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之誓死不降-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和气,还每天教授陈巷镇孩子们知识,让他们懂得读书写字的宣讲员。说来尤夏也是自己半个老师,可是他竟然杀了自己?二壮简直无法相信。
这时,尤夏又面向周围的人们冷冷的说了一句:“马二壮犯汉奸罪动摇军心罪处以死刑,其母马氏以同罪论处,依律当斩!”
大量失血的二壮本已倒下要陷入昏迷中,但尤夏的话确如一支强心针一般让二壮猛地清醒了过来,但随即又陷入永远的昏迷中。
在沉沦的刹那间,二壮心中喃喃自语:“老娘,老娘。”
看着地上淌满了二壮的鲜血,望着尤夏脸上凶狠恶煞的表情,再想到尤夏最后一句话,那些原本不安分的人们顿时老实起来。俗话说祸不及家人,若在家人与自己之间选择,那还是让自己去死吧!自己愿意去死,家人还有组织上照顾。但若自己不愿意去死,也还会被宣讲员杀死,最后家人也逃不了一死,算来算去,还是自己主动点愿意去死划算些。
尤夏将目光在众人脸上来来回回的打量了好几次,尤其是在朱二苟脸上重重的落了几下后,满意的点了点头。
通过二壮的死,尤夏统一了思想,让这些同志们放弃了不切实际的幻想,慷慨去当一名烈士了。
这时,鞑子终于逼近了,同志们就是想逃也逃不了了。
尤夏心中满意的想道。
第62章 四百壮士泣苍天()
当留守陈巷镇的农会将会长朱二苟与宣讲员尤夏率领三百余人阻击鞑子而全军覆没的消息传到了应山时,仇天行第一时间便得知了这个消息。
捏着薄薄的一张纸,仇天行的手微微的颤抖着,心里感慨万千。望着纸上所写的英雄们的事迹,仇天行仿佛回到了前世那抗日战争时的铁血纷飞时代,面对日寇的铁蹄,誓死不降,斗争到底!
当仇天行的双眼微微湿润时,他心中不由得升起一句诗来“四百壮士守土山,空手阻敌达数万,身死魂消肉做泥,铁血纷飞泣苍天”。念及处,仇天行还立马写了下来,准备交给宣传处打造一下,树立一个抗鞑的典型事迹,好鼓动同志们的抗鞑信心。只是他不曾想到,这些即将被打造成的英雄们有多少人是主动抗鞑,又有多少人是被动抗鞑,更有几多人最后想要投降却不可得呢?
但这一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大敌当前,保安团需要典型,需要英雄事迹,这就够了。
仇天行一声令下,保安团上上下下都动了起来。宣传处更是将每一个宣讲员都派了出去,应山城大大小小的街头巷尾都在传播着陈巷镇四百壮士们的英雄事迹。更有许多热血澎湃的人喊出了向英雄们学习的口号。
一时间,强敌逼近所带来的紧张感似乎缓解了一些。
在敌人来临前,仇天行召开了最后一个临时会议。会议上,仇天行将双方力量做了一番对比。
因为时间紧张,许多在外开辟根据地的队伍没有及时回来,而且根据地的开展也十分重要,不能因为要保卫应山就将所有的根据地通通放弃掉。所以,这一战保安团可以动用的力量有团丁四万,应山当地的农会组织的人手近一万。这四万团丁都是无甲兵,更有一半兵器不全。而农会组织的一万人手更是民夫,只能搬运守城物资而已。
而敌人呢?一千战兵都是甲兵,三千守兵也是器械齐整,甚至那六千乡勇也是悍勇之士,光这六千乡勇恐怕就能比得上保安团的一个营了。更重要的是,这次鞑子竟然还带了两门火炮。只是保安团的侦察兵虽然瞧见了有炮,却限制于见识浅薄,不知道是什么炮。
不过,不管什么炮,都会给保安团造成巨大的伤亡的。俗话说老兵怕枪新兵怕炮,这炮声轰隆一想,恐怕许多新兵都会吓得尿裤子,手里的家伙也抓不稳吧。而保安团就是一只以新兵为主体的队伍。
这一战,难打啊?
与会的保安团高层们纷纷苦着脸,叹着气道。在外,他们必须时刻保持着一种自信,让同志们认为保安团是强大的,是不会畏惧敌人的,一切敌人都是纸老虎。但是,在这高层碰头时,却纷纷卸去了假面孔,流露出担心来。
“团长,老朽认为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啊!强敌来袭,我们是否应该做好战略转移的准备啊?”民政总长张和生忧心的说道。
“是啊!团长。就算我们要在应山给鞑子一个重大打击,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万一之事也得考虑到,不能灭掉我们抗鞑大业的火种啊!属下建议团总部搬到河南去,那里有我们的三大主力营。”民政副总长周震也劝解道。
一见民政的两个总长都这么一说,剩下的宣传处处长刘进财与治安所所长章壮成以及两个主力营的代营长也是劝解着。大家的意思都是让团总部搬离应山,留下自己守城即可。
望着大家伙儿一片情真意切,真情流露的模样,仇天行心中感觉无比的温暖。
张和生是保安团的老人了,自己带着第一批同志们伏击鞑子时就认识他了。周震虽然是后来加入的,但他确是自己的老丈人。而刘进财与章壮成原先都是五大中队的中队长,只是后来因为受伤才淡出军界的。他他们一个负责宣传处,一个负责治安所,都是自己的左膀右臂。至于剩下的两个代营长,第三营的代营长张连生原先是第一营的一个大队长,因为在开辟根据地中表现突出,所以仇天行将他从第一营中调离出来,代理第三营的代营长。第五营的代营长张承武则是一个张和生的族侄,以前是前明军人,后来兵败返回家乡。在仇天行与鞑子小部队一战之后便加入了保安团,经过这两年多来的苦熬资历,如今在张和生的力挺下却坐上了代营长的宝座。
这一次鞑子来袭,尤其是这两个代营长对战事最为热切,他们迫切的需要功绩,好让自己头衔上的代字去掉。
虽然大家伙一致反对仇天行坐镇应山县城,但他却坚决不同意。
“敌我均势,自然得留种种后手,但如今敌强我弱,全力抵抗尚不得言之必胜,何况谈言中枢在外,城中只留偏师?诸位不必自言,我已决定留守城中,城在人在,城破人亡。若我不幸鞑虏未灭身先死,则由第一营陈晨继承保安团团长之位,继续领导保安团抗鞑!”仇天行望着众人,一字一句说着。说话时,他的脸上露出了一股神圣般的光辉,仿佛真的要与应山同存亡一般。
听到仇天行这般决绝的话,众人纷纷大吃一惊,惊呼道。
“团长,三思啊!抗鞑大业少得了我们,少的了陈营长、孙营长、李营长他们,可唯独少不了团长你啊?我们都是团长你一手带出来的,只要团长你还在,那么保安团随时都会建立起来的!”
只是,仇天行不为所动。这次鞑子大兵前来讨伐是一次危机,但危机就是危中有机。保安团太年轻了,没有经历过真正的生死考验,或许经历过这次铁血的淬炼,它将会强大起来,拥有自己的军魂吧!
“若是保安团拥有了军魂,有了自己独立的思想,那么即使我不在了,它也将继续存在下去,直到鞑子最终被消灭掉的!”仇天行心中默默地想道。
第63章 攻城前奏()
旌旗招展,漫边无界,刀枪如林,寒光刺眼,应山城墙外已经是兵的世界。
仇天行站在城头打眼望去,只见人山人海,帐篷遍地。人叫声,马嘶声,还有榔头敲打栅栏声,仿若汇聚成一股杀气,直向应山县城扑面而来。直让许多团丁两股颤颤,口干舌燥。
“人上一万无边无际啊!古人诚不欺我。怪不得许多人分不清几万与几十万的区别呢!其实几万与几十万人一样多。能直接交手打仗的就那么些人,其余人不过就是摇旗呐喊罢了。”仇天行心中感慨了一番。
这时,他见四周的团丁们士气有些低落,于是便大声的笑了起来。
“哈哈哈!鞑子不外如此。兵圣说过‘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如今鞑子仅仅一万,还不足我保安团大军两成之数,兵力悬殊下竟敢妄图攻击我城池,此战焉能不败?我保安团必胜!”
围绕在仇天行四周的团丁纷纷向那些没听见的同伴们传递着仇天行的话,最后仇天行的话被传成了“我们有好几万人,敌人只有一万,怕他作甚?”
于是,心里的石头微微的搬开了些,团丁们也觉得自己人多,难道还怕人少的啊?许多人还暗暗地嘲笑自己太过胆小了。有些刚刚入团,还没有接受过严格的组织纪律性教育的团丁们甚至脱下了裤子冲着敌人方向撒尿,嘴里不干不净的骂骂咧咧的。这样的举动博得了四周的同伴们的喝彩,于是,这些人干的更起劲了。
大敌当前,只要不是畏敌不战,军官们都是睁一眼闭一眼,何况这种行为还能增加己方的士气呢?于是,城墙上一片欢腾之声。
见此情形,仇天行十分满意,军心可战。
只是仇天行身侧的高层们都知晓,战争不是单凭比数量的,数量多的不一定打得过数量少的。就如十个农民组成的队伍不一定打得过一个刀马娴熟的甲士一般。单兵的战斗力、装备、后勤、指挥官的指挥能力、大战略的势态、军心等等,都和战争的胜负有关。
虽说没有必胜的战争,战争的胜负有着许多的偶然,谁胜谁负只有打了后才知道。但无论怎么看,鞑子的赢面都非常高。己方人数虽多,但大多不久前都是农夫。对方却是职业军人。己方披甲者寥寥无几,对方却有一千甲兵。己方没有合格的军官,大多都是矮子里挑将军,悍勇好斗者充当基层军官,而对方却有着许多参加过许多次战斗还活了下来的合格军官。等等等等,一切都表明这不是一场对等的战争。
张和生、周震、刘进财、章壮成他们都对战争的结局表示担忧,一心希望仇天行带着团中央还有军事学院政务学院等搬迁到河南南部较为安全的地方。
只是此时仇天行依旧是一意孤行。以弱攻强,能胜千次却不能败一次。此乃保安团浴火重生之战,定要置之死地而后生!
眼睛扫视了麾下几个高层后,仇天行又继续望着前方。此时,远道而来的敌军依旧还在从容不迫的安营扎寨。宋参将见应山城门紧闭,保安团没有一丝袭营的前兆。所以在布防了少量军队防御后,其余人马开始在离城一里外的地方安营扎寨。
这次行军,宋纪林感觉就是一个字——累。那没有止境的袭扰,或是挖掘道路,或是深夜怪叫;还有那干脆利落的人畜迁光,不但最后粮食没留一颗,连水井口都堵上了。即使找到没有来得及逃走的村民,可是看他们那仇视的眼神,似乎就像长了刀子一样一刀刀割在自己身上。这让宋纪林很不舒服,什么时候这些像待宰羔羊一样的老百姓竟然有朝一日也有了反抗的念头?往日里自己麾下可是两三兵丁就可以灭掉一个村子的。既然宋纪林不舒服了,那么这些人也就活不下去了。于是,这样一路走来,路阻、粮缺外加杀人,可着实耽搁了不少时间,也让大军士气有些低迷。
“破城之后,三日不封刀!”宋纪林再次重述了自己的许诺。
金银、粮食还有美人与杀戮就在前方,只要破城一切都会有的。许多绿营兵眼睛开始红了起来,那如山的财富仿若触手可及。
一万大军不足以四面围攻,所以宋纪林决定主攻南门,其余三门则为佯攻。
安营扎寨后日头已经过了正午,匆匆的用了一番简陋的晌午饭后,鞑子准备开始进攻了。
“破城之后佳肴美酒!”
“破城之后美人伏膝!”
“破城之后如山金银!”
崇祯二十年,也是永历元年,顺治四年九月初一,应山保卫战正式打响。
一阵激昂的鼓声后,鞑子大军缓缓开出营外。大军前方是四千背着布袋的乡勇,中军是一千披甲战兵,后军两千守兵,剩下的一千守兵与两千乡勇则驻扎在营内,防止团匪偷营。
不知何时,突然刮起了风,仿佛是太多人聚集在一起的气场引起了空气对流似的。大风吹得旗帜呼啦呼啦的响,更加渲染了出战前的气氛。
宋纪林骑在马上,望着环绕在身侧的大军,再看着不远处的矮小城池,心中豪情顿生。
他拔出了腰侧的佩剑,向前一指。顿时令旗挥舞,将旗招展,鼓声雷雷,沉闷的脚步声隆隆的向着前方传去。
临近护城河时,一些乡勇就地挖土装进口袋里。然后另一批领了竹签的乡勇背负着这些口袋向前冲去。他们只要将这些口袋扔进护城河里,这么往返这么两次集齐两根竹签后,便可以换的一日的休息。
可这填河可不容易,保安团是不会那么容易就让他们从容不迫的将护城河填平的。
就当鞑子大军开出营外时,保安团上上下下顿时紧张起来。滚木礌石在女墙后堆了一地,烈火铁锅熬金汁也是安置的每隔十步就有一个,那些粗陋的没有铁质箭头只是磨尖了头子的木箭也是一捆捆的靠在女墙上,静静地等待着主人们将它们拿起射出。
随着双方的接近,一场鲜血的盛宴就将要开席。不论谁胜谁负,明年此地的植物长势必很好。
第64章 没造出来的箭枝()
“哇!哇!哇!啊!啊!啊!”
负担填河任务的乡勇们嘴里哇啊的乱叫着向前冲去,他们通过吼叫发泄着内心的恐惧。前方箭如雨下,虽然准头不行,但架不住量多啊!每次填河总有几十人不走运被弓箭射中。运气好没有射中要害的还能逃命回来,那运气不好的则被射倒在地,或是一命呜呼,或是哀嚎不断。
其实这些乡勇们非常不愿意干这差事,但是愿不愿意上去却轮不到他们选择。他们大多是城里大户人家的家生子,身家性命皆操纵主家之手。不为自己,就是为了家人,他们也得咬牙上,要不然自家数口人都不得活了。死了自己一条命,活了家里几条命,怎么算都是划算的,何况就算自己退后,又怎能逃得过督战队的那口刀?
于是,这些乡勇们都是把心一横,咬牙向前冲,心里默默地祈求满天神佛,若能逃得一命,日后自当香火不断。一些胆小的眼睛都闭了起来,结果一不注意跑偏了,还和自家人撞了起来。
这一幕让正在城墙上防守的一些团丁们看的都笑了起来。只是他们很快就笑不起来了,一些随后压阵的绿营兵混在乡勇中,冲到护城河边立即搭弓射箭。随后,十几个身子暴露在女墙外的团丁便惨叫着坠落墙头。
这帮假鞑子的弓箭让所有团丁们都是心头一紧,冷汗流了下来。
“这也他妈的准了吧!”
于是,惊慌失措的团丁们都躲在了女墙后,谁也不肯冒头。趁这机会,鞑子的乡勇们加快脚步,一袋一袋的土倾泻在护城河里,眼看着这护城河越来越窄了。
这时,保安团的各个什长们纷纷连喝带骂起来。
“你这傻驴!净躲着干啥?难道等着鞑子过来一刀砍了你吗?”
“站起来,你们他娘的都给老子站起来!”
“快!快他娘的射!都将箭一起射那个最前面的鞑子!老子看他就不爽!”
于是,在什长们的喝骂声中,团丁们战战栗栗的探出头来,将手中的弓箭胡乱的射了出去。
只是,因为弓箭大多都是粗制滥造的,箭头都是削尖的木头。所以,绝大多数的都被那些弓箭手的甲具挡了下来。只有极少数幸运的射中敌人面孔,让绿营弓箭手失去了战斗力。
各个中小队长一看自家弓箭给有甲具的敌人造成伤害太小,所以纷纷更变目标,将箭枝全部射向身穿布衣的填河乡勇。
结果这样,反而激发了这些绿营弓箭手的猖狂。他们一见保安团的弓箭对自己没有多大伤害,纷纷不在规避,只是直直的站在河边,不停地射着箭。
仇天行站在城头,看着敌人如此猖狂,赶忙让团丁们换上了一批铁质箭头的弓箭,总算将这股势头压了下去。
就这么一小会儿,保安团就有了近百的伤亡。这还是守城呢,结果伤亡却比攻城的还大。
得知了双方的伤亡对比后,仇天行的脸色有些难看。
看来新兵就是新兵,哪怕守城也掩盖不了他们战斗经验的缺乏,他们不知什么时候该躲避,什么时候该还击,结果许多时候白白的站在那里充当了箭靶子。
另外,许多什长小队长们也是表现不堪。他们中许多人要么忘记了自己身为基层军官的职责,只顾自己死命的射箭。要么就是乍唬唬的发号许多自相矛盾的命令,让他们手下的团丁们不知该从命哪条命令。
这一切看在仇天行眼里,心中很是焦急。他知道这些都是新兵,以后仗打多了自然就好了。可是此时鞑子已经兵临城下了,他们会给自己时间吗?
就在仇天行心里百转千回时,鞑子的填河乡勇们一波一波的上前。很快的,护城河就要被填上了。而因为一些绿营弓箭手们的骚扰,这些乡勇们仅仅伤亡一两百而已。
这让仇天行很是失望,他原本还指望这条护城河可以对敌人造成上千的伤亡的。只是战争就是这样,计划的再好,敌人也不会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的。战争,永远存在变数。
失去了护城河的牵制,这仗就难打了,接下来就要靠人命填了。守城,不仅拼的兵员器械粮食,更是拼的决心。在视死如归的决心下,一个民夫发挥的力量不逊于一名精悍的士兵。面对砍过来的刀子能不躲不避,抱着敌人一起跳下城墙的行为是很能激发士气的。
一个时辰不到,护城河终于填完了,喘气吁吁的乡勇们终于可以退到后方休息了。
一支支绿营兵扛着梯子站立在大军前方,等待着命令。
这时,鼓声突然急促了起来,令旗也挥舞了几下。扛着梯子的绿营兵发出一声呐喊,然后猛地向城墙冲来。
应山县城南门外,顿时充斥着喊杀声。那杀声就如一股气势,人还未到,气势就已经不断的冲击在团丁们的心头了。
很快的,梯子就搭在了三丈高的城墙上,一个个绿营兵口衔着利刃,迅速的爬着梯子,向城头杀来。
“快!快!将这些梯子掀下去!”保安团军官们焦急的喊道。
可是因为这些梯子要比城墙稍微矮一些,站在城头的人非要弯着身子才能够到。而敌人却不影响,他们站在最后一节梯子上正好够到城墙,手里稍微搭把劲,轻轻一跃,就可以跳到城墙上了。
见推不了梯子,军官们赶忙下令将烧好的金汁整锅泼下。那些被浇的满头满脸的绿营兵们顿时鬼哭狼嚎起来,滚烫的金汁将他们烫的肉都熟了,有的脸被烫的裂开,直接露出骨头来了。许多人哀嚎着坠落到地上了,他们中的一些会立即死去,也有一些暂时不死,但最后也逃不离伤口的感染。
金汁果然是守城的利器,只是这玩意煮沸实在耗时间,而不热的金汁就和凉水般没啥伤害力。不一会儿后,煮沸的金汁用完了,后面侥幸没有被泼到的绿营兵继续向上爬来。守城进入了肉搏战的阶段。
战场是一个很奇怪的地方,在某种气氛影响下,也就是俗话说的杀红眼下,一些懦弱的人都会化身为勇敢的战士,与敌人不死不休。
在基层军官的带领下,团丁们拿着长矛狠狠地向下戳着,一些躲无可躲的绿营兵便会很不走运的被戳下去了。但同时,这些勇敢的团丁们也会遭到城下弓箭手的打击,不时有暴露在外的团丁被弓箭射中,坠落城外。
另一些被临时招来的民夫则躲在女墙后,向外扔着滚木礌石,时不时的也有绿营兵被石头砸中,痛苦哀嚎。
宋纪林站在护城河外,望着城墙上的战事,心中十分惊讶。
他原来以为团匪不堪一击,只要自己大军一到,定会开门纳降。可没想,这些团匪战斗意识竟然这么强烈。虽然他们武器简陋,连箭枝都是没铁头的。但他们就这样光靠人命堆,竟然让自家队伍一时半会儿竟然没有攻上城头。当然,这也有自己大意轻敌有关。刚刚行至应山,大军没有休整,攻城器械也没有就地打造,就仓促攻城,白白的让麾下将士蒙受损失。
这时,宋纪林心中决定这次进攻算是佯攻。等来日队伍休整好,器械打造好再攻,让损失小些。团匪还是有两把刷子的,还是慎重对待些好。
就在宋纪林心中盘算得失时,突然几个绿营兵竟然攻上城了。原来在金汁用完后,一名长相凶恶的绿营兵左躲右闪的避让过了几枚石块,在抓住一杆伸下来的长矛后,借助那名惊慌失措的团丁的提力,竟然一下就跳到城墙上来了。这一下让周围的一个什的团丁都吓愣了,他们不知该如何是好。是继续阻击下面依旧源源不断爬上来的绿营兵,还是全力以赴杀死这名爬上来的绿营兵呢?
就在这一愣神间,又有几个绿营兵爬了上来,连续几个梯子都有敌人突破了。这时,这个什的团丁终于清醒过来,他们向着敌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