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之誓死不降-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将民兵暂时转化为常备军!称呼不变,还是叫民兵,但却要全天待在军营里训练,时刻准备战斗!另外,在新来的人中挑选健壮之士,充当民兵们的后备军!”
“嗯?这个?恐怕乡亲们有些不乐意啊!”张老听了仇天行的话后,有些为难的说道。
“本来,一天训练一个时辰,再加文化知识培训一个时辰,许多人家就有意见了。认为自家男人整天在外,家里的事都顾不上了。若是全天的服役,那么许多人家的农活可就没人干了,妇人们意见就更大了啊!”
“那也没法子了,不是我们要这样不通人情,而是鞑子不让我们活了!刀子都要架上来了,难道还不能反抗吗?不仅是青壮,还有健壮的妇人,儿童,都要接受训练!”
顿了一下,仇天行接着说道。
“让儿童上战场虽然很残忍,可是我认为让他们手无寸铁,毫无反抗能力的白白被人杀死更加残忍!只要我们要留发,鞑子就肯定不让我们活!就算我们被杀死了,临死都要拉个垫背的!”
仇天行越说声音越大,说到激动的时候,他脸上原本已经好了的伤疤腾地一下红了起来,向四周扩张了一圈,那狰狞的模样仿佛叙说他此刻的愤怒!
犹豫了一下,张老同意了仇天行的意见。可能是临死都要拉个垫背的话深深地触动了张老的心弦,让他想到了那晚土匪烧村时,自己心中的悲愤却无法释放的经历。就是因为张家村的村民们没有经过训练,无法抵抗土匪,这才造成了乡亲们的巨大伤亡。
点了点头,张老说道。
“乡亲们的思想工作我去做,我一定要让他们明白覆巢之下无完卵的道理。鞑子就要杀过来了,再不全力抗争,那我们就全完了!”
第24章 向缙绅地主们征粮()
虽然张老答应了,但仇天行知道这事情还是很难办,即使不需要支付民兵们的军饷,可军粮得供给吧?
人家抛家弃口的来当兵,天天窝在军营里,家里再也照顾不上不说,遇到战事还得死命上前,说不定就会战死沙场。不说发点军饷吧,难道连饭都不管饱?
若是仇天行要求即将改编为常备军的民兵们自备伙食,估计立马就得散伙了。所以,眼下这粮食实乃是重中之重。关乎到保安团的生死存亡。
可是,眼下仇天行是一贫如洗,负债累累,堪称负翁,他连一日三餐的伙食都是天天蹭张老的。上次歼灭鞑子时缴获的一些银子很快就要填充进抚恤金里了。而且,仇天行还向赵荣的赵氏作坊赊借了一些长矛杆、黑板、沙板等木器,又向王铁匠的铁匠铺里赊借了许多长矛头。这又欠了很多钱。
虽然赵木匠和王铁匠都表示这些都是支援抗鞑大业的,不需要付钱的。但仇天行却说生意归生意,支援是支援,不可混为一谈。眼下木坊和铁铺才刚起步,资金少,规模小。若是背上了如此沉重的负担,那么以后肯定对发展壮大不利。这对仇天行的抗鞑大业也是一种损失,杀鸡取卵是做不得的。只有等到这木坊与铁铺成长起来后,再索取一些回报。那时才是他们对抗鞑大业做出更大贡献的时候!眼下,肯赊账为保安团打造兵器已经是很大的支持了。
对于仇天行的话,赵木匠和王铁匠十分感动。以前那些吃拿卡要,一不满意就要砸铺子的军官士兵们见多了,可就没见过如此讲规矩的军官。无形中,赵木匠与王铁匠一帮人对仇天行与保安团更加贴近了。
所以,如今仇天行的保安团活动资金为零,净资产为负,仓储仅仅是一些粗制滥造的兵器还有一些仅有的缴获。若是想拿钱去买粮食,那也掏不出钱来。可没有粮食,那么常备军的组建就是一个笑话,更别说后续建立的后备军了。一个成年男子,在肚里没有油水,甚至连素菜也没有多少补充,纯靠吃粮食的时代,一天少说要一斤多米。再加上平日的刻苦训练,战时出动行军打仗什么的,两斤米也打不住。若仇天行想将保安团常备军扩充到一千人,那一天就要两千斤米,折算成如今的单位就是二十石,折算成仇天行前世时的单位就是一吨。一月就是三十吨了,一年就是三百六十五吨。这简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了。
一想到这儿,仇天行就脑门发胀,头疼不已。这粮食啊,到哪去搞呢?
对此,张老也只能谨慎的表示,自己会尽量的向乡民们摊派一些的。毕竟保安团征粮的行为也是为了保护他们不受到鞑子的屠杀,让他们得到一个安全的环境。相信,他们会理解的。
“不行!坚决不能向乡民们摊派!”
仇天行拒绝了张老的建议。自己还想从这些乡民们之中征兵呢?总不能既征兵又征粮,到时候让那些呆在军营里吃着从自己家里征来的粮食的民兵们怎么想?自己吃光了家里的粮食,那家里的妻儿老小可就没得吃了。这样军心便会不稳的。
在此刻,因为新加入人口过多,威信未建立,制度未完善的时候,仇天行不敢冒险,将这些原本是自己坚定的支持者们逼到保安团的对立面去。
劫贫不如劫富,与其将目光放向苦哈哈们,不如在富人们身上想主意。苦哈哈们榨不出油水,富人们可就不一样了,一攥就能攥出油来的。这时,仇天行想到了进老虎沟时看到的那一帮衣着绫罗绸缎的缙绅地主们。
于是,仇天行便将自己心中的想法向张老说了。
“什么?这不合规矩吧!团长大人,国朝可有规定的,官绅不纳粮的啊!”
听到仇天行的想法,张老一脸惊讶,他无法理解,仇天行怎么会想到去打那帮缙绅地主们的主意的。国朝近三百年可是从没有这样的先例的啊,只有朝廷给这些缙绅地主们好处,哪有从他们手上拿钱的道理?这些缙绅地主们可是国朝的基石啊!
对于张老的想法,仇天行嗤之以鼻。明朝的毁灭与其说是毁在流民鞑子之手,不如说是毁在这帮缙绅地主读书人之手。他们偷税漏税,想法设法培养家中子弟考取功名以合法避税,转而又对佃农们敲骨吸髓。国家财政入不敷出,只好也打在地里刨食的苦哈哈们的主意。于是,富者愈富,穷者愈穷,天灾一过,遍地流民,最终局面失控了。
明朝灭亡后,鞑子入主中原。剃发易服令一下,大多数的缙绅地主都是腆着笑脸,易容改服的投靠了新主子,只有少数的誓死相抗,力求保住自己华夏衣冠。可以说,如今的缙绅地主就是国家的毒瘤,根本起不到保境安民的责任。既然如此,仇天行怎么会与他们客气?
“张老!这些地主们哪个不是身家万贯的啊?我们不用跟他们客气!就说,如今时局紧张,鞑子很快就会兵临此处,若不扩军,恐怕敌兵一到便会灰飞烟灭的!时间不等人,再不行动就来不及了。你就和他们说,若是想保住祖宗衣冠,那么便要向保安团贡献一些粮食。如若不然,便离开这里,毁发弃服去给鞑子做顺民吧!”
仇天行的语气很强硬,他已经顾不得会逼走一些人去壮大敌人的力量了。如今,时局紧张,反正他反抗鞑子的行为就如蚍蜉撼大树一般。再多几个敌人也无所谓了,眼下过不过得去敌人的第一波报复这个坎儿还是个问题呢!再说,地主与乡民是不一样的。地主阶级享福惯了,他们来到这里肯定会争夺利益,不思付出的。所以以后仇天行主要依靠的力量就是乡民,地主阶级只是辅助而已。毕竟他也没有太多的好处给这些地主们。于是,仇天行定下了另可得罪地主,也不能得罪乡民的基调。他要趁着这一波因为剃发易服而激起的反抗大潮扩张自己的势力,否则等待他的就是浪潮过后的毁灭。鞑子平定汹涌澎湃的反抗剃发令的起义后,绝大部分的人都会老老实实的剃发易服,甘当顺民了。那时自己的日子就不好过了,抗鞑大业就会陷入低潮的。所以,仇天行此时要搏一搏了,进则生,退则死。
见仇天行决定了,张老无奈之下只得同意了。毕竟眼下时局艰难,仇天行的这个首领的权威还是得维护的。不然,人心涣散下,敌人还没打来,说不定队伍就要散了。而且,张老心里也有点想法,说不定那些缙绅地主们会良心发现,支持保安团的抗鞑大业呢!
告别仇天行后,张老便去与那帮人磨嘴皮子去了。
第25章 周震()
“爹爹,这里就是土匪窝吗?”一个俏生生的小姑娘好奇的东张西望着,仔细打量着眼前的情景。似乎密密麻麻的屋子,川流不息的人群很让她感兴趣似的。
“秀儿,不要乱说,这里不是自己家了。”一个面目俊朗,眼神深邃的中年男子呵斥了小姑娘。
“是,爹爹,秀儿知道了。”小姑娘伸了伸可爱的舌头,看起来十分顽皮。
见到女儿又是这幅摸样,中年男子十分无奈。自己女儿马上也要十五了,若不是中原遭了鞑子,恐怕已经要开始谈婚论嫁了,怎么还这样长不大?
“哼,都是她娘惯得!”中年男子心中恨恨的想道,然后又狠狠地瞪了一眼站在自己身侧的中年美妇。
莫名其妙的被瞪眼了,中年美妇十分无奈,只能委屈的说道。
“老爷,妾身又怎么了?”
见场面陷入尴尬中,中年美妇身旁一个面如冠玉俊朗非凡的青年男子开口了。
“父亲大人,我们今后就居住此地吗?”
中年男子点了点头,表示是这样的。
见父亲表明了态度,青年男子眉头不经意的皱了起来。望着眼前那些泥土草茎混合搭建成的屋子,青年男子觉得这简直是粗陋之极。一想到自己日后或许也要住这样的房子,青年男子便感觉自己浑身仿佛瘙痒起来。
天堂地狱真是一念之间啊!数日前自己还是锦衣玉食的富家公子,可如今,就要仿若泥腿百姓一般去住茅屋了。这简直让他难以接受,真是有辱斯文。
见到青年男子皱眉的模样,中年男子开口了。
“忠儿!我们已经不在祖宅了,出门在外风餐露宿在所难免。如今兵荒马乱,能找个安生之地已经莫大幸运了啊!”
听了父亲的话,青年男子嗤之以鼻。不过他不敢明确反对,只得绕着说道。
“父亲,就凭这些窝在土匪窝里的泥腿子能打得过鞑子?那些鞑子可厉害了,连卢督师,洪经略这等人物都收拾不了,何况这些腿上泥土都没洗干净的乡民?”
见到哥哥如此说,妹妹不乐意了。刚刚她可是看到了保安团归来之时的英武雄姿的。于是,不忿之下,秀儿便与哥哥嚷嚷了起来。
这一家人是应城的大户人家,三代前的祖上曾经出了一个京官,后代虽然没有如此显赫了,但仍坚持读书传家。中年男子叫周震,中年美妇是他妻子叫周氏,青年男子是他的长子名叫周朝忠,年轻女子是他们的幼女,闺名周秀。原本,他们都好好地住在应城县城里。后来,天变了,鞑子南下后他们也顺势投降了。毕竟读书人对于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的道理还是很精通的。可是,这剃发令一下,他们便犹豫了。有些事情是可以做的,有些事情是不能做的。对于他们来说,换个皇帝,屈膝跪伏也无所谓。但这剃发可使不得啊!
为了不辱没祖先,周震便带着一家老小逃了出来。一路上都是兵荒马乱的,一些仆役都失散了,好在自家人没有少。原本他们准备一路南逃的,可后来路上打听了下,听说应县以北数十里有个老虎沟,以前是土匪盘踞之地,后来有个保安团的势力入驻其中,当做了老窝。听说这个保安团还挺厉害的,可是杀过鞑子的!
许多人无处可去,便抱着试试看的想法而去投靠老虎沟。他们不想剃发,并不代表他们就愿意去死。如今,有个势力能杀鞑子。于是,方圆百里之地的义士们便蜂拥而来。
如此,周震也顺着人群来到了老虎沟。刚刚,仇天行领着保安团进入老虎沟的场景,他也见到了。虽然看起来挺像那么回事的,但至于战斗力如何,是不是银样蜡枪头,只有与鞑子打了才知道。这一点,周震可比他那涉世未深的天真女儿成熟多了。他那宝贝女儿可是一看到那稀奇罕见的横平竖直的队列便被征服了,认为这就是天下罕有的强兵了。
站在一旁说了几句后,人便越来越多了。四周人不停的挤过来,让周家人感觉不舒服了。
“爹爹,我们还是快进去吧,这里可挤死了!”周秀不满的说着。
听到女儿的话,周震点了点头,便带着家人和一众仆役挑着家当进入了老虎沟里了。
周家是应山县城的大户,所以许多人都认识。这不,刚一进入沟内,就有人认出来了,上前打起了招呼。
“哎呦!这不是周老爷吗?周老爷,一向可好啊?”一个白白胖胖的男子冲着周震拱了拱手,笑呵呵的说道。
听到声音传来,周震扭头望去,只间一个熟悉的身影站在离自己不到三丈的地方。
“竟然是他?”周震心中一震。他没想到厉元宝竟然也来了。这厉元宝可是个要钱不要命的货色,平日里除了脸皮不要什么都要。这剃发对他来说简直就是毛毛雨,怎么这次竟然为了此事抛弃家业逃到这里来了?
压下了心中的惊讶,周震拱了拱手手,说道:“原来是厉员外啊?好久不见。”
厉元宝因为捐了个员外,好行商方便,所以大家都称呼他为厉员外。厉元宝抖动着肥硕的身姿,从人群中艰难的挤了过来,短短的三丈路程便让他满头大汗了,这才好不容易的来到了周震的身旁。
“哎呀!让周老爷笑话了,在下痴肥了点,所以行动不太方便!”
“厉员外,鞑子只是要剃发,不是要人头。你怎么也到这里来了?”周震终于按耐不住心中的惊奇,开门见山的问道。
听到周震的随口一问,可厉元宝却仿佛遭受了莫大的屈辱一般。他脸上挣得红彤彤的,双眼瞪得几乎要掉下来了。
“周老爷,你什么意思?难不成兴许你周老爷为了祖宗发髻不惜一死,到了我厉元宝就合该着投靠鞑子,剃了祖宗发髻,改成那个恶心巴拉的金钱鼠尾?我也是堂堂一个好汉子!”
如此,周震有些无语了。难道,这平日里坑蒙拐骗偷无所不为,收粮食都小斗换大斗的厉元宝竟然也改了性子了?
就在周震想说些什么的时候,又有几个熟人找上来了。他们带来了一个消息,说是这里的民政总长张老邀请前来老虎沟的地主们前去商量一件大事。
第26章 发兵老虎沟()
交代了家人赶紧找个落脚的地方后,周震便跟着几个熟人匆匆离去了。一路上,周震还在打听着这个什么民政总长是什么职务?还有,民政总长要商量的是什么事?
可惜,大家都不知道。所以,周震便只能带着一丝忐忑走进了会堂。
会堂是一个较大的屋子,用木头搭建而成的。虽然在老虎沟里算的上是一等一气派的建筑,但在这些缙绅地主们眼中却是寒酸至极。
进入会堂后,周震发现已经有数人落座了。等到他们找了个地方坐下来后,后面陆陆续续的又来了几个人。接着又过了一会儿后,一个精神矍铄的老者腋下夹了一个东西走了进来。
见到老者进来后,前排有几人热情的跟他打着招呼。
“张老,来了啊!”
“张老,这次叫我们过来有什么事情啊?”
见到这幅清醒,周震赶忙向四周的熟人问去,得知这就是请自己这伙儿人来开会的民政总长——张和生,张老。听说这张老以前仅仅只是张家村的乡老,待在一个区区一百余人的小村子而已。那时,不说是周震这样的缙绅,就是一个普通的小地主恐怕都不会拿正眼瞅他的。不过,如今形势不对了,张老傍上了仇天行。听说这个仇天行是一个狠人,跟鞑子真刀真枪的干过一场,还杀了许多鞑子,这下就狠狠的震慑了许多畏惧鞑子的人。
自从仇天行捣鼓出了保安团后,方圆数十里的威名更是响当当的了。虽然保安团很少在外活动,但大家都有所耳闻。这不,一见鞑子搞起了剃发令,宁死不屈的乡民们便纷纷投奔保安团来了。
搞清楚张老的来龙去脉后,周震定下了神,他心想这个张老在这么变化其实也就是一个小村子里的老者而已,能有多大本事?于是,他也安心的准备听张老说什么了。
可没想到,张老说的第一句话便让现场炸锅了。
“什么?要粮食?还要银子?”
许多地主都嚷嚷了起来,他们根本没想到自己刚来老虎沟还没喘口气,这老虎沟就来摊派了。往日里,就是大明朝都没这么对自己啊!自己家里人可是有功名的!
许多地主望着张老,怒火让脸色显得异常血红,似乎一不注意,这血都要喷出来了。
不多时,就有人开始争吵起来。张老虽然说是这里的民政总长,但这些缙绅地主哪个看得上他?在缙绅地主们眼里,其实他就是一个乡下老头罢了。这个胆大包天的乡下老头竟然敢把主意打到自己头上?不想活了吧!
当场,有几人就开始退席了。他们原本是出来躲避风头,不是真心要抗鞑的。他们都在观望剃发令是否会造成大规模的反抗,然后逼迫鞑子取消这个命令。对于头发,他们想留,对于金银粮食他们更是不舍!虽然此次出来,所带着钱财粮食不多,但这并不意味着,老虎沟就能予取予夺!所以,他们便决定先回去看看,若是真挨不过,那眼睛一闭,头发也就剃了,没什么大不了的!
抱着这种想法的人还真的挺多,原本将近二十人的会场稀稀拉拉的只剩下六七个了。
周震望着这一幕,心里十分沉重。他亲眼的看见了几个熟人都离去了。原本他还在为自己能在这里遇到他们而高兴,准备与他们一同抗鞑的。可不成想,竟然仅仅只是摊派一点点财物就将他们气走了。钱财都舍不得,谈何舍命?
心灰意冷下,周震没有选择离开,他留了下来。他来到这里,可是真正的准备舍命的!
让他奇怪的是,厉员外竟然也留了下来。
“难道这厉员外是真正的要抗鞑,不惜家产了吗?”周震心里想道。
见会场空了一大片后,张老并没有着急。这幅场景,他早就预料到了。不过,如今还有几个留下来了,这让他欣喜万分。
这真像团长大人说的,民族危亡时刻,总有人会挺身站出来的!
这人是保安团的民兵们,是投奔老虎沟的乡民们,也是这些留在此地,准备捐献物资的缙绅地主们!
看着眼前留下来的人,张老深深地鞠了一躬,哽咽的说道。
“我代表老虎沟的数千民众谢谢诸位了!”
就在张老正与留下来的缙绅地主们交涉,准备多摊派些粮食金银物资时,老虎沟以南五十里外的应山县,一个年久失修,显得有些昏暗的衙门里,范千总正发着大火,他嘴里咆哮着。
“这个该死的陈虎!老子入他娘!早就看出这个蠢货不是个玩意儿!没想到竟然吃了败仗就跑了,还进山当土匪去了。别让老子逮到,若是逮到你,老子剥了你的皮!”
在千总大人发火时,台下的下属们都战战栗栗的,不敢发话。至于,台阶下方跪着的一个人更是被吓得汗直冒,不一会儿,地上就滴滴答答的湿漉了一片。
这人便是侥幸逃过一命的绿营兵,在陈虎鼓动他们上山落草时,他脑子一热就答应了。可后来越想越不对劲,自己可是好好地绿营兵,整天吃香喝辣的,干嘛要去上山当土匪?土匪可不是好当的!吃糠咽菜,居无定所,长得皮包骨头的土匪自己可见多了!
自己不就是吃了败仗嘛!这吃了败仗和自己这个小兵有什么干系?那是陈把总的事情!况且,自己若是回去后检举揭发陈把总叛逃的罪行,估计千总大人会对自己网开一面吧!
于是,心中产生了这个念头后,小兵心里越想越是那么回事!最后,他找了一个借口,说是肚子疼要去拉稀。便顺利的逃走了。
走了一天一夜后,又累又饿的小兵总算走到了应山县城了。他来不及休息,便跑来向千总大人检举揭发陈虎把总的吃败仗就叛逃的罪行了。
没想到千总大人竟然没有夸奖自己几句,而是一直在大发雷霆,这让小兵感觉十分不妙。
果不其然,范千总越骂心中越是火大,他眯着眼睛看着这个陈虎的手下,越看越是厌恶。刚刚陈虎吃了败仗的事情他已经全部问清楚了,也大致了解了对手是谁。老虎沟越来越声名在外,范千总也是有所耳闻。以前是井水不犯河水,没必要吃力不讨好的打掉这个土匪窝。可不成想,自己不去剿灭他们,这帮土匪竟然惹到自己了。所以,自己要给这帮不开眼的土匪一点厉害瞧瞧,让他们知道什么人可以惹,什么人不能惹。至于这个小兵嘛,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既然如此,那么
“来人!将这个逃兵拉下去,砍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