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狼烟墩下的传奇-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由于蒋介石指挥的失误,实际上形成了大溃退的局面。许多部队挤在狭窄的道路和桥梁上,从而成了敌机轰炸和扫射的活靶子。
目睹这种惨况,不能不叫人对蒋介石指挥的混乱感到愤慨,六十七军等在松江浴血苦战赢得的时间也被白白浪费掉了!后来有专家估计,淞沪战场上我国军队的伤亡,有近半数是在毫无防空能力的情况下,被日军飞机轰炸造成的。
skbshge
第083章 恩来关怀()
第083章 恩来关怀
刘家语为了寻找师部,先步行到了苏州,看到满街都是溃散的军人,铺面紧闭,吃的喝的都找不到。就意识到不能顺着敌人进军方向往西走,于是经过太湖插向西南,辗转到了江西的浮梁。一路上又集结了本师的散兵一百八十六人,一起经九江回到信阳,已是十二月下旬的大冬天了。
这时,日寇已侵占华北华中大片国土,国民党兵败如山倒。
此时此刻,刘家语沿途看到农村凋敝,城镇残破,老百姓苦得很,又想起血染沙场的将士、流离失所的人民,心情十分沉重。
他反复思考:“我远离党组织,孤零零的,也不好开展工作。而且经淞沪大战的六十七军,特别是一0七师的老本差不多全搭进去了,能否恢复原建制还是个大问号。如此看来,现待在这里难以有什么作为,而把自己所认识到的一些淞沪会战的经验教训,带给八路军等我党直接领导的军队中去,其更有意义。”
家语决心离开这个部队,到能为收拾河山贡献自己力量的地方去。
金奎璧师长已经撤到信阳本部,他也是在刘家语下河的那一带,被几个士兵扶着泅渡逃生的。
刘家语找到后,就向他报告道:“报告金师长,师部关防和你的图章带回来了,团长们的护照还在,你送我的****也没有丢,还带回来一百多个弟兄。”
金奎璧非常高兴,笑逐颜开地说:“我正寄希望凭关防恢复建制呐,真是太谢谢你这位大英雄的了!刘先生一介书生,竟是如此智勇双全,真是年轻有为呀!当时师部撤退时没有通知到你,真是太对不起了,请多多包涵!现你先休息几天,我保送你上中央军校,回来后先当个团长!”
由于刘家语已经打定主意离开这个部队去找党,就对金奎璧编了一套理由,笑了笑说:“我要辞职去武汉找个工作,不想再当兵了。”
“不行,你还是先留吧!先给你个上校书记官当当!”
“师长,我不是当官的料,还是让人曼生走吧!”
“既然刘先生要另谋高就,我就不强留了,咱们交个朋友,后会有期,祝你前程远大,大展宏图!”金奎璧说到这里,向军需官看一下说,“你立马给刘先生发八十块大洋作路费。”
刘家语凭着多年地下工作的经验,到达淞沪战场以前,他已从当时报纸、广播中感受到:在上海各界声势浩大的救亡宣传和支援前线、救济难民等各种活动中,我党的地下党员一定起了很大的作用。为此,心中特别高兴。
除了上面所提的张爱萍率吴克华、余立金、彭林和曾广泰等军事干部和潘汉年等到同志之外,当时中共中央还派了大批地下同志,他们也做了许多指导、支前、宣传、组织工作。特别是在上海的市内、外收拢了被打散的国民党散兵游勇,组成敌后抗日力量,在小鬼子的占领地区展开游击战争,也不例外地在上海出过力流过血。
但是,淞沪会战期间,真正在阵前与小鬼子面对面战斗的共产党员,大概只有家语这些被派到国民党部队里工作的人员。
淞沪会战是抗日战争中一场规模最大,也是最为惨烈的战役。
据战后中日双方公布的统计数字,小鬼子投入这一地区的兵力为三十余万人,中方投入的兵力为七十余万人。双方的死伤为:小鬼子九万八千四百一十七人;中方三十三万三千五百余人。
我们单从死伤的比例来讲,中日约为三点三八九比一,考虑到小鬼子占有空中优势和炮兵的优势,以及本来可避免或较大程度减轻的我军在大溃退中遭受敌机轰炸、扫射及敌兵追杀的巨大损失,鬼子并未占到太大的便宜,这说明虽然武器落后,但只要能组织起有效的攻防,是可以给敌人以沉重打击的。
同时,六十七军是在华北打得最激烈之一,更是淞沪战场上打到最后的部队之一。
刘家语是一0七师师部的成员,曾目睹军长师长指挥战斗,又常常听到师、军长、战区司令议论战事,并为他们出了一些计谋,所以能对这场会战从宏观的视角,看出一点经验教训。
不久,家语到武汉八路军办事处向周恩来、李涛同志汇报,以及后来被派到连云港争取东北军著名将领万毅团长入党时,这些体验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对于在淞沪会战中,中国军队以血肉之躯面对现代化敌人,英勇战斗的经历的回忆和反思,也是刘家语在今后工作中,作为不懈努力的动力。
刚过一九三八年元旦,刘家语就到了武汉。这时,上海、南京、杭州已相继失守。大批达官富贾携家带口逃至武汉。刘家语找了好几家旅馆,都被这些人挤满了,竟然找不到住处。一旅店的茶房小老板告刘家语我说:“小先生,汉口法租界有家法国饭店,既阔气又讲究,房钱贵些,住的人少,也许还有空位。”
“谢谢!”刘家语道谢后,赶紧到那里去,一问果然有空位,就是每天要二块大洋,好在刘家语口袋里有八十块大洋垫底,先住进去再说。
一住下,刘家语马上给八路军武汉办事处写报告,叙述了他对淞沪会战的一些认识,指出长期打内战的中国军队现在面对的是—支现代化的侵略军,我***的八路军、新四军也应认真吸取淞沪会战的经验教训。
刘家语还特别提到在仓惶溃退中,大量武器被溃军丢弃,建议通知当地党组织收集起来,武装抗日游击队,并要求面见详报,还提出去延安学习的要求。
刘家语的报告引起了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的注意。过了几天,刘家语接到约去谈话的通知。李涛同志在那里接待刘家语,李涛说:“你写的报告,我们收到了,恩来同志也看了,很感兴趣,今天要我听你详细谈谈。”
刘家语一听说周恩来同志也看了自己的报告,深受鼓舞。对周恩来同志,刘家语仰慕已久,特别是他在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中的雄伟胆略和卓越才智,更使紧生十分钦佩,心想:“我要是能在这里见到他该多么好啊!”
就在刘家语向李涛同志汇报时,周副主席真的走进来了。刘家语在西安事件中,曾带学兵队员给蒋介石当过外围警卫,正巧看到过周恩来在会见老蒋的背影,另外家语还见过周恩来的照片,一眼就把恩来给认了出来。家语马上立正,恭恭敬敬行了一个军礼。
恩来同志从刘家语身上的东北军军装也立刻判断出是谁来:“你就是曼生啊!”他亲切地握着刘家语的手,站起来笑容满面:“你和李涛同志谈得怎么样了?”
“谈得很好,还没谈完。”
“继续谈吧!李涛同志大概已经跟你讲过了,你的报告很有参考价值。至于你要去延安,可以考虑,但不必着急。听说你住在一家旅馆里,不大方便,让李涛同志另外安排个合适住处,先找一批书和文件给你看,然后再谈你的工作问题。”
“是,谢谢组织的关心!”刘家语很激动,内心有一种回到家的感觉。
李涛见周恩来向自己看,于是也赶紧答上了一句:“是的,他的住处的事正在安排……”
“周副主席,我很想到延安系统地学习一下。”刘家语还是坚持提出了自己内心的愿望,并——介绍了自己在北平左联和东北军工作的情况。
恩来同志用深沉、睿智的目光看着刘家语,停顿了片刻,意味深长地说:“目前从国统区到延安的艺术家和文学青年很多,据我看,敌后工作可能更需要你。你就先坐下跟李涛同志接着谈,我还有事!”周恩来说着就离开了。
skbshge
第084章 任重道远()
第084章 任重道远
当天,李涛安排刘家语从汉口搬到武昌东北救亡总会被简称“为东总”的地方住下。
东总是根据周恩来同志的指示,一九三七年六月间在北平成立的,参加者有东北军的代表、东北抗日联军的代表、东北大学的进步学生,还有东北的社会名流杜重远、李杜、高崇民、阎宝航等。主要骨干是我党地下党员。党组书记是公开身份为东总秘书长是刘澜波,党组成员有于毅夫、宋黎、栗又文同志等。
总会原在北平,后迁南京,南京沦陷时又搬到武汉。
第二天,李涛同志给刘家语搬来一批文件和书籍,一边擦汗一边说:“刘同志,你就先在这里好好学习一下吧。另外一定要好好休息一下,还要尽量少上街,以免引起麻烦。”
“好的!”李涛见刘家语答应后,就用手拍拍家语的肩膀出去了。
刘家语也很珍惜有个坐下来学习的机会,认真阅读了党的文件和一些抗战报刊,结合淞沪战场上的亲历,提高自己的认识,懂得了:抗战是长期的,不能奢望速胜;除了正面战场以外,必须大力开展敌后游击战争;不能对国民党军队抱多大希望,要放手发展人民抗日武装力量,积极主动地打击敌人。
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刘家语对党的抗日战略方针和基本政策加深了认识,为后来回山东开展敌后武装斗争打下了思想基础。刘家语严守党组织的规定,除了一次登蛇山黄鹤楼,面对万里长江,默诵崔颢的名诗《黄鹤楼》以外,再也没有去过街上。
刘家语在东总住了半个月,接八路军办事处通知,要他去汉口找张学思同志,同他研究一起到豫北组建抗日游击队的问题。张学思是一九三三年在北平入党的地下党员。但当时他以张少帅弟弟的身份出现在社会上,住在一家豪华饭店里。刘家语到后,问道:“学思同志,可有少帅的消息?”
“家兄的消息就是打探不到,真是太急人的了!”
“那你有什么打算?”
“万福麟说要给两个连作基干,拉起一支队伍,我任司令,你当政委。”
“那太好!只是这个万福麟,真的会给人马吗?”
“会的!部队训练、政治工作、干部管理统统让你管,我着重对外联络,处理与各方面的关系。”
刘家语先后去过张学思那里两次,谈得颇为投契,二人都很有信心。当他们正在筹划准备,包括购买油印机等宣传器材的时候,万福麟反悔食言,两个连不给了,这件事也就作罢。为此,张学思同志一生气去了延安。
刘家语听到这个消息后,低头沉思着。他仔细分析了这里的情况,认为当前最大的反动派是特务多面手,把这个坏蛋除掉,这里的敌人就失掉了耳目,我们活动也就方便了。李涛等同志都同意这种看法。
接着,他们研究了当前的工作。决定组织上进的青年监视敌人,注意多面手的活动,进一步搜集多面手的材料,慰问干部家属,揭露敌人阴谋,派人找区委联系。
“出去联系的任务交给我吧。”刘家语主动地要求说。
李涛点头同意了,说道:“小刘同志,现在敌人猖狂,情况复杂,要小心谨慎啊。”
“放心吧!”刘家语紧了紧腰带,就要出发。李涛送他出来。
外面下雪了,凛冽的北风在呼啸,大片大片的雪花在飞舞,这是个寒冷的战斗之夜。
把多面手的罪恶向上级汇报以后,李涛根据刘家语带回上级指示,起草了一份要求镇压多面手的请示报告交给刘家语,叫他迅速叫人消灭这个特务分子。
一日晚上,天空飘着细碎的雪花,寒风摇着院内的枣树。刘家语在东总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心里非常焦急:李同志送信出去,还不见回来,总不会发生什么意外吧?他不安地等待着,回想起李同出发时告诉她的新情况:
昨天晚上,刘家语路过相寡妇门口,听见里面有嬉笑声,他觉得奇怪,便悄悄进去站在窗户下。从窗缝往里看,只见特务多面手和尚方宝正在灯下面对面地喝酒,相寡妇端着酒壶坐在炕沿上,忙着倒酒。
只听到尚方宝说:“多哥,你现在打算怎么办?’
“我,我他妈的,吃了喝,喝了睡,活一天算一天,管他妈的狗熊’这是多面手相保送的声音。
尚方宝接着说:“哼!你想得倒好,谁不知道你给皇军当过翻译?国军要知道了,够你喝一壶的!”他停一下,看见石五则嘴角一动,知道他的心里在活动,又继续说:“可话又说回来了,只要你肯为大日本皇军出力,老弟改天带你去上海,拜见芳子大佐,尚先生,你看怎么样?”
刘家语听到这里,一脚把破门踹开,照尚方宝的脑门就是一拳,立马把这个“西瓜”开了瓢。正喝酒的多面手相保送,吓得直向大桌子下钻,被刘家语当场活捉。
后来,刘家语等人把这个特务交给国民党“军统”,“军统”把他枪毙了。
刘家语又在东总住了半个月光景,接到新任务。八路军长江局派家语和祖籍东北的张文海,到东北军五十七军—一二师三三四旅六六七团,去做万毅团长的工作。
这时,联系到前次要家语同张学思去豫北的事,家语完全理解了恩来同志讲的“敌后工作可能更需要你”的深意。
刘家语深切关心着为停止内战实行抗日做出重大贡献,而后又陷入困境的张学良将军的旧部,要积极引导他们在抗日战争中做出贡献,获得新生。
这对于刘家语这个与东北军有一定关系的地下党员来讲,继续到东北军工作自然是最理想不过的人选的了。因此,家语把去延安的想法放到一边,怀着坚决完成任务的决心出发了。
根据当时斗争的需要和万毅的进步表现,长江局派刘家语和张文海去那里的第一任务就是,考察研究发展万毅人党问题,如果他符合条件,就吸收其入党,然后依托他这个团,在五十七军开展工作。
刘家语和张文海二人带着这个任务,坐火车经郑州、徐州,在元宵节的鞭炮声中到达新浦。
skbshge
第085章 又见烟袋()
第085章 又见烟袋
先住进一家叫做“陇海公寓”的旅社,设法通知万毅,说是有两个乡亲前来拜访,望能一叙。当然,这是他们事先规定的接头信号。
万毅听后赶紧来到到旅社,气喘吁吁向前同二人握手,笑着说:“二位是……”
刘家语:“万团长,我在学兵队时听过你的讲话,认得出你来,但你不认识我,这是正常的,因为在那里我只是个学生兵呀!”
“奥,对对!那这一位是?”
刘家语见万毅很有点儿诧异的神色时,赶紧说:“我们说是从刘澜波那里来的,想给你当个大兵,行吗?”
“太行了!我这现正愁没有人手,你们的到来真是及时雨呀!”万毅高兴地说。
通过短短的谈话,消除了万毅的疑虑。开谈后,二人进一步亮明身份,张文海告诉他道:“我们受周恩来同志的委托,特向你问安!”
他们先谈了些万毅的历史情况,接着对抗战的形势进行了讨论。由于家语参加了淞沪会战,万毅也经历了南京保卫战,大家对国民党上层指挥的失误以及战争的其他经验教训很有同感。家语便借机问:“你对参加共产党有什么想法?请直言不讳。”
万毅想了一下说:“抗日救国,我义无反顾,打日本鬼子决无二心,我这个团请共产党放心。但我的理论不行,看过几本书,学得很不够。再说共产党讲铁的纪律,在纪律上我觉得还不够条件。”
张文海看万毅的思想上有些犹豫,就笑着说:“好,那你就先想想,改日我们再谈。对了,理论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入了党后还可以继续学习吗!”
刘家语也给万毅详细解释了共产党员的纪律。
万毅回到团里后,当天晚上一夜没睡着觉,思前想后得出结论:要打败日本鬼子,靠国民党还真没大希望,只有靠共产党,才有大的希望!于是,他就下决心参加共产党,好好地大干一场。
第二天,万毅来到刘、张二人面前,郑重表示:“我想通了,如果组织上认为我还够格,我愿加入共产党。”刘家语和张文海同志当即表示愿意介绍他加人中国共产党,还共同研究了在他的部队开展工作的事。
此时万毅当团长的六六七团,是在南京会战中打散后新组建的,政治上、军事上都需要训练,而开展抗日救国的宣传教育,得有一批骨干才行。正当刘家语感到势单力薄之际,传来一个好消息:原东北军学兵队四连的伍志纲同志和青岛的地下党员李欣同志带着一百0八名知识分子到了徐州。
伍志纲是我党优秀的地下工作者,也是北平左联成员,曾用“伍石甫”和“石夫”等笔名在文学杂志上发表《除夕三部曲》等作品,主编过进步文艺刊物《榴火》。
李欣是福建长汀人,青岛大学的学生。抗战爆发后,他俩带了一批青岛、高密的进步青年,与高密的地方武装蔡晋康部联合组织了一支抗日游击队。但姓蔡的这个家伙怕被我党吃掉,蓄意制造分裂,排斥我***的进步力量。
于是,他们又带着这批青年到了徐州,原拟参加第五战区的战地服务团或设法转道去延安,后来听说家语在新浦,就写信问能否到万团来。二人喜出望外,当然是欢迎至极。经过研究,他们带领的“一百单八将”,除年纪较大的邹鲁风同志和十多位女青年另行安排以外,其余八十多人,都接到新浦万团来。
另外,他们依照东北军办学兵队的办法,办了第一期新兵队,对刚来的这些人进行了一个多月的军事政治训练。结业后,大部分分配下营、连开展政治宣传和文化教育工作,团里留了二十来人组成宣传队。
伍志纲一行到万团后,经报长江局批准,由伍志纲、刘家语和李欣同志秘密组成党的东北军一一二师工委,伍志纲任书记。师工委第一次会议,讨论批准万毅同志入党,并明确是单线联系的特别党员。张文海即回长江局复命。
为了掩护工作,他们总得有个合法身份。按东北军的规定,万毅作为团长无权任命军官,于是伍志纲当了“文书上士”, 刘家语和李欣等都是“二等兵”。
这时,伍志纲和刘家语、李欣三人来到一个偏僻角落开会。
伍志纲看了一下二人说:“万毅的工作做得差不多了,咱不能把心思全放在这个军里,最好对这个地区的地下党组织也关心一下,使他们早早地把工作再干起来。”志纲说到这里向家语和李欣看了一眼,见二人正专心听他讲话,就向家语点了一下头,“据听说,涟水和淮阴的李干成、陈书同等人,在徐烈(张爱萍)、吴缄之(吴仲超)的帮助下,正打算成抗日同盟会,我们是否同他们联系一下,看要不要帮助。”
“那我就去一趟,看看什么情况。我现改名叫谷牧了,你们看行吗?”
“好!这个名子改得好,我们两个也例外地改名子,可暂时没有合适的,过几天再说吧!”李欣笑逐颜开地说道。
伍志纲见李欣说完,就向家语嘱咐道:“你在路上一定要多加小心,见到涟水方面的同志要好好地谈谈……”
家语离开新浦,到涟水县红窑去。
红窑是一个大镇子,今天逢大集,四乡的庄稼人都到这里赶集,现在快到年跟前了,今天的集一定很热闹。可是他走了一天多,只在这集上吃了几块面饼,接着向目的地走去。
刘家语走进集上的一个小家具店里,有位瘦瘦的但却慈祥的老大爷,把他亲热的让进里面,家语坐下来喝茶。这老人是陈书同表大爷,鬼子进来后,苏北地下党就常约会在这里联系。家语看着街上来往赶集的人群,里面有时也加杂几个伪军。他知道这里驻的敌人,虽然大部分是伪军,但也不大安全。
不一会,从来往的人群里走出两条人影,向小店走来。一个清亮的嗓音:“掌柜的马扎怎么买呀?陈亚昌装着买家具人走进门来,他宽大的肩上还搭着钱褡子,“老主顾了,进来看看货吧,价钱还不好说么?”
家语望着陈亚昌身后那个人,但陈亚昌的肩膀正挡住后边人的面孔,家语只看到这人戴一顶带耳的破绵帽,穿一件大棉袄,扣子扣得好好的,操着手,象一个老人一样随着陈亚昌走进来。
老大爷掀开一个冬天用的稻草帘,把他们让到暗暗的里间屋去了。
阵紧紧的握手中,家语才清楚的看到这人不是老头子,而个大青年,一双智慧的眼睛,在亲热的望着他,微黄的脸上浮着一种富有毅力的表情,这是家语常看到的政治工作人员脸上所惯有的那种表情,亲热而严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