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之誓死不降-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荒芜,百姓罹难。生民无能安享太平,死者无有容身之穴。所以我国朝心忧百姓,想要给百姓一个太平盛世,这才驱兵伐闯,伐献,伐残明。为了安定这个天下,我朝将士死伤无数,家家白幡,户户带孝。却不成想,团匪竟然趁势而起,肆虐神州,腥膻天下。其所到之处,积善之家家破人亡,勤俭之家家财丧尽。兵民不分,驱民攻城,女做男用,男做兽使,甚而连孩童都不放过。此乃我神州亿万子民之公敌!”
当洪承畴开口说话时,在场的人们紧张的心情开始渐渐平复下来。只是当洪承畴说出鞑朝入关是为民请命时,虽然所有人都不以为然,但是却不敢露出狐疑之色。只是当洪承畴说到团匪的为恶天下时,一些人终于忍不住了。
没有痛彻心扉,就不会感同身受。
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宗族毁灭,祖产被夺。想到伤心之处,甚至有人低吟起来。声音悲凉,凄切,百年光阴凝聚其中,却不知何日才能太平。
“两鬓稀疏白发增,可怜天下乱纷纷,齐心合力战团匪,后继子孙太平生。”
听到这首诗后,临近的一些人忍不住哭泣起来。鞑子来了赋税加重,团匪来了家破人亡。前生何其罪孽,今世投此乱世?
一人痛哭,十人景从,百人痛哭,千人随从。很快的,整个府上都传来了低沉的抽泣声。
第221章 第三次围剿(七)()
过了一段时间后,洪承畴等待屋内众人停止了哭泣,这才继续说道。
“诸位心中的苦楚,老夫也是感同身受。祖宅、祖地,甚至祖坟都落入贼手,若不能夺回,实在是不为人子。”
洪承畴这话杀伤力太大了,当他话音落闭后,顿时就有数人呼吸急促了起来。当场就有一个五十余岁的老者离座向洪承畴跪了下来。
“经略大人,小人恳请大人发兵庐江,小人年老力弱不能手刃贼人,但愿为大军奉上纹银三千两。”
“经略大人,小人被团匪夺取大半家资,如今只剩下两千两,小人愿意全数充任军饷,只求能为先考报仇!”
“经略大人”
“经略大人”
所有人都跪了下来,噙着泪水仰望着洪承畴。这一刻,洪承畴就是他们复仇的希望所在。只有洪承畴能为他们报仇,帮他们夺回被团匪夺去的一切。
“起来,快快请起!”
洪承畴一边说着一边将众人搀扶起来。如今他也年近六十了,搀扶了数十人也着实累了一把。
“尔等放心,团匪不仅仅与你们有仇,更与国朝有仇。要向团匪复仇,那就需要大家同心合力!”
听了洪承畴这话后,众人松了口气。此刻大堂内的大门是敞开的。洪承畴的话飘过了大门传到了屋外,顿时屋外临近的人们听见后也兴奋起来。在低沉的传递声中,渐渐地所有人都知道了经略大人要替他们复仇了。
坐在近末的钱成英和方书文两人也得知了这个消息,心中大喜,自家大仇得报有望,激动心情酣畅淋漓。两人连焖几口酒,眼眶中热泪齐流。
将堂中的所有人一一扶起后,洪承畴这才说道。
“如今团匪势大,仅仅正面战场攻夺城池已然无效。若想剿灭团匪,必须要出奇兵!”
见到洪承畴微笑的从自己等人脸上一一划过后,许多人意识到了什么,便问道。
“若是经略大人有需要,我等自甘驱使。还请大人明言告知!”
“尔等皆乃是朝廷良民,不似那些无君无父的贱民匪类。”洪承畴夸奖了一句,然后又说道。
“朝廷大军暂时不需要你们贡献的粮饷,若是有心,还是等你们夺回祖业再贡献吧。如今最重要的是,你们需要返回祖地,利用你们祖祖辈辈曾经积攒下来的人脉与团匪相斗,捣毁他们组建的农会农卫队等组织,让他们辖地不宁,处处烽火。”
听到这话,许多人面面相觑。虽然报仇雪恨重要,可是延续家族繁衍子孙更重要啊!在场的有些还是年轻人,这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不留下一个后代男丁,岂不是更不孝?恐怕先考先妣气的会从地下爬上来吧!而一些年长的则想道,天下那么大,团匪不可能处处皆有吧,惹不起难道还躲不起?犯得着自投罗网把小命送掉?没田没地,只要有钱,到哪儿都还是能活下去的嘛!
一时间有人打起退堂鼓来,懊恼自己这次来此真是太仓促了。
这时,有人终于鼓足勇气问道。
“经略大人,小人如今实力退减严重,除了一点浮财,恐怕没有力量能回去了。那些泥腿子可凶残了,这一回去岂不是白白送死?”
“呵呵,你等放心。本部院是不会让你们这些朝廷的栋梁白白牺牲的。如今朝廷数万大军驻扎在安庆府城,自然有充足兵力保护你们返乡。朝廷大军就是你们的后盾,你们自然可以放手去夺回自家的东西!”
听到洪承畴的许偌后,诸人皆是大喜。当然也有胆小怕事的,心中打定主意,只要回去后再将家族南迁,自己真是不想和团匪斗了,团匪实在是太可怕了。
消息传到屋外后,无数人沸腾了。大兵还乡,夺回祖业,教训逆民,报仇雪恨。这不是自己日日夜夜所期盼的事情吗?团匪再厉害,难道还能比朝廷厉害?朝廷大军可是满万不可敌啊!如今足足有五万大军,这天下还有谁能抵挡得了?
狂喜、狂饮,只为了这一个希望。
这一夜无数人痛饮,这一夜无数人醉了。在被各家仆役小厮带回家后,梦中他们似乎见到自己鲜衣怒马,身后乃是无数赳赳武夫,马鞭所指之处,无数匪人跪地求饶,但仍然逃不过砍头的命运。
这梦真美,这梦真畅快。失去亲人失去祖业的仇恨压抑让往日里还有一丝善意的人变成了活脱脱的恶魔。
数日后,数百支还乡团建立了。虽然同样的名字,但是这一次不是团丁带着大军解救自家乡亲了,而是复仇的恶魔带着爪牙回来了。因为这次影响巨大,所以还乡团最终定义成了汉奸地主缙绅们依靠鞑子力量回乡继续为恶而成立的组织。
每支还乡团的队伍都带了数十名鞑子的精锐,这些精锐可是久战之士,饱饮战血的。其战力不是新招的团丁们可以比拟的,更别谈那些农卫队、少年团了。
在仓促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庐州府、六安州、宁国府顿时动荡起来。无数村委会被捣毁,无数农会被消灭。村委委员,农卫队队员纷纷被斩首示众。在恐怖的压力下,许多人主动退出了分到的田地,归还抢夺的家什,重新拥护起逃亡回来的地主缙绅们。
面对还乡团的猖狂行经,五营的张承武派遣大军围剿这些还乡团,却被鞑子集结精兵屡屡击败。保安团多是新丁,而鞑子的精锐老兵能以一敌五,最精锐的鞑兵更是能以一敌十。一时间五营损伤惨重无法出城野战,只能固守城池,无奈的坐看四野之地渐渐又落入了鞑子之手。
保安团已经危急万分!
第222章 第三次围剿(八)()
庐江县罗家埠镇,钱成英和方书文两人领着数十名鞑兵在路上走着。因为各地还乡团纷纷回乡,团匪迫于压力已经退出了庐江县城。于是,钱成英和方书文两人这才回乡。钱成英是罗家埠人,方书文是白石山人,白石山镇离罗家埠不到三十里。两人因为顺路这才结伴而行。
“方兄,朝廷待咱们不薄啊!”钱成英对着方书文感叹道。说着他还回头看了一眼身后雄壮的士卒,又继续说道。
“如此大兵皆是雄壮之士,只为了护卫我等回乡便要劳心劳力。经略大人的恩情如山,吾等何时才能报答啊!”
“是啊,是啊!”方书文点头应是。只是他心中却不以为然,经略大人虽然为每个还乡团配备了三十名士卒,但是这也是利用自己这些人而已。通过自己这群人在乡野中的威望,加上朝廷大军的士卒,这样才能驱逐乡野之中团匪的势力。这钱成英虽然与团匪有血海深仇,但也不能毫无节操的一味追捧洪承畴吧。
见方书文似乎没有兴致与自己交谈,钱成英便闭口不言了。只是不多时,他又跳下马车,快步走到两位步行的把总身前,腆着脸说道。
“两位总爷辛苦了,请到车上坐坐。”
一名把总望了望前面这个没有车顶的马车,撇了撇嘴说道。
“军务在身不能擅离职守,此地有团匪出没,我等当小心从事。”
“那是,那是,军爷真是尽忠职守啊!那前方不远处有个凉亭,里面卖些茶水。这天虽然刚刚初夏,可路走多了也热的慌,不妨军爷们去喝杯茶,解解渴。”钱成英继续谄媚的说道。
刚刚开口说话的把总刚要拒绝,另一名把总却开口说话了。
“也是,这天走路确实有点热,去喝杯茶也好。”
既然身旁的袍泽说话了,先开口说话的把总只得同意了。
“弟兄们,前面就有凉茶喝了!到时休息一下可以将晌午饭也吃了。”第二名把总转身对着身后排成纵队的士卒们喊道。
听见可以吃午饭,又能喝凉茶了,士卒们纷纷高兴起来。虽说晌午饭就是怀里的干粮,随时都能吃。可是能就着凉茶吃,那硬邦邦的干粮吃起来就好吃多了,咽下去也容易些。
方书文看着钱成英对着鞑子一副谄媚样,暗自摇头不止。钱成英以前可不是这样,那时的他可是有一副傲骨,但待人接物却是和和气气的。钱家祖上可是小户人家,靠勤俭持家才一步步的成为了拥有千亩良田的大户之家。
只是团匪来了,一切都变了。突然遭逢不幸的钱成英也变了,变得特别的庸俗和势利。似乎只要谁能为他报仇,他恨不得去给人**一般。方书文理解钱成英心中的痛苦,但是他不认同钱成英的做法。
对于团匪,方书文也是痛恨不已,不过他的痛恨和钱成英又不一样。其实方书文很看好保安团,甚至有加入保安团的想法,他很佩服保安团誓死抗鞑的行为。若非家族羁绊,方书文恨不得效仿夏完淳之事。只是当他正想要去江宁城寻觅门路时,家乡的农会成立了。接着就是让方书文这辈子都不想回忆的事情发生了。祖田被分掉了,祖宅也被强占了,全家人甚至被关在了牛棚里,等待他们的命运就是批斗和改造了。
趁着一次看守不严,方书文和几个叔伯兄弟逃了出来,但是其余人却被惊觉的看守们抓了回来。就这样,方家的大部分人包括全部的女眷都落在了团匪的手中,批斗的批斗,改造的改造,下场凄惨无比。好在方家有埋银的习惯,在一无所有后,方书文带上几个弟弟将祖坟旁地下的几个水瓮起出,带上了水瓮中所有的金银逃奔了安庆府城。
亲人被杀,家产被夺,如此血仇不共戴天。所以方书文和团匪必将势不两立。只是有时夜深人静中,辗转未眠的方书文心中哀叹,为何保安团不愿接纳自己这些人,自己也有向着民族向着保安团的拳拳之心啊。阴差阳错,方书文被动的走上了向团匪复仇的道路。
所以这次回乡,方书文并没有钱成英那样期盼已久,方书文甚至不愿回乡。一边是亲人的大仇,一边是民族大义,为何两者之间要对立?方书文觉得自己同时承受了双重痛苦。
虽然方书文沉浸在痛苦之中,但是他身旁的两个堂兄弟却是兴奋不已,狂喜的目光中露出一丝丝冷意,手臂不断挥舞,似乎正拿着大刀劈断团匪的头颅似的。
见到自家兄弟如此神态,方书文觉得自己更加的孤独了。不为亲人报仇是不孝,替鞑子打保安团是不忠,自己犹犹豫豫就是不忠不孝。这一刻,方书文无比的痛恨自己,要是数年前将团匪发放的小册子撕了就好了。若是能向自己的兄弟们一样多好,傻傻的活着是最幸福的了,不用想这些脑袋瓜子疼的事情。
因为方书文产生了民族意识,所以他才会这么痛苦,只是他的思想还没升华到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地步。若真到了那一步,他就会调转枪头首先干掉自家的亲人们了。
与方书文不同的是,钱成英却没有这样的觉悟。他正满心期待的还乡,砍掉团匪的脑袋,狠狠的教训那些争抢自家田地家宅的贱民,让他们意识到别把钱家的客气当可欺。钱家不仅会放粮还会杀人!
在路边的茶棚解决了午饭后,众人继续向北前进了。一个时辰后,遥遥的,钱成英隐隐看见了罗家埠的轮廓。
这一刻,钱成英突然从车上站了起来,他满脸狰狞的望着罗家埠,心中狂笑道。
“罗家埠,老子回来了!”
第223章 第三次围剿(九)()
罗家埠周边的村民们最近有些人心惶惶,听说南边许多村子都来了还乡团,都是那些逃亡的地主们纠集了人马重新杀了回来。每当想到自己到手还没热乎的田地就要被拿回去了,一些村民就像死了爹娘一般,整日里愁眉苦脸。
“大柱,你说这地主老爷们马上就要回来了,地主老爷回来了,鞑子也就来了。保安团的官爷们到哪去了?我们村只有十来个民兵,可打不过地主老爷的人马啊?”一个老者苦着脸拉着一个大汉嚷嚷道。
“行了,我的二大爷,您老一天要问几遍啊!”大柱不满的说道。
“不问你问谁啊?你小兔崽子不是农卫队的队长嘛!要说和团里的官爷关系,就属你最熟!”老者不满的说道。
“可是自从宋小队长带兵离开我们村,我就不知道团里的事情了。”大柱忧心忡忡的说道。
对于还乡团的事情,大柱也是心里没底。自己手下仅仅十来人,训练没几个月,可打不过人家。听说还乡团里还有真鞑子呢!说实话,大柱都有些想要躲躲风头的想法了。只是舍不得自家的家当,而且心里又对保安团有幻想,觉得保安团不会对自己置之不理的,所以这才坚守了下来。
和大柱一样的想法的可不少,正因为对保安团有自信,这才让还乡团在乡中屡屡制造了杀戮。感觉到了敌人越来越近,大柱实在忍不住了,派了几人四处去找部队。大柱知道了县城已经弃守了,所以派的几个人都是向北方去的。
安抚了二大爷后,大柱心里还是不平静,他将民兵都找来了。还没说上几句话,村头放哨的少年团团员就气喘吁吁的跑来了。
“大柱队长,大柱队长,有情况!”
只是这名少年团团员话音刚落,气还没喘匀呢,就被一名民兵抽了一下后脑壳子。
“大柱这名是你喊得吗?你这狗娃,再老嘴就抽死你,记得了,要叫范队长!”
“是是是,范队长。我在村西头放哨,发现几里外有许多人向我们村子走来!”狗娃忙不迭的说道。
“大批人马?队长,不会是向罗家埠去的吧。我们村子可是和罗家埠一个方向,三里之外就是罗家埠了。”一名民兵疑惑的说道。
这时,有一名民兵大叫起来:“不会是还乡团来了吧!”
顿时,仿若一股阴冷的气息传遍了屋内的所有人身上,大家都觉得冷飕飕起来。
“还,还乡团?”有人紧张的嘴巴都不利索了,上下牙齿不断的磕磕碰碰了起来。
大柱心中也是一惊,他急迫的命令道。
“三子,你去通知大家伙,让大家将财物都藏起来。”
“黑毛,你去找农会的同志,还有告诉村委会的同志,让他们做好准备。”
“其余人拿好武器,跟我去村西头去看看。”
“范队长,范队长,那我呢!”狗娃急迫的问道。
“狗娃,你去通知你们团长,将你们少年团的武器都藏起来。千万别冲动,你们不是战士,你们还是孩子。”大柱说道。
“大柱同志。你,你这是瞧不起我们少年团!仇天行团长和孔凡团长都说过,少年团也是抗鞑力量的一份子,你凭啥看清我们?”狗娃生气的说道。
“那至少等你们长大了再说!”撂下这句话后,大柱便带着十多名民兵匆匆向村西头赶去了。
见到大柱离开了,狗娃只能狠狠地跺了下脚。他可不敢违背范队长的命令,否则不要说范队长了,就是他手下的队员就饶不了自己了。无奈之下,狗娃只能去向自家团长通报去了。去的路上,狗娃还心有余悸,他可是违背的自家团长命令,第一个向农卫队队长汇报的。若是自家团长知道了这件事,自己可就吃不了兜着走。
于是,狗娃匆匆的离开了。
钱成英带着大批人马一路向前,这时他见到了罗家埠南边的范刘村。想了想,钱成英决定先去范刘村一趟,毕竟这范刘村也有自家的产业。每当想到自家的田地被这群泥腿子白白的分了,钱成英就气不打一处来。
于是,钱成英便走上了乡间土路来到了范刘村。
刚到村头,钱成英便看到了一群人站在村西头,隐隐和自己一方对峙。
这群对峙的人就是农卫队队长大柱,他带着自己的队员们手执长枪,虎视眈眈的看着来敌。这一刻,大柱认出了带头之人,那正是这个村庄曾经的主家之子,村里人可都是租种他家的地。此时,大柱心中满是懊悔,不该将全部希望寄托在保安团身上,不该没有查明情况就冒失的带人过来。只是后悔也晚了,大柱只能硬抗了。
“嘿嘿,范大柱!没想到是我钱成英回来了吧!你这狗东西分我家的地爽快了吧!听说你当农卫队队长了,大小也算是一个官了吧!”钱成英冷笑道。
听见钱成英的话,大柱脸憋的通红,他大喝一声。
“同志们!跟我冲啊!”
结果不错所料,数人当场阵亡,其余受伤被捕。望着被踩在地上不能动弹的大柱,钱成英冷冷的说道。
“大柱,老子问的话你还没回答呢?爽快吧,啊?”说话时,钱成英还用脚碾着大柱的脸。
被钱成英踩着,大柱的脸憋得通红,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就在大柱要被活活踩死时,远方传来了一阵阵急促的脚步声。
“队长!队长!我把保安团大兵请来了!”一名农卫队队员大喊着冲出了村子,只是见到眼前的情景后,他惊呆了。
带队的小队长也是愣住了,没想到竟然真的遇到了敌人。原本他奉命返回庐州府城,只是半途遇到了罗家埠范刘村的民兵,得知范刘村或有危险,村民惴惴不安时。小队长左思右想,决定绕道范刘村,然后再返回庐州府城,这样可以安抚一下范刘村村民们的情绪。其实这名小队长也是有私心的。一失不发就要让出占有的地盘,小队长十分不服气,他心中也有想和还乡团战斗一番的念头。
“准备战斗!”小队长大喝一声。只是这时已经晚了,道路狭窄无法布阵,鞑子又是精兵擅长近身作战。在足足六十名鞑子的攻击下,一个小队整整七十六人的兵力全军覆没。
见到自己的援兵全军覆没,大柱仿佛被抽取了魂魄一般,眼睛里只有死气沉沉的目光。他也不在挣扎了,只是瘫软在地上。
见到大柱如此神态,钱成英狠狠地在大柱身上踢了几脚。望着眼前乱成一片的范刘村,钱成英口中露出桀桀的笑声。
第224章 第三次围剿(十)()
笑完过后,钱成英又转身对着两个把总躬身讨好道。
“两位总爷,这范刘村以前也是我钱家的产业。收拾了这帮贱民后,两位总爷的孝敬绝不会少。军爷们也人人都有茶水钱。”
见到钱成英的这番谄媚姿态,方书文暗自低下头。他觉得钱成英很可悲,为了复仇最后只能自甘堕落讨好鞑子。
这时,带队的两个把总正兴高采烈,这一战歼灭了七十多名团匪,其中近半俘获。这可是大大的一个功劳啊!而且己方仅仅损失三成。嗯,三成虽然大了些,但是相比于功劳,那就是仅仅二字了。况且,士卒是朝廷的,功劳却是自己的。只要能立功,只要自己不死,就算手下都死绝了,又有何不可?
所以,此刻两个把总正心情暗爽,自觉这趟出来值得了。不过,当听见钱成英的话后,两人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
听钱成英的话,不仅有孝敬钱,而且数量还不少。顿时,两人心情活络起来,心里嘀咕着到时候一定要狠狠的宰上一笔。当兵吃粮,可是当上了军官就不仅仅为了吃粮了,还想升官,升官为了啥,不就是要发财嘛!权,喜欢,钱,也喜欢。
这时,两个把总看向钱成英的眼神变得柔和了,这可是自己的大金主,先客气点再说。若是下面的孝敬不让自己满意,到时候再翻脸。
进村后,除了少数逃走的人,大部分人都被驱赶进了晒谷场。
看着下面一个个畏畏缩缩的身子,一张张无比惊慌的脸,钱成英心中怒气陡然而生。因为钱成英经常参与家事,也去租种自家田地的佃户家收过租子,所以许多人他都认识。只是看着这些熟悉的脸庞,钱成英并没有见到故人的欣喜,心中反而是愤怒。
“你们这帮贱人,好好地抬头看看,钱少爷又回来了!嘿嘿,你们指望的团匪呢?被朝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