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之誓死不降-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承武望了望仇天行,然后咬牙说道。
“团长!我总部之兵不堪一战啊!”
果不其然,原本兴冲冲的仇天行还想着将鞑子一战歼灭呢,突然被张承武泼了一盆冷水,心里顿时恼怒了。
“我数万之兵,作战数日,难道几千悍卒也组织不起来?”
“组织不起来。”张承武硬着头皮说道。他说话时,身边的张连生、周朝忠等人也是一脸默然。
张连生是城防的总指挥,周朝忠是近卫营营长,这几日也是吃住在城头,几日厮杀下来,也知道了鞑子的战力和己方的战力是何等的巨大。
听到张承武的解释,仇天行心里一惊,赶忙问道。
“难道鞑子与我方战力相差如此之大?”
“是的。”张承武苦着脸解释道。
“我方军队强在阵列严整和赴死精神,鞑子强在经验丰富和兵器精锐。但是我们城中的几个营都是新兵,接受完整的训练的不足三个营,就这三个营也大多都是新兵。仅仅靠着数日的厮杀可不行。守城时我们三个可以比得上鞑子一个,若是出城了,恐怕十个新丁还比不上鞑子一个士卒。若是新丁惊恐之下乱了阵势,几百个鞑子甚至都有可能打败总部的数万新丁。毕竟这数万新丁说的好听点是战士,说的难听就是农民。他们甚至连农民起义军都不如!”
听了这番大实话,仇天行总算冷静了下来。他想到若非有一千多名在应山苦苦抵抗的团丁在,恐怕这数万的新丁都无法组织起来吧!
终于,仇天行放弃了出城夹击的想法,采取了保守的策略,老老实实的守着城,保安团的接下来的命运也随之改变了。
第126章 商议()
见到团匪的数万大军齐集在安陆城外,与城中的数万团匪将己方包围,许多兵丁们惶惶不安。
若是那些义军,这群二鞑子们根本不怕,他们知道哪怕义军有十几万,只要自己一个冲锋,那些刚刚放下锄头拿起长矛的义军们便崩溃了。即使是十几万前明军,哪怕刀剑锋利甲具齐整,他们也不怕,因为他们知道只要自己大军兵临城下,那些前明军就会迫于朝廷威名不战而降的,自己曾经就是这么干的。
可是保安团却不一样,他们武器简陋服装杂异,脸上的气色也不好,一看就是长期油水不足营养不良。可是他们的战斗意志却比义军比前明军甚至比己方还要强。那种战斗时疯狂的劲头和白莲教的教匪很像,而且还是核心的教匪。
山东的白莲教势力猖獗,孔有德带来的绿营兵中有许多都和教匪战斗过。这些绿营兵们也很不理解为什么那么多的教匪将战死当做去享福。不过那些教匪打仗虽然勇猛但都是一窝蜂的冲上来,而团匪却是依靠战阵作战。
所以相比于那些教匪,有着严格纪律性的团匪更为可怕。
鞑子们以为对阵的数万人都有先遣队的战斗力,所以军心纷乱。
此时,孔有德也焦急不已。他一而再再而三的低估了团匪的实力。真没想到,短短三年多团匪竟然发展如斯!而且还在总督府的眼皮底下!这一刻,孔有德心里一阵发寒。好在自己在云梦之战后就写好了战报送往了武昌府,并暗示了团匪势大,或许需要援兵,这就给了武昌府准备时间。
而且金声桓和王得仁的造反眼看就将平息,只要南昌一下就可以继续南进平复广东的李成栋。朝廷的艰难日子就要结束了,那样就可以腾出手来解决这团匪之患了。
昨日在击退团匪援兵围攻大营后,孔有德就派人向武昌府求援,准备一举解决这股匪逆。所以当前孔有德要做的就是等待,等待自己援兵到来后的反包围。
所以仇天行的决定正中下怀,而保安团援兵那里似乎也有了对峙的意思。
援兵大营内,三个大队的团丁正手执兵器面对鞑子大营方向而坐,如此这番则是为了防止鞑子的偷袭。他们的身后则是化为热火朝天的工地。三万多人正埋头挖掘壕沟,砍伐树木制作鹿角,搭建帐篷,一看竟然是要长期作战的模式。
此时营中打仗内,陈晨、孙治和李太平三人在一张圆桌上落座。仇天行为了强调同志之情兄弟之意,所以用圆桌淡化了上下等级观念。此时三人合兵一处,身份一样都是营长,所以圆桌正好。
此时孙治认为既然已经来到安陆城,自然要一鼓作气打败鞑子,以防日久生变。可是陈晨和李太平却不同意。吃了鞑子一个大亏的陈晨和李太平对于这股鞑子的战力非常畏惧。在审问了被俘的鞑子后,才明白竟然是鞑子三顺王中的恭顺王孔有德。
孔有德是天下有名的大汉奸,名声还在吴三桂之上。他大闹山东之时,吴三桂才刚刚崭露头角,而陈晨李太平这些人更是还在撒尿活泥巴玩呢。
其实陈晨和李太平两人也不是不敢和孔有德交战,而是对于用眼下的兵力战胜孔有德并没有信心。他们准备再从后方调来四万兵力,来个一战胜之。
只是孙治却不同意,他认为打仗不能凭着百分之百的把握才战,有个五六成的把握就可以了。我方准备充分了,敌人也会准备充分,若总是片面的强调胜利的几率,那仗也不用打了。孙治杀猪出身,身上有着一股悍勇的屠夫性格。
“陈营长,李营长。一营还有一万五的人马,四营也有近万团丁,我二营还有一万五,合起来就有四万了。我观鞑子大营,充其量也就一万多人。而城中团长也有数万人,估计至少也有三万吧,这样我们保安团就有七万人,鞑子就算有一万五,我们也是四倍多的兵力了。难道还不敢打?”孙治望着陈晨和李太平,一字一句的说道。
可是听着孙治的话,陈晨和李太平依旧是沉默不语。一营精锐尽去,四营伤筋动骨,就算合起来有两万五的人马又有多少战斗力?这话也就是没有什么损失的二营才能说。
见到陈晨和李太平不为所动,孙治只能继续说道。
“至于你们说的要继续增派四万援兵,我二营已经派不动了。”
这话让陈晨和李太平吃惊不已,他们惊讶的问道。
“你二营最近打下了半个黄州府,正是招兵买马的时候,怎么再派万五兵丁也派不出?”
孙治只得苦笑一声说道:“不是地盘越大能调的兵马就越多啊!”
“黄州府我二营就占了一半,另一半是鞑子的,为了抵御鞑子,我二营的半个黄州府实力全部用在了防御上了。这次我带出的万五人马已经是我二营在信阳的最后机动兵力了。其他的兵力还要镇压四方,兵力实在不足啊!”
这时陈晨和李太平才想到,一营和四营的地盘都在河南境内,而二营有了一块湖北的地盘。湖北的鞑子实力可是远远强于河南的,孙治承受的压力也远远大于他们。
可是,如果孙治没有后继兵力,单凭他们也是凑不足四万兵马的。况且,此次他们带出来的都是精锐,后方大多是战力不强的部队,再继续征调人马也只是个增加数字而已。
一时间,陈晨和李太平沉默不语。
孙治接着说道,“依我看,今日大军扎好营帐也算有个退路,明日休整一日,后日和鞑子决一死战吧!”
第127章 决战(一)()
第二日,两军对峙,只有双方探马不断往来侦查,彼此遭遇时就弓射刀砍,死伤逾数十,其中大半是保安团的骑兵。似乎知道大战将临,双方都抓紧时间备战。一时间,营中都是磨刀霍霍声。
孙治见到自己的骑兵损伤惨重,心中忧心不已。这可是自己最精锐的部队啊!两百多名骑兵耗费的物资比一个大队要多得多了。可是仅仅是几次小规模的骑战,就损失了近三成了。
不过当前天下大势对保安团极为不利,南昌眼看就要陷落,天下此起彼伏的抗鞑斗争即将消沉下去。这时正需要保安团挺身而出,扛起这个抗鞑的大旗!眼下团部被围,若是此时己方不击退这股鞑子的话,那么团部就会陷落鞑子之手。而鞑子的注意力就要从团部转到自己身上了。毕竟湖北的保安团势力除了团部外就只有自己的二营了。为了让团部继续顶在前面,自己都要使出全身力气击退孔有德部。
双方将领根据探马回报估摸着对方的兵力战力士气等信息。就这样,一天过去了。
第三日,卯时二刻,冬日的天空依旧黑漆漆的,孙治已经起床了。今日就是决战,一个时辰后一场惨烈的战斗即将打响,无数条生命也将消散在这片大地。不过,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保安团三个营的精锐云集安陆城下,此战不容有失,若败的话保安团将进入全面退缩期。眼下的地盘将保不住,甚至只能在投奔残明和钻山窝子里选择了。
此时,孙治压力极大。而同时,彻夜未眠的陈晨和李太平也是焦虑不安。
陈晨和李太平原本意思是继续抽调兵力将孔有德耗死,只是孙治一意孤行。如今三营汇合后,孙治的部队就是主力,所以无形中孙治的话语权大大的增强了。不过既然同意了孙治的建议,两人自然也会全心全意的配合孙治打这场仗,只是两人心中很不踏实。
天渐渐亮了,保安团大营里渐渐人声嘈杂起来,团丁们起来吃早饭了。今日的早饭格外丰盛,除了每人自备的干粮外还有熬好的稀粥和滚烫的浓汤,汤是连骨带肉熬的,盐放的多多的,感觉很齁,但是团丁们却一点不嫌弃。平日里他们盐吃得很少,今日多放了盐,让他们感觉吃完后浑身都有了力气。因为不久之后的大战会让他们大汗淋漓,此时自然得多补充盐。
见到早餐如此丰盛,团丁们已经意识到了今日就将大战了,于是各个埋头吃饭默默不语。
辰时,营中聚兵鼓声响了起来,大战即将打响。
与此同时,保安团大营的异常情况也惊动了鞑子。孔有德知道了或许今日团匪就将大军来袭了。好在他早有防备,一声令下,全军也做好了大战的准备。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两座大营人声鼎沸起来,那是在出战前鼓舞士气。或是预支封赏,或是许愿升官,或是大声疾呼同仇敌忾,渐渐地两军士气高昂了起来。
安陆城也知晓了外面的异常,仇天行来到城头放眼望去,只见远方大营中人影密密麻麻,仿佛一只只蚂蚁一般。
“团长,属下觉得应该安排部队出城,好配合援兵夹攻鞑子。”三营营长张连生说道。
只是张连生说完后,张承武却赶忙接口道。
“团长,我军编制残缺军备不整,几日大战下来伤亡惨重士气低落,着实没有余力出城野战了。若是鞑子趁我军出城之际攻城的话,那安陆城顷刻间就会陷落,会连累外面的援军的。”
仇天行沉默不语,张连生和张承武说的都有道理。张连生是破釜沉舟,一战之后要么大胜要么大败。而张承武却比较持重,即使援兵败了后,城中依旧有足够兵力坚守,一营二营四营还会组建援兵过来救援,也就是机会还会有。可若是出城的话,恐怕真的顷刻间就会导致安陆城陷落的。
此时仇天行真的难以抉择,不知该选取哪个方案。这时候,他才真正理解了那些做出了错误决策的历史巨人们。站在他们的肩膀上以后人的眼光看,才知道他们做出决定后的得失,甚至认为自己处在那个地位时也可以指点江山改写历史。可是,如今仇天行已经处在了这个地位,他的一个决定就关乎数十万人的生死,这时他感觉到了沉甸甸的压力。
如果是当初在张家村时,他或许会带着全部的力量拼死一搏。可是如今,他却不能。三年过去了,仇天行开始沉稳下来,再也不是曾经那个剖面发誓的青年了。
最后,仇天行还是选择了稳。于是,保安团数万之众坐守城中坐视鞑子与援兵的交战。
咚咚咚!咚咚咚!
战鼓擂起,保安团援兵列阵走出大营,开始向着鞑子的方向走去。鞑子的大营还有数里地,要走一段时间。
此战,孙治留下四营的三千人守大营,其余的三万七千人尽数带出,可谓是倾力一战了。
面对团匪大军来袭,孔有德没有采取守势,而是决定出城野战。一来自己骑兵数量占优,两千骑兵可是一股决定性的力量。二来自己是来攻城的,没有准备防御武器,与其防守时手忙脚乱的还不如出城野战一举击溃这股团匪援兵。三来,他要震慑城中团匪,当着城中团匪的面击溃他们的援兵,好让安陆城不战而降。
于是,孔有德发了狠,点齐了一万人马出营野战,如此营中除了伤兵外,只剩下部分战兵和辅兵守城了。
大军出营后,辅兵换上战兵服饰来回巡逻,严守大营。孔有德在赌,赌仇天行不敢出城。
第128章 决战(二)()
孔有德部下出营时乱糟糟的,许多人因为营门太小通过不畅而开始挤挤攘攘的,甚至有人还想拳头相向。
虽然孔有德部战力很强,可是纪律性却很差。他们打仗拼的都是武器、经验和一腔悍勇。
好在此时保安团的兵马还离得很远,所以孔有德部不慌不忙的来到距离营寨一里之地布下阵势,开始等待敌人的到来。
咯吱咯吱声越来越近,那是一门门火炮被推到了阵前,火炮多是佛郎机炮和虎蹲炮。炮手们急忙开始将佛朗机炮的子铳填好弹药,准备轮流放入母铳内发射,用大钉和铁绊将虎蹲炮固定起来,旁边放好了火药铅字和石子。
火炮之后则是火铳兵和弓箭兵,再后则是长抢兵和刀盾兵,压住阵线两翼的是骑兵。孔有德坐镇中军,环绕其侧的则是亲兵和督战队。
“王爷有令,杀匪一人赏银十两!”几名大喉咙的亲兵开始嘶吼的传播孔有德的命令。
“谢王爷赏!”
“谢王爷赏!”
“谢王爷赏!”
在各级军官的带领下,士卒们纷纷大喊起来,士气达到**。
而此时保安团的援兵已经逼近不足一里之地了。
此时孙治很是头疼,此时鞑子已经出营了,那是等鞑子来攻还是直接冲过去?敌人有十几门火炮,若是等鞑子来攻,恐怕鞑子不用与自己刀兵相接,直接走近了用火炮就可以将自己这方轰垮了。可若是冲过去,那么接下来的距离将是一条生死路,无数人将会陷入火炮火铳和弓箭的三重打击下。
其实孙治不知道的是,即使孔有德部的佛朗机炮是一百五十余斤的小炮,但也有百余丈的射程,此时保安团的部队已经处在了鞑子的火力覆盖下。只是这已经是小佛朗机炮的最大射程了,若是攻击的话可能炮弹会打偏,而且虎蹲炮的射程不足百丈,所以为了寻求炮击战果最大化,孔有德并没有展开炮击。
陈晨与李太平的意思,即使是野战,保安团最好还是采取守势,毕竟三万七千的团丁几乎全部都是步兵,骑兵已经不足两百了。而鞑子却有两千多的骑兵,这可是决定性的一股力量。进攻时,阵列一动,很容易被鞑子骑兵趁虚而入的。
可是孙治却不这么想,鞑子有火炮,自己却没有。若是鞑子将炮钉铁绊起出,推到自己的阵前,只要轰上几炮,那么自己这方真的会溃败的。与其那么憋屈的失败,不如死中求生,拼死一搏。
而且孙治心中也在希望,团长可以在自己与鞑子战斗时可以率领总部的兵马从后方攻击鞑子,这样腹背受敌的鞑子就会迅速溃败的。
于是,孙治决定挥兵进攻。因为陈晨与李太平的反对,所以孙治便命令王德彬领着二营的一万五千人马带头冲锋,让陈晨和李太平的人跟在后面。如此,陈晨和李太平这才作罢。
鼓声咚咚擂起,团丁们边走边喊着口号。
“安!”
“安!”
“安!”
二营的团丁们顶着盖有湿棉被的木盾,排着整齐的阵型向着鞑子一步步的走去。二营虽然有骑兵有火铳兵,可是绝大多数还是长枪兵,所以不能向刀盾兵那样迅速的冲锋。长枪兵脱离了阵势几乎就没有什么战斗力了。保安团没有什么强大的军工业,几乎是有多少武器就能拉起多少人,所以长枪兵就是只有一杆长枪,佩刀什么的那是没有的。
孔有德见到团匪结阵向自己走来,那种整齐划一的阵势让他都有些目眩神驰。让他知道原来走步也能走的如此好看,唯一的遗憾就是制服繁杂,破坏了这种美丽。
不过,孔有德不愧是征战沙场数十年的老将了,只是一瞬间他就清醒了过来,而且很快的就发现了团匪的弱点。团匪武器单一,战法死板,并且缺乏远程武器。自己与之对阵最佳的战法就是将团匪歼灭在他们的长枪攻击距离之外。
于是,随着保安团战阵的一步步临近,孔有德的佛朗机炮开火了,一个个装好弹药的子铳轮流装入母铳中。一枚枚的霰弹从木盾的间隙中射进了保安团的战阵中,溅出一朵朵血花。好在绝大部分的霰弹都被木盾挡住了,可是霰弹的动能极大,让顶在盾牌后面的团丁们感觉腹中翻涌,一口血喷了出来。于是,执盾的团丁不断的替换。
走了三十丈后,一些木盾被生生的震得开裂了。于是,王德彬命令换上备用的盾牌继续前进。又走了三十丈后,孔有德的虎蹲炮开火了。连绵不绝的弹丸打在木盾上砰砰响,一些木盾直接被击碎了。失去盾牌掩护的团丁直接暴露在敌人的炮火覆盖下,瞬间就有了数百的伤亡,阵列随之一顿。此时王德彬所部距离孔有德的本阵还有九十丈之远。
形势对于保安团援兵极为不利。
第129章 决战(三)()
一阵急促的竹哨声后,两侧执盾的团丁迅速向中央靠拢,后面的执有新盾的团丁迅速交错替换上来,而躲在盾牌后面的长枪兵阵列也密集了起来。
见到形式对己方不利,保安团后方的鼓声愈发的急促起来,听到鼓声后前方团丁们的步伐也渐渐加速,想要快速通过鞑子的这道火力封锁线。
随着与鞑子距离的接近,鞑子的火炮渐渐停息下来,那是因为发射过多需要冷却了。于是鞑子军中令旗一举,大军阵列前移,将火炮和炮手保护在了阵中,这个时代炮手主要靠经验,所以是很宝贵的,不容有失。而在到达三十丈这道线时,鞑子的鸟铳也逐渐开始射击起来。
砰砰砰声中,不时的有木盾被震裂,躲在木盾后的长枪兵便遭到一阵屠戮。
长枪兵和执盾兵们一阵惊慌失措,好在基层的什长小队长们立马站出来组织部队,安抚团丁们的情绪,阵列得以继续前进。
二十丈时,鞑子的弓箭手也发威了,一阵阵箭雨仿佛没有止境一般的从天而降,越过前方的木盾后射入人群中。保安团的团丁没有盔甲,纷纷被弓箭射中,伤亡惨重。倒在地上的团丁阻碍了后面人的前进,一些疼痛难忍的团丁四处用手抓人,让周旁的团丁躲避不及,这又破坏了队列的阵型。这一突如其来的打击让孙治至少损失了一千多人。
后方的孙治见到这番情景,急的手指甲都深深的嵌入掌心的肉里面,嘴里也泛出一丝丝的血腥味。
还没有与鞑子短兵交接,自己的部队就伤亡超过一成了。这打的是什么仗?
这下孙治理解了那些前明军队为何屡屡在人数是己方的十分之一,甚至是几十分之一鞑子的攻击下崩溃了。也知道了那种自己打不到敌人,却不停的承受敌人打击的那种痛苦了。
装备不如人啊!自己部队的火炮不如鞑子,火铳不如鞑子,弓箭不如鞑子,甲具不如鞑子,军马不如鞑子,长枪长刀不如鞑子,甚至是战士们吃的也不如鞑子!除了胸中一股复仇的信念,什么都不如鞑子,这还让人怎么打?难道真的要像团长所说,用汉家亿万生灵的血肉之躯铸成一条民族存亡的防线吗?那得还要死多少人啊?
嘴里愈发苦涩起来,血腥味也愈发的浓了,原来不知不觉中,孙治将一颗被虫蛀了半空的牙齿咬碎了。
好在前方的王德彬反应及时,他连忙组织弓箭手回射,将鞑子弓箭手的攻击频率打乱,然后抛弃盾牌,带头冲了上去。
此时与鞑子距离已经不足十丈了。虽然抛掉盾牌会承受鞑子弓箭的平射和火铳的打击,可是也节省了两军相接的时间。
鞑子的弓箭手又发了一箭后便匆忙的退了回去。长枪手在前,刀盾兵蹲地,迎接王德彬的进攻。这一轮箭雨后,又是造成了保安团数百人的伤亡。
孔有德见到团匪在承受了如此打击后竟然还没有崩溃,心里吃惊不已。与团匪先遣队交战时自己可没有带火炮,如今自己为了这场大战可将所有能带出来的火炮都带出来了。而且事实证明这效果非常好。可惜,一来团匪搞的那个木盾配湿棉被的防弹效果很好,二来团匪韧性也非常厉害,自己希望让团匪恐惧之下崩溃的愿望也破灭了。
硬碰硬的,即使自己部下装备精良,兵员精锐,也是要流血的。
两军的长枪阵接触了,噗嗤噗嗤声不断传来。枪尖刺入身体,带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