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之誓死不降-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四人还没有反应过来,加上饮酒之后头晕脑胀四肢无力,一来迟疑了一下二来就是想反抗也是四肢乏力了,于是统统被抓走了,十成本事一成都没发挥出来。
这样的场景在城中四处发生着,有打架斗殴的,有行窃被抓的,有欠债不还的,有走路撞到人引起纷争的。等待他们的命运将是统统押上城头作为守城预备队,也就是俗称的炮灰。
第119章 会师(三)()
战事越来越激烈,每日里鞑子都是大炮轰城,然后驱使抓来的百姓攻城以消耗城中的守备物资。而保安团也用新丁驱使城中抓来的不安定分子守城,没有经过训练的双方攻守人员迅速的牺牲在前后交加的攻击下,不是被敌人杀死就是被督战队砍死,每日里双方死亡人数都要上千。好在如今天气渐冷,否则尸体腐烂散发的味道就让人受不了。
如今安陆城就成了一个巨大的屠宰场,被宰杀的都是活生生的人类。
城中一处幽静之地,坐落了一个很大的宅院。四处许多人严密把守,不时还有一队团丁巡逻而至。宅院里,周秀正独居在一个小屋中,她此时已经怀孕七个多月了。因为上一胎不幸流掉,所以她很担心害怕这一胎也保不住,所以每日里她都是向上天,向满天神佛虔诚的请求,让自己的孩子平平安安的降临人世。
去年的那场逃难给周秀留下深深的阴影,如今城外战事再起,那种阴影深深的笼罩了她,让她冥冥中觉得似乎自己又要逃亡了。恐惧,无力,让周秀如今特别害怕脚步声。生怕如去年一半,一阵阵急匆匆的脚步声传来,刺耳的兵器撞击声由远及近,然后心腹之人重重的推开房门,大呼敌人将至,侍卫抵挡不住,速逃。
这种情形如今就如梦魇一般,让本已有孕期综合征的周秀每日里疲惫万分。夜半惊醒,白日心悸,人也渐渐地消瘦了下去。而丈夫忙于战事已经数日没有归家了,这让渴望丈夫陪伴的周秀心中更是低落。于是她听从了亲近之人的建议,在家中设立了一个佛堂,又设立了一个道坛。每日里拜过佛祖观音后又给三清上上香。就这样,几天后周秀感觉心里的空虚畏惧等杂念少多了,人也充实了起来。其实无论是佛还是道,周秀都不信,但她认为拜多了总有一个有用吧。
于是,丈夫在外杀人,妻子在内修身,夫妻俩也算是相得益彰了。
城外杀人仍在继续,城中恐惧不断加剧。酒楼、**等场所已经没有生意关门大吉了。唯有粮店还开着大门,外面排着长长的队伍。保安团实行粮食配给制度,一日不领粮食一日就不得食。所以哪怕心中再畏惧也不得不鼓起勇气上街排队领取当日的口粮。
城外厮杀声震耳欲聋,城中却人人闭口不谈寂静无声,只有装粮食时候的沙沙声。
恐惧笼罩在每个人的心头。
一百里外,两只大军一前一后正向安陆城星夜驰来。为了加快速度,陈晨抽掉了三个大队即五千精兵作为先遣队,并亲自带队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保障道路的通畅。
一路上陈晨遇到许多难民携儿带女的向着后方而来,询问了消息后,得知五日前鞑子就包围了安陆城了。如今城池是否陷落他们也不得知,他们逃难的原因是因为鞑子四处抓捕乡民作为攻城小卒,所以便想往信阳方向逃难以避免被鞑子驱使攻城落得个赴死的下场。
得知这一消息后,陈晨心中焦急万分。鞑子围城数日了,不知团部如今情况如何。就这样,先遣队距离后方大部队越来越远了,当先遣队接近安陆城时,已经距离后方大部队六十多里地了。而此时,先遣队的团丁们蓬头垢面、衣衫褴褛,干粮即将耗尽,战力虚弱到极点。
就在先遣队离安陆城十里之地时,鞑子方面已经发现了先遣队。得知自己即将腹背受敌,孔有德撤下了攻城部队,采取了防御态势。
今天的攻击又失败了,鞑子方面的战将们并没有士气大落。这几天他们的攻击都是远程又大炮轰,中程用弓箭射,近程则用抓来的团匪治下乡民蚁附攻城。总之自己这方的核心战力还是没有多大损失的,唯一损失稍大的还是弓箭手。
其实打到如今这幅态势的是有原因的。因为云梦城打的太惨,让孔有德意识到了团匪虽然战力不强但是战斗意志却非常强大。这样的对手若是守城肯定会让自己损失惨重的,可若是拉到城外野战,那么战斗意志的作用就没有守城时那么大了。
所以,孔有德打的主意就是围点打援,围住团匪的总部,将团匪的羽翼都拉来,然后逐一歼灭。
如今,孔有德的战略目标实现了,第一批的团匪援兵已经出现在十里外。据探马来报,来援的团匪约数千人,大多都是步兵,只有不到一百的骑兵。而且团匪援兵风尘仆仆,看样子就是疾驰而来,还没得到休息。
孔有德望了望日头,只见太阳高挂当空,看情形应该是午时左右,秋冬之际的太阳烈而不热,正是作战之时。
古代行军作战走失、冻毙、水土不服、伤口感染而死的士卒远远大于阵亡的。所以即使用团匪乡民蚁附攻城,但是大军中还是有数百伤病员,所以如今孔有德的所有战力除去抓来的乡民外也就一万一左右了。这一万一可是实打实的战兵!其中更有精锐的汉军八旗兵!相比于保安团总部新招的新丁,这些人可以说是可以以一当十,甚至能以一当百的!明末之时,鞑子入关劫掠,就以数十八旗兵撵着数千前明官兵跑,而此时这些新丁们的战力连那些前明军队还不如。所以,对于野战,孔有德非常有信心。
留下三千人守着营寨防止团匪出城夹击,孔有德点起八千大军向着陈晨的五千先遣队杀来。
第120章 会师(四)()
五千先遣队风尘仆仆气喘吁吁,可是在陈晨的催促下也只能咬紧牙关没命的跑着。终于快要到安陆城了,速度才放慢了下来。
这时,派去侦查的团丁骑马回报,陈晨手一招,传令兵便令旗挥舞,大军停了下来。
得知安陆城依旧在抵抗时,陈晨心中松了口气。可是又知鞑子有数千之众向自己方向杀来时,陈晨心中一紧。他回头看看自己的手下,只见此时他们正或蹲或坐着,队伍乱成一片。以这样的情势与鞑子对战,肯定是被人吞的连渣都不剩,将士们太累了恐怕连跑都跑不动了。
当然也不能引颈待戮,拼还是要拼一下的。毕竟后续部队距离也只有几十里了,若是来个强行军也就是两个时辰的事情。
首先派人通知后方的大部队,然后陈晨开始整顿队伍布下防线。虽然很累,但是此时却还不是休息的时候。鞑子离自己不到十里了,交战也就是不到半个时辰的事情。
先遣队为了追求速度,没有携带火强火炮,唯一远程攻击的武器就是弓箭了,不过弓箭充其量也只能称为中程武器。好在陈晨还带了一批木盾,作战时将一层棉被罩在木盾上,在用水将棉被浸湿可以有效的防御鞑子的火枪。这是仇天行曾经教导过的,而在以往的作战中,陈晨发现的确很有效果。
此时先遣队宛如一条长龙一般盘踞在官道上,道路两旁是田野。因为战乱,有些稻子尚未收割就这样丢弃在田中。因为时间过长,已经倒在地上腐烂了。
一声令下,数千大军散了开来。方圆数十亩的田地就遭了秧,被上万只大脚反复践踏,将肥田生生的蹋成了硬实地。这片地来年若是不好好的耕耘一番就别想有什么收成了。不过,这一场厮杀下来,恐怕鲜血也会将这片田地浸润个透,埋葬尸体与鲜血的这片大地或许会更加生机勃勃。人类生于自然最后也将归于自然,生命在万事万物中以营养成分的方式轮回。
小半个时辰后,战阵终于列好了。第一排是木盾,第二排是弓箭兵,后方则是竖起长矛的长矛兵。长矛兵中留有缝隙,这是留给射完箭后撤的弓箭兵用的。
好在先遣队是陈晨挑出来的完整编制的大队,上下熟悉合作默契,否则这小小的整队就要人命了。战争中名将固然重要,但那些默默无闻的基层军官更为重要。保安团没有名将,那就只能多培养基层军官的能力,这一点上陈晨的一营做的就不错。
在各级军官的叱喝指挥下,一个简陋的战阵形成了。团丁们拄着兵器列着阵型,稍微歇了口气。
孔有德亲帅八千大军杀将过来,八千大军中更有两千余骑兵。
见到团匪已经布下阵势,匪众也没有惊慌失措,孔有德临阵勒马观敌军阵。
虽然团匪阵列严密,但是孔有德对于自己麾下部众还是很有信心的。毕竟团匪成军不久,而自己麾下则是百战之士,从关外打到湖南,数千里一路打下来早已是精锐之师。团匪守城尚可,若是野战自己一个能打十个!更何况眼下自己还是人多势众的一方?
只是眼下地形不适合骑兵冲锋,团匪列阵在农田里,田中河道沟壑纵横,一不小心容易伤到马蹄。对于弱敌,孔有德可不想白白损失兵力。
所以此战还是以骑兵骚扰为辅,步兵冲击为主
士兵是百战之士,军官更是久经沙场。不论是汉八旗还是绿营兵都是刀口舔血多少年了,仗都打老了的。多日的攻城让他们心里压抑着一股怒火,懦弱的团匪只会躲在城墙后向自己头上扔东西,却不敢出来当面来个刀对刀枪对枪。如今团匪援兵来了,那自然要好好修理一番以平复自己心头的怒气。
军令未下,他们只能待在原地,不过污言秽语已经骂骂咧咧的了。
此刻两军相隔不足两百米,眼神好的几乎可以清楚的看见对方的容貌。
两军战前谋划繁多,考虑双方兵力、兵器、后勤、战力、体力、士气、天气、地形、有无援兵等等。可是一旦真正交手作战了,那就是拼实力了。咬着牙拿刀子砍人,谁被砍得受不了了那就败了。
孔有德一声令下,鞑子就开始操刀子砍人了。先是千余骑兵气势汹汹的冲来,然后后面跟着一大票步兵。
望着鞑子的骑兵犹如洪水一般的冲来,团丁们脸色纷纷苍白起来。一匹马外加上面一个人的重量,这么一冲起来那岂不是能将自己这副小身板给撞飞了?这种感觉真不好受,就如现代人站在马路上望着飞速驶来的汽车而不能躲开,眼睁睁的看着撞向自己一样。
骑兵冲锋之前,陈晨就心中懊悔。他没有在盾牌前挖掘壕沟,出兵时也没有携带拒马,单凭长矛阵可阻挡不了这么多的骑兵。长矛阵可是要靠长矛手的生命堆积阵势厚度的。而且即使他想要将长矛阵前移也来不及了,那样会打乱阵势的。
如今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鞑子的骑兵冲击着自己的执盾兵。木盾上铺浸湿棉被可以阻挡火枪子弹却阻挡不了骑兵,骑兵的冲击力太大了。
骑兵速度飞快,两百米一闪而过。那种铺天盖地的气势让前排的团丁冷汗淋漓,手都要颤抖起来。但是军令如山,没有命令他们是不能后退的。
“放箭!”
“放箭!”
“放箭!”
一名大队长嘶吼的叫了起来,顿时从先遣队阵列中飞出一阵绵绵不尽的箭雨。
猝不及防下,数十名鞑子的骑兵中箭,其中又有三成不到的人落马。见到放箭了,鞑子骑兵顺势从先遣队阵列的两侧划过,有厉害的则用双腿控马,将手中的弓箭狠狠地射入先遣队阵列中。顿时先遣队阵列里传出一声声的闷哼声。
第121章 会师(五)()
一时间先遣队的团丁们顿时惊慌失措,他们平日里都是与鞑子地方上的守军战斗,何曾见过如此凶狠的鞑子?好在毕竟这支先遣队是陈晨苦心经营了三年的部队,也算得上是身经百战了。在各级军官的弹压下,蠢蠢欲动不安的心思顿时消散了些。后排团丁拉走前排倒下的尸体,然后填了上去,保证了队列的完整。
只是一阵箭雨后,鞑子骑兵又饶了回来,然后又来了一拨箭雨。这种被人压着打还不了手的感觉让所有的团丁心中都是不爽,可又无可奈可。虽然先遣队里也有一些火枪,可是面对这种来去如风远远射箭的骑兵,缴获的老式火绳枪几乎毫无作用,还不如留到步兵对决时用呢。
骑兵的这两番袭击让所有的团丁们心中怒火高涨,心中压抑着一股愤怒。
有时候士气真是一个奇怪的东西,被人压着打的时候有的会士气大落,军无战心;而有的却恼羞成怒反而发出更高的战斗力。究其所然其实是看士卒的心理,看他们有没有一颗强军的心。先遣队是从一营中选出的最有战力的军队,平日里在一营里面也算是趾高气扬的了。若是自己被人压着打的事情传到其余几个大队后,那恐怕会被那些人笑死的。所以先遣队的团丁们才压着一团怒火,准备跟鞑子接触时让这些只会骑马放箭的鞑子一个好看。
这就是队伍凝聚力的作用了,一只队伍组建时间长了,在严格的训练与思想控制以及各部之间良性竞争下就会逐渐有了凝聚力。一营有凝聚力,可是保安团总部的那些营却没有,因为它们组建时间太短了。
不过,这种伤亡比例不能太大,否则还是会崩溃的。战场上就是这样的奇怪,或许因为一个人丢下武器转身逃亡导致整支军队的溃败,或许又因为一个人的被杀而同仇敌忾。所以,没有任何一支军队可以在战前说自己可以绝对获得胜利,古代那么多的经典的以弱胜强战役就证明了这一点。
终于鞑子步兵与先遣队交锋了。先是一队鞑子火枪兵发出了弹丸,噗嗤噗嗤的打在了盖有湿棉被的木盾上,子弹都被挡住了。然后又是一阵箭雨袭来,那是步弓射出的。
这时,先遣队阵中也飞出了如蝗箭枝,猝不及防下数十名无甲战兵被射中倒在地上,一片哀嚎。
几番弓箭互射后,鞑子渐渐占据了上风。一来鞑子弓箭手技艺精湛,二来鞑子弓箭手数量又多,这是先遣队所不能比拟的。鞑子以骑射夺得天下,自然注重这方面,可是一个合格的弓箭手又是要花好几年才能培养的。所以在保安团这边,强调以数量换质量。既然准度上不行,那就要以更大面积的覆盖来提升精确率。
可惜的是,如今数量上也比不上敌人,那么弓箭战的失败也是在所难免了。
将先遣队的弓箭手压制后,肉搏战开始了。
先是木盾被鞑子或是劈砍,或是用力挤。不多时,这些木盾都被掀翻劈碎,双方开始了肉搏战。
刀光剑影、斧声嚯嚯、长枪如林、箭枝如蝗。个人战技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悍不畏死的斗志,重要的是阵线的完整。
“第一排直刺!”
“第二排右刺!”
小队长,中队长们声嘶力竭的喊着。听着熟悉的声音,身体仿佛有了惯性一般,机械般的做出了平日里做过无数次的动作。
噗嗤噗嗤声音不断响起。可是敌人仿佛无穷无尽一般,杀之不绝。
沉重的兵器不断挥舞,肌肉渐渐有些酸涩,但肾上腺激素的飙升让所有人感觉不到疲惫,陷入狂热的厮杀盛宴。
吼叫声,惨叫声,还有兵器相交声,都让人头都嗡嗡的,几乎要失聪了。
鞑子是百战精兵,先遣队是一营中挑出的精英。鞑子战斗经验丰富,都是百万前明军中的精华,而先遣队有着良好的纪律和训练。虽然因为物资缺乏只能以队列训练为主,但是队列在战争中是至关重要的,排好了阵型,剩下的就是拿起长矛狠狠地刺过去就可以了。
鞑子的赫赫威名没有震慑住先遣队,这些憋着一股子气的团丁们竟然与鞑子打成了一个僵局。每一秒钟,都有许多鞑子和团丁倒了下去,伤亡数量急剧飙升。
这一切让在后方督战的孔有德心中吃惊不已。原以为团匪只会守城,可不成想竟然还能出城野战。保安团的危险程度在孔有德心中又加大了一分。
好在这些团匪打仗呆板,而且打起来又不顾及伤亡,短短一刻钟就有几百名匪众倒下去了。要是自己这么打仗,恐怕手下早就打光了。
想到这里,孔有德心中才好受了一些。不过要他以命换命和团匪拼消耗,他也不愿意。自己的本部汉八旗重要,就是抽调来的绿营战兵也不是区区的团匪可以比拟的。将这些精兵消耗在团匪身上不值得。
孔有德下了命令,身后的旗帜挥舞,那只停在不远处的骑兵开始对着先遣队冲锋了起来。速度越来越快,距离也越来越近,好像不像是要划阵而过的样子。
这时先遣队的基层军官发现了不对。
“快,快,第一大队第三中队向右转!”
“第二大队第五中队向右转!”
“第三大队第二中队向右转!”
只是战场嘈杂,许多团丁听不到命令声。就是听到了命令声,转向布阵也来不及了。一时间,许多团丁手足无措起来。眼里看着鞑子的数千骑兵携带着漫天尘灰犹如魔鬼般冲杀过来。
前方已经没有了盾牌,手中只有一杆长矛,战阵将要由血肉铸成防线。
好在,田地里的田埂沟渠形成了天然的防线。不时有骑兵马前失足,引起了些微的骚乱。
先遣队的弓箭手也纷纷掉头向着这些骑兵射出弓箭,一直留在现在的火枪兵也顾不上隐藏了,纷纷点燃了引线。只是骑兵冲击的太快了,火枪兵只射出一枪,弓箭手射出两箭。鞑子的骑兵就冲进了防线中。
古代的骑兵对步兵的冲击就如现代的坦克对步兵的冲击一样。鞑子的骑兵一冲入阵线就如狼入羊群一般,手中的马刀依靠马匹的惯性划过了一个个团丁的脖子,留下了喷涌的血液。
也有什长以本什为单位,死死地用长矛顶住马匹的冲击力。结果就是人仰马翻,长矛折断,团丁被巨大冲击力伤的吐血。
被挡下的骑兵只是少数,大多数依旧纵横在先遣队战阵中。三个大队陷入了各自为战中,彼此都以中队,甚至小队为基本单位战斗。虽然抵抗依旧顽强,但是明眼人都知道败局已定。
陈晨被困在中央,四周都是混乱的团丁,虽然陈晨睚眦欲裂,但是却无可奈何。
“败了!”
“败了啊!”
“快逃啊!”
不知是谁大喊了一声,正苦苦坚持的团丁们那根紧绷的神经瞬间松了下来,恐惧感也瞬间升上心头,纷纷转后夺路而逃。
就这样,先遣队败了。
第122章 会师(六)()
巨大的恐惧让先遣队的团丁们转身而逃,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是这样。一些团丁清醒的知道若是没有人在后节节抵抗的话,在场的所有人都将无路可逃,两条腿是逃不过四条腿的。
于是,一些胸牌上有一道杠、两道杠、三道杠的团丁们纷纷呼喊着,要四周的团丁向自己靠拢。
平日里养成的严格纪律让这些团丁们听到了这些上级的命令后,便纷纷听从了指挥。虽然队伍乱了,虽然这些上级自己不认识,但是只要级别比自己高,在自己无法归建时就要听从级别比自己高的人指挥。
收拢了一些兵力后,这些军官便告诉团丁们说跑是没用的,人是跑不过马的,既然跑不掉了,那就要跟鞑子拼个你死我活,这样也比白白的被鞑子杀死的好。如今正是有仇报仇有怨报冤的时候了。先遣队的团丁们许多都是和鞑子有血海深仇的,平日里与鞑子战斗也颇为卖力,战斗力也很高。所以陈晨才将他们挑了出来。
开始时他们被吓着了,这些鞑子与他们平日里作战的鞑子守军相差太大了。他们面目狰狞气势逼人,作战起来刀刀凶狠,尤其是骑兵的冲锋更是让团丁们心胆俱裂。一下子就被打懵了,听到败了,就被大队裹挟逃了。
如今他们被上级们训斥一番后,便纷纷醒悟起来。心里的仇恨压过了对鞑子的恐惧,力气也仿佛回到了身上。
当陈晨再往回看了一眼后,就发现在鞑子犹如洪流般的攻势下,自己手下的团丁们纷纷化为了一个个小而坚的磐石,迎击着洪流的一次次冲击。
陈晨又望了一眼身旁与自己齐逃的三个大队长,眼里露出厌恶,但也没有多说什么。
鞑子冲破了先遣队的阵势后正杀的一个兴奋,可是慢慢地就感觉到了不对劲,他们觉得团匪竟然慢慢地组织起来,正节节抵抗。这让鞑子们一头雾水,感觉很是不可思议。在他们的印象里,阵势一破,敌人就是待宰羔羊了,哪能有反击能力?莫不是遭了埋伏?可是看这情形,似乎也不像啊!没有大部队的反攻,就靠这样各自而战,迟早也是个覆灭的结果。
鞑子的一迟疑,攻势也缓慢了下来。若是此时陈晨手中真有千把人的生援军,恐怕一个反攻下来能将鞑子打退。毕竟如今鞑子的骑兵混在乱军中已经迟滞下来,失去了骑兵最重要的速度。
可惜,生援军没有,有的只是一幕幕悲壮的抵抗。
见此情形,孔有德也是大吃一惊。
“难道团匪的统帅是一名善打败仗的将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