“不若离宫于淇水秘密召见?”

    “不可——!”卫峥下意识的罢手,来回踱步而走之际自言自语道:“季子不能动,他不能随意离开驿站,否则随行而来的齐人会生猜忌,如若传到齐王耳目,季子危矣……还需我亲自去密见他,对——!就在今夜!”

    好在朝歌城是卫峥的老巢,这一亩三分地想要促成此事就容易得多了。

    ……

    另一边,苏秦离开朝歌宫廷之后如是回到馆驿休息。入夜之际苏秦忽然听到了敲门声,紧随而至便是店中伙计的声音传来:“先生,有一故人自从先生同门师弟,欲求见——!”

    同门师弟?

    此话一出,苏秦眼眸微闪,旋即起身小步快走而来,亲自打开大门,见一身穿斗笠的男子进入屋内,苏秦未曾看清面容,很快紧闭门阀便转身前来。

    苏秦见其卸下风衣回望而来,卫峥的面容映入眼中,虽然白天在卫廷之上已然与之见面,但那是齐国之臣谒见卫国之君。

    而今如此,才算是真正的君臣见面。

    “臣……”

    卫峥连忙罢手打住,苏秦即将脱口之言又一次倒入咽喉,两人就这样双双对案席地而坐,卫峥久久的凝视着苏秦,悠然点头,喃喃而道:“苏秦舌战齐廷……头悬梁、锥刺股早已名扬天下!”

    “季子啊,你可知如此一来彻底得罪了田婴父子,如若一朝不慎……”卫峥无奈的摇头,答应了生间齐国,而今如此却将己置于死地。

    苏秦移目别处而笑,再而向望卫峥便说道:“不论生间死间,苏秦必身陷其中,主公无需忧我,苏秦自有分寸。”

    卫峥也知道多说无益,只是没想到苏秦“悬梁刺股”这一流传千古的事迹流,而今传天下竟是从齐廷之上传出,有这种决心的人都是认准一件事情脑袋比铁还硬。

    事已至此,卫峥也不愿在这上面纠缠,此番密见时间紧迫,于是便问重点:“季子,依你所见这齐国新王如何?”

    卫峥当然知道而今齐国之主便是后世所称的齐宣王,但身在其中唯有实际信息才最为可信。

    “齐王有其父威王拓土强国之志向,亦有西进中原傲视天下之雄心,然与齐威王相比不及其雄略也。”苏秦只此简短的一句话说出了他个人对齐宣王的评价。

    卫峥一听若有所思的点点头,自言道:“有其父齐威王的雄心壮志,惟雄略棋差一筹,这新王成不了雄主做个明君倒也料无难事。”

    “当是如此——!”苏秦很是赞同的说道。之所以评价齐国新王有雄心、雄志却无雄略,那是因为苏秦在临淄齐廷与齐王相处发现,其主过于仰赖朝臣,处事决断被臣子的言论影响颇大,如此君主不可能比得上其父“一鸣惊人”的齐威王。

    而后世的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齐宣王一死,齐闵王即位之后,孟尝君田文名震天下,在齐国更是出现齐人知齐国又孟尝君而不知有齐王。

    孟尝君田文能有如此名望,齐宣王若真有其父的雄略,怎会后来让权臣当道,这一点亦是其中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

    卫峥基本有一个大致的判断,这样的齐王执掌下的齐国,国力不会再如齐威王掌国时提升的那么快,明君在位国力自然会继续提升,但肯定不会如齐威王在位时期那么快了,也算是个好消息。

    “主公,此番卫齐联姻结盟,苏秦私下妄自将垂都、观泽……”

    “哎……”卫峥罢手摇头笑道:“师尊曾言教诲:潜谋于无形,常胜于不争不费。小人谋身,君子谋国,大丈夫谋天下。放眼天下者,岂会看中一时的得失?岂会在乎一城一池之得失?今日我失五十里地,来日我要五百里、五千里——!”

    苏秦不再多语,心中无言而慨然心叹,齐王虽掌万乘之国,我主虽掌千乘之国,我主有吞吐天下之志,更有惊天之纬略,孰强孰弱一目了然。

    “苏秦还有事要说。”

    “说——!”

    “此次苏秦折返临淄,下一步便是谋划齐国略燕国之地,祸水北移。”苏秦如是说道。

    “经略北燕……”卫峥一听不由自主的点点头,忽然一笑便是看向苏秦而道:“张兄应该感谢你我为其创造一言退燕军之天赐良机也!”

    “正是——!”苏秦也是一笑,君臣二人心领神会,无需多言。

    两人匆匆密见,匆匆分别,除剧辛谁人也不知卫国之主离宫密见齐国特使之事。

    翌日朝堂。

    卫峥再度临朝,苏秦再以齐国特使的身份谒见卫国之主,卫峥亲自签订卫齐联姻盟约国书并撕毁了与秦国的盟约。

    正如应证了他曾与公孙衍见面时说的那句话:缔结盟约存在的最大意义便是有朝一日撕毁盟书。

    而今如此,卫秦之盟号称铁盟说毁就毁,这就是战国。“仁义”宋襄公是春秋特色,尔虞我诈是才战国画面。

    ……

    齐国都城,临淄齐宫内。

    已然折返齐国复命的苏秦回到临淄第一时间便进宫面王。

    此时此刻,苏秦站立在内殿之中,齐王手捧一锦盟书观而不语,来回踱步而走,脸上的笑意越来越盛,“呵呵……哈哈哈……先生不愧是得孙膑绝学之传人!”齐王翻然转身面向苏秦又道:“全凭先生口舌之利,不损一兵一卒便使西进中原之门户为我齐国大开!”

    “……寡人得卿辅国,齐国无忧——!”

    苏秦闻声躬身行一礼,谦虚道:“我王谬赞,苏秦能凭口舌便得观泽等战略要地,非苏秦之功,实乃齐国国力文昌武盛,盟卫功成全仰赖我王与齐国之赫赫威仪也——!”

    齐王一听更是心喜大悦,苏秦倒也没有说错,抛开间者身份,如若没有齐国强大的威慑力,全凭口舌也做不到,但没有口舌之辩同样也做不到,这一点齐宣王倒也清楚,苏秦大才如今已然初步彰显,齐王不由得自言笑道:“秦王得张仪,寡人得苏秦,齐与秦国必有一战,齐国与秦国、苏秦与张仪……孰强孰弱寡人真是期待之至啊。”

    ……

    (有读者留言问群号:240248664,有兴趣的童鞋可以进群吹比~~!再喊一句求推荐、求收藏……)

第012章:犀首合纵() 
——

    齐国不损一兵一卒便得到西进中原门户的咽喉要道,尤其是顿丘、观泽、马陵道一线,而今马上就要为齐国疆土。若要西进,一入直达河水之滨以顿丘为跳板,跨国河水之后便是一马平川之地;若要退守,顿丘、观泽、马陵道三层防线可保齐西境无忧。

    苏秦只凭一纸盟书便让齐国获得如此战略优势,齐王怎能不高兴。此刻的苏秦想到了那一日与卫峥密见商谈的内容,旋即面向齐王而道:“启禀我王,臣有大事要说!”

    笑意不减的齐王一听再次席地而坐,高兴之余伸手示意道:“爱卿请说——!”

    “我王容禀。”苏秦道:“此番臣出使卫国立下寸功,为我齐国西境打开进可攻、退可守之局面,然此时并非我齐国进军中原之际,秦与诸国此番势不两立之态,我齐国亦且不宜强出头。”

    “爱卿所言不无道理,然齐国却不能在此良机无所作为。”齐王说道。

    “王上所言极是。臣以为,我齐国当暗中力助秦国得胜!”

    “什么——?”

    齐国要帮助秦国取胜?齐王一愣,强行一笑却是有些不自然:“爱卿此言当真不是说笑?”

    苏秦非常郑重肯定的点头,又解释道:“王上想想,如果六国合纵大胜秦国乃至灭了秦国,且不说诸国分秦于我齐国而言,我得不到尺寸之地、尺寸之利,诸国分秦必强己,此消彼长之下亦且再无西境秦国之忧,如若诸国兵锋东转齐国,再来个灭齐分齐,齐国危矣——!”

    齐王不为所动的说道:“寡人自是明白不怀忧国之心,国危势必将至。爱卿所言有些道理,然此言未免杞人忧天了吧?”

    苏秦不慌不乱的回道:“未雨绸缪,国患降至,虽危不亡;临渴掘井,水涌人疲,为时晚矣。我王明鉴——!”

    齐王看苏秦低首而拜,顿感不自然的一笑,旋即转移话题而道:“爱卿欲助秦国胜,可与寡人有何利?”

    “天下——!”苏秦言简意赅的道出二字。

    “天下——?”齐王忽然心血来潮,眼冒精光的看向苏秦,后者顿时侃侃而道:“他国互相争,我王得天下!”

    “爱卿能细解否——?”齐王迫不及待的心毫不掩饰。

    天下啊——!

    只见苏秦不惊不振,笑而侃言道来:“所谓两军交战,不论胜负国力皆有损耗,不论是秦国胜还是诸国败,双方国力势必互有损耗。此消彼长,我王虽坐怀东海之滨不谋于外而弱诸国,于是齐国强于诸国。秦国胜,诸国恐,我王顺势横强而出,登高一呼诸国势必遥相呼应,再度合纵攻秦而弱秦,去并强之势,于是诸国尽弱而齐国独尊独强,天下在望矣——!”

    末了,苏秦仰望悬梁,下意识的伸手而朗朗言道:“遥想春秋始霸之桓公,涤荡中原,万邦来朝,一匡天下……壮哉——!”

    苏秦这忽然有感而发之论不言而喻,一入齐王耳目,此刻的齐王双目好似无神,神思已然不再心身,更情不自禁的自言自语:“一匡天下……”

    齐王忽然转向苏秦,双目精光焕发,炯炯有神的凝视着对方而道:“寡人得苏秦,犹桓公得管仲……”

    “臣谢我王谬赞——!”苏秦低首目视案几,谁也不知他此刻内心的真正的想法是什么。

    齐王的思绪感慨忽如其来又顷刻间忽如而去,激动的情难自已之际,迫不及待的问道:“爱卿此言当真是让寡人激起一腔热血啊,季子快说,我大齐如何助秦国胜此一役、寡人如何才能一匡天下?”

    苏秦席地而坐,正襟危坐,只见他娓娓道来:“我王容禀,臣确有一策。”

    “爱卿快说……!”此时此刻的齐王被这致命的诱惑力吸引的毫无抵抗能力。

    “欲助秦得胜,齐国经略燕地可矣——!”苏秦看着期待不已的齐王波澜不惊的说。

    齐王带着殷切之心慢慢听苏秦经略北境寒燕之地的说辞,最终拍板同意的那一瞬间,他却不知道一颗能灭齐国祸患种子已然埋下土中。

    ……

    天下列国诸雄各谋其事,齐国在苏秦的努力下终于把目光聚焦在了燕国之地身上,而中原卫国,卫峥已然磨刀霍霍,白起枕戈待旦,一批批再度征召入伍的士卒重归带甲、聚兵成军。

    卫国就等着公孙衍携三晋军团驾临函谷变趁机西扩版图。

    辗转反侧,这一年已过去,已然步入卫峥即位卫国君主五年之后(前318年),卫峥从决议用兵开始至今近一年的战争准备,只待一朝发兵迫境便攻城掠地,各方面早已筹备妥当,而与此同时公孙衍合纵攻秦也终于到了。

    楚国。

    这一日,除却义渠国之主,山东五国国君尽皆聚首楚国,誓盟伐秦。

    聚首誓盟之地位于楚魏边境的楚城池“阳夏”,五国王师率兵而来,五国带甲的精锐王师各自形成数列方阵,战旗飘逸,代表性的聚兵万众,声势一时间无出其右。

    处在魏国帐下的公孙衍举目望天,看了看天色心中估算了时间,誓盟之时已然临近,而在公孙衍前方站着的魏国国君不再是老魏王了,老魏王驾崩于一年前,享年八十一岁而在位整整五十年,今赴此盟誓的便是魏国新王。

    “吉时已到,请五国之主,登台盟誓——!”

    这一刻,听闻此声的公孙衍心中一阵长叹,再次出山至今历时五年不遗余力,终于盼到了这一刻,犀首目看着魏国新王出列、韩王出列、楚王出列、燕王出列、赵王出列。

    五王并置,一同登台。

    楚国是五国当中最强大的一国,作为此次合纵联军的合纵长自然无异议,楚王屹立在五王中央,并由其盟誓。

    五王共同告天三拜,此情此景,面向五国联军的楚王,于誓盟台上俯瞰举目望来的万众部将,心中亦是激昂不已,一番功名伟业即将来临。

    “秦国无道,嗜战暴虐,无休无止,祸乱天下。今日五王会盟于此,共誓告天,伐无道,诛暴秦;抚万民,安天下,替天行道——!”楚王面向联军激昂的誓盟。

    五国君王立于台巅之际,一身戎装披盔戴甲的公孙衍徒步来到台前,站在五王下方,众人目视着犀首身配的六国相印,只见他翻然转身,直面五国王师而道:“五国百万精甲,兵分三路,三晋盟军为一路、燕国大军为一路、楚国大军为一路,三路大军会师函谷外之日……便是攻伐秦国之时——!”

    犀首身配六国相印,此番合纵攻秦自然是盟军前线的统帅,只见他拔剑而出,遥指前方代表五国象征的三军。

    从五国相王开始,至今五国盟誓攻秦,五年时间终于完成了合纵大势。

    ……

    ……

第013章:桂陵之战() 
——

    朝歌,宫廷之中。

    身穿一席红色常服的卫峥立于沙盘地图前,双臂在前合手握而附于前腹,长袍大袖如道道弧线井然垂落与身前,卫峥双目凝视着沙盘地图一语不发,目视之地便是与魏梁国边境之地,平阳、桂陵城一带。

    卫峥目视着标刻桂陵城下的红色三角形阵旗,看着沙盘地形图仿佛看到了远在千里之外白起率领大军兵临城下的景象。一双眼眸好似一面镜子,眼中倒映的红色阵旗忽然在飘动……

    桂陵之地。

    此时此刻,破晓黎明之际,太阳初升之时,大雾尚未消散,桂陵城外朦朦胧胧的大地之上几列黑色方阵摄人心魂。

    那是数万众带甲的卫国士卒兵临城下,红色的战旗在清晨朦雾中随风飘扬,战旗上的一个“衛”字与帅旗上的一个“白”字随着曜日高悬而渐渐醒目。

    卫国聚众六万大军从平阳城南下直扑桂陵,而今已然兵临城下。

    阵仗前,身披戎装的白起腰悬蚩尤古剑,策马而立,双目遥望前方目下静闭城门的桂陵城而一语不发。

    另一边,城楼之上的桂陵守将眼看着下方带甲六万众的卫国大军,举目望去浩浩荡荡,几乎吓的六神无主。

    “不可能……这不可能……!!”守将两眼惊骇的看着下方的敌军不可思议的说道:“卫国哪来这么多带甲兵士?”

    千乘之国的卫国突然陈境数万精兵,这怎么可能?而且还是从北边的平阳城伐兵而来。

    早在一年前,卫峥决议伐战伊始,平阳城就已经彻底进入管制阶段,平阳城只许进不许出,将近一年的准备时间,陆陆续续明的暗的,一批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