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战国霸天下-第2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樗里疾不喜而皱眉,低声呵斥道:“嬴华,你告诉我孙子兵法‘九变五不’中的五不为何?”
嬴华一愣,不知道兄长怎么就面露不喜,旋即说道:“不死打硬拼、不贪生怕死、不性情暴躁、不好名自尊、不溺爱民众。”
樗里疾一听又呵斥道:“这五不你占了三不,性情暴躁、好名自尊、死打硬拼。为将帅者之道,当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远而示之近,近而示之远。嬴华,你知道白起为何能在不过二十五岁之龄,卫君便能放心让他独自统领一军,而王上却不让你独自统军的原因吗?”
“我……”嬴华一时间不知怎么回答。
樗里疾毫不客气的数落道:“兵者,凶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你如此轻率,王上便是想让你独自统军,能放心把秦国的将士性命交给你吗?”
“嬴华知错——!”
看着抱拳认错的弟弟,樗里疾摇头倍感无奈,不由自主的投向了城楼之上的那个年轻身影,樗里疾又道:“嬴华,兄长便告诉你这白起为何会在你之上。”
“兄长示下——!”嬴华抱拳说道,眼神和语气都有不服气的味道,樗里疾心中无奈苦笑,嬴华可为将才,是秦国第一虎将,但不可为帅才。“此番我秦军与韩军交战于城外,白起紧闭城门冷眼旁观,因为他知道韩国必然不会攻城,一旦攻城则竖立新敌,命城中将士戒备,弓弩手列阵引而不发,至始至终静看秦韩两军厮杀,你可知白起如此用意,何以然?”
“嬴华愚钝,兄长示下——!”嬴华老老实实的说道。
“有恃无恐!”樗里疾远眺城楼叹息道:“我大军追击而来,又在城下苦战韩军,目下已成疲军,已然无力再战,对白起而言既解决了韩军之患,又解决了我军可能攻城之忧,我军苦战已然无力攻城,倘若我军大破韩军仍旧不退,则有攻城图谋之嫌疑,白起势必抓住我军此刻苦战疲乏之机率军杀出来,如此我军必败——!”
“这……”
……
第037章:单刀赴会()
——
嬴华被训斥的无言以对,过了一会儿又不服气道:“我军乃大秦锐士,虽是疲军,若不走难道他白起就敢出兵?难道不怕卫国就此得罪我秦国?”
“蠢——!”樗里疾忍不住骂了一句,训斥道:“秦卫本为盟交,而今已然毁盟更与齐国结盟,卫国已然得罪秦国,又岂会惧怕得罪秦国?秦若伐卫则必须假道韩国,而今我大秦在函谷关一战杀韩军五万、此次修鱼一战又斩韩卒八万有余,秦即便要伐卫国也要疏通韩国宜阳三川之地。”
樗里疾果然不愧是出将入相皆游刃有余的大才,出将可统军,入朝可为相,仅此一言便能看出他的才华。
就在这时,始终紧闭的城门忽然大开,这一幕也让嬴疾、嬴华和秦国的将士注意到了,只见一单骑从城内飞奔而出,不一会儿便来到了秦军跟前。
单骑奔来的卫国士卒拉动缰绳,对着秦军大声道:“我奉上将军白起之命禀报秦军,秦韩相争已止,秦军速速退去,战场我等自会处理,半个时辰内若不退去,我军必杀出城门,尔等已成疲军,战必败——!”
樗里疾微微色变,嬴华错愕的看着那带甲兵士留下这么一句话便回奔城内,话已经说的这么明白,这一支单骑出来恰好印证了樗里疾之前的话。
嬴华看到兄长投来的目光,顿感脸色火辣辣,已然心服口服,不禁远眺城楼之上,遥望着那个站立不动的身影。
“传我命令,三军即刻撤退——!”樗里疾当即下令。
大军悉数向西退去,调转马头的嬴华看到樗里疾单骑奔向城门而去,大惊的连忙追上去,“兄长你要做什么?”
樗里疾遥望城楼之上那一动不动的声音,下意识的点头赞叹道:“如此年轻,就凭这一份镇静自若,白起此人是天下鲜有的帅才。白起是秦人,如此帅才不能为母国效力,岂是秦国之福?白起若能回归母国,为秦效力,秦若得此帅才,修鱼大胜又何足论哉?”
嬴华心中很震惊,他没有想到兄长对白起素未谋面,竟是有此等评价,一想更是一惊,“兄长要去见白起?”
“正是!”樗里疾笑而言道:“吾欲单枪匹马赴会,见一见这秦国的青年帅才,白起为我老秦人长脸啊!哈哈——!”
“不可啊,兄长!”嬴华连忙劝阻道:“太危险了,兄长亦且知卫与秦毁盟,你若被强行扣下,甚至不测,我非得被王上吊起来鞭打三天三夜不可,嬴华受皮肉之苦是小,兄长安危是大啊——!”
“我意已决,这是军令!”
“兄长听愚弟一言吧!”
“嬴华!”
“末将在!”
“即刻率军回营,不得有误!”
“喏——!”嬴华很是无奈,只能领命,“兄长,我留下五十精骑在城外守候。”
嬴华策马折返而去,樗里疾也朝着阳武城而去,直到抵达城门之下,嬴疾面向城上的白起,朗声笑道:“在下嬴疾,敢问阁下便是卫国上将军白起?”
“嬴疾?”
“这是秦国大将樗里疾?”
“不愧是秦国名将,单刀赴来,好气魄啊!”
此话一出,城楼之上的几个卫军将领面露惊讶,议论连连。
“在下正是——!”白起面向城楼之下应道。
樗里疾闻言旋即朗笑回道:“我秦国出了如此英雄俊杰,嬴疾倍感自豪,此情此景能客遇我老秦人,是何等快事?”笑意朗朗的樗里疾抱拳而补充道:“嬴疾厚颜来见,不知上将军可否赏脸?”
此话一出,白起身边的几个将领面色微变,下意识的看向顶头上司,谁也不知道他内心在想什么,过了片刻,白起一笑,抱拳道:“岂敢!开城门——!”
樗里疾看着城门徐徐打开,面露笑意却笑而不语,当即朝着城楼之上再次抱拳以是礼仪便策马奔入城内,远处的几十个秦军锐士看着樗里疾消失在视线当中。
城楼之上,白起准备下去接见樗里疾,随行的副将的连忙说道:“将军,末将以为将军会见樗里疾委实不妥。”
白起止步,不回头却侧目而视:“有何不妥?”
副将犹豫了片刻,抱拳道:“禀将军,将军是秦人,嬴疾也是秦人,更是秦国大将,秦国宗室之人,将军会见秦国樗里疾,末将怕将军会……”
白起忽然转身,目视着他:“会被君上猜忌?还是我白起会背主叛国?”
“末将不是这个意思,只怕有小人会借此挑拨离间,徒生不必要的麻烦。末将这是为将军着想,也是为卫国着想”副将一说,抱拳低头。
“君上洞若观火,白起坦坦荡荡。”看向副将淡然一笑,末了,便不再多言,转身便离开城楼,只留下欲语不得副将。
樗里疾只身策马入城内,眼观四周发现城中不少的兵士,这一幕告诉他城内卫军早已做好出城迎战的准备,首次近距离审视卫**队让樗里疾尤为侧目:“卫国兵士皆是斗志昂扬的浓浓战意,装备精良器刃甲胄,天下鲜有之精锐,与秦军锐士不相上下。”
尤其是一身精甲套装,恍惚将让他以为是魏武卒再现世间一样,这让他尤为侧目,卫国怎么会有这么多黑金甲胄?
白起带着几个随从的将领相迎而来打断了他的思绪:“白起有失远迎,将军见谅!”
樗里疾下马抱拳一笑:“岂敢岂敢。嬴疾不请自来,是为不速之客,将军豁达,在下钦佩——!”
“将军请——!”白起笑而伸手示意。
“请——!”
近观之后樗里疾才明白,难怪卫国凭借三五百里地就能东征西讨,战无不胜,皆无往不利的原因了,有如此精锐之兵,再有这样天下一等一的帅才统军,如何不能建煌煌基业、赫赫武功?
得入府中,白起和樗里疾二人对望而坐,杯酒相邀。
“白将军英姿焕发,年纪轻轻俨然已是天下冉冉升起的将星,老秦人又出了一位了不起的帅才,虽不为秦将,嬴疾依旧高兴,一起干了一樽——!”嬴疾邀樽而赞。
“白起幸遇兄长而承蒙恩遇,方才有一展浅学之地,略有侥幸胜了几仗,将军过奖了——!”
“白将军此言偏颇,放眼天下,列国名将毕生所立战功怕也不及将军一年之功。东征宋国拔城十余座;西讨魏国拓土两百里。年纪轻轻已然身居煌煌之名更立赫赫战功,将军有武安天下之才也。”
“将军过誉!”
樗里疾是见白起这个秦人越来越满意,忍不住的又点头赞许:“白将军如此年轻,便如此沉稳、大度,居功不傲……卫侯入秦境,十金买信,于郿得起,唉……十金便得如此帅才,这卫侯还真是在我秦国捡了个天大的便宜。”
“嬴疾敬上——!”说完樗里疾再邀樽示意,白起举樽未曾答话。
双双皆为大将之才,自当畅聊兵法,交换兵谋之道,过了许久樗里疾终于露出了来意,面色饮酒颇多而显得红润,似是借着酒意而道:“白将军有武安天下之才,屈尊卫国犹龙搁浅滩,将军若回归母国报效大秦,必然龙游瀚海,鹰击长空,惟有我大秦才能容得下将军这样的蛟龙啊。”
樗里疾此言不管是酒话还是其他,白起并未深究,一笑便道:“将军偏颇,秦国文有张仪、武有司马错、再有公子华这等虎将,更有将军这等出将入相皆不在话下的能人,秦廷可谓人才济济,有无白起亦无关紧要。”
“将军身上流着我老秦人的骨血,皮骨皆为秦人,为何不愿效忠母国?”樗里疾借助‘酒兴’略微激动的说道:“当今秦王是天下鲜有之明君雄主,更求贤若渴,白将军若随我返秦也省了进身之姿,我王若知必重用,以将军武安天下之才,已然身负煌煌战功,入秦则一朝便可遂君青云之志。”
却见白起殷殷自语:“白起生于郿县,一身皆为秦人皮骨,然自追随兄长之日起已脱胎换骨,今日白起皮骨皆为卫人也。”
“唉……可惜我秦国错失如此帅才,可惜啊——!”樗里疾听闻此言,似乎就一全无,无不惋叹而失笑摇头:“昔商君乃卫人,入秦以来脱胎换骨为秦人;今白起为秦人,亦脱胎换骨成了卫国人……秦可谓得失并置,可见时间素来难以全美,罢了,罢了……唉,只希望你我将来不再战场相遇——!”
“将来之事,将来再说!”
“说的好,再来一樽——!”
……
第038章:霸业基石()
——
函谷关一战,秦国大胜,天下为之倾动,三晋联军损兵折将,其中要属韩赵两国损失惨重,其中韩国最惨,函谷关一战折损五万,修鱼一战又损八万两千韩卒,韩国国力由此重创。
今年开春,这场旷世大战及其中原战火随着临至春末也渐渐止息。
初夏已然临至,秦川之地仍旧寒意犹存。
郿县。
清晨蒙蒙,大雾飘逸,三五骑带甲军士策马飞奔进入郿县,为首者正是秦国第一虎将公子华。
嬴华正是奉秦王之命而来。
樗里疾单骑赴会见白起而招揽未遂,回国之后便把此事告诉秦王赢驷,得知樗里疾亲口言白起拥武安天下之才,秦王想也没多想便命令嬴华来到郿县把白起的家属“请”到咸阳。
“禀将军,屋舍之内无一人。”
嬴华这支人马来到老百里却是扑了个空,公子华皱眉,“来人,寻周遭邻里问一问。”
不消片刻,一个青年来到嬴华面前:“禀报将军,小的名白佐,自幼与白起一家为邻居。”
“我问你,白起一家屋舍为何空无一人?”嬴华问。
“噢,将军说这事啊,回将军的话,小的在三日前正巧见到几个外地人……对,是中原人,他们前来拜访白起父母,随后不久便随同那些人离去了。”
嬴华一听面色一凝,忍不住直呵一声,“被抢先下手了,直娘贼的——!。”
“撤——!”
白佐懵了,看着匆匆来又匆匆去的嬴华等人马。
……
“什么?人不见了?”秦王凝望而来。
“王上,末将晚了一步,白起一家三日前便已经离开郿县。”回到咸阳复命的公子华回道。
“此事颇有蹊跷,莫非是白起意料家中定会有此一变,抢先了我们一步?”却是樗里疾大皱眉头,惊讶莫名。
公子华在两个大哥面前来回扫视,秦王微微仰头,略微思忖忽而轻轻地叹息了一声,“卫侯不简单,此人若是再六国之中执掌任何一国,其国必成我大秦之患。不,卫国已然成了我大秦之患。”
樗里疾愣道:“王上的意思是……”
“人一定是卫侯带走了!”秦王殷殷而答,语气却无比肯定,“不可能是白起,即便他想到了时间上也来不及,定然是另有他人。寡人倒是不希望此事乃卫侯所为……”
秦王不知为何,自从那次与张仪商谈之后,他越来越有种后悔助卫峥复国的这一步棋,樗里疾回报了白起的事情,加上目下此事,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
“寡人已得到上报的消息,巴蜀之地已生乱象,苴巴两国与蜀国刀兵相争,此事明日朝堂再议。”赢驷扫去心中的忧郁,再露笑意,“白起的事情就算了,卫侯从寡人这里揽走一位年纪轻轻的帅才,然我大秦人才济济,有你们二人、有司马错,我大秦立国以来从不缺将帅之才。”
……
朝歌。
这座千年古都饱经风霜,因卫峥再次决议定都于此而让这座古都焕发新生,商纣曾在朝歌所建摘星楼,意谓登临其上,可摘星揽月,如今摘星楼已然不见,甚至连遗址都未曾找到,已然成为传说。
然淇水西岸的这座名都依旧美如画卷,如高歌黎明一般蒸蒸日上。
朝歌城中自从那场大火把原来的寝宫内殿一大片都烧成了灰烬,而今已然重建,出现了一片巍峨的崭新宫殿,比之前更为壮丽,尽显战国赫赫威仪。
这一日,朝歌城外,卫峥着一身戎装而立于战车之上,遥望西面,翘首期盼而静候西征王师凯旋朝歌。
“启禀君侯,大军以至十里地之内。”一快马飞奔而来的斥候单膝着地而禀。
卫峥遥望远方,心中回想着这几年的功绩,足以谓之显赫,硬生生的将一个附庸之国在短短数年时间跃居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魏国不行了,而今之魏国已然担当不起七雄战国的称号。
卫国已然将济水以北的版图皆纳入囊中,其地疆土达七百余里,韩国也不过是八百里地尔,七雄之称,卫国已然担当的起了。
此时此刻,卫峥在战车之上已经站立超过两个时辰,在静候凯旋班师的大军时,也在想着卫国今后该当如何。
而今卫国已然超越了卫武公鼎盛时代,但依旧不够强大,战国无战事无异于痴人说梦,卫国不能就此停下脚步,存国必强国,强国无非强兵夺国,这就是战国。
卫峥心中算了算时间,目下是周慎靓王四年(前317年),今年是倾动天下的合纵攻秦之战的落幕之年,公孙衍大败,秦国大胜而告终。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将起,飓风席卷天下以来却未因此而止息。
不出意外,接下来的天下局势更加复杂,如果说公孙衍合纵攻秦之前是崤山之地处于一片金戈铁马之声,那么接下来整个天下都是一片乱象。
这股乱象将从巴蜀之地而起。
巴蜀内乱由不得卫峥不重视,秦趁巴蜀之地内乱而灭巴蜀,再有李冰父子修都江堰,秦从此将有号称“天府之国”的巴蜀囊入怀中,不仅仅将汉中蜀地这一大片肥沃之地纳入囊中,而且占据长江上游而取得了以俯瞰荆楚之地的战略优势。
秦得巴蜀为今后东出横扫天下而打下了基础。
想着秦有巴蜀为秦国国力作为坚实后盾,卫峥又想着自己有什么坚实后盾为卫国提供国力永不枯竭的来源之地?
答案没有。
非但没有,卫国如今的地缘疆域事实非常尴尬,四境无险可守,一旦遭遇大败不会有秦国那样可以退守西陇乃至更深的西境边缘慢慢的舔伤口,以待来日付出。
卫国没有这样的优势,所以卫峥很清楚,卫国不能容许任何一次大败,利剑既已然出鞘就绝不会入鞘,其锋芒只有一往无前才是唯一的生存方式,没有第二条路也不能有一次失误。
方今时局,秦大败公孙衍合纵大军,韩国最为损失惨重,几乎与秦势不两立,巴蜀内乱的变数让秦国有了两个选择,继续东出韩国打通宜阳三川还是趁机收复巴蜀之地。
而卫峥大致确定秦国是后者,秦一旦攻略巴蜀之地便暂时无暇顾及山东,而齐国也趁秦国精力有限无法左右山东变局而趁机北略燕地,楚国也因秦略巴蜀而把注意力全部放在楚国西境。
还有个宋国也不甘寂寞。
“魏、宋、齐、楚、越……”凝望前方的卫峥忽然一愣,“越国……???”
卫峥拧着的眉梢渐渐松懈,忽然笑了,在想到目下的时局,笑意更甚了,“秦有号称‘天府之国’的巴蜀之地,卫国……必须也要有国力不竭的战略大后方作为后盾。”
这一刻卫峥已然想通了下一步该如何对外扩张。
中原肯定不能再扩张了,没地方可以拓展,不管掠夺哪一个诸侯国的疆土都会惹来甩不掉的麻烦,目下直接与其他战国(指七雄)硬碰硬绝不是明智之举。
卫峥的下一个目标……正是千里之外的越国——!
汉中蜀地,天府之国;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湖熟、天下足!
西有天府之国,东有人间天堂!
秦若得了巴蜀,一番治理得到一片天府之国;而卫国若同时间得到苏杭之地,一番治理定然也能出现人间天堂。
卫峥把目光瞄准了长江中下游之地越国,越国自从灭了吴国之后内乱不断,早已失去了向中原争霸的野心。
时过境迁,卫峥大致估摸着而今的越国应该恢复了不少国力,准备也要在中原有所作为,恰巧越国因此上了魏国的贼船。
上了魏国贼船,这是越国的地缘所造就的必然结果。
越国是中原天的东南大国,所处地缘的事实便是直接能够威胁齐、楚两国的大后方,而中原的各诸侯国与齐楚两国矛盾最深的便是魏国。
如此一来便有了一条纽带,魏、越两国自然而然便成盟友关系。
越国因为不安生,在楚威王时代就被狠狠暴打了一顿,但却并没有灭国,而今随着巴蜀之乱使得秦国暂时无力应对山东诸国的局势。
如此大好机会,卫峥怎么会放过在趁乱之际,暗中也来搞一次合纵卫、齐、楚一块灭了越国,分了越国的机会?
只要在越国占了一块富饶之地,随着曲辕犁等农业工具的拓展,加上南方气候温度适宜,合适农作物生长,可以对稻、麦进行轮作推广,南迁人口至此,用不了多久这里就能成为天下粮仓,越国占了一块宝地不知利用。
若得了这块地就能给卫国打下与秦国一样不败的根基,也未将来与秦国角逐对拼综合国力时有了雄厚资本,不至于像赵国一样。
秦国的霸业基石在汉中蜀地的天府之国,卫国的霸业基石必然在江东苏杭的人间天堂。
显然,卫峥若执行这条策略,历史的进程将提前近两千年,经济重心南移将从战国开始。
苏杭之地,人间天堂;固然是一个令卫峥极度渴望之地。
但卫国处在中原核心,距离越国江东郡也就是苏杭之地隔了千里之遥。
想要经略此地,想要打下来能在北有齐国南有楚国的情况下守得住……非有机动性超群于天下的骑兵军团不可——!
没有骑兵军团,千里之外的遥远路途,即便把合纵成了、越国被灭了,地也分了、得到了,没有骑兵军团,山高路远,迟早为楚国或齐国做了嫁衣。
组建骑兵团已然势在必行——!
正好当下卫国开疆拓土,已然与韩国不相上下,也无法向四面扩张了,当是暂时收敛兵锋,匍匐下来消化战果而转化国力,卫国已经足以有资本承担一支强大的骑兵部队了。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我先走一步了……”而立于战车之上的卫峥心中笑而自言自语,目看前方时,已经看到了大军的战旗。
……
第039章:拜武安君()
——
朝歌城外。
白起率军班师还都的大军已然在望,站立在战车上的卫峥一动不动长达近三个时辰,可见其心。
终于在此刻跳下了战车,遥望越来越近的大军不禁微微徒步向前走去。
军阵之前的白起一眼便看到了卫峥的身影,后方的众将士看着朝歌城门之下两排列阵,举目望向大开的城门之内,两排列阵的甲士连成双线直入城内也望不到尽头,两排兵士无不披盔戴甲,日炎余晖之下,甲光向日金鳞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