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战国霸天下-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卫国的器械刀兵如今在天下都是极富有名,被列国的将军所喜爱,无他,量多质好。
陈轸一路性质使然的欣赏着四处景观,不一会儿又看到了一支巡逻小队穿过,即便是亥时,朝歌城内却是一片灯火通明,热闹非凡,长街之上依旧人来人往,夜市可以说是让陈轸最感到惊诧的了。
朝歌的繁荣远远超乎他的想象,若非亲眼所见,不敢相信这一切只是用了短短十年。
让他疑惑不解的是,卫国是启用法家一派学说以治国,却让陈轸感受到了一丝儒家“分”的真意,又有区别。
当然有区别,其国在卫峥的治理下,社会分工明确,士农工商各司其职。
来到朝歌一晃便过去了三天,自问二十余年来先后事齐、秦、楚三大强国,陈轸在这短短的三天时间便震惊的发现朝歌气象竟是拥有方今天下三大强国各自的优点。
齐国的富饶,陈轸本就是齐国人,对齐国的了解自然不用多说,齐国自管仲助桓公一匡天下以来,齐国的强大是因为管子大兴商业,齐国无粮却是一大弊端,若有战往往不能打持久的消耗战。管仲甚至开创了青楼产业,而今却在朝歌发扬光大,朝歌风流,亦是天下闻名,列国客商纷纷仰慕而来。
秦国善战,秦人悍不畏死,陈轸知道这是秦以法家治国,秦有而是等军工爵制,而卫国有二十一等功勋爵制,而卫国这一点与秦何其相似?卫国甚至比秦国更甚,连商人都能得爵。
楚国地大物博,丰饶之国,楚人安逸,目下眼前陈轸所见的卫国人也安逸,但却截然不同。
“楚人安逸,却是醉生梦死;卫国安逸,却是尊礼安民,两者岂能相提并论?其国无患啊!”切身感受道扑面而来的朝歌气象让陈轸心中慨叹不已。
……
翌日。
陈轸离鄢郢之地而入卫却并未忙着拜见卫国之主,而是数天时间都在游览朝歌城,欲观卫峥治下之国气象几何,从中也能窥视其国主雄略几何。
宫廷,偏殿。
“诸位,秦楚交恶,一场旷世大战不可避免,此两国纷争于秦楚而言皆为国运之战……”卫峥着一席赤色墨棱常服,在主座席地而坐,不久前便召集麾下重臣、近臣入宫议事。
犀首公孙衍、右丞相剧辛、谋士苏代、百司长璟仓四人纷纷在列。
四位重臣看着卫峥笑意使然的凝视自己一双端平的双手:“左手是秦,右手是楚……国力皆在伯仲之间,然张仪在数月前密访朝歌……卫国……呵呵,天下有几人能够想到决定秦楚双强国运之战确是取决于寡人之意?”
“张仪密访卫国?”公孙衍吃惊的说道,除却剧辛,三人皆是惊诧莫名,张仪秘密入朝歌的事情显然一概不知。
“不错!”卫峥放下了双手,轻轻点头。
“君上有决断了?”苏代诧异,询问了一句。卫峥并未作答,而是反问了一句:“诸位以为,卫国该当如何?”
众人不语,皆若有所思,过了一会儿,犀首便侃侃的说道:“秦相张仪诈以商於六百里地而欺骗楚国,王盛怒,举国伐秦……陈轸行借刀杀人之计使秦迫于与韩大战,楚国乘虚而入致使秦陷于险境,却被张子口舌一言一行,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谈笑间力挽狂澜,而今三晋与秦止戈,楚又与齐断盟断交,本是诸国合兵伐秦却变成今日楚独战秦国。”
“一如君上所言,秦楚两国之国力不相伯仲,楚国不是三晋,秦虽斩断了楚国的羽翼,欲与之一决雌雄,却也不敢托大,上上之策当是周旋于列国,合力伐楚。”
“犀首说的不错!”卫峥点点,笑道:“张子密访正是为此而来,秦国不怕全力与楚一战,怕的是楚国盟兵攻秦,楚国目下能够拉来的盟友也就只有寡人了。”
公孙衍等人微微点头,却是如此,而今楚国先欺三晋,再与齐国断盟断交,更是派使者入临淄大骂,两国从此生了龃龉,齐国虽是东方强国,却喜欢做无本之利,现在的齐国怕是巴不得秦楚两国斗得个你死我活以便乘机在背后坐收渔利。
对于楚国而言,目下能够拉来盟兵抗秦的盟友的确只有卫国还有希望,卫国是后起新秀,而今国力仅在秦、楚、齐之下,已成中原一小霸,举兵十万众绝不在话下。
北边晋原之地的赵国目下的国力甚至还不如后来居上的卫国,而赵武灵王不傻,中山国在赵国内部如鲠在喉一般难受,外边还有个齐国虎视眈眈,两国本就有恩怨,赵雍昔日助燕抗齐这件事才过去三年,一个中山国就够赵雍好受的了,万一派出大军伐秦,中山国趁虚而入甚至连带着齐国也趁火打劫,赵国岂不陷入危险之境?
齐国可是有前科的。
赵国指望不上,燕国就更指望不上了,天高地远本就是一破燕之国。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目下只有卫国既有能力有实力介入两国之争而打破平衡,因为卫国没有后顾之忧,卫国与齐本就互盟互联,再说了齐国的尿性,也是巴不得卫国出兵,与齐而言不费一兵一卒便能弱秦、楚、卫国三国,何乐不为的事情?
卫峥问话之后便静看诸位,公孙衍再次说道:“君上,臣以为卫当助秦,卫国虽置身事外却也身在其中,秦楚此战乃定一国国运之战,败者或可一蹶不振,我卫国江东一郡地处于楚国腹地,一个强大的楚国不利我主,不可不察也!”
“臣附议。”苏代拱手说道:“犀首所言极是,此战楚国若是胜秦,必威震天下,或可由此扶摇直上,进一步便是谋取江东。”
“当是弱楚——!”剧辛也说道。
“诸位与我不谋而合。”卫峥笑了,文臣武将皆达成一致——弱楚。
“那君上是如何回应张仪的?”公孙衍问道。
“秦国许诺以五万匹良驹赠送与我,贺我称王,条件是卫国不出兵助楚!”卫峥笑着说道。
“称王?”四个人不约而同的齐声惊呼,消息来得太突然了,所谓秦国送的贺礼五万匹良驹都选择性的被忽略了。
称王一事绝对不是单单改换王制、换个称号这么简单的问题,称王意味着争霸!也意味着卫国正式向整个天下宣告加入群雄大争之中。
“不错——!”卫峥应声而起,“今之卫国无需匍匐战战兢兢,也无法在继续以弱国而自居矣,故,此战过后,于西境太行山下行腊大典,称王,以争王图霸业——!”
……
第006章:魏王从此便由寡人护他周全便是()
——
深秋时节,楚国大军已经倾巢而出,二度北伐秦国,可谓劳师动众,尽耗库府之存,累国疲民。
而秦国面对来势汹汹的楚国大军选择性的战略放弃丹阳之地,予以重兵死守武关,实际上即便是武关这样极其重要的战略关隘也仍旧是秦国战略性选择放弃的目标。
赢驷当然不愿意这么干,但不得不这么做,因为与此同时秦军也在派大军北伐义渠国,无他,秦国这一次想要打赢这场旷世大战,还得看卫国的脸色。
秦王还一度幻想着对卫峥许以空头重诺,待秦楚大战结束的时候才送马匹过来,可惜卫峥不是楚怀王,空头许诺这一套在卫峥这里没有用,楚国倾国出兵数十万众北伐秦国,这场大战即便不打个两三年,至少一年是跑不了。
而秦国北伐义渠却用不了这么长时间,义渠国终究是一个北境的蛮夷小国,不是楚国。
在这样的局势下,秦国依旧两线作战,两线都要浴血奋战,北伐义渠更是要速战速决才能摆平卫国,南战楚国则是且战且退,尽可能的保存实力,战略后撤也是让楚国后勤补给战线再次延绵千里。
在义渠国未曾平定之前,在卫国还没摆平之前,秦国就不能全力与楚一战。
就在楚军起兵二十万北进商於之地而猛攻,甘茂死守武关之际,远在中原的卫国也开始展开了谋划。
确说卫峥召集一群心腹重臣入宫喝酒,实则密议大事。
众人得知卫峥欲太行称王并非口头之语,而是真的要称王。
“君上,何时称王?”璟仓问道,心下也很是振奋,国君奋发图进做臣工的也能有更广阔的舞台。
“不急……”卫峥带着笑意缓缓的说道。命人取来一块锦帛地图摆在了地上,卫峥忽然起身拔出腰悬君剑,持剑一甩,剑临空翻转数圈,最终精准无误的插在了锦帛地图之上,众人顿时望去,君剑刺入的地图上赫然便是魏国之地,确切的来说是落在了大梁城的标志处。
此举让公孙衍微微惊诧,面君凝重而道:“大梁……君上不但要伐魏国?还要灭其国?”
公孙衍这句话脱口而出更让众人流露震惊的目光,皆一一调转视线面向卫峥,后者过了片刻摇了摇头,“目下即便有灭国之力,我却不敢有存灭他国之心啊,灭了他……寡人休矣!”
此话一出终于让所有人长松了一口气,当今天下纵使有灭他国之力,却尚无一国敢有灭国之心,否则必遭到群起而攻之,列国虽然频频征伐,但灭国之举却从来没有,卫峥当然不会以身试法,枪头出头鸟的道理是再明白不过的了。
魏国即便再怎么不行,再如何奄奄一息,但终究气数未尽。
“张仪密见寡人,许诺寡人秦国承认卫吞济水以南四百里地左右的沃土,秦国欲出手将魏王接走,将其安置在旧都安邑。”卫峥说着环视众人,又道:“昔日寡人便直言张仪,秦国承诺不承诺,许诺不许诺,这四百里地我志在必得,此外还有丹水长平关隘。为此,秦国不得不另许他诺,便是送我五万匹马附带尊我为王!”
君上果真英明!
众人心中叹服的说道,卫国欲称王,要是有了秦国这个群雄之首都应声尊彼为王,天下还有谁人不服?如此一来,卫国称王是坐定的事实了。
“君上,臣以为还是不要放魏王去安邑的好,就让他呆在在大梁城吧。”苏代笑着说道。
“哦?何解?”卫峥笑意使然的目看着苏代。
“君上怕是已经有定夺了!”苏代笑道。
“你啊……”卫峥失笑的指了指苏代,面向众人承认的说道:“不错,秦国想要魏王迁回旧都安邑,我已拒绝张仪。再说了,安邑旧都历经数次战火洗礼,哪里有号称天下第一城的大梁城住的舒坦?魏王未必肯去,即便想去还得看寡人答不答应!”
“从今往后,魏王就在大梁城好好的做个安乐王,寡人庇护他周全便是,呵呵……”
听此言论,众人隐隐的猜测到了卫峥此举的意图,定然是在为今后的长远布局而谋划,不放魏王走,对卫国将来而言的确是有大利可图,在座的公孙衍、苏代都清楚这一点。
“犀首——”卫峥旋即转目落在公孙衍身上。
“臣在!”
“丹水长平一百五里魏地,济水以南三百五十里魏地……犀首可愿为寡人开疆拓土五百里?”
“恭贺犀首,此役必能成为犀首洗刷一身耻辱之战也。”苏代抱拳先声贺道。
自从离开秦国之后,公孙衍屡屡战败,虽有大才却再无胜绩,天下人已经开始说犀首是浪得虚名的倾危之士,可谓耻辱。
公孙衍肃然的扶案而起,出列而单膝着地,拱手道:“臣,谢君上——!”
“好——!”卫峥朗笑一声当即拍板的说道:“即刻起,犀首点兵七万众,枕戈待旦,待秦灭义渠,五万匹良驹到手之日,便是犀首出征之时。”
“诺——!”
卫峥心中感慨不已,战国还是七雄,然而至今为止,七雄之一魏国却变成了卫国,硬生生的在这个战国天下于一手力挽狂澜之间,上演了一场蚂蚁撼树蛇吞象的一幕,如此功业如何不能自傲?
但这仅仅只是个开始!
收回了心中豪情壮志,卫峥带着一丝怪异的笑容看向了苏代,“说到义渠,为我卫国骑兵训练的义渠人教官目下如何了?”
“噢君上,义渠人马上就要离开回国母国。”苏代回答,这个时候卫峥说义渠让众人古怪不已。众人看着卫峥嘿然一笑,又说道:“强秦若有灭义渠国之心,其国必灭,然义渠人终归是北疆狼族,游牧习性与生俱来便是无根浮萍,秦可以灭其国然难斩其根,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啊,呵呵……”
看着卫峥自言自笑,苏代等人也不及发愣……君上果真是阴险,但只是在心里想想而并未说出口,却也让众人看出了他已经开始给秦国暗地里使绊子的节奏了,卫峥又说道:“义渠被灭国,然义渠王势必贼心不死,义渠人尤其义渠王又怎可能甘心为秦之臣、义渠人的土地又怎可能甘心为秦国北境一郡县乎?”
……
第007章:陈轸?哪个陈轸?()
——
卫峥扶案而起,走下了君座来到了殿中,目看着插在地图上的剑,拔君剑而握剑柄,剑锋在地图上划过至秦国北境义渠地界,悠然说道:“秦灭义渠,主力大军势必南下与楚大战,北方守军必然空虚,义渠境内也鲜有秦人驻扎,虽灭其国也仅仅只是灭了义渠的国,却未灭义渠之心,得其地却仍旧是义渠人在管理义渠其民、其地也。秦王、张仪乃至秦国君臣定然知晓灭其国可矣,斩其根却难,非一日之功,于秦而言,若想要彻底稳固北境,对义渠人当是恩威并施,以武灭其国,紧随其后便是施以怀柔之策收容义渠百姓之心。”
众人目看着地图上秦国北境义渠与秦边境之地被君剑划破之地,两地不再相连,其暗意不言而喻,卫峥收剑入鞘,“呵呵……敌者之敌,寡人之友啊,既是秦国之所忧,寡人必唯恐其不乱尔。”
末了,卫峥对苏代说道:“还要劳烦爱卿一趟,义渠人尚未离去之际拜会一趟,切莫忘记要备以厚礼相赠,爱卿便以商人之身份随同这批义渠教官去一趟,再备一份厚礼给义渠王,唔……秦国马上就要伐义渠,义渠人最缺乏的是兵器,嗯……除了金玉珠银这些玩物重宝,再送五千强弓劲弩,十五万支箭矢。借此厚礼代寡人转告义渠王,卫国不会忘记义渠朋友的倾囊相助之恩。”
卫国最缺的是土地、人口,还有良驹这样的战略军资,而最不缺的是兵器、钱财,铸器重城荡阴日夜不停的锻造兵器,打造出来的兵器囤积在库府作为战略储备资源,但每天都在耗费人力物力不断生产锻造,全部都囤积起来保养都是一笔巨大的开销,拿出来换卫国最急需的马匹资源才能发挥关键作用。
对于秦军的战斗力卫峥从来没有忽视,他还真怕义渠人悉数时间就被秦军给灭了,那秦国还怎么浴血奋战?
“臣遵命——!”苏代拱手应允,又信誓旦旦的保证道:“臣带着这份厚礼去义渠,必为君上带回一批良驹,义渠王收了我卫国这份大礼,岂能不回礼乎?马匹在义渠国不是什么至宝,义渠王定然知道我主感兴趣的怕也只有他们最不缺的马匹了,依臣之见,五千匹少不了!”
“善——!”卫峥一笑,重回座位持樽邀请诸君共饮一樽。
兵器再卫国这里是白菜般的东西,对义渠国而言却是急缺的至宝,反之马匹在北境草原之上是白菜般的东西,对卫国而言却是急缺的至宝。
如此各取所需、皆大欢喜的交易,何乐不为?
只是在座的诸位都在心里很想说一句:君上真阴险。
如此诡谋之道,简直杀人不见血!
显而易见,义渠国被秦一灭,义渠王势必不敢而想要复国,卫国若是暗地里支援义渠王,而秦国必用更多精力应对此事,疲国累民。
弱一国并非要亲自与之伐战。
“禀报君上,名士陈轸求见!”就在卫峥和几个近臣、心腹重臣相谈甚欢之际,一个宫中侍从前来禀报。
“什么?陈轸?”卫峥一愣,苏代等人也微愣。
“哪个陈轸?”卫峥连忙问道。
“回君上,此人自称齐人陈轸,欲谒见君上。”宫中内侍没有料到卫峥会如此上心。
“君上,陈轸此人臣知道,一介纵横策士,不世大才也!”苏代惊喜的说:“昔日臣在齐国稷下学宫便对陈轸之名如雷贯耳,齐威王在位之际,陈轸先生便是被威王重金聘请为稷下学宫任学宫之长,曾为齐出使楚国,单凭口舌讲了一个‘画蛇添足’的故事,便为齐国不费一兵一卒竟是退了楚国之兵。”
卫峥当然知道陈轸大才,这是九年前的事情,当初楚国伐魏,昭阳令率领楚军与魏爆发襄陵大战,一雪前耻之后便转而进攻楚国,紧接着便是五国相王,六国会盟东都,陈轸便在这个时候随同田婴出使楚国,最终让年轻的楚怀王调转兵锋转而继续攻打魏国,最终楚连破魏国八城。
说来也巧,陈轸单凭口舌便让楚国转而继续伐魏,但也让田婴极度其才能,孟轲孟夫子恰巧游列诸国到了齐国,孟夫子一代儒家圣贤,名气如日中天,到了哪国都是国君要好生招待的主儿,田婴便借此机会在齐威王那里进言,最终孟夫子成功的取代了陈轸,而将其纳入麾下。
陈轸何许人也?虽然被田婴引荐而入了齐国庙堂,却从此被当时还是齐国之相的田婴给雪藏了起来,陈轸在齐国的官场生涯就此结束,最终辞官而别转而入秦,在秦国虽被赢驷拜为客卿,但秦王无事不问张仪,来到了秦国仍旧不被重用,最后再入楚国为官。
陈轸这一生,经历了齐、秦、楚三国的官场生涯。
卫峥知道,这位名士只是时运不济,却是天下少有的大才。
“君上,陈轸目下是楚国之臣,会不会是……”公孙衍连忙说道,显然以为陈轸一如张仪那般,是楚王派来拉拢卫国助楚的。
“有可能……”卫峥思想着点点头,忽然又摇头的说道:“不对……他为何自称齐人陈轸……”
“君上的意思是……”剧辛道。
“也许是不想让秦国得知他代楚王密访?”璟仓不确定的说了一句。
“宣——!”卫峥说道。话音刚刚一出口,连忙叫住了老内侍,“慢着——!”
卫峥当即起身率先而去,说道:“不管是楚国密使的身份,还是仕子身份,都不能怠慢,万一不是以楚国使臣身份而来,而是投奔寡人而来,岂不失礼?”
刚刚一走便看到自己是一身常服,回头看向公孙衍等人也是,这次召集他们入宫是找他们来喝酒顺带议事,也不能穿的这么随便去见人啊,成何体统,便道:“诸位且换了正服,于殿前廷外静候,子辛召集群臣随我恭迎陈轸先生,寡人要以客礼待之!”
说完便前去更换朝服,苏代等人看到卫峥连下几道命令有些错愕。
“君上求贤若渴,陈轸大才,欲揽其才啊。”璟仓悠然的说道。
“君上最爱做的是一举多得的买卖,如此一来不论陈轸此行是为楚臣还是以士子之身而来,可两面俱至。君上如此大动干戈,不仅仅是欲揽其才啊,消息传出去了,秦王知道了会怎么想?”苏代笑眯眯的说道。
众人皆慨叹不已,果然是一本万利的买卖,秦国肯定有密探在卫国境内,卫峥这么大张旗鼓的接待陈轸,也是在间接告诉秦王、张仪,别动小心思,好好的、快点灭了义渠国,送来五万匹马,敢打马虎眼,卫国这一票还有楚国可以投的。
显然,接待陈轸还有另一则寓意,那便是让秦王投鼠忌器,不敢欺卫。
毕竟秦国有太多前科,不得不防啊,五万匹马没捂在手里就始终是个未知数。
……
(Ps:订阅惨淡,只能靠双开新书续命了,新书《时代科技》已经上传,重操旧业,继续写擅长的黑科技类型文,不开新书真的要吃土了,嗯,同时写“未来黑科技”和“过去历史”两个截然相反的类型文,寡人已经做好人格分裂的准备了……玩笑话。在说点正事,新书《时代科技》类型不同,喜欢看历史战国文的小伙伴未必能接受,不过没关系,都市黑科技向的文读者群体比小众战国文多,大家要是喜欢自然是最好,若是不喜欢也可以收藏一下,新书期这段时间收藏很重要,反正不花起点币,举手之劳,总之希望大家去收藏一下,新书有存稿,《战国霸天下》每天最少两更,偶尔抽风可能会爆发一波,以上。)
第008章:客礼而待()
——
陈轸突然前来拜访让卫峥有些意外,世人鲜有知其才,知道陈轸有大才的人基本都是能人,而卫峥比他们更清楚,其才华绝对是处于当世一级梯队行列,但先后在齐、秦、楚三大强国为官却未曾得到重用,可见这位战国名士很是时运不济。
而今来了朝歌拜访自己,无论如何都不能失了怠慢名士的礼仪。
卫峥一道诏令下去,宫中侍从顿时手忙脚乱了起来,君臣都换上了正式的朝服,来到了正殿廷前,忙乎了半天之后,换上正式朝服的卫峥领衔群臣文武站在了廷前恭候。
陈轸正在宫外静候,过了大半天仍旧未曾有过回应,不禁有些黯然,他没有想到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